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字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字文化

汉字文化范文1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据考古发现,至少在170万年前,华夏大地上就已生活着古人类。但是作为语言书写体系的文字的出现,却要晚得多。文字产生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人类交际对突破有声语言时空限制的需求,二是对绘画、刻符能力的掌握。因此,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考古证据的局限,学术界对汉字的确切起源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1899年在殷墟发现的距今约3400年的商代甲骨文,是目前能确认的最早的汉字。商代甲骨文造字方法齐全,能够完整地记录句子,已经属于较成熟的文字体系。由此推测,汉字的形成时代不会晚于夏代初期,距今时间至少在4000年以上。

汉字形成以后,适应各个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在字体等方面又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早期出现的甲骨文主要用锋利的小刀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笔画瘦劲方折,字体具有很强的图画色彩,从商代沿用到西周。与甲骨文时代相近的还有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笔画厚重朴实,象形程度也较高,但字形结构比甲骨文规范齐整。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主要刻于青铜器和石鼓上,笔画变得均匀柔和,并逐渐脱离图画的原形。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大体沿用大篆,但写法各异。秦国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在大篆基础上创制出小篆,形体结构趋于定形和规范。篆书虽然优美,不过需要相当的书法训练才能书写,因此秦代又出现了隶书。隶书在结构上和小篆基本相同,但把原来圆转的线条改成了平直的线条,书写相对容易和便利。到汉代,隶书成为正规的字体,形成了一套由点、横、竖、撇、捺组成的笔画系统。隶书的出现,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通常将隶书以后的文字称为今文字,篆书以前的文字称为古文字。在汉代,隶书继续发生演变,出现了楷书。和隶书相比,楷书字形由扁改方,笔画变挑法为勾撇、变波势为平直,显得方正、端庄和严谨。楷书在东汉末年渐趋成熟,魏晋以后成为汉字的主要字体,通行至今。同楷书情况相似的还有行书和草书,它们也是形成于汉代,其后不断得到发扬光大,时至今日依然经久不衰。

汉字的发展和传播

作为中华民族最主要的书写工具,汉字的发展与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如影随形。首先是文字数量持续增加。现代考古收集的甲骨文单字约有4600多个,金文单字约有3700多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三国魏时张揖《广雅》收字18154个,北宋陈彭年等人编修的《广韵》收字26194个,明代梅膺祚《字汇》收字33179个,清代《康熙字典》收字47043个,民国时期《中华大字典》收字4.8万多个。台湾在上世纪60年代编撰的《中文大辞典》收字49905个,祖国大陆2010年修订出版的《汉语大字典》收字60370个。其次是造字方法日臻完善。许慎《说文解字》对汉字构造方法进行了概括,提出了“六书”理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甲骨文主要是象形字和假借字,另外还有20%是形声字。由于形声字能够同时满足见字知音和见形知义两种需要,因此在造字表达上有着独特优势。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形声字所占比例迅速提高,西周末年超过50%,《说文解字》中超过80%,现代汉字中约占90%。鉴于形声字在汉字中的主体地位,现在多数学者认为汉字并非单纯的表义文字或表音文字,而是形、音、义一体的意音文字。

汉字文化范文2

可别不服气。2013年暑期掀起收视的两档节目《汉字英雄》和《汉字听写大会》,就令无数电视观众自愧难当:不考你诸如鳏寡孤独、沆瀣一气、龙骧虎峙之类的成语,就是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橘子、癞蛤蟆、打破沙锅璺到底,试问,能正确写出来吗?

这是一个望“字”兴叹的时代:你用鼠标“点”,在键盘上“敲”,面对电脑、手机打字如飞;可一旦握起笔来,却发觉再难写出“一手好字”,甚至开始频写错别字,提笔忘字“手写失忆症”正在危及着当今的青年一代。

然而相比书写能力的退化,更加令人担忧的是,用汉字承载着的历史记忆丧失,用手写汉字去沟通华夏文明的情感断裂。在科技文明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希望,别让上下五千年的汉字书写,也成为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文化乡愁”。

她从上古走来,在“繁简”演变中传承

文字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古埃及的圣书字、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以及中国的甲骨文被公认为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然而伴随着古埃及的消亡,记载文明的圣书字被深深埋葬;发源于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曾经历巴比伦、亚述、叙利亚等多国的流传改造,可由于极其复杂,直至约公元1世纪,亦被人类遗忘。唯有甲骨文,历尽沧桑,几经演变,却从未割断源流。

作为汉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汉字自发明之日起,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均被用作主要的官方文字。在历史上,汉字是从上古时期唯一传承至今,并且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而在当下,它也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流传范围最广的文字之一。除了中国,在日本、朝鲜、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归属于汉文化圈的地区,汉字也被广泛使用,据2011年一项统计数据,使用汉字和汉语的人数已达16亿以上。

早在晚清1899年间,河南安阳殷墟的甲骨文已被大规模出土确认。专家考证殷商甲骨文距今至少3600年,已是六书具备的成熟体系。然而就在日前,2013年9月,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获得重大发现,考古学家在一些石钺上意外发现了一连串象形文字,经专家论证,认定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原始文字。它表明在距今约5000年前,良渚先民就开始使用文字。

在汉字数千年的流变发展中,无论从外貌形态到内涵意蕴,曾经发生过众多分歧。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隶书、草书、楷书,时至今日,仍未完全定型。

殷商时期,甲骨文的主要功用是记录占卜卜辞,但凡祭祀、耕种、出狩、争战,都要占卜以测天意,祭司将占卜得到的结果刻在龟甲、牛胛骨上,即对国家兴亡的大事做出最高裁决。到了周代,进一步产生金文、石鼓文,这些铭铸于钟鼎,勒刻于石鼓的文字被统称为“大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就形成了小篆,让天下人效仿。这是在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国家统一制定标准文字颁布于世,对后世影响深远。

然而汉字真正被定名,是起始于汉代。小篆虽在形式上精美典雅,但书写并不方便。下层文吏为了方便快捷,便将其削繁就简,化圆为方,于是隶书应运而生。由于实用性强,此时汉字开始由官方高层走向民间,向全社会传播。这是一个书体快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在隶书的基础上产生了笔法更为流畅的草书和紧扣汉隶法度的楷书,以及介于草书、楷书之间的行书。而楷书由于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被后世普遍采用,奉为习字的楷模。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曾组织专门机构对汉字的形、音、义进行了规范和简化,并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普及推广,在工具书的各条目中并列简化汉字和繁体字。之后,简体字在中国大陆以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使用,而港澳台等地区仍沿用50年代之前的“繁体字”。

一场旷日持久的“繁简”之争由此引发。恢复繁体字论者认为简化字破坏了传统文化:“汉字简化后,不见,无心,不生,空空,有无雨,无门,里无郎,不能听也不能说,成钩刀下有人头,成人下有匕首,不是越来越佳而往井里走,可魔仍是魔,匪还是匪。”可支持简化字者认为:从简从俗顺应了数千年来文字发展的规律。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研究所所长李运富指出:“汉字形体的繁化和简化从来不是绝对的,而是辩证地协调发展。就个体字符而言,各个朝代都是既有繁化又有简化。例如,从甲骨文—金文—大篆的阶段总体上是繁化,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总体上是简化,楷书的繁体阶段比隶、草繁化,而现代的简化字楷书系统又比繁体字楷书系统简化。”

国家语委咨询委员董琨研究员认为:“任何一种文字符号系统,都要取得简易度与区别度的最佳协调。”在表达上,人们希望一字一词,字词的关系要清晰。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字数就越多越好,字形就越繁越好;但就书写而言,人们却又希望字数越少越好,字形越简单越好,这样书写起来就更加便捷——当汉字表达不甚明确时,就适当繁化,当汉字繁化到使用不方便的时候,就适当简化,而这就是汉字从古到今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六书”造字

当今世界依然在使用的文字中,只有汉字和水书(水族的文字)属于非拼音文字。而汉字最初是作为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它由图形逐渐演变为笔画,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了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这种兼具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乃是独一无二的。

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东汉许曾在《说文解字》一书中详细阐述了“六书”的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前两者为“造字法”,中两者为“组字法”,后两者为“用字法”。

“象形”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就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将其描绘出来,例如日、月、山、水。再如一个“瓜”字,两撇表示藤,中间竖钩表示瓜,捺表示叶;“指事”所谓“各指其事以为之”,即用象征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上一个符号来表示另一个字。比如人在其上写作“上”,人在其下写作“下”,在刀口上加一点,表示这里最锋利,这就是刀“刃”;“会意”是将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把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意义。比如“人”“言”成“信”,表示人要所言有信;而“人”“木”相合,表示人靠在树上,就是“休”息。

“形声”是“六书”中被使用最多的构字法。它分别用声旁和形旁表达特定的“音”和“意”。例如洋、氧、徉等,不胜枚举。但要注意,随着汉字的改革,不少形声字的音旁已经不能起到表音的作用了。遇到“蟾蜍”,若是念成zhanyu,恐怕就要闹出“秀才识字念半边”的笑话了。

此外,还有“转注”,用两个字互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例如《诗经·大雅》云:“周王寿考”。因为在古时“老”、“考”二字相通,均可作“长寿”讲。而“假借”就是借用一字(常借用发音接近或属性近似的字),去表达别的事物。比如,“又”原指右手,后被假借当作“也是”之意;而“闻”本意为听,后被假借为嗅觉动词。

20世纪80年代电脑应用初期,曾有人断言“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机”,然而王永民用五年之功发明创制的“五笔字型”打破了这一诅咒。在研究五笔字型编码法的过程中,王永民曾对现代汉字做出分析统计,共列出664个部件,其中前8个使用频率最高的部件依次为口、人、土、日、火、亻、犬和木。很显然,与人相关的构字部件位居前列。

在甲骨文和金文里,人体的图像很多,且呈现各种姿态。有站立者,如“大、立”;有侧立者,如“人”;有双叉者,如“文”;有跪拜者,如“女、节”;还有屈体鞠躬者,如“句、尸”这些词都与人和人的行为有关。但还有一些并非人所特有的事物或现象在汉字里的呈现依然是以人体或人体部位来曲折表达的。比如甲骨文的“天”,像伸足张臂的人形,在头顶处或变形为方框,或增加一横以强调人的头顶部位,本义为人的头顶。正如《说文·天部》中说,“天,颠也”,颠即头顶,而在人的头顶上,就指向天空。

由此可见,先民们在创造文字的过程中,既以人类自身为主要的认识对象,也以人类自身为中心本位来认识万事万物,反映客观世界——“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就是汉字造字思维里的人本思想。

横平竖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这里有一则流传千年的“笔谏”佳话:

书法家柳公权是唐穆宗朝代的人。封建帝王中,穆宗当排昏君之列,生活放纵,痴迷声色。一日早朝,穆宗心血来潮,对柳公权说:“朕近时正在练字,却总感不得要领。卿对此造诣较深,可否作经验之谈?告知朕如何运笔。”

柳公权想了想说:“以小臣的体会,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心不正则笔也难正。”——听上去是讲运笔之法,实则乃规劝穆宗端正品行心术,做一个明君。

正所谓“字如其人”,在古人心中,用笔之道与为人乃至为政之道都是殊途同归的。数千年来,汉字书法作为世界上唯一一种由文字演变而成的艺术,被国人赋予了无限的想象力,甚至被视为人格的标记。“横平竖直写字”与“堂堂正正做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三国时期楷书的创始人钟繇的字被唐代书学理论家张怀评论:“幽深无际,古雅有余”,而他留在历史上的形象是博学厚德;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被誉为:“龙跃天门,虎卧凤阙”。而《世说新语》也品其人曰:“翩若惊鸿,矫若游龙”;颜真卿既“雄健”又“阔大”的“颜体”书学,一如他忠贞不二的人格,为平定安史之乱,颜真卿的堂兄、侄儿都战死沙场,而他本人最终也英勇就义。张旭、怀素号称“颠张醉素”,他们的狂草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而他们的人格也如书法一般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后世评价二人,均是纯粹的艺术家,把满腔情感倾注于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而汉字方方正正的形体,以其严谨的结构,庄重的仪态,典雅的气度,更是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人格的基本特质。

在墨迹之间,在笔画之间,在字里行间,汉字书法就像是“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不但是一种人格修养的方式,更是一种承载华夏文明的艺术精粹。这就是一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其中蕴藏着绵延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内涵与智慧,有待当代人继续探索,更值得青年一辈珍视。

链 接

十大汉字之“最”

1.笔画最少的汉字:“一”和“乙”,只有一画;笔画最多的汉字:陕西流行面食biang biang面的biang字,64画。

biang字口诀: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了车车走咸阳。

2.现代通用汉字中,9画的字最多,约占总数的11.1%,其次是10画和8画的字。

3.汉字中形声字最多,《说文解字》中收字9395个,其中形声字占82%。

4.现代通用汉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最多,约占总数的六成以上。

5.汉字文章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汉字是:的、一、了、是、我、不、在、人、们、有。其中出现最多的是“的”字,大约每25个字就要遇到一个。

6.组成汉字的“零件”中,最常用的是“口”,平均每100个不同的汉字,就可能出现20个左右的“口”。

7.读音最多的字是“那”字,共有8种不同的读音。

8.汉字中同音字最多的是“yi”,《现代汉语词典》中读此音的字共103个,《辞海》中读此音的字共195个。

汉字文化范文3

关键词: 汉字文化 对外汉字教学 宏观汉字文化

一、汉字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

汉字是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难点之一,而汉字教学又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存在着汉字教学效果不佳、留学生汉字学习效率偏低、识字量有限等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对外汉字教学的现状有所改观,教师们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结合汉字系统性、汉字字符理据、心理认知规律探索出一些对外汉字教学、帮助留学生识记、使用汉字的新路子。成果有:李大遂的《中高级汉字课教学新模式试验报告》、《汉字理据的认识、利用与维护》、《汉字的系统性与汉字认知》等。

汉字教学改革反映在教材编写上,也有不少可喜成果。例如《汉字突破》(周健主编),打破了汉字孤立教学、结构分析的框框,巧妙地设置词组、句子这样的语境来帮助留学生学习和记忆。每课由课文和汉字知识两部分组成,而在课文部分更为重视让学习者在句子、词语的组合中增加识字量,一般列出一句话,对出现其中的典型汉字(一般是形声字),列出同偏旁的其他汉字及最常见的词语。比如:第二十八课“会议大厅”,“会议大厅就在前面房子旁边。”议正义、仪式;大厅“头顶电灯订单”,前面“射箭剪刀”,房子“地方访问防止组织模仿放心”,旁边“傍晚榜样臂膀”。①理念新颖,在常见组合中有效扩充汉字识字量。

这些努力和成果比较有效地促进了目前对外汉字的教学,但是我们认为在教学内容上更要丰富汉字文化的内容,把汉字发展史、汉字理论相关知识点讲解得更加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从而增强对外汉字教学的效果。

二、目前汉字教学中对“汉字文化”的理解

关于“汉字文化”的概念,各家有不同的说法。按王立军先生的观点,“汉字文化”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宏观的汉字文化,是指汉字的起源、演变、构形等基本规律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微观的汉字文化,是指汉字自身所携带的、通过构意体现出来的各种文化信息。汉字本身便是一个文化体系,同时又承担着承载文化的使命。所以,汉字文化研究在研究微观的同时也要将宏观的文化作为背景,在研究宏观汉字文化时也要以微观的汉字个体作为范例。②

目前出现在留学生汉字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微观文化、宏观文化都有所涉及,但以微观文化居多,根据字形字义来分析得出,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图腾崇拜的“龙”、“凤”等,关于农业牧业渔业文明的“年”、“稻”、“逐”,日常生活方面的“饮”、“食”等字,关于汉字结构特征的探讨,比如“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及结合一组或多组汉字字形体讲解的玉石文化、器物文化等,另外还有书法文化。

这些内容应该说都有教授的必要,但是汉字文化包罗万象生动鲜活,我们还可以更充分地挖掘,来辅助汉字发展史、汉字知识的教学,以便激发留学生汉字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汉字学习的效率。

三、利用汉字文化促进汉字教学举例

需要留学生掌握的汉字知识包括汉字的发展史、汉字造字法、汉字的书写、汉字的结构(外部结构、内部结构)、汉字字体等内容,其实如果放开眼光,在博大丰富的汉字文化的海洋中撷取难易恰当的现象来辅助这些知识点的教学,我们在教学中就能如虎添翼,取得更好的效果,也能给留学生提供更多更为实际的帮助。

汉字笔画、读音、字形、字体等知识都可以借助汉字文化中难易度适合的内容的介绍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略举几例:

1.对汉字的总体态度

汉字凝聚着中华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扇窗,古代中国人对汉字心存敬畏,从“仓颉四目”的传说到“敬惜字纸”的民俗,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据记载,“敬惜字纸”的传统源于宋代,认为写有字的废纸不可随意扔掉或者踩在脚下、用作其他用途,比如糊窗户或与其他废物混杂,而需丢入字纸篓,专门收集后焚烧成灰,成为字灰,收集起来。每隔一段时间,便开坛祭造字之仓颉,然后将字灰送至江海湖泊,称为“送字灰”或“送字纸”;相应地,也出现了专为焚烧字纸的“惜字塔”,以及专门收集、焚化字纸旧书的“惜字会”;清朝还有大量的《惜字律》,劝人敬惜字纸。清朝《惜字律》的主要着眼点是“敬惜”写出或印出的文字,还有劝导人们在写字时要下笔谨慎,不要损害别人,如清光绪十年刻本《惜字新编》。③

2.笔画

现代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体,笔画是汉字书写的基础,汉字有点、横、竖、撇、折、提、钩共八种基本笔画,一些笔画还有基本笔形之外的变体。如何使留学生更快掌握呢?对汉字笔画的理解和辨析可以结合《九九消寒图》来进行。

消寒图这种民俗来源于人们“数九”习俗。过去,人们认为“冬至”后就进入“九”了,于是以各种形式的《九九消寒图》来度过数九(八十一天)这段漫长而又寒冷的冬日。

《九九消寒图》主要有梅花式、文字式等几种:

梅花图式消寒图: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共有八十一个勾好不着色的梅瓣;每天用墨笔涂满一瓣,还可以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瓣,八十一瓣颜色都填满之时,也是冬尽春来、春回大地的时候了,也有用红色涂染梅瓣的,更给人一种暖气渐生的感觉。

描字式消寒图:在一张印好的九个双钩字上描红,这九个字通常是“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每字九画,九字共八十一画,数九之中每日依次描画一笔,等九个字描完,春天也就来了。这种消寒图,仅在私塾的学生中流行,民间则很少有使用。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图是集结十八个九画字做成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画,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④

上面介绍的这种描字式消寒图可以在汉字课堂上使用,学生听明白原理后边描画这九个九画字,边记忆汉字基本笔画,在实践中学习笔画知识,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收到很好的效果。

3.字体

汉字的主要字体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除了传统的碑帖、书法可以展示外,还可以利用“对钱”的知识。

所谓“对钱”,就是同一种年号名称的两枚钱,它们的大小、薄厚、币材、边廓、穿孔完全一样,只有书法形式不同,我们把这种类型的钱才称为“对儿钱”。这类钱有的是楷书、行书二体成对,有的是楷书、篆书二体成对,有的是隶书、篆书二体成对,等等。除钱文书体不同外,两枚钱币币值相同,形体对等,即钱形大小、钱身厚薄、穿孔大小、轮廓阔狭、钱文位置、字体大小、铜质等各个方面都完全一致,可以成双配对。

对钱是中国钱币造型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留学生欣赏它,既可以检验和巩固字体知识,又是一种美的享受。

四、结语

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加入鲜活生动的汉字文化内容,可以有效促进汉字教学,激发起留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注释:

①周健.汉字突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4.

②李晓丹.汉字文化之于对外汉字教学.鸡西大学学报,2012(9).

③参考百度百科《敬惜字纸》.http:///view/3932178.htm.

④农村信息网.消寒图文化.http:///Main/wiki/WikiDetail/12919.查阅日期2013年1月22日,有改动.

⑤图一,九九消寒图.http://.cn/dispbbs.asp?boardid=3&id=24465&star=7.

⑥图二,对钱.中华古玩网.http:///service_curiostall_show.asp?id=242637.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

[2]启功.古代字体论稿[M].文物出版社,1999.

[3]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韩鉴堂.汉字文化图说[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5]李大遂.中高级汉字课教学新模式试验报告[J].语言文字应用,2011(3).

汉字文化范文4

汉字本意属性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意义。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汉字不仅传递着信息和情感,同时也凝结成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心态和思维观念。汉字在不断繁衍、变化出各种形体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着自身的意义。汉字的字形与语义有着直接的联系,也逐渐形成了以形会意、以意会心的独特风格。

汉字的象形化造型特征来源于自然,是先人通过对物象的长期观察描绘,将形体特征高度概括提炼的结果。早期的汉字形体是对自然物象的真实再现,在我国甲骨文、金文的象形形态中,便可感悟到汉字渗透着中国人的自然价值观。文字的形体和结构高度概括了事物的主要特征,从而涵盖和反映了物象的基本信息。在图1中我们看到甲骨文中的“鸟”字,文字的刻写惟妙惟肖,就连其转头和啄食都表现了出来。通过对复杂物象的形象特征进行规律性地组织和归纳,象形的字形被积极地表现出来,形成了以线为造型的汉字。即使今天的汉字已经不再具象,并且以形声、合体字为主,但仍旧保留着象形的痕迹。

文化意象呈现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记录载体,无论是成篇成段还是单个汉字,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都是丰富而精深的,汉字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在汉字的意象表达中,追求对神韵、意趣的表现,将情感与气韵、感性与理性融合于充满文化底蕴的视觉元素中,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和继承。在现代字体设计中,书法的水墨意韵常常被用来表现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文化情趣,书法表现手法的应用,延续了书法艺术在抒绪和寄托书者艺术感悟方面的特点,重点强调笔韵、墨味所带来的文化品性。如图2靳埭强和余志光先生的《自在》海报花纹纸系列,作者以“吃也自在”、“行也自在”、“睡也自在”、“玩也自在”为主题推广环保。“吃、行、睡、玩”几个字以书法笔法行云流水般地呈现在画面之中,笔墨韵味十足,结体舒展飘逸,附属的景物均以笔墨表现,构成独具风格的禅意情趣,耐人寻味,也充分反映了产品的环保、自然、品质属性,更给人以东方文化的价值认同。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绘画、陶瓷、玉器、建筑、雕塑……还有灿若繁星的民间艺术形式都给我们的文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也使文字形态展现文化属性变得更为轻松和便利,对文化属性的表现,并不是对传统造型和纹样的简单利用,而应结合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进行再创作。

行业属性表达

文字行业属性的表现是指字形体特征与人们对行业属性认同的一致性,或文字形态对其表达的行业特性的准确表现。文字行业属性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文字LOGO标准字体的设计上。对文字LOGO意象化的准确表达,需要探寻企业的经营策略、发展规划和文化理念等,在对市场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之后作出准确、切实的定位,这些都是文字LOGO设计的“意”。通过对“意”的归纳、概括,进一步思考“形”的准确表达,努力做到易识、易记,性格联想与消费者印象一致的精准表现。根据行业特点对文字进行有目的的构成设计,通过同构异构等方法产生新的视觉形态,赋予文字全新的性格特征。如图3,在上海世博会标志的形态演化中,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形,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从而在“意”的层面烘托了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个人意趣表现

汉字是表意的文字,其形态与意义往往直接发生关系,汉字表意的功能也使汉字在意象表达的过程中被凸显出来。在我们的民族意识中,一个人的个人意趣和思想品格总会行之于他的文字,即所谓的书品看人品。中国书法能够很好地体现书者的个人情趣和品格,因此在现代文字设计时,往往通过笔墨的挥洒传递作者独特的个人情操与魅力。例如图4为利用汉字所写出的山水画作品《山水写生》,远看是画近看是字,山就用“山”字表达,树就用“木”字表现,字中有景,景中有字,用文字抒发了个人对山水和自然的热爱。当然,由于书法、笔墨具有很强的文化符号色彩,笔墨的运用便被赋予浓厚的东方文化性格,而非某个人的品格。所以设计师在运用笔墨时,更多地关注笔触、速度、浓淡对自身情绪意象的表达,同样能够展现某种特殊的风格与情操。

符号意象传达

符号是人类在长期生活过程中确定或约定俗成的代表事物和信息的记号。符号具有简约性、意指性和快速传播的特征。在信息爆炸、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符号成为我们快速接收信息,节约阅读时间,提高生活效率的有效手段,从而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文字本身就是一种符号,但因为有着庞大的构成体系,被视为特殊的符号。生活中有相似符号、相关符号和规约符号,不管哪种符号,都是某种事物或信息的简洁标记,每一种符号在人们的意识中都形成了固定的认知,成为某些事物和信息的抽象象征,如“龙”、“凤”在中国就有很深的文化象征意义,“+、-、×、÷”则是数学符号的象征;“”具有稳健、向上的心理认同,“”则给人危险、警示的意念。文字符号意象的创作,既可通过字形的隐喻和象征表现文字的本质内涵和相关意义,也可以通过与其他符号的链接,表达丰富的意念,以与观者达成认识、情感、信息方面的沟通和交流。

结语

综上所述,汉字文化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等诸多文化因子。汉字自身的文化特征根植于汉字与生俱来的“可意象性”。意象化的汉字赋予了汉字字面以外的信息联想,使文字在创作中超脱了具体的字符意义,突出提炼出抽象“意”的表达,为观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审美意境。汉字形体融会了抽象性和形象性、艺术性和哲理性,在当今商业应用和文化交流中不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汉字是连接中国人的文化纽带,也是与各国交流的文化符号,弘扬汉字文化有助于增强世界华人的凝聚力,这既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又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为2009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FYS008)

参考文献:

1.李丛芹:《汉字与中国设计》,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7年版。

2.张爱民、周赞:《字体设计》,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

3.姚淦铭:《汉字文化思维》,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汉字文化范文5

中国是一个崇尚文字的历史古国。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就作出了“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著名论断,把文字的社会作用提到了很高的地位。许慎对“六书”的阐述,更是从理论上对汉字形义关系的清醒认识。现在一般认为,“六书”当中,属于造字方法的有四个,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用这四种造字方法所造的汉字,都能体现表意文字形义关系紧密的特点。如:

第一个字形是“女”字,象形字,像双臂交叉于身前、十分柔顺地跪坐的女子之形。这一形象反映了古代女子柔弱顺从的性格和较低下的社会地位。汉代辞书《释名》解释说:“女,如也,妇人外成如人也。故三从之义,少如父教,嫁如夫命,老如子言。”《白虎通义》对此做了较通俗的解释:“女者,如也,从如人也。在家从父母,既嫁从夫,夫没从子也。”可见,顺从是古代女子的最大特点,造字者十分形象地将这一文化特征蕴含在“女”字的构形之中。第二个字形“母”字是指事字,指事字一般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添指事符号而成,“母”字就是在象形字“女”的基础上,增添了两个象征的符号。“母”字的构形之所以突出两乳,是因为“母”字所表示的母亲和“女”字所表示的女子在外形上很难区别,除了母亲的比一般女子较为发达外,其他特征很难在字形中体现出来,于是,造字者便抓住这一特征作为“母”字构形的关键,十分形象地表现出“母”字和“女”字的不同。第三个字形“身”字也是指事字,是在人的大肚子中加一点,表示怀孕的意思。而第四个字形“孕”字,肚子里面的一点变成了“子”字,说明婴儿已经成形了,由于肚子里面已不再是指事符号,而是像婴儿之形,所以“孕”字也就成了由两个象形部件构成的会意字。第五个字形“毓”字是生育的“育”的古字,由女子、头朝下的小孩和像羊水的点儿组合而成,画的就是女人生小孩的情景,是个典型的会意字。通过以上几个字形的分析,我们既可以了解到古代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由年轻女子到生孩子做母亲这一生动形象的变化过程。

不仅古文字字形可以映射出一定的社会文化信息,后来所造的表意字也同样具有这样的功能。例如,唐代女皇武则天本名武照,称帝之后,为了显示自己的至高无上,把自己的“照”字改造成了“”,由“日”、“月”、“空”三个部件组合而成,取意日、月当空,作为自己名字的专用字。骆宾王在写《为徐敬业讨武檄》一文时,却故意把“”写成了“”,以后又有不少人沿用,最终被收入字典,作为“”的异体字。骆宾王改“”为“”,就是将“”字上面的“明”写成了“”,他之所以这样做,意在告诉人们:当时临朝“当空”的,不是光明灿烂的“日”、“月”,而是一双特别凶狠恶毒的眼睛。《说文》说:“,左右视也。从二目。”是什么东西在“左右视”?许慎在“”下虽未说明,但在“瞿”下则有这样的说解:“瞿,鹰隼之视也。从隹从。”(“隹”本来是短尾鸟的象形字,凡是以“隹”为意符的字,其意义都与鸟有关。)原来,由两个“目”字组成的“”,表示的是鹰隼之类的猛禽在攫取食物时那一双凶狠贪婪的眼睛,字的形体在体现字义时多么形象!再看以“”作参构部件的字:“攫”本义为猛禽用爪抓取食物,本作“矍”,上面是瞪圆双眼搜寻猎物的猛禽,下面的“又”(人手或鸟爪的象形字)表示伸开的利爪,生动描绘出猛禽猎取弱小动物的画面。何止是弱小动物,就连老人小孩它们也不放过,《山海经.大荒西经》:“鸷鸟攫老弱。”这样凶残的鸟类,叫人见了如何不胆战心惊!所以,恐惧的“惧”的繁体字“”正是从心从瞿,或作“”,其造字意图,就是通过人见到鹰隼那双凶恶的眼睛就心惊来体现害怕之义。至此,我们才真正体会到,骆宾王将“”改得多么巧妙!武则天用日月当空照来喻指自己如高悬空中、光耀天下的日月,但实际上,她却是“豺狼成性”、“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的“鹰隼”,于是骆宾王便写《檄》进行讨伐,用“”字的构形喻指武后就像凶恶的鹰隼一样,用那双狠毒、贪婪的眼睛监视着天下,依靠这样一个字形,把武则天的险恶凶残表现得既形象又生动。如果不从文化角度对“”、“”的构造意图进行解析,就无法领会骆宾王改字的深意。

形声字同样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读,因为形声字的意符可以显示该字的意义类属,选取哪个部件充当意符,往往可以透露出一定的文化信息。如“针”字本作“箴”,《说文》:“箴,缀衣箴也,从竹咸声。”“箴”字以“竹”为意符,说明当时的针是用竹子制成的。《礼记.内则》:“衣裳绽裂,纫箴请补缀。”其中的针就写作“箴”。青铜时代以后,针多为金属制成,故“箴”字改从“金”旁,写作“”。《说文》:“,所以缝也,从金咸声。”后来“”简化为“针”。“针”字意符的前后变化,正体现了针的制造材料的变迁。再如,医生的“医”原作“”,从巫声,这种字形结构,反映了古代社会巫、医不分的状况。《论语.子路》:“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这里将“巫”、“医”连称,说明二者的职责还没有分开。古代传说中著名的神医就叫巫彭。《吕氏春秋.勿躬》:“巫彭作医。”《楚辞.天问》:“化为黄熊,巫何活焉?”王逸注:“言鲧死后化为黄熊,入于羽渊,岂巫医所能复生活也?”《广雅》则更为明确的说:“巫,医也。”可见,当初巫就是医,医就是巫。后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逐渐从巫术中分离出来,《汉书.艺文志》即把医类归入“方技略”,而把卜巫归入“术数略”。这时候,“医”字如果再写作“”,就显得字形与医学的实际相脱节了,为了适应医学的新变化,“”的字形便改为“”,去掉了意符“巫”,而改用意符“酉”,“酉”就是早期的“酒”字。之所以改用“酉”作意符,是因为当时医生经常用药酒给人治病,这正如《说文》所说:“,治病工也……酒,所以治病也。《周礼》有酒。”是医学文化的发展,促成了“医”字构形的改变。

汉字文化范文6

祖先的“祖”字,最初并没有“示”字旁,而是写作“且”。“且”本来没有“而且”的意思。作为虚词的意义,很多是从实词虚化而来的,或者是通过假借的方式产生的。如“而且”的“而”,本来是个象形字,像下巴下面的胡须的形状,甲骨文作,后来被借去表示虚词“而且”、“然而”等意思,原来的意思转而由其他字表示。“且”的情况跟“而”很相似,“且”本来是祖先的意思,后来被借去表示“而且”、“并且”、“尚且”等意思,其祖先的意义便另外造了个“祖”字来表示。因为祖先和祭祀、神灵有关系,所以增加了“示”字旁。

那么,“且”字原来为什么可以表示祖先的意思呢?关于这个问题,大家的说法并不一致。《说文》的解释是:“且,荐也。”这里所说的“荐”,是垫的意思,指切肉时垫在下面的木板,现在叫案板、砧板,古代叫俎。如《史记・项羽本纪》:“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王国维等人据此认为,“且”就是“俎”字,其字形或者只像砧板之形,作;或者在砧板上再添加两块肉,作。最初“俎”是日常使用的器具,后来逐渐由切肉的工具演变为载肉的工具,成为祭祀时的一种必备的礼器,所以古代常把祭祀之事称作“俎豆之事”,如《论语・卫灵公》记载,孔子在卫国,卫灵公问孔子如何摆阵,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这里的“俎豆之事”就是指祭祀的事情。“俎豆”可以作为祭祀的代称,祭祀的对象――相先,也就同样可以用祭祀的礼器“且”来表示了。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也采用了这种说法:“古置肉于俎上以祭祀祖先,故称祖先为且,后起字为祖。”

还有不少人认为,“且”之所以可以表示祖先,与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有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郭沫若。郭沫若在《释祖妣》一文中提出,甲骨文中的“且”(“祖”)字,就是表示雄性动物的“牡”。“且”像雄性动物的生殖器,本作,省作。最初,如果是公牛,就写作:如果是公羊,就写作;如果是公猪,就写作;如果是公鹿,就写作。后来不管是牛羊犬猪马鹿,以至于人,只要是雄性的,都统一写作。由于古时候人的力量弱小,需要靠集体的力量,才能与野兽、自然界及其他部族抗争,人多力量大,繁殖人口成了部族生存的重要因素。谁生得多,谁的子孙多,谁在部族当中就会拥有较高的地位。于是,人的生殖能力就成为人们推崇的对象,生殖崇拜习俗因此而生。后来,普遍意义的生殖崇拜逐渐缩小,演化为只对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祖先的崇拜,由于祖先崇拜最初表现为生殖崇拜,于是古人就用像生殖器的“且”,字来表示祖先。持这种观点的人列举了不少古代生殖崇拜的例子,而且在现在的一些民间习俗中也不难找到类似的踪迹。

但是,也有不少人强烈反对这种说法。如詹鄞鑫在《神灵与祭祀》一书中说:在郭沫若等人的说法的影响下,过去人们都把原始民族生殖崇拜的偶像称之为“祖”,其实,在原始社会中生殖崇拜与祖先崇拜是毫不相干的,祖先神决不可能来源于生殖器崇拜,把雄性生殖器的偶物(即木刻的或陶制的雄性生殖器模型)称为“祖”也是毫无道理的。詹鄞鑫进一步提出,“祖”的本义应是祖先神灵所依附的神主,在仰韶文化中通常以陶罐或陶罐偶像(即陶罐形的人像)的形式出现。詹鄞鑫的这种说法很有启发意义,而且也可以在汉字字形中找到证据。所谓神主,就是“神之所凭依”(范宁《集解》)。“神主”是神的代表,神的化身,神所依附的载体,其作用相当于后来的祖先牌位。如《春秋・文公二年》:“丁丑,作僖公主。”就是说,在鲁文公二年二月的丁丑日,为鲁僖公制作了神主。古人讲究“祭神如神在”,即祭祀神灵祖先的时候,就像神灵祖先站在自己的面前一样。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古人需要有一种具体的东西作为祖先的象征,作为祖先灵魂的依附。在文字产生之前,祖先牌位是不可能出现的。那么,古人供奉祖先时拿什么作为祖先的象征呢?现代考古材料证明,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曾经大量采用“陶葬”的方法,即人死之后,把人的骸骨装入陶罐中埋葬。这种习俗在现在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有遗存。正是由于陶罐可以用作埋葬先人的器具,用陶罐作为祖先的象征也就很自然了。根据考古发现,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址中确实有不少制作成人形的陶罐,其中有些陶罐应该就是当时人制作的祖先“神主”。

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古代用来盛酒的陶罐的象形字写作、(不带盖的)。我们如果把这些字形颠倒过来,不正是甲骨文的“且”字吗?古文字字形和出土文物都表明,当时的陶罐是尖底的,在地上放置时,可以插入松软的土中,十分稳当。但要把陶罐摆在祭坛上,就只能尖底朝上了,所以,甲骨文的“且”正像尖底朝上的陶罐的形象。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鬼”字的分析来得到证明。《说文》:“人所归为鬼。从人,像鬼头。”《说文》的解释有两点不好明白,一是“人所归”为什么是“鬼”?一是“像鬼头”到底是什么样子?关于前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现代民俗中找到答案。我国凉山彝族有这样一种礼俗,人死之后一年或数年之内,要举行隆重的“尼木措毕”仪式,即送灵归祖仪式,这种仪式在彝族人的心里是极其神圣的。彝族人认为,人死后灵魂要回到祖源地,同祖先一起享受幸福的生活。亡灵不知道从人间回到祖源地的路,必须由毕摩(彝族的祭师)举行仪式进行引导,为亡灵解除各种劳累病苦,教会他们在祖源地生活的技能,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地回到祖源地并在那里幸福地生活,这就是“尼木措毕”。纳西族的丧礼中也有类似的内容,如纳西族丧仪挽歌《梦咨》这样唱到:人死“送到北方去”,“北方是故土,逝者不转来”。这里的“故土”就是指祖先居住的地方,纳西族的人去世以后,也是要送到祖源地的。上述两个民族的习俗,都反映出“人死归祖”的宗教理念。由此可见,所谓的“人所归”,指的是人死后要去归依祖先,而不是像通常所说的人死后灵魂归天。这样看来,古人心目中所谓的“鬼”,并不是后来传说中面目狰狞的阴魂,而是归依祖先、并将成为后人供奉对象的先人。因此,“鬼”和“祖”之间实际上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