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制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制化

体制化范文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博士杨荫凯:近年来,百强县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王作,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仍然较大。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还比较低。据有关资料显示,即使是城乡发展协调程度较高的浙江,其百强县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仍大致是农村居民的2倍。

宁波象山素有“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之美誉,三面环海,是我国少有的兼具山、海、滩、涂、岛、礁、湾资源的半岛型海洋大县。近年来,象山县委、县政府从统筹发展的科学理念出发,提出了“实施桥海兴县、推进海陆一体”的战略思路,全力加快象山港大桥建设,发挥大桥效应,突出海陆联动,大力发展临海经济、海洋经济和旅游经济,统筹推进海陆资源、产业、空间、文化、生态的融合,积极探索和实践城乡统筹、海陆一体化的科学发展之路。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近几年来,象山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民生为第一目标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谋划各项民生事业,建立了一套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在谋划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象山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理念,提出并实施“1560”新农村发展计划和五大工程,并相继出台落实了城乡产业对接、公共服务共享、基础设施联网等政策举措。召开以“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为主题的县委读书会和全委会,全面谋划实施“四大民生行动计划”,四年来财政各项民生支出达到39.2亿元,占全县财政同期总支出的62.2%。

体制化范文2

一、教育是最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产业

人力资本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由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首创。其基本观点集中反映在他1969年出版的《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一书中。在这本书中,舒尔茨指出:人们获得的有用的技能和知识是一种资本形态。这种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慎重投资的结果。这种结果同其他人力投资结合在一起,是造成技术先进国家生产优势的重要原因。应将大多数科学研究以及大部分教育和其他产生技能的活动看成是产生新型资本的“行业”,这些新型资本比特定的旧式资本更有效。教育(包括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主要是一项投资活动,是一种创造资本的方法。国民收入增长中未经解释的很大一部分(即所为“现代富裕之迷”。指现实经济增长中,实际增长率大大高于总投入增长率的那一部分)可以归因于这种资本的形成。人力资本理论的出发点,是认为无论实物形态的资本还是科学进步,都不能解释生产力提高的全部原因。只有人力获得的能力是尚未得到解释的生产力提高的至关重要的源泉。而劳动力要获得有用的技能和知识,是需要花费代价和成本的(如各种教育费用和研究费用开支),这实际上是一种投资。事实上,人类对自身的投资一直是很大的,只是按照传统的经济观点,这些费用开支没有被看作投资,仅被看作是一种消费。而只有把这些开支看作是人力资本投资,经济增长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也才能真正解开“现代富裕之迷”。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力资源潜在优势极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对推动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及顺利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主张运用这一理论来重新审视我国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观念及相应的政策,特别是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引入资本、投资及产业化发展的概念,把劳动力知识、技能及其他与生产相关的素质的提高,作为一种经济性的投资行为和结果,并进一步地把进行这种投资性活动的事业转化为一种产业。具体而言,就是今后不要再把我国的教育、培训、研究开发等看作是一种消费社会资源的事业,而是作为一种进行人力资本创造和增值的产业。这一产业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就是充分开发我国极为丰沛的人力资源,将其转化为人力资本,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质量不断提高的人力资本要素。与此同时,我国教育、培训和研究开发机构,也要相应地转变到投产业发展方式进行运营和成长的轨道上来。

二、教育应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

无论目前还是未来,教育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7年第7期7页毋庸置疑的了。而一旦教育实现了产业化,那么,教育在各产业中占据支柱性的地位,也将是不争之事实。

(一)教育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决定性意义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国民的受教育程度与科学文化素养,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潜力所在。

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重要特征,就是国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明显地高于其他国家。近几十年间,一些发展迅速的新兴国家和地区也有同样的特点。在未来的世界发展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将日益增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占领了教育的制高点,谁就真正掌握了通向美好未来的钥匙。近几年来,人们广泛议论的一个话题是科技竞争力对一国综合国力强弱与兴衰的重大影响。同时,人们也绝不会相信,在文盲半文盲或较低教育程度的基础上,会产生较强的科技竞争力与综合国力。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对于科技,对于综合国力,以及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事业来说,都可以说是载舟之水、植木之壤。水涨而船高,土沃而木荣。教育将在更根本的层次上,制约和决定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水平及质量。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综观世纪之交的国内外形势和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郑重地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并明确指出:“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必须坚持教育为本。”这个战略方针的确立,正是基于对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的正确认识和敏锐把握,对指导我国未来经济与社会全面、健康地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教育是当代和未来最具普遍性和需求扩张性的产业教育是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

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社会条件下,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教育的规模很小,受教育也只能是少数人的事,教育对国家兴衰强弱的作用比较有限。但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增强,教育本身的规模及对社会的渗透也日益扩大和广泛。推动教育的发展日益成为各国政府的基本社会责任,同时,受教育也日益成为人们追求个人全面发展的普遍性需求。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求之后(如吃、注用、行等),进一步的目标就是要追求社会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这种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必须以人类社会的大量知识积累为基础,以人类特有的开发创造能力为手段。而在现代社会中,接受全面和良好的教育,则是获得这一切的基本途径。当前,使人人接受教育,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追求的基本目标,越来越多的国家正为此而进行不懈的努力。由此不难看出,教育现在是,未来将更是具有最广泛公众基础的、最具有生长活力和潜力的产业。只要人类存在,只要人类不停止对自身发展的追求,教育就永远不会衰落。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具有广泛和巨大社会需求基础及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必定会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不仅如此,由于教育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还决定了教育将永远是一个朝阳性产业。

(三)教育的要素投入巨大,投入产出效率较高具体分析,教育的投入产出状况(以我国为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显示出来。

1.从人力资源投入看。

1995年,在全国各行业的职工人数中,教育行业为1186.3万,占全国职工总数的近8%,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仅次于制造业和批发定售贸易餐饮业,居第三位。不仅如此,教育行业中人员的素质也相对较高,其人才密集度在各行业中居于前列。因此,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看,教育都是我国人力资源投入较多的行业。并且,按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行业仍将进一步发展,还会有更多的人力资源向其投入。

2.教育还是各行业中资金投入以及资产占有较多的行业。

例如,1995年,全国用于教育的固定资产投资约400亿元,在全国16个部门中居第七位。1995年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教育支出为1193.8亿元,仅次于经济建设费支出占第二位,此外,社会各界及居民个人每年也以各种方式向教育进行直接投入,其中包括各类学校收取的书本费、学杂费,一些学生交纳的择校费,社会各方面向教育的各种捐献,企业办学中的各种明贴暗补,各种校办企业等经济实体享受的免税待遇,等等。大体估计,每年国家、社会和居民个人在教育上的直接投资可达1800-2000亿元。同时,经过多年积累,目前我国教育部门还占有数千亿元的资产。

3.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益较高。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观察。首先看社会收益率,主要是计算一定时期内教育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据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f·丹尼森对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的研究,发现其增长中似乎有20%是由教育引起的。西奥多·w·舒尔茨的研究结果也大体相同。当然,国与国之间不完全相同。由于教育本身的特点,贡献率的计算方法目前尚不明确,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作用则是客观存在的。1981-1995年,我国经济平均每年递增10.1%。同时,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无论教育的规模、投入、义务教育普及率,文盲半文盲降低率,还是大专以上文化人数占人口的比重,都有明显的进步,这些都必然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我国教育的贡献率即使仅按10%估算。1995年我国教育的社会收益率(投入产出比)也将达到28%-30%。另外,教育对社会发展其他方面(如社会文明、道德修养、公共秩序、社会环境等等)的贡献也是巨大的。其次是看个人收益率。这主要是个人受教育程度及相应的投入与其收入的对比。从各国情况看,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一般可以谋取较好的职位和较高的收入,其终生收益也远高于投入。我国因体制原因,曾长期存在所谓“脑体倒挂”现象。但近几年这一状况已有较大改变。据国家统计局1994年抽样调查分析,在企业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者的平均工资比大学本科者高22.6%,大学本科者比大专学历者高13.1%,大专学历者比高中学历者高5.8%。同时,企业处级干部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比科级也高8%。机关人员也存在同样现象,只是差距略校今后,随着教育投入(特别是个人投入)的增加,个人收入上的这种差别将继续扩大。教育的这种高收益率,正是推动教育产业化并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柱产业的基本动力。

(四)教育产业的市场十分广阔,开发潜力巨大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的市场资源可以是无限的。

这主要根源于四个条件:一是教育的对象是人类自身。人口的一定数量及其不断地生育繁衍,为教育提供着巨大的、源源不断的生产对象。二是教育所消耗的“原料”──知识、技能及其传播培养方式,也是不断地积累和可再生的,并且在积累与再生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提高。历史地看,教育所用的“原料”供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成正比,只要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仍在继续,这种“原料”来源就不会衰竭。三是实践证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将把更多的收入投资于教育,这既表明社会对教育的有效需求不断增加,也相应地扩大了教育投资的源泉。四是教育具有不断地向广度和深度扩展与开拓的无限性。这主要是因为教育有一种内生的发展机制。这种机制同样来源于人类自身。因为人类自身既是受教育者,又是创造教育者。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知识、技能的获得与创新的追求是无限的。人们在受教育的同时,又在进一步创造新的、更好的教育。这两种“无限”之间构成了一种有机的、永恒的“螺旋”,促进教育产业不断发展。

三、如何把教育转化为产业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产业的形成是逐步的。只有某种技能、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具备了产业的基本特征(如有一定的专业化程度和规模,有较强的独立性等),便会自然地从其他行业、部门中脱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产业。如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形成和划分。教育发展到今天,应该说也已具备了产业的基本特征,因此,也完全可以从文教部门中脱离出来(在现在的文教部门中,教育也已占大头),与研究开发一起构筑成一个独立的产业,比如说“第四产业”,并按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来规范和支持其发展,把其培育成支柱产业。如何实现这个转变?从我国情况出发,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彻底转变观念,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审视教育,把教育当做产业来看待和对待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教育当做一种事业来对待,这是历史条件决定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演化,我国已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中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劳动力作为一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已进入市常然而,作为培养和提高劳动力素质(使要素增值)的教育却仍站在市场之外,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实践证明,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必然要求各种生产要素的行业产业化与市场化。因为只有产业化,才能顺理成章和比较规范地使这些要素和行业进入市场,按市场规律进行合理地配置,充分发挥其作用。教育作为培养、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基本行业,其产业化和市场化也具备有这种客观必然性。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改变现有的把教育看作一项社会事业的观念,把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来看待和对待。

教育的产业化无论对社会还是对教育自身的发展都极有好处。首先,作为产业,必须要进行产品的生产和价值创造,必然要追求价值增值。这就为教育提供了一种内在的自我发展机制和扩大再生产的内部资本来源。其次,产业化使教育由一种纯消费行为变为投资行为。投资必然要讲求收益率。而有明确的、较高收益率的产业,肯定会引来社会的广泛投资。第三,产业化和市场化之后,经营意识和市场竞争机制将被引人教育产业,这将有利于教育本身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合理调整,使其更符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尽快研究和设立直接计算教育投入与产出的指标体系

目前不仅我国,而且国际上对此也尚没有统一、规范的计算方法,因此这仍是一个探索性问题。而这一问题不解决,教育的产业化则很难实现。因为这会使教育无法像其他产业那样,通过具体的估价来反映其运营特点与经营成果。所以,这一套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的设立,是教育产业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对教育的投入,目前我国主要通过国家财政中用于教育事业费的支出来反映,其较大的缺陷是没有反映社会其他方面(如企业、社会团体、家庭与个人)对教育的投入。而随着经济发展的体制变化,这一部分呈不断扩大之势,最保守地估计,目前也与国家投入相差不多。由此可知,目前我国对教育投入的计算明显偏校按照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的投入应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用于教育的所有费用,甚至还应包括学习期间放弃的收入(即机会成本)。我们可以按这一思路来设计教育投入指标及计算方法。

教育的产出从实物形态看,可以用不同学历及特殊学习经历(如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及正规、系统教育外的附加教育)的受教育者人数(实际上主要是通过不同学历者的人数来反映通过教育增加在人身上的不同技能与知识量,因此这是一种间接计算法)来反映。他们构成了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产业“产品”。价值形态的计算相对复杂。主要是涉及到如何对知识、技能的评估计价问题。我考虑目前可用三种方法来解决。一是通过个人参加工作时一般的起点收入(在特定领域,如公务员中,由国家按不同学历规定起点工资)来计算。二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对不同受教育者的选择及相应确定的收入待遇来计算。三是可以通过用人单位委托学校培养学生的付费水平来计算。

教育产业的收益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计算教育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通过贡献率来计算教育的总收益率。贡献率的计算主要是需要把教育确定为国民经济总合生产函数中的一个变量,并给出一定的系数。这在当前尚较困难。国外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我国则研究较少。但结合我国实际,参照别国经验,可以先提出一个不十分精确但大体可用的系数值,然后再不断校准。贡献率确定后,再根据社会对教育的总投入,就可计算出总收益率。二是个人收益率,主要由个人的预期终生(或一定时期)收入水平与其向教育的投资(主要是个人投资)来计算。随着社会市场化程度提高,个人交费上学的范围及比重将不断扩大与上升,这一计算将更有客观基础和实用价值。

(三)对教育机构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对义务教育,仍主要由国家投入,同时鼓励个人积极参与。这一阶段的教育机构,仍主要是事业性的。

对于非义务教育(高中段以上及各种培训),则应逐步引入企业化管理运作方式。事实上,近几年我国已有不少学校引入了企业化管理方式。实践证明,凡是引入了企业化管理方式的教育机构,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这些学校与机构之间实际上已经展开了或明或暗的市场竞争。其争夺的主要对象就是学生资源以及市场资源(学生的就业渠道)。可以肯定地说,这种竞争将愈演越烈。因此,学校或教育培训性机构的企业化、市场化,乃至整个教育的产业化,实际上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开始了。我们应该对此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支持,将其纳入合理、规范和有序的轨道。

体制化范文3

    一、传统个人寿险人体制在我国所取得的成就

    自1982年国内寿险业务恢复开办以来,我国寿险业便迈人了新的历史阶段,得到了迅速发展。1982年全国寿险保费收入仅为159万元,占同期总保费收入的0.15%,随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寿险业务持续高速增长,1997年寿险保费收入首次超过同期产险保费收人,在总保费收人中的占比稳步上升,至2003年寿险保费收入已达3011亿元,占同期总保费收入的77.6%.全国寿险保险密度由1982年底的0.0016元发展到2003年底的 233元,全国寿险保险深度由1982年底的0.0003%发展到2003年底的2.58%.

    取得这样的成绩,个人寿险人体制功不可没。该体制由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于1992年引人中国市场,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各市场主体迅速复制,并带动中国寿险业超常发展。自1996年以来,中国寿险保费收入更是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长,其主要贡献便来自于个人寿险的人营销。据统计显示,尽管近年来银行保险突飞猛进,但个人销售仍处于市场主导地位。直到2002年,个人保费收入仍占全部寿险保费收入的80%以上。

    个人寿险人体制的引进,突破了传统营销体制下一家公司寿险营销人员只有几百人的局限性,营销队伍以几十倍的速度增长。人规模由1992年友邦保险第一批招募的2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140余万人。经过展业中的竞争、淘汰和选择,积存下来的营销人员已经成为中国寿险业发展的有生力量。此外,个人寿险人体制的引进,广泛启蒙了民众的保险意识,切实提高了广大寿险公司尤其是中资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这些都为中国寿险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传统个人寿险人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国内引入人营销体制十年后的2002年,国务院发展硏究中心开展了针对全国保险消费需求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对保险公司的满意度普遍较低,较多的消费者对保险公司的销售方式采取了无奈、冷漠的态度。

    在公司层面,2004年上半年全国寿险市场增长速度大幅下降,全国寿险保费同比增长率仅为6.54%,而2003上半年这一数字为41%.而作为中国寿险市场发达地区的京、沪两市,2004上半年寿险保费更是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各老牌中资寿险公司业绩下滑严重,绝大多数公司的人力均有所下降,整个市场的人队伍均处于调整状态。

    消费者和寿险公司的双重反应,让我们不得不对风行市场10多年之久的个人寿险人营销体制进行反思。事实上,该体制已暴露出诸多严重问题,在此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与法律问题

    一方面,由于寿险人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受佣金利益的诱惑,在展业过程中常带有损害客户利益的短期行为,使得寿险业的行业形象和公众信誉不断下降,导致本应为社会创造福利的寿险业反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负效应,严重威胁到了行业自身发展的基础。

    另一方面,寿险人在内部法律地位、劳动关系等问题上不明确,在外部又缺乏社会认知度,造成了其无职业归属惑的“边缘”处境,对寿险人的长期稳定发展构成了

    制度上的缺陷。

    (二)寿险行业发展的自身瓶颈

    一是寿险营销人力方面的困境。近年来,各公司增员难度不断加大,增员成本不断上升。各公司出台的聘才计划规格不断攀高,“挖角”成本亦急剧增加。

    二是寿险营销效率方面的低下。经过了前期快速成长阶段后,近年来,国内寿险市场各家公司的营销效率大都陷入了长期低迷状态。除少数公司外,大多数寿险公司人活动率均低于50%,最低的仅有20%—30%,形势相当严峻。

    (三)寿险人营销模式的自身体制原因

    第一,人与寿险公司的关系不再简单。各大公司在采用人营销体制伊始,均以双方单纯的关系为优势,认为寿险公司无需为其人的过错承担法律责任。然而,随着人违规行为的增多,事实证明,双方关系并非简单的无责关系。保险公司因其从人行为上获得利益,而要对人的责任承担相应的义务。《保险法》更是对这一点做出了明确规定。

    第二,人营销体制的成本优势不再。在该体制发展初期,正逢市场大举开拓,寿险公司仅按业绩支付佣金,不提供底薪及保障和福利,并且只需投入职场和少量的管理人员来管理人队伍。然而,随着市场增员难度和竞争度的增加,寿险公司开始对新人提供底薪和基本法规定的各种奖金和津贴,开始对所有人提供不同程度的福利和保障,营销激励活动成本越来越高,职场装修越来越豪华,新公司、新机构的“挖角”费用成倍增加,所有这些均使得保险公司的费用急剧上升。

    第三,人展业驱动力逐年下降。以往,没有底薪驱使人多售保单以获取佣金。然而,随着行业形象和社会地位的逐年下降,随着增员素质和培训质量的不断下滑,人展业驱动力在整体上不断下降。

    (四)寿险公司的自身经营原因

    第一,经营战略的导向性失误。在保险市场的整体扩张阶段,各大保险公司尤其是中资寿险公司盲目抢占市场份额,一味追求保费规模,从而直接误导了人的短期行为。

    第二,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各大中资寿险公司在借鉴人营销体制的同时,对其背后的营销管理系统和后援运作系统建设不足。保险专业人才、尤其是营销管理高级人才的缺乏,与寿险业的快速发展不相吻合。

    三、传统个人寿险人体制改革方向的必然选择

    (一)个人寿险营销体制改革多元化诉求的理论分析

    1.寿险市场发展阶段理论概述

    市场初期阶段。该阶段市场主体较少;产品以传统寿险为主导;营销以关系为主,销售渠道单一;人首期佣金远高于续期佣金;资本市场不发达,投资渠道狭窄。

    市场发展阶段。该阶段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外资进入市场;投资、分红类及其它新产品不断出现;营销仍以关系为主,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细分;一司专属的人模式为主导,银行保险、经纪公司、公司和公司直销等多主体的销售渠道开始出现;人首期佣金仍较高,续期佣金有所改良;投资渠道稍有改善。

    市场成熟阶段。该阶段市场主体数量趋于稳定:产品呈多样化,投资、信托、基金类产品普及;销售渠道多元化,原有队伍出现重组,传统紧密型队伍分化,理财顾问出现,寿险经纪人及银行保险普及;营销模式向顾问式营销转移;市场信息透明,佣金减少并趋于平均;投资市场渐趋完善。

    2.我国寿险市场特征及其对营销体制改革方向的多元化诉求

    自国内寿险业务恢复以来,我国寿险市场已经历了20多年的总体发展,其中最近的六七年为快速发展时期。当前我国的寿险市场,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初期,未来仍有很大的快速发展空间。

    伴随寿险市场的发展,新的市场特征随之呈现,继而形成了对营销体制改革方向的多元化诉求。

    (1)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加和外资寿险的加速进入,使得原有的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量和质的变化。在市场不同阶段进入的各市场主体,由于其市场进入起点、自身资源背景乃至心态和姿态的不同,导致了其各自差异化的企业经营目标和企业竞争战略,从而形成对营销体制的多元化诉求。

    (2)市场细分的不断加深和产品层次的不断丰富,要求各寿险公司及其营销人员提供与之目标市场相适应的服务,继而对市场原有的单一化营销体制产生了多元化诉求。

    (二)个人寿险营销体制改革多元化的实践认证,

    国外传统的寿险营销体制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员工制,营销员与公司为雇佣关系,其收入由底薪加佣金构成;二是以美国和韩国为代表的制,营销员与公司为关系,其收入由佣金加津贴构成;三是以英国和荷兰为代表的经纪制,法律上是较更为独立的经纪关系,经纪人一般仅有佣金收入。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各有其地区适应性和针对性。

    出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相似性,我国现行的人营销体制主要借鉴于台湾地区,而后者又是来源于日本市场的经验。当前,国内众多寿险公司已对现有人营销体制所遭遇的瓶颈加以重视,部分公司进行了改革试点,但是远未形成气候。针对这些改革实践的总结和分析,有助于明确个人寿险营销体制改革的多元化方向。

    1.精英制。这是针对原有“人海战术”营销体制的最直接改造。高增员标准、高前期投入、高业务指标是其基本特点。部分新成立的保险公司尤其是实力雄厚的外资公司,较青睐此种模式。这些地区市场的新进入者通常以高端客户为目标市场,并急欲树立自身的高品质形象,加之没有传统营销体制所造成的包袱,采用精英制模式有其一定的适应性。而对于老牌的寿险公司,由于其庞大的人队伍和全国范围的人运营体系,并且不愿意放弃国内最广大的低端市场,因此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精英制改造,而是大多采取小范围试点继而加以逐步推广的做法。精英制的缺点是前期投入巨大,且行业中现有的人员特性使得很难将人员素质维持在高层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队伍的规模。另外,培养出的优质精英一旦被“挖角”,公司将损失巨大。

    2.员工制。这是针对现有人无职业归属感问题的最根本改造。目前的做法基本上是对日本员工制及我国台湾地区收展制的借鉴。此种做法明确了营销人员的法律地位和劳动关系,保障了营销员的合法员工权益,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营销体制的一些根本问题。其缺点是员工薪金成本和高额培训费用的压力,风险较大,难以保证应达的利润。因此目前各公司在此方面的试点尚不普遍,大多数仍处于观望阶段。

    3.专属公司制。这是类似美国总人制的一种营销体制。基本做法是将现有营销队伍分离出去,成立专门的专属公司加以运营,从而明确人的组织关系,利于保险公司降低营销成本,实现专业化经营。目前国内的新华人寿已在部分城市开展了相关试点,国内尚无成功经验可循。而此体制对于专属公司的业务管理和后援运作系统有着较高要求,否则将难以提供给客户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此外,由于管理成本的增加,营销员的提成比例会有所降低,其展业积极性会受到新的考验。

    4.直销制。此种做法完全避开了保险公司现有的以人力队伍为主的营销模式,从而避开了传统体制的种种弊端,给市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主要销售渠道是网点、电话、网络等。

体制化范文4

产品的竞争力除了技术、比较优势之外,还取决于政府的资源配置,现在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农业管理机构的设置、农业政策、流通体制三个方面。

目前政府对农业管理机构的设置是沿袭过去的计划经济管理方式,存在着管理真空,并形成部门分割、行业垄断的缺陷,使农业资源不能有效配置。在经营权上,外贸部门没有内贸权,内贸部门没有外贸权,一个产品经过几个部门,参与国际竞争的成本就高了。过去由于我们的人多地少,粮食安全有很大的压力,所以我们对农业的管理采取的是一种分段式的管理。比如某一个省,粮食生产由一个省长负责,粮食生产出来以后,就由另外一个省长负责仓储,粮食要加工,可能是第三个省长,而粮食出口可能是管外贸的省长。从管理部门看,目前在中央一级有8-9个部委是涉农部门。农业局或者农业部管农业生产、农业科研推广;粮食生产出来后,给粮食部门,棉花给供销公司,还有轻工食品等等其它部门;如果要出口,得给外贸部门。这种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再加上地区封锁,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利益,形成地方保护主义;内贸外贸脱节,产供销脱节。这种管理方式解决过去的短缺问题是很有效的,但今后的管理体制设计要以国际化为定位,以提升全民产业竞争力设置管理机构。

大多数发达国家不管农业有没有优势,都是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的管理体制。也就是农业部门的管理,是从农产品生产的田间开始,最后配送到消费者的餐桌。像中国这样一种分散的农业管理体制,要与对农业进行综合管理的体制竞争,显然是没办法抗衡的。

农业政策存在巨大的效益损失

现在的农业政策也是按照过去那样一种计划经济的设计,也就是解决短缺问题,动用一切资源搞农业生产。我们的农业补贴,实际上是给了中间部门、流通环节。比如国家对粮食的补贴,不可能到粮食生产者的手上,而是通过国家订购制度、保护价制度等等,补给了粮食企业、粮食流通部门,对农业的支持和补贴实际上是不到位的。

生产政策与销售政策不配套,与进出口政策也不配套,在这种互相隔离的情况下,政府在政策上支持的效果与初衷是不一致的。农业政策目标实质是针对生产者的,但农民得不到好处,都被消耗到中间环节,实际上存在巨大的政策效益损失。

过去的农业政策设计,主要是考虑解决粮食供给问题,没有考虑农产品的品质,也没有考虑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现在考虑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应对问题,要提高竞争能力,感觉在政策上缺的东西太多。比如欧洲的疯牛病出来以后,腾出很大的牛肉市场空间,按道理我们有丰富的畜牧生产资源,我们的畜产品应该是具有优势的,但是就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畜产品标准、我们的整个市场体系都是按照国内市场与需求设计的,没有考虑到欧洲市场的需要,也没有考虑其他国家市场的需要,因此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们没有任何政策手段能够动员资源,拿出具有竞争能力的、符合要求的牛肉进军欧洲市场。今后我国农业政策的设计,要考虑如何提升中国农业的竞争能力问题,要由过去解决短缺问题,向解决质量问题、解决竞争能力问题转变,现在到了必须大规模调整农业政策的时候。

没有全国大市场流通体制弊端暴露

流通体制最大的缺陷是,至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形成竞争有序、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大市场,这也意味着失去农产品的价格权力。

从技术角度看,目前流通体制还存在下述问题:第一,市场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批发市场、期货市场发育不健全,影响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机会,农产品没有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虽然是粮食主要需求方,由于市场的隔离,定价权等于交给了外方,如果不能预先掌控价格变化,对营销就缺乏一个制高点。我们开放程度较高的产品都应进入期货交易,不能进行期货交易的可进入批发市场。第二,没有健全的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到目前为止,往往是无标上市,无标流通。农民生产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农产品。对于农产品来讲,没有健全的质量标准体系的约束,怎能进入国际市场?怎么能符合人家的要求呢?第三,缺乏一个比较完备的、系统的信息体系。也就是农民种粮食或者是种蔬菜、水果,往往是马路信息、邻里信息,没有办法得到真实的市场反应与信号。不完备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极大制约了农业竞争能力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凡是开放时间比较早的农产品,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农产品,现在竞争能力已经开始形成。凡是国家管得比较死的农产品,现在面临巨大挑战。而且现在流通体系缺乏市场化的特征。所以在国内的市场全面开放以后,要抓紧时间进行调整,真正的让它市场化、商业化,不能由政府管死。

政府不是竞争主体

以往政府管理的力量非常强大,在经济中参与的程度比较深,但政府不是市场竞争主体。政府最多是提供一个竞争的环境,公平竞争的环境是政府该争取的,竞争主体应是企业。靠农民是不行的,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企业能够参与挑战呢?所以我觉得,在目前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制度下,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有一个制度上的缺陷,那就是我们没有真正的农业的市场竞争主体。我们现在没有大的粮商,也没有大的油商、畜牧商,也没有什么果商,我们这么多柑橘,但是似乎没有一个柑橘协会,没有一个组织来把这个行业组织起来。

在这种分散的农户和激烈竞争的大市场之间,应该有一个制度创新。创新的重点是:一要培育我们的龙头企业,尤其要培养我们的航空母舰。二要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行业协会。

没有好产品也谈不上竞争

产品是竞争的起点,也是竞争的终点。市场全面开放后,对农业的冲击,最可怕的是来自国外企业的竞争,我们不怕美国的大豆、小麦到中国市场,而是怕它的跨国公司来分配和垄断中国农产品市场,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竞争主体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有了企业,没有好的产品也是不行,今后的农产品应该包含四个基本的竞争要素:

第一,品质。要实现农产品的规格化和标准化,像做工业品一样来做农产品。就像日本市场上的大葱,不同的长度、不同的规格,有不同的价格,我们应该培养农民有这样一个意识。

第二,安全性。现在全球都对农产品的安全性提出怀疑,对农产品有信任危机,不敢吃。像欧洲出现疯牛病以后,在欧洲吃牛排是很困难的。这意味着,今后中国农产品要参与国际竞争,首先得让全世界的消费者信任我们的农产品和食品。因此,我们必须抓好农产品的安全体系建设,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行业,以及我们的农民,应该树立这个安全观,要让全世界的消费者对中国的产品放心。我们不仅要让国内的消费者、城市的消费者放心,更重要的要让全世界的消费者对中国的农产品放心。

第三,外观和风味。既好看,又好吃,这是农产品竞争的最基本因素。

第四,均衡供应,通过技术手段分散上市。农产品是靠天吃饭的,农产品供应就有季节性,不均衡供应,比如说到收获季节,是集中上市的,到淡季就没有了。这样,价格就有波动性特征,对农产品稳定的供给就产生一些风险。如果通过技术、设施能够熨平这种波动的话,很显然,这个农产品就能够保持市场的稳定供给,相应就可以稳定市场份额。

突破壁垒,让

中国的农产品走出国门

中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国际市场的标准和要求。比如说禽肉,中国本来具有优势,在国际市场中,价格上的优势也比较大。为什么现在我们的禽肉进入不了欧洲等市场或者进入的很少呢?就是因为我们国内的很多禽肉生产的厂家,过去没有考虑欧洲等国际市场的要求或者说它不知道欧洲市场、美国市场有何规定,而欧洲、日本、美国市场的技术壁垒也令人望而却步。所以,一方面,我们的产品可能不符合这些市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很难突破这些市场的技术壁垒,由此就难以进入欧洲等国际市场。他说,进入欧洲市场时,国内企业在商业运作时,要考虑与欧洲的营销商合作,通过欧洲卫生检疫部门的认可。一般欧洲官方会对养鸡厂周围的环境,水的质量,包括鸡舍条件、饲料、残留等等,都要进行检查,如果符合它的标准,就意味着你可以得到进入欧洲市场的“通行证”。

由于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在欧洲、日本非常盛行,因此,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也不一定能够进入他们的市场。政府应在多边、双边贸易谈判中发挥巨大作用。某一个国家市场对你的某种产品不一定是开放的,我们的企业、行业组织就应向政府提出要求,让政府积极谈判,这样才使产品出口成为可能。比如说禽肉,欧盟于1996年8月1日停止了中国产品进入其市场,经过双方政府的艰苦谈判,到今年5月份才仅仅开放了上海和山东地区的市场,对北京市场和其他市场还没有开放。要想打开所有市场,还需经过政府部门艰苦的谈判。

受不了冲击该怎么办

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定,我们可采取的贸易政策主要是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对于中国的农产品来讲,可以使用关税政策的产品,但不能采取比承诺条件更高的关税。世贸组织也有一些配套的保障措施,如反倾销、反补贴条款等。WTO《农业协定》对关税化农产品还设置了“特殊保障条款”。日本限制我们三种农产品的时候就打了这个旗号。日本是没有道理的,但是这提醒我们,如果今后的某一个产品或者某一个产业遇到国外产品冲击时,应该考虑动用世贸组织的这些保障措施。

第二,关税配额管理。关税配额管理不是对所有农产品,对中国来说,主要针对粮棉油糖毛,这些所谓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农产品。这种管理办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为农产品设置了一个进口配额,配额内的进口是低关税,超过配额采取高关税。所以在管理方式上,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来搞一些管理办法,尽量把可能的漏洞堵住。

第三个,技术性的贸易壁垒(TBT)。主要是包括像动植物检疫(SPS)、质量标准等措施。如果别国的产品不符合我们的标准,我们就不允许进入市场。现在争论比较多的就是转基因农产品问题,现在美国、加拿大,还有一些南美国家,支持搞转基因产品。而欧盟、日本等国家,对转基因产品有限制。这实际上是技术加政治问题。欧盟、日本就利用转基因问题,限制美国的玉米、大豆进入其市场。TBT是非常复杂的贸易政策问题,要综合使用,前提是必须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之内,不能超越世贸组织的框架,否则就会引起人家的。

加入世贸后农民怎么办?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战略问题。对我们的农民来讲,要提高科学种田水平,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甚至是全世界消费者满意的农产品。尽可能的走出土地,转向其他部门。对于基层政府来讲,在我们的农业组织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能够担起保护农民利益的重任,目前最紧要的就是减少强加给农民身上的一些负担。

过渡期内的主要对策建议

应对加入WTO给我国农业带来的严峻挑战,最根本的措施是加大支持力度,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的竞争能力。与此同时,要抓紧建立农业产业安全保障体系,采取措施减少市场开放所带来的冲击。

1.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要抓紧改革目前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与内外贸脱节,管理部门职能重叠、管理环节过多的农业管理体制,针对加入WTO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的新形势,统一设计和部署农业管理体制。要在明确界定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加强中央统筹协调和宏观调控的职能,逐步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对外贸易一体化管理体制。

2.加强农业国内支持政策,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一,加大对农产品科研、推广、病虫害防治、市场信息服务、基建等“绿箱政策”的支持力度。应设立专项育种科研支持基金,加快农产品优质品种选育,缩小与国外农产品的品质差距。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市场信息体系、病虫害防疫防治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农产品竞争能力。

第二,对进口敏感农产品及具有出口潜力的农产品,根据WTO“微量允许标准”建立价格支持制度,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但应调整补贴结构,由现在补贴流通环节,转向补贴农产品生产者。

3.尽快建立农业产业安全保障体系,采取措施减少市场开放所带来的冲击。

建立农产品进口监测与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机制;有效利用WTO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机制,加强主要敏感农产品的进口管理,提高海关监管水平与效率,坚决打击和防范农产品走私。

4.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重组与技术改造,重点扶持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要鼓励建立几个大粮商、畜牧商等农产品大企业,控制国内市场分配,参与国际竞争。

5.鼓励组建农业产业行业协会,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及外贸一体化管理。农产品行业协会主要负责:提供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信息、政策法规咨询服务;农产品技术研发与服务;国际市场开拓;行业准入管理;国内市场价格及进出口价格协调与管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应诉,行业损害调查,贸易纠纷处理等。

6.实施农产品出口促进政策。

完善农产品出口退税制度,实现出口农产品的“零”税率;提供农产品国外市场拓展国际博览会、交易会参展费、装修费,市场调查、广告促销等;对企业开拓新市场提供保险支持;资助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

体制化范文5

一、教育是最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产业

人力资本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由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首创。其基本观点集中反映在他1969年出版的《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一书中。在这本书中,舒尔茨指出:人们获得的有用的技能和知识是一种资本形态。这种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慎重投资的结果。这种结果同其他人力投资结合在一起,是造成技术先进国家生产优势的重要原因。应将大多数科学研究以及大部分教育和其他产生技能的活动看成是产生新型资本的“行业”,这些新型资本比特定的旧式资本更有效。教育(包括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主要是一项投资活动,是一种创造资本的方法。国民收入增长中未经解释的很大一部分(即所为“现代富裕之迷”。指现实经济增长中,实际增长率大大高于总投入增长率的那一部分)可以归因于这种资本的形成。人力资本理论的出发点,是认为无论实物形态的资本还是科学进步,都不能解释生产力提高的全部原因。只有人力获得的能力是尚未得到解释的生产力提高的至关重要的源泉。而劳动力要获得有用的技能和知识,是需要花费代价和成本的(如各种教育费用和研究费用开支),这实际上是一种投资。事实上,人类对自身的投资一直是很大的,只是按照传统的经济观点,这些费用开支没有被看作投资,仅被看作是一种消费。而只有把这些开支看作是人力资本投资,经济增长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也才能真正解开“现代富裕之迷”。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力资源潜在优势极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对推动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及顺利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主张运用这一理论来重新审视我国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观念及相应的政策,特别是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引入资本、投资及产业化发展的概念,把劳动力知识、技能及其他与生产相关的素质的提高,作为一种经济性的投资行为和结果,并进一步地把进行这种投资性活动的事业转化为一种产业。具体而言,就是今后不要再把我国的教育、培训、研究开发等看作是一种消费社会资源的事业,而是作为一种进行人力资本创造和增值的产业。这一产业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就是充分开发我国极为丰沛的人力资源,将其转化为人力资本,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质量不断提高的人力资本要素。与此同时,我国教育、培训和研究开发机构,也要相应地转变到投产业发展方式进行运营和成长的轨道上来。

二、教育应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

无论目前还是未来,教育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7年第7期7页毋庸置疑的了。而一旦教育实现了产业化,那么,教育在各产业中占据支柱性的地位,也将是不争之事实。

(一)教育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决定性意义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国民的受教育程度与科学文化素养,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潜力所在。

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重要特征,就是国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明显地高于其他国家。近几十年间,一些发展迅速的新兴国家和地区也有同样的特点。在未来的世界发展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将日益增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占领了教育的制高点,谁就真正掌握了通向美好未来的钥匙。近几年来,人们广泛议论的一个话题是科技竞争力对一国综合国力强弱与兴衰的重大影响。同时,人们也绝不会相信,在文盲半文盲或较低教育程度的基础上,会产生较强的科技竞争力与综合国力。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对于科技,对于综合国力,以及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事业来说,都可以说是载舟之水、植木之壤。水涨而船高,土沃而木荣。教育将在更根本的层次上,制约和决定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水平及质量。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综观世纪之交的国内外形势和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郑重地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并明确指出:“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必须坚持教育为本。”这个战略方针的确立,正是基于对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的正确认识和敏锐把握,对指导我国未来经济与社会全面、健康地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教育是当代和未来最具普遍性和需求扩张性的产业教育是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

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社会条件下,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教育的规模很小,受教育也只能是少数人的事,教育对国家兴衰强弱的作用比较有限。但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增强,教育本身的规模及对社会的渗透也日益扩大和广泛。推动教育的发展日益成为各国政府的基本社会责任,同时,受教育也日益成为人们追求个人全面发展的普遍性需求。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求之后(如吃、注用、行等),进一步的目标就是要追求社会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这种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必须以人类社会的大量知识积累为基础,以人类特有的开发创造能力为手段。而在现代社会中,接受全面和良好的教育,则是获得这一切的基本途径。当前,使人人接受教育,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追求的基本目标,越来越多的国家正为此而进行不懈的努力。由此不难看出,教育现在是,未来将更是具有最广泛公众基础的、最具有生长活力和潜力的产业。只要人类存在,只要人类不停止对自身发展的追求,教育就永远不会衰落。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具有广泛和巨大社会需求基础及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必定会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不仅如此,由于教育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还决定了教育将永远是一个朝阳性产业。

(三)教育的要素投入巨大,投入产出效率较高具体分析,教育的投入产出状况(以我国为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显示出来。

1.从人力资源投入看。

1995年,在全国各行业的职工人数中,教育行业为1186.3万,占全国职工总数的近8%,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仅次于制造业和批发定售贸易餐饮业,居第三位。不仅如此,教育行业中人员的素质也相对较高,其人才密集度在各行业中居于前列。因此,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看,教育都是我国人力资源投入较多的行业。并且,按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行业仍将进一步发展,还会有更多的人力资源向其投入。

2.教育还是各行业中资金投入以及资产占有较多的行业。

例如,1995年,全国用于教育的固定资产投资约400亿元,在全国16个部门中居第七位。1995年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教育支出为1193.8亿元,仅次于经济建设费支出占第二位,此外,社会各界及居民个人每年也以各种方式向教育进行直接投入,其中包括各类学校收取的书本费、学杂费,一些学生交纳的择校费,社会各方面向教育的各种捐献,企业办学中的各种明贴暗补,各种校办企业等经济实体享受的免税待遇,等等。大体估计,每年国家、社会和居民个人在教育上的直接投资可达1800-2000亿元。同时,经过多年积累,目前我国教育部门还占有数千亿元的资产。

3.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益较高。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观察。首先看社会收益率,主要是计算一定时期内教育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据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f·丹尼森对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的研究,发现其增长中似乎有20%是由教育引起的。西奥多·w·舒尔茨的研究结果也大体相同。当然,国与国之间不完全相同。由于教育本身的特点,贡献率的计算方法目前尚不明确,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作用则是客观存在的。1981-1995年,我国经济平均每年递增10.1%。同时,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无论教育的规模、投入、义务教育普及率,文盲半文盲降低率,还是大专以上文化人数占人口的比重,都有明显的进步,这些都必然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我国教育的贡献率即使仅按10%估算。1995年我国教育的社会收益率(投入产出比)也将达到28%-30%。另外,教育对社会发展其他方面(如社会文明、道德修养、公共秩序、社会环境等等)的贡献也是巨大的。其次是看个人收益率。这主要是个人受教育程度及相应的投入与其收入的对比。从各国情况看,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一般可以谋取较好的职位和较高的收入,其终生收益也远高于投入。我国因体制原因,曾长期存在所谓“脑体倒挂”现象。但近几年这一状况已有较大改变。据国家统计局1994年抽样调查分析,在企业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者的平均工资比大学本科者高22.6%,大学本科者比大专学历者高13.1%,大专学历者比高中学历者高5.8%。同时,企业处级干部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比科级也高8%。机关人员也存在同样现象,只是差距略校今后,随着教育投入(特别是个人投入)的增加,个人收入上的这种差别将继续扩大。教育的这种高收益率,正是推动教育产业化并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柱产业的基本动力。

(四)教育产业的市场十分广阔,开发潜力巨大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的市场资源可以是无限的。

这主要根源于四个条件:一是教育的对象是人类自身。人口的一定数量及其不断地生育繁衍,为教育提供着巨大的、源源不断的生产对象。二是教育所消耗的“原料”──知识、技能及其传播培养方式,也是不断地积累和可再生的,并且在积累与再生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提高。历史地看,教育所用的“原料”供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成正比,只要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仍在继续,这种“原料”来源就不会衰竭。三是实践证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将把更多的收入投资于教育,这既表明社会对教育的有效需求不断增加,也相应地扩大了教育投资的源泉。四是教育具有不断地向广度和深度扩展与开拓的无限性。这主要是因为教育有一种内生的发展机制。这种机制同样来源于人类自身。因为人类自身既是受教育者,又是创造教育者。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知识、技能的获得与创新的追求是无限的。人们在受教育的同时,又在进一步创造新的、更好的教育。这两种“无限”之间构成了一种有机的、永恒的“螺旋”,促进教育产业不断发展。

三、如何把教育转化为产业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产业的形成是逐步的。只有某种技能、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具备了产业的基本特征(如有一定的专业化程度和规模,有较强的独立性等),便会自然地从其他行业、部门中脱离出来,形成独立的产业。如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形成和划分。教育发展到今天,应该说也已具备了产业的基本特征,因此,也完全可以从文教部门中脱离出来(在现在的文教部门中,教育也已占大头),与研究开发一起构筑成一个独立的产业,比如说“第四产业”,并按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来规范和支持其发展,把其培育成支柱产业。如何实现这个转变?从我国情况出发,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彻底转变观念,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审视教育,把教育当做产业来看待和对待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教育当做一种事业来对待,这是历史条件决定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演化,我国已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中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劳动力作为一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已进入市常然而,作为培养和提高劳动力素质(使要素增值)的教育却仍站在市场之外,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实践证明,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必然要求各种生产要素的行业产业化与市场化。因为只有产业化,才能顺理成章和比较规范地使这些要素和行业进入市场,按市场规律进行合理地配置,充分发挥其作用。教育作为培养、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基本行业,其产业化和市场化也具备有这种客观必然性。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改变现有的把教育看作一项社会事业的观念,把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来看待和对待。

教育的产业化无论对社会还是对教育自身的发展都极有好处。首先,作为产业,必须要进行产品的生产和价值创造,必然要追求价值增值。这就为教育提供了一种内在的自我发展机制和扩大再生产的内部资本来源。其次,产业化使教育由一种纯消费行为变为投资行为。投资必然要讲求收益率。而有明确的、较高收益率的产业,肯定会引来社会的广泛投资。第三,产业化和市场化之后,经营意识和市场竞争机制将被引人教育产业,这将有利于教育本身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合理调整,使其更符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尽快研究和设立直接计算教育投入与产出的指标体系

目前不仅我国,而且国际上对此也尚没有统一、规范的计算方法,因此这仍是一个探索性问题。而这一问题不解决,教育的产业化则很难实现。因为这会使教育无法像其他产业那样,通过具体的估价来反映其运营特点与经营成果。所以,这一套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的设立,是教育产业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对教育的投入,目前我国主要通过国家财政中用于教育事业费的支出来反映,其较大的缺陷是没有反映社会其他方面(如企业、社会团体、家庭与个人)对教育的投入。而随着经济发展的体制变化,这一部分呈不断扩大之势,最保守地估计,目前也与国家投入相差不多。由此可知,目前我国对教育投入的计算明显偏校按照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的投入应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用于教育的所有费用,甚至还应包括学习期间放弃的收入(即机会成本)。我们可以按这一思路来设计教育投入指标及计算方法。

教育的产出从实物形态看,可以用不同学历及特殊学习经历(如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及正规、系统教育外的附加教育)的受教育者人数(实际上主要是通过不同学历者的人数来反映通过教育增加在人身上的不同技能与知识量,因此这是一种间接计算法)来反映。他们构成了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产业“产品”。价值形态的计算相对复杂。主要是涉及到如何对知识、技能的评估计价问题。我考虑目前可用三种方法来解决。一是通过个人参加工作时一般的起点收入(在特定领域,如公务员中,由国家按不同学历规定起点工资)来计算。二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对不同受教育者的选择及相应确定的收入待遇来计算。三是可以通过用人单位委托学校培养学生的付费水平来计算。

教育产业的收益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计算教育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通过贡献率来计算教育的总收益率。贡献率的计算主要是需要把教育确定为国民经济总合生产函数中的一个变量,并给出一定的系数。这在当前尚较困难。国外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我国则研究较少。但结合我国实际,参照别国经验,可以先提出一个不十分精确但大体可用的系数值,然后再不断校准。贡献率确定后,再根据社会对教育的总投入,就可计算出总收益率。二是个人收益率,主要由个人的预期终生(或一定时期)收入水平与其向教育的投资(主要是个人投资)来计算。随着社会市场化程度提高,个人交费上学的范围及比重将不断扩大与上升,这一计算将更有客观基础和实用价值。

(三)对教育机构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对义务教育,仍主要由国家投入,同时鼓励个人积极参与。这一阶段的教育机构,仍主要是事业性的。

对于非义务教育(高中段以上及各种培训),则应逐步引入企业化管理运作方式。事实上,近几年我国已有不少学校引入了企业化管理方式。实践证明,凡是引入了企业化管理方式的教育机构,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这些学校与机构之间实际上已经展开了或明或暗的市场竞争。其争夺的主要对象就是学生资源以及市场资源(学生的就业渠道)。可以肯定地说,这种竞争将愈演越烈。因此,学校或教育培训性机构的企业化、市场化,乃至整个教育的产业化,实际上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开始了。我们应该对此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支持,将其纳入合理、规范和有序的轨道。

体制化范文6

【关键词】 云计算 战略 集约化

一、集约化运维体制建设总体目标

紧密围绕聚焦战略,以经营为牵引改善支撑,以体验为牵引改善感知,加快推进集约化改革,强化运维基础管理,全面推进面向4G网络、面向全光网络、面向创新平台、面向高价值客户的维护转型, 建立“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集约化运维体系,坚决杜绝“高成本、低效率”和“少、慢、差、费”的状况,全力向“低投入、高产出”和“多、快、好、省”的经营目标努力,以提高网络质量和客户感知,提升维护效率和效益,最终做到集团统一的集约化运行、信息化支撑、端到端的服务体系。

1.1思路

围绕着“集中化、扁平化、专业化、信息化”推进集约化运维转型,面向客户和服务、面向运维效益,坚持问题导向,以体系集中化、管理穿透式和平台信息化为抓手,提升运维工作效率和效益。

管理对象转变:从客户视角建立质量指标,推动管理对象的转变,实现从网络KPI向客户感知QoE和业务质量KQI指标的管理。

维护模式转变:调整维护部门内部岗位,从按专业分工向按业务分工转变,从业务质量和客户感知角度进行问题溯源分析,推动各专业运维模式由救火式向预防式管理的转变。

管理手段转变:采用系统分层架构建立集中化的数据共享平台,应用开放共享,支撑快速开发与灵活定制,推动应用管理手段由烟囱式向统一共享平台的转变。

1.2原则:

以保障网络安全运行、资源高效使用、网络数据准确规范、网络指标优良、客户体验卓越为原则,坚持“能集中、不分散;能远程、不现场;能自动、不手工”。

1.3关键举措:

集中网管所有可网管网元,集中监控网络运行情况,实现集中数据制作,对故障处理、电路调度等生产工单实行由省公司一点集中派单到现场维护班/人员。推行了“三定三化”措施:

三定:

重定职责:按照三集中总体目标,梳理调整省市(县)职责

重定机构:结合职责调整和新的运维模式,重新确定运维机构

重定编制:结合机构调整和标准化班组建设,重定岗位编制,优化人员结构

三化:

组织标准化:省市(县)标准化组织建设、实施人岗匹配和能力提升

流程规范化:告警监控、故障处理等核心流程的梳理优化与再造

系统集中化 :综合监控、综合资管、电子运维等信息化支撑系统建设

二、安阳三集中试点运行情况:

2014年11月,安阳市分公司作为全省试点单位,严格按照省公司运维集中化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以“集中网管、集中监控、集中派单”的集中化维护体系为指导方向,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提升维护效率,提高网络质量和客户感知。2016年4月15日“三集中”工作进入试运行阶段。

2.1推行集约化运维体系建设的意义

提高效能: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减配本地监控人员,充实一线服务支撑队伍。全省集中监控、统一派单,缩短故障处理历时25%以上;核心数据集中、统一制作,保证数据质量,缩短业务开通时间。

促进管理精细化:管理穿透至市公司班组乃至岗位层面,可实时掌控全省网络运行状况、故障发生及处理情况。考核公平;考核均有数据支撑,对每个市公司/班组/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量及质量均能通过系统提取数据。

助力经营:助力网络价值经营,为下一步开展业务端到端质量分析,支撑市场前端开展用户维系、流量激发、精准营销等奠定基础。

2.2安阳三集中建设历程

作为集团集约化改革河南省试点单位,安阳分公司根据集约化运维指导意见,围绕“三集中”总体目标,前期相继实施了总体方案编制、流程再造、职责梳理、支撑系统建设、组织及人力调整等准备工作,并于2016年7月1日启动了“三集中”试运营。

2.3七项重点基础工作

(1)标准化班组设置:

规范市分公司组织机构,确定维护界面并梳理相关工作流程,强化现场维护能力,提升专业化运维效率,在市分公司建设标准化班组,接收和执行省公司直派的各类生产工单。一共设立了29个标准化班组:各县建维中心分别设立2个班组,全区共10个;市区各中心设立19个班组。

装维班按照区域划分,在市区内共设置六个维护区域。

完全取消县公司的告警监控职能。

(2)资源清查:

资源核查工作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局房站址和设备是一个变动的过程,因此相关的资源信息要及时变更,保持系统派单成功正确,同时又能促使系统的同源关联,减少同一个机房产生多个设备的告警工单。采取了以下三个措施:

措施1:保持基础信息准确。局站和机房位置信息齐全并保证唯一。基站机房、接入网机房和用户机房信息统一。

措施2:实时同步。录入的网元设备名称要与专业网管名称一致,根据网元增减及时更新,保持100%同步。

措施3:正确匹配。录入的网元设备确保正确匹配到机房ID,保持100%对应。

通过资源核查共计完成2996个机房、40653网元设备及专业网管的资源数据。

(3)治理告警:

制定故障工单的接收和处理考核制度,持续整治“三超”告警,开展传输、移网、接入网、动环、固网交换、宽带等专业的告警集中清理及告警压缩。

定期统计分析网管产生告警,通过加强基础维护管理,将告警量压缩到合理范围,从而减少系统派单量,减轻维护人员的接单回单的工作量。

(4)时钟同步:

完成时钟同步工作。组织安排各专业对现网设备开展时钟同步工作,规范新入网设备时钟同步配置要求。

(5)组织树配置:

在OSS2.0系统中电子运维的单位组织树进行梳理,对组织树内各单位人员信息进行准确配置,完善组织树内各单位人员信息,保证故障工单准确派发至维护人员。

(6)用户权限配置:

在OSS2.0系统中对各单位故障管理的流程权限进行配置,保证工单顺利的流转,实现工单的闭环。

(7)维护值班表配置:

组织各单位各专业对智能监控系统中的值班信息进行配置,保证故障工单能准确派发至当班维护人员。

2.4实现三集中

(1)实现集中监控

集中网管实施后,实现对7大专业网元设备的集中监控。除即将退网的、没有集中价值的、技术上无法实现集中化改造的设备外,各专业的网元设备均纳入集中网管;依托集中网管及监控系统,进行全网监控。

(2)实现集中维护:

集中维护主要是故障处理职责,提高故障处理的响应速度,实现统一指挥。安阳公司对“故障处理、数据配置、设备升级、网络割接”等15项维护职责进行了调整,按照省公司统一调度,负责本地设备的现场故障处理。

移动核心网:负责属地设备故障的现场处理

固定交换网:负责本地设备故障的现场处理

无线网:负责BSC/ RNC故障的现场处理;负责市区基站代维管理

传输网:负责本地传输设备和传输线路的故障处理

IP网:负责IP网本地设备的故障处理

接入网:负责本地接入网设备的故障处理

动力环境:负责属地动力设备和动环系统的故障处理

(3)实现集中管理:

实现网络工单直派到现场维护班组/人员,集中实施网络工单处理的指挥调度。对工单处理进行全过程监控考核;实现对各类工单的闭环管控。工单(含割接预约、故障工单、维护工单)直派到现场维护班/人员,取消市、县转派工单环节,提升派单的及时性、精准性。市(区/县)公司负责及时接单、现场处理、回单。

2.5集约 化试运行重点工作:

加强培训:对各专业人员进行沃运维工单系统、手机APP和智能监控系统的使用操作培训,以及接单、回单的注意事项,维护人员全面启用工单处理。

系统功能磨合:系统在开始试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诸如派单延时、短信提醒不稳定、系统反应比较慢、手机APP功能单一等问题,通过与省公司实时沟通和验证,系统功能逐步完善。

派单规则优化:各专业每天对工单进行汇总分析,通过与专业网管的对比分析,结合故障处理后的实际情况,与省公司各专业负责人对派单规则进行优化,使故障派单更合理,故障处理更快捷,压缩故障派单量,提高工作效率。

思想转变:由于原来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工单量比较大,维护人员每天需要很大的精力来分析和处理工单,增加了维护工作量。随着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工作效率的提高,维护人员从最初的抵触情绪已经欣然接受和认可。

2.6三集中成效:

安阳联通发扬工匠精神,不怕失败,勇于摸索,凭借丰富的网络运维经验,攻克了一道道难关,摸索出了一条条经验,试点工作得到快速有序推进。维护工作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变化一:人力资源得到优化。运维集中化工作的落地,极大优化了运维人力资源配置,减配人员在市公司运维线内调整,补充到网络优化、现场维护、创新业务支撑等岗位,运维人力资源结构更趋合理。

变化二:管理更加规范。设立运维标准化班组,划分装维、网优、维护类网格,进一步优化了网络运维调度流程,实现了组织标准化、流程规范化、工单管控透明化,将工单直派生产一线,维护效率明显提升,网运指标持续向好。故障处理及时率由81%提高到96%,工单处理及时率由79%提高到98%,全专业日派单量由6900个减少到3800个,派单规则触发率由38%提高到100%,资源准确率由78%提高到99%。

变化三:创新客户服务模式。实现了工单透明化展示、故障预处理、掌上运维、工单自动调度、自动回访、统计分析、过程监控等功能,特别是在IPTV竣工管控、IPTV故障诊断、推行装维服务评价等方面的服务效益非常明显,实现了向用户透明展示宽带装移修全过程信息,快速在线解决用户故障,改善了用户体验。

变化四:客户感知进一步提高。以及集中化维护体系和一体化响应体系的持续完善,河南联通的网络质量和客户感知得到进一步提升,移网、宽带整体NPS值持续保持在河南省前列。

三、经验推广

经验一:与集团、省、市三级协同,形成合力。目标一致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安阳做为地市级单位加强与省公司的沟通和支撑,扎实做好OSS2.0上线的各项工作,及时向省公司反馈系统功能、派单规则、技术支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狠抓责任落实,展示了安阳联通分公司的管理水平,以保证决策事项的落地和试点任务的完成。

经验二:科学组织,高效沟通。由于系统工程头绪多、关系复杂,迫切需要科学有效地组织管理。对上,安阳成立了与省公司架构相衔接的推进机构,强化了日常工作的对接与协调,确保了省公司与市公司之间目标统一、步调一致,解决了IT与各专业之间、多系统之间的协同难题。对内,安阳分公司运行维护部牵头,网络维护中心、网络优化中心、集客响应中心、公众响应中心等均参与OSS2.0系统实施,保证系统实施覆盖整个运维线。

经验三:创新实施,创新应用。安阳联通基于省公司方案,结合本地系统、数据和管理现状,紧紧围绕核心要素,制定本地化实施方案,最大限度减少重复工作,充分发挥了现有资源的价值。

四、集约化运维远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