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七年级上册语文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范文1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一单元 亲近文学

一 为你打开一扇门

二 *繁星

三 冰心诗四首

四“诺曼底”号遇难记

五 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泰戈尔诗三首

写作 有感而发

语文实践活动 我爱文学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二单元 金色年华

六 往事依依

七 幼时记趣

八 十三岁的际遇

九 *伟人细胞

诵读欣赏 现代诗二首

写作 说真话,抒真情

口语交际 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名著推荐与阅读 《汤姆 索亚历险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三单元 民俗风情

十 社戏

十一 *端午日

十二 本命年的回想

十三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五夜望月

水调歌头

*我的思念是圆的

诵读欣赏 对联六副

写作 从生活中找到“米”

语文实践活动 走进图书馆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四单元 多彩四季

十四 春

十五 三峡

十六 济南的冬天

十七 *夏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写作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口语交际 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五单元 关注科学

十八 斜塔上的实验

十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二十 *宇宙里有些什么

二十一 《梦溪笔谈》二则

诵读欣赏 《论语》八则

写作 简单地说明小制作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

语文实践活动 模拟科技新闻会

专题 狼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六单元 奇思妙想

二十二 天上的街市

二十三 *七颗钻石

二十四 蔚蓝的王国

二十五 皇帝的新装

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

附录一 应用问示例

附录二 名家书法赏析

附录三 字词表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知识要点

b《社戏》作者是鲁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有散文集《朝花夕拾》。

本文体裁是小说,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行文,详写看戏的全过程,略写在平桥村的情况和看戏后的余波。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无私的美好的品德,展示了自由自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b《端午日》节选自《边城》,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本文以时间为序,按“争看划船----竞追鸭子---结束赛事”的思路展开,略写穿新衣、画王字、吃鱼肉三种习俗,龙舟竞渡写得最详,赶鸭竞赛次详。表现茶峒人淳朴的民风和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b《本命年的回想》作者刘绍堂,现代作家。本文体裁是散文,按时间顺序写了十件事,再现了京郊运河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

b《十五夜望月》作者王建,唐代诗人。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乌鸦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冷露无声湿桂花”。不仅指庭中桂花,也有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反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若改为“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b《水调歌头》作者苏轼,宋代诗人。上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b《我的思念是圆的》节选自《艾青全集》,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此诗写于艾青晚年,因亲人朋友多不在身边,有的已离世,诗人写此诗表达了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视和怀想。

猜你感兴趣:

1.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目录

2.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目录

3.初一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4.2017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范文2

地理七年级上册学习“地球的面貌”、“世界的气候”等知识,介绍地球的面貌、天气气候的相关知识。讲到这些内容时,我引导学生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落日的幻觉》及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等文章。《看云识天气》用形象的语言说明了气象学中云气的现象;《大自然的语言》介绍的物候学知识,是气候知识的组成部分;《落日的幻觉》写落日现象,其原理主要是由于影响气候的因素造成的;《雨说》用形象的语言赋予降雨以生命,体现了水资源的珍贵。地理八年级上册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涉及到的语文知识有七年级语文下册《土地的誓言》,写的是9・18之后的思乡之情,从中表达了对土地的无限眷恋。通过结合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更加珍惜土地。八年级语文上册《黄河颂》及“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对黄河的象征意义进行了歌颂,也对黄河的相关知识做了介绍,学生会对“中国的河流”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语文七年级下册《登上地球之巅》写的是我国登山健将1960年5月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这就涉及“中国的地形”一节对珠峰的介绍。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用绮丽的语言描写了长江三峡不同季节的景象,从中反映了长江及重庆市夔门峡的相关地理知识。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一文,揭示了大自然的神秘而伟大,这与我们地理中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是一致的。同样本册语文《罗布泊,消失的仙湖》,介绍了我国罗布泊消失的环境恶化悲剧,为我们学习“中国的水资源”及新疆的内容作了很好的补充。

各册语文课文及后面的练习中,还涉及到不少相关地理知识,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这些知识的相互渗透性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我们对各科教材系统性认识的问题,也是教给学生一把学习各学科知识的金钥匙。我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了这些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学生学得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们对所谓的“副科”地理也产生了兴趣,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笔者所教的地理科中考成绩连年获市级一等奖,而且促进了语文成绩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的整体成绩上了一个新台阶。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地理教师要通读整套初中语文教材,全盘进行梳理,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点,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基础。如果教师的目光仅限于所教学科,那只能是井底之蛙,是不可能做到学科间融会贯通的,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有的教师认为这样做是帮语文的忙,这种认识更是错误的。学校、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为了提高全体学生整体的文化知识,哪有帮谁的忙之说呢?因为每一学科都有其特殊性,我们不是通才,所学的知识都有单一性,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虚心向语文等学科的教师请教,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知耻者近乎勇。知道自己的欠缺,又努力学习提高,自己就会变得博学多才。人不可能生下来就是通才,但是通过学习,是可以学到许多学科的知识的。现代教学实践也需要我们这样做,不然就会落伍。

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如下几方面做好了地理、语文知识的融会贯通。

第一,预习自学的点拨。我们懂得这两科间存在密切联系,在指导学生自学时就可以进行适当的点拨,要求他们把二者联系起来学习,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比如,学习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地形”,就叫学生回忆七年级上册语文《登上地球之巅》一文,使之对珠峰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第二,指导对相关材料的朗读或背诵。老师可以在对某一课进行教学前或后,组织学生朗读相关语文内容。比如上地理“中国的河流”中的黄河部分,师生先一起朗诵光未然的《黄河颂》,大家必定情绪激昂,既对黄河有个回顾,又调动了感情因素,为学习该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像《黄鹤楼》、《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钱塘湖春行》等诗歌,我都择时和学生一起背诵,地理、语文学习相得益彰。

第三,在分析课文时适当联系二者进行讲解,增加知识的融汇性,同时调动学生的兴趣,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比如讲解环保、低碳生活等保护地球的问题,可穿插八年级下册语文《敬畏自然》一文进行。

第四,在作业中结合训练。我在布置一些地理训练时,注意结合学生已学或正在学习的语文知识来进行,有时还和语文老师商量共同出作文题进行训练。这样既使得知识贯通,又可解决学生写作无米下锅的窘境。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范文3

【关键词】农村资源;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特点;优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诚然,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任务,它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教学检测上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对我们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回避它或者忽视它都是错误的选择,唯有迎难而上,啃掉这块“硬骨头”才能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拓展其综合素质。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得天独厚的城市不能比拟的条件,我们大可指导农村学生利用,提高语文素养。

一、立足学生薄弱特点,循序渐进地指导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农村学生不同于城市学生,他们大多来自深山,见识少,胆小害羞,语文素养不高,有的甚至连普通话都不大会说,要想一蹴而就地让他们像城市学生立刻积极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那是不大可能的,只能慢慢来,循序渐进地指导他们参与。其中,我们需要把握几点注意事项。

(一)解除学生的拘束,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农村学生的腼腆害羞是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障碍。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方法解除学生的拘束。比如训练学生单独大声读书,当众从容讲话,放开胆子,展示口才,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可以改变“金口难开”的习惯,变得活跃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农村学生的特点,比如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种甘蔗,收稻谷,将这些作为活动的话题,引导他们积极讨论。由于学生很熟悉这些农活,所以一般都会畅所欲言。“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开头做好了,后面就顺利了。

(二)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掌握活动的发展动向

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要预设好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也要预料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周全考虑相应的对策。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发挥教师本身的主导作用,既不能把活动课堂塑造成“教师独大”的一言堂,也不能将活动课变成“学生独立”的自由散漫的课堂,要引导学生走向活动的目标,达到预定的目的。

(三)重视活动的评价,总结活动的经验成果

活动结束,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评价,以鼓励与表扬为主,对学生们的表现加以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争取下一个活动做得更好。同时,教师要善于总结思考活动的成败之处,形成经验,便于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根据农村学校的资源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校内综合性学习活动

农村学校校舍简陋,但绿树满园,放眼墙外可见山丘农田,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坐在操场就可以见到校外的农村美丽风景。笔者常常带领学生来到操场,坐在树下,畅谈理想,创造性地开展主题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综合性思考和探讨活动,一起探讨外面的世界怎么样,一起思考“外面的世界为什么又很无奈”问题,引发学生无限遐想的同时,又让他们对现实社会有清醒的认识。

正课之后,笔者时常带领学生来到校园一角,体验怎样种花植树。农村学校有很多泥土地块,m宜栽种鲜花或果树,是农村学校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天然基地。

农村学校富有特色的地方更是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好资源。笔者所在学校有百年历史,保留下了古老的大门,学校为其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称为“龙门”;又在另一角建有一个凉亭,称为“凤亭”。笔者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组织学生开展“青春随想”活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带领学生走龙门,坐凤亭,让学生体会“鲤鱼跃龙门,展翅成金凤”的成功感,畅想成龙成凤的未来,激起学生奋斗的欲望。

三、发挥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创造性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丰富,牛耕羊奔,山清水秀,果树飘香,稻穗沉坠,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天然条件。

在开展“感受自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和“寻觅春天的足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活动中,应把学生带到田间地头、山丘河岸,去感受并认识自然,引导他们把这种感受与认识表达出来。开展“马的世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活动,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笔者直接把学生带到山坡上,近距离地观察马,马的形态、马的动作、马的劳作,一目了然,不需赘言,学生心领神会;再和农民聊天,聊聊马的脾性、马的作用,让学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绝大多数农村初中学生都参加过农事劳动,他们对农事劳动的过程与感受是城市学生无法比拟的。如七年级“我爱我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活动,可引导学生谈农家生活,说说从农事活动中获得的收获和体验到的快乐。

四、发挥农村的文化资源优势,创造性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农村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有些是城市无法比拟的,如农事诗、俗言俚语、农谚、古建筑等。笔者所在的农村就有几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一是嘹山歌,二是采茶戏,是老祖宗代代相传下来的,神奇而又渊博,不进行深入的学习是学不会的。我们完全可以充分挖掘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范文4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成份,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面对枯燥、抽象的知识,学生往往缺乏兴趣,发出“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叹,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看云识天气》一文的教学中,面对比较枯燥的云与光彩的种类、特征和预示的天气情况等知识时,学生表现出不耐烦、跳动不安等不感兴趣的行为,教师就应当适时地进行引导。如:“看看窗外的云是属于哪一种类,预示近几天的天气情况如何?”“比比谁能最快又最准确地发现当地云的形状与天气变化情况?”

二、思维偏离时及时引导

如果方向不明确,或没有一个探究空间的问题情境,学生往往无法自主地开展对新知识的探索。这是由于学生的年龄与认识水平的局限,在探索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含量只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经常会发生思维偏离,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尽快地回到需要探索的知识轨道上来。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中,学生只是停留在对优美景色的揣度欣赏上,也能分析到诗中的初春景象,但很难想到诗中所蕴涵的作者感情是什么。教师若能及时进行引导:大家猜猜作者白居易为何写这首诗呢,诗中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学生马上就能找到“爱”字。为何而“爱”呢?寥寥数语,学生恍然大悟。

三、困惑不解时适度引导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引导。”探究问题有相当的深度、难度、开放度时,学生通过努力仍然想不通,这表明学生此时正处于“愤”“悱”状态。教师应适时引导,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思路。

学生在探求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时往往会遇到一定的思维障碍,如果教师能适时地将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很快便能从这种思维困境中走出来。

四、理解失误时适时引导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时学生已经陷入“我已误入歧途中”的状态。教师此时应适时引导,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指导学生重新探索,分析错误的原因,最终找到正确的理解。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范文5

一、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趣味

浓郁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够使学生更自然更快乐地投入其中,而且也会使知识的传播更加快速与准确,而箴言名句中又不乏趣味的部分,这些往往都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趣味。比如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尊自强》,这是学生踏入初中生活后初次接触思想品德课。因此,教材在内容上也选取了《我是中学生了》《我们的新集体》《适应学校新生活》这几节“开学季”特征明显的内容,围绕着“校园生活”这个主题。假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引入类似所讲:“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春天,一朝最好是清晨。”这类箴言名句,对学生来讲,他们能够在这则简短的箴言名句中意识到自己正处于最好的青春年华时代,他们会因此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特别是因为自己的青春年华而倍感自信,这些美好的感觉有助于营造出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而活跃的课堂氛围又有利于提高课堂趣味性,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入灵动气息,丰富学科美感

这里的灵动气息指的是给课堂注入一股“美流”,让整个课堂充满艺术性的气息,从而给思想品德这门学科增添更多的学科美感。比如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这一句“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原本就是源自于英国的一句谚语“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该课讲的就是要互相帮助且不要强迫别人,在这层意思上,我国古代也有类似的箴言名句,比如“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王梵志《全唐诗补逸》”“每有患急,先人后己。――陈寿《三国志・蜀志》”,这两个都是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中会涉及的,而且前者的体裁是诗歌,后者的体裁是史记,这两种都是古代文化中的不同类型,当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入这类箴言名句时,实际上所进行的就是跨学科教学,当语文这一学科的灵动气息、艺术美感包裹着思想品德时,连带着思想品德课都会变得更富有美感,而这些都将使得思想品德不再被学生认为是枯燥的,或者是因为其抽象性而给人“飘浮”之感。

三、总结精华要点,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考虑到思想品德所教授的内容都是精神层面的,其抽象性也间接导致了学生可能会因此在课堂上更加容易走神、分心,而这就需要教师在关键时刻把学生的思绪拉回来,通常来讲,富有精华要点总结式样的箴言名句都会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十三课《不以规矩 难成方圆》,这一课讲秩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而法国作家沃夫拿格说过:“在人类中,秩序起着支配作用,这就证明了理性和道理最为强大。”瑞士哲学家阿米尔说过:“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向我们揭示了遵守秩序的重要性。简单来讲,由于箴言警句通常都是智慧的浓缩与精华的结晶,它通常惯于将一大段文字的道理简化为一两句话,当它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时,犹如给人醍醐灌顶之感。因此,当教师在课堂结束之前或者对教材内容进行小结之时,恰当地引入箴言名句有助于起到总结教材精华要点,凝聚学生注意力的效果。

四、文化精品传承,启发思想精髓

思想品德是一门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进行塑造的学科,从精神层面的角度上讲,它离不开充足的“精神食粮”,而箴言名句中有不少是我国古代的能人志士所总结出来的,它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因此,当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箴言名句时,一方面,这是在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精品进行着传承;另一方面,也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精髓方面的启发。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范文6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初中《语文》教材(七、八和九年级上下册,2007年3月第2版)安排了8种常用辞格的学习,这很有道理。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辞知识内容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问题,诸如比喻辞格内容的编排次序的问题、某些辞格定义的表述以及辞格内容分配不均匀等;因此要适当加以纠正。论述如下:

一、比喻辞格内容的编排的次序不当

在流沙河《理想》一文中“研讨与练习”给出了这样的练习(七年级上册,第28页):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异彩纷呈,含义深刻。试模仿第一段也写几句。

而在该册第54页朱自清《春》的《研讨与练习三》才指出其定义,内容为:

课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通俗易懂。比喻通常都有本体和喻体,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常用比喻词“像”、“像……一样”“似的”等来连接。这种比喻叫明喻。

按常理来说,在说出打比方之后,就应该给出比喻的定义;这样才能让学生和老师对比喻这种辞格有个明确的认识。本应放在第28页说明的却放在第54页来加以说明,教材如此安排,顺序似乎不妥。因此,我们以为,应当把比喻的定义提前到第28页来讲述。另外,在讲比喻的定义时,还可以分开来作两次表述。先讲它用来描绘事物的定义;后讲它用来说明道理的定义;这样似乎更加合乎语文教材中的实际。我们先看流沙河《理想》一文中给理想打的比方: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理想”这个概念对初中生来说,难以理解。但是“石头”、“火”、“灯”和“路”等这些事物我们是能够具体感知的。这样我们就能够顺着这些具体的事物来理解这抽象的概念“理想”。但是在这篇文章中并没有谈及比喻用来说明道理。所以这时候比喻的定义可以解释为:

比喻可以用来描写事物,即是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比喻通常都有本体和喻体,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常用比喻词“像”、“像……一样”“似的”等来连接,这种比喻叫明喻。本体和喻体之间如果用比喻词“是”来连接,这种比喻叫暗喻。

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的课文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第175页):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来表达人们“下岭便无难”的感受,说明一个让读者自己去感受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即是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地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这时候我们可以来说明比喻的定义:比喻也可以用来说明道理,就是在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道理来打比方,使说理通俗易懂。

我们以为,先讲比喻可以用来给事物打比方,后讲它也可以用来说明道理,并且根据教材中相关的用例来说明,这样的安排更方便初中生的理解。

二、某些辞格定义的表述不尽一致

在初中八年级(上)杜甫诗三首中,在述说对偶辞格时就先阐明其定义(八年级上册第183页):

古诗中多用对偶句。对偶,又叫“对仗”,俗称“对对子”,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

语文教材九年级(上)第267页附录中指出,对偶俗称“对对子”,是把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给人以音节匀称、音律和谐的美感。

对比两者不难看出,教材在八年级上册第183页的表述是“意义相关”,但在九年级上册第267页的表述却是“意思相关或相反”,显然,第267页的表述中显然多出了一个“意思相反”;“相关”自然包含“相反”,多出来的“意思相反”是有意强调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在八年级上册第183页为什么不标明呢?我们以为,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解释还是完善一些,妥当一些。

又如夸张的定义。八年级下年级《语文》一书中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是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第36页)。九年级《语文(上)》第266页附录中则指出,夸张是运用远远超过客观事实的说法,故意对人或事物做扩大或缩小的描写,以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态度,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对比上述两者的定义,显然九年级的论述中包含了夸张的功用。这两种不一致的表述会让教师和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到底夸张的定义哪一种表述更好呢?附录中的夸张还提到了夸张的表达功能,而八年级下年级中却没有如此定义。这样前后不完全一致的定义会让学生感到疑惑,进而怀疑教材的权威性。我们以为,附录中的解释更加准确一些。

再如反复的定义。《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7页指出,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而《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67页附录中指出,反复是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某种结构,以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感情。

对比两者,不难发现,九年级上册中对反复的论述比七年级下册的多了一个术语,就是“某种结构”。可见,《语文》教材不同之处对反复的论述并不完全一致。我们以为,附录中的解释更加全面一些,也更加完善一些,可取。

三、某些辞格知识内容分配不平衡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辞在谈到拟人、比喻等修辞时并不均匀,也就是它们出现的次数并不相等。如初中语文教材谈到了8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即为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对偶、夸张、反问和设问。它们在课本后研讨与练习出现的频率分别为:

比喻9次,拟人1次,排比2次,对偶1次,夸张2次,反复1次,反问1次,设问1次。

就整个初中语文教材研讨与练习中的内容来看,夸张、设问、反问等常用辞格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

在众多的修辞手法中,比喻就像软柿子一样,经常被“捏”;而且“捏”的地方大同小异。大都是比喻的效果是什么等问题,如: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7页指出,本文用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试指出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0页指出,诗中说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铁的臂膀”指什么?这个比喻有什么深刻含义?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9页指出,联系上下文……讨论括号里的问题: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唇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尽管表达效果是比喻最重要的功能。但是每次都如此安排,会让教师觉得腻,学生也觉得烦。若大的修辞知识海洋,难道只有“比喻”值得大量地思考和练习?而且练习的内容也差不多。现今学生语言能力素质堪忧,这样不成系统性的内容编排值得我们反思,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因此我们以为,每个辞格都可以安排两三次的练习,以便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本文系2013年贵州省教育厅课题《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汉语知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课题号为:13ZC061]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蒋孝茹.对中学修辞教学的几点意见[J].青海师专学报,1998,(06).

[2]王丽玲,李昌华.中学修辞教学简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3]曹晓斌.中学修辞教学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