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土壤改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土壤改良范文1

关键词 盐碱土壤;改良;技术措施;酸性肥料;水旱轮作

中图分类号 S15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261-01

长岭县位于吉林省西部,土地肥沃,盛产玉米、大豆、葵花、高粱、马铃薯、辣椒、西瓜等。长岭县在吉林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吉林省玉米出口基地县和全国油料生产重点县。影响长岭县农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土质因素。长岭县土质以盐碱土为主,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何改良土壤、降低土壤盐碱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摆在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1 施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定向中和土壤碱性

1.1 硫酸铵

硫酸铵水溶液呈微酸性,其溶解于土壤溶液中,解离成铵离子(NH4+)和硫酸根离子(SO42-),由于作物的选择性吸收,吸收的铵离子多于硫酸根离子,土壤中残留的硫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使土壤变酸,称之为生理酸性。因此,硫酸铵为生理酸性肥料。硫酸铵适用于一般土壤和各类作物,可作基肥、种肥和追肥。在硫铵数量较少的情况下,最好用作追肥和种肥。硫酸铵施在碱性土壤上可以降低土壤的盐碱性,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1.2 过磷酸钙

过磷酸钙又叫过石或普钙,一般为灰白色粉末状或颗粒状,属速效性磷肥。产品中因含有游离酸而呈酸性。过磷酸钙施在碱性土壤中的效果比施在沙性土壤中效果好。

1.3 硫酸钾

硫酸钾易溶于水,属速效性钾肥,其吸湿性小,不易结块,物理性状优于氯化钾,为生理酸性肥料。硫酸钾可作基肥、追肥、种肥和叶面追肥。作基肥应采取深施覆土,能减少钾的晶格固定,提高其利用率。作追肥一般采用条施或穴施,集中施到作物根系密集的湿土层。硫酸钾尽量施在轻碱地和二洼地上,效果明显。

2 增施有机肥,增强土壤亲和性能

2.1 有机肥的作用

腐熟的粪肥、泥炭、锯木屑等有机肥含有多种养分供作物吸收,除了含有氮、磷、钾,还含有氨基酸、糖类和脂肪等,是作物营养的重要来源。增施有机肥可增强地力、培肥土壤。有机肥中的腐殖酸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保肥保水有重要作用。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消除化肥的不良影响[1-2]。施用有机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特别是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更加明显。有机肥还能改善产品的品种,例如蔬菜上施用有机肥,可增加维生素的含量,而且口感好。充分利用有机肥可减少化肥用量和生产化肥所需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2.2 有机肥的施用方法

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家畜粪便含有大量尿酸,会造成烧种、烧苗、熏叶,同时含有大量虫卵、霉菌,如不腐熟会对作物造成伤害。多施有机肥,使土壤具有更强的缓冲性能,有机肥在土壤中分解产生有机酸,也能一定程度降低土壤碱性。应用碱性土壤改良剂,其组成主要包括石膏、尿素等。这种利用作物秸秆混合石膏等,将化学改良与物理改良相结合的方法,能从根本上改善土壤板结,效果显著[3]。

3 施用腐殖酸类肥料,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3.1 腐植酸肥料的作用

一是营养全面。缺啥补啥,螯合肥添加了35%的经螯合反应后的钙、硫、镁、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能直接被作物吸收。二是缓释控释。腐植酸肥料添加了脲酶抑制剂和聚合氨基酸,是一种集有机肥的优点和控释肥的高效于一体的螯合型控释肥料,对氮肥具有缓释、控释作用。三是提高肥效。螯合肥能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各种养分的互补,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植物对各种养分的均衡吸收能力,使氮、磷、钾综合利用率提高20%~35%。

3.2 黄腐酸钾的应用

黄腐酸钾是腐植酸肥料之一。含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病毒抑制剂等多种营养成分,使养分更充足、补给更合理,从而避免了作物因缺少元素而造成的各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使作物株型更旺盛、叶色更浓绿、抗倒伏能力更强[4-5]。黄腐酸钾能及时补充土壤中所流失的养分,使土壤活化、具有生命力,减少了土壤养分被过度吸收引起的重茬病害,产品完全可以代替含量相同的硫酸钾、氯化钾及硫酸钾镁,而且天然、环保。现在国内天然矿物质黄腐酸钾以欧华化工生产的最为优质。

4 水旱轮作,有效改良盐碱地

水稻种植是改良盐碱地的一个有效途径。特别是把种稻与水旱轮作结合起来,其增产改土效果更为显著。这项措施对于把水源较好地区的盐碱地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农田起了很大作用[6]。近几年来,长岭县在涝洼严重的几个乡镇进行试点,效果较好。在学习、总结、推广水旱轮作、以水治碱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今后可在全县大力推广。

5 种植耐盐碱作物

种植耐盐碱作物,如棉花、豆科作物、麻类、地下结实作(下转第263页)

(上接第261页)

物、麦类等,边利用边改造。对于盐碱性特别严重的部分乡镇,水源条件不足。土壤改良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推广种植耐盐碱作物的同时积极开展秸秆还田,实现边种植边改良。

6 参考文献

[1] 杨毅.常见作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 徐映明.农药施用技术问答[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 刘俊峰,侯俊奎.粘土地免耕栽培技术[J].华北农业报,2003(5):56-57.

[4] 热汗古丽・阿不拉.新疆盐碱棉田的改良与施肥[J].现代农业科技,2008(8):157.

土壤改良范文2

关键词:苗圃;土壤改良;管理

中图分类号:S156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农作物的生长无法离开土壤,土壤的好坏将影响着作物生长的好坏,同样也影响着苗木的成活率。因此,积极改善土壤的质量,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意义。

1 苗圃土壤现状

我国现在对于苗圃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因此今年来苗圃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但这些投入应用的苗圃通常是没有经过测试分析的,在投入应用后出现苗木生长的速度以及质量都不高,极大的影响了苗木的存活率,这样做的后果反而是给苗圃的育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一些土壤是不适合用来做苗圃种植的,这种土壤呈块状结构,比较坚硬,水分比较少,容易干燥,若用这种类型的土壤来培育苗圃,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我国现在苗圃种植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很多苗圃都是经过很多轮种植的,土壤的肥力以及质量都大不如从前,但是很多苗木种植人员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依然不断的轮番种植,没有考虑到土壤的承受能力,一味的追求土壤为他们带来利润。这种情况下苗圃培育出来的植物质量越来越差,害虫不断增加,大大降低了苗木的存活率,是不利于生态建设和苗圃发展的行为。

但是我国苗圃的发展还是比较迅速的,近年来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有了多媒体的介入,苗圃的宣传工作变得更加方便,苗木种植者们一些先进的种植培育技术以及经验都可以通过媒体来进行交流与合作。另外,加上国家对生态建设的重视,会定期举办一些苗圃种植博览会或是种苗交易会等,这都为苗圃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再加上新技术以及苗木新品种的引进,我国的苗圃事业不断的在走上坡路,逐步稳定、成熟。

2 当前苗圃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规模不宜继续扩张

现在,全国范围内都在频繁进行苗圃扩张,想要拥有更大面积的苗圃,但并没有考虑到苗木搬移的问题,例如某些小规格的苗木在短期种植内是不能够进行搬移的,这种频繁的移动无疑是不利于苗木生存发展的。实际上,现如今由于苗圃培育技术的成熟,使得苗圃生长的速度加快,产量已经能够达到供应要求,因此现在无需再加大苗圃的种植面积,眼下我们要做的应该是着眼于现有的苗圃,想办法利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苗圃产量。苗圃种植者要对苗圃做出整体的布局规划,调整苗圃的种植结构,尽量的增加大规格苗木的种植,减少小规格的苗木的生产,一定要注重苗木生产的合格性以及培育质量。

2.2 苗圃种植缺乏特色

苗圃种植也是我国进行生态建设的一部分,然而我国的苗圃种植却出现品种单一缺乏特色的情况。例如我们知道在新疆地区,前几年比较流行种植杨树,于是家家户户都是种植杨树,等这阵风过去了,又开始了各种各样的风,山楂树、馒头柳以及大叶白蜡等一阵阵风吹来了又走。当哪种植物种植成为主流时,家家户户便开始蜂拥而至不约而同的种植,这种现象不仅造成了生态景观单一,并且一旦哪种树木受到虫害,遭殃的便会是一大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业主认为跟风生产能够降低培育的风险。

2.3 苗圃管理粗放,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

苗圃在不断扩大,投入苗圃事业的人员也在相应的增加,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很多苗圃新手对于苗圃学并不懂,有没有什么经验。他们只能从其他渠道获得信息来选择苗圃种植的品种,对于苗圃种植地的选择以及土壤的选择都不了解,不能够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苗木生长肥沃土壤。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导致种植质量下降,培育出来的苗圃不能进行长期可持续发展。

3 实现苗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调整产品结构

根据上述分析,我国已经长期存在这种种植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这是一种不合理的种植形式,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这种情况不但不利于生态建设,同样给苗圃种植者带来了销售上的问题,常常出现所种植的苗木挤压的现象。因此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苗圃工作者要能够准确把握住市场走向,苗圃的品种也应该变换增多,符合人民的欣赏水平。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培育出质量优良的苗圃,成为市场的导向,而不是一味的跟着别人走。

3.2 探索苗圃建设的新模式

科学发展的经济观提出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将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变为集约型,以实现更大的活动效益。这一点也要能灵活应用到苗圃建设中,通过不断地完善,实现苗圃建设的集约化经营管理,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浪费。另外一个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的方法就是使用新工艺、新技术,采用先进的苗圃管理技术,不断的提高苗圃建设的种植水平。

3.3 重视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第一资源,因此苗圃事业要想长久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面对上述提到的我国苗圃工作者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现象,必须要采取相应的行动。要积极引进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的加入,每位员工在加入到新岗位之前都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些新技术,提升他们的能力。

4 结语

总之,我国的苗圃种植还存在许多问题,苗圃种植者在种植前没有对土壤进行严格的检测,土壤质量不过关导致产量不高的现象频频发生,种植的苗木种类也比较单一。因此苗圃种植者都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加强管理,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找探索适合苗圃培育的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方群,原永涛,齐立强.脱硫石膏性能及其综合利用[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4(01).

[2] 魏岚,杨少海,邹献中,等.不同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

[3] 王立海,田静,张锐.林地土壤压实对土壤呼吸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J].森林工程,2007(01).

土壤改良范文3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种植设计

1土壤改良剂的发展及种类

概括来说可以分为:营养性改良剂;土壤结构改良剂;酸性土壤改良剂;碱性土壤改良剂。土壤改良剂的类型不同,对土壤的作用机制也有所不同,但都是通过有效改善土壤物理结构,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加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酶的活性,增加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中的某些部分或全部,最终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早在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就利用天然有机物质如多糖、淀粉共聚物等进行土壤结构的改良研究。这些物质分子量相对较小,活化单体比例高,施用后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且用量较大,因此未能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工合成土壤改良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美国首先开发了商品名为Kriluim的合成类高分子土壤结构改良剂,之后人们对大量的人工合成材料包括水解聚丙烯睛(HPAN)、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PAM)、沥青乳剂(ASP)及多种共聚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聚丙烯酰胺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土壤改良剂之一。20世纪80年代,人工合成高聚物土壤改良剂达到研究和应用,技术领先国家包括美国、前苏联、比利时等,其中以比利时的TC改良剂和印度的Agri-CS改良剂最为成功。1982年,我国农牧渔业部从比利时引进聚丙烯酰胺和沥青乳剂,应用于渠道防渗、盐渍良、造林、种草、防止水土流失、旱地增温、保墒等方面。近年来,商品化土壤改良剂在我国的种类和数量均呈增加趋势,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推广非常活跃。此外,国外一些应用较为成熟的产品也进入国内市场。来自农业部肥料登记公告信息显示,目前获得国家行政审批的土壤改良剂产品达到了40多个。这些土壤改良剂产品的主要功能包括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盐碱危害、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或修复污染土壤等;原料种类也比较繁杂,包包括了天然矿石(如蒙脱石、白云石、钾长石、磷矿石等)、天然活性物质(如生化黄腐酸)、工农业废弃物(如味精发酵尾液)、人工合成聚合物(如月桂醇乙氧基硫酸铵、聚马来酸等)。

改良剂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土壤砂粘比例,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提高土壤保水持水能力,增加有效水供应;调节土壤pH值,降低或减少铝毒危害;改良盐碱土,调节土壤盐基饱和度和阳离子交换量;调理失衡的土壤养分体系,促进有效养分供应;修复污染土壤,重金属离子钝化作用;调节土壤微生物区系,保持土壤微生物环境良好。

2绿化土壤理化性状分析与土方设计

在园林绿化的技术准备阶段,需要收集地形、土壤、水文等详细技术资料,经过专业图纸会审、设计及施工交底后制定出最佳施工方案。在此过程中,土壤理化性状分析和科学的土方施工方案是极为重要的环节。

2.1绿化土壤理化性状分析

一般绿化土壤是在适当清理建筑垃圾的空地上回填一定厚度的回填土,因此绿化土壤的理化性状分析必须包含原土壤和回填土方2种类型。土壤理化指标中,土壤pH值和通气孔隙度2项指标较为重要。

2.1.1土壤pH值

土壤pH值是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数值高低直接影响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和微量元素的有效性。根据当地几年来的检测结果,良好的绿化土壤的pH值一般在6.5~7.5;而混有建筑垃圾的种植土壤pH值一般在7.6以上。这样的碱性土壤严重影响铁、镁、锌等微量元素的活性,造成喜酸性植物生长不良或引发缺素症。

2.1.2土壤通气孔隙度

土壤通气孔隙度俗称土壤通透性,是指土壤具有通气、透水以及植物根系穿插的特性。土壤通透性指标直接影响土壤中的水、气、微生物以及土壤肥力的有效利用,进而影响作物生长。

2.2绿化工程土方设计与施工方案

2.2.1地形地貌设计

按照园林绿化整体规划的需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等相关技术资料,充分考虑与建筑的协调性,设计相应的地形和地貌。根据植物生长特性,将其配置在特定的地形。

2.2.2现场渣土清理

在回填土方之前,施工现场特别是种植区域的渣土要进行彻底清理,这对植物今后的正常生长十分必要。按照土方施工方案,对现场土方进行清理,过筛后好坏土要分开存放,渣土集中外运。

2.2.3回填土方作业设计

根据植物根系生长需要回填符合要求的土方至设计标高,在回填中因机械碾压造成的土壤板结不可避免,所以回填土方后要对种植场地进行翻挖,配合实施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3植物生长特性对绿化土壤的要求

当地绿化土壤的pH值一般在6.5~7.5,可以满足大部分绿化植物的生长;喜酸性植物适宜的土壤pH值一般在5.5~6.5,种植此类植物的土壤应该进行调酸处理,将土壤pH值改良至5~6。当地绿化土壤通透性略显不足,可以根据植物需要局部进行改良。一般树穴土的土壤通气孔隙度要求≥8%,一级草坪种植土壤通气孔隙度要求≥45%。

4绿化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当地绿化种植土壤一般中性偏碱,土壤肥力较低,根据栽植管理以及特定植物的需要,参照相应标准,在种植前及种植后的养护管理中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土壤改良。

4.1碱性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4.1.1酸性溶液灌根

结合抗旱,应用浓硫酸或磷酸6000~80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稀释后的酸性溶液pH值一般在2.6~3.0,可以快速降低土壤的碱性,但需要多次应用。浓硫酸属于化学危险品,腐蚀性强,操作中要特别注意安全。

4.1.2土壤施用硫磺

硫磺在土壤微生物以及空气的作用下,缓慢发生硫化反应,形成硫酸根离子,逐步降低土壤碱性。施用硫磺粉2~3kg/m2,一年2次,可以使土壤pH值降低1.0~1.5。种植前改良可一次性施用硫磺粉5kg/m2,30d后可以栽植。操作中注意撒施均匀,在土壤表层5~10cm施用。

4.1.3施用生理酸性肥料

生理酸性肥料是指肥料中离子态养分经植物吸收利用后,其残留部分导致介质酸度提高的肥料,主要种类有硫酸铵、氯化铵等。在养护管理过程中,针对喜酸性植物或弱碱性土壤,一定要适量施用生理酸性肥料。

4.2板结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4.2.1严重板结土壤的翻挖

因大型机械碾压造成的土壤严重板结,必须采用机械翻挖,翻挖深度:乔木不低于100cm,大型深根系乔木150~200cm,花灌木40~50cm,草坪30cm。翻松土壤过程中,往土壤中掺入腐叶土或有机肥等,增加土壤通透性,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4.2.2栽培基质

在种植前,对于通透性不够理想的绿化土壤,可以采取局部改良措施,翻松土壤并往其中掺入腐熟秸秆、稻壳等多孔栽培基质,扩大种植穴范围,基质和土壤体积比为0.5~1.0∶1。

4.2.3施用有机肥料

在养护管理中发现有植物生长不良现象,要施用有机肥配合其他改良措施,施用量0.5~1.0kg/m2。严重的可在树冠正投影范围内扇形开挖,深度达到根系密集分布层,尽量不损伤主要根系,分3~4次改良根际土壤。

结语

园林绿化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城市重要的资源,而且越来越稀缺,合理利用好有限的土壤资源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园林绿化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日益紧张的绿化种植土壤资源,对建筑垃圾、园林及其他废弃物进行处理,转变为可利用的园林资材,既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又具有相当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CJ/T340-2011绿化种植土壤[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土壤改良范文4

关键词山地;茶园土壤;改良技术;广西

广西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区,山地多平地少。全区茶园面积约4.7万hm2,园土土层薄,土壤有机质少,肥力弱,茶园产量较低,广种薄收,效益低下。耕作制度不科学和化学除草剂的过度使用,加重了茶园的水土流失、土壤养分损耗,茶叶品质得不到保障,严重制约着山区茶产业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和农民增收[1]。茶园土壤是茶树生长所需水分和矿物质营养的源泉,茶树的根系可深入土层1 m以下,其最活跃、最有效的吸收根系则分布在10~40 cm的土层内,茶树生长需要土层深厚、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高、透水通气性能良好、保水保肥、水分重组的土壤环境[2]。广西山地茶园土壤改良关键技术包括因地制宜地做好茶园施肥工作、推广规范的耕作方式、茶园铺草等方面的工作,运用科学、生态、环保的耕作技术防止茶园生态环境恶化及土壤养分损耗和水土流失,提高山地茶园的产量和质量,使茶园优质高产,提高茶农收益,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等内容。

1科学施肥

山地茶园大多数以梯田茶园为主,茶园坡度较陡,兴建茶园时建园基础差,茶园梯面达不到开垦标准,有的甚至没开梯田就直接在山坡上种植;茶园道路崎岖,水土流失严重,施肥困难,长期以来都以施氮肥为主,有机肥用量很少,有的茶园甚至根本不施有机肥,造成茶园土壤肥力单一,土壤pH值持续下降,环境条件恶化。经检测,广西金秀县一些长期使用氮肥的山地茶园土壤pH为3.5,土壤酸化严重。要做好山地茶园施肥工作,包括以下3方面内容。

1.1做好山地茶园给排水工程梯田开垦和道路改造

做好山地茶园排给水工程梯田开垦和道路改造是科学施肥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为了更利于茶树生长,便于劳作和施肥,山地茶园梯田的梯面开垦应在1.0~1.5 m左右;合理的茶园道路设计可以使茶园更美观,更便于劳动操作,根据茶园的面积和地理位置,茶园道路应与茶园的规划相一致,合理设置主干道支道人行道[3]。坡度在20°以上的山坡茶园道路设计成“之”字形,以避免路面被水冲涮,降低送肥上山时的劳动强度,茶园还应有完善的排蓄水利系统,包括设计隔离沟、等高载水沟、蓄水沟、纵排水沟等,防止水土流失,使茶园保土、保水、保肥。

1.2测土配方平衡施肥

茶树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元素有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铜等29种,包括茶树生长必需的、有益的元素;土壤中有的元素含量很多,有的却十分微少。根据山地茶园的土壤状况,抽样检测山地茶园的土壤养分含量,制定施肥配方,平衡施肥。平衡施肥是改良土壤的重要途径,长期大量偏施氮肥,造成土壤pH值持续下降,随着土壤的酸化,控制土壤酸度的钙、镁、钾等盐基离子淋溶加剧,而这些盐基离子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淋失既影响茶树对这些元素的吸收,又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因此,茶园中肥料应以氮、磷、钾、镁及其他元素配合施用,以平衡土壤养分,调节土壤pH值。在茶园耕作中,应施用和推广根据茶树吸肥特性而研制的专用肥。

1.3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孔隙度,提高土壤吸附力,防止和减缓盐基元素的淋失,同时有机肥经分解后,可提供氮、磷、钾、钙、镁等营养元素,从而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秋末冬初茶园进行深翻,深施有机质肥料或茶树配方生物有机复合肥,有条件的地区施栏粪150 t/hm2或堆肥、土杂肥、禾秆15 t/hm2,饼肥2 250 kg/hm2,普通山地茶园可施茶树配方生物有机复合肥2 250 kg/hm2,配施化肥1 125 kg/hm2。深施有机肥,逐步加深耕作层,并推行茶园地表覆盖杂草和种植绿肥,减少水土流失。

2规范耕作方式

耕作对于增加茶园土壤有效养分有一定作用。但是茶园土壤耕作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即会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或使坡地茶园的表层土壤结持力降低而易被大雨冲刷侵蚀,或使土壤失水过多,深度较大的耕作会伤断茶树根系等[4]。因此,既不能因为土壤免耕法的兴起而否定耕作对提高茶园土壤肥力的积极作用,进而否定茶园耕作的必要性,也不能过于强调耕作对于土壤肥力和茶树根系生长的有利作用而忽视其不利影响。对于茶园耕作的深度过深、次数过多、大量投放劳力而未能取得预期增产效果的做法,必须改变。广西山地茶园面积较大,各地土壤气候条件不同,茶园类型复杂,进行茶园耕作的深度、时期、次数、方法等很不一致。但从其对土壤和根系的影响来看,可以区分为浅耕和深耕2类。

2.1浅耕土壤

浅耕翻深度一般浅于12 cm。其主要作用在于疏松茶园表层土壤,同时兼除杂草。由于深度较浅,对茶树根系损伤不多。幼龄茶园比较空旷,土壤直接受到日晒雨淋,容易形成板结层。成龄茶园虽然树冠覆盖度大,使阳光、雨水对土面的作用减弱,但却由于全年要进行多次采茶、施肥、治虫等作业,从而把行间中部或梯面的表层土壤人为踏压成很紧实的板结层,阻碍雨水和空气进入土壤。茶树根系和好气微生物的活动就会受到影响。采用浅耕的方法,可以破除板结层,使土壤恢复疏松状态[5]。当经过降雨或再次踏压之后,又会重新出现板结层,这种情况在茶园中是经常出现的。因此,在生产上,茶园浅耕1年中要多次进行。每季茶叶追肥之前,结合除草进行1次浅耕。伏旱开始时进行浅耕,还可以减少下层土壤水分上升蒸发量,提高耐旱能力。

2.2深耕土壤

耕翻深度一般多在15 cm以上,或超过30 cm甚至更深。深耕能把浅耕不到的下层土壤翻耕疏松,从而大大改善通气透水状况,提高蓄水供肥供水能力。同时,结合施用有机肥料,能加快熟化土壤,形成松软肥厚的耕作层,可对下面心土层发生有利影响。因此,深耕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

2.2.1深耕深度。在茶树行间,耕深及其范围与茶树根系伤断量直接相关。深度越大,越靠近茶树根颈,被耕断的茶根就越多。缓坡地条栽密植茶园,行间根系分布较多,深耕时会伤断较多根系,山地梯田茶园种茶前未进行深耕、有效土层薄、根系分布浅的茶园,只能在梯面内侧深耕。因此,山地茶园适宜的深耕方式当随着茶园类型、种植方式、种植密度、土壤条件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做到“因园制宜”。一般丰产茶园耕作层厚度多在25 cm以上。对于一般缓坡地条栽茶园,深耕25 cm较适宜。生产中行距为150 cm的条栽茶园,可以进行深耕的部位是行中央宽度为30~40 cm的“条幅”,而从条幅两旁到茶树根基间的部位,耕深要逐渐减小,甚至不耕。幼龄茶园中,为了加速熟化土壤、形成松软肥厚的耕作层和有效消灭杂草,并促使茶树根系向深层分布,即使在种茶前经过深耕,也要逐步向行中央进行深耕。山地梯田茶园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只能在梯面内侧深耕,以茶树树冠冠缘至梯壁深耕25 cm为宜。由于水土流失而致土层过薄而茶根裸露的茶园,只宜培泥加土和砌坎保土,不宜深耕;土层深厚而心土层粘硬结实,在种茶之前未曾深耕破除以致根系不能深扎、茶树生长不良的茶园,在进行树冠更新的当年秋季,可以行间进行1次深度30~50 cm的深耕,彻底打破心土硬结层,同时施入大量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并加强树冠培育。2~3年后,可大幅度提高茶叶产量。

2.2.2深耕时期。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期,茶树根系的生长活动是不同的。深耕时期应适合茶树根的生长特性,以使被伤断的根系能尽快再发,及早恢复并超过原来的水平。对于成龄茶园的深耕时期,既要求对当季、当年的茶叶产量没有大的影响,也要考虑气候条件。在年生育周期中,茶树根系生长一般出现3~4个高峰,大致是与地上部的生长高峰交替出现。其中以全年茶季接近结束以前的秋茶末期,随着茶树生长逐渐由地上部转向地下部而出现的生长高峰最为明显,这个时期茶树根系发生的数量最多、伸长最快,是根系的旺发期。如果能早于根系旺发期之前进行茶园深耕,茶根被伤的根系即可在整个根系旺发期内再发新根,茶根在较短时期内即可恢复。如果在根系旺发期的初期进行深耕,也可以利用到大部分旺发期,也有利于根系较快恢复。该根系旺发期开始出现的时间因地区而不同。北方早、南方迟,高山早、平地迟。广西山区茶园根系旺发期大约开始于9月中下旬,11月后,随着地温的降低,根系生长也就逐渐减弱。因此,从有利于根系的再生恢复来看,广西山区茶园的最适宜深耕时期应是在8月底至9月上旬。但是该时期只有幼龄茶园、不采秋茶或少采秋茶的茶园可以深耕。采收秋茶的茶园要到秋茶采收基本结束,即9月下旬至10月下旬进行深耕,然而该时期已处于根系旺发期的初期和中期,因此,必须抓紧及早进行深耕。深耕时间海拔高的地区要早于海拔低的,阴坡要早于阳坡。

2.2.3深耕方法。深耕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作业。在生产上,由于各种因素,当年能够进行深耕的茶园只是一部分。有关的试验结果显示,年年深耕并不一定比隔年深耕的茶园增产。因此,许多茶场对成龄茶园多采用隔年深耕方式,或者隔行深耕,2年轮流1次。隔行深耕能够使耕作伤断根系的数量减少。但幼龄茶园还是以年年进行深耕为宜,以使行间土壤能够更快地熟化。深耕要与施用有机肥料相结合,做到土肥相融,可大大提高深耕改土的效果。

3茶园铺草

茶园铺草覆盖,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茶园土壤管理作业,具有多种功效,对土壤改良、茶园增产作用显著,而且简单易行[6],广西地区广大茶园的草料充足,可以普遍采用,是山地茶园土壤改良的重要措施之一。

3.1茶园铺草覆盖的主要作用

3.1.1防止土壤冲刷。凡是树冠较小、行间土面裸露的坡地茶园,特别是未作梯坎的茶园,每逢大雨总要流失大量表土。铺草覆盖可保护表土,避免雨滴直接打击,并使落在草料上的雨水变成缓慢的水流向土层渗透,从而使地表径流量大大减少。

3.1.2保蓄土壤水分。铺盖草料可以减轻日晒雨淋和人为践踏对土壤的影响,使土壤在较长时期保持比较疏松的状态。降雨时,能有较多水分渗入土层之中;天旱时,覆盖的草料又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损失。因此,铺草的茶园较未铺草的茶园,土壤含水率可提高3%~5%以上。

3.1.3抑制杂草发生。茶园铺草使被盖住的各种杂草见不到阳光,茎叶就会黄化死亡,时间稍长,其下的根茎、块根、块茎等也会失去抽发新株的能力,刚萌发的杂草种子也无法继续生长。铺草对于防除杂草,特别是对多年生杂草防除效果较好。

3.1.4稳定土壤温度。铺盖草料后,夏季能使土壤不受烈日照射,土温较低,冬季又能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土温就会相对增高;全年土温的变动幅度较小而相对稳定,有利于茶树根系生长。冬季寒冷的高山茶园,铺草是减少冻土层厚度、避免茶根受冻的重要措施。

3.1.5增加土壤有机质。铺盖的各种草料本身就是一种有机肥料,腐烂后不但补充了土壤氮、磷、钾养分,而且还能大大增加土壤腐殖质数量,对全面改善熟化茶园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活跃、增加土壤微生物等均有重要作用。一般,茶园土壤只要经过连续数年的铺草,土壤肥力即可有明显提高。

3.2草料的来源

茶园铺草覆盖是改良土壤、增产茶叶的一种有效措施。由于铺草的数量、方式、时期及草料本身性质的不同,其增产作用也会有所不同。凡是稻草、豆秸、油菜杆、绿肥、山野杂草等都是极好的铺草材料。一些晒场废弃物、如豆壳、菜籽荚壳等也可充分利用,其他如落叶、树皮、木屑等可代用,甚至山上割取的嫩茅柴、灌木枝条等也可在茶树行间铺盖。山地梯田茶园梯壁还可以有意留杂草生长用于割草覆盖,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又方便草料采集,采割生长在山间、溪边、沟边、坎壁上的各种山野杂草和小灌木等是山地茶区解决草料来源的主要途径,并在小暑前后农事稍闲时期,发动群众割集杂草,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草料,及时铺盖茶园,以利抗旱增产、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

3.3茶园铺草的数量和时间

茶园铺草数量与铺草方式有关,草料充足的山区,缓坡茶园如全面铺盖行间则需草料15.00 t/hm2左右,山地梯田茶园梯面需草料11.25 t/hm2,幼龄茶园需要草料22.50 t/hm2左右,铺草厚度约5 cm,太薄就会降低铺草效果。铺草的时间根据茶园铺草目的确定。要减轻茶园受旱高温影响,就需要在伏旱出现之前土壤水分比较多的阶段,先行浅耕松土,随即铺草覆盖。为能预防高山茶园冻害,宜在秋末茶园耕作施肥之后及早铺盖。山野杂草要经过太阳曝晒消毒后才能铺、盖,以免杂草自身携带的细菌和病虫害在茶园中传播。

4砌坎保土,抽槽换土

对于山地茶园水土流失严重、梯面较窄、踩压严重的茶园,还可以通过砌坎保土、抽槽换土来改良土壤。

4.1砌坎保土

若山地茶园水土流失严重,即使通过施肥、加强管理也难以奏效,对此类茶园应进行砌坎保土。陡坡的山地茶园应采取砌坎筑坝(梯),以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并按新建茶园要求,深翻施肥,修建蓄水、排水系统,推行茶园地表覆盖杂草、种植绿肥,减少水土流失、保土、保水、保肥。

4.2促进抽槽换土

即在山地茶园行间或梯田内侧,沿树冠边缘垂直深挖50 cm×40 cm条状沟,挖出底层生土,将表层土或客土填入底层,结合分层参施草肥、饼肥及磷肥,增施绿肥,以达到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5参考文献

[1] 卢振辉.有机茶无公害茶生产技术[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1:29-30.

[2] 韦静峰.茶叶生产新技术[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6,45-46.

[3] 毛贵飞,郎进宝,汪碧丽,等.茶叶生产的发展与衰老茶园改造[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F10):94,97.

[4] 余发根.浮梁山地茶园的资源利用和生态化综合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5):121-122,125.

土壤改良范文5

1低产砂化土壤概况

1.1土壤类型

该类土壤是发育在黄河砂质沉积物上的砂壤土和细砂土,属潮土土类,典型潮土亚类,石灰性潮砂土土属,砂质潮土和砂壤土土种。

1.2基本属性

低产砂化土壤主要分布在彭店乡东北部殷坡村、后栗园村附近及双洎河以北地区,面积2 386.7 hm2,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3.56%。该土壤土体深厚,质地轻粗,结构性差,漏水漏肥,不耐旱,土壤肥力低,地下水位较深。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全年粮食产量12 t/hm2,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5.9 g/kg、全氮0.91 g/kg、有效磷12.2 mg/kg、速效钾102.4 mg/kg、有效锌1.14 mg/kg。

1.3主要问题及障碍因素

该区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砂、漏、薄、蚀(风蚀),即土壤砂性重漏水漏肥,易干旱,有效养分含量低,肥力水平低,发小苗不发老苗。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是干旱贫瘠、耕层浅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理化性状差[1-2]。此外,还存在农民施肥不合理,有机肥施用量少,水利工程建设滞后,缺乏水利配套设施建设等问题。

2低产砂化土壤培肥改良技术

2.1改良预期目标

改良培肥后该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耕层深度达到20 cm以上,灌溉保证率达100%,主要生产环节达到机械化。

2.2主要措施及步骤

一是秸秆还田。连续3年小麦收获采取高留茬法收获,收割机上加装秸秆粉碎机,粉碎后覆盖还田。玉米收获后秸秆及时还田,先用秸秆粉碎机粉碎,再用旋耕耙还田,有条件的可撒施秸秆腐熟剂,促进秸秆腐熟分解。二是完善水利设施,提高灌溉保证率。充分挖掘水利资源,搞好农田基本建设,疏通渠道,引水入区,扩大灌溉面积,补充地下水资源,井灌区实行科学灌水,积极发展喷灌,尽量扩大灌溉面积,发挥水资源的经济效益。三是增施有机肥,提高地力。从区内土壤养分化验结果看,土壤肥力属中等偏下水平,但乡与乡、村与村、地块与地块之间很不平衡。因此,要增施有机肥料,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秸秆还田,在喜钾作物上要注意钾肥施用,对严重缺磷地块要增施磷肥,补充土壤中有效磷,针对砂性土壤作物后期易脱肥的特点,中后期要注意适时补充肥料,满足作物高产对养分的需要,并且逐步提高土壤肥力[3-4]。四是深耕。继续搞好深翻平整,加厚熟化耕层,用大型拖拉机耕地,耕深达到30 cm以上,推广秸秆覆盖还田,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强抗旱能力。五是因土种植,调整作物布局。该区水源较缺乏,灌溉条件差,要适当压缩耗水耐肥作物面积,扩大耐旱作物大豆、花生种植面积。该区土壤条件最适宜林果业生产,要发挥优势,扩大果树种植面积,建成林果生产基地,增加收益。

2.3配套技术及措施

一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每年都要对该区进行取土化验,搞好地力监测,掌握土壤养分特别是土壤有机质变化情况,制定合理施肥配方,联系配肥企业生产供应配方肥,搞好施肥指导,确保高产高效。二是技术培训。在生产的关键时期,组织广大农民集中培训,通过发放技术资料、现场咨询、田间指导、专家讲解等多种形式,使该区农民每年接受2~3次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种田水平。

3投资估算

该区土壤改良估算投资200万元,其中秸秆还田60万元,主要用于农机补贴与秸秆腐熟剂补贴;增施有机肥150万元,主要用于有机肥料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10万元;农民科技培训补贴10万元。以上资金申请中央财政补贴。

4效益分析

4.1经济效益

通过对2 386.7 hm2低产砂化土壤改良培肥,每年可增产粮食1 200 kg/hm2,按2.0元/kg计算,可增收572.8万元,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折纯)27 kg/hm2,按6元/kg计算,节本162元/hm2,共节本38.7万元,总节本增效611.5万元。

4.2社会效益

一是通过土壤的改良与培肥,将大大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并对周边乡村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通过技术培训,将有效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探索成功的经验。

4.3生态效益

土壤培肥改良后,可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抑制土壤砂化发展,减少风沙对作物的危害。通过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将有效改变对土壤的掠夺式经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综合收益,进一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解决了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净化了空气,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5参考文献

[1] 刘宝勇,丁宏宇,刘姗依.施用草炭对科尔沁沙地土壤的改良效果[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2):134-135,145.

[2] 邱学礼,高福宏,方波,等.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6):2270-2273.

土壤改良范文6

关键词: 微生菌生态素;土壤;牧草;桂牧一号杂交象草

中图分类号: S 15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500(2012)04-0071-03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结构调整,耕地复种指数提高,耕地承载力加大,偏施和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结构破坏、通透性差、养分失调、肥力下降,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持续优质高产、稳产和农民收入。针对这一现状,湖南茂生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出了以壳聚糖[1]及其衍生物和土壤有益活性微生物为主要组成的一种新型土壤改良调理剂―微生菌生态素。为了进一步验证其增产、改土、抗病、保水作用及机理,2011年5~11月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草业草食动物研究室以桂牧一号杂交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 cv.Guimu-1)为供试作物进行田间试验。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牧草试验基地,为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带,土壤为典型的第四纪红黄壤,土壤肥力中等。位于N 28°21′,E 113°05′,海拔80 m,年均气温17.0~17.5 ℃,极端最高温43 ℃,极端最低温-7 ℃,年均降水量1 400~1 600 mm,雨量多集中在4~6月,占全年的60%~65%,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季低温多阴雨,夏季炎热,秋季持续高温、干旱少雨,7~9月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量的10%~15%。冬季天气严寒,冰冻霜冻现象较严重,有霜期达到80~180 d,出现冰冻的天气有30~40 d,pH5.0~6.5。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桂牧一号杂交象草是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牧草专家60多年来从国内外引种试种1 000多个饲草品种品系中,筛选出来的一种适合湖南省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下种植的牛、羊、鱼、猪喜食的新饲优良草种,已被列为湖南第一大当家草种进行示范推广。

2.2 试验方法

象草开穴移栽,每穴栽种苗2株,穴株行距均为80 cm,穴深20~25 cm,每穴用15-15-15复合肥60 g。

试验设6个处理,(1)ck不施生态素和追肥,清水浇灌;(2)K1单施尿素65 kg/667 m2;(3)Ka单施微生菌生态素为0.5 kg/667 m2;(4) Kb单施生态素为1 kg/667 m2;(5)K1+a施尿素65 kg/667 m2和生态素0.5 kg/667 m2;(6) K1+b施尿素65 kg/667 m2和生态素1 kg/667 m2。设3次重复,共18个小区,每个小区50 m2。2011年6月10日按试验设计第1次兑水喷施,7月10日第1次刈割,11月10日最后1次刈割,期间平均每隔1个月刈割1次,共计5次。每次刈割后对牧草进行重量(各处理3次重复小区牧草累计总重量)、株高、分蘖数比较分析,并采用Z字型采样对各处理小区牧草进行营养成分分析[2],其他田间管理一致。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EXCEL及 SPSS 17.0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象草产量、生长发育的影响

微生菌生态素单施(Ka、Kb)、氮肥单施(K1)、不同浓度微生菌生态素加尿素合施(K1+a、K1+b)使牧草产量、株高、分蘖数都随着施肥次数的增加而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到10月刈割各指标达到最高。但是到了11月最后一次刈割由于受气候及牧草生理生长特性影响,反而不如10月。分析表明,K1+a(0.5 kg/667 m2生态素+尿素)处理下效果最好,其重量、株高与其他处理间都有极显著性差异;除K1+a(0.5 kg/667 m2生态素+尿素)处理,其他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分蘖数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1)。

3.2 对象草品质的影响

微生菌生态素单施(Ka、Kb)、氮肥单施(K1)、不同浓度微生菌生态素加尿素合施(K1+a、K1+b)对牧草品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分析表明,K1+a(0.5 kg/667 m2生态素+尿素)处理,干物质基础下测定的粗蛋白含量要高于其他处理,粗纤维含量要低于其他处理。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2)。

3.3 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牧草产量的重要因素,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可促进牧草根系的生长,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促进牧草对土壤养分的吸收。特别是刈割后,较低的土壤水分含量,不利于牧草的刈割返青、分蘖和产量的提高。微生菌生态素对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每次刈割后测得施微生菌生态素的土壤含水量除9月10日外,均以K1+b最高,除7月10日,均以K1的土壤含水量最小,施微生菌生态素氮肥合施的,要稍高于微生菌生态素单施,施微生菌生态均以Ka土壤含水量最小。在湖南省7~9月高温干旱季节,较高的土壤含水量显得尤为重要。

4 结论

本研究表明微生菌生态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牧草产量,改善牧草品质,促进牧草分蘖,其中,产量比对照平均提高2.67%,粗蛋白含量平均提高7.78%,粗纤维含量平均下降5.27%,分蘖数平均增加7.97%,株高平均提高7.37%。其中,K1+a(施尿素65 kg/667 m2和生态素0.5 kg/667 m2)处理效果最好。一方面说明微生菌生态素配合氮肥施用效果比单独施用效果好,可能是由于微生菌生态素中的微生菌能在一定程度上固定氮肥中的N元素,从而减少或减缓其流失,进而增加植物对N元素的吸收;另一方面说明微生菌生态素的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其最佳用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同时,施用微生菌生态素,能提高牧草生长干旱期间的土壤含水量,这在湖南省7~9月高温干旱季节,较高的土壤含水量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牧草地施用微生菌生态素,是否能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增长,提高土壤微生物总活性而抑制土壤真菌的生长,以达到改善了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组成和土壤肥力状况,为牧草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微生态环境,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Bol J F,Linthorst H J M,Cornelissen B J C. Plant pathogenesis related proteins induced by virus infection[J]. Annu rev phytopathol,1990,28:113-138.

[2] 陈桂银. 饲料分析与检测[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3] 朱新强,师尚礼,张新颖,等. 4份苜蓿材料在3个生态区的营养成分含量比较[J]. 草原与草坪,2011,4(31):27-31.

[4] 王静,向文胜. 现代农业仪器分析应用技术[M].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0.

[5] 张.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6] 郑汐,王齐,孙吉雄,等. 中水灌溉对草坪绿地土壤理化性状及肥力的影响[J]. 草原与草坪,2011,2(31):61-64.

[7] 雷清泉,赵喜茹,张伟伟,等. 有机肥增效剂和土壤活性酶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795-2796.

[8] 王永强,李治远,王培武. 肥料增效剂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简报[J]. 耕作与栽培,2006(2):42,28.

[9] 孙倩倩,沈益新. 施氮和刈割频度对蕹菜再生及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草原与草坪,2010(1):14-19.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soil improvement conditioner and the influence herbage production

SUN Ao1,LI Ke-yun,HUANG Miao2,LI Xiong

(1. Hunan Institute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Science; 2. Hunan Bioengineering Limited Company Hunan ChangSha 4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