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卫生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卫生价值范文1
关键词:新加坡;环境公共卫生;制度
一、新加坡环境公共卫生管理概况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也是一个城市国家。其对环境公共卫生就十分的重视,它以环境整洁、优美而闻名于世,被誉为“花园城市”。作为一个小国,新加坡的环境卫生管理经验或做法不一定适用于中国这样的大国,但某些管理方式或许有借鉴作用。20世纪60年代,随着新加坡广泛而快速发展的工业化,新加坡的环境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完成将新加坡建设成为一个洁净、绿色的城市的目标,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为了更好地管理新加坡的公共卫生环境、提高管理效率,环境公共卫生署于1968年8月重组,这次重组给公共卫生官员提供了更多的权力。另外,新加坡政府还于1968年10月1日启动了“年度公共清洁计划”,其主要目的是使新加坡成为该地区最洁净的国家外,它还旨在让每一个新加坡公民都参与进来并借此教育公众保持新加坡洁净的重要性。
二、新加坡环境公共卫生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主要职责
新加坡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主要由环境与水资源部下属的两大法定机构之一国家环境局(NEA)履行。国家环境局致力于为新加坡改善和维持一个干净和绿色的环境。该局设有以下部门:环境公共卫生署(EPHD)、3P(People,PublicandPrivate)网络服务署(3PND)、企业服务和发展署(CSDD)(下设五个子部门)、人力资源部门(HRD)、企业公关部门(CCD)、政策与规划部门(PPD)(下设四个子部门)、环境保护部门(EPD)(下设四个小部门)、环境公共卫生部门(EPHD)(下设三个子部门)、新加坡气象局(SDTO)(下设三个子部门)、战略发展和改革办公室(SDTO)(下设一个子部门)、环境技术办公室(ETO)、产业发展和推广办公室(ID-PO)、小贩中心办公室(HCD)(下设3个子部门)、新加坡环境研究所(SEI)。负责环境公共卫生管理的主要是以下部门。
(一)环境公共卫生署(EPHD)
环境公共卫生署通过综合的地面监测、研究和适当的防护性措施,来确保新加坡有一个高水准的公共卫生。同时,EPHD还负责新加坡的整体清洁以及确保食品零售行业有一个高标准的卫生水平。另外,EPHD在优化新加坡的人居环境上起着重要作用,主要方法就是通过一些项目(如小贩中心翻新计划、公共厕所清洁计划)来进行优化。EPHD有以下部门。1.环境卫生局(EHD):EHD旨在创建一个市民有环保责任心的社会,努力实现环境的可持续性。EHD工作的重点和焦点有两个:监测和社区参与。监测就是上文提到过的综合的地面监测,根据监测所得到的实时数据来为各种公共卫生问题制定预防性措施和防护性措施;而社区参与则跟社区发展理事会、镇议会、基层组织和居民以及国家环境局下社的区域办公室的推动密切相关。2.环境卫生研究所(EHI):环境卫生研究所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传染病(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疟疾和汉坦病毒感染)和其他环境问题(如室内空气质量、军团杆菌病和真菌感染)。3.公共卫生局(DPC):将整个新加坡的公共场所的清洁由DPC统一领导,能有效提高服务的质量。这种将所有公共场所(如,道路、人行道、下水道)的清洁由一个机构单独管理的模式,解决了以往由几个不同的部门来管理公共场所的清扫而出现的缺乏效率的情况,从长远来看也提高了清洁标准。通过从其他机构逐步接管现有的清洁合同,并对公众的反馈提供更快的响应能力,DPC在不断的提高自己对公共场所清洁的管理能力,确保新加坡的干净与卫生。
(二)环境保护署(EPD)
EPD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新加坡的环境,确保新加坡人世世代代都能享受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其主要职责有: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控以减少和防止环境污染;对新加坡本岛的四个垃圾焚化场(大士、大士南、乌鲁班丹、圣诺哥)和一个近海垃圾埋置场(实马高岛)进行管理;同时,为了节约资源和垃圾埋置空间,环保署也采取措施来减少废物产生,最大限度地回收垃圾和节约能源。EPD之下又设有以下四个部门。1.放射线保护与核科学部(RPNSD)主要是负责执行新加坡防辐射法的一系列许可。2.能源效率与节能部(EECD)EECD主要通过针对新加坡居民、工厂及公共部门而制定的策略和政策及规划以及相应的激励措施来促进能源效率的利用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3.污染控制部(PCD)PCD通过监测新加坡的环境空气质量以及水体的纯度来控制新加坡的空气和水污染。同时,新加坡有害物质和有毒工业废料的管理也是由PCD负责。另外,通过中央建筑计划单元(CBPU),PCD将环境因素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开发和建设中来。4.废品与资源管理部(WRMD)WRMD主要负责大士、大士南废物发电厂和实马高岛的垃圾埋置场以及大士海洋垃圾站的运营和维护。同时,WRMD还通过制定政策及实施规划,来提高废物的回收率尽可能的减少废弃物。这种从源头上减少到达废物发电厂和实马高岛垃圾埋置场废弃物数量的废物处置方式,对土地稀缺的新加坡而言不仅是具有成本效益的而且也是高效一种策略。
(三)小贩中心(HCD)
主要是对新加坡的小贩中心进行管理,以确保新加坡人可以在干净卫生的环境中享受到实惠的食物。同时,为了给公众和小贩带来最佳利益,HCD还负责制定、审核和实施有关小贩管理的政策。HCD设有以下部门及关键角色。1.政策和业务开发部主要是开发、检验、运营小贩政策和策略以及建立外部组织和政府机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新的混合管理模式。2.规划发展部小贩中心的规划和发展以及替换都由它负责。3.租赁管理部主要负责管理小贩中心的设施以及摊档的租期和租约等。另外,该部在日常运作中还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合作关系以此来加强公众参与以及管理公众反馈和媒体查询等。
(四)3P网络部
3P(People,PublicandPrivate)网络部主要负责协调市民、企业及政府之间公共关系,对公众进行教育并引导参与社会管理。
二、新加坡环境公共卫生管理的主要特点
首先,拥有一套完整的环境卫生政策法规体系以及严格的环境卫生执法系统也是新加坡环境公共卫生如此洁净重要原因。以新加坡《环境公共卫生法》为例,它是更新新加坡卫生立法和改善公共卫生标准的一系列措施之一。目标也是把新加坡变成一个洁净、绿色的城市。由于新加坡的法律(Act)由国会通过,条例(Reg-ulation)由各部部长批准。而《环境公共卫生法》于1987年5月20日由国会通过,并于1987年6月10日由总统同意。该法旨在建立一套标准规范,以管理公共清洁服务、市场、摊贩、食品机构和一般环境的卫生相关事项。它还综合了公共卫生部门的职能,取代了1963年《地方政府综合条例》第4部分中载有维持公共卫生的规定。另外,该法是效仿英国的《公共卫生法案》、新西兰的《新西兰公共卫生法案》以及美国的《纽约市健康条例》等类似法规而制定的,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公共卫生环境管理的复杂性,截至2018年1月,该法已历经20余次的修订。这使得该法的规定更加详实、细致,同时也更适应新加坡的环境公共卫生管理的现状。该法共有12部分,其中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收集、处理都有严格规定,例如,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和不适当的处理垃圾,如瓶子和食品容器,将会被处以罚款。对在公共场所存放建筑材料废物或在建造过程中未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危险的人,也受到处罚。该法还对食品机构及摊位的设立和游泳池、殡仪馆、墓地或火葬场设立、使用、管理、经营都有严格的规定。另外,还对违反该法的行为所应受到的罚款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其次,新加坡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还得益于其先进的垃圾处理理念。从垃圾的分类来看,新加坡的小区楼下会有大型可回收垃圾箱和社区发到每家每户的装可回收垃圾的塑料袋,每个月社区和承包商会上门回收这些垃圾。此外,社区还有废旧衣物和废旧书本回收项目。从垃圾的回收来看,新加坡的垃圾回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承包商负责,每户居民每月定期缴纳垃圾处理费;另外一种是通过真空管道系统回收。从新加坡的垃圾焚化来说,由于新加坡是小国,没有土地去做填埋,现行的方式是先在四个垃圾发电厂焚化发电后将灰分送到离岛进行填埋。总体来说,这种先进的垃圾处理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新加坡的公共卫生环境更加的洁净。最后,环保教育先行也是新加坡能够保持优良的公共卫生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上文已经提到新加坡国家环境卫生局通过3P网络部门与社会基层组织密切合作,通过教育和宣传以及一些合作项目来鼓励民众参与各种环保教育活动。最具代表性的活动就是清洁和绿化周,该活动主要是通过参加一些社团来引领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来保护和关心环境,主要是在以下方面:清洁环境、城市花园和水、节能和资源保护。新加坡通过全面加强全民环境保护教育,从提升普通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开始,把环境保护教育贯穿于大、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使环境保护深入人心。
三、结语
新加坡环境维护和建设并重的理念,是新加坡公共环境卫生管理的一大特色。作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政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除了要解决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不断发展经济,同时还要满足居民对良好的生活环境的追求。新加坡政府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这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也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参考文献:
[1]司林波,李雪婷.新加坡的生态问责制[J].东南亚纵横,2017(04).
[2]吴真,高慧霞.新加坡环境公共治理的实施逻辑与创新策略———以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的三方合作为视角[J].环境保护,2016(23).
[3]秦海旭,刘海滨,谢轶嵩,朱小曼,卢宁川.新加坡环保经验对南京的借鉴[J].环境科技,2014(03).
公共卫生价值范文2
收稿日期:20160314DOI:10.13968/j.cnki.1009-9107.2017.01.1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ZZ023);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14KRM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人文社科重大项目(SKZ2014002);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P11)
作者简介:高琰(1979-),女,西安交通大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危机管理。
引言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首次确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确保每个公民,尤其是广大农民能够享有公共医疗服务保障。在强化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奠定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依托西部地区――陕西省历年医疗统计数据,借助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评价乡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以及卫生员在西部地区的配置情况,验证西部地区基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科学性,根据测评结果形成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的相关建议。
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条件与东中部差距较大,东部地区拥有的卫生资源是中部地区的1~1.5倍以上,是西部地区的1.3~1.7倍,占全国的比例比西部地区高约5%~20%[1]。蔡维汉、董晓建认为,陕西省乡镇卫生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存在人员数量不足、人员质量不高、结构分配不合理问题[2];贺凤飞等对陕西省某地区农村卫生人员的配置进行调查,发现陕西省每千农业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仅为0.86人;地区医护比平均为1∶0.97,远低于全国要求(1∶2),与WHO的要求(1∶3)相差甚远[3]。刘强等人研究发现,陕西省2009-2011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人力资源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院卫生人员数比全国水平年均低10.34人和12.97人;卫生技术人员数较全国水平年均低8.61人和11.04人;执业(助理)医师数与注册护士数较全国水平年均分别低5.16、2.49、5.71和3.67人[4]。
农村基层乡村医生素质和能力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陕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研究报告调查显示:乡村医生面临最大的问题在于:职称比例失调,47家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医师、护士和医技人员)中高级职称15人,平均每院0.32人,占1.83%;中级职称89人,平均每院1.89人,占10.87%;初级职称557人,平均每院11.85人,占68.01%;无职称人员158人,平均每院3.36人,占19.29%;学历水平偏低,本科以上学历5人,院均0.11人,占0.61%;大学本科学历57人,院均1.21人,占6.96%;92.43%的卫生人员为大专或中专及以下学历;执业能力偏低,47家乡镇卫生院351名医师中执业医师181人,院均3.85人,占51.57%;助理执业医师106人,院均2.26人,占30.20%;无证人员64人,院均1.36人,占18.23%。数据还显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着无证人员执业情况(乡镇卫生院接近2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近10%),严重影响基层的整体执业能力和医疗安全[4]。
现有研究视角多集中于乡镇卫生院这一层级,虽已明确其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的缺乏,但未能明确资源缺乏是反映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考虑到对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的定义为:“最小的行政区划级别的医疗机构,其大致定位为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其中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并承担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等工作;村卫生室承担行政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等工作。”因此,本文拟从基层最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角度切入,依托现有研究基础,结合最新统计数据,采用基尼系数评价方法,将关注视角放在村级卫生室这一最为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以陕西省乡村卫生室资源配置为例,通过对陕西全省乡村卫生所人力资源总量和结构配置的测算,尝试评价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依此提出改进建议。
一、陕西省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评价
(一)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分布评价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每千人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每个村卫生室至少要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2015年起,约4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由村卫生室承担。陕西农村地区人均乡村医生数量的最低配置达到1‰,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与村卫生室的比例不低于1∶1。结合陕西省历年统计年鉴(见表1),农村地区人均乡村医生数为1.316‰,除西安外,全省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与村卫生室的比例为1.285∶1,除铜川、延安市以外,基本达到了这一比例。
陕西省农村(行政村一级)卫生资源配置数量基本达到国家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最低标准,对比近10年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见表2),人口自然增长率虽逐年降低,但仍维持在4‰左右。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将会迎来新一轮的人口增长潮,当农村基层公共卫生资源增速小于人口自然增长率时,全省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将无法满足这个最低标准。
表2陕西省人口自然增长率
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
然增长率(‰)4.014.044.054.084.003.723.693.883.863.87
(二)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结构分布评价
1.评价方法选择。本文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对陕西省农村基层公共卫生资源(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地区分布的公平性、布局的合理性进行测评。根据测评数值判断卫生人力资源分布的均衡性,反映陕西省农村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分布是否存在结构性缺陷。
2.评价数据选择。根据陕西省历年统计年鉴中的乡村医生和卫生院相关数据制作洛伦兹曲线,计算基尼系数,判定陕西省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分布的公平性、均衡型和科学性。
(三)评价过程
1.洛仑兹曲线的绘制。“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兹(Max Otto Lorenz)提出的一种公平性测量方法,经济学家通常用其来研究社会收入分配或财富分配的公平程度。通过洛伦兹曲线,可以直观地分析一个国家以及社会收入分配平等或不平等的状况”[1]。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讲,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
以陕西省农业人口分布累计百分比为横轴(X),以陕西省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人均数量百分比为纵轴(Y),绘制散点图(见图1),并根据散点形成曲线OCL(图中虚线),该线即为洛伦兹曲线。该线与绝对平均线OL的距离大小,直接反映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弱与强。具体而言,洛仑兹曲线与绝对公平线所形成的区域OLC(虚线OCL与实线OL组成的部分),其面积为s,可直观反映出陕西省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分布情况,图1显示,其分布并非绝对平均,有一定的不公平性,而其不公平性要量化表达反映其严重程度,则需要通过基尼系数反映。
2.基尼系数的测算。基尼系数是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借鉴此,本文用基尼系数以确定陕西省全省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分布的情况。
基尼系数等于绝对公平线与洛伦兹曲线围成的面积与绝对公平线下直角三角形面积之比,其计算过程是:洛伦兹曲线和对角线之间的那块类月牙形区域面积为s,绝对不均等折线和绝对均等对角线围成的直角三角形OAL区域的面积SRtOAL,通常这个是个定值0.5。基尼系数G=s/SRtOAL=类月牙形区域面积/SRtOAL,其中,类月牙形区域面积为直角三角形OAL区域的面积SRtOAL减去虚线OCL与绝对不均等折线OAL组成区域的面积,该面积用p表示,s=直角三角形OAL区域的面积SRtOAL-p=0.5?Dp。
本文按照全省数据所做的洛仑兹曲线散点图,增加趋势线并进行拟合,多次拟合后发现,除单项式y1=1.010 8x-0.154 5的曲线拟合度较差外(用以表征拟合度的R2仅为0.913 4),其他多项式(从二次多项式到6次多项式)曲线均与散点拟合相对较好,各拟合曲线的表达式及表征拟合度的R2分别为:二次多项式y2=0.956 2x2+0.031 4x+0.009 6(R2=0.986 1);三次多项式y3=-0.011 8x3+0.974 3x2+0.024 3x+0.010 0(R2=0.986 1);四次多项式y4=-2.287 5x4+4.629 0x3-1.976 5x2+0.619 0x-0.002 1(R2=0.987 8);五次多项式y5=-1.974 6x5+2.670 2x4+0.261 3x3-0.404 6x2+0.427 7x-0.001(R2=0.987 9);6次多项式y6=31.049x6-97.966x5+115.16x4-61.369x3+15.066x2-0.954 2x+0.000 7(R2=0.988 8)。这些拟合线中,R2越高,表明该曲线与实际的散点重合最多,最适合用其表达式表征曲线,并以此计算基尼系数,据此,本文以拟合度R2最高的6次多项式来表达洛伦兹曲线(见图2),并计算洛伦兹曲线下的面积,即曲线:
y=31.049x6-97.966x5+115.16x4-61.369x3+15.066x2-0.954 2x+0.000 7下的面积。
具体计算步骤是:
先用不定积分求其原函数:
F(x)=∫(31.049x6-97.966x5+115.16x4-61.369x3+15.066x2-0.954 2x+0.000 7)dx
再求其定积分,进而算出面积:
S=[31.049x7/7-97.966x6/6+115.16x5/5-61.369x4/4+15.066x3/3-0.954 2x2/2+0.000 7]01
计算结果为:p=F(1)-F(0)=0.343 4
s=0.5-p=0.5-0.343 4=0.156
基尼系数g=s/SrtΔOAL=0.156 6/0.5=0.313 3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介于0.2~0.3,表示比较平均;
基尼系数介于0.3~0.4,表示相对合理;
基尼系数介于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基尼系数>0.5以上,表示收入分配差距悬殊。
基尼系数越接近1,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等[5]。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目前卫生领域的基尼系数的评价标准均借鉴经济学的上述标准[6]。
同理,测算陕西省农村村卫生室人均数量的分布情况(过程与前类似),其洛仑兹曲线下的面积为p=0.311 35,s=0.5-0.311 35=0.1886 5,其基尼系数g为0.377 3。
二、研究结论
通过绘制陕西省全省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分布的洛仑兹曲线并测算基尼系数后可知:陕西省农村基层公共卫生资源总量上达到国家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最低标准,全省现有农村基层卫生资源在各市的分布符合当地发展实际,基本不存在分布的结构性缺陷,配置相对科学合理。但其所达到的标准仅为最低标准,结合全省人口增长趋势及“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陕西省也将毫无例外地迎来新一轮人口增长潮,对当前的基层公共卫生资源形成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陕西省全省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分布的洛伦兹曲线测算的基尼系数数值显示,陕西省农村基层卫生资源的配置基本合理,但资源总量与结构合理的持久性及资源质量仍存诸多潜在问题,主要表现为:(1)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稳定性弱,农村医生存在较为严重的离职倾向[7]。现有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稳定性不足,离职意愿高,特别是农村基层全科医生更是留不住、下不去。(2)人员技术水平低,业务能力弱。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在学历方面,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以大专和中专为主;在职称方面,初级职称占到75%以上,中高级职称比例很少[8]。业务水平较低,绝大多数卫生院不能开展手术和生化检查等业务[9]。总体来看,个别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中还有卫校毕业的人员,甚至不乏赤脚医生[10]。而其主要原因在于:
1.政策层面。现行的培养机制存在问题。我国大学农村全科医学教育理念尚未完全形成,在校生的农村全科医学教育滞后,多数学校没有设立农村全科医学教学机构,农村全科医学师资的数量和素质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我国农村全科医生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农村全科医生培养数量与城乡需求相比还是远远不足[11]。全科基地面临机构数量不足并需加强硬件软件建设,需要逐步完善医院、基层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间的密切分工合作关系等问题[12]。
2.经济层面。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员面临待遇低、负担重、条件差等现实情况,经济落后、收入不满意是导致农村基层医务人员离职倾向较高的重要原因。
3.制度层面。激励设计不足,职业认同感差。目前大多数地区尚未建立具有激励性的全科医生人事制度(包含考核制度及分配制度),这些因素打击了在职全科医生的积极性,造成全科医生岗位缺乏吸引力,优秀卫生技术人才不愿从事全科医生职业,进而出现`下不去、留不住'的现象[11]。农村全科医生的职业认可度低,职业精神缺失、职业发展与个人追求的满足性不足。
三、对策建议
1.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队伍培养目标。立足西部实际,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队伍的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培养一支“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以农村全科医生为基础的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队伍”。从国家宏观政策出发,建立全科医生制度,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2.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培养的路径。为实现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队伍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本文提出如下培养目标路径。(1)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培养以本地化为主。考虑到农村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的条件限制、医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建议农村基层医学人才的培养以生源本地化为主。地区在制定招生政策时予以倾斜,要以强化本地人才的造血功能为目标,适当考虑区域社会关系的绑定,降低本地人才的流失。根据评估,陕西基层公共卫生医学人才的配置相对科学合理,在今后基层卫生工作发展过程中,考虑以订单式培养为主,实现基层公共卫生人才的有效培养和科学配置。加强基层卫生人员的各类保障,确保专业人“留得住”。(2)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培养要加强制度建设。重点应为制度化辅助,强调农村基层医学人才培养的“输血”机制,实现以“输血”机制造就“造血”机制的土壤,以“输血”机制为“造血”功能赢得时间和基础。
3.医学人才的对口帮扶制度。包括医学人才培养的循环系统:三甲医院向基层选派挂职干部、派驻工作队、实现三甲医院的对口支援。参照多地的成功经验,实现三甲医院向基层延伸(如设立分院,远程会诊等)。以县(区)级医院及其辐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疾病控制中心为一体组建“三级医院―县(区)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阶梯式实践基地网络,或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医院联动,建立“医联体”,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联动。
公共卫生价值范文3
世卫组织推荐的6类最佳食物
1. 最佳水果:依次是木瓜、草莓、橘子、柑子、猕猴桃、芒果、杏、柿子和西瓜。
2. 最佳蔬菜:红薯既含丰富维生素,又是抗癌能手,为所有蔬菜之首。其次是芦笋、卷心菜、花椰菜、芹菜、茄子、甜菜、胡萝卜、荠菜、苤兰菜、金针菇、雪里红、大白菜。
3. 最佳肉食:鹅肉鸭肉化学结构接近橄榄油,有益于心脏。鸡肉则被称为“蛋白质的最佳来源”。
4. 最佳护脑食物:菠菜、韭菜、南瓜、葱、椰菜、菜椒、豌豆、番茄、胡萝卜、小青菜、蒜苗、芹菜等蔬菜,核桃、花生、开心果、腰果、松子、杏仁、大豆等壳类食物以及糙米饭、猪肝等。
5. 最佳汤食:鸡汤最优,特别是母鸡汤还有防治感冒、支气管炎的作用,尤其适于冬春季饮用。
6. 最佳食油:玉米油、米糠油、芝麻油等尤佳,植物油与动物油按1∶0.5的比例调配食用更好。
世卫组织公布的最差食品
1. 油炸食品。此类食品热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最危险食品。在油炸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已经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其部分癌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吃或极少进食油炸食物的人群。
2. 罐头类食品。不论是水果类罐头,还是肉类罐头,其中的营养素都遭到大量的破坏,特别是各类维生素几乎被破坏殆尽。另外,罐头制品中的蛋白质常常出现变性,使其消化吸收率大为降低,营养价值大幅度缩水。还有,很多水果类罐头含有较高的糖分,并以液体为载体被摄入人体,使糖分的吸收率因之大为增高,可在进食后短时间内导致血糖大幅攀升,胰腺负荷加重。同时,由于能量较高,有导致肥胖之嫌。
3. 腌制食品。在腌制过程中,需要大量放盐,这会导致此类食物钠盐含量超标,造成常常进食腌制食品者肾脏的负担加重,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高。还有,食品在腌制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亚硝胺,导致鼻咽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增高。此外,由于高浓度的盐分可严重损害胃肠道黏膜,故常进食腌制食品者,胃肠炎症和溃疡的发病率较高。
4. 加工的肉类食品(火腿肠等)。这类食物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故可能有导致癌症的潜在风险。此外,由于添加防腐剂、增色剂和保色剂等,造成人体肝脏负担加重。还有,火腿等制品大多为高钠食品,大量进食可导致盐分摄入过高,造成血压波动及肾功能损害。
5. 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虽然含有一定量的优质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但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所含有的大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已经被确定为导致心脏病最重要的两类膳食因素。现已明确,长期大量进食动物内脏类食物可大幅度地增高患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如结肠癌、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6. 奶油制品。常吃奶油类制品可导致体重增加,甚至出现血糖和血脂升高。饭前食用奶油蛋糕等,还会降低食欲。高脂肪和高糖成分常常影响胃肠排空,甚至导致胃食管反流。很多人在空腹进食奶油制品后出现反酸、烧心等症状。
7. 方便面。属于高盐、高脂、低维生素、低矿物质一类食物。一方面,因盐分含量高增加了肾负荷,会升高血压;另一方面,含有一定的人造脂肪(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加之含有防腐剂和香精,可能对肝脏等有潜在的不利影响。
8. 烧烤类食品。含有强致癌物质三苯四丙吡。
公共卫生价值范文4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相继报道发生手足口病疫情,并出现死亡病例,防病形势较为严峻,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结果,今年我区的手足口病、麻疹、水痘等传染病疫情不容乐观,同时,随着天气转暖,霍乱、菌痢等肠道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机率将会大大增加。为进一步做好我区夏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当前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2009年本市霍乱等夏秋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工作要求。
一、区卫生局是本区公共卫生工作的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当前传染病防控工作,针对本区传染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重点问题,周密部署、完善预案,及时组织监督检查,严格落实防控措施。要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主动地与食品药品监督、教育、外口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按照工作预案中的流程和要求,做到有效预防、有效控制。
二、各级医疗机构要进一步规范传染病临床诊疗工作,认真执行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严格按照各类传染病的诊断标准和工作预案要求对病例进行诊断;要落实传染病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疫情登记、核对、通报等相关制度,按照《上海市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方案》要求,加强传染病病例报告工作,做到不漏报,不误报,不瞒报。
各级医疗机构应在5月1日前开设或恢复肠道门诊。要进一步加强对肠道门诊的管理和建设,完善腹泻病人登记、消毒隔离等制度,加强院内感染管理,做好对腹泻病人的监测和病原学检索,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一级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发现重症腹泻病人,必须及时向设有肠道门诊的上级医院转诊,不宜转诊的要及时请上级医院专家进行会诊处理。
三、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强化疫情意识、责任意识和报告意识,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网格化管理,团队与服务区域内的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形成对应,有针对性的抓好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要主动结合各辖区工作实际,组织团队医生深入学校、幼托机构、建筑工地,农贸市场、流动人口聚居地,开展健康宣教和防病指导,及时发现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苗子,实现防病工作关口前移。
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监测和动态分析,定期形成疫情报告,为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要加强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演练,切实做好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工作,提高“第一时间”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的能力。要继续组织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查漏补种,提高外来儿童免疫接种率。要落实对各级水厂和二次供水的监测,做好井水消毒工作,维护供水安全。同时协同妇幼保健所加强对托幼机构和学校的检查、指导,切实落实晨检、预防性消毒、病例报告和处置等防控措施。
五、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要加强对医疗机构预检分诊、消毒隔离、传染病报告制度的监督执法力度;要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的传染病防控措施尤其是日常预防性消毒、饮水卫生安全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做好夏秋季传染病防控的监督执法工作。
六、各街镇政府应加强组织领导,协调辖区内卫生、教育、宣传、外口、公安等部门共同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认真治理环境卫生,切实加强餐饮卫生及饮用水安全。协调外来人口管理部门对辖区内非在册幼托机构和散居0-6岁流动儿童进行排摸,配合卫生部门对外来人口开展防病知识宣传,必要时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对非在册幼托机构进行取缔。
七、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和幼托机构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确保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要加强对学校和托幼机构晨检、消毒、报告、缺勤登记等工作的督查,及时组织学校、托幼机构相关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一旦发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疫情,应根据卫生部门的建议,指导托幼机构采取停课措施,并对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的儿童家长进行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努力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公共卫生价值范文5
[关键词] 鄱阳湖;品牌;生态价值;功能定位
[中图分类号] F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8-0041-04
[作者简介] 王 果,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实习研究员,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孙育平,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江西 南昌 330077)
一、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市场竞争、区域竞争已从产品竞争走向品牌竞争,从经济硬指标、硬实力竞争走向文化软实力竞争。一个区域是否拥有鲜明的个性形象与知名的品牌,已成为该区域综合竞争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象征和标志。鄱阳湖是江西的名片,湖区自然和文化条件得天独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着其他区域无可复制和替代的自然优势和经济优势。“鄱阳湖”品牌是对这些优势资源的高度整合,充分挖掘“鄱阳湖”品牌独特的品牌价值,进行品牌功能的定位,将使其成为提升环鄱阳湖地区经济和文化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从而更好地吸引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对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在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规划过程中,“鄱阳湖”品牌的规划和建设,应该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鄱阳湖”品牌理念的树立和明确,对于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布局与规划、生态理念的培育和宣传等诸多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鄱阳湖”品牌生态价值分析
1.“鄱阳湖”品牌的自然生态属性。任何一种类型的品牌都是以一定的事物及其派生物为依附和载体而存在的,脱离自然属性而存在的品牌是没有的,也是没有现实意义的。“鄱阳湖”品牌也是如此。
鄱阳湖地处中亚热带,雨量丰沛,年均降水量1570毫米左右;但冬季常出现“倒春寒”和“寒露风”灾害性天气。鄱阳湖流域平均年径流量1457亿立方米,是长江流域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鄱阳湖由于是吞吐型季节性浅淡水湖泊,水位随季节性变化明显,形成“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独特景观,洪水和枯水的湖面积最大相差22倍,湖体容积相差55倍。
鄱阳湖区12县市土地总面积212.24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9.0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重32.5%;林地面积37.73万公顷,占总面积17.7%;草地面积24.25万公顷,占总面积11.43%;水面38.92万公顷,占总面积18.34%;湖滩草洲面积11.95万公顷,占总面积5.63%,其余为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由此看出:湖区垦殖指数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耕地连片集中,为河湖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水土资源匹配良好,生产潜力大,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农业基地。
鄱阳湖区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水生生物以藻类、浮游动物和水生维管束植物为主,以鱼类经济价值为高,有122种,优势种群为鲤鱼和鲫鱼,约占渔获量的1/2。其次为鳖、龟、虾与河蟹。湖滩草洲生长着草甸和各种湿地植物、浮游生物、鱼虾贝类,为候鸟提供了栖身越冬场所,其中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种群在永修吴城湖面越冬。经济价值较高的水生作物有莲藕、芡实、菱角、慈姑、芋头等。湖区的丘陵山区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主要为常绿阔叶林,人工林以松杉为主。
湖区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为主,间有少量的燃料矿产和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以德安和波阳储量最多。德安莹石矿属大型矿区,波阳属中型矿区,具有质量好、品位高、易采选的特点。玻璃用石英砂储量也很丰富,堪称“硅砂宝库”,开发利用的价值很大。燃料矿产和金属矿储量规模小,不具工业开采价值。但鄱阳湖区周边的有色金属矿,铜、铅、锌、锡都比较丰富,其中铜的储量在我国首屈一指,德兴铜矿为亚洲之最。瓷土和石灰岩等非金属矿也比较丰富,尤其是瑞昌、万年的石灰岩,可供百万吨水泥厂使用。
湖区是江西旅游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自然资源可概括为山、水、洞、城。山有庐山、石钟山、云居山等名山;水有鄱阳湖和长江、赣江等;洞有龙宫洞、狮子洞等;城有中国文化历史名城南昌和九江。唐朝诗人王勃赞誉南昌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南昌又是中国人民的诞生地,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现已成为全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作为英雄城市的光辉形象,将显示出越来越大的魅力。
2.“鄱阳湖”品牌的社会生态属性。鄱阳湖本身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强大的影响力,成为鄱阳湖区域建设项目和产品或服务的天然载体与平台,能够承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作为区域品牌和产品,“鄱阳湖”品牌生态的独特性和影响的广泛性,能够促进生产者、销售商和顾客三者的交流,对鄱阳湖地区产品特性、质量、服务、声誉等进行集中概括和反映。因此,在参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和市场竞争中,“鄱阳湖”品牌具有能够有效地吸引大众注意力的属性。归纳起来,其社会属性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可识别属性、承诺和保证属性、传播及导购属性、心理效应属性。
(1)可识别属性。“鄱阳湖”品牌作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项目的识别标志,其具有表征和区分于同类项目的显著差别。况且,鄱阳湖被国内学者称之为“我国仅剩的一盆清水”,是长江流域最大的通江湖泊,是国际重要湿地,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鄱阳湖本身的这些特点便于人们记忆、理解和展望“鄱阳湖”品牌。“鄱阳湖”品牌作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项目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的标志,具有比项目本身更为简化、形象化和容易传播的属性。作为产品品牌,“鄱阳湖”品牌能够帮助消费者识别产品或服务的产地、生产者或供应者,这样,向消费者传递鄱阳湖产区的产品和服务信息时,给社会以认之的载体。
(2)承诺和保证属性。“鄱阳湖”品牌具有展示对顾客、消费者的信誉、质量承诺和社会责任承担的属性;同时,也通过品牌的专有性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品特色进行保护,使生态经济区的企业生产的产品防止别人模仿、抄袭和假冒,保护企业和消费者正当权益。并且,企业会充分利用“鄱阳湖”品牌的特色和知名度,通过严格生产管理,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努力提高员工素质等,融合到区域品牌序列中去,进一步充实品牌的内涵,提高“鄱阳湖”区域品牌内产品的美誉度和信誉度,向消费者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这样,“鄱阳湖”品牌能够向消费者和社会传递产品的质量性能和企业的市场信誉,购买该品牌属下的产品,消费者会有一种安全感,增强信任度。
(3)传播及导购属性。品牌具有极强的传播性,“鄱阳湖”品牌的传播属性是把产品的品牌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使消费者对产品在认知感觉上发生变化,并留下一定的信息记忆,当消费者发生再次购买行为时,这些信息会起到相当的影响作用。人们在购买商品过程中,总是会收集和比较同类产品的各种特点,而由于“鄱阳湖”品牌特有的美誉度,对其链条内的商品进行了无形的信息传递和强化作用,这些高美誉度、高强度、高冲击力的信息,引导消费者购买“鄱阳湖”品牌系列的商品。
(4)心理效应属性。“一湖清水”、“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等等,这些鄱阳湖的生态属性和概念,必然会在人们心中产生深刻的印象,围绕在“鄱阳湖”品牌生态链下的众多产品也自然会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较高的身份、地位和价值,使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品无形之中提高了知名度,同时也增加了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给社会传播一种观念和“鄱阳湖”品牌所包含的文化,使消费者感受到相应的荣誉和自信,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提升消费者的心理效用。
3.“鄱阳湖”品牌的生态链。“鄱阳湖”品牌的生态链是由其自然生态属性和社会生态属性相互结合形成的复杂社会经济系统,它以鄱阳湖地区优势产业为基础,围绕区域品牌“鄱阳湖”品牌这个龙头,由相关品牌、企业、供应商、顾客、公众、相关组织与群体成员组成若干个品牌生态子链,相互结织的一张大网。在这张大网里,“鄱阳湖”品牌把各个单独成立的因素联动起来,并在这种联动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依据鄱阳湖地区的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鄱阳湖”品牌下应该具有现代生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三大子链的产业优势,它们分别与子链内的要素市场、支持性产业链群、辅产业链群组成内部链群,再与外部的要素市场与消费市场以及鄱阳湖的自然资源、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鄱阳湖文化等组成各自完整的子链,三大子链同时通过内部与外部的协作和资源的共享,相互依托,盘根错节,形成“鄱阳湖”品牌生态链(见图1)。
三、“鄱阳湖”品牌的功能定位
“鄱阳湖”品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鄱阳湖自然禀赋和品牌自有生命力的有机结合,明确“鄱阳湖”品牌的功能定位,有利于鄱阳湖品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通过提高“鄱阳湖”品牌的功能,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进而达到带动整个江西发展的目的。
1.社会功能定位
(1)凸显差异化优势的品牌。“鄱阳湖”品牌应有助于链内产品在目标市场中凸显自身差异化优势,并在受众心中占据比竞争性相关产品更为优越的地位。
(2)协同营销的品牌。“鄱阳湖”品牌应具有统一和凝聚的功能,有利于各界的力量良好自觉地投入到品牌营造和品质提升的努力中来,各利益相关的组织或个人的诉求能有效地协同到“鄱阳湖”品牌信息流上来。
(3)确保形象一致性和持续性的品牌。“鄱阳湖”品牌应确保鄱阳湖形象的可持续建设和管理,规避设计和主题的散乱动摇。
(4)支持顾客决策的品牌。“鄱阳湖”品牌应有助于顾客的识别和认知,简化客商消费、投资、旅游等目的地选址决策过程,取得链内产品良好的口碑效应,增进外部顾客如投资者的信心,提升生态链内顾客如企业、居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5)正面外部效应的品牌。“鄱阳湖”品牌能够产生积极的外部性,增进多项品牌生态链的功能,特别是通过品牌与厂商、旅游、宜居和原产地等子链的协同和互动,有效提升“鄱阳湖”品牌生态链的总体价值和综合竞争力,促进生态链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功能定位
(1)价值增值的品牌。有效地使“鄱阳湖”品牌与鄱阳湖名优土特产品相结合,使品牌的无形价值顺畅地进入产品之中,通过市场体现其附加值,并且要使产品的附加值随着“鄱阳湖”品牌的知名度的提升而不断提高。
(2)能够促进关键产品产业化的品牌。鄱阳湖具有很多优势产业,比如渔业、避洪产业、畜牧业、水上旅游业等,“鄱阳湖”品牌应促进这些特色优势产业向产业化集约的方向发展。同时,具有品牌生态链的顺畅性,有利于吸引本地以外企业积极进入生态链,支持和推进鄱阳湖地区特色产业,特别是生态农业、渔业的产业化发展。
(3)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品牌。“鄱阳湖”品牌应成为区域竞争制胜的法宝,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和战略杠杆。通过使用“鄱阳湖”品牌,达到降低“鄱阳湖”品牌产品需求方(旅游者、定居者、投资者和“出口”市场)在选择时的成本和决策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本地企业和产品的出口贸易,提高相关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推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目的(见图2)。
3.生态进化功能
“鄱阳湖”品牌生态进化要达到使其成为企业及其产品进入新的区域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的有利武器,达到品牌所具有的市场影响力并有能力扩散到品牌所延伸的各种产品组合上,而且要使这些产品也具有品牌同等的竞争力,从而降低与品牌相关的新产品投放市场的风险和推广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
(1)有效延伸进化的品牌。“鄱阳湖”品牌的运作成功、品牌形象的提升和市场号召力的增强,使“鄱阳湖”品牌生态链上的产品能够以比较低的产品宣传成本和市场进入风险,拓展和延伸新的市场;同时,能够在延伸进化中丰富和强化“鄱阳湖”品牌的内涵,在品牌进化中使品牌价值与市场空间都得到提升。
(2)稳定的价值链进化的品牌。“鄱阳湖”品牌生态链系统应具有稳定上下游企业、厂商和最终用户价值链的作用。一方面,品牌生态链的上游供应商充分信任链内企业,链内企业可以为其带来可靠的利润和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链内的下游企业或者销售商使用链内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可以降低质量风险,提高供货的可靠性以及技术保障,有助于提高本企业的竞争力,提供链外企业无法做到的利益保证;最后,对于最终用户而言,购买“鄱阳湖”品牌下的商品,可以带来降低选择的风险,减少精力和体力的支出,对产品价值、形象价值、人员价值和服务价值有充分的信任。
(3)输出进化的品牌。“鄱阳湖”品牌应成为江西经济实力的标志之一,是江西产品价廉物美的代言者,是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生态经济和相关产品的代名词,是国家品牌生态系统的精华和骄傲,其发展对于繁荣江西乃至全国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鄱阳湖”品牌运用策略
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从根本上讲,“鄱阳湖”品牌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的性质,即存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成份。政府应主动承担起领导品牌建设的责任,避免出现政府缺位现象。一是加强对品牌战略的规划,发挥品牌战略在环鄱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治理和宣传、旅游发展、招商引资、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中应有的引导作用。品牌的培育是一项非常谨慎和细致的工作,“鄱阳湖”品牌作为江西一个特色品牌,应该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以提升其竞争力。二是加强对品牌建设的组织协调。目前,亟待建立品牌建设的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可设在江西省发改委,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对“鄱阳湖”品牌进行管理,推广品牌,增强其知名度,在政策、资金、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进一步加大对“鄱阳湖”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
2.“鄱阳湖”品牌的整体营销。整体营销是围绕品牌及其产品或服务、名称和标志、品牌主张和品牌感受“三位一体”的“整体品牌”而进行的一系列营销活动,其战略目标是“建立品牌资产,提升品牌价值”。“鄱阳湖”品牌形象是人们对品牌的看法、观念和印象的总和,是品牌识别投射到受众头脑或心中所形成的“图像”。因此,必须借助广告、公共关系、促销等多种推广手段,其中也包括大型活动、体育赛事、品牌形象代言人、主题口号等沟通工具,运用先进方法,加强对不同传播手段、工具的整体协调,保证在不同媒介形式、时间传播中品牌的一致性,做到“一个声音,一种形象”。
(1)利用事件营销,树立“鄱阳湖”品牌。环鄱阳湖地区要不失时机地争取举办一些全国性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活动,搞好规划宣传,利用这些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来宣传“鄱阳湖”品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树立良好的区域品牌形象。
(2)借助口碑传播,塑造“鄱阳湖”品牌。环鄱阳湖区域通过开展一些适合自己特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活动”,比如筹办“鄱阳湖产业发展论坛”、“鄱阳湖品牌文化节”或“环鄱阳湖旅游节”等,为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于这类活动,要很好地进行策划和整合,办成全国甚至全球有知名度的大型活动,以大力营销“鄱阳湖”品牌。
(3)依托媒介宣传,展示“鄱阳湖”品牌。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媒体和中介进行宣传,如电视台、网络、新闻报纸、论坛、展览会、路牌,以及一些流动宣传渠道。同时,要利用外来人员和流动人口的口碑力量,树立“绿色生态江西”新形象。
3.大力提升“鄱阳湖”品牌价值。首先,提升“鄱阳湖”品牌“绿色生态”形象。这是提升品牌的重要因素,绿色生态形象是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人类生存环境的优化和保护的高素质形象,是企业和社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鄱阳湖已有的自然属性正好可以体现这些因素,应该继续丰富和扩张品牌的绿色生态概念,使人们一想到“鄱阳湖”品牌,就联想到“绿水、青山”的美好画面。其次,提升“鄱阳湖”品牌的认同度。品牌的价值与其市场的认同度是紧密相关的,市场认同度越高,其品牌价值越高。因此,在品牌战略中,其核心是与市场的沟通,扩大品牌的目标市场,延伸和扩展消费者的选择需求,使“鄱阳湖”品牌在产品、顾客服务方面达到完美的结合。第三,提高品牌的生命力。品牌是有生命力的,要让品牌生命力得到表达,为人们所接受和喜爱,即实现品牌的感觉价值。
4.有效延展“鄱阳湖”品牌。“鄱阳湖”品牌的延展应该与“鄱阳湖”品牌的核心价值高度相关,这主要体现在“鄱阳湖”品牌的主体产品和消费群体两方面。一方面,“鄱阳湖”品牌具有“绿色、生态、人文、科技”等方面的核心价值,品牌产品的延伸应该从这些方面去深入。另一方面,是该类品牌的消费者具有崇尚健康、环保、亲近自然等需求特性,因此,延伸时可以把“鄱阳湖”品牌的核心价值转化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具体产品,品牌延展应主要从绿色、高新科技、生态旅游等方面来进行。具体而言,首先,采用加工产品延伸,借助现代技术,将产品进行加工,保留其核心利益,向形式产品、附加产品等方向拓展。其次,开设“鄱阳湖”品牌产品特色店和连锁店,主要解决产销方面的市场空间矛盾,采用加盟连锁和搭售两种方式主动到目标市场开设特色分店。第三,向观光旅游品牌延伸。立足“三色”――“绿色”(自然) +“古色”(文化)+“红色”(革命老区),广泛吸引不同层次、不同旅游动机的人们,观光旅游应兼有观光、示范、教育、娱乐、度假、会议等多项功能,将自然休闲、农事生产、乡土文化、乡村景观、革命遗址结合起来作为“卖点”,延展鄱阳湖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熊智伟.环鄱阳湖经济圈的发展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陈渊.品牌延伸的正确思路[J].中国市场,2008,(14).
[3]黄喜忠.产业集群的品牌生态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4]刘彦平.城市品牌化的意义、作用与现实误区[EB/OL]..
[5]盛江军.品牌功能探索[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公共卫生价值范文6
一、高职学生工作内涵建设的主要特点
1. 工作主体是学生。学生是一切工作的重心和中心,学生是主体。
2. 工作目标是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管理和服务只是一个过程,一种手段,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最终目的。
3. 工作方式是平等双向互动。所有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都因为学生主体的改变而改变,因学生个体差异的变化而变化。
4. 工作范围是大教育观、大管理观和大服务观。就是要用社会、学校、学生自我的力量和资源来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
二、高职学生工作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职学生工作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这样来表述:以教育为先导,以服务为宗旨,以管理为手段,以发展为目的,以育人为根本,分别构建综合素质培养、常规事务管理、成人成才服务、全面发展指导和合力育人保障等五个体系。
1. 以教育为先导,推进素质拓展项目课程化,构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教育,就是教学生做人、做事。在做人与做事问题上,教育的发展大体经历了重视“做人”教育;忽视“做人”教育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重视“做人”教育与做人做事相结合的教育三个阶段。
当前,我院学生教育的重点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要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关键是推进素质拓展项目课程化建设。一是针对专业职业特点,科学系统设计拓展项目。二是按照课堂课程要素(目标、内容、组织、评价),完善项目训练内容。三是整合课程模块,构建素质拓展课程化体系。四是建立评价标准,构建评价体系。
2. 以管理为手段,合理设计常规管理模块,构建学生常规事务管理体系
严格管理是学生外部力量转化为内部动力的手段,是他律走向自律、教育通向自我教育的桥梁。在管理中,要在做好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创新管理方式,包括制度支撑、条件保障、协调机制、相应程序、应急措施等的创新,包括学生管理由校内向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顶岗实习的延伸,包括由经验型向规范化的转变,以规范化体现工作科学化,追求有效性。
要建立常规事务管理模块,推动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学生常规事务,包括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安全教育管理模块、生涯规划管理模块、学风建设管理模块、心理健康管理模块、资助管理模块、党建管理模块、团学事务管理模块等,我们要将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的项目细化、分解、整合,并建立每一个工作单元的标准和流程。
3. 以服务为宗旨,健全服务学生平台,构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
要将服务学生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主线。学校规章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服务学生、培养学生;工作程序要以方便学生来设置;教职工的工作目标和内容要始终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来制定。
要完善服务学生发展的平台,尽力拓展服务学生发展的内容。要在学生学习活动、帮困助学、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创新创业等方面,搭建和完善服务平台,并不断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增加服务的内容,并对服务的内容进行逐项策划,使之形成体系,既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又受到学生的欢迎。
要建立以学生满意度为主的评价标准。要将服务学生作为部门和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服务学生的质量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主要依据,学工人员的工作时间要实行弹性工作制,使服务学生有制度保障。
4. 以发展为目的,以目标为导向,构建学生全面发展指导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是要促进学生正确理想信念的发展,高尚道德情操的发展,专业素养的发展,持续创新精神的发展,实践能力的发展,鲜明个性的发展。
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就要以目标为导向,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人生的目标很多,就在校学生而言,可以分为四个目标,对应的,也有四种指导。第一个是事业目标,要对其进行人生指导;第二个是生活目标,要对其进行生活指导;第三个是学业目标,要对其进行学习指导;第四个是价值目标,要对其进行人格指导。
5. 以育人为根本,统筹育人资源,构建合力育人保障体系
(1)环境保障
包括全员育人的意识,大学的文化,专业课教学内容, 科技文化活动,还包括办学必须的硬条件。
(2)队伍保障
发展型学生工作队伍的突出特点是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一是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以专为骨干的稳定的研究型、专家型、实践型学工队伍。二是建立职业准入标准和流动机制,实施专业化培训,保证学工队伍的结构和素质。三是保证经费的投入,建立职称评定体系,保证学工人员的经济、政治待遇。
(3)权益保障
维护学生使用权、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奖贷权、就业权等正当权益是学生工作的重要职责。一是要完善各项管理法规和制度;二是建立信息交流反馈和诉求渠道;三是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处理有关学生的事务;四是引导学生正确维权。
教育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高校学生工作的目标就是促进并实现学生的发展。用爱与智慧面向每个学生,尊重、关心、教育、引领好每一个学生全面成长,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日益增长的发展需要。这是学生工作最具价值的活的灵魂。
参考文献:
[1] 张敬斌.价值导向:大学生认同社会核心价值的关键[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7).
[2] 覃添.贯彻循序渐进原则 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领导科学论坛,2012,(2).
[3] 肖川主编.教师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