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范文1

[关键词] 民营科技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综合评价

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创新”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发动机”,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经典的创新测度把创新与发展理解为一种线性关系,即科学研究是创新的起始点,增加科学研究的投入将导致下游的创新与新技术的增加。

一、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借鉴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提出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温州民营科技企业实际情况,构建了温州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人力投入能力:科技活动人员尤其是研究与开发人员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核心力量,是一个具有国际可比性的重要指标,从事技术开发的技术创新人员的数量、素质直接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人力投入能力体现在企业技术职称人员比例、大专以上人员比例、科技活动团队强度和R&D团队强度几方面。

财力投入能力:技术创新经费的投入是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保障和前提,是决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从另一方面来说,创新经费的投入水平也反映了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由科技活动投入强度和R&D投入强度来衡量企业的财力投入能力。

创新产出能力:反映其各种要素组合产生的实际成效,是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包括百元总收入利税、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出口创汇率、技术性收入比率。

二、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因子分析从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人手,在尽量保持原有信息量完整的前提下,寻找少量能够控制所有变量的公因子,将每个变量表示成公因子的线性组合,再现原始变量与公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计算主要指标的合理权重,依照公因子得分对每个样本对象进行综合评价。利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样本进行因子分析,得到这十二家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

经KMO和Bartlett检验,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不是一个单位阵,而且KMO(用于比较观测相关系数值与偏相关系数值的指标)的值为0.52>0.5,球形检验卡方统计量=72.925,P=0.005

设定主成分的特征值必须大于1,并且按照因子分析的原则,所选取的主因子对方差解释的累积达到85%以上。用SPSS求得特征根分别为2.72、2.107、1.931、1.81、……前4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对方差解释的累积百分比为85.675%,满足设定的条件,因此提取4个公因子。根据特征根求出的权重分别为27.196%、21.071%、19.305%、18.103%。

以“方差极大化”为准则进行因子正交旋转,从而得到方差极大化后的因子载荷矩阵,4个因子的总体方差累积贡献率还是85.675%。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得到明确经济意义的主公共因子。

第一公共因子F1主要由R&D投入强度、科技活动投入强度等指标决定,它们作用在第一公共因子上的载荷量分别为0.931、0.885。我们把其定义为企业创新财力投入能力因子,其方差贡献率达27.196%,成为决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最重要因子。第二公共因子F2中技术性收入比率载荷量领先于其他因子,达到了0.936,所以我们把其定义为技术产出能力因子,方差贡献率达21.071%。第三公共因子F3中产品出口创汇率载荷量领先于其他因子,达-0.807,所以我们将其定义为出口能力因子;R&D团队强度、科技活动团队强度载荷量亦较高,分别达0.770、0.676,我们把其定义为人力投入能力因子。出口创汇能力因子和人力投入能力因子方差贡献率达19.305%。第四公共因子F4主要由百元总收入利税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决定,它们作用在第四公共因子上的载荷量分别为0.91、0.759。将其定义为社会贡献力因子,其方差贡献率达18.103%。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和原始变量的标准值可以计算每个因子的得分数,旋转后的各因子得分,进一步结合相应的方差贡献率,可以建立如下的综合线性评价函数:

(为第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得分)

根据上面的综合线性评价函数及各样本企业各主因子得分,计算出样本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创力电子(0.777)、万谷科技(0.722)、东瓯生物(0.68)、华润电机(0.196)、正泰设备制造(0.124)、昌泰电力开关(-0.065)、强盛石化机械(-0.128)、银达印业(-0.235)、宝特仪表(-0.398)、吉尔达鞋业(-0.479)、奥特塑胶(-0.545)、硕颖数码科技(-0.648)。

结合各主因子得分进行分析,创力电子综合得分第一,主要由于该企业创新财力投入能力因子F1,技术产出能力因子F2,出口创汇能力因子和创新人力投入能力因子F3得分均位居前列,但是其社会贡献力因子F4为负,使得其综合得分低于1,因此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对于创力电子来说,可改进企业对社会贡献力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从样本分析结果来看,十二家温州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高,需要加大创新人力和财力投入,提高出口能力、技术性收入能力,同时加大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力。

参考文献: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范文2

关键词:企业;创新能力;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7026502

1 引言

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作为最具创新能力的特殊群体,创新型企业已成为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主体力量和“王牌军”。党的十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2 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意义

我国目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和驱动力研究还不太多,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界定,常晓清结合经济学和管理学视角,将自主创新定义为:企业以获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能力并迅速使之商品化为宗旨,以自我为主发展与整合企业内部与外部各种创新资源为途径,为持续获得市场竞争优势而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1]。不难看出,核心技术的自主突破、关键技术的领先开发、新市场的率先开拓是自主创新的三个特性。为稳固和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

力势在必行,重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实现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首要任务,也是解决企业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技术竞争能力,企业发展中遇到各类问题和矛盾要通过发展来解决。通过提高企业经济质量和市场规模,将技术核心竞争力转化为市场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促使企业经济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2)我国大多数企业产业不强,企业大而不优,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竞争能力和产业整体素质不高。资料显示,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实现科技进步,对企业转型发展的贡献率大都在70%以上。因此,立足自主创新,强化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是企业转型的重要途径。

企业自主创新与社会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决定了企业的自主创新不是一个独立的、单一的创新活动,而是一个与社会、区域和其他行业的创新活动,特别是相关激励政策以及相应的经济环境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2]。

3 从企业自身出发,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途径

3.1 建立和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体系和长效机制

3.1.1 战略方面

企业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战略,纳入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之中,给予自主创新工作以明确的定位和支持。在产品开发战略上不是采用传统的、大众化的、模仿别人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而是自已不断研究、开发,在产品结构、性能和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上不断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通过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3.1.2 制度方面

企业要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制度体系,制定有利于保证研发投入的制度体系,明确企业内部各层次之间的创新职责和分工,构建权责清晰、运转有效的企业创新管理体系。通过制度保障,整合企业内外创新资源,提升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3]。

3.1.3 人才方面

要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用人机制,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要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加快形成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制度。

3.2 加强以企业研发中心为主体的创新平台建设

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承载的平台,企业可以保持强大的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也多得益于企业研发中心的建设。研发中心的建设一方面利于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加速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技术储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4]。

3.3 结合实际条件,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必须实事求是,从企业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在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上,都要量力而行。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一方面要合理利用企业原有的技术资源,防止不切实际的“变革”和由此造成的浪费;另一方面则要努力为企业的生产经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收入。

3.4 加强技术创新队伍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原动力。企业要大力加强科技人员队伍建设,在人才使用中,大胆启用年轻同志到重要技术岗位任职,并通过科技研究和攻关,锻炼科技队伍。给科技人员在生活、工作上创造有利条件,制订有关职称晋升、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极大地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从政府出发,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议

4.1 通过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基层政府应贯彻落实好基于国家制定的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相配套的政策,把企业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上来。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引导企业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促进企业通过建立研发团队和研发平台、持续的研发投入,真正的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5]。

4.2 完善机制,推动建立市场化的创新研发模式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资金、项目、政策等倾斜,引导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主体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研发模式。引导企业依托自身科技研发资源,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鼓励有需求的企业通过委托、技术入股、合资合作等方式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4.3 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

利用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充分依托区域科技机构、人力等软硬件资源,参与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资源潜能,把工作重点向涵养、凝聚、使用科技资源转变,推进区域企业、高校、院所和跨国研发机构的资源共享和共建。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联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高校相互连动的创新网络。

4.4 加强研究与宣传

深入总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涌现出的各种新做法、新探索、新模式案例,利用平面、网络以及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强经验推广和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可学、可做、可实现”的良好氛围,引导更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不断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黎娜,龚建立,温瑞珺,等.创新模型选择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7).

[2] 李剑力.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障碍与对策[J].学习论坛,2009(2).

[3] 戴德余.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企业主体地位是关键[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范文3

目前中国制造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国内面临劳动力成本过高、生产效率偏低、原材料利用率低、能耗大等严峻挑战[1];国际方面,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为了保持制造业的先进地位,发达国家严格限制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使得引进方式获得先进技术的难度更大,解决这些问题的焦点在于中国企业自主技术能力的提升。面对新一轮工业革命给当今中国制造业带来的技术赶超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破解资源约束,优化产业结构,在新一轮科技发展中抢占先机的契机,密切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对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势在必行且具有重大意义。

2理论回顾与分析

2.1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与后发技术追赶的历史经验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耗费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2]。“战略性”强调该产业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能够实现产业主导技术突破所带来的潜在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新兴性”强调产业技术的先导性,认为该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萌芽期及成长初期,核心技术和主导设计都不成熟,技术和市场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3]。对于后发国家而言,技术变革的有利时期通常是在技术的初创期甚至成长期,由于该时期发达国新的技术体系处于初创阶段,产业进入壁垒低,技术创新的盈利机会和增长潜力大,因此存在技术追赶的“机会窗口”[4]。因此中国做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旨在通过掌握新兴产业的领先技术为改造传统产业提供优势,从而完成跨越式发展,实现对发达国家的经济追赶。

2.2自主创新与后发国家技术追赶路径

传统追赶理论针对后发技术追赶的研究,基于后发国沿着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既定技术轨道的追赶情境[5]。国内学者陈劲1994年提出自主创新,并认为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终极目标应是实现更多的自主技术创新,提高发展的竞争性与持久性[6],国内外研究把自主创新分为三种模式: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本文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中的典型企业为样本,结合中国情境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高技术企业技术赶超的路径“是什么”、“为什么”;分析在后发追赶情境下高技术企业技术能力提升与技术赶超路径模式,为高技术企业技术赶超提供理论借鉴。

3研究方法

3.1案例企业选择

案例对象选取基于以下标准:①行业有一定分散性,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子行业,以提高研究结论的普适性;②被选择的样本与研究主题高度相关,使案例对象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最终选择了两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

3.2案例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案例调研采用半结构化访谈进行,结合媒体报道、专业杂志、文档资料等二手资料作为信息来源,通过多样化的数据来源进行三角验证。案例分析采用模式匹配和时间演化相结合的方法,以高新技术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实践为主线,从纵向维度描述不同阶段每个案例主体的技术能力演化过程;再把两个案例进行对比。围绕核心问题“高技术企业的技术赶超路径是什么”,其关键影响因素、相互关系逐渐显现出来,主要有:技术环境、技术能力、技术来源方式、技术战略等。

4案例描述及分析

4.1政府引导下的高铁产业赶超路径:“引进—集成—创新”

(1)高铁产业的整体技术环境。大规模发展高速铁路,是中国在能源和环境约束下解决交通运输供给不足,同时带动大批高新技术和相关产业、制造业提升与发展的战略决策[7]。法国是世界上最早致力于高速铁路研究的国家,同时善于技术引进再创新的日本通过积极与法国合作,引进法国技术创新的先进成果,集中力量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在短时间内对高铁技术进行了系列改进与创新。此后英、德、美国等在该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与技术追赶,这些发达国家在较长时间内,形成对高铁技术的国际寡头垄断格局。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的高铁技术体系是日本新干线、法国TGV和德国ICE三大技术体系。(2)中国高铁技术的发展与赶超过程。中国高铁及车辆技术的研究经历了近20年的里程。以2008年为分界点,将国内高铁技术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0年至2007年,该阶段前期主要依靠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进行技术突破,后期铁道部决定转而采取国际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路径,有针对性地开展德国、日本、法国的高速动车组的引进消化吸收。从2004年开始经历了整机进口、零部件进口、整机组装、技术消化,提高国产化率的过程,中国北车积极消化吸收引进技术所蕴含的隐性知识,采用先模仿、再创新的方式,短时期内缩小了与国外的技术差距,建立了时速200~250公里技术平台和动车制造体系。但是制造能力并不等于创新能力,当时中国北车在高铁车辆国产化改造中,对高速列车的九大核心系统的认知,还停留在参照引进的图纸从事低水平的研究阶段。第二阶段从2008年至今,实施《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进入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7]。这个阶段可以用两个跨越式台阶来描述高铁产业技术创新:第一个跨越,自主研制时速350公里动车组,主要解决高铁技术系统耦合引致的技术需求,可以看成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的技术优化,依靠国内技术攻关,中国高铁在转向架技术、轮轨动力学、车体结构等影响列车提速的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第二个跨越,突破了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列车,同时依托时速500公里高速列车试验的技术需求,开展高新技术在应用中带来的基础理论研究,在气密强度、振动模态等十大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8],上述关键技术的突破,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技术集成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通过集成世界4种最先进的高铁技术,我国高铁产业具备了产品完全自主开发能力、低成本进军国际市场优势。依托国家大型建设项目,在铁道部的引导下,国内高铁企业成功实现了对世界高铁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通过技术引进,高铁企业搭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铁产品技术平台,最终完成了高铁技术的跨越突破。通过对中国北车与国内高铁企业研发、制造能力的各阶段观察,发现中国高铁企业的技术能力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定积累水平的初始技术能力阶段(第一阶段);持续改进与发展技术能力阶段(第二阶段);复杂产品的系统集成创新能力阶段(第三阶段)。中国高铁产业的成功赶超是在科技部、铁道部和行业部门协同下组织实施,铁道部通过统一向国外招标,一揽子引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然后根据高铁所需要的项目性质,通过大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核心配套企业等组成各项目联合体;形成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国家科技项目经费为牵引,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各创新主体的作用,把多方技术创造性地集成;最终依托国内巨大运输市场需求,使高铁产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突破。据此提出以下命题:命题1:对于具备一定技术积累、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选择引进产业带动效应大的重点技术,通过技术消化吸收,强化集成创新能力,这是后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重要切入点。命题2:以国家科技项目经费为牵引,由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建立协同创新平台,集成优势创新资源,是实现复杂产品系统创新与技术赶超的关键条件。

4.2中兴通讯的技术赶超实践:“跟随———引领”模式

(1)产业技术环境分析。电子信息产业是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性最强的高技术产业,作为科技主导的产业,它的首要特点是研发投入多、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技术环境整体处于复杂与高度不确定性。在国际经济衰退背景下,中兴通讯和华为逆势增长,在市场份额和专利权上都有重大突破。中兴通讯2012—2014年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前三,当今已拥有超过6万件全球专利申请,1.7万件已授权专利[9]。作为信息通讯领域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企业,成功实现了技术追赶和多项突破,进入全球信息通讯企业第一方阵,居于引领地位。(2)技术追赶与超越历程。电子信息产业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兴通讯从技术追随者、局部领先者、到技术标准制定者,实现了追赶与超越的“三级飞跃”,企业的技术能力也经历了从弱到强的三个阶段:1987—1995年“跟着跑”———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形成自主产品开发能力。1987年中兴进入以固定电话为主的国内通信行业,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通讯信息业与国际先进技术相差30年以上,在“后发优势”战略思维下,中兴通讯一步到位引进当时最先进的数字程控交换机技术,并努力对该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根据技术轨道理论,在累积性弱的技术轨道中,企业容易学习和追赶,同时在技术发展中容易出现实现跨越的机会[10]。中国信息通讯业实现技术突破和赶超,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利用通讯技术产业的技术轨道积累性较弱,移动通讯技术演化过程“整体上升、代际差别”存在技术跨越的机会窗口,从而抓住市场重大变化带来的有利机遇实现赶超。在技术跟随战略下,中兴始终将技术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借助逆向工程等途径分析引进技术的核心隐性知识,挖掘核心隐性知识与自身知识的互补性,特别注意“学习机会”的大小,通过“干中学”进行技术积累,缩小与领先者差距。1995年中兴自主创新研发了10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标志着自主开发能力提升。1996—2005年“并肩跑”———培育复杂技术整合能力、实现技术多元化。1996年中兴实施战略三大转变,一是产品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拓展;二是产品市场由“一网”向“多网”扩展;三是从通讯传输产品进入手机生产领域。容量巨大的中国市场为中兴通讯这一阶段的跨越发展提供了主要优势,中国市场对电子类产品的需求升级给坚持市场导向战略的中兴提供了机遇。快速而准确地捕捉市场机会的战略能力,使得中兴识别和利用每次市场机会,开拓了小灵通市场、研制手机产品,大规模进入大众消费品领域,充分发挥它在制造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奠定了中兴通过能力积累最终实现原始创新的基础。2002年CD-MA、GSM和PSTN三网融合标志着中兴的复杂技术整合能力迅速提升,在许多技术领域极大地缩短了与技术领先企业的差距,从2G时代的跟随者,跃升为全球3G时代的同行者,并且有能力进一步在核心技术领域突破,从而将技术战略从技术跟随型转向技术引领型。2005年以后“领跑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核心技术领域。随着行业地位的持续提升,中兴的技术研发从国内向国际研发合作发展,加大了海外市场和研发中心的扩张度,重视R&D,每年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10%,2013年R&D投入超过了10亿美金;在美国、法国、瑞典、中国设立了18个R&D中心,各个R&D机构形成了“蛛网型”内部知识共享网络,多渠道多方式的知识交流,提高了R&D网络的联系深度、广度和多元化[11]。国际研发合作有利于企业获得互补性知识,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有利于降低研发风险和研发成本,提升研发的规模效益;有利于产品适应东道国顾客的特定需求,增强在各国的适应能力,为中兴知识储备调整和准确捕捉市场机会创造了机会,也为实现产品和服务多元化以及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准备了条件。目前在LTE/4G、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技术领域,中兴拥有数千件基本专利、核心专利,其中持有专利的90%以上为技术品质高的发明专利。在核心技术领域,作为4G标准的主要起草者、5G技术标准的主要创新者,中兴成为信息通讯技术的领跑者。分析发现:通过“干中学”进行技术积累,同时建立广泛的国际研发合作是中兴通讯利用机会窗口进行技术跨越发展的前提基础;把握市场机会,尽早预见到由于技术变化带来的市场转型,继而占领新一轮技术转型先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最终拥有技术标准制定话语权,成功实现技术赶超。命题1技术能力积累和构建广泛的外部研发联盟是后发追赶情境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追赶的基础。命题2处于市场成熟、竞争充分产业环境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注重技术和市场的结合点,尽早预见到市场转型,继而占领技术转型先机是技术赶超实现的重要条件。

5结论及政策启示

5.1技术赶超路径选择:技术能力与技术来源方式的协同

技术赶超路径选择受到技术环境、企业技术能力、技术来源方式等因素影响。企业技术能力是推动技术赶超的前提内因,是赶超成功的关键因素。特别是企业涉足全新技术领域赶超时,能否在赶超过程中迅速有效地弥补自身知识与能力的空缺,“开辟新的技术积累轨道,积累新的技术与技术能力,是赶超成败与否的关键”[12]。在技术和市场已经高度国际化的技术领域,当新兴产业内的企业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时,可以选择技术收购、技术引进等方式,通过消化吸收来提升技术能力,并在技术能力提升的基础上,调整研发模式,加快技术追赶速度。同时,根据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技术特性采取差异化的创新策略。因此,后发追赶情境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阶段的技术追赶会表现出不同特点,可以选择的赶超路径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5.2后发追赶情境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赶超的启示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范文4

论文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模糊综合评价

 

1.前言

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具有高的技术创新水平是寻求可持续发展和保持自身竞争力的优势的重要途径。企业技术创新是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1],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之源[2]。从这个层面上看,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企业对于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认识,是企业规避风险,寻求企业可持续发展、获取企业竞争力的前提。因此,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就越来越重要。

索罗(S.C.Solo,1951)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过程[3]。傅家骥(1998)认为技术创新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3]。许庆瑞(2001)也将技术创新看作是新思想的产生、解决问题和进行开发、实现和应用的过程[4]。通过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对技术创新的评价要从技术创新的整体出发,考虑整个过程龙源期刊。

2.评价方法与模型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原则是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只有在科学原则的指导下才能设计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5]。评价的目的决定了一般评价方法的基本思路[6]。本文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体系,通过专家甄选企业技术创新指标,并由专家和职业经理人对指标重要性进行评价,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

在复杂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7]。由于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某些因素是模糊的[8],无法用通常的简单数字来衡量,所以借助模糊数学来处理。创新能力的评价靠主观判断时常存在偏差,将模糊数学应用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判定,使主观判定纳入定量计算的客观统一的判别轨道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方式。

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主要包含指标集、评语集、单因素评价矩阵、权重分配向量4个要素。指标集是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种指标为元素所组成的多层指标集合。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集可以记为:

(1)

每个因素又有具体的评价指标子集,因此可以建立指标子集:

(2)

权重集以各指标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为依据,赋予各个权重系数,用来衡量指标的重要程度。权重集根据指标集和子集来建立,即

, (3)

子集权重为

(4)

评语集是对技术创新能力可能做出的各种评价结果的集合。的评语集合建立为: ,其中为评价的等级数量。

对的每一个指标进行评价可得到单因素评价矩阵:

, (5)

,表示第个因素给予评语的隶属度。

在确定模糊矩阵和模糊向量后,可做模糊变化来进行综合评判:将每个作为一个元素,作为它的单因素评判,构成评判矩阵。通过运算,得到对评价指标子集的综合评价结果,构成了一个评价矩阵评价体系,按照模糊综合多级评价模型,最后的综合评价结果为:

(6)

由此可得到所有指标的综合评判结果。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取得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评价等级即为该项目的综合评价等级。

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实例

下文以济南市长清区某高新技术企业为例,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为了更好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本文在山东济南选择了部分企业经理人,高校企业管理专家教授和咨询公司高管,首先对该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具体评价过程如下:

3.1指标体系的建立

首先建立主效率指标集:根据对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因素的分析,综合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指标,从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研究与开发、创新组织管理能力、创新生产实施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创新产出实施能力、创新倾向能力7个方面来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主效率指标集,构建各主效率指标的子效率指标。

效率评价指标权重分为2个层次:各主效率指标权重和每个主效率指标中各子效率评价权重龙源期刊。2个层次的权重确定均采用专家评估法进行。主效率指标权重由技术创新方面专家、教授及有经验的经理人综合评定,以确定各主效率指标权重。子效率指标权重则分别由熟悉不同主效率指标的专家及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和经理人综合评定,确定各子效率指标权重。其综合评级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

创新资源投入能力

0.104895

 

 

创新资金投入强度

0.272727

创新人员投入强度

0.454545

非R&D投入强度

0.272727

研究与开发能力

0.188811

 

 

自主创新产品率

0.186047

技术扩散效率

0.302326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能力

0.348837

(R&D)人均研发经费

0.162791

创新组织管理能力

0.160839

 

 

创新频率

0.139535

创新组织运行管理效率

0.302326

风险预测与规避能力

0.279070

与外界的合作能力

0.279070

创新生产实施能力

0.132867

 

 

创新成功率

0.222222

生产设备更新水平

0.222222

生产人员综合水平

0.305556

创新实施的标准化水平

0.250000

创新营销能力

0.153846

 

 

营销人员素质

0.186441

营销费用投入强度

0.203390

市场研究能力

0.220339

营销网络建设程度

0.203390

营销体制的适合度

0.186441

创新产出实施能力

0.132867

 

 

创新产品市场占有率

0.255319

创新收益率

0.276596

创新质量水平

0.319149

每千人创新数量

0.148936

创新倾向能力

0.125874

 

 

创新倾向

0.195652

企业家战略决策能力

0.304348

企业文化、企业理念

0.260870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范文5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影响因素

一、前言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是产生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技术创新是企业在当今激烈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并不断发展的基础。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普遍不高,进而影响到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排名。本文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希望能对如何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找到突破点。

二、企业内部影响因素

1.创新决策。在技术创新中,创新决策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有关半导体技术决策中,在1947年晶体管出现后,前苏联做出错误决策仍然发展电子管,美国企业家没有认识到晶体管的市场前景因而也错过了创新时机,只有日本索尼公司做出正确的创新决策,当即买下晶体管的生产许可证,立即投入设计生产,从而成为该技术的市场领导者。可见,创新决策是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2.资金、技术、设备投入。技术创新必需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因此投入资金的总量与结构也影响技术创新的效果。研究表明,企业研发支出至少应占营业额的2%~4%才能生存下去而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研发支出还足营业额的1%。国家研发投入资金总量也不足,我国2004年研发经费支出1843亿元,占GDP的1.35%。而美国从1989年~1999年间,R&D投资在GDP中所占比重从2.6%提高到2.79%。投入资金的结构对技术创新也有重要影响。资金结构单一,则不利于资金规模扩大,同时增加了获得资金的风险。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投入和信贷资金,风险资金和股市资金所占比例过小。

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将新技术引入生产过程,并使之商业化、市场化。投入的新技术是技术创新的对象,无论是模仿的技术、引进的技术还是完全自主开发的技术,都需要能够进行生产、能被市场接受。我国技术创新的投入技术层次不高是主要问题。

研发设备、生产设备投入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效果的主要方面。研发设备直接影响技术研发质量,如果只有优秀的人才而没有先进的研发设备,也无法开发出先进的技术。技术的实现要靠生产,生产设备落后则无法将先进技术转化成先进的商品,必然影响技术创新的效果。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设备老化、落后现象。

3.组织能力。企业的组织能力就是将企业的资源全部调动起来,实现最终产品的生产。技术创新过程中,除了技术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需要协调共同研制产品,同时还需要市场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财务部门提供资金支持,人力资源部门吸收创新人才、对职工进行有效激励等,这些都是组织能力的体现,即通常所说的技术创新的界面管理。目前我国企业组织结构松散,研发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欠缺,严重影响了创新的有效实施。

三、企业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1.市场需求。经济学认为,追求利润是企业进行生产的根本目标。而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市场中消费者的购买来实现。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生产技术和能力,成功标准就是能否得到市场认可,获得市场效益。因而,技术创新必须注重市场需求,以市场需求作为技术创新的最大前提。市场需求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直接动力,有需求的技术意味着潜在的利润,企业就有动力进行各项投入,若无市场需求,在企业看来就没有进行创新的必要性。

2.竞争环境。企业如果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创新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则企业会主动进行创新。若企业所处环境竞争较弱,或国家保护性强,则进行创新动力不足。

3.政府政策。政府有关技术创新的政策主要包括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科技投入等。政府针对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政策措施,划分不同的产业类型进行重点扶持、合理限制等,这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时必然会考虑的因素。财政政策主要是对某些产业、某些企业给予优惠的税收、信贷等方面的特殊政策。科技投入也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如果国家加大科技投入,会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因而促使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创新。

4.法制环境。技术创新成果是知识成果,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要对成果进行有效保护,保护技术开发者的劳动成果促使开发者有继续进行开发的动力。因而有关技术创新的法制环境主要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我国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给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创造更公平、更广阔的空间。

5.交流与合作。技术创新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新的知识与灵感。当今技术发展迅速,单个企业很难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某个领域占的绝对优势,与外界进行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外界资源,取长补短,才能获得长足进步。

四、小结

从企业的创新决策、资金等投入、组织能力、市场环境、竞争环境、政府政策、法制环境、交流与合作等因素考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作为进一步分析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途径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梁嫣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重工科技,2003(2):P54~55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范文6

[关键词] 高新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以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为出发点和归宿,对其所拥有的技术创新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是高新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其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高新企业技术创新特点为基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高新企业进行评价,有利于高新企业寻求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指导高新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改进技术创新方向,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提供基础和依据。

一、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合理的基础,评价结果是否科学很大程度依赖其指标构成,标准,程序等方面是否合理科学。因此,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评价指标的选择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的本质;涵盖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规律,同时结合必要的专项调查和考证,定性、定量相结合,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和描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状况。

2.可比性原则,由于不同行业企业的经营方式、生产特点、开发内容等是不完全一样的,特别是企业规模大小不一样,创新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单纯从评价指标的绝对数上看,有时往往是不可比的。但从相对数角度方面来观察,就消除了这些影响。考虑到各类企业间统计指标的差异,在具体指标选择上,必须赋予各类企业共同的指标内涵,统计口径和范围尽可能保持一致,以保证指标的可比性。

3.系统性原则,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其评价指标也应有系统性。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若干相互依存的部分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体系,企业技术创新效果是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整体功能的体现。

4.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和指标的可度量性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基本原则,否则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缺乏实际意义。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尽量避免形成庞大的指标群或层次复杂的指标数,有些指标很难量化或没有可靠的数据来源,这些指标原则上不予考虑。做出的评价指标必须便于实际应用,是可以测量和量化的。

5.动态原则,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定不仅要分析过去与当前技术创新行为的业绩,还要对企业进行跟踪评价,研究其潜在的能力。

二、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

1.指标体系研究的缺陷。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基于对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认识。由于目前在理论上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着不同理解,导致指标体系种类繁多而缺乏权威性和针对性现象并存;虽然对技术创新能力在时间因素和环境因素上做出了考虑,认为创新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滞后性,高新企业的创新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但是在指标体系的建立上却几乎没有涉及这两方面的因素。

2.从知识管理角度研究不足。技术创新如果是一种知识在企业内部流动并产生新知识的结果,那么这个流动过程的有效性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技术创新能力形成及其效果,但是,目前极少人从知识管理角度对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展开研究。

3.动态研究不足。如果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动态模拟竞争环境、政策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条件下的企业创新行为及其创新投入产出的情况,以判断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化,是很有意义的。但目前的研究以静态评价居多,动态研究几乎未见。

三、指标体系的建立

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依靠新技术上的创新推动企业的发展能力;也就是通过引入或开发新技术,使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的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组合性概念,它从企业的多个侧面得到体现。本文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管理能力、创新资源投人能力、研发能力、营销能力和创新实现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所示。

本文综合考虑了数据的收集难度、指标体系繁杂程度等因素并经过相关分析剔出冗余因素,建立了操作性较强的指标体系,可以在实际中进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