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桂林的诗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桂林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桂林的诗句

关于桂林的诗句范文1

山西省土地管理局:

你局《关于工程项目临时用地审批权如何解释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因工程项目施工,需要材料堆场、运输道路和其他临时设施,在征用土地范围以外另行增加临时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按照《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办理。除此以外,建设单位因施工,需要在征用土地范围以外增加的临时用地(包括集体所有土地和国有土地),按照《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办理。

附:山西省土地管理局关于工程项目竣工临时用地审批权如何解释的请示(1991年9月11日)

在《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工程项目施工,需要材料堆场、运输道路和其他临时设施的,应尽量在征用土地范围内安排。确需要另行增加临时用地的,由建设单位向批准工程项目用地的机关提出临时用地数量和申请,经批准后,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签订临时用地协议,并按该土地前三年平均的产值逐年给予补偿。在《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建设单位因施工需要。在征用的土地范围外需要增加临时用地的,应当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临时用地申请,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为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明确两法规定临时用地审批权限的关系,特向政法司请示,两法临时用地审批权作何解释。

关于桂林的诗句范文2

【关键词】桂林 饮食 特色 开发

桂林是国际旅游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009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桂林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国际旅游胜地”、“要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由此,桂林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饮食业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桂林特色饮食文化的开发是桂林旅游产业创新的亮点,对于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实现桂林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桂林聚居着壮、苗、瑶、侗、回等多个少数民族,他们的饮食文化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因此,发挥出这些独特的优势,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力开发桂林特色的饮食文化资源,这对于桂林旅游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好整体规划,实施品牌战略

开发桂林特色饮食文化是拓展桂林旅游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一方面,特色饮食是桂林地方文化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品尝地方风味饮食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食、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产业的六大要素。桂林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岭南要冲,自古官宦商旅云集,饮食习惯南北交融,后又因旅游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风味饮食文化。桂林特色饮食包括特色菜肴、特色小吃、特色饮品等,开发利用这种地方文化资源,我们应立足于文化研究和战略规划的基础。

首先,应将桂林特色饮食文化的开发纳入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统筹桂林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全面开发,实现整体发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桂林饮食文化资源的整体效能,使特色饮食文化的开发和旅游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其次,可由相关部门牵头,与高校及有关科研机构合作,组织专家学者全面、深入研究桂林的地方文化,特别是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从而为桂林特色饮食文化的开发提供学术支持和决策参考。

再次,在政府和餐饮协会的引导和支持下,积极打造桂林特色饮食文化的品牌。品牌是产品质量和特色的标志。品牌就是市场,就是竞争优势。桂林不仅有着极为丰富的特色饮食资源,而且也具有较好的开发基础。通过进一步的整合、挖掘、保护、创新,我们可以创建出桂林特色饮食系列品牌,如桂林菜、桂林酒、桂林茶等。为此,政府应该因势利导并予以足够重视,有效地组织、指导企业和投资者进一步加强研究整理,创新开发,同时做好品牌塑造和推介工作。福建沙县小吃成功走向全国的经验表明,政府在产业品牌构建的过程发挥着主导性作用,这一点值得借鉴。以桂林菜式为例,相关的管理部门可以引导企业对现有的特色菜肴、小吃系列进行整合,再通过统一组织,从各村镇、县市遴选、发掘出最具代表性的名菜、名吃、名厨和名店,评选出代表桂林特色的名厨,最终确定桂林菜的系谱。菜谱要重点突出二十个特色菜,发展出几十个菜谱品种,然后制定一系列的桂林餐饮文化发展战略,逐步设立统一的桂林特色餐饮培训学校,最终将桂林菜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此外,对于桂林酒、桂林茶品牌的塑造,政府也应该起到主导作用。

突出特色,创新开发

发展特色饮食产业必须跟得上经济发展的潮流,积极迎合大众的消费口味,这样才能真正适应市场的需要。目前,桂林特色饮食的开发力度有限,不少产业仅是浅层次开发,更谈不上形成品牌。显然,这与桂林的特色饮食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格格不入。若要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我们就要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对其进行开发,传承创新是突破发展的关键。

为此,有关部门应该给予大力的扶持,引导企业或经营者形成老菜新做的发展策略,赋予特色饮食更多的时代韵味。比方说,推出特色自助烧烤。烧烤可能是人类最原始的烹调方式,在现代社会,烧烤已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餐饮消费方式。桂林可以大力开发银杏、荔浦芋头、禾花鱼、漓江鱼、板栗、麻鸡、乳猪等特色精品荟萃,品种齐全,样式丰富的自助烧烤。再如,推出一些特有的药膳保健饮食。中国饮食文化和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向来就很重视“医食同源” 、“药膳合一”,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烹成各种美味的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①桂林的银杏、罗汉果等名优土特产品对多种疾病有着明显疗效。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使桂林成为广西天然的中草药宝库。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开发出品种丰富的药膳系列保健食品。此外,有关的企业或经营者还可推出野生食用植物干货、野生水果饮料,腊鱼腊肉食品、特色粮食酒,等等。

挖掘特色饮食文化资源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进餐时的精神享受,饮食产品开发必须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注重文化内涵,特别要在文化特色上做文章。

在桂林,秀美的山水伴生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故事,同样,许多名菜小吃也伴有神奇的、耐人寻味的典故传说。以享有“皇室贡品”之称的荔浦芋头为例,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的热播,荔浦芋头一度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盘中珍馐。又如桂林的茶文化,据记载,自宋代起,桂林人民就开始种植茶叶了,尤其在恭城,当地人自古以来就十分喜欢打油茶,打出的油茶既好喝又富有营养,所以恭城瑶族自治县在古代曾被称为“茶城”。再如桂花茶,古诗中有关桂花的诗句不少,桂林也因“桂树成林”而得名。现在,桂花是桂林的市花,桂花品种较多,四季飘香,与桂林清雅的气质非常符合。在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巧手采茶,还和企图霸占茶山的莫老爷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山歌对决,这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根据岐山擀面皮、云南过桥米线等特色饮食的发展经验,政府、企业、经营者可以充分挖掘、整理各种有关人物事迹的历史传说等,在把原汁原味的特色饮食提供给游客的同时,让他们边听(听故事)、边看(看原料、工序)、边尝(尝味道)、边思 (思意蕴),使之乐在其中。这样一来,既可以使游客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感受桂林的饮食文化,还能够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提升桂林旅游的综合吸引力。如果恰逢其时,还可以让游客参观桂林三花酒和少数民族粮食酒的蒸馏过程,等等;亦可以让游客一块采茶、打油茶,摘水果,下地挖芋头、马蹄,下河捉漓江鱼、禾花鱼等等。另外,饮食环境作为饮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多地为消费者所重视。饮食店外景、店内设计装饰、灯饰、挂件、餐具的形状设计及其摆设等都能反映出一定的文化主题和内涵。总之,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向游客展示桂林特色饮食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的人到桂林观光旅游。

注重宣传、推介工作

首先,要使桂林特色饮食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就必须加强宣传、推介工作。为此,政府应该充分利用桂林国际旅游名城这张黄金名片,进一步将旅游地区的特色饮食宣传工作纳入到对外宣传计划和对外经贸洽谈会展计划当中。例如,可以利用举办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等全国性、国际性会议或会展的机会,积极筹办全国性、地区性的美食大会、美食节,并结合独特的民族节日,举办民族饮食文化节或民族食品制作大赛等。另一方面,还应重点扶持一批饮食龙头企业,使之成为桂林饮食文化传播的龙头,形成桂林特色饮食的品牌优势;还可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 、报刊等媒体,对其进行广泛的公益宣传;积极搞好网上信息和宣传,使之尽快融入国际、国内市场;撰写桂林特色饮食研究专著和宣传作品也必不可少,编写介绍桂林名优地方小吃、名优地方菜、特色酒店,特色饮食的民俗文化、故事传说、工艺绝活等书籍,配以精美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满足读图时代的游客需求,提高桂林特色饮食产业的市场知名度。当然,旅行社和旅游产品相结合的对外推广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宣传的内容既包括饮食风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饮食的“绿色”优势。桂林作为著名的山水旅游城市,政府部门一直都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基于此点,桂林曾经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的殊荣。在全市12县5城区中,绝大多数地区都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县(区)。其中,资源县入选为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恭城县被农业部确认为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示范县,临桂县被农业部确认为全国无公害中药材(罗汉果)生产基地示范县;雁山、荔浦、资源、平乐、灵川被广西确认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阳朔、兴安、灌阳、荔浦、全州、永福被广西确认为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县,全州、阳朔被广西确认为无公害粮食生产示范县。全市建有“桂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在市区和县城主要农贸市场设立了蔬菜质量检测室,在80多个乡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流动检测站,形成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可见,把“健康”、“绿色”作为包装和宣传重点,既有桂林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又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人文社科与管理学院)

关于桂林的诗句范文3

尽管新兴专业和所谓热门专业让学子们眼花缭乱,但师范专业始终都是很大一部分考生所向往的,而国内的各大师范院校也是考生们高考志愿表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类大学。这些师范院校在它们成长发展的道路中,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无论你是立志为师,还是在师范类院校选择学习非师范专业,它们都会给你丰厚的收获。

北京师大:昨日一梦到京师,守得云开见月明

刘 霞

曾几何时,梦想着进入全国最高师范学府北京师范大学学习……

有了梦想,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几经拼搏……

终于,梦已圆。

北师,我来了。

木铎金声,世纪长鸣

燕赵大地,明清。北京这片土地,见证了多少历史的变更。这里曾有明清帝国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曾有士子云集的贡院和试馆,但沧桑巨变,旧朝景象已成为过眼云烟。1898年的,造就了中国的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巍巍学府,经历了世纪沧桑,接受了历史考验。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不仅成为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也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同时更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锋。

怀着景仰,怀着梦想,我来到了有着110年悠久历史的北师大。迈进北师大的那一刻,首先吸引我的是心中寻找许久的“木铎”。《论语・八佾》篇有言:“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作为一代先师,以木铎自况,说自己是上天派来教化民众的。由于孔子长年从事教育,因而“木铎”成为了教师的别名,木铎的木舌也被比作教师的“教化之舌”。 北师大以“木铎”作为校徽标志物,显示其一匡天下的雄心。书法家启功先生在北师大建校百年的纪念碑上大书“木铎金声一百年”七个字,向世人展示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深远影响。百余年来,北师从没有停止过它的奋斗,它像一位斗志昂扬的壮士,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懈地拼搏着,将学校的长远目标定位为创办“京师风范的世界一流大学”,到建校150周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2012年10月,北师大校友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北师大的历史增添了辉煌的一笔。环境造就人,这样活力四射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定也是骁勇的战士,这也正是吸引我的地方,一个学校深厚的底蕴和深刻的内涵永远是它的根,根深则枝茂,这样优异的学校,怎能不令人神往?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北师大的百年历史,不仅仅是成长的见证,更是一种文化与知识的积淀。它时刻秉持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坚持“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在北师大学习,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郁,学术讲座和报告资源丰富。在北师大学习的这一年里,我无不被这种浓厚的学术氛围所影响着。

我的求学之路上,老师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他们是辛勤的园丁,挑水、施肥,孜孜不倦地教导着我们而不求回报。在校园中,处处能够感受到一种学高为师的傲气,一种为人师表的品质,这就是北师大多年的积淀和底气。在北师大的学习,让我意识到,我们将来要成为一个有涵养的“教育家”,而不是思想匮乏的“教书匠”;让我明晰了我们坚持的教育信仰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让我感受到了“教育”这两个字的分量。“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并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而是无数师大人的承诺和坚守,他们用自己的言行,深刻地诠释了这句口号的真实含义。

存古开新,修己惠人

师范类院校有着一种区别于综合性院校的特殊人文气质,它不仅是对知识的不懈追求,更体现了一种高尚的社会责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这个职业从古至今,一直是一种高尚的职业,他们不顾外界的金戈铁马,始终捍卫着自己手执粉笔的尊严,和薪火相传的信念。

一直记得都德《最后一课》中,那位老师面对侵略的从容淡定和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慷慨激昂,也一直忘不了孔子将后半生致力于教学,更忘不了那些在学生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伸出援助之手的教师。这些,都是师德的体现。师德,正是师范类院校人文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北师大作为我国最古老、最著名的师范类院校,更是体现了它言传身教,修己惠人的品质。

做学问不能照搬前人的成果,也不能全盘否定,闭门造车。我在北师大上课时,很多老师在授课时能够扬长避短,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加以深入研究,加入自己的见解,这是一种做学问正确的态度。

育人重在修己,一位好教师,绝对不是一个无德之人,自己无德,何以令别人有德。“修己惠人”就是北师大一直坚持的信念。在北师大上学的日子里,老师们无不在言传身教着这个道理,教书育人,首重“修己”,只有自己有了良好的师德,方能教好学生。“修己”同样也是“惠人”。刚来北师时,我举目无亲,四顾茫然,是学校伸出了仁爱之手,让我拥有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老师敞开了博爱胸怀,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是同学为我绽放了友谊之花,让我在成长的路上不再孤单,这都是“修己惠人”的典范。这种氛围同样感染了我,使我懂得,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应该这样,修习自身品德,在今后走向教师岗位时,将我的爱传递给我的每一位学生。

昨日一梦到京师,守得云开见月明。北师的梦圆了,但人生的梦还有很多。人生正是因为有这许许多多的梦才有意义,也正是因为这些梦的实现而精彩无限。人都想活得有意义,都想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但是“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二字,那便是“做到”,让我们一起为梦想而努力奋斗,起航!

辽宁师大:你拥有的不仅是美丽

萧克雨

大连这座花园城市已经足够美丽了,而这里还有座花园中的花园。这个花园就是我的母校,辽宁师范大学。这里绿树成荫,高大的梧桐,疏朗有致,飘香的槐树,遒劲有力。这就是辽宁师大的校园给我的第一印象。

我想,其实你可以来西安,来师大。如果我可以在这里遇见你,那么我会在这里等着你。

浙江师大:江南一遇在小城

于檬檬

唐人吕岩留有一首七古,曰:“拟向烟霞煮白石,偶来城市见丹丘。受得金华出世术,期于紫府驾云游。”“金华”指的是历来“列圣古仙”口口相传的金丹大道。而今,这座名为“金华”的小城早已不是寻访仙人的求道之路,有“江南小邹鲁”之称的它在悠悠的底蕴里丰厚着,静静地在浙中这片大地上美丽着。我庆幸江南有这样一座小城的等候,更庆幸着我的大学梦与它邂逅!

美丽的古子城,或许少了些宏大,少了些繁华。但在那白墙黛瓦的古城度过悠悠大学时光,也是一件美事。

浙江师大在它的3300余亩里诠释了一个别样的江南。明代进士杜桓在《金华十咏》第一首《芙蓉晴翠》中写道:“长山直下小尖峰,一朵芙蓉植半空;雨霁袭衣岚气湿,春深照眼翠光浓。”讲的就是“秀若芙蓉”的巍巍北山,北山守护着的就是我们诗意的象牙塔之梦。梦里有新月湖畔的依依杨柳和琅琅书声,有启明湖畔的山水相依和书海栖居,有图文信息中心墨香纸页间的冥想,有体育场多情阳光温暖着的奔跑身影,有初阳湖畔摇曳的葱兰以及橘色路灯倒映着的一池粼粼波光,还有午后阳光斑驳的林荫小道,郁郁葱葱的古柏里若隐若现的邵馆,以及一个繁星满空的夜。

良辰美景,道不尽。大学梦,也定要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这样的氛围里会生养出怎样的文人墨客?古有“东莱先生”吕祖谦,宽宏函容和兼收并蓄的治学精神,现有师大人“砺学砺行,维实维新”的校训。

红学专家梅新林教授,博雅的一派儒士风貌,沉浸在曹雪芹的江南一梦里,述说一段他和红楼的故事,更是倡导一种读书、学术的精神。他曾用一组排比句总结了他心中的《红楼梦》,“《红楼梦》是一个惊叹号――它使人们永远惊异其神奇和迷幻;《红楼梦》又是一个问号――它为人们留下一道道欲罢不能、欲解不透的难题;《红楼梦》更是一个省略号――它以自己的非凡魔力不断地把人们引向精彩而又无奈的精神探险之路。”

浙师大,也有一座红楼!隐在老校区的浓荫里,踏着鹅卵石铺就的小路,窥见它娇羞的容颜,红瓦下一抹黛色的倩影。不过,师大的红楼里并不住着林妹妹,红楼里住了一群童话,那是一座林间未消逝的城堡。

师大是培养教师的,承担着薪火传承的使命。师大拥有多个省部级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并长期承担中国教育援非高层培训工作。多年来培养了一支很强大的教师队伍,为中小学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年轻血液。师大学子锻炼各项师范技能,打扎实的基础,秉着对职业负责的态度,把师德注入虔诚的骨髓。

但是,浙师大绝不仅仅只是培养教师队伍的殿堂。我们有月薪过万的大学生导游王桂娣;有演绎“后宫传奇”――《甄传》的吴雪岚;有3年创作诗歌100余首的姚丹辉;有成立奶茶公司开出31家分店的周俊;有从演讲比赛中走出的媒体人杨婴婴,有给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当评委的施云锋;更有飞赴美国波士顿大学开始下一站梦想的颜钰欣……数不清的优秀学子,灿若星辰。

午后的阳光依然斜照,漏下离离的疏影,我仿佛闻见了四月天的紫藤花香,怕是梦境里才能遇着这个江南吧!

广西师大:枝叶扶苏处,梦起雁园里

吕思睿

春日的花野如此明媚,走过两江四湖的那条大道,树荫浓绿的颜色好像被雨水浸润过一般,我的心在那一刻布满了欢喜。都说桂林是个慵懒的城市、治愈系的城市,的确,走在春芳肆意的林荫道上,我便立刻爱上了这座城市。

梧桐对我说,你和一个城市是有缘的,若你与她无缘,今生亦不可靠近。这话很对,原来我和桂林的缘分如此之深。这原是广西师大赐予的缘分,像种子找到了殷实的大地,从此可以撷露而饮,随风而长。

我真的爱上了桂林,爱上了广西师大。细雨绵绵的烟雨漓江,如水墨画般清岚轻笼的山,与我心中绝美的文学想象构成一体。与其说我留连古代文学中的文化地图,不如说我早已书写了自己的文化地图。桂林与师大是一体的,能在桂林、在师大读书写作,乃天赐意境,不可多得。在师大的每一个日夜,在与文学相伴的分分秒秒,这梦中的水乡,这梦中的校园,终灌溉了我的想象,融化了我的灵魂。

在王城国学堂听了白先勇先生的讲座后,那特有的美深深地吸引了我。广西师大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根基,桂林是历史文化名城,这更激起了我了解师大、了解桂林的欲望。白先勇是桂林人,讲到他的故乡山水是那么动情,他的几部作品里都有对桂林山水无可忘却的留恋。我觉得桂林真是一个可以永远归依的梦,一个温柔乡。我也愿它做我的第二故乡。

在王城,我迈门而入书院,忽闻檀香。霎那间,脑海里掩映的许多诗词如雨后春笋长起来,尔后在内心的书院里摇曳。读过多少句子在这一刻反反复复、重重叠叠,却没有一句,能和此刻的心境交相辉印。暗香疏影,莫不是俗的句子罢。时光倾城,亦是众人皆知的词。在王城,我投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幻想。以天为庐,以地为席,在河流的沙滩上写书法。关于文人,关于中举,关于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

关于桂林的诗句范文4

徐州云龙山有一方摩崖石刻,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就曾显现灵魂的身影:“西楚号霸国,子弟夙称雄。何不奋余烈,直捣海天东!”落款是“民国二十年为宣传反日救国至此纪念,余江吴迈题并书”。民国二十年即1931年发生“9・18”的那一年,东北沦陷,华北告急,吴迈奔走各地宣传抗日,行程至桂林的题刻则是:“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意在大好河山,岂容侵犯。触景生情,同是抒发爱国情怀,也会因城而异,各显光彩。城市之魂,是历史文化与现念的融合。寻味对比,愈是名城之魂,愈有个性,愈有个性,愈具城市魅力。

任何城市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只要具备自己特有的文化品位、精神气质,就会是诱人向往的去处。21世纪,城市的竞争日益激烈,城市的建设发展,是一个提高品位与展现魅力的进程。城市参与竞争,势必创立自己的品牌,徐州“名片”上标明的头衔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旅游城市”等。国家授予的每顶桂冠,都有实际的内涵。

魅力体现个性,魅力的城市必然种种有别。按其各自主要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古今京都、圣地、历史文化名城、边关、大都会、重镇等多种类型。徐州归类于历史文化名城,优势在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目前授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已有107座,徐州何以具备魅力?这就在于徐州独特的个性,有别于其他城市。这种“独特”,必是形神兼备的。

城市是部打开的书,品读徐州,寻味着什么呢?

徐州确有一种精神气

公元前206年,秦王朝灭亡。战功赫赫的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徐州)。当年项羽练兵习武的“戏马台”,作为一代枭雄的遗迹,筑成古典园林。登临凭吊,迎面一景就是“霸业雄风”四个大字,刻铸在重达2.5吨的四足方鼎正面,那鼎被基座高高托起,犹如霸王伸开一只巨臂将它举过了头顶,须仰视欣赏。背景赭红色的墙面上,映衬着“拔山盖世”的题刻。字词取自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句,那是壮志雄心的写照。鼎的周边,松柏挺拔,芳草如茵,好一派古朴威严的氛围。《史记・项羽本纪》记述:“籍(项羽)长八尺,力能扛鼎,才气过人”。鼎是力的象征。“拔山盖世”之力岂止举鼎,挥师所向,强大的始皇帝国即遭覆灭!钜鹿一战,唯他定夺乾坤,喝令诸侯,一霸天下。由“举鼎”想起“问鼎”。当年,面对势吞六国,一统天下的秦皇嬴政,谁敢问鼎?刺客荆轲,壮士一去不复返;谋士张良,博浪沙谋刺未遂,而逃之夭夭。同代的历史主角刘邦与项羽,都曾目睹过秦始皇的出巡,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此也。”那是对秦皇的赞佩,还是自我的心迹表白?半遮半掩,盖不住内心的惧怕。唯项羽坦荡无畏:“彼可取而代也。”不失英雄气概。英雄的真谛:“扛鼎”之力,源于“问鼎”之志。楚汉战争,项羽以败告终,但他败的悲壮,园林里有一块自然天成的怪石,石上镌刻二字:“啸天”。从一侧观看,那石俨然头戴钢盔的武士,气宇轩昂;从另一侧观看,却似巨型骷髅,仰天长叹。恰如李清照的诗境:“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怪石由此得名“人杰鬼雄”石。

如果让你例举炫耀古今的一个亮点,在徐州王陵路的一个名称,也能引出历史的思索。“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灭秦战争和楚汉战争,在徐州一带成就一大批良臣武将,“五里三诸侯”的掌故,表露人才辈出的密度,安国侯王陵就是“三诸侯”之一(另是颖阴侯灌婴、绛侯周勃)。汉初功臣封侯,刘邦共封143人,仅沛县籍的就有23人。王陵路南侧的王陵母墓,古冢绿树成阴,冢前的石坊和墓碑,篆刻着“汉安国侯太溥右丞相王陵母之墓”。景观弘扬了一位巾帼英雄大义凛烈,无私无惧的精神。楚汉战争之际,王陵归汉,项羽劫持其母,企图逼降王陵。王母让使者转告儿子:切莫顾念母亲而动摇辅汉的决心。为断其子恋母之情,她拔剑自刎,就连老妪的壮举,也都气吞山河。

“西楚号霸国,子弟夙称雄”之说,决非恭维之词。古城自有历史的记忆:徐州素称“兵家必争之地”,有史记载在这一带发生大小征战三四百起。徐州又称“洪水走廊”,沂、沭、泗、黄四条大河流经这一带,屡次泛滥,造成灭顶之灾。多年来市区的建设,开挖基坑,屡次发现地下5至7米处被黄河水灾湮没的明代古城废墟,工程的基坑显现出大地的剖面,依次可辨叠压着的不同时代的堆积层。那是徐州沉沦复崛起的见证:当元代朝廷镇压芝麻李农民义军,用炮火把徐州轰成一片瓦砾以后,明初洪武年间,即在废墟上重建州城;天启四年(1624年)黄河泛滥,“河决奎山东北堤,灌州城,城中水深一丈三”,“官廨民庐尽没,人溺死无算”。水退沙淤,“洪武城”被深埋地下;明清之交,重建新城。可是,康熙七年因郯城地震波及,满城房屋坍塌殆尽……战争、洪水、地震,任何暴力都不能摧毁世代人民的意志。徐州城从未逃避艰险而迁徙,都是就地挺起英雄的脊梁,在废墟上重建家园和新城,屡屡显示出不屈不挠的精神。这里所述还仅是近六百多年的历史,徐州建城史的最早记载,见于《左传》鲁成公十八年(公元前573年),仅就这个年代计算,已有2580年。两千多年以来,地层下叠压了多少古城废墟、世代人民经受了多少灾难,可想而知。在战争和洪水的双重挤压下,世代徐州人饱尝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荣大辱的生命感受,刚强以自保,便养成了徐州尚武、倔强、豪爽、骁勇、顽强的秉性。

人文精神有继承性,适应时代的需求,徐州的性格也有新的展示,据2006年9月6日新华报业网报道:屈指算来,徐州籍运动员在奥运会、世界杯和世界锦标赛这世界三大体育赛事中,共有19人获得45次世界冠军,22人45次获得亚洲冠军。21年来,徐州平均每年产生两名世界冠军,韩晓鹏、阎森、杨影、孙晋、宫鲁鸣、胡卫东等一批体育明星家喻户晓,中国青年女子足球队夺得女足世青赛亚军,徐州籍门将张艳茹凭着出色表现获得银球奖,成为徐州的“新科”亚洲冠军和世界亚军。

徐州魅力,岂止楚汉

关于城市历史文化的概括提法,多年来有个“一言以蔽之”的习惯。譬如江苏,苏州吴文化、南京六朝文化、徐州楚汉文化。其实这些字眼儿的原意,只是标明几千年来历史进程中的某个阶段,不可能取代全部的历史。过分强调这样的字眼儿,就会产生以偏盖全的错觉。苏州冠以“吴文化”,游访这座“园林甲天下”的名城,就会发现所有园林都是宋元明清的建筑。最为苏州人引以自豪的是,出自该城的状元和院士的人数之多,居全国之“最”。而这些名士、高才,又都是明清时代及现代的人。倘若当真的寻觅春秋时代吴国的历史遗存,倒是不可多见。人们常说“两汉文化看徐州”,两汉文化虽是徐州历史的亮点,决非历史的全部。且莫忽视其他亮点的存在,低估它们的价值。

比如说,“江南三大名楼”的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享誉海内外,各为所在城市增光添彩,赢得了巨大效益。试想江南有名楼,难道江北没有吗?当然有。若要设立排行榜,在北国领先的名楼必有燕子楼、黄楼,这二楼都在徐州。不妨南北作个对比,徐州二楼的文化内涵决不逊色。从相关的历史名人比较来看:江南的黄鹤楼与李白崔颢、岳阳楼与范仲淹、滕王阁与王勃;北国的燕子楼与白居易、黄楼与苏轼,怎么能比出个优劣高下?而且建楼历史的背景和故事的情节,徐州二楼亦颇具魅力。

先说燕子楼,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白居易在尚书张旨壹到婀娜多姿的歌妓关盼盼,留下美好印象。后来得知张尚书死后归葬东洛,关盼盼念旧爱而不嫁,独居燕子楼十余年,情真意切写下数百篇怀念爱情的诗作,结为《燕子楼集》。白居易深为感动,为之写了燕子楼诗三首。此诗早在唐代已传入日本,当即产生影响,日本古代诗人大江千里和歌咏颂燕子楼,朝野为之倾倒。如今燕子楼前,由中日双方合立的一方燕子楼诗碑,篆刻的一边是我国赵朴初所书的白居易诗句,一边是日本冈崎嘉平太所书的大江千里诗句。白居易对关盼盼坚贞信念的赞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关盼盼独守燕子楼故事为题材的唐宋诗词以及明清戏剧小说,举不胜举。

黄楼更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苏轼出任徐州知州。到任不久,黄河泛滥大水围城,“彭门城下水两丈八尺,高出城中平地一丈零九寸”。他亲率军民,身先士卒,抗洪保城。为巡查险情,他“庐于城上,过家门不入”。以诗言志:“坐观入市卷闾井,吏民走尽余王尊”,他是说一旦堤防濒临溃决,他就会像汉代东郡太守王尊一样,以身填堤,确保民众和属下安全撤离。水患平息,为纪念抗洪胜利而建筑黄楼。此楼不仅是肯定苏轼政绩的纪念碑,纪念抗洪保城,让徐州免遭灭顶之灾的壮举。而今黄楼中的《黄楼赋》碑刻,是苏辙撰文、苏轼书写的,见证着苏轼人生最辉煌的时日。黄楼也是苏轼文学成就的里程碑,这期间作品的结集,亦称《黄楼集》,散文《放鹤亭记》《百步洪》诗二首等,佳作颇多。江南名楼分立三地,况且北国两座名楼聚于一城。营造名胜,历来是“以景成文,景以文传”,大有作为。挖掘这些潜能优势,前景可观。

彭祖文化是徐州历史的先驱,彭祖园里有彭祖祠及其塑像。传说彭祖享年八百,是中华第一寿星,《庄子・逍遥游》云:“称长久者止于彭祖。”把彭祖的寿数看作人类生命的极限。彭祖]铿是黄帝后裔,尧时受封于彭(今徐州一带)创立大彭氏国。他和禹、后稷、皋陶都是上古时代的精英。是他治理古国,亲率一方先民,迎来了人类的文明曙光。大彭氏国相继为夏、商属国,关于彭祖寿高八百,实际是反映这个氏国存在的年数。但,彭祖寿星的传说,相关着古老的生命科学:彭祖重视饮食,善烹饪,被尊为厨师鼻祖;彭祖善导引行气,且仿鸟兽动作设计健身体操,被誉为气功和体育运动的开创者;彭祖性恬静,以修身自强,十分注重心理健康;彭祖行为谨慎,保持防患意识,等等,都可从中梳理文化脉络,思索种种生理的、心理的、自然的、社会的互为共济的生存条件,仿佛寻觅到现代生命科学的遥远之源。

徐州是刘邦故里,两汉文化发祥地。西汉初刘邦封其弟刘交于此,国号楚,都彭城,东汉易名彭城国。两汉的楚王、彭城王共计18代。观赏文化遗产,有“两汉文化看徐州”一说。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以及历代战争破坏和洪水涤荡,地面遗存不多。看的是出土文物,潜藏于地下的瑰宝仍保昔日辉煌,一经重见天日,倍加引人注目。两汉的陵墓、兵马俑和画像石刻,誉为汉代文物三绝。其中的画像石刻是绘画与雕刻相结合的艺术,技法主要采用阴线刻和浅浮雕。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珍藏,数以千计。这些作品,既以现实主义手法,再现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古人对人间的眷恋,又以浪漫主义手法,创造出幻念中的祥禽瑞兽和神话,体现古人对未来世界的希冀。丰富的题材,涵盖着当时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领域。著名史学家评价说:“这些石刻画像,假如有系统地搜集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汉代史。”目前,我国发掘出土的大规模的兵马俑,除西安秦始皇陵的秦俑,仅有徐州狮子山王陵和咸阳杨家湾王陵的汉俑,都是庞大的地下兵阵。徐州十几处汉代王陵,皆是挖空山体构筑的地下宫殿。工程技术令人惊叹,以西汉六代楚王刘注陵墓为例:两条对称甬道,各长56米、宽1.06米、高1.77米,岩石开凿成的水平面和垂直面都非常精确,用激光束检测,从道口至尽头,几乎不差毫厘!甬道连接的15个墓室,还有严谨而科学的排水系统。几处王陵出土的文物数以千计,金缕银缕玉衣、玉龙、玉豹等,价值连城。

徐州有一种格局的大气、意境的深邃

徐州享有“国家园林城市”的殊荣。“园林”二字耐人寻味。在园艺家的心目中,每座园林都会幻化一个繁体的“@”字,显示园林意蕴的奥妙:外边的大“口”,是指园林的范围,院墙圈定的领域;里边的“袁”内涵丰富,“土”象征土木建筑的亭台楼阁及房舍,小“口”是一泓碧水,而“衣”则表示林木、花草、山石等。任凭园林设计变化无穷,但构造园林的要素,无外乎这些物质条件。同样的要素,一旦纳入造园家的艺术构思,因地制宜,巧作安排,就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旖旎风光。作为“园林城市”的徐州,仿佛给人这样的感觉:这里不仅是在城中建设了园林,诸如彭祖园、燕子楼公园、泉山公园、故黄河风光带等,这里更把整个城市建在园林之中。对映繁体的“@”字,外边的大“口”,就是由京福、连徐等高速公路构成的四环路,由它所划定的都市外框;里边小“口”所寓意的水域,则是云龙湖、大龙湖等水域;至于“土”和“”的意蕴,则是云龙山、泉山、凤凰山、九里山、子房山等几十座山林、城市所有的建筑及各种设施。这种格局,营造一种“园林内外皆园林”的境界,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大园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其实,哪里有什么仙和龙?名与灵,来自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意境。说山,戏马台也叫南山、户部山,它的低矮甚至在高楼之下。然而,它寄寓着西楚霸王的英灵,有哪一座山能够比拟它那“拔山盖世”的威名;说湖,对于城市湖泊最美的称颂,莫过于苏轼对于杭州西湖的点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有趣的是,尽管全国的城市湖泊不乏名湖,但能与西湖媲美的有谁呢?抑或唯独云龙湖,此湖水域面积比西湖稍大,两湖都在市区。1994年11月11日两市正式签约,喜讯传开:“徐杭二州攀亲姊妹湖”。而有些著名的湖泊也欲趁机签约,皆被婉拒。为什么西湖唯独情钟云龙湖呢?全在于历史文化的根脉相连。苏轼出任徐州知州之前曾任杭州通判,离徐之后又再任杭州知州。他为两地治理山水的贡献,惠及两地世代人民,缘此攀亲,顺理成章。

关于桂林的诗句范文5

关键词:《桂海虞衡志》;志蛮;少数民族风俗

中图分类号:K8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124-03

《桂海虞衡志》作者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府(今江苏省苏州市)吴县人。曾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知静江府(今桂林市)。《桂海虞衡志》一书是他离桂赴蜀途中所作。该书原3卷,今仅存1卷,共13篇,分别是志岩洞、志金石、志香、志酒、志器、志禽、志兽、志虫鱼、志花、志果、志草木、杂志、志蛮。其中志蛮篇对当时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民族居住方式、民族生产生活习惯都进行了详细描述。

东汉应劭《风俗通》序曰:“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水泉有美恶,草木有刚柔也。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故言语歌谣异声,鼓舞动作殊形,或直或邪,或善或也。”应劭是从地理环境方面对人的影响形成的各种风俗而言。

《尔雅・释地》曰:“太平之人仁,丹穴之人智,大蒙之人信,空桐之人武。”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礼记・王制》记载:“天子巡守,至于岱宗,觐诸侯,问百年者……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诗》三百篇,多言风俗之事。此风俗之考察皆为政治。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明风俗的地方性很强,而不同民族自古传承各自的风俗习惯说明民族性也很强。这种风俗习惯对管理本民族或地区的一切民事活动具有教化、约束、凝聚、调节和审美功能。古代对民风考察的目的多在于政治需要,供统治者“知得失”、“自考正”。现在对各地风俗民情的考察主要是发现不同风俗的起源、发展、演变规律,从而发扬优良传统,革除陋习,让传统习俗为今天的人民发挥更好的服务作用。

《桂海虞衡志》中对广南少数民族风俗的记载独树一帜,范成大自序曰:“本书所录,仅为方志所未载”,“他州所有,皆不录”。此一特征使本书的内容有所限制,但仍不失其独具的特色。志蛮篇中少数民族风俗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居形式

由于广南少数民族地处偏远,且多居山区,经济相对落后,所以民居形式因地制宜,多是两层干栏式建筑,上层住人,下养牲畜。“志蛮”中载:“牛豕之秽,升闻栈罅,习惯之,亦以其地多虎狼,不尔则人畜俱不安。”此种居住方式在现在西南地区的苗、侗、瑶、壮、傣、哈尼、仡佬、僳僳、布依等族仍然保存。李《太平广记》卷四八三,引(唐)尉迟枢《南楚记闻》载:岭南诸僚,因气候湿热,多瘴疠病疫,人们居住的“干栏”为二层,上层住人,下层置物。海南黎族的船形屋也是古代干栏式建筑的一种遗留形式。此种干栏式建筑传承至今,可见为少数民族所喜爱,且有诸多方便之处。另外也是民族文化旅游的一处特色风景。而民则居住海上,“以舟楫为家,采海物为生。”这种居住习惯也保存至今。

二、婚丧习俗

宋代广南地区仍属蛮夷之地,文明开化晚,婚丧嫁娶习俗独特,与当地经济落后有直接关系。“杂志”篇中的“卷伴”婚和“志蛮”篇中的“入寮”婚,以及瑶族踏瑶时,“意相得,则男咿呜跃之女群,负所爱去,遂为夫妇,不由父母”。《太平广记》卷四八三,引(唐)尉迟枢《南楚记闻》载:岭南僚族女多男少,婚姻则女方用财货先向男方求婚,如女家贫,只能卖身为奴婢。这些都反映了当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生产力低下,婚嫁习俗原始古朴,少数民族人性情强悍等特点。丧葬方面,“志蛮”载:“羁縻州洞人,亲始死,披发并持瓶瓮,恸哭水滨,掷铜钱纸币于水,汲归浴尸,谓之买水,否则,邻里以为不孝。”此为广南地区少数民族(并不限于壮族)买水洗尸送葬之俗。直至近代在广西部分少数民族中仍有此俗。他们认为这种方式才能使死者的灵魂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这是少数民族先民流传下来的习俗,有一定的宗教心理和神秘性蕴含其中。

三、服饰及纹身

志蛮篇中记载的几个少数民族多“椎髻跣足”,“或著木屐”。而衣服则各有不同。峒民“冬被鹅毛衣棉以为裘,夏缉蕉竹麻以为衣”;瑶族“衣斑斓布褐”;蛮“衣青花斑布”;黎女“衣裙皆五色吉贝,无裤襦,但系裙数重,制四围合缝,以足穿而系之”等。黎人头“插银铜锡钗,腰缭花布”。黎族男子多束发,盘椎髻。颈部佩戴颈饰,多用铜圈、铜钱、挂珠、狗骨等。黎族女“及笄绣面”,束发、穿耳、戴铜耳圈,手钏、足钏则可以是铜,是金,是玉等等。这些都反映了黎族人的审美情趣和传统观念。苗族女子,衣斜襟过膝,束腰穿裙,无文身俗。不同民族衣着服饰和喜好色彩不同,这与他们各自的民族图腾崇拜、和风俗习惯有密切关系。研究民族服饰就要追溯到他们的民族的历史渊源,民族服饰渗透着这些少数民族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有些少数民族的历史记载还是很悠久的,如僚族名最早出现于《三国志・霍峻传》,隋唐时分布很广且名称也多,有21余种。《新唐书》卷222下:“乌武僚,地多瘴毒,中者不能饮药,故自凿齿。”故有“凿齿僚”之名。黎族在8世纪末就有记载:“朱黎民三世保险不宾,佑讨平之。”(《新唐书・杜佑传》卷166)即是关于朱(海南岛)黎族的最早记载;唐代,“莫瑶”过着“莫瑶自生长,名字无符籍”的生活(《全唐诗・莫瑶歌》卷354)。据今人研究,“莫瑶”改写为“瑶”,“莫瑶”二音相切为“苗”。“瑶”的名称在宋时已大量使用(王钟翰《中国民族史概要》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第505页)。《宋史・梅山峒蛮传》卷494载,瑶族居住的山区“其山自衡州常宁县属桂阳、郴、连、贺、韶四州,环行千余里”。

四、饮食习惯

古代广南少数民族饮食习惯丰富多彩,迥异于中原汉人。研究这些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大有异趣。志蛮篇载:“獠,依山林而居,无酋长版籍,蛮之荒忽无常者也。以射生食动而活,虫豸能蠕动者皆取食。”峒民“团饭掬水,终食餍饱”。瑶族以“种禾、黍、粟、豆、山芋、杂以为粮,截竹筒而饮,暇则猎食山兽以续食”。另有东谢蛮“性好洁,数人共饭,一拌中置一匕,置杯水其旁,少长共匕而食,探匕于水,抄饭一哺许,抟之拌,令圆净,始加之匕上,跃以入口,盖不欲污匕妨他人。每饭极少,饮酒亦止一杯,数咽始能尽,盖腰腹束于绳故也。食盐矾胡椒,不食彘肉。食已必刷齿,故常皓然。甚恶秽气,野次有秽,必坎而覆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28《四裔》5引文补)等等。黎族人喜饮酒,又喜食槟榔,尤嗜吸烟丝,无论男女老幼。这些古代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奇怪独特,且对现在少数民族的饮食都有一定影响。了解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才能走近这些民族,理解这些民族,和谐共存,达到各民族的大融合。

五、娱乐风俗

志蛮篇提到瑶族的踏瑶歌舞、各种瑶族乐器和志器中提到戏面和腰鼓、铜鼓,说明宋代时广南少数民族的娱乐形式还是比较丰富的。踏瑶是瑶族青年每年一次的集体歌舞形式,也是他们自由恋爱、自由婚配的好机会。瑶族乐器有“卢沙、铳鼓、葫芦笙、竹笛之属。其合乐时,众音竞共,击竹筒以为节,团栾跳跃,叫咏以相之”。这说明公元12世纪时广南少数民族的乐器就已经很丰富,今人对少数民族乐器及器乐的研究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隋书》载:岭南诸郡铜鼓铸造水平很高,铜鼓制成后,均置于庭中,置酒相庆。今在高州(广东省西南部)一带曾发现粤式铜鼓40多面,花纹繁缛,铸造精美。戏面是指民间表演傩戏时用的木制假面具,“桂林人以木刻人面,穷极工巧,一枚或值万钱”,说明宋代桂林民间傩戏极为盛行。这些乐器和民间艺术形式的记载,对研究现代少数民族民族文艺形式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六、信仰习俗

古代广南少数民族的原始不同于别处,比如《桂海虞衡志》志蛮载黎族的“鸡卜”。“亦有用鸡卵卜者,握卵以卜,书墨于壳,记其四维,煮熟横截,视当墨处,辩壳中白之厚薄以定侬人吉凶。”

水卜,以水测旱涝。《桂海虞衡志》志蛮载:“僚依山林而居……岁首以土杯十二贮水,随辰位布列,郎火祷焉。乃集众往观,若寅有水而卯涸则知正月雨,二月旱,自以不差。”

《桂海虞衡志》:“(僚)人远出而归者,止于三十里外,家遣巫提竹篮,迓脱归人贴身衣贮之,篮以前导还家,言为行人收魂归矣。”

《宋史蛮夷四西南诸夷》曰:“疾病无医药,但击铜鼓、铜沙锣以祀神。”广源蛮地区有收魂习俗,这习俗反映了当时僚族的灵魂观念。

民国《马关县志风俗志》载:“(侬人)有病不求医,而求白马(夷巫之称),不拘贫富,家有病辄曰送鬼,杀鸡鸭犬猪甚多。必至病者痊或死而后已。白马以草签或鸡膀骨为封,能卜吉凶,查鬼祟,笃信为深。”

古代鸡卜形式多流行于西南地区如僚、瑶、壮、黎、彝等少数民族中,多用来占卜婚、葬、病、战争、狩猎、建筑等事情,由来已久,延至宋代。《宋朝事实类苑》卷四九《鸡卜》载:“《史记》称四夷各异卜,《汉书》称粤人以鸡卜,信有之矣。”《太平御览》卜法篇中记载有鸡卜、鸟卜、蚕卜、竹卜、牛蹄卜等多种卜筮法。“殊未央,更把鸡骨灼。”这是宋朝国史院编修官秦少游被贬雷州时描述当地习俗的诗句。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十载:“南人以鸡卜。”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三:“岭南又有鸟卜。”个别民族这种宗教习俗保持到近代。少数民族这些占卜形式、卜筮内容对现今国内外学者研究少数民族宗教包括巫师、占卜、魔法、民间禁忌等事项具有重要的史证价值。

总之,《桂海虞衡志》就广南少数民族风俗方面的记载为今人对该地区的少数民族各个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成为今人研究广南必提的历史文献,而且该书自宋时成书以来,就多被引用其中的内容,如黄震的《黄氏日钞》、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洪迈的《石屏记》、李石的《方舟集》、周必大的《省斋文稿》、李心传的《建炎以来年系要录》、王象之的《舆地纪胜》等都引用了该书的部分内容。马端临《文献通考・四裔考》引用文字达万字,范成大的好友周去非仿照该书体例写成《岭外代答》一书。为后代研究广南地区的风土、物产保存了非常珍贵的资料,尤其是志蛮篇中记载的广南少数民族的风俗事项,为后人研究广南地区少数民族各个方面的风俗文化,积极开发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提供了极有参考价值的历史史料。这也是《桂海虞衡志》这本书流传至今仍然为国内外学者不断学习研究的原因之一。

注 释:

①文中所引文字除标明出处外,皆引自《桂海虞衡志》志蛮篇。

参考文献:

〔1〕范成大撰,严沛校注.桂海虞衡志校注[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2〕张亮采.中国风俗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

〔3〕岑家梧.岑家梧民族研究文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

〔4〕王钟翰.中国民族史概要[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5〕张全明.《桂海虞衡志》生态文化史特色与价值[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1).

〔6〕韦步轩.从《桂海虞衡志》看宋代广西的文化和社会生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7).

〔7〕漆亚莉.《桂海虞衡志》民俗学价值浅析[J].广西地方志,2007(12).

关于桂林的诗句范文6

GP1503029094 岳阳县第二中学 闫梦霞

2015年国培计划之培训心得

两个星期前刚接到培训的通知时,有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两周后的今天,我仍然庆幸能有这么好的机会来这里学习。

十天前,独自来到了山水之甲——桂林。刚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就见到了两个班助——非常可爱热心的姑娘,还有接下来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卢老师——一位有着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和蔼可亲,虽然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精神却比我们这些8090后好得多。

随后,在开学典礼上见到了同一班的同学们,才发现自己是年纪最轻的那个,身边都是些教学成果累累的教研员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一瞬间有种走错教室的错觉,不知何德何能,才能与这些前辈成为同学,坐在同一个教室学习。所以,从培训开始的第一天,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多向专家前辈们请教,好好珍惜这次机会,好好学习。

接下来的课程确实让我收获满满:第一天的户外拓展培训,是学得最累的一天,但也是学得最开心的一天,它让我们形成了一个集体,让我们意识到,来到这以后,我们就不再是一个人的学习,而是一群人的共同进步,只有团结起来,我们才能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奋斗,这一天的活动也为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在顾震亚的课堂上,他通过对商业培训理论和实践的经验介绍,把教育理论融于商业培训中,让我们认识到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的重要性,后来还通过"红方黑方"的游戏,让我们看到商业社会的残酷和信任的重要,相信一个人容易,但是信任一个群体就没那么简单了。而信任的缺失会对利益双方都造成巨大的损失。把这点放到教学上来说,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相互信任,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还是学生的学习效率都有极大的提升作用,反之亦然。在吴老师的高三复习的课堂上,让我不禁感叹他们学生的高素质和教师的高水平。这堂课上,吴老师使用的传统教学媒体——粉笔和黑板,这一点真心让我觉得自愧不如,我现在过于依赖多媒体,有时多媒体出了点状况不能使用的话,整节课都感觉乱套了,吴老师的这节课不仅让我学到了一些高三一轮复习教学时的一些技巧,也让我开始反思,教学媒体都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出来不一定都能取好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媒体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课堂中应该有的放矢。周群老师的课程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她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评分细则和评价规则来看教育改革,评分细则和评价规则我一直都有关注,但是只是把它当成成绩成绩判断的标准,从没把它跟教育改革趋势联系起来,更未曾想过中学思想政治学业评价的改革能对教学的作用如此之大,听完周群老师的课,让我再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也让我学会了用新的视角来看高考、看教学、看教育,政治答案不再是那个"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或"多多益善"的温柔女子了,它的评分有了更科学的依据,它的改革也将带来整个政治课程的改变……

从这次培训中,我认识了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师和言辞犀利的教研员,看到了教育园地更广阔的天地,见识了到之前从到过的高度,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教学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案例。这次参加的是教研员班,所以班上有不少的教研员,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发现教研员真是教育事业上最可爱的人:他们跟我们教师非亲非故,却能对从始至终跟我们直言不讳,虽然这些话里以批评的话居多,但是我们都知道他们的评论无论多么犀利,都是真心为了改进我们的教学而说的,有点类似于明朝的言官,值得我们敬佩。

除此之外,对我来说,我在国培计划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爱因斯坦曾经描绘过有知与无知的关系:如果让我们来画一个圈,一个人所知道的东西就好比是圈里的里面,一个人不知道的东西就在圈子的外面,一个人知道的东西越多,那么这个圈子也就越大,那么这个圈子的外面也就越大也就是说,一个人知道的越多,那么他所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也就越多。国培就是在我的知识圈里不断填充的内容,它让我的知识圈不断地在扩大,扩大的同时也让我意识到自己越来越无知。而正是这种对无知的恐惧和斗争,会让我在未来的教学之路上更加充满斗志。要想战胜自己的无知,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只有不停下前行的步伐,才不会被自己的无知打败!你只管努力,上天自有安排。

GP1503029095 株洲市教科院 张曼平

学习心得

时光飞逝,岁月流转,转眼间,10天的国培学习就要结束了。喜悦伴着汗水,成功连着艰辛。两个月弹指一挥间,来不及驻足就已飞逝而过,然而,却在这短短10天的时间里,通过国培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它跨越地区间的时空距离,神奇般地让我们得以和同行与专家共同交流、探讨、合作、学习。专家老师的精彩讲座以及与好多课程专家和一线教师的现场交流研讨,使我获益匪浅,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知识素养,完善了教学理念。通过研修平台,让我听到了那么多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实践探索的脚步声;让我看到了那么多心怀高远的执著寻梦人;感谢付出智慧和辛苦的教育专家和同行们,让我从你们精彩讨论和交流中,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的博怀与执着无悔!

回顾10天的学习,感觉自己有很多收获。

目前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很多时候让我们无所适从,我们很多时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但这10天里,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全新的教研舞台,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虽然只有短短的10天,但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期间 总共听了8场专题讲座,2节案例教学,3个专题报告,4个参与式培训,3次互动交流。

无论是这些报告还是授课,都让人耳目一新。印象特别深的是广东吴兴松老师的报告《思想政治课教学论》中,提到教师教学中需要转变观念的问题,以前感觉这些理念很空洞,但在吴松涛老师的报告中,觉得是那样的触手可及。他说要因材施教就是要了解每一个孩子,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才,而是所有的孩子都要成长。而且我们的教育不是要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才,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合格公民。他提出政治育重点是教育,以知识为载体,促进人的发展。

吴国英老师的讲座《上好接地气的政治课》让我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全新的定位。吴老师说:名师不一定是好老师。是的,好老师一定是品德高尚,平易近人,研究型的教师,一定是业务精湛,愿意为学生多花时间,多花力气的教师。大部分教师已达到 "教学设计"第二阶段,但课堂缺乏的是生成空间,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需要使"教学设计"达到最优境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吴老师课堂讲座中的幽默、诙谐、风趣,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肢体语言在课堂中起到点睛的作用。

杨建老师在交流中提到有效教学,使我对有效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他说,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需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因此他认为教师、学生及政治课堂教学都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政治课堂必须成为政治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习来体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

罗松涛老师在专题报告《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到了评价方式的智慧。在教学中评价学生应运用激励性、引导性、灵活性、角度多元化等评价方式,运用常识、表扬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并一一加以肯定,学生可能会因为教师的一句表扬而使阴霾的心情云收雨霁,使平淡无奇的日子绚烂缤纷,甚至可以 发迹他的一生,所以我们不要吝啬表扬赞美之词。

聆听讲座,在学习中提高,在思考中前进。听了专家们讲课后,被专家们独到的教育理论所吸引。"书到用时方恨少",此时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精髓,自己的思想真可谓是豁然开朗,许多困扰了自己很长时间的教育教研问题也迎刃而解。以前常常以为自己在工作中把事做完就行了,从未认真去深思过什么才是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将以得益于本次国培研修的巨大进步为契机,"爱心铸师魂,真诚育桃李",在教育生涯的轨道上阔步向前,付出汗水和执着,努力成为一名爱心无限、技能超群的研究型教研员。

GP1503029096 江苏省沛县教研室 朱征

胜过桂林山水的浓浓师生情

—2015国培计划高中政治教研员班学习感悟

难忘的十天培训—2015"国培计划"中小学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高中思想政治教研员班的学习,让我在业务中获得极大收获的同时,激起了我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既是教育教学方面的师生情感,也有培训期间对广西师大及我的同学们即培训学员的情感。

一、广西师范大学的校容校貌让我心生出深深的情感

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学校现有王城、育才和雁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100多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广西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6所高校之一。

学校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安全文明校园""绿色大学"等称号。学校教务处连续3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学校高教研究室连续3次获"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称号。科研处被评为"全国高校科技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科研管理(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先进集体""全国高校科技管理先进团队".学校连续三年获得全区高校"三对创新行动计划"先进集体称号,是广西实施"人文强桂"建设工程主体单位和广西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21世纪园丁工程"的技术支撑单位。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广西师大人—领导、老师、学生们给我深深的印象,尊师重道,敬业乐群。也就是,自尊、自理、自立、自强。

二、广西师范大学国培团队的老师们让我产生依依不舍的情感

为期十天的高中政治教研员班培训结束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既有恋恋的不舍,又有沉沉的思索。向往已久的国培生活,到底带给我什么样的感受呢?思绪万千,却不知如何下笔。说说我的感受吧。

(一)专家引领,理念提升

经历了十天的培训,才知道国家为了让我们能真正的学到知识,可谓是用心良苦,考虑周到。培训计划科学、专业、合理,既有理论也有实践;既有拓展训练,又有讲座报告,既有课堂观摩又有实地考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胡兴松老师的报告,让我看到了一个专家学者的风采和精神本质,让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观念洗礼和思想撞击。忘不了培训在线名师团高级讲师顾震亚的讲座;忘不了广西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三吴华老师的政治复习课;忘不了湘江战役烈士纪念碑园;忘不了兴安中学高三政治文冬玲老师关于思想政治课本土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的报告;忘不了钟瑞添副校长主持的师德沙龙,三位嘉宾唐凌教授、石兴松老师、李红勤老师,受人尊敬的学者、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忘不了我们全体学员是如何陶醉于周群老师的《中学思想政治学业评价改革趋势》。这一切的一切怎能用一个终生受益能表达出我此时内心的感受呢?

(二)同伴交流,学习经验

近50名国培学员,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我为能结识这些骨干教师和教研员而高兴。我们经常私下交流,相互询问我们高中政治的课程设置,了解招生政策,生源质量,学生管理等热点问题。在课堂上的小组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彼此开阔了视野。有我们小组讨论中的一幕幕……

总之,每一个国培同学—教研员、骨干教师都是一个个重要的学习资源,我们教研员班的全体老师,个个是我学习的榜样,不管是为人师,还是当学生,都让我从他们身上潜移默化的懂得了许多。

(三)、自我反思,完善提高

感谢广西师大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我在这十天里真的学了不少东西。不仅在课堂上学到了不少知识,在实践中、在课下,也同样自学了不少。说实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有闲暇时光,但没这个环境。在这里我改变了许多,充实了许多。终于,我明白了该用什么来奠基自己的人生,那就是:学习、实践、反思!

三、国培驱使我把师生情、同学情溶入了桂林山水之中

我们读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尽管培训很紧张,没有组织我们去领略桂林的山水风光,但我们早起床或者吃过晚饭,还是领略了桂林的山水。培训结束了,我们一想起桂林山水,两江四湖,就自然想起钟瑞添副校长的沙龙主持人的风采,等等。人,都是有感情的,短短十天,我们对培训团队的老师们产生了依依不舍的深情。想起了贺敬之的诗句: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祖国的笑容这样美。从广西师大,我也能体会到这句诗的情感。"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这样的情感,我深深地溶入了我们教研员班的国培行动地—广西师范大学!别了桂林,别了学员同学们,别了培训团队的老师朋友们,别了广西师大,我不一定会再来,但我会想起你们!

GP1503029097 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 杨健

培训心得

台上台下思想交锋 课前课后情谊交融

因为热爱,所以我很珍惜。担任多年教研员,没有静下心来接受过长时间、系统性的培训,面对一张"国培"报名表,我也曾犹豫——报还是不报,学习促进自我成长的念想督促我不能停止,要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报了,我来了。正式报到的日子,领到的资料袋中有一份制作精美的"国培计划(2015)"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项目(教研员)班简报,其卷首语写道: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我们每人拥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后我们每人拥有两种思想!让我们在研修中,在专家和同行引领下成就自己,一起畅想教育的现在和未来!

简练的语言发人深省,我来到广西师大参加国培,绝不是为了获取和分享"苹果",而是为了心灵的转变,学习和分享专家与同行的思想。十天培训里,台上台下的思想交锋,带给我的不是文人相轻的远离,而是赢得尊重和点赞,促进彼此间更多的交流与分享,课前课后聚谈甚欢,情谊互动其乐融融。这样的培训,从内容到形式让我越发喜欢。

一、互动——主题对话促转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正验证学习的意义所在,不单单是知识的积累,通过培训我们可以再造自身;通过培训我们可以开发自身潜能,去做从前不能做的事;通过培训我们可以重新认识世界,重新认识我们与世界的关联,认识我们与周围人群的关系,学会与人分享经验与智慧;通过培训拓展我们的创新能力,明确培训学习不应是"生存性",而是"生成性",使学习成为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训的每一天,我都在汲取着培训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生成着我该怎么做的点点滴滴,记忆犹新的是穿插在授课过程中的主题互动式对话。例如聆听兴安中学政治学科组组长文冬玲老师讲述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我由此产生思考,在与其对话中建议学校依托《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研究》课题突出"乡土课程"建设,明确乡土课程的"综合性"特征,从多方面、多层面发掘可资利用的本土资源,如以灵渠为例,可从地理、人文、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构,形成系统;抓住"实践性"课程特征,引导学生带着探究性问题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进入实地考察,或调研访谈、或问卷调查,而不仅仅通过互联网收集素材;落脚在"思想性"方面,通过构建乡土课程,不仅拓展了学生知识面,突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更在于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能力,增强"家乡美、爱家乡、我为家乡做贡献"信念。再如围绕"红与黑"话题,我在对话中提醒同学首先应该清晰认知"交易伙伴"而非"竞争对手";学会利用规则,通过谈判寻求企业双方的利润最大化。总而言之,培训中的对话促使我的心灵转变,实践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信念,在学习中把付出作为优先选择,而非静默下的索取。

二、点评——真情实感重成效

在广西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我认真观察该校政治教研组长吴华老师教学。吴老师的教学是一堂聚焦主观题解题能力提升的复习课,主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注重联系材料生成答案。总体来看,吴老师的本节课教学是真实有效的,吴老师对本节课教学的反思很有见地,我也有感而发,结合吴老师教学从四个关键词展开说明,即复习课、脑力劳动、课堂教学、解题训练。复习课的本质特征是整合和运用,要在充分掌握基础知识基础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明确脑力劳动的四大特质——即传递知识、整合知识、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抓住课堂教学三要素——主体、媒体、载体,促进三位统一,统一到教学目标的达成上;主观题解题训练时,应明确解题导向——信息点、考点和观点一致性,信息点是基础,必须剖析清楚,建议采用"读、找、定、现"基本路径,有效提升解题质量。点评让自己受益良多,一方面加深了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另一方面,系统性提炼如何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