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四级试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四级试题范文1
目前搭建语料库所使用的软件较为丰富。由于所搭建的是一个微型语料库,所以在软件使用上就比较灵活,我们使用的是北外的免费软件。另外,因为四级试题语料库需要用最新的语料,才能获得最具说服力的核心词汇和例句,所以我们在制作四级试题语料库的时候,使用的是近五年的试题。
(-)扫描版本尽量清晰大学英语四级的试题相对比较容易搜集,网络有很多的资源,因此有很多现成的电子版文档可以进行校对使用。但是依然是有一些试题不好搜寻,尤其是听力原文,因此还是需要我们用纸质资料进行扫描。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扫描的版本越清晰,转化为word文档的错误就会相对越少,因此在可操作的范围内尽可能的让扫描版本清晰,这样可以减少后期校对的时间。
(二)word文档校对在转化为word文档之后的校对工作是非常费时费力的,需要特别细致认真的进行这项工作。在校对时,要格外注意空格、标点、全角半角、原有网络格式、段落划分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之后转化为txt文档的质量,如果校对不细致就很有可能在下一步出现问题,进而出现返工的情况。需要格外说明一点,尤其是段落划分这个因素,在校对时要注意中英文两个版本是否闪配,以免在对齐环节出现问题。
(三)做好标注标注是语料库生成之后进行检索的重要信息,详细的标注可以帮助语料库使用者获得尽可能多的关于语料的详细信息。为了方便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标注应当尽可能的详细。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试题来说,详细的信息包括考题的年份;月份,试题的题型,最后生成txt文本的语言类型。因此在做标注的时候要注意把以上信息都包括进去,方便后期进行语料的收集和有可能进行的语料比较。
(四)对齐时注意乱码之前提到了,由于有些文件是从网络上找到的,因此有些网络格式在校对时很难发现。等放到txt文件中再进行标注对齐的时候,这些网络格式所产生的乱码就出现了。但是如果不逐行仔细观察,这些乱码有可能就不会被发现,就会影响语料的搜索和使用。所以在对齐的时候,注意乱码很重要。另外,在这个步骤中还要注意检查是否每一段都对齐的很工整,段落数量是否匹配,断句是否中英文对应等等。
(五)保存中英文txt文档在对齐工作完成以后就可以保存为两个最终的干净文本。在保存的时候要按照语言类型分别保存为两个文档,即中英文分别保存。
二、预期效果
在语料库生成之后,会根据在近五年的试题中出现单词的频率高低做出一个词汇表。当然这个词汇表并不是最终的版本,.因为会产生很多没有价值的单词,而且出现频次非常高,比如“I”,"is"等等,所以需要教师手动筛选四级词汇。
筛选完成后就可以制作词汇册,把四级的高频词列出来,附上在考试题中出现的相应例句方便学生学习记忆。这样学生得到的词汇积累是比较系统和科学的,既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些单词是高频核心,又可以对于这些词的用法和搭配一目了然,能够大大帮助学生们的学习。在小范围的课堂试点中,学生对于这种单词册的兴趣远远大于课本单词,他们认为这样的做法比较符合他们的需要,背起来会更有动力,而且结合例句的学习,能够更强化对单词的记忆,还能够了解词和句的搭配。另外,通过这个语料库平台的搭建,学生还可以实现检索的目的。如果学生遇到了比较陌生的单词,不清楚这个词的用法,可以用语料库进行检索,便可以清晰的看到四级题库中这个单词出现的例句,一目了然。这个功能还可以实现汉译英的功能,遇到翻译中不会表达的汉语词汇,也可以通过检索的功能进行查阅,学生只要根据例句的表达,就可以选出自己满意的词汇。
因此,大学英语四级试题语料库的搭建,可以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如果运用得当,听力、阅读、翻译、写作等能力都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使用这个平台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老师的负担,本来都需要老师去辅导的内容,学生自己进行搜索就可以得到,把老师从繁重的语法教学和搭配教学中解放出来。再者,这个平台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老师反复讲解的用法和搭配,学生只需要搜索就能看到,增加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做到自学。
三、结语
四级试题范文2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英语四级写作 命题趋势
1.引言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从1987年开始实施,至今已有二十多年。随着四级考试改革的实行和推进,考试的题型、考点、评分方式等都有所改变,对考生的各项能力的要求有相应的调整。写作一直是四级考试的必考题型,所占分值为15%。在四级考试改革的进程中,写作部分的词数要求、在试卷中的位置、写作试题的体裁及类型都在发生变化。近两年的四级写作在词数要求和题目类型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笔者以2011年12月、2012年6月和2012年12月的三次写作试题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观察写作部分具体的调整,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总结新的变化所考查的侧重点,旨在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写作,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2.命题分析与演变趋势
2.1 2011年12月的写作命题分析
2011年12月的四级写作出现了两大明显变化。一方面,词数要求上又有了新的调整,往年的试题仅仅要求不少于120词,本次的试题设置了180词的上限。《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书面表达能力的字数要求分为三个等级:一般要求为能在半小时内完成不少于120词的短文;较高要求为不少于160词;更高要求为不少于200词[1]。通过这一变化,可以看出对考生写作能力正在从一般要求向较高要求过渡,180词的上限有利于避免考生漫无目的地将作文写得过长。本次写作命题首次采用全英文的形式,写作要求和写作主题都是用英语指令表达,与往年汉语提纲的命题形式表面上有较大差别。本次写作要求考生对意思为“戒烟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我已经戒了几百次了”的英语句子进行评论,以Nothing Succeeds Without a Strong Will为题写作。面对本次全英文命题的方式,不少英语基础较差的考生在审题上遇到了困难,比如对单词quitting和will的理解如果有偏差,很可能就会偏离写作的主题和重心。本次考试中这个幽默引语的设置,是给考生的一个重要信号。考生需要注意,既不要对题目中的幽默引语置之不理,更不能深陷其中,拘泥于戒烟现象大发宏论,导致本末倒置,离题千里[2]。
2.2 2012年6月的写作命题分析
面对2011年12月的写作命题的突然转变,广大英语教师和考生在四级写作的准备上重心有了一定的转移,更加侧重对幽默引语的搜集和评论训练。2012年6月的写作试题除了词数要求上延续了上一年的标准外,命题形式又回归到了往年汉语提纲式。在话题的选择上仍是考生较熟悉的社会热点话题,要求考生根据汉语提纲以On Excessive Packaging为题目进行写作。因为是汉语的提纲,所以只要按照提纲的要求写作,基本不会出现离题的情况,再加上这种命题方式是四级写作的传统主导形式,考生只要把平时的写作经验和技巧发挥出来,就能取得不错的分数。
2.3 2012年12月的写作命题分析
在四级考试的准备过程中,许多英语教师都被考生问到同一个问题,那就是2012年12月的写作到底是什么命题形式。许多教师给出的建议是都要准备,不管是新的还是传统的命题形式都要进行写作练习,要注重写作能力的提高,只要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则不管面对何种命题方式都能应对自如。2012年12月的写作命题形式为图表作文,可以用“怀旧”二字形容。纵观二十多年的四级写作试题,一直以议论文为主,应用文和图表作文为辅,其中只有1991年6月和2002年6月的作文命题形式为图表作文。由于从本次考试开始采用多题多卷的形式,因此写作部分的题目不尽相同。其中有一套题要求以Education Pays为题目,基于图表的信息进行写作。图表作文侧重考查考生对图表所含信息的理解,以及其特有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能力。
2.4演变趋势
通过简单分析近三次的四级写作试题,我们发现,四级写作命题的改变更加注重对考生实际写作能力的考查,避免模板化、程式化的“洋八股”作文。从2011年12月的试题开始,除了词数要求的又一次变化之外,最大的变化就是命题形式由汉语提纲式变为全英文形式。在题材方面,往年的写作试题基本上都围绕校园生活、社会热点等考生比较熟悉的话题展开,2011年12月的作文更侧重人生哲理的考查,这也是四级写作的一个发展趋势。从2012年6月回归传统的汉语提纲式到2012年12月的图表作文,我们可以看出,四级写作的命题形式正从单一性向多元化过渡,而且命题形式在将来的试题中可能还会有所突破。由此可见,广受学生欢迎的一些黄金模板、万能句型的作用被多变的命题形式削弱。四级写作命题的变化不仅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改善当前许多考生在写作方面高分低能的状况。
3.结语
面对四级写作命题方式的改变,有些学生感到有些突然,不知所措。其实,变的是命题形式,不变的是对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查。近两年的四级写作命题形式多样化、题材丰富,不断变化的命题形式对防止考生照搬模板、硬套句型等现象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考查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未来的四级写作将会以何种命题形式出现,我们不得而知,但多样性是四级写作命题的一大趋势,而且未来还有可能会出现新的命题形式。总之,学生应该多阅读、多背诵、多模仿、多练习,从词汇、句型、段落、篇章等各个层次开展有效训练,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和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四级试题范文3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听力;复合式听写技巧;听力复习方法
为了更准确地衡量大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与2006年正式启用710分新题型考试。在新题型中听力考题部分占总分的35%。而长期以来,听力对中国学生来说一直是最大的障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四级听力的具体要求是:能听懂英语讲课,并能听懂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无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30~150个单词的简短会话、谈话、报道或讲座,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听力试题一遍可以听懂,理解的准确率应不低于70%。这就需要学生们对听力练习以及考试给予高度重视。
一、听力题型与特点
目前,新四级听力测试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对话,包括8个短对话和2个长对话;第二部分是3个短文;第三部分是1个复合式听写。其考试特点主要如下:
1.对话部分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对话,即衣、食、住、行、工作、学习等话题,可分为校园、公共场所、家庭等方面。
2.短篇听力材料是题材熟悉、情节不太复杂的故事、讲话、叙述、对话等,如动物介绍、地区及大学情况介绍等。短文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大意、中心思想、重要细节的理解与领会,以及根据所获取的相关信息,对文中的某些细节作出联想、判断,也有就短文中的某一事实和人物进行提问的题目。
3.复合式听写是最近几年四级考试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客观地检测学生的听力水平。它包括对理解能力(即“听”)和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即“写”)这两方面的测试。
二、听力考试应注意的事项
要在四级听力考试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在答题时应该注意一些事项。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说过,“世界上唯一可惧怕的就是惧怕本身。”在考试中应该学会精神放松,如果感到紧张或害怕,可以做几次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排除杂念,注意力集中,不要总想着:“听不懂怎么办?”这样会分散注意力,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出最佳水平。
要力争主动,带着问题听。在听题之前快速浏览选项,严格控制时间,根据自己听懂的内容,尽快确定答案,不要在难题上浪费时间。在考试中应沉着应战,在整个听音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在听懂大意的基础上,抓住所听内容的主旨与有关细节,同时利用在预读中得到的潜在信息,抓住重点,迅速记录,边听边分析整理。
三、复合式听写技巧
在听力考试中复合式听写是最难的部分,要根据听写题材本身的特点,采用一些不同的技巧。要做好听写题,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1.利用间隙,浏览全文,积极预测。听写题部分开头有一段较长的Directions,其长度约为150个词左右,差不多等于听写短文本身。按每分钟130-150个词的语速朗读,大约需要1分多钟的时间才能读完。而Directions的内容考生在平进的训练中已经多次接触非常熟悉,没有必要再去细听慢读,应该有效地利用这一段宝贵的时间,通读全文,积极预测文章的内容。因为听写部分卷面所提供的文字信息往往比所要求填的信息多,利用这些已知的信息预测未知的信息可以大大提高填词的针对性。另外,所需填的词性和词意通过给出的信息基本上可以确定下来。读完短文以后再听录音就可以确定究竟是一个词、一个短语还是一个句子,这样能较好地把握听音的重点。
2.听第一遍录音时,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听第一遍录音时应尽量放松,抓主要信息,将注意力集中在空格部分,否则,就可能糊里糊涂地溜过去而什么也没听清。
3.听第二遍录音时,留神停顿信号,注意意群和关键词语。第二遍在听懂的基础上,迅速记下所听的内容。要把注意力放在单词正确拼写上,这一遍主要是抢速度,用简写等方式或用图形、符号记录下内容。
4.听第三遍录音时,注意听没有听明白或没有记录下来的词或句。如果都已记下,就重点检查、修正记录内容。
5.听音结束后,应根据上下全面的补充性检查,进一步核实句子、结构、语法、单复数形式及拼写是否有错误。
四、听力复习方法
1.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听力理解技巧是建立在听力理解水平基础上的,而听力理解水平是通过听力理解能力来体现的,它包括记忆和回想的能力、选择要点的能力、推断演绎的能力、判断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运用背景知识的能力。词汇主要涉及如何处理“生词”的问题,即利用上下文、同位语猜词的能力和一词多义的辨别能力。语法主要包括那些最基本的语法现象,如时态、语态、虚拟语气、比较级、最高级、否定式和说话人的口气等。语音、语调、词汇、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对它们的熟练掌握是打好语言基本功的关键。
2.预测、综合判断能力
总体来说听力技巧包括听前、听中和听后的准备,实施过程和相应的预测、记忆以及综合判断能力。听前预测是指从所给的文字材料和答案选项等线索中发现一些背景信息,力求缩小谈话者的话题,它能帮学生搞清所听内容的类型和结构甚至主题。考生听的时候可避免过分注重每个单词从而影响对全篇中心思想的理解。考生应抢时间阅读试卷上的选项,争取主动,以便在听音时有针对性。听前预测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即话题所使用的词语的范围,这种内容越具体范围就越窄。不管什么人说话都有一定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又具有共性,受过一定教育的人是可以把握的。也就是说通过阅读选项我们可以推测听力材料可能涉及到什么题材和它的内容。听的过程中要强化记忆,对所听的内容进行联想,并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对整体和细节不可偏废。重视整体的题目是询问对话或短文的中心思想,因此千万要有整体概念,不要只记细节而忽视整体。听完后必须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挑选和问题有关的信息,放弃无用的。
3.学会用英语思维
听的时候尽量避免将每个单词和句子翻译成汉语,这样做一是浪费时间,二是影响理解,因为两种语言的结构和思维不尽相同,不是所有的英语都有相对等的汉语。在短暂的15秒钟内,既要听,又要理解、翻译,还要进行综合判断,这是不太可能的,弄不好会影响以后的听力理解。最好的办法是逐渐培养用英语思维,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提高理解力。
4.有关学科及社会背景知识
四级试题范文4
关键词: 四、六级考试 汉译英题型翻译教学
一、 引言
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4 & Band 6)是我国最具规模的语言测试之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迄今已举行20年,其测试内容、形式、结果对在校大学生乃至全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扮演着指挥棒的作用。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增加汉译英题型的背景
为了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更加全面地测量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大学英语考试委员会从2006年1月出台了一系列的大学英语考试改革措施,主要体现在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分数报道方式、考试管理体制三个方面。其中,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的改革措施是:加大听力理解部分的题量和比例,听力理解分值比例由20%上升为35%;增加快速阅读理解测试,考查学生的快速阅读技能;词汇和语法知识不再单独列为考项,而是融入了其他各部分试题中考核;增加了句子层面的汉译英测试。
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出现的一个新题型,是位于试卷最后一项的汉译英测试,该项目共有5个句子,一句一题,句长为15-30词,句中的一部分已用英文给出,要求考生根据全句意思将汉语部分译成英语。试题设计者希望通过汉译英题型考核学生运用正确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并按英语习惯表达思想的能力。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增加汉译英题型的依据有两点:(一)该题型符合大学英语考试“增加建构性试题的比例,减少多项选择的比例”的改革原则。改革后的考试中的建构性试题保留了改革前的写作部分,把复合式听写由选考题变为必考题,并且增加了汉译英考题。建构性试题能够更加准确地考查出考生综合应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减少了考生靠猜测和运气答题的机率。(二)该题型符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相关规定,该要求对学生的词汇量、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分别作出了一般、较高、更高三个层次的要求。其中对翻译能力的一般要求是:“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250个汉字。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所以,汉译英题型的出现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要求,试题设计者期待通过设置汉译英考题引起教师和学生对翻译能力的重视。
三、汉译英题型考查的知识技能
经过试点,教育部分别于2006年6月和2007年6月全面实施了改革后的四级考试和六级考试。本文通过分析自新考试实施以来至2008年6月的五次新四级考试和三次新六级考试中的汉译英考题,总结出汉译英考题考查的知识技能,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该题型。
(一)词汇深度知识
词汇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但非英语专业学生往往只注重词汇的广度知识,即词汇量的积累。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掌握某个词汇就是记住它的字面意思。改革前的四、六级考试也比较注重对词汇广度的测试,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设置专门的多项选择题来测试考生的词汇量,考生只需要理解题干句和备选单词的意思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题型只会导致学生继续关注词汇量。而新增的汉译英题型则增加了对词汇深度知识的测试,考生不仅要知道某个汉语单词所对应的英语是什么,还需要正确地拼写,并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词性。如:The more you explain, the more confused I am.(我愈糊涂)。这里的“糊涂”应该使用形容词“confused”并且和系动词连用。如果考生平时不注重词性的区别,就会给出“the more I confuse” 的错误答案。另外,汉译英题型也考查了考生对一词多义的把握,如:“挣钱供我上学”可以用“support my studies”表达,“新技术的开发”可以用“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onolgy”表达,如果学生平时只记忆“support”表示“支持”,“development”表示“发展”,就无法顺利作答。汉译英题型中并没有考查超纲词汇和生僻词汇,却对学生的词汇深度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改变“词汇数量”至上的学习观念,提高词汇学习的质量。
(二)语块
众多语言学家的研究证实:构成语言的要素除了单词和语法,还有很多半固定性的语块,其中包括固定短语、搭配、惯用话语、句子框架和引语等。如果学习者能够在大脑中存储大量的语块,在交流中就可以从大脑中直接调出这些预置语块,经过细微的加工,组成正确地道的句子,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性。根据统计,八次汉译英考题共40个小题中考查的语块至少有35个,如:“适应”(adapt oneself to),“没有什么比……更……”(Nothing is more... than...),“以……的速度”(at a speed of...),“多亏了”(thanks to),“作出牺牲”(make sacrifice),“应用于……”(be applied to...),“与……相比”(compared with...),“和某人竞争某物”(compete with/against sb. for sth.),“被剥夺”(be deprived of),“献身于”(dedicate to),“在很大程度上”(to a great extent),“回信”(write back),“更不用说”(not to mention)。这些考点旨在检测学生对语块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重视语块,摒弃抱着词汇手册孤立学习单词的习惯。
(三)语法
汉译英题型中考查过的语法点主要有虚拟语气、倒装、时态、被动语态、比较级、情态动词。根据我国的英语教学现状,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完成了语法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再把语法作为教学的重点,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对语法的掌握仅仅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并不能根据具体的语境,运用正确的语法知识产出正确的表达。例如:But for mobile phones,our communication would not have been so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我们的通信就不可能如此迅速和方便)。这题考查的是含蓄条件句,也就是不用从句,而使用一些特定的介词或短语来暗示虚拟的用法。很多考生没有识别出“But for”暗示的虚拟条件,所以在处理时态问题时遇到了困难。又如:Nancy is supposed to have finished the chemical experiments (做完化学实验) at least two weeks ago. 考生知道be supposed to do 这个搭配,却忽略了此处的to do不定式应该变成完成体表示已经发生的状态,给出了 “to finish the chemical experiments” 的错误答案。通过这些考点,教师和学生应该认识到语法并没有从四、六级考试中消失,只是不再单独列为考项,而是融入了其他各部分试题中考核,从而再次重视语法的学习。
(四)翻译技巧
众所周知,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种种差异,翻译并不是词汇、语块、语法的堆积,还涉及使用很多翻译技巧来实现译文的忠实与通顺。根据统计,改革后的几次汉译英考题中考查过的翻译技巧有增词(名词前增加物主代词)、调整语序(前置定语变为后置定语、调整状语位置)、定语从句的翻译。然而,与词汇、语块、语法方面的大量考点相比,汉译英考题对考生的翻译技巧的考查是非常有限的,所涉及的翻译技巧也只有上述的两、三种,大部分的题目都属于逐字逐句的直译。长期以来,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对翻译的作用也存在着种种误解。有些教师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在讲解时把课文内容逐字逐句翻译成汉语,学生明白了课文的意思,却不明白为何要这样翻译。还有些教师排斥语法翻译法,倡导交际法,基本不采用汉语教学,更谈不上讲解翻译技巧。这两种做法的共同后果是:学生没有机会学习到重要的翻译技巧,没有机会进行翻译练习。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翻译练习只有精读课本上的翻译习题,如果学生再去抄袭参考书上的答案,这些练习就等于形同虚设了。长此以往,学生的翻译能力低下,英译汉的句子生硬晦涩,汉译英则充满了中国式的英语,导致走上工作岗位后翻译的文件材料漏洞百出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考试设计者期待通过增加汉译英试题引起学生对翻译的重视,但是,该试题中对翻译技巧考点的忽视,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只要会英语就能翻译的错误思想,反而对翻译教学产生负面影响。
四、汉译英题型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改革开放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翻译人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新增的汉译英题型是检验学生翻译能力的一次有益尝试。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汉译英考题对考生的词汇、语块、语法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考生超越理解的层面,根据语境产出正确的表达方法。试题设计者希望这种设计能够对词汇和语法教学产生积极影响,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向学生说明新题型带来的新要求,在加大语言输入量的同时,设计出填空、转换句子、连词成句、翻译、写作等输出型任务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尽可能地实现考试对教学的积极影响。但是,汉译英题目对翻译技巧的考查是远远不够的,翻译部分在整个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例也是最低的,单句翻译的方式也无法考查学生对语篇的把握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重视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融翻译教学于精读教学中,从精读课文和练习中选择一些难句长句,以及能够体现翻译技巧、体现英汉表达差异的句子,分析其中的翻译技巧,总结出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校级选修课,举行翻译竞赛的方式营造学习翻译的氛围,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认为只要学过英语就能翻译的错误思想,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题型对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晓扣.论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5):40-44.
[2]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四级试题范文5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全国统一的大规模考试对学生、对学校、对用人单位,往往有着重大影响。自1987年底第一次四级考试,1989年1月第一次六级考试以来,四六级考试的规模日益扩大,每年有1千多万考生参加四六级考试,并且考生数还在不断增加。四六级考试对促进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升大学生英语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改革的必然性
根据80年代制定的教学大纲,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四六级成绩表明,阅读部分的平均分逐年稳步提高,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与变化,学生英语综合实际应用能力与新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听、说、写、译”能力培养重视不够,经常会出现“哑巴英语”现象。另外在教学中过分注重词汇教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要求掌握4200个单词,并进一步要求1300个单词,其结果就像有的学生说的那样,英语单词背了成千上万,却不会用、听不懂、说不出,没有真正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在此背景下四六级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2 探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考试的目的在于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它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师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我们要树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正确导向,在实践过程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大学英语教学相互影响,为了更好地培养专门人才,我们就要从政策上摆正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摆正好教学与考试的关系,使得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一个更为科学客观的环境中受到大家的重视。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主要是为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服务,作为一项大规模全国性的标准化考试,四级考试的标准和形式,应立足于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坚持教学第一、考试第二。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而不断调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形式和评价标准也在逐渐得到完善,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其基本考试依据做出了规范,科学的考试评价应根据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因为它会对英语教学改革方向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将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范来制定标准。对大学英语课程来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实际掌握英语的运用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参与日常交际,同时也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在就业后能获取本专业所需要的各种信息。通过这项考试,我们可以诊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为了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和促进英语教学发展,应细致做好考试的各项工作,以保证教学目的的顺利实现。
3 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改革前后的比较
2004年教育部制定了《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改革后的四六级考试将加大听力理解部分的比例,题量从20题增加到35题,比例从20%提高到35%,当然这不意味着阅读能力不重要了,而是对听力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部分调整为35%,但增加了快速阅读能力的测试。以下是考试改革前后各题型所占比例的比较。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一种全新的考试形式——机考已经应运而生。机考具有生动的语言环境,可以很好地测试学生对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另外,机考拥有存量丰富的试卷库,随机选卷可以做到每次考试的内容都不相同,学生的猜题、押题等行为将失去效果,这样将把学生英语学习的重点引导到掌握语言的实际交流能力上来。
4 考试题型改革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对大学生英语能力是否达到教学要求的主要鉴定手段,是一种为教学服务的考试,其本意在于检验并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后的测试内容、题型都有了不同变化,因此大学英语的教学中也应做相应调整。
4.1 增加词汇量,多读、多看、多讲,增强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实质上是一种速度、记忆、判断、概括与理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综合能力,日常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要引导学生从阅读实践入手,培养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写作手法,及文章的深层含义。另外,在阅读课教学中将语言与文化背景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熟悉英美社会文化知识、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和掌握,对提高英语教学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4.2 加强听力教学,增加学生听说能力是重中之重 听力部分的比重增加到与阅读相同的比例,说明社会发展对英语日常应用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向学生阐明听力学习的特点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听力学习的渐进性,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音知识和基本的语音规则,这是学好听力的基础。同时要培养学习正确的听力习惯,根据听到的语音信息,对未知的信息迅速作出判断,并根据环境、文化背景等对材料做出预测。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强调英语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它为考试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个鲜明的方向,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必然会带来整个教育制度的随之改善,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汲取外国优秀文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还要帮助其提高日常交际口语能力;在注重书本教学的同时,加强语言基础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为主,以便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
5 结束语
四级试题范文6
据了解,其余参与“卖题”、“买题”的大学生,也分别获刑,并被追缴非法所得。
监考老师“卖题”
2002年上半年至2003年12月,孔静参加国家英语四、六级监考工作。她打起了“卖题发财”的主意,遂暗中组织原四川美术学院学生胡仪、西南农业大学学生李荆、陈舒等人,利用小广告、互联网等方式,在全国部分高校找到了一些“下家”。
法院查明,其运作方式是:考前,负责监考的孔静提前领取试卷到僻静处启封,然后将部分试题,用电话告知场外“”,并复印试卷带出考场,让“”做好答案后,通过QQ号码发送给买家。
重庆工商大学学生陈某第一次充当买家购题,后两次是从孔静处购买答案,再高价转手。
判她坐牢4年
法院考虑陈某、李荆、陈舒到案后,认罪、悔罪态度较好,积极退出非法所得,依法予以了从轻判处。
法院认为,孔静等4人构成了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分别判处孔静、胡仪有期徒刑4年、2年,判李荆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判陈舒获有期徒刑半年、缓刑1年。在校生陈某因非法获得国家秘密罪成立,被判有期徒刑1年半、缓刑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