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游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游戏范文1
是的,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完全避免孩子在入园适应过程中的焦虑和情绪爆发,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就没有办法为孩子提供帮助。
游戏就是一种有效的工具,能够以孩子最容易理解和接纳的方式,与他重建亲密关系,为他补充“心理营养”。
那么,在入园适应的过程中,孩子最需要补充的两大“营养”是什么呢? 亲密感
也就是心理原理中的“联结”。在分离一整天后,孩子首先需要确认:爸爸妈妈依然爱我,想念我,需要我。这项确认并不简单,仅仅和孩子待在一起是不够的,用语言告诉孩子也还是不够,因为孩子必须在心里感受到来自爸爸妈妈的亲密联结。 掌控感
也就是力量感。在一个陌生环境中、作为一个“服从者”待一整天后,任何人都会产生无力感。孩子上幼儿园实际上就是充当了“服从者”这样一个角色。所以,从幼儿园回来,回到熟悉的环境中,回到爸爸妈妈的怀抱里时,他需要增强掌控感,以便抵御第二天的无力感,更好地在新环境中探索和学习。
然而,掌控感也是一种心理感受,大人仅仅用语言鼓励孩子,说他“一定行”,效果往往非常有限。
我们需要为孩子补充“亲密感”(联结)和“掌控感”(力量),而补充的方式也应该采取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比如游戏――孩子的第一语言。
第一类游戏
加强联结,传递亲密
游戏举例1:轮到我抱了
爸爸妈妈一起到幼儿园接天天。天天开心地扑到妈妈怀里,妈妈顺势抱起天天一路往家边走边亲。
路上,爸爸一直迫不及待地问妈妈:“该轮到我抱一会儿了吧?你都抱了半天了。”可是妈妈却说:“你再等一会儿,我还没抱够呢。”
突然,爸爸指着地上一片树叶夸张地大喊:“快看!这里有恐龙拉的粑粑!”妈妈假装上当,爸爸终于把孩子抱到怀里:“终于轮到我抱了,一天都没见到了,真是太想你了!”
这时妈妈很“生气”:“我也想他一整天了呀,我还没抱够呢!”两人“吵”得不可开交。
最后终于想到了好办法:“咱们抬轿子回家吧!”就这样,爸爸和妈妈手搭着手抬着宝宝,三个人一起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游戏举例2:想念果酱
(前提:编一个“想念果酱”的故事并讲给孩子听。大意是:爸爸妈妈想念孩子时,肚子里就会堆积想念果酱,堆得越多越难受,只有把想念果酱涂在孩子的身上,才能缓解难受。)
妈妈下班一进家门就冲向天天喊:“哎呀,宝贝,我想了你一整天,肚子里的想念果酱马上就要满出来了!”
接着,妈妈把天天搂过来,以适合孩子的力度和节奏,把“想念果酱”涂在天天的头上、脸上、后背及四肢上,一边涂一边说:“你知道我有多想你吗?上电梯的时候,我连咱们家住在几层都忘了!”(任何搞笑的话都行)
第二类游戏
增强力量,感受掌控
游戏举例1:听话的机器人
爸爸妈妈变身机器人,由孩子指挥着向前走、向左转,机器人完全听命于孩子,即便“撞到”墙上,也还是听话地继续前进。
这个游戏可以在任何地点玩,抱着孩子的效果更佳。游戏的要点是听指挥,而且要动作机械、面无表情、语气僵硬(机器人的样子你懂的)。
游戏举例2:你逃不掉了
“抓住”孩子,把他搂在怀里,大喊:“哈哈!我捉住你了。让我亲100口!”可孩子挣脱了,你还浑然不知,糊里糊涂地在自己胳膊上亲了一通才发现不对。
接下来再次抓住孩子:“这回我要使出最大的力气,你绝对逃不掉!”结果孩子还是逃掉了。
过程中可以根据孩子的状态调整难度,按照他的喜好设计情节(比如装扮成怪兽、外星人或者恐龙,或者使用仙女的魔法)。不管怎么玩,重点是:你要表现得很努力,但是最终要让孩子赢。
游戏举例3:让我亲一口
心理游戏范文2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游戏 安阳市中学生
1.引言
心理游戏(psychological game),指依据人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定一系列游戏并进行筛选、分类、归纳、创新,使之系统化、逻辑化、形象化,达到改进不良心理状态,塑造健全人格,使人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游戏。心理游戏作为团体心理咨询的一部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使用由来已久,但是在国内的使用才刚刚开始。很多一线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使用了心理游戏,对于心理游戏对于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获得了众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一致认可,但是检索国内学术期刊却未发现关于心理游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心理游戏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流行,最近几年才进入中国。游戏辅导是以“游戏”作为中介的,使成员的内心世界投射出来,进而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因为游戏可以让人在无压力环境中自由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它是打开人们心智枷锁的重要方法。心理游戏进入中学校园,更是心理教育的一种新尝试。通过各种游戏,学生进行体验、感悟,从而打开自己的心锁的心理辅导和治疗,相较其他方法更为有效。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巨大,没有时间参与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有意思的心理游戏活动。一方面可以调动起学生切身参与的乐趣,体验到意外的发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心理游戏活动唤起中学生对生活的激情,对周围人的关注,对父母的关爱,极大地冲击个体的人生价值观。
由于目前国内缺乏有关心理游戏的实证研究,因此开展此研究对于确认心理游戏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推进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很有好处的。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初测时在安阳市随机选择初中与高中各5所,其中各包含有1所重点中学和4所一般中学,每所中学选择4个班级(高三除外),共1480名学生进行测试。其中男生701人,女生752人,初中生792人,高中生661人。再次施测时测试了139人,男生61人,女生78人,全部为高一学生。
2.2测试工具
采用中科院心理所王极盛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全体被试进行测试。该问卷共60个题目,包含10个分量表,分别是: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采用5级计分,1—5分别表示从无、轻度、中度、偏重和严重。总分和各分量表因子分
调查中采用匿名自填问卷的形式,全部由讲课组中具备问卷调查经验的心理教师主持调查,调查结束后问卷当场收回,时间为20—25分钟。
剔除无效问卷后,初测有效问卷1443份,再将有效问卷数据全部输入SPSS17.0进行分析处理。
3.结果
3.1安阳市初中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从测试结果看,安阳市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完全正常者737人,占51.07%,轻度心理问题的有579人,40.12%,中度心理问题的72人,占4.99%,重度心理问题的55人,占3.81%。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上水平,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从调查结果看,女生在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都比男生稍高,但统计上差异不显著。而女生在敌对、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敏感这几个因子的得分上要比男生高,统计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女生比男生有着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各级教育部门应该更关注女生的心理健康。
比较初中生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会发现,10个因子,高中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都要比初中生高,且统计上差异显著。说明高中生比初中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3.2心理干预后三个班的测试结果
我们在初测后的结果中选择了三个比较有代表性、初测时心理健康水平接近的三个班级,三个班级全部都属于高中一年级,分别在三所不同的高中。在三个班级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实施心理干预的两个班级都是每周三下午上一个课时的心理辅导课。第一个班级进行以各种心理游戏为主的团体活动,第二个班级的心理辅导以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为主,第三个班级以心理健康教师生病为由不进行任何干预,学生上自习。三个月后,再次进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三个班级初测与再测结果
注:表中数字全部为人数
从表中可以看出,与初测时相比,以心理游戏为主的心理辅导和讲授为主的心理辅导班级心理健康水平都有明显改变,而未做任何干预的对照组班级的心理健康水平几乎没有任何改变。以心理游戏为主的心理辅导效果要好于以讲授为主的心理辅导。
4.讨论
4.1安阳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发现安阳市大多数中学生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与其他研究基本符合[1,2],但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在全国来看处于较低水平[3,4]。而且女生更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与有的研究不太一致[1],但女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与情绪有关的方面,这显示女生相对男生更情绪化一些。在对初中生与高中生的对比中,发现高中生有更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是很多研究的共识[5,6]。这很容易理解,因为高中有着明显更重的学习压力,学习的竞争,父母的期望都是造成心理问题的诱因。
4.2心理游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游戏对心理健康的有着明显的治疗作用[7],这早已在国内外取得共识。只是有些学者对此还认识不足。要强化心理游戏的治疗效果,必须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采用不同的心理游戏,比如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就适合于增进大家交往的心理游戏;对于有自卑感的同学适合于“优点轰炸”等这样的心理游戏。要发挥心理游戏优越性,在做游戏时就要注意一些事情,比如同学之间的相互“找优点”要真诚,要是实实在在的优点,不要说假话恭维别人。
5.结语
本研究发现心理游戏为主的心理健康辅导效果是最好的,要比讲授为主的心理辅导效果好得多,这提示广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心理辅导课的教学方法必须有别于一般文化课,要以学生的体验为主,多搞团体活动,在活动中应用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心理健康,这样效果最好。本研究显示心理游戏效果好还有一个原因是样本班级的心理问题以轻度和中度为主,重度极少,几乎没有。其实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心理游戏是不能代替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特别是重度的心理问题。对于轻度和中度的心理问题,心理游戏有着巨大的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健等.河南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13(03):310-312,316.
[2]崔建平,孔礼战.河南省济源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4):13-16.
[3]马丽,辛秀娟.银川市示范和非示范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9(08):761-762.
[4]邓厚才等.贵阳城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血压的相关性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10(01):55-57.
[5]徐立峰,卢卫斌.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1):76-79.
[6]孙丽.对长春地区1091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05):759-761.
心理游戏范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游戏;营养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00-03
国际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指身体没有疾病,它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幼儿阶段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同样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当前我国特殊的家庭结构和不合理的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产生,通过幼儿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突显出其重要价值。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幼儿心理问题的扩大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缩小化。当前幼儿园针对“心理问题”儿童,所采用的是一种医教模式,试图通过疏导、咨询和矫治使问题儿童摆脱问题行为,实施的是一种教育的补偿。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为了突显心理健康教育的规模与效果,许多原本只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速度上、气质上、性格上的个别差异,被纳入了问题矫正的范围,把许多正常现象例如:任性、胆怯、进餐慢等误解为问题行为。在教师的心目中这些孩子成了“问题儿童”,随着针对问题儿童的相应言行的出现,由于儿童对自我的评价主要来自成人,这些儿童渐渐接受了问题儿童的帽子。
儿童心理发展中产生的有些问题原本是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成熟而自动消失的,但是当把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作为问题对待后,这些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反而成为了问题。例如:为了矫治幼儿的偏食现象以牺牲幼儿的情感为代价,而强迫幼儿进食,导致幼儿呕吐,结果带来心理上更大的压力。即使教师精心采用情境法、角色转换法、模拟法和榜样法等来促使幼儿矫治那些所谓的不良行为,其结果也是看重即时效应而忽视长远效应,严重强化了孩子的自我否定心理。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未经过专门心理矫治训练的教师,以医教模式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潜在危险的。为此,改医教模式为教育模式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经之路。
2.教育问题、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混淆。教师所认为的一些幼儿心理问题,很少是真正的心理问题。有些与幼儿所处的生活、教育环境有关,可以用相应的教育加以矫正,例如当前由于家庭结构出现的独生子女现象导致的有关幼儿行为问题。有些可能与生理问题有关,需要医教结合来加以矫正,如先天性的脑功能障碍或生理失调导致的行为问题。有些是真正的与心理有关的问题,要用心理调节来加以矫正,如因恐惧、分离焦虑等产生的问题。相同的问题行为可以由不同的诱因产生,但是要解决这类问题行为要针对不同的问题根源。
当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行为矫正,只重视问题行为的诊断,不重视问题行为产生的诱因,或者只重视问题行为的矫正,不重视诱因的消除与矫正,结果出现了不少虚假的教育效果。如一幼儿不喜欢喝海带汤,但是在老师的奖励与威严下艰难地喝下一碗海带汤,老师认为自己的教育很成功,但是却导致这名幼儿以后见到海带汤就呕吐。有些幼儿特别好动,总是静不下来,而且喜欢“捣乱”,吃饭乱跑,排队加塞,活动不遵守纪律。教师采取的个别教育方法一是通知父母,家园合作解决问题,二是在一日常规中给予特殊的规则约束,强迫其安静下来。由于教师对他的好动行为的特殊关注,幼儿无形中接受了较多的否定性自我评价。教师不知道这种好动是由于幼儿的平衡分析器的障碍所导致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应当是健康的教育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种医学模式,而应当是一种教育模式,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它的主动性,教育应当对健康人格起着塑造作用,而不是改造作用。不能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特殊教育,特殊教育采用医教结合的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等同于特殊教育。教育是否能够塑造健康的人格,其关键的决定因素是教育本身是否健康。所以,做到健康的教育必须把握以下两点:
其一,认识到教育的不当会影响、阻碍幼儿的心理发展。或许由于认识失误所导致,也可能是功利思想所驱使,但是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错误或者说不适宜的教育行为,结果是这些不适宜的教育行为在无形中伤害着幼儿的心理健康,影响着幼儿的正常发展。其二,要营造自由、安全的教育心理氛围。科学合理的心理环境创设对于健康人格的塑造具有很大作用。科学合理的氛围必须是宽松的与自由的。营造心理氛围是无形的,主要是教师的教育行为带给幼儿的情感体验,心理健康需要积极的情感体验,轻松、自主、愉悦、宽松的环境给人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游戏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营养液
游戏在人的一生发展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类共始终,对于幼儿来说起着任何活动都无法取代的作用,游戏是幼儿的工作,是幼儿的生命体现,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无限制地表现自己的率性与天真。
1.游戏是幼儿情感与认知冲突的解压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动力,幼儿的发展是在不断的解决原有发展水平不能满足当前发展需要的矛盾过程中进行的。幼儿教育的作用也正在于以超出幼儿当前发展水平的任务去挑战幼儿原有的发展水平,使其发生矛盾,并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使矛盾得到解决,进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认知冲突的过程通常也是情感冲突的过程,外在的认知要求是否符合幼儿内在的发展需求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当教师提出的要求高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时,当教师以权威强迫幼儿做自己不喜欢、不愿意做的事情时,幼儿便会产生消极的情感,消极情感达到一定程度便会造成心理问题。按照推理,幼儿会在这种被动无奈中不断地体验到消极的情绪情感,从而阻碍到其心理健康。但是,事实是大多数幼儿并没有因此而出现心理问题,原因在于幼儿的游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避免消极情绪的积累,因为幼儿只要游戏就可以消解其负面的情绪,游戏成为幼儿情感与认知矛盾的解压阀,因此幼儿的消极情绪是很短暂的。
游戏可以给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原因是游戏是假的,是与现实对立的,是幼儿自己内心真正的世界,它使幼儿在现实中不能满足的需要获得满足,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摆脱成人的规范世界,这充分体现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两种功能。
其一是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功能。精神分析理论的游戏补偿说和游戏宣泄说观点认为游戏是假想的,具有对现实的象征意味,因此一方面可以使儿童避免现实的约束感与紧张感,使儿童实现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意愿;另一方面游戏为儿童能够发泄那些在现实中不被允许的冲动提供了安全的环境。其二是游戏的认知发展功能。认知发展理论的游戏练习说和游戏探究说认为游戏是一种同化大于顺应的行为,以说明游戏中幼儿不断重复的行为,可以起到巩固原有经验的作用。
2.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怎样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当今社会的浮躁心态,使教育目的带有更多的功利化色彩,导致发展的可能性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失衡,教育教学过于注重预设而忽视幼儿的生成活动,教与学隔阂加深,认知与情感发展不同步等,加上幼儿游戏的日益减少,使幼儿的消极情绪体验加深,幼儿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幼儿呼唤游戏的回归,幼儿教育者更要为儿童呼唤游戏的回归。
游戏是幼儿精神世界的体现,是幼儿用来表现自己的,也是教师用来了解幼儿的最有效途径,只有让幼儿尽情地表现自己,教师才可能了解幼儿,进而因材施教。为此,不要着眼于手段的功利性,而是让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得到有效教学的依据,这才是以健康的教育保证幼儿的健康。要使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其一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心理健康的专业素养,对于幼儿教师的培养必须有相关的教育内容。其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与游戏观,给幼儿游戏创造宽松、愉悦、自由的游戏氛围。
参考文献:
[1]仲来福.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
[2]华爱华.学前教育改革启示录华爱华[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9:65.
[3]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设,2009:29.
心理游戏范文4
关键词:幼儿;积极心理;体育游戏
幼儿有特殊心理特征,教师要从不同视角展开教学思考,针对幼儿心理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设计。特别是引入体育游戏活动时,要注意观照幼儿积极心理启发,发掘幼儿心智潜能,在塑造健康体魄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心理健康成长。教师精选体育游戏,提升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热情,培养幼儿积极向上心理。
一、精选游戏,激发幼儿积极心理动能
(一)选择适合体育游戏
幼儿游戏丰富多彩,介入体育性游戏,也是幼儿教学的普遍选择。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对体育游戏进行适时筛选,根据幼儿年龄和心理特点进行精心选择,以提升游戏匹配度。幼儿年龄太小,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兴趣取向、运动能力、审美心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教师要做好深入细致的学情调查,根据幼儿实际需要展开教学设计。小班体育运动水平较低,直观性思维较强,体育游戏运动性不可太高,单独游戏比较适合;中班幼儿兴趣广泛,对互动性游戏比较青睐;大班幼儿运动能力更强一些,喜欢复杂多样,有对抗性的体育游戏。
(二)介入多元引导意识
幼儿展开游戏时,教师要跟进引导,给予必要的帮助和鼓励。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先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给幼儿讲解清楚游戏操作步骤和方法,布设好游戏场地,并对幼儿身心情况展开深入调研活动,根据幼儿身体、心理状况展开教学引导。教师要做好游戏示范,对游戏过程、游戏运用器材、游戏场地等内容进行详细解读,让幼儿明确游戏基本规则,也可以让表现突出的幼儿展开示范性操作,帮助幼儿建立运动信心。幼儿体育游戏引导方式众多,教师要根据游戏形式给出具体的要求和提醒。如,大班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教师给幼儿讲述游戏规则: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让几位小朋友蹲在圈中央作为“荷花”,幼儿边念儿歌边围着“荷花”走动,当念到“六月荷花朵朵开”的时候,圈内作为“荷花”的幼儿向外奔跑,去抓的幼儿,幼儿也要快速散开,不让其抓住,如果在三秒钟之内被抓住,对方就算获胜。为让幼儿有更为直观认识,教师还在游戏前进行现场示范。幼儿介入游戏热情很高,都急不可耐地进入指定位置。游戏开始后,场面非常热烈,幼儿玩得特别开心。教师将游戏进行详细说明,并给幼儿以示范展示。幼儿对游戏有了清晰了解,并且参与积极性被成功激活。幼儿心理诉求强烈,参与活动的效率大大提升,也为游戏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一)优化游戏情境创设
幼儿大多有浓厚的好奇心,教师在体育游戏介入时,不妨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适宜教学情境,给幼儿带来丰富信息冲击。教师除了亲自展示游戏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游戏动画视频,给幼儿以生动立体性的解读,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热情。教师还可以增加体育游戏竞赛性,特别是中班、大班幼儿,大都有争胜之心,如果教师能够成功激活幼儿竞争意识,其心理状况自然呈现积极态势,对提升运动锻炼效果有特殊促进作用。
(二)强化幼儿体验感知
体育游戏带有趣味性、运动性、体验性等特质属性,教师在具体设计引导时,不仅要从激趣角度展开,还要关注幼儿体验性成长。所谓体验性特征,是指幼儿在具体参与运动中获得的亲身感受和认知。体育游戏具有多重锻炼功能,教师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时,要给幼儿创造适宜运动环境,不仅要确保幼儿人身安全,还要让幼儿有充分的运动感知体验,收获更多的快乐认知。大班体育游戏“玩沙包”,教师先进行游戏讲解:每一个小朋友拿到一个沙包,用脚背托着沙包走,看谁最快、最稳;幼儿用头托住沙包,平稳快捷运输到指定位置;用两只脚的前部夹住沙包,用力起跳,将沙包抛出,看谁将沙包抛得最远。为让幼儿对游戏内容和程序有一个更为直观的感知,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游戏内容。幼儿观看特别认真,对沙包游戏充满期待。游戏开始后,幼儿根据自己喜欢选择沙包玩法,课堂内场面相当热烈。教师跟进指导幼儿活动,及时解决幼儿游戏遇到的问题。沙包游戏是传统幼儿游戏,过去是“丢沙包”对抗性很强,但危险性也很大,教师对传统游戏进行改进,让幼儿展开多种形式的沙包游戏,幼儿参与热情很高,这说明有些选择是比较正确的。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游戏过程,给幼儿带来更多直观感知机会,幼儿对此特别欢迎。
三、关注差异,尊重幼儿个性健康成长
(一)发动差异性评价
幼儿群体存在个体差异,由于幼儿身体素质基础、运动习惯、家庭教育环境、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表现在体育游戏行动中,不同幼儿有不同运动表现。教师要正视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并针对幼儿个性差异展开教学评价。教师对幼儿进行鼓励性评价,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多从精神方面给予关注激励,可以促生重要运动兴趣。体育游戏需要一定身体素质条件,如果幼儿难以承受游戏运动量,教师要随时作出调整,确保每一个幼儿都始终处于健康状态。如果运动设计不合理,幼儿体能出现问题,幼儿积极心理自然难以保持。
(二)关注个性化成长
心理游戏范文5
2018年2月央视新闻频道重点报道了网络暴力游戏盛行对青少年的危害,“绝地求生”“公主生小孩”“地下城勇士”等游戏被称为网络暴力游戏,“以互联网技术为平台,借助各种媒介形式,以打斗、凶杀等为主要内容,众多参与者同时参加的互动游戏”。有调查显示七成左右青少年乃至大学生的网络娱乐,主要是网络游戏,而网络游戏中80%都与暴力攻击和血腥有关[1]。长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可导致“精神麻醉”。2018年2月,湖南15岁少年沉迷网络暴力游戏而杀死22岁女邻居的事件,已是血淋淋的事实。201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披露,将把游戏障碍(主要是游戏成瘾)与合成等一起,列入物质使用及成瘾行为障碍。网络游戏成瘾,特别是青少年和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暴力游戏,因此荒废学业、网络成瘾、手机依赖、人际暴力、脱离社会,对学业发展、人际关系、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其中网络暴力游戏成瘾容易引起网络依赖、道德失范和攻击性行为。国家要求部分视频网站全面下线涉及青少年网络暴力的游戏产品等,以减少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身心造成的负面影响。
1、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①角色内化与身份认同:网络暴力游戏通过角色扮演完成,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自觉内化角色功能,使用攻击伤害技能,特别是生活化的角色,更容易让游戏者产生角色认同,以至于将游戏与现实相混淆,也容易将游戏中的功能在生活中进行试验。在游戏中给予惩罚措施的游戏者,在现实中也更倾向于给予严厉惩罚,存在内隐和外显攻击。有研究发现,对于媒体中的暴力角色产生认同的观众随后暴力倾向的增加要显著高于没有对暴力角色发生认同的观众;②动作模仿与行为强化:青少年缺乏更全面的辨识能力,网络暴力游戏攻击后给予奖励,是在游戏中刺激和鼓励游戏者进行伤害行为,重复的伤害操作本身是一种强化,动作的重复,血液的喷射,团队的胜利都是行为模仿的心理强化。根据部分网络上伤人事件的报道可知,青少年实施犯罪的重要原因来源于网络模仿,模仿网络角色行为,进行偷盗、伤人、等行为,使游戏情景进入生活。不合理的奖励设置更是强化了攻击行为,攻击可以得到奖赏,与法律和现实中的攻击会得到惩罚,形成了背道而驰的理念,作用也将相反;③情感宣泄与体验增强:网络暴力游戏容易造成攻击性行为增加,暴力情绪和态度激惹,这是游戏符合常规的身心反映。也有研究表明自知力较强,性格完善的游戏者,暴力射击游戏等并不会让他们成瘾,也并不会在现实中增加攻击性行为,反而只是他们休闲娱乐的放松方式之一,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不良情绪的宣泄,游戏群体友谊的升华,操作技能的提升,甚至达到自我满足的愉悦。心理咨询过程中情绪宣泄的“假人”游戏,其实也是一个道理,通过攻击假人,实现情绪宣泄,“假人”模型本身也是角色扮演;④死亡本能与自我实现:有研究显示,暴力游戏成瘾并不一定就引起攻击性行为,引起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是人们的死亡本能,人人都有攻击的欲望,都有伤害别人的冲动,只是平时受到社会规则和道德法律约束,人们将行为进行升华为可以被社会接受和认可的活动。游戏者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能达到自我实现,通过角色扮演,完成了既定游戏,取得胜利,也是通过游戏实现自我的方式。特别是生活中没有目标,缺乏动力的个体,更容易在网络上找到归宿,进而实现虚无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一个人保持动力的源泉,也是成瘾的因素,是保持行为持续的方式。
2、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学行动指南
①降低强化和实现脱敏:网络暴力游戏的不断模仿,增加了攻击性的可能,减少强化可以降低角色内化和身份认同,长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会导致个体产生一定的道德歪曲,表现出对暴力的脱敏,从而导致个体产生相对强烈的攻击性。一是从源头上减少网络暴力游戏,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网络暴力游戏,需要政、企、校合力,约束暴力游戏进校园、进手机、进市场。二是家长加强监管,减少游戏接触时间和情景卷入程度,实现成瘾的系统脱敏。减少青少年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消除含有暴力网络游戏的教育APP,掌握戒断网络暴力游戏的脱敏方法,能及时减少网络游戏伤害;②增强法制和理想教育:法制教育是游戏者的知识内化,有强烈法制意识的游戏者,能够分清游戏与生活的边界,不会轻易尝试游戏场景和增加暴力攻击行为。理想信念教育是防止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开关”,有崇高理想和时间观念的人不会将精力过多地投入到游戏之中,帮助游戏者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人生目标,是帮助他们有效管理时间的方式。法制教育是底线,理想教育是上线,守住底线,提高上线,促进网民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价值观;③健全人格和生活方式:人格对游戏者有着深远影响,不同的人格特质对游戏的卷入程度有差异,不健全的人格更容易沉溺于游戏和产生攻击性行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远离网络暴力游戏成瘾和攻击行为的需要。国家正在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以培养新时代网络新青年、好网民和网络新人为己任,网民也应积极向好网民的标准靠近,减少网络暴力游戏对自身的伤害。
心理游戏范文6
别以孩子平时玩的游戏只是无意所为,其实隐藏着他们心理行为的“天机”。心理科医生指出,父母不应过多干涉孩子玩游戏,游戏可以让他们的心理问题得到释放,有益孩子心理健康。
?
据医院心理咨询室医生介绍,日前,他们接诊到一名叫亮亮的4岁孩子,幼儿园老师反映亮亮不好好吃饭睡觉,父母几次教育无效便狠狠打了他一顿。之后父母发现,亮亮不但晚上不肯睡觉,而且变得内向,父母问一句才吭一声。对于亮亮的变化,父母感到无所适从,就带来看心理科医生。?
当时,医生把亮亮带到特设的沙盘室玩游戏,最初两三周,亮亮都选骷髅和恐龙做道具,用恐龙咬骷髅,亮亮还跟医生说:“这个人已经死了,再让恐龙把他咬成碎片。”到了第四五周,亮亮开始玩起了“仁者神龟”,摆出一幅具有和谐气氛的图形,这说明亮亮已从父母打骂的阴影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