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费分析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经费分析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经费分析报告范文1

一、公办园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公办园是政府财政支持的主要对象,但是多年重教研轻管理的观念,导致财务管理政策制度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公办园在岗位设置上并不能完全做到不相容岗位分离,由于体制改革编制紧缺,缩减人员经费形成的一人多岗和聘用人员专业素质不够,导致岗位不能相互制约和监督。有的公办园会计账务处理粗放,票据不规范,会计制度没有统一标准,按企业和事业单位相结合,甚至有大型设备和教具不按规定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制作卡片和折旧的情况。

2.财务管理粗放。

很多附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办园预算按总额控制,很多公办园编制预算时没有分收支分项目分科目,编制过程不细致,有的没有召开园务委员会会议进行充分的下年度计划安排,并根据安排提供详尽的计算过程和预算说明。

筹资基本靠向依附的行政事业单位和政府,有的依附主体存在截留挪用幼儿园经费的现象。另外,往往在经过层层审批后,需要开展的事项已经过了时机。

在资产管理方面,除了政府采购的项目外,其他需要批量采购的如服装、被子、玩具等,没有正规的招标程序,甚至没有比较分析报告。资产的购置、验收、保管、使用、交接、维修、处置等,很多公办园缺少管理细则,对于使用频率低、超标准配置的资产没有实现资产在其他幼儿园的流动,造成资产的闲置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在日常支出上存在食品库存管理不科学、成本核算不准确等导致资源资金浪费和失衡的情况。

3.缺少财务分析和内控监督。

大部分公办园都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岗,会计出纳往往还是兼任,由于工作繁忙和交杂并不能做好财务分析工作。更重要的是很多园长没有足够重视财务分析,财务风险观念淡薄,没有要求财务部门根据园区发展做定期的财务分析报告,导致对影响收入的内外因素不了解、支出结构不合理、资金配置不科学。

由于对财务分析的不重视,财务内控制度的不细化,无法做好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往往在事情结束后再分析总结,使得财务管理发挥不了“指南针”的作用,造成了很多决策和计划的失败。

二、民办园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民办园由于类型多样,办园模式各异,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基本呈现两端化。部分高端园,采用连锁经营、集团管理等企业型办园模式财务管理方面相对要规范一些。另外,部分民办园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比于公办园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1.会计核算不准确,成本费用不匹配。

部分民办园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甚至没有会计从业证,会计账目混乱、收据入账、白条抵库都存在,同时存在长期待摊、固定资产等不分摊折旧的问题,费用报销制度不够细化、经费开支随意性大。

2.经营过程资金缺乏管理。

民办园由于政府财政补助力度小,范围窄,举办者投资有限,筹资成为其生存发展最大的困难。“以生养园”是民办园的生存根本,学杂费成为民办园的主要收入,一旦生源得不到保障,其办学质量必定下降,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提高收费标准,虽提高了资金量,但是与政府推广普惠性幼儿园的政策相违背,因此稳定生源、合理收费是民办园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

银行贷款也是筹资的重要渠道,由于很多民办园未合理核算成本费用,未能合理估算出最低还款额而超出支付能力范围大量贷款,带来财务风险。

部分民办园由于规模较小,管理粗放,基本没有实现全面预算管理,资源配置不够优化,发展缺少长远性。同时,由于管理者关系较为复杂,日常经营支出随意性较大,还有将学杂费用于购置不动产,甚至直接装进举办者的口袋的情况,这都容易使幼儿园面临资金失控风险。

三、如何规范幼儿园财务管理制度

1.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出台政策和相关制度。

近期天长市依据《安徽省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结合全市民办幼儿园实际,出台了《天长市民办幼儿园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办法分总则、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三部分,对幼儿园经费管理和建账作出了明确规定和规范要求,同时规定各园要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这说明政府对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的财务管理工作逐渐重视,并正采取相应的行政手段规范幼儿园的管理。

另外,除了利用制度规范外,还应该营造有利于幼儿园发展的环境。要使得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待遇提高,就要加大幼儿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幼教者的社会地位,吸收更多的人才。此外,政府在学前教育的投入应该加大,重点应该倾向于有发展特色的民办园,增加中档民办园数量,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按照公办园管理模式管理,取缔办学条件差、场地小、管理混乱的低档家托,并对困难家庭给予学杂费补贴和减免等优惠政策,建立上下贯通、横向联合的幼儿教育财政和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财政投入发挥效益并兼顾公平,使得幼儿园筹资更加方便和便捷,发挥其普惠性的特质。

2.社会资本和社会监督要发挥作用

应该多鼓励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投资入股幼儿园,引进企业化的财务管理模式,使得会计岗位设置、会计核算、票据管理、资产管理等更加规范。虽然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这势必与建立普惠性幼儿园的改革目标相违背,但是政府可以规定收费标准,限定利润率,并不定期检查和年审,保证幼儿园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可以在税收、土地资源等方面对投资企业进行政策倾斜。

幼儿园除了要靠投资企业、教育部门等的监管外,还应该长期公示幼儿园收费情况、师资情况和数量、入园幼儿数量等接受社会监督。此外,信息化管理也应该尽快全面建立,可以规范管理,方便财务公开和社会监督。

3.幼儿园自身要加强财务分析和内控制度建设

无论公办园还是民办园,都需要有适应改革发展的组织架构,公办园一般是园长负责制,民办园要建立董事会,作为决策机构。同时应该建立园务委员会或经费管理委员会,发挥群策群力,在全面预算管理、重大项目招投标、支出细则制定等事项上体现全面性和民主性。

教育经费分析报告范文2

(一)深化教育内涵发展的客观要求。试行《评价指标》有利于发挥科学教育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区、校、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丰富教育质量评价的内涵,引导区、校开展科学质量观指导下的教学与评价活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提升教育管理、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试行《评价指标》有利于推动我市中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市、区两级政府全面把握教育质量的真实状况,完善教育教学决策,提升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引领基础教育创新发展。

(三)建立良好教育生态的有效保障。试行《评价指标》有利于构建教育内部“标准——教学——评价”的良性循环系统,指导学校建立以校为本、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教育质量持续提高。

二、评价机制

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形成市、区、校三级评价运行机制,全面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各区、校按《评价指标》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实验并反馈评价结果。学校积极开展改进学生课业发展的测量与评价,基于过程记录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各区、校及时总结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经验,分享交流。各区、校要将评价所需经费纳入到教育经费预算,保障评价工具开发、专业培训、专门测试和调查、评价日常工作等必要的经费。

三、主要内容

综合评价指标内容:包括学生品德发展、学生学业发展、学生身心发展、学生兴趣特长、教学方式、课程领导力共七个方面。这些指标将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四、测试对象

1.学科测试:以普测或抽样方式确定参测学生。

2.问卷或量表:以普测或抽样方式确定参测学生、家长、教师、校长。

五、测评手段

学科测试、问卷或量表(学生、教师、校长、家长)、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等。

六、测评时间

每学年开展一次,具体测试和调查的时间另行通知。

七、结果呈现

学科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将以市中小学教育质量分析报告和各区、校(市级到区层面、区级到校层面)教育质量分析报告形式呈现,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以公告的方式面向社会。

八、工作要求

(一)周密组织。为保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实验的效果,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项目组”的工作要求,确保测试和调查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确保样本的准确度和参与率,确保测试和调查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一旦发现有关部门在操作中出现违规现象,将予以通报并严肃处理。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反映在组织相关测试和调查中的问题、困难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

(二)分工合作。试行《评价指标》工作由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项目组牵头,普教科、教研所联络协调。市教研所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负责日常联系,参与学科测试工具开发、教育质量数据分析、教育质量分析反馈报告撰写、学科测试评分标准制定、人员培训组织等工作,完成测试结果反馈。市普教科、教研所和市、区两级考试机构共同做好教育质量测试考务组织工作,区教育局提供相关支持。区教研室参与本区学生教育质量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工作。各区、校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收集工作。各部门在承担相应职责的同时,加强信息沟通,增强工作合力。

教育经费分析报告范文3

入选理由 在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中,坚持从标准、制度、改革三个维度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将质量提升作为着力点,从学制、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架好质量衔接大框架。

亮点 建标准。2010年省教育厅、省政府督导团印发《江苏省县域中等职业教育督导标准》,组织县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专项督导,落实政府发展职业教育中的重要责任与作用,指导政府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点转移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2012年,省政府明确要求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支出重点, 并于12月29日转发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省职业学校教学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同时,研究制定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合格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标准,加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推动创建600个品牌特色专业,目前已经建成235个。在学制衔接试点过程中,明确试点院校必须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或省级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试点专业必须为中等职业学校和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的品牌特色专业,试点招生分数一般应达到地方三星级或四星级以上普通高中录取分线数。

定制度。一是学业水平测试制度。2012年,研究制定《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意见》,提出2013年在南京、南通两市先行试点,计划2015年覆盖全省所有中等职业学校。二是推进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2010年,结合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职业学校管理要求,制定职业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规范视导标准,连续两年组织学校自查、市级普查和省级抽查。三是完善经费保障制度。2012年省财政厅、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的意见》《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指导意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多渠道筹措机制和投入保障机制。目前全省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达6200元,较好地保障了教学经费的投入。

重改革。2012年,江苏启动省级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工作,在中等职业学校建立省级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基地,这在全国尚属首例。江苏还成立23个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分专业统筹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建立课堂教学质量分析、评比和反馈制度,开展示范课、研究课评比,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逐步控制职业学校班额,推进小班化教学,明确2013年起新招班级原则上不超过35人。成立13个大类专业教材建设委员会,开发102门对接行业产业需求、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改革创新示范教材。坚持以信息化改革传统教学。2012年对江苏职业教育网站进行改版,突出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开发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通用主题素材库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实行共建共享。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上,江苏中等职业教育连续二年获一等奖总数第一。深入剖析技能大赛中的重点难点与教学盲点,研究制定24个项目的技能大赛分析报告,指导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改进实践技能教学。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江苏代表团中职组192位选手98%获得三等以上奖项(含团体奖),其中一等奖91个;高职组获得46个一等奖。中、高职组一等奖总数双双居全国第一,实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四连冠”。

教育经费分析报告范文4

一是科学统计,做好统计监督和统计分析工作

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基础,县统计部门认真做好统计的基础工作,为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坚实的统计基础。

首先,高度重视统计监督工作,认真做好教育统计年报监督和分析,对教育部门报来的年报数据,安排专人认真分析,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存在问题和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参考办法,为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其次,十分重视及时准确提供教育方面的统计资料分析,为县委、政府决策、教育教学改革和“两基”工作的整体规划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通过人口普查和各项人口抽样调查,把每年出生人口、不同年龄段在校学生数、学龄儿童数、全县人口数、在校学生占同一年龄段的比率等指标及时、准确地向领导和教育部门提供。

同时,在人口普查、每年1%人口抽样调查中,组织专门力量,收集相关资料,积极撰写统计分析报告,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详实、准确的决策依据,为促进全县教育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教育经费分析报告范文5

一、职业院校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为了贯彻“教育兴国”的建国思想,国家同意职业院校开拓筹资方法,实施多元化的筹资政策,务求加大职业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希望借助财务分析的作用,及时了解职业院校的经费使用状况,以便发现财务管理中的问题,进而改进、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加大资金的利用率、提升财务管理效率,提升资金使用有效性,让学校的资源扩大化。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职业院校财务工作已经不能拘泥于报账、记账那么简单的工作了,而是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专业的财务整理数据能力,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可参考的数据,便于职业院校未来的发展与建设,让管理者抓住更好的机会,回避财务风险,实现稳定的发展战略。在各大职业学院教育发展中,财务报告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正常运转的职业院校,其经费显得日益紧张,如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等等对于学校实施财务措施也很有帮助。财务信息可以让管理者更好的了解财务状况,而财务分析可以准确的评估出学校的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职业院校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提高其使用率,因此就要从源头开始抓起,杜绝铺张浪费和过度使用的状况。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经济效益,这就对财政数据的分析、总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职校财务人员就要做到高瞻远瞩,具有一定的大局观和长远发展观。总之,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中,财务分析也是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但是往往财务分析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笔者对财务分析被忽视的原因做出几点总结:(一)管理原因。职业院校是事业单位,财政部门通过拨款的方式控制学校的资金,在财政方面,学校并不占太大的主动权,但是要担的责任并不少,可是从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比较薄弱,学校领导却一味的强调办学和经济效益。(二)从业者原因。个别高层领导不是很熟悉财务管理问题,所以对财务管理工作一般不过多干预,因为不了解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在日常的管理中,只有财务部门清楚得到的拨款是多少,支出是多少,剩余是多少。再者职业院校会计人员有部分是学校的教师兼职担任,他们也许不是会计专业出身,所以对财会管理知识不是很在行,尤其财政部门监管职业院校财政问题之后,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日益繁重,所以财务分析工作往往就会被忽视。(三)各部门原因。职业院校的主管部门及财务部门,只要定期上报财务报表及统计资料,并不注重要求财务部门编制相关的财务分析报告,平时只是根据其报表来完成财务评价和了解的管理状况等。而事实上,很多职业院校在财务管理问题上是缺乏一个专业财务管理流程的。

二、职业院校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的财务分析是指职校的财务部门利用特定的方式,借助本年度的财务预算、资金收支情况、资金用处登记等信息,进行一个归纳、整理、分析的财务分析过程,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有序的进行,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影响到职业院校资金的运用及职校未来发展的方向。(一)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财务工作是一项比较严谨专业技术较高的工作,需要从业者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及其职业素质。随着国内经济不断的强大,中国会计准则已经实现国际化了,财务有关的政策也随之出台,财务管理方法在不断的优化,大量具备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不断的进入社会,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随之增加。财务管理是职业院校管理活动的重要工作,而财务人员又是实施者,职业院校的成败无疑与财务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职业院校的发展必须依仗管理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其中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升也是必不可少,只有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其财务管理意识,及其提高预测和决策能力的培养力度,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二)强化财务分析意识。职业院校的财务报表通常包含以下几个: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对于财务分析工作有着一定的帮助,这些报表都是比较基础的,所以在信息整理中不是很全面,如果财务人员不去有意识的整理其财务分析的信息,就会影响到财务分析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虽然现在很多职业院校已经使用电算化管理模式办公,可是有的会计软件还是无法适应单位业务发展实际的需要,相对比较落后。而财务分析报表编制还是利用数据收集的方法来完成,因此财务分析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的搜索到相关财务数据,无法确保准确性,会致财务分析质量下降,因此财务人员的数据收集意识缺乏也会影响到相关工作的进行。(三)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有待完善。很多职校在升高职的时候,依然使用原来的财务制度。虽然旧的财务制度是前人经验的积累,但是多年未更新,很多制度已经不符合现在财务工作的要求。转型后的高职院校如果还沿用以前的财务制度,就会导致管理中职化,不改变管理策略,只会使得学校往后的发展举步维艰。不仅如此,很多转型后的高职院校还出现财务制度执行力匮乏的现象,不少条条款款形同虚实,没有在财务管理中起到一个规范的作用。(四)财务分析工作过于形式化。现在国内的财务分析体系尚未成熟,管理目标与财务定位也不是很清晰,机械式的管理财务报表,显得比较层面,只是简单的反应数据结果,而对深层的分析度还不够重视;要不然只是对某些业务模块进行系统的分析,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的层次的分析。这两种状况直接影响到有效的财务分析生产,使得财务分析工作形同形式般存在,弱化了其综合效应,甚至会误导管理者的决策方向。当代企业模式和企业业务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单独的对某一个财务方面进行单一的分析。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分析体系,最终会致使整体业务运营失衡,得不到一个整体的平衡和优化的管理措施。当前财务分析只着重放在短期的利益构建中,只停歇在表面分析工作,具有“短析性”。

三、职业院校财务分析的强化措施

实际工作中,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得出的相关财务会计报表,并结合相关的信息对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进行一个比较综合的评价和对比,给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一个决策和管理的依据。而现在职业院校财务分析只是对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收入和支出进行资金使用记录,以及资产、负债、净资产的比较与分析相对落后。由此就要借助一下几点措施强化职业院校财务分析措施。(一)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1.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首先,院校应该鼓励财务人员多参加社会的职称考试。通过每年的会计职称考试制度,可以对从业人员的财务素质有所促进,刚刚毕业的财务人员,只有从事财务工作之后,才能对理论知识有所体会,才能把实际的实践工作与职称考试理论知识有效的结合起来,可以再一次强化财务人员的理财能力,能够更进一步的提升工作效率。所以职校可以把资格考试作为用人待遇的硬性规定;其次,规范用人考核制度。严格把关招聘财务人员的素质,有效的考核制度,有助于招聘人员进行业务能力的考核,以便可以录取到职业水平较高、综合素质较强的从业人员。同时对岗位上的考核也有助于正在从事财务工作人员,学习新知识,并结合实际工作,加强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所以职业院校在此可以适当的给予嘉奖,对于表现不好的员工也要给予惩罚,这样才能保证财务人员上岗率。2.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调配能力。在经济社会环境中,财务人员不能仅限于加加减减的计算技能中,处理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应该具有过硬的调配能力,这样才能够确保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有效调节好内部与外部的财政关系,而且能够及时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营造高效的财务环境。3.强化道德素养与职业法律观念。要提高职业院校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素养,提升会计人员的个人道德建设;要加强财务人员的法律观念。实际工作中,财务机构和财务工作者必须依法从事财务工作,建设一个健全的内部财务制度,依法执业,自觉抵制违法违规的从业行为;不做违背财务道德与法律的事情,不伪造、变造、销毁财务凭证等,不编制虚假财务分析报告。(二)强化对财务分析的力度、完善健全财务指标体系。充分提升财务分析信息的有效性,有必要规范化财务分析工作制度。根据财务分析工作的内容,将分析工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将财务分析工作责任落实到位。财务管理人员要对收入、支出、资金等财务分析一一跟进,并定制出相应的工作规范条例。递交的财务分析报告时间确定上,可以根据财务分析工作的信息整理流程来明确。这样可以强化财务分析,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可以让信息使用者得到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进而实行全面的管理工作。要针对财务指标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财务指标体系,不仅有财务指标,还要有非财务指标。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利用科学的并与之相适应的分析方法,可适当引入数学分析的方法,提高分析的效果。(三)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财务风险和内部控制是密不可分的,对于职业院校规模的构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外经济业务也相对增多,为顺利提升教育经费使用率,其财务风险也随之扩大。但是,现在随着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慢慢淡薄,内部控制系统不断的出现漏洞,责任不明确,甚至职位分离不清晰,使得越位处理经济也为事件屡屡发生,进而引起财务舞弊现象屡禁不止。所以,财务管理者要主动跟进内部控制工作,在内部控制范围、内容、方式及措施方面要有所更新。健全的财务内控制度,在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有着促进性的作用。(四)强化相关人员的财务分析意识。职校领导要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在职校管理中的作用。财务分析不能拘泥于往上报告的数据依据,及申请财务经费信息材料。而是协助学校管理者发展科学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财务分析报告,是促进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职业院校领导要注重财务分析工作中的人才引进部分,制定定时定量的查询工作,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以便决策层对学校决策的科学性。综合上述,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可以得知:随着职业院校的工作越来越繁重,面临的状况也各有不同,财务管理改革已经越来越急切。校方只有结合实际状况,通过高层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树立全员对财务信息的监管、分析意识,提升管理力度。强化内部控制,提高财务资源的利用率,来不断的强化职业院校的综合发展能力。

作者:潘雪莲 单位:柳州市交通学校

参考文献:

[1]童莉莉,吴万盛.高职院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以江苏农林职业院校为例[J].时代农机,2017(01):188-189.

[2]金媛媛.职业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展望,2016(04):196-197.

[3]严曼曼.浅谈<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的职业院校财务内控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5(25):147-148.

[4]李莉.浅谈财务分析在高等职业院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8):204-205.

教育经费分析报告范文6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出国留学事业发展,国家设立出国留学专项经费。为规范出国留学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出国留学经费,是指用于资助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赴国外学习、访问、交流,奖励优秀自费出国留学人员,支持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以及开展留学管理工作的经费。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出国留学人员,是指根据项目要求,通过专家评审,择优公平选拔的赴国外学习、进修、交流、科研的人员。

第四条 出国留学经费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明确经费管理责任和要求,确定经费收入来源、支出范围,加强预决算管理,保障经费合理使用。

第二章 预算管理

第五条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根据国家留学政策,提出下一年度出国留学工作计划,拟定留学项目、留学人员规模、留学人员结构等,于每年编制预算前,报教育部、财政部。

第六条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和承担组织管理任务的其他机构等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根据年度工作计划,按照中央部门预算规定程序,编制出国留学经费预算,纳入部门预算。出国留学经费预算编制应当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第七条 出国留学经费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

第八条 出国留学经费预算编制依据包括:

(一)享受出国留学经费资助的预计人数和各项资助标准;

(二)组织管理工作需要和业务费用开支标准;

(三)各项收入预计规模;

(四)以前年度出国留学经费结转和结余情况。

第九条 出国留学经费预算一经批复,应当严格执行,一般不予调整。确需调整的,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十条 各单位应加强预算执行的控制和管理,定期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按照财政部、教育部有关要求,报送出国留学经费专项分析报告,报告应当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第十一条 年度终了,各单位应编制决算,纳入部门决算,报送教育部、财政部审核批复。

第十二条 出国留学经费年度结转、结余资金按照财政部有关结转、结余资金管理规定执行。

第三章 收入管理

第十三条 出国留学经费预算收入包括:

(一)中央财政拨款,是指从财政部取得的财政拨款。

(二)捐赠收入,是指依法接受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捐赠,并用于开展出国留学工作的收入。

(三)合作收入,是指在开展出国留学工作过程中,与有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按照合作协议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收入,是指上述收入以外,依法取得的违约赔偿收入等。

第十四条 出国留学经费收入管理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一)依法取得各项收入。

(二)各项收入应当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统一管理,不得隐瞒、滞留、截留、挪用和坐支。

(三)各项收入应当全部用于出国留学资助和组织管理工作;有限定条件的捐赠收入按捐赠协议执行。

第四章 支出管理

第十五条 出国留学经费预算支出包括资助经费支出和组织管理经费支出。其中,资助经费支出包括出国留学资助经费支出、留学回国资助经费支出以及其他资助经费支出。

第十六条 出国留学资助经费支出包括:

(一)学费、注册费或研修费,是指用于资助符合条件的留学人员支付国外留学机构的学费、注册费或研修费等。

(二)奖学金,包括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奖学金和自费留学人员奖学金。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奖学金用于资助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在国外学习期间的基本学习生活费用。自费留学人员奖学金用于奖励优秀自费留学人员。

(三)艰苦地区补贴,是指用于发放赴条件艰苦国家(地区)的国家公派留学人员特殊生活补贴。

(四)国际旅费,是指用于资助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出国及结业回国的交通费。

(五)签证护照费,是指用于资助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办理签证、护照的费用。

出国留学人员根据留学项目类别、留学国别、留学身份等因素全额或部分享受以上资助项目。

第十七条 留学回国资助经费支出,是指用于资助回国工作留学人员和已取得突出成就的留学人员回国开展科研合作、交流等活动的

经费支出。

第十八条 其他资助经费支出,是指经财政部、教育部批准的其他资助经费支出。

第十九条 组织管理经费支出包括:

(一)选派和跟踪管理经费,是指用于开展出国留学人员申请受理、选拔、录取、派出、违约追偿、跟踪管理等工作的经费。

(二)宣传教育经费,是指用于加强与留学人员联系,对留学人员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和支持出国留学人员开展各种集体活动的经费。

(三)培训经费,是指用于对出国留学人员出国前开展的语言、文化、心理、安全、专业预备教育等培训的经费。

第二十条 出国留学经费资助对象主要包括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

第二十一条 出国留学经费资助的留学项目类别包括:

(一) 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含博士后)项目;

(二)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三) 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项目;

(四) 国家公派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

(五) 高校合作项目;

(六) 地方和行业部门合作项目;

(七) 政府互换项目;

(八) 中外合作项目;

(九) 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项目;

(十) 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其他留学项目。

第二十二条 财政部、教育部确定出国留学经费开支范围和支出标准,并建立出国留学经费支出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各单位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或提高支出标准。中外合作项目中,合作双方对资助内容和标准另有协议的,按协议规定办理。

奖学金和艰苦地区补贴标准,由财政部、教育部根据出国留学人员基本学习生活需要、国外主要生活用品物价水平以及国家财力状况等确定。

回国科研活动经费资助方式和标准由财政部、教育部根据留学人员回国科研工作特点、国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国家财力状况等确定。

第二十三条 出国留学经费应当按照以下方式发放:

奖学金和艰苦地区补贴,由驻外使(领)馆或教育部确定的其他机构发放给留学人员。

学费、注册费和研修费,由驻外使(领)馆统一支付。

国际旅费和签证护照费等,由驻外使(领)馆或教育部确定的其他机构,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统一支付。

回国科研活动经费,拨付至受资助人员单位或由教育部确定其他拨付方式。

第二十四条 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财政部、教育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对使用出国留学经费形成的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等加强管理,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五章 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

第二十五条 各单位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监督管理机制,单位负责人对出国留学经费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财务人员应当对出国留学经费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各单位应当严格遵守财务相关制度,接受财政、教育、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财政部、教育部对出国留学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如发现隐瞒、滞留、截留、挤占、挪用出国留学经费现象,或因管理不善造成资金浪费、物资设备毁损等情况,将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七条 财政部、教育部对出国留学经费实行绩效考评。绩效考评以预算执行情况、各类资助发放情况、信息化建设水平等为主要依据,对出国留学经费使用效益进行评估,绩效考核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 附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