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之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之光范文1
三大板块,无缝对接
本次大会由2015世界机器人论坛、201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2015世界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这三大板块组成。具体分为1场主论坛、12场分论坛,为期3天的机器人博览会,以及2天的国际性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这是一次独具意义的世界机器人领域的盛会,它同时包括三大板块内容,将行业中最丰富的内容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观众们。
据悉,本次大会的LOGO是面向社会大众征集得来,以“火炬、机器人、WRC、2015”为基础设计元素,将“天空与宇宙之科技蓝色、WRC、2015”等元素有机融合,犹如一个飞奔向前的机器人,充分体现了本次大会国际、科技、智能、创新、发展等特点;科技蓝色代表和谐、共赢、时代、时尚、希望、梦想,展现了机器人大会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各具亮点,汇聚特色
2016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这次大会将成为转型升级的一个关键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进而影响全球制造业的格局。
机器人行业最权威的高峰论坛
本次大会有为期两天的高峰论坛,由开幕式、主旨报告会和相关专题论坛组成。邀请到中、德、美、日等国家知名学者、企业家就机器人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发展技术路线及发展战略研究等问题进行交流。分论坛主要涉及以下几个话题:中国机器人检测认证与产业发展、工业机器人与智能社会、医用机器人产业发展与未来战略等,为企业提供了最丰富的交流平台。
机器人新技术、新产品展示平台 机器人HuBo的两种不同行走方式
201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邀请世界机器人领域著名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集中展示了世界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产品与解决方案,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国际性的产业交流平台。
博览会的机器人厂商展示区集中了最新的研究技术和产品,其中服务型机器人专区重磅来袭,涵盖无人机、智能汽车、智能生活、医用、娱乐、教育等多个方面。据悉,曾在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署(DARPA)机器人挑战赛上夺得冠军的韩国机器人HuBo,也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亮相。脑洞大开的机器人世界令人眼花缭乱,赢得机器人从业者和爱好者们的高度关注。
机器人邀请赛助力青少年科技教育
2015世界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是一次国际性的赛事,有来自埃及、德国、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墨西哥等众多国家的团队与我国选手同台竞技,切磋交流。
本次邀请赛的项目都是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比赛项目,包含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常规赛(WRO)和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两个比赛项目,以及FTC科技挑战赛和FRC机器人竞赛两个表演赛项目。这些比赛项目都需要参赛选手以团队为单位自行设计机器人并完成规定任务,这既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对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综合考验。
智慧之光范文2
关键词:陶行知;儿童创新教育;启示
幼儿教育最能反映教育的潜力,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应该在幼儿的创造力发现与培养上下功夫,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对幼儿的发现和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
在陶行知看来,任何人都是世界的创造者,都具有很强的创造和发现潜力,这是自然选择留给人类的财富。对于儿童来说,创造力的种子已经埋下,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来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使幼儿的创造力种子在体内生根发芽。无论是教育环境,还是幼儿教师,以及教育的载体和方式等等,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玩是幼儿的本性,在陶行知看来,幼儿在游戏中最能表现出他们巨大的想象力。陶行知认为,幼儿的创造力不应该受到教育理念的限制,应该给幼儿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让幼儿放手去玩,在实践中去琢磨。幼儿园应该把幼儿的童真保留,让孩子学会玩,学会在纯自然的状态下去大胆地想、大胆地做,没有对与错的区别,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教师也要不断创新教育手段,哄孩子不哭不一定是好老师,应该融入到孩子们中间,做他们的大朋友,引导他们在游戏中去思考,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点燃他们的创造之光。
二、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陶行知的儿童创造教育思想在当代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当代教育者来说应该仔细研读,好好研究,把其教育精华运用到儿童的教育实践中。下面就幼儿创造环境的营造,幼儿教师的思想引导,幼儿活动空间的拓展和幼儿操作的积极鼓励四个方面分别进行具体论述。
(1)幼儿创造环境的营造。幼儿时期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需要营造适当的环境,这就要求教育者要给幼儿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这样他们才能有自己的想法,才会有所创造。例如,积木就是一种培养创造力的玩具。从一岁半的孩子开始,他们都爱玩积木游戏,在孩子的积木游戏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孩子在困难面前会愤怒,会哭泣,会求助于大人。那么教育者在看到这些时一定要忍住,不然会直接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当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他会自己想办法解决的,一次不行两次,在失败中成长。对于我们,要“静待花开”,这就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培养创造力的环境。
(2)教师的思想引导。很多时候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要高于父母,更有说服力。那么幼儿教师对于孩子的教育就格外重要了,如果教师能够注重对孩子的思想引导,就会拓宽孩子的视野,让孩子养成多角度,多方位看问题的习惯。所以要想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还应该提高幼儿教师对孩子的思想引导。例如,户外体育游戏的时候,有几个小朋友对自己的影子非常感兴趣,在挥来挥去地摆动作。于是,在教学活动中,我用一个黑色的圆形图片代表一个物体的影子,让孩子说出它会是谁的影子呢?孩子们有的说是太阳,有的说是皮球,有的说是轮胎……这不仅充分发挥孩子想象力,还能够理解影子的概念。教师还可以用圆柱体来给孩子们做个实验。还有球,圆盘子,耙子等的影子都是圆形的。这既活跃了孩子的思维,又锻炼了孩子的创造力。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幼儿教师的思想引导是很重要的,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靠幼儿教师思想的引导。
(3)幼儿活动的空间拓展。在幼儿的教育中,活动空间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现在凡事都强调回归自然,幼儿教育也是如此,孩子本应属于自然的,就应该到自然中去观察,去发现,去体会,去探索。大自然赋予孩子的永远是最美的。对于孩子来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切都是新鲜的,他们可以去认知,去感受,大自然才是真真切切的存在着,大自然才是真正的教材。到自然中去认物,到自然中去锻炼身体,到自然中去吸收阳光和雨露,还给自然一个天真的、健康的孩子。教育者可以利用一个晴朗的天气,带孩子们到公园去写生,这样孩子画出来的画是立体的,生动的,形象的,而不是平面的。这是自然赋予孩子的灵感,也是自然的真正本色。把平面的书本知识,用立体的大自然解释出来,让孩子们倍感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增强对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
(4)幼儿操作的积极鼓励。陶行知一直鼓励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幼儿教育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幼儿从事的活动和他们的想法在成年人看来是很好笑的,有时也会表现得很笨拙,也会出现失败。作为幼儿教师,不能因为幼儿在实践中表现得不灵活就不鼓励幼儿去实践,也不能因为他们在实践中会遇到失败就挫伤积极性,良好的幼儿教育要让孩子在教师的积极鼓励下学会大胆地操作。例如,幼儿园里都会有拼装积木的游戏,尽管积木都摆在小朋友面前,但是,不同的小朋友在实践过程中拼装出来的图形却是不一样的,而且,即便是一个小朋友,在不同的时候拼装出来的积木图形也不可能是一样的。在拼装积木的过程中,幼儿一定会有自己最原始的想法,并按照这种想法去把积木拼装起来,这时,作为幼儿教师就要做幼儿实践成果的欣赏者,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正所谓教无定法,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更要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求真求实求创造,来启迪幼儿的发现智慧,点燃幼儿的创造之光!
参考文献:
[1]王强.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培养学龄儿童创造力的启发[J].
现代教育科学,2012(4).
[2]徐凌艳.论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与现代创新教育理念的契合
[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2(12).
[3]洪英.以民间游戏为依托 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陶行知创
智慧之光范文3
这是一片落叶飘零的树林,
每一片叶子标记着一种欢喜,
现在都枯黄地堆积在内心。
有一种欢喜是青春的爱情,
那是遥远天边的灿烂的流星,
有的不知去向,永远消逝了,
有的落在脚前,冰冷而僵硬。
另一种欢喜是喧腾的友谊,
茂盛的花不知道还有秋季,
社会的格局代替了血的沸腾,
生活的冷风把热情造为实际。
另一种欢喜是迷人的理想,
它使我在荆棘之路走的够远,
为理想而痛苦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看它终于成为笑谈。
只有痛苦还在,它是日常生活,
每天在惩罚自己过去的傲慢,
那绚烂的天空都受到谴责,
还有什么色彩留在这片荒原?
但唯有一棵智慧之树不凋,
我知道它以我的苦汁为营养
智慧之光范文4
广州市高度重视城市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以“5+1”工程(一页:市民个人主页,一卡:社会保障市民卡,一库:城市海量信息资源库,一台:公共支撑平台,一城:天河智慧城,加上人才工程)为重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目前,广州市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智慧社区、智慧乡村建设成效初显,正努力成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示范城市。2020年,广州市将基本形成智慧广州体系,城市智慧化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广州市正处于全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重要时期,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广州的意义深远。广州市及其所辐射的区域经济格外重视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以实现信息应用水平的提升,从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为缓解交通压力和道路拥堵,广州市大力发展智慧交通体系。通过道路收费系统、多功能智能交通卡系统、数字化交通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等多种模式的数据整合,提供基于交通预测的智能交通灯控制、交通疏导、出行提示、应急事件处理管理平台,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等事件的发生,并快速响应突发状况,为城市大动脉的良性运转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管理服务工具。
广州市还建设了交通信息感知设施,推广应用传感器、电子标签、卫星导航、交通仿真、社会计算和平行控制等智能技术,提高路网畅通率,打造“智慧城管”模式。
“十二五”期间,广州市将基本建成新一代网络和宽带移动无线网络,在重点领域建成透彻感知、泛在互联、高度智能的感知网络,建成1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和若干个云计算中心,成为汇聚华南、辐射全国的信息资源中心。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超过2500Gbit/s以上,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0%以上,企业平均接入带宽达到100Mb/s,家庭平均接入带宽达到30Mb/s,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85%,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突破30万个,无线宽带覆盖率达到85%,传感器节点数量超过2000万个。九成以上的市民将通过网络享受工作、生活、学习等服务。
到2015年,广州市计划打造宽带广州工程、国际云计算中心、城市海量数据库和智能化管控中心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自动感知、互联互通和智慧处理,同时还将发展智慧型产业,建设网络商都,提升广州市的电子商务、物流能力。
未来,广州市将广泛应用政府云服务模式,各级政府的核心业务100%实现信息系统支撑,95%以上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
发展智慧城市新产业
目前,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在智慧城市中的作用日渐重要,成为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志性技术。广州市把加快云计算产业发展作为重要的发展机遇,加速“智慧广州”建设,提出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天云计划”。
至2015年,广州市将初步形成云计算基础平台、核心技术、关键产业和推广应用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掌握自主发展的关键技术,争取成为全国云计算应用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逐步建成世界级云计算产业基地。
着力推进云计算技术与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创新服务模式,面向移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游戏、网络教育、网络文化、数字家庭等,整合内容资源,发展集约化云计算服务。
此外,广州市积极打造智慧产业体系,在机械装备、精细加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重点制造行业,推广适用的信息化辅助设计系统和制造系统,推动制造过程逐步向信息化制造的高级阶段发展。促进智慧软件产业发展,创建广州云计算中心、金融数据处理中心等一批面向重点行业应用的数据中心项目。
同时,广州市还积极建立智慧物流体系,建设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南方国际物流中心,加快南沙港智慧港口建设,大力推广射频识别、多维条码、卫星定位、货物跟踪等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物流产业基地和物流监管部门中的应用。
推广智慧应用服务
在智慧城市新应用建设方面,广州市推行电子证照作为法定办事依据,进一步扩大全流程网上办理的政府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范围,提高市民网上办事的便利性;推行电子政务集约化云服务模式,进一步降低电子政务的建设和运维成本;制定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为了方便市民生活,2013年1月,广州市网上办事大厅在市电子政务中心正式开通。网上办事大厅设置了政务公开、投资审批、网上办事、政民互动、效能监察五大核心栏目,提供1400多项业务网上办事服务,其中有571项实现全程网上办理,涉及市民生活的有婚姻、生育、入学、医疗、就业、住房、交通等领域,涉及企业经营的注册、年审、投资、基建、认证、缴税、环保等领域,此外还整合了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服务。
网上办事大厅的每一事项均提供办事指南、表格下载、网上咨询、网上申请、办件查询等各个环节的网上服务,其中全流程网办的事项全部接入了广州市民网页,实现服务事项的个性化推送和查询。
广州市还将启动智能交通、智能港口、智慧人文教育、智能水网、智慧民生服务等一批智慧城市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同时,将建成智能技术高度集聚、智能经济高端发展、智能服务高效便民的先行示范城市,在天河智慧城、南沙智慧岛、黄埔智慧港、数字家庭(番禺)示范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等区域开展智慧城市综合示范区建设,推动形成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相关链接
哥本哈根:欧洲绿色之都
2013年,哥本哈根在欧洲十大智慧城市排名中位居榜首。这一具有“全球领先绿色城市”美誉的城市,也被当选为“2014年欧洲绿色首都”。
智慧之光范文5
[关键词] 影视双关语;译者;智慧;翻译策略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片进入中国,影视翻译研究成了目前文学翻译的热点。毫无疑问,优秀的影视翻译有助于观众理解欣赏作品,了解外国文化、语言,丰富生活知识。但一方面由于受影视自身特殊性,如:视听性、综合性、瞬时性、通俗性和无注性的限制,[1]另一方面由于各国文化生活方式不同,人们对语言的表达、场景的体悟也不相同,而要使译语观众能达到与源语观众一样对作品的心理接受和反应,影视翻译则面临众多困难,双关语的翻译则更是难上加难。
双关语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人们利用词的多义或谐音,有意造成“话中有话,弦外有音”的一种修辞手法。双关语使得语言幽默,俏皮,生动形象;要么旁敲侧击,一箭双雕;要么化抽象为具体,语简义丰。双关语作为一种特殊的修辞方式,译文要传达源语信息,又要能被译语观众所理解、接受,为此译者必须智慧地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在源语与译语之间架起桥梁。事实上,在众多翻译中,无论是直译、意译还是直译加意译,直译加注等,还是归化、异化或归化异化的结合,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将源语信息传递给受众。[2]因此在影视翻译中,无论用何种方式方法,能被观众所接受就是合理的,而既能被译语观众所接受,又能最大限度地反映源语的形式和内容,就可称得上乘之作。以下几种方式[3]集中地反映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智慧。
译者智慧的体现
(一)契合法中的智慧
Nida 认为译者会尽力去求得最接近的自然对等(natural equivalent)。[4]契合法翻译就是尽可能地在译语中找与源语对等的双关语,使译后的译语内容、形式、结构等能与源语相等。
如:在美剧《老友记》中,有这样一幕:Chandler升职后,带着Phoebe去参观他的办公室。
Phoebe:Oh,you have a window!“噢,你这儿有窗户!”
Chandler:Yes,indeedy.With a beautiful view of…“……是啊,风景优美。”
Phoebe:Oh,look! That guys peeing! “哦,快看,有人在那小便。”
Chandler:OK,thats enough of the view.“好啦,风景看够了。”
英语里view本身是有:优美的风景和景象。Chandler本是为了向Phoebe炫耀自己办公室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但不料Phoebe却发现有人小便,非常“煞风景”,于是Chandler说“好了,风景看够了”。这种直译方法,正好契合了汉语“风景”的双层含义。非常幽默诙谐,观众完全能体会到了Chandler当时的尴尬。
(二)补偿翻译中的智慧
Newmark 的交际翻译论认为译者在翻译时应注重信息的传递,根据不同的需要,意义和形式有所侧重。有时为了感染读者,有必要对词汇或语法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将源语信息传递给读者、观众。[5]补偿翻译和侧重翻译里译者的智慧就体现了这一理论。
补偿翻译指在翻译过程中,源语中的双关语不能通过完全直译或完全的意译而获得与源语同样的效果,但可从译语中得到补偿,达到一箭双雕之效果。如:在《成长的烦恼》中有这样一幕:[6]
Mike的弟弟Ben想帮哥哥赢得当学生会主席的选票,于是到处张贴海报,但由于他拼写能力弱,而误将“I like Mike”(我喜欢迈克)写成“I lick Mike”(我舔迈克)。如果直译为:我爱迈克,我舔迈克。就没能表现弟弟因笔误而带来的幽默效果。因此译者对源语词汇稍加修改,改为意译“我受迈克”。观众一看就明白了源语中“笔误”带来的可笑,体会到小弟弟这一人物的可爱。
又如:在《成长的烦恼》这部电视剧里,德维高中的校长想找一位强悍的、懂武术的体育老师替代生病的老师管理全校最乱、最难管的班,于是他问道:
Prinlipal:Does any of you know martial art?
Teacher:I know Marshall Schwarts.
校长:你们有谁懂得武术?
某教师:我认识马歇尔•施瓦茨。
校长:你们有谁懂得武术?
某教师:我懂得点巫术。
源语利用“martial art ”与“Marshall Schwarts”的谐音相关,造成幽默效果。汉斯•弗米尔[2]提倡翻译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前者指译文内部应具有连贯性;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但译文1不可避免地会让观众认为老师的言外之意就是“我认识马歇尔•施瓦茨,他会武术,我可以向你引见”。这完全误解了源语要表达的意思,失去了语际间的连贯。而译文2中,在校长的问话中保留“武术”,但在某教师的回答中采用意译“巫术”,这不仅保留了源语的谐音双关,而且达到了与源语一样的幽默效果,言外之意:“我不懂武术,但我会点巫术,是能管好这个乱班的。”
(三)侧重翻译中的智慧
有时源语中的双关语含义丰富,不能面面俱到,就要侧重保留主要的。
在《追求幸福》这部电影中,主人公Chris Gardner发现去孩子幼儿园路边的墙上把“Happiness”写成了“Happyness”,于是问旁边的清洁工:
Chris:When is somebody gonna clean this off?什么时候会找人清洗下?
Chris:And the Y,the Y,we talked about it.Its an I in Happiness.There is no Y in Happiness.Its an I.我提过的,幸福的“幸”写错了,这里写成了辛苦的“辛”。
这里如果按原文直译为“幸福里是字母I,而不是Y”。对于多数没有英语学习背景的中国观众来说,此翻译让人无法理解,让人茫然。而如将其翻译为:“幸福里有我,而没有为什么。” 就已经将源语“I”和“Y”的双关意直白地表述出来,失去源语修辞功能。但当源语被译成“幸福的‘幸’写错了,这里写成了辛苦的‘辛’”。虽然没能表达出源语的双关意――“幸福里有我,而没有为什么。”但通过侧重翻译,译者智慧地、创造性地将“幸”和“辛”在汉语拼写上的相似点及其在发音上的相似点联系了起来,一方面与源语里的“笔误”对等,而且深刻地反映了影片的内容和主题:“幸”字表现出主人公Chris一次又一次的陷入绝境,但不屈不挠地追求着心目中的幸福,而最终获得成功;“辛” 字指出了追求幸福的艰辛。
(四)加注法中的智慧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加注释的方法可以帮助观众理解电影里精彩的对白。但电影具有瞬时性、通俗性特征,因此在给影视字幕加注时,必须言简意赅地表达某一场景或对白。
《绝望主妇》里有这样一幕。Bree 正在与前夫Orsen 和现男友Keith 共进晚餐。
Orsen:Show me another pleasure like dinner which comes everyday and lasts an hour.Talleyrand.“与您招待我的晚宴相比,没什么快乐能如它一般每天到来,持续一小时。引用塔列朗。(注:法国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
Keith:Shut up and eat,varmints! Yosemite Sam.“闭嘴吃东西,小东西!引用山姆大叔。(注:儿童连环画人物)”
在这一幕里,Orsen引用了塔列朗的话一方面恭维Bree,另一方面显示自己有教养、有文化,从而贬低Keith。但Keith 引用儿童连环画人物里人物的话,进行反驳,充满了挑衅。源语中无论是Talleyrand 还是Yosemite Sam对译语观众来说都是非常陌生的,但译者仅仅稍加注释,观众就能明白其中的潜台词:你会引用,我也会;你有修养、有文化,那又咋样!感受到这一场景中的“火药味”。
在接下来的一幕中,Orsen继续挖苦Keith,
Orsen:Well,it is quite thrill.I didnt know Stanley Kwalski was joining us for dinner.“哦,真是令人激动,我没想到斯坦利•科瓦斯(注:《欲望号列车》角色)与我们共进晚餐。”
Keith:Is he a friend of your guys?他是你的朋友吗?
Bree:Its a character in A Streetcar Named Desir.He wore a lot of T-shirt,and…“他是《欲望号列车》中的一个人物,他常常穿T 恤,而且……”
Orsen 想羞辱Keith没有品位,没有修养,就如《欲望号列车》角色Stanley Kwalski粗俗、下流。源语中Stanley Kwalski是不被中国观众所知的人物,通过译者简单的注释,也仅仅能获得有限的信息,不知道《欲望号列车》中这一角色的形象与Keith 有什么联系。但随后Bree的解释,使观众疑虑顿消。译者的智慧就体现在他把握时机、适可而止地应用注释,先让观众有所了解,后又在事件的发展中找到答案。
结 语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双关语是飞舞着的灵魂的产物。”影视中的双关语,生动地体现了人物的喜怒哀乐、人物的性格。只有当翻译人员充分发挥其观察、想象和创造力,智慧地选择翻译策略,才能让译语观众享受到与源语观众一样的乐趣。 而目前影视双关语翻译研究还相当薄弱,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越来越重要的领域 [J].中国翻译,2000(01).
[2] [德]汉斯•弗米尔.普通翻译理论基础[M].北京:高校出版社,1987.
[3] 白科新.从美剧字幕看英语双关语的翻译策略[J].社科纵横,2010(12).
[4] Nida 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5] 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智慧之光范文6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开启智慧大门
学生在课堂上的数学学习应当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断地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数学的联系,使学生的经验得到升华,实现生活和数学的完美融合。老师要善于随时随地捕捉、琢磨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在教学中巧妙地应用。
教学“认识11~20”时,出示学生常能见到的一捆铅笔(10枝),让学生说说一共有几支铅笔,并问他们是如何一下子说出来是10枝铅笔的。虽是一个很小的环节,但在老师出示学生身边常见的素材铅笔时,就已经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也很自然地回忆起之前学过的知识,即“10个一是一十”。而在学生掌握了“一个十和几个一就是十几”后,又选取公交车路线,商店中的数等作为知识题材,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特别是倒数红绿灯上的数(20至0),让学生在无形中形成了数感,体会了数序。最后出示三段语音:“我的号码是20前面的一个数”,“我的号码是15后面的一个数”,“我们的号码是与19相邻的两个数”,组织学生给运动员找号码并从小到大排序,给学生的思维一个可搭乘的平台,让数学的学习水到渠成。整个过程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大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开发,把学生经历的、生活中的素材融进课堂,激发了学生想学的欲望,开启了学生智慧的大门!
二、从游戏、激趣导学,点燃智慧火把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的态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变学生苦学为乐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改进教学方法,可以用幽默的话语、恰到好处地提问,把整个学习的过程变成了一场生动、趣味十足的游戏,让学生在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中进行思考与收获,真正地寓教于情、景、言、趣之中。
教学“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智力大转盘”的游戏,并出示了一个个不同颜色组合的大转盘,让学生自己根据生活经验来设计游戏的一、二、三等奖,学生在设计游戏规则中明白了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接着在开始转转盘游戏前,通过抽学号来决定谁可能上来转,而每次抽签之前,老师又会根据抽签剩余学号情况问大家一个问题,如“现在你抽到的可能性是多少?”“抽到男生的可能性是多少?”“抽到学号是双数的可能性是多少?”“抽到个位上是0的数的可能性是多少?”等。而得到转转盘机会还有个要求,就是回答对一个问题才能正式转转盘,老师又根据转盘颜色划分情况设计问题。
通过教师与学生一起经历转转盘游戏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和思维空间和充分运用知识、动手实践、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进而挖掘数学内涵,轻松地突破了知识的重难点。整个课堂富有生机与活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愉快地思考、主动地学习,智慧的火把也由此点燃!
三、从多维度、多角度思考,丰富智慧内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就是说知识并不是简单的给予,教师在课堂中要给予学生充足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从多维度、多角度的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让所有的学生积极开展探索研究、参与问题讨论,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认识几分之一”一课中的“折一张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环节时,教师适合引导点拨,“想想还有没有不同的折法?”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学生想出了横折、竖折、斜折三种不同的折法,展示后教师又通过追问:“大家的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却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呢?”让学生明白“虽然折法不同,但它们都是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两份,所以涂色部分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在学生真正把握了二分之一的本质后,教师又让学生利用手里的圆片、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表示一个几分之一,在交流时引导学生去用不同的标准去分类,并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分析、总结得出两个不同角度的结论:相同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不同的图形能表示出相同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