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敦和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兄弟敦和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兄弟敦和睦

兄弟敦和睦范文1

关于诚信的文言文名言(最新版)

1) 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2)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屈原,战国诗人

3)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周,战国哲学家

4) 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汉朝经学家

5) 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韩婴,汉朝诗论家

6) 诚召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7) 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8) 养真(陶渊明)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9)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0)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1) 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清·顾图河

12) 一言九鼎。——清·李绿园

13) 兄弟和睦,朋友笃信诚。——唐·陈子昂

14) 诚信者,国之宝也,民之凭也,天下之结也。

15)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宋朝哲学家

关于诚信的文言文句子(精选版)

1) 诚召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2) 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3) 养真(陶渊明)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4)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6) 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清·顾图河

7) 诚篇明(礼记)一言九鼎。——清·李绿园

8)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唐·陈子昂

9) 诚信者,国之宝也,民之凭也,天下之结也。

10) 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

11)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2) 明篇诚(论语)忠信所以进德也。——《易经》

13) 澄怀(清·金晓)信为万事本。——唐·褚遂良

兄弟敦和睦范文2

关键词:《诗经》; 人伦传统; 亲情诗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人伦理常的国度。所谓人伦,是指存在於人类社会中以维系道德秩序的人际关系,是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中国古代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称为五伦。《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圣人有(又)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P125]《礼记·中庸》又称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者为“天下之达道”[3](P28),《左传·文公十八年》称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为“五教”[4](P523),足见其重要性①。在古代人看来,人伦乃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所谓“无所逃於天地间”者是也。在这五伦之中,夫妇、父子(包括母子)、兄弟(包括姊妹)这三种关系,发之於“人之大欲”,归之於社会伦理,中国人常称之为“天伦”②,是因婚配、血缘和长幼等而产生的亲情。夫妇之道、孝道和悌道伦理,即是分别协调夫妇、父子和兄弟这三种基本家庭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亲亲,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一整套人伦规范。“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 [5](P292),由对故土的眷恋而产生的对家人共同生存的期望,既是中国人最为根本的本性与本质的关系,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情感需求。可以说,以家族为本位的人伦亲情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其它一切的社会关系都是以此为基点而衍发的。

中国古代诗歌以情之抒发为本质特征,所谓“情动於中而形於言”(《毛诗序》)。由于中国古代有这种重视人伦亲情的传统,亲情诗在中国诗歌中是一个重要的题材领域。《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自然也是中国亲情诗的源头。翻开《诗经》,有关人伦亲情的篇目和诗句随处可见。“诗三百”中,表达亲情者不下20首,带有亲情的成分者更多。家族人伦亲情对“诗人”们来说,不只是提供了一种文化背景,更是一个重要的创作母题。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礼义规范中,亲情一直处於“礼义”的严密框架之内,由情发礼止情感抒发机制而融铸的“温柔敦厚”诗教原则,於亲情之表达得到鲜明体现。

夫妇人伦是周人的首重之情①。“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2](P143)。新婚是男女生活中幸福的起点,是人生的终身大事;男女两性的结合组成家庭,由此衍生出父子兄弟之家庭伦理亲情关系。《诗经》以《关雎》为首,即含有敦厚夫妇之意,正如《诗大序》所云:“风天下而正夫妇。”有夫妇始有人伦,《韩诗外传》卷一载孔子与子夏论《关雎》,借子夏之口云:“大哉《关雎》,乃天地之基也。”[6]夫妇乃是人伦礼义中极重要之一环,如《礼记·内则》云:“礼始於谨夫妇。”[7](P759)《中庸》云:“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3](P23)《周易·序卦》曰:“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8](P294)只有夫妇关系和谐了,才谈得上其它。故《礼记·昏义》云:“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 [7](P1418)人伦造端乎夫妇,而后有五伦次序,从而构成君臣之国家关系。东汉荀爽延熹九年对策云:“夫妇人伦之始,王化之端,故文王作易,上经首《乾》、《坤》,下经首《咸》、《恒》。”[9](P2052)所以,可以认为《诗经》以《关雎》始,即象征它对人伦的关切。夫妇间的道德,是平等相待,互相尊重,方能维系夫妇之间的关系。作为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②,《关雎》“以琴瑟之悦拟好色之愿,以钟鼓之乐拟之好”[10](《孔子诗论》10、14、12),既有在雎鸠关关和鸣的河边与淑女邂逅的一见钟情,又有“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急切相求;既有 “求之不得”遭拒后对“淑女”情真意切的相思爱恋,又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中夫妇和睦的挚情美满。

《诗经》写夫妇之义的诗篇尚未被后世儒家导向君臣国家的政治伦理轨道,而是充盈着浓浓的天然温情,从中可以领略到上古婚姻家庭生活的多彩图景。如《王风·君子阳阳》: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左执翿 ,左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此诗题旨,朱熹《诗集传》认为是妇人乐其夫不再行役之辞:“盖其夫既归,不以行役为劳,而安於贫贱以自乐,其家人又识其意而深叹美之。”[11](P43)诗人捕捉了一对情真意挚的夫妇奏乐舞蹈,相招相乐的行为片断:夫妇贫贱相守,心乐情爽,双双同歌共舞,自娱自乐,其形阳阳(洋洋),其情陶陶,於流美欢快的格调中,不难想象这是一对相敬如宾、鱼水情得的恩爱夫妻,和睦爱敬,其乐融融。如果说这里体现的是对“礼义”所倡导的夫妇之道的礼赞的话,那么《郑风·女曰鸡鸣》则恰似一幕夫妻家庭生活小剧,在率性朴质中表现出夫妇间温磬的爱恋: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闻一多认为此诗是“乐新婚也”[12]。全诗通过这对勤劳的青年夫妇维妙难肖的对话,以几个依次展现的特写镜头表现出二人世界的无限温情,夫妇间互敬互爱、互助互勉,和睦的生活、诚笃的情感和美好的心愿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春秋时期征战频繁,夫妇分离是家常便饭,《诗经》表现情深意笃的夫妇再次被宙斯之剑劈为两半时对当事人所造成的触及生存本质的深深挫伤,今天读来仍使人有心灵震撼之感。这方面以《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为代表。两首诗均为“妇人以夫久从征役而作”[11](P40)。《伯兮》共四章: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首章夸夫,次章思夫,三章写思之切,末章写思之苦,聪明英武的“伯”(夫君)使她自豪,分离又使她陷入生活紊乱的无尽痛苦之中,“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愿言思伯,甘心疾首”,“愿言思伯,使我心痗”,对“伯”的刻骨相思丢不了、治不好,一层深似一层,委婉曲折,真切感人,活画出一个鲜明而生动的思妇怀人形象,堪称千古“闺怨诗之祖”。《君子于役》共两章: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见景怀人,情思悲切,日落黄昏,这位思妇独自依门而望,鸡栖于窠,牛羊归栏,行役夫君,还未还家,“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一声深情的叹息,感人至深;“君子于役,苟无饥渴”,默默的祝愿中更见思之切、忧之深,在带有某种朴野色彩的情性表达中,显示出对自己生命要求的尊重,呼唤着生命性灵的完整;同时也以对“最难消遣是昏黄”的国人共通心理的敏锐捕捉,唱出了千载以下人们的共同心声。《邶风·绿衣》抒发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他穿上妻子生前亲手缝制为自己的绿衣黄裳,睹物思人,不禁悲从中来,启后世“悼亡”诗之先河。《邶风·击鼓》写一位“从役者念其家室,因言始为家室之时,期以死生契阔,不相忘弃,又相与执手而期以偕老”[3](P19)感真情惋,动人心魄;《豳风·东山》写一位九死一生的戍卒在细雨濛濛的归乡途中思念家室的内心活动:“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心心相印,心灵感应,将征夫、思妇相互怀恋的真切感受和盘托出。此外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虽写弃妇之怨,不能算是亲情诗,但其中有很多对过去夫妇家庭生活的回忆,把那种爱恨交织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或哀怨或决绝,均表现出在合法婚姻家庭关系恶化破裂时对周礼所规定的夫妇正道的渴望。

“父母者,人之本也。”[13](P2482)父母子女间有着直接的血缘的关系,存在着最为浓烈、深挚的亲情。中国古代,父母子女之间天然的至性至情,既关联着人伦理常也关联着国家社会的治乱兴衰,成了中国古代诗歌重要题材之一。《诗经》中出现一些关於父母子女亲情的篇章。如《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毛诗序》云:“《凯风》,美孝子也。”父母作为子女的直接养育者,“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豳风·鸱鸮》),是子女终生难以报答的。全诗表现母亲抚育子女的辛劳和子女的感激之情,而为不能回报母亲养育深恩和期望而自愧自责。无私的母爱像长养万物的“凯风”(夏日的南风)一样,温润哺育着年幼的儿女,儿女长大成人母亲负出了多少辛劳,耗费了母亲多少心血!而自己却未能报效母爱以慰母心①,“其自责亦深矣” [11](P19)!全诗用的是《诗经》中常见的比兴手法,以凯风、棘树、寒泉、黄鸟起兴,兴中有比,在有声有色的夏日图景中蕴含无限温暖的母爱亲情,“寄意远而感慨深,婉而不露,微而甚切”[14](卷一),在重章叠句的复沓中,贴切地表达了对母爱的深情赞美和反躬自责的愧疚,“悱恻哀鸣,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蓼莪》皆千秋绝调。”[15]相比起来,《小雅·蓼莪》中的情感表达更为直接和强烈。父母生我养我辛苦劳累,恩深似海,而自己长年行役在外,未能慈乌返哺以尽孝心,返回家中时,父母竟然逝去,他看到家里野草丛生,想起“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养育之恩象昊天一样浩大无私,而自己却不能报答于万一。这些呼喊与痛哭,读之几令人泣下。《孔丛子·记义》载孔子语:“于《蓼莪》见孝子之思养也。”全诗抒情跌宕起伏,回旋往复,艺术感染力强烈。“咏《蓼莪》则孝子悲”[16](卷五五)“蓼莪”成了后世表达悼念父母之情惯用的意象。西晋初王裒父母逝去后(裒父王仪任司马时为司马昭所杀),“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17](P2278)曹植《灵芝篇》:“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唐人牟融《邵公母》:“劬劳常想三春恨,思养其如寸草何……伤心独有黄堂客,几度临风咏蓼莪。”《翁母些》:“独有贤人崇孝义,伤心共咏蓼莪诗”。清人杨贞《闻鸦喧忆亲抒怀》:“三复蓼莪诗,叹息欲废书。”张梦莲《忆亲》:“幼累爷娘长适他,伤心生女负恩多。风诗不少闺人泪,只有男儿赋蓼莪。”《凯风》、《蓼莪》是《诗经》中表达对父母深情的最感人的篇章,此外,《豳风·鸱枭》以禽言形式表现母亲不畏艰险保护子息,《周南·葛覃》描写已出嫁的女儿将回娘家前的喜悦,《唐风·鸨羽》写儿子因服役不能亲自侍奉父母的痛苦,《小雅·四牡》写外出为官的儿子思念父母而不能相见的苦闷,均真切感人。

一母同胞,情同手足;同宗共祖,血缘情深。《尚书·君陈第二十三》:“惟孝友于兄弟。”孔疏:“言善事父母者必友于兄弟。”[18](P270)父子、兄弟同属天伦,兄弟之间友恭相处,也是对父母的孝行,因此兄友弟恭,就成了协调家庭内部兄弟之间横向关系的伦理规范,推而广之,则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从而形成“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理念。《诗经》中涉及兄弟之情者,如《唐风·杕杜》、《王风·葛藟》,都是写流浪异乡无兄弟相助的孤单和哀伤,《邶风·燕燕》写卫君作为兄长涕泣送别远嫁的妹妹。聚族宴飨是周人“亲亲”的重要方式,《周礼·大宗伯》:“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大雅·行苇》是一首周王宴飨族人的诗歌,以丛生聚居茂盛的芦苇起兴,引入此次宴飨的对象“戚戚兄弟”,以宴飨礼仪之隆重来歌咏兄弟之情。《小雅·頍弁》展现了一幅宴请兄弟亲戚们的和乐场面,十分热闹,最后又有一些伤感和及时行乐的思想透露出来:“死丧无日,无几相见。乐酒今夕,君子维宴。”《小雅·六月》亦云:“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兄弟共享美食,孝友亦体现于其中。而《小雅·常棣》更是专写兄弟亲情的名篇: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诗补传》:“言兄弟之相亲出於自然也。”表达的是兄弟在一致对外、平定丧乱之后相聚宴会的情形。以常棣华则覆萼,萼则承华喻兄弟间之自然亲情,以常棣花盛开之明艳起兴,赞美族人兄弟之亲近美好,极写兄弟欢宴,敦睦和好,张扬兄弟之情以巩固宗族。全诗共八章,从多个角度和层次来表现兄弟之情,朱熹《诗集传》对此诗的解说较为透彻:

此诗首章略言至亲莫如兄弟之意。次章乃以意外不测之事言之,以明兄弟之情,其切如此。三章但言急难,则浅於死丧矣。至於四章,则又以其情义之甚薄,而犹有所不能已者言之。其序若曰:不待死丧,然后相收,但有急难,便当相助。言又不幸而至於或有小忿,犹必共御外侮。其所以言之者,虽若益轻以约,而所以着夫兄弟之义者,益深且切矣。至於五章,遂言安宁之后,乃谓兄弟不如友生,则是至亲反为路人,而人道或几乎息矣。故下两章,乃复极言兄弟之恩,异形同气,死生苦乐,无适而不相须之意。卒章又申告之,使反覆穷极而验其信然。可谓委曲渐次,说尽人情矣。读者宜深味之。[11](P103)

“常棣”①、“脊令”已成为兄弟的代称,被后世诗文广泛运用。如王勃《自乡[还]虢》:“无使《棠棣》废,取譬人无良。”张九龄《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兴逐蒹葭变,文因棠棣飞。”杜甫《至后》:“梅花欲开不自觉 ,棣蕚一别永相望。”白居易《棣华驿见杨八题梦兄弟诗》:“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华。名作棣华来早晚,自题诗后属杨家。”高骈《塞上寄家兄》:“棣萼分张信使希,几多乡泪湿征衣。”薛稷《饯许州宋司马赴任》:“令弟与名兄,高才振两京。别序闻鸿雁,离章动脊令。”孟浩然《入峡寄弟》:“泪沾明月峡,心断脊令飞。”《洗然弟竹亭》:“俱怀鸿鹄志,共有脊令心。”杜甫《得弟消息二首》其一:“浪传乌鹊喜,深负鶺鴒诗。”《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其二:“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鶺鴒。”《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一:“鸿雁影来连峡内,鶺鴒飞急到沙头。”戴叔伦《舟中见雨》:“功名何卤莽,兄弟总凋零。梦远愁蝴蝶,情深愧鶺鴒。”宋范成大《山会同馆兄弟南北万里感怅成诗》:“把酒新年一笑非,脊令原上巧相违。”明冯惟讷《秋日寄懐家兄》:“明月双悬江海泪,秋风一寄脊令诗。”

以上所述的是《诗经》中有关夫妇、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的亲情诗,另外一些篇章涉及到祖孙、姑侄、甥舅等亲情,兹不一一述及。《诗经》中还有很多篇章虽不全然是亲情诗,但也有涉及到人伦亲情的地方。如《邶风·击鼓》写戍卒思归,其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数句,抒发对家中妻子的深深思念,非常感人。还有一些诗里面涉及不止一种人伦关系,如《常棣》中既有“脊令在原,兄弟急难”,也有“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还有“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更涉及到朋友一伦。《魏风·陟岵》中既有“瞻望父兮”、“瞻望母兮”,也有“瞻望兄兮”,这首诗中父子、母子、兄弟间的三次对话虽然简单,但“犹来无止”、“犹来无弃”、“犹来无死”深切叮嘱,其“父子兄弟相望之真情”[14](卷一),足令全诗生出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其它篇章中如《邶风·泉水》写外嫁别国的女子思归,回忆起当年出嫁的时候:“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大家族间的浓浓亲情。

家庭伦理是道德生活的核心,个人道德之养成以家庭伦理为基础。尊老爱幼、赡养父母、兄弟友爱、夫妻和睦是家庭道德的伦理规范,以此来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形成亲爱和睦的家庭氛围,从而缔造全社会的和谐。家庭亲情是生命存在的最基本形式,作为一个特定的生存空间,是个体身体与灵魂的栖居地。在中国文化中,家与国具有同构性,“‘家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最主要的柱石,我们几乎可以说,中国文化,全部都是从家族观念上筑起,先有家族观念乃有人道观念,先有人道观念乃有其它的一切。”[19](P51)在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中,“家”是“国”的起点,“国”是“家”的扩大,从家庭、亲戚到乡党、同窗,从社团、族群到社会、国家,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以血缘亲情为主轴联结起来的,“家”不仅组织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而且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结构和价值指向;从个体来说,“事亲”又关联着自身的社会声誉与社会地位,所谓“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13](P3295)因此,人伦亲情不但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而且是保持社会和谐安定减少纷扰的重要精神力量。作为一部最具奠基意义的文化典籍,《诗经》以形象而质朴的语言写出上古时代的浓浓亲情,体现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敬妇爱的人伦理想,并由此而形成爱国爱家的乡土情结,忧国忧民的思想意识,以孝为本的伦理观念,礼乐相配的文化制度,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对培育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构建鲜明的民族性格,以及民族的融合统一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诗经》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渊薮,而且对中国文学而言也具有某种文化原型的意义,这是任何一部后代文学作品都无法与之相比拟的。“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20](P65)血浓于水的亲情,形诸语言,协以音律,便成诗章。《诗经》以下,亲情诗不绝如缕,蔚为大观,历代以“思亲”、“省亲”为题的作品每每见诸载籍,脍炙人口,一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把充盈于天地人间万物的伟大母(父)爱予以艺术定格,给万千儿女以强烈感染,给人间众生以亲情的滋养。不胜枚举的亲情佳作,凝结着丰富深厚美好淳真的至情至性,其中所体现的天伦亲情,“家”、“国”同构的伦理观,维系着国家与民族血脉的传承,维系着五千年中华文化的辉煌,也构成了中国文学的华彩乐章。除直接在题材上开启后来的亲情诗外,《诗经》中一些有关人伦亲情的诗句、词汇,后来还变成典故、代称以及成语,在后世诗人的诗句中反复出现。如“凯风”、“寒泉”以喻母爱,“琴瑟”指夫妇(《郑风·女曰鸡鸣》),“脊令”或“鹡鸰”指兄弟(《小雅·常棣》),“渭阳之思”指对舅氏的思念(《秦风·渭阳》),伤父母辛劳则曰“哀哀”(《小雅·蓼莪》),祝夫妇和谐则曰“偕老”(《邶风·击鼓》、《郑风·女曰鸡鸣》、《鄘风·君子偕老》),说新婚则曰“于归”(《周南·桃夭》、《邶风·燕燕》)。这些都表明《诗经》中的亲情诗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此外,《诗经》中的比兴手法、美刺意识、复沓叠章的表现方式等,也为后世亲情诗创作所继承。

--------------------------------------------------------------------------------

① 《尚书·舜典》也有“五教”,孔疏:“文十八年《左传》云:‘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是布五常之教也。”见《十三经注疏》本130页。又称做“五常”,《尚书·泰誓》有“今商王受狎侮五常”,孔疏云:“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见《十三经注疏》本182页。 又有称为“十际”者,《吕氏春秋·壹行》:“先王所恶,无恶于不可知。不可知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妻之际败矣。十际皆败,乱莫大焉。凡人伦,以十际为安者也,释十际则与麋鹿无以异。”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标点本第408页。

② “天伦”原指兄弟,《穀梁传·隐公元年》:“兄弟,天伦也。”后泛称父子、兄弟等为天伦,赵汝楳《周易辑闻》:“父子天性,兄弟同气,夫妇瑟琴,天伦之至也。” 金履祥《大学疏义》:“一家之内,天伦之至爱存焉。”见文渊阁本《四库全书》。

① 《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② 《关雎》题旨诗义,多有聚讼。《毛诗序》:“《关雎》,后妃之德也”,三家诗则谓是“刺康王晏起”,附会穿凿。姚际恒《诗经通论》谓此诗是泛咏“世子娶妃初婚之作。”方玉润《诗经原始》:“此诗盖周邑之咏初婚者”,认为是一首民间普通夫妇的初婚之歌,兹从之。

① 陈奂《诗毛氏传疏》卷三:“后二章,以寒泉之益于浚,黄鸟好其音,喻七子不能事悦其母,泉鸟之不如也。”朱熹《诗集传》卷二:“言寒泉在浚之下,犹能有所滋益于后,而有子七人,反不能事母,而使母至于劳苦乎?”“言黄鸟犹能好其音以悦人,而我七子独不能慰悦母心哉!”

①唐以后,“常棣”亦作“棠棣”,后一直沿用。又因《常棣》篇中有“常棣之华,萼不韡韡”句,所以也用“棣华”、“棣萼”作为兄弟的代称。

参考文献

[1]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A].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 朱 熹.四书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 班 固. 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62.

[6] 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7] 孙希旦.礼记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

[8] 周振甫.周易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91.

[9] 范 晔. 后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10] 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1] 朱 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12] 闻一多. 风诗杂抄[A].闻一多全集[C]. 上海:上海书店,1991.

[13]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4] 王 柏.诗疑[M]. 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15] 刘 沅.诗经恒解[M].光绪间致福楼重刊本.

[16] 束 皙.读书赋[A].欧阳询等.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7] 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 中华书局,1974.

[18] 孔颖达.尚书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兄弟敦和睦范文3

一、全面丰富的家庭教育内容

颜之推在《家训》中阐述了许多家庭教育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家庭伦理教育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十分重视家庭之间的伦理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义务和相处所需遵守的道德准则,颜之推也将家庭伦理教育放在首位。《家训》中一开始的《教子》、《兄弟》、《后娶》、《治家》四篇,都是论述家庭伦理和成员义务以及遵守准则方面的内容,强调了教育子弟、尊老爱幼、和睦家庭的重要性。在家庭伦理方面的教育,颜之推严格按照礼教尊卑的等级制度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准则。他认为一个家庭的亲属关系无外乎三类“,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矣。”[4]父子之间应该遵守正确的关系“: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父子之间应该严肃而有慈爱,不偏不倚,而子辈要守孝道,不能简慢地对待父母。兄弟之间要友爱、互助,尤其在双亲去世之后,更要如同唇齿相连一般互相照顾、互相爱护,“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于影,声之于响。爱先人之遗体,惜己身之分气,非兄弟何念哉?”[5]只有兄弟之间相亲相爱,子侄之间才会效仿,否则,同族的诸子侄就会关系疏远、感情淡漠。

2.品德智能教育

在《家训》中,涉及品德智能教育的主要包括《风操》、《幕贤》、《勉学》、《文章》四篇。颜之推通过对古人在品德智能方面的正反例子进行对比阐析,即如何培养和造就子弟成才的问题以及如培养优良的操行、提高自身的学识和本领等。颜之推提出:“凡与人言,称彼祖父母、世父母及长姑,皆加尊字,自书父母以下,则加贤字,尊卑之差也。”[6]“凡亲属名称,皆需粉墨,不可滥也。”[7]皆说明了要在细微之处体现良好的教养,而且想要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接触的也须是品德高尚之人,这样受到的影响才会是正面而积极的。正如:“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子臭也”。[8]学习知识与品德的养成同样重要“,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9]连贤明圣哲的帝王都要勤奋学习,更何况平常的人。“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10]颜之推充分结合了自身经历,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虽国破家亡、改朝换代,但只要有一技在身,就有了安身立命的资本。

3.思想方法教育

主要包括《名实》、《涉务》、《省事》、《止足》四篇,目的在于培养子弟观察、认识与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如“名”与“实”的关系:“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11]只有德行才艺均丰厚的人,名声才会好。同样,能够取得美好的声誉,一定是道德高尚的人“,上士忘名,中士立命,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祐,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12]他教育子孙要成为德才高尚的人,即使不求名,声誉也会随之而来,那些求取名声甚至窃取名声的人却不会得到他想要的声誉。在论述到“博”与“专”的关系时,颜之推提出:“近世有两人,朗悟士也,性多营综,略无成名,经不足以待问,史不足以讨论,文章无可传于集录,书迹未堪以留爱翫••••••炼锡为银,如此之类,略得梗概,皆不通熟。惜乎,以彼神明,若省其异端,当精妙也。”[13]这体现了他希望子孙可以术业有专攻,不要顾此失彼。

二、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早教与晚学的全程发展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成熟、进阶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颜之推提出的早教晚学思想符合人生的发展轨迹,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不仅有助于为其今后学习知识打下基础,而且也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晚学”即所谓的“活到老,学到老”,这和我们现今提出的“终身教育”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知识是在不断进步和更新的,这就要求我们对自己的知识系统随时进行更新。脱离了学校这个获取知识的系统,人或许可以凭借积累的经验来解决问题,但是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却无法及时同步,这就需要对新知识进行学习,有助于更好的生活。

(二)父母对孩子的榜样作用

颜之推要求长辈要以身作则,做子辈的榜样。现如今有的家长对孩子疏于管教,自己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也采取一种消极态度,比如有的家长看电视看到深夜,打麻将打到天明,且不论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中孩子能否静得下心来学习,父母的所作所为无疑给他们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上行下效,孩子潜移默化之中就会生成不好的习惯,这都不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所以要求父母能够以身作则,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工作生活,做孩子的正面榜样。

(三)品德与知识的并驾齐驱

兄弟敦和睦范文4

关键词:天柱;宗族社会;祠堂;族谱;社会行为规范

中图分类号:G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3)01-0030-07

宗族是一种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特殊利益群体。“在古代社会中,家族常表现为同一个男性祖先的子孙若干世代聚居在某一区域,按照一定的规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结合成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1]。冯尔康认为,“宗族是由男性血缘关系的各个家庭,在宗法观念的规范下,共同组成的社会群体”[2]。林耀华认为,在一个宗族中,“家庭是最小的单位,家有家长积若干家而成户,户有户长,积若干户而成支,支有支长,积若干支而成房房有房长,积若干房而成族,族有族长。下上而推,有条不紊”[3]。宗族在传统上具有三大特点,即血缘的继承性、地缘的聚居性、财产和利益的内部互利性和对外关系的区域化[4]。明清以降,宗族制度渐趋平民化、大众化,宗族组织及祠堂、族谱、族田、族学、族规等逐渐构成宗族存在的基础和基本组织与活动制度,其中祠堂与族谱是其二大标志。

因“柱石擎天”而得名之天柱,王朝国家对其抱以瞩目或始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苗人猖獗”而楚王南征之时,① ①王复宗:《康熙天柱县志・上卷・沿革》。至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撤靖州卫左所建天柱守御千户所,三十年(1397年)撤靖州卫后所建汶溪千户所。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天柱改所建县,隶属湖广靖州,雍正四年(1726年)改隶贵州省黎平府,雍正十二年(1734年)定隶镇远府。根据天柱民间谱牒的记载,天柱县各个姓氏的祖先历史上几乎全是移民。宋元时期“平蛮”军人、官员及其家属最早进入天柱,明代有大规模的“军屯”和“民屯”,到清朝则还有商人和手工艺人。迁居天柱的移民不仅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也保存了其原有的家族组织。移民与当地的原始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集中原文化与天柱原有民族文化于一体的天柱宗族文化。

一、祠堂祭祀:宗族社会中最隆重的仪式

祠堂是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是宗族的物质标志和聚宗合族的象征,这是宗祠最基本的功能。宗祠中举行的最隆重的仪式是对祖宗的祭祀。祭祖源于祖先崇拜,是形成家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祖先崇拜的思想渗透到祠堂建筑的门楼、楹联、匾额、绘画、雕塑以及祭祀制度、宗祠条规等方面。作为祭告祖先的场所,祠堂最能体现“报本返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西方学者迈克尔・米特罗尔和雷因哈德・西德尔在《欧洲家庭史》中认为:“祖先崇拜通常在培养家系观念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祖先崇拜,家系将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联系在一个共同体中”[5]。祭祖就是将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联系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活着的人因为祭祖而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天柱大多数宗族每年举行春秋两祭,也有些宗族只举行春祭,也有的宗族实行四时祭祀即每年春、夏、秋、冬各祭一次。有的宗族还要在始祖的诞辰进行祭祀,称诞祭。具体时间无统一规定,多在民间传统节日,如清明、夏至、秋分、冬至进行。如遇有房族儿孙考中功名、或晋升官爵、或受朝廷的恩荣赏赐,官宦荣归故里、告老还乡等,也可开祠堂特祭。在祠祭日,合族成年男子都应与祭。即便散居到数十里、数百里以外,每年或每两三年也须与祭一次。如清明节开祠祭祀后,讨论族中扫墓及坟山等事宜;六月六晾晒家谱也在祠堂中先祭祖宗,后翻晒家谱以防虫蛀霉变,同时让儿孙入祠读家谱,听长者讲家世源流;秋末冬至祭祖,主要由族中有德望之人讲家规族训,化解族中矛盾,促进家族和睦相处。宗祠有强化宗族乃至民族文化认同心理的功能,以宗祠为中心在本宗族人中开展的纵向活动,主要是祭祖;而以宗祠为基本单位与远宗房所开展的横向活动,主要是联宗,这些祭祖联宗活动,所追求的实际上就是对同宗文化的认同,这些都对民族文化认同心理以有力刺激。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吴绍周,为天柱远口吴氏总祠书写“至德克昌”金字大匾。

各祠堂的祭祀都有自己的固定仪式,但都大同小异。祭祀仪式由祠长或者族长主持。根据天柱《陶氏族谱》的记载,祭祀人员主要有:承祀孙或称主祭孙一人,一般是嫡系长子长孙,但有功名官职者即使非长房长孙也有可能主祭;陪祭孙二人及与祭孙或称众祭孙多人;通赞一人,为祭祀主持;引赞二人,为仪式副主持;另外,还有司帛、司爵、司樽、司祝、司盥洗、司馔、司燎、司福胙等各类分工人员。

关于祭堂的陈设,根据天柱《陶氏族谱》的记载,祭堂正中为正享位,也即始祖考、妣之神位,正享位两边按左昭右穆的顺序,分设历代高曾祖考、妣昭穆神位。神位前为一到两排供案,用以陈设猪、鸡、羊等牺牲以及果品、玩好等祭品。供案前为香案,上燃香、烛,这是读祝文的地方,歌童或通赞、引赞等分列于香案两边。香案前设有茅沙。① ①在一个长方形木盘里面铺上细沙,沙上面放一束茅草。祭祀时,把酒倾倒于茅草上,象征酒经过茅草和细沙过滤后由祖先享用。这是中国春秋时代楚国盛行的一种祭祀仪式。主祭孙立于香案前,陪祭孙与众祭孙列于主祭孙之后。

祭祀之前要先发榜文,通知宗族成员参与祭祖活动。如粟氏榜文范例:

时维仲春(冬),雨露既濡(霜露既降),追远感时,情怀报本,谨卜次月之(某)日有事于宗庙。我族子孙各宜前期斋戒,不饮酒,不茹荤,不处内,不与凶秽。届期同宿公所,黎明举祭。编定执事,务须虔诚办理。拜跪行列,不得参差,以致亵慢,各宜恪遵毋忽。

计开

主献(族长名);与祭众孙;拂拭;陈设;香案;宣祝;通赞;引赞;司;司爵;捧帛;执事。

年 月 日

榜贴宗祠门首通知② ②(天柱)《粟氏族谱》卷一,无刻印时间。

各个宗族的祭祀礼仪虽然各有特色,但一般都要包括迎神、参神、献礼、侑食礼、饮福受胙、辞神等六个步骤。

一迎神。鸣炮,次击鼓、鸣金、奏乐,乐止。主祭孙、陪祭孙盥手,诣寝室迎取事先用红纸写好的祖宗牌位。跪,上香,俯伏,引赞北面读告词。其词为:“嗣孙某等今以仲春月(秋书仲秋,冬书仲冬,诞祭书春正)日有事于显祖考、妣前,敢请尊灵降诸神位,出就正寝,恭伸奠献。”“伏兴四,平身,唱降神歌。鼓乐前导,主祭孙、陪祭孙奉祖宗牌位于中堂”。

二参神。主祭孙诣始祖考妣前行参神礼,跪,伏兴四,平身,复位。二名陪祭孙分别诣东配位(左昭祖位)祖考妣、西配位(右穆祖位)祖考妣前行参神礼。然后主祭孙诣香案前上香,酹酒(将酒倒入茅沙),伏兴,平身,复位,唱参神歌。

三献礼。献礼重复三次,分别称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初献礼由主祭孙诣始祖考妣前跪、众孙跪,祭酒(倒少许于地),献帛,进爵,奠酒,献馔,献箸。伏,兴,平身。诣香案前跪,众跪,读祝文(祭文)。然后二位陪祭孙分诣左昭右穆祖考妣前行初献礼。初献礼毕,要唱初献歌。同样,依次举行亚献礼、终献礼,有相应的亚献歌、终献歌。

四侑食礼。主祭孙诣始祖考妣前跪,众跪,由引赞代斟酒,陈餐,献箸,献馔、正箸,侑食,点馔(给每个饭碗里加少许菜),伏,兴,平身。然后二位陪祭孙诣左昭右穆祖考妣前以同样的仪式行侑食礼。侑食礼之后,还要行献茶礼。

五饮福受胙。主祭孙、陪祭孙诣饮福受胙位即香案前,跪,引赞取祖宗前酒授主祭孙陪祭孙,祭酒(倒少许于地),读颂辞,啐酒(略尝少许),受胙(引赞取祖宗前饭授主祭孙、陪祭孙以代胙肉,亦尝少许),伏,兴,平身,复位。

六辞神。主祭孙诣始祖考妣前行辞神礼,跪,伏兴二,平身,复位。陪祭孙以同样方式诣左昭右穆祖考妣前行辞神礼。然后捧祝文、帛等于燎所焚化。唱辞神歌。跪,伏兴四,平身,礼毕。

仪式中的祝文(祭文)及降神歌、参神歌、初献歌、亚献歌、终献歌、辞神歌等,其内容大多是追述祖德宗功,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感恩情怀,以及希望祖宗保佑家族兴旺发达等。

冬至祀祖仪式亦颇为隆重,现撮录罗氏宗祠《冬至祀祖简仪十条》祭祀仪式如下:

一宗旨。祭祀以诚敬为主,祖宗虽远,当思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毋得玩忽不恭及喧哗嘈杂。二主祭。本祭逐年举定董事二名充当主祭,经理祭费,收支按照清单,开载礼物及应用器具,预备完全先期投宿,宗祠以时举事。三号炮。号炮所以约齐人心,内分前三炮后三炮,前一炮注定祭日黎明时分,凡我与祭嗣孙,听炮即起,面肃整衣冠,二炮齐临宗祠,三炮举行祭祀。祭毕,开点心,暂停。后一炮通请合族,除主祭与祭及执事人外,按户可来一名开炮,务各相约,二炮均要毕集,三炮入席就坐,尚逾三炮不至者,饮食不留。四营办。营办之事除豕羊而外,鸡鱼为首肴,馔次之,盛果品时物又次之。祭共五席,每席各一贵有热气不得营办多时,以致寒冷如冰,不成敬意。五陈设。祭祀不外乎陈设,陈设之仪物器具,尤宜精洁全备不可或缺,乃昭诚敬,陈设之位序中始祖、左昭右穆,东向西向共五位,各一大席,前文公位则一果品馔食。六座次。每祭会集合族约十余席摆设外进三间,以中间正两席为正席,左右两间为旁席,必以辈尊年高一族者举坐正席上位,余则依次而坐,当已坐定各安各席,不得擅离本位,乱入他席以致失仪违者,主祭得请上位尊者当祖前教训之。七宴饮。酒以合欢非不可饮,但不宜过量以至于乱,每祭按席给十件,以高扯低,庶无不有,酒后猜拳,当听正席上位者先开拳,各席方可后随,以明长幼之礼,席上尤贵谦恭,不得矜狂傲慢,违者得由主祭请尊辈责之。八接待。接待所以尽主客之礼,宗族在远,虽属叔侄昆弟未易得时,常往来祀祖一会情犹客也,主祭等宜于冬至先期早临,宗祠预备接待一切,得由提祠中公费款待,远来宗族一宿两膳至冬至,至次日有私侍者听其自便。九言语。言语须切忠孝友弟及家庭教育一切,其外事并旧日狭嫌情节,与乎词戏语,席前概不准谈及,违者族众得面斥之;十解散。各席起立后,即行解散,为主祭者收拾器具,送还原处,勿令损失,所有收支账目,除列单贴出俾合族周知外,相应面结清楚,不得退有后言。以上十条,言简意赅(原文为该),凡我族人当遵守,不得视为具文,是所厚望也。① ①(天柱)《罗氏宗祠记》:冬至祀祖简仪十条,民国三十三年抄本。

通过祠堂仪式活动,特别是通过祭祖强调家族内部上下尊卑伦序,宣传了以孝悌忠信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这样的仪式使得家族成员从幼年起,长幼之序、孝悌之礼等礼仪就在心中扎下了根,从而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诚如像征人类学代表人物的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认为的那样:“通过某种仪式形式,动机与情绪及关于存在的一般观念才是相互满足和补充的。通过仪式,生存的世界和想像的世界借助于一组象征形式而融合起来,变为同一世界,而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意思。”[6]

二、族谱:宗族社会中最重要的文本

(一)族谱的构成

就一般情况而言,体例格式比较完备的族谱,要具备序言、凡例、源流、世系、人物、科第录、规范、文献、祠墓等。

序言又称谱序,是每部族谱都不可缺少的内容,包括本族人和邀请外族人写的序。谱序的内容一般包括修谱缘由、修谱经过、家族源流以及谱学理论等。随着族谱修撰次数的增多,序跋也在不断增多,故一些大族的族谱在历经数次修撰之后,序跋多达十余篇甚至数十篇。凡例又称谱例,主要说明族谱的编修原则。与凡例相辅相成的是谱论,谱论一般摘录前代名人学士谈论谱学的简要语录,甚至还把皇帝的诏令载入谱中,作为谱论告诫族人。源流主要考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源流以及始祖和世派的分支迁徙情况。世系是各宗族血缘传继的直接表述,是族谱的主要内容,记载从一世祖开始到修谱时止,宗族所有成员的姓氏名号、生卒年月、简历妻室子女以及葬地封赠等。人物传略包括行状、墓志铭、神道碑以及年谱等。族谱对于入传的选择,基本上是遵循“扬善隐恶”的原则;有些族谱因一族人功业显著,光宗耀祖,所撰的传记冗长。科第录系族人历代登科名录,有的还记载登科者的简要业绩及著述等。规范包括家礼、排行、族规等。家礼主要记载家族内的祭祖礼仪;排行又称字辈谱、行第谱,是标明宗族世系人名的排行用字;族规是宗族制定的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家族法规。族规的名称很多,如家法、家约、族约、条规、祠规、禁约、规范等。族规的内容十分庞杂,除强调敬宗收族外,其他如财产继承、婚姻纠纷、禁禁赌、山林管理等文献。艺文即族人所撰或与家族有关的各种体裁的诗文;皇帝和官员对家族成员的封赠,称恩荣录,有诰、赐谕、公文等;族产契约,包括祀田、坟山、山林、义庄、庙产、房屋、店铺等,是家族赖以运转的经济支柱,族谱记载族产的数量、买卖情况、管理规则、收支账目以及经营租佃等。祠墓主要包括祠堂和坟墓,是宗族进行敬宗收族的主要场所。族谱对于祠堂、坟墓的修建历史、建筑规模、地理位置等都有或详或略的记载,甚至配图说明。有的宗族每新建或者重修一次祠堂,往往由族人或请外姓名人撰写祠堂志。因此,有的族谱中的祠堂志之类不下十余篇。与祠堂相比,记载坟墓的文字较少。有些族谱在记载坟茔时,或配以地图,注明四至界限,称为“墓图”等。

天柱的族谱基本上涵盖了上述内容,只是有些表述略有不同。以《袁氏族谱》为例,族谱的构成包括两卷内容,卷之一有:圣谕广训十六条、进德公旧序、兆昆新序、源流序、进侯公旧序、均纪公续修序、进誉公三修叙、鹏凌公源流叙、玉润公续修谱祠叙、吴见举新赠叙、梁克标新赠诗、兆昆修谱诗、杨显勋新赠诗、支谱叙、坟墓志、族谱凡例(二十七条)、家规条约(二十八条)、家训格言(八条)、时祭仪、预告榜文、祝文式(又祭祠祝文)、祠基原由、家祠契约、五服图、现公墓赋、现公墓赞、赵蚁赋、天柱宗祠、地旺宗祠、现公坟图、赵坟图、隆公坟图、碧雅总图、执谱字号、首事名字;卷之二有:邦舟伞溪总图、调鱼洞总图、仁叟公图、再贵公图、仕榜公图、各房图形、各处禁约、清白原由坟山、开辟始初、历朝往哲、历代世系。① ①(天柱)《袁氏族谱》目录,民国六年谱刻本。以《蒋氏族谱》为例,族谱的构成包括以下内容:原序、远祖序、续修序、四次续修序、四次修谱序、续修合谱序、字派合订并志、族规二十六条、圣谕十六条、源流世系、黔阳安江始祖、天柱闭寨始祖、天柱大段始祖、记号登载、大段公系长房五代图、顺稳公派下从“景”字以下五代世系、通一公派下顺亩公从“景”字以下五代世系、通一公派下顺八公从“景”字以下五代世系、通一公派下顺八公从“昌”字以下五代世系、顺八公派下致开公五代世系、通一公派下荣裕公以下九代世系、三大房族公地(阴地)、三大房族公地(阳地)、祠堂记、拟大段八景、谱牒总则、先年壬午岁一次创修谱首、甲寅年二次续修兼理谱首、壬子年3次续修兼理谱首、丁卯年4次修谱兼理谱首、附收谱记、怀感篇、安江故乡简图、大段总地图、聚溪下炉坪仙人撒纲形图、雷公冲凤形图、木孔坡龙形凤形图、架上金盆形图、长坡阴地图、躲马冲虎形图、茅坪头人形旗子形坟山图、黄毛丹凤衔耆图、身娘祖阳宅阴地合图、粘禾阳宅阴地图、銮塘阳宅图、分水坳龙形图、祖脚冲头龙形图、盘坡大秧田坎脚阴地图和后记,共计49项。② ②(天柱)《蒋氏族谱》目录,1987年第四次重修印刷本。

(二)族谱的编修

族谱作为传统家族文化另一重要的表征物,不仅能说明世系,还是家族记忆的文本,而且“民众历史感的要求,借助于修谱表达出来”[7]。因此,修谱和及时续修是十分必要的。

明清以来,天柱宗族把修撰族谱作为后代子孙的一种义务写进族规,以保证族谱续修的相沿不断。

修谱是宗族中最盛大的活动,大型族谱的编修,首先是组织修谱董事会,其次是筹措资金,再次是收集整理资料进行编纂。修谱董事会,或称谱局,即族谱修纂委员会。董事会由族长及各房派的房长组成。修谱董事会成立后,开始具体分工。

士绅在族谱编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族中贤能者在修谱中各尽所能,缙绅名列主修,族长、房长在修谱董事会发挥作用,读书人中之干练有能者执掌修谱的具体工作,所谓“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修谱尤然。

筹集修谱经费的途径:一是从族产的收入中拨出一定数量作为修谱经费;二是按宗族人口摊派;三是自愿捐献,为首倡捐,举族应倡,有力者多捐。

族谱资料的来源:一是前代遗留下来的旧谱资料或口述资料,后代历次裔孙重修族谱,便根据这种旧资料扩充而成;二是修谱董事会向族人征集调查。

修谱的目的在于总一族之人,收一族之心。同一血缘系统的族人均录入谱中,但详略有别。因为光宗耀祖、彰显宗族势力也是修谱的一个重要目的。

族谱纂修稿竣之后,若是印刷,就要分发给各房及有关族人保存。族谱分交给各房及有关人员掌管后,许多家族还规定族人应时常拜阅,以敦教化,增进尊亲睦族观念。

宗族对族谱的收藏、保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将族谱收藏在专门制作的木匣里。族谱是宗族的秘籍,不得私自借给外人翻阅,更不准借给外人抄录。

(三)族规的制定与修改

族规是宗祠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调节手段和机制,用于调整和规范族人的生活和行为。为了维护祠堂的神圣和庄严,祠堂都有一定的管理规则,称为族规或家规,有的也称为祠规,也有宗族将族规和祠规合而为一的。各宗姓根据朝廷的谕旨、条规和地方官府的要求,结合本族实际制定并修改族规。在缺乏法制治理的近代社会,族规在传统社会中往往起到法律的作用。族规的制订程序往往先由宗祠管理人员提出草案,然后进行大会讨论、修改并表决通过,并刻于祠碑,载入宗谱,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族规一般牵涉到几方面的内容:第一,为本族人规定了带有很强的宗法礼制色彩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行为规范,并伴以相应的惩戒手段;第二,制定对异族的防范措施,借以维护本族的利益和团结;第三,对宗祠地位本身的确认,族人对祠堂应承担的义务及权限范围等。

由于传统宗祠在宗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它的日常管理非常严格,有些宗族甚至明文规定“祠规”以共同遵守。其中对于进出宗祠及举行祭拜仪式,都有一套很完备的管理规定。一些强宗大族还要专设祠堂司事来负责祠堂的日常管理。如白市杨氏宗族规定:“祠内招住祠一人,负责供奉香灯,洒扫庭院整理清洁,保管祠内财产,管理好文物,祠宇不受损失。否则,追究其责任。”“祠堂应设定春秋二祭,今后也可一年一次,最少也要二年一次,由祠委会择定日期召集各房族人筹备祭祀,凡与祭祀人众,务须虔诚致敬,谨慎治事,不得轻心任意。”① ①杨政伦主编:《白市杨氏先祠词谱》:白市杨氏先祠祠规,2009年内部印刷本,第21页。有的宗族还规定,族人损坏祠堂物件必须赔偿公罚,妇女儿童不得随意入祠,族人盖房不得有碍祠堂风水等,尤其是一些有损于宗族道德的行为。要“树新风,坚决反对吸毒、贩毒、偷抢扒窃、打牌赌博,参加各种非法集会和其他组织”,② ②杨政伦主编:《白市杨氏先祠词谱》:族训,2009年内部印刷本,第22页。这些皆是祠堂规定的禁条。

天柱田心寨《三槐堂王氏族谱》在重新编谱时,重录了老家规,1986年,根据新形势,又编写了家规简译歌。老家规共15条,即“先国赋”“孝父母”“和兄弟”“训子孙”“和夫妇”“谨闺门”“睦族党”“慎媒娶”“守勤俭”“戒斗殴”“戒争讼”“积德行”“禁非为”“禁风水”“宗师儒”;③ ③(天柱田心寨)《王氏族谱》:总序,2008年内部印刷本,第69-73页。家规简译歌共12条,即“孝敬父母”“处世为人”“婚姻嫁娶”“培育儿孙”“勤俭持家”“完粮纳税”“友爱兄弟”“义重夫妻”“和睦少讼”“尊敬师长”“济困扶危”“禁毁风水”。④ ④(天柱田心寨)《王氏族谱》:总序,2008年内部印刷本,第75-77页。

三、宗族社会中的社会行为规范

清朝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实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在今黔东南、黔南地区建立了流官政府“新疆”六厅,取代了黔东南苗族侗族“无君长、不相统属”的自主自立的村寨自治状态。清水江中下游沿岸作为商贸与文化传播的走廊,在乾隆盛世强大的文治武功背景下,处于华夏边缘的苗族或侗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大部分天柱族谱始修于乾隆年间,体现了华夏边缘少数民族对儒家文化以及大一统国家的广泛认同。

天柱族谱中所载的家规、族规、族训或祠规等行为规范以“孝悌忠信”为核心,家法与国家法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天柱族谱的家规主要是对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宗族内部关系、家庭内部关系、邻里关系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进行规范。

(一)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主要要求宗族成员忠诚履行上交皇粮国税的任务。天柱《袁氏族谱》说:“凡食王之毛,当输王之赋。赋能应期早完,不惟免追呼之扰,亦以昭忠爱之心。况兆民之职,在尽力南亩,以供国赋。我族伯叔兄弟,诚急公奉上,即囊橐无余,以安然快乐。”

(二)宗族内部关系

主要是宗族雍睦,宗族内部纠纷要优先由族长祠长调解,不能擅自报官。天柱渡马《陈氏族谱》告诫族人,家族成员之间关系虽有亲疏远近之分,但都是一个祖宗发源,因而要和睦相处。家族成员之间的纠纷要首先由族长调解:“我族兄弟叔侄宜敦雍睦,毋得以小故而伤大义。倘若有违理之事,只可伸鸣族长祠堂公处。若动相斗气,辄为兴讼,耗散家财,实致祖宗之怨恫。”

(三)家庭长幼关系

一是父慈。天柱渡马《陈氏族谱》认为,父母对子女要慈爱,不能偏爱、溺爱。偏爱会成为兄弟不合或子女不孝的恶因。“故为父者,不得有所偏私,致启后日滋端而伤天伦”。二是子孝,即子女要孝敬父母:“故人子于得亲之时,固当承欢于膝下。设父母有不顺之处,一当起敬孝,下气怡颜,柔声以谏,慎毋佞口忤逆,自蹈不孝。”

(四)夫妻关系

天柱族谱中关于夫妻关系的规范充分体现了宋明理学的三从四德、夫为妻纲的思想。天柱《陈氏族谱》与《袁氏族谱》都有关于妇女行为的两条相同规定,一是肃闺门;二是慎婚姻。“肃闺门”规定:“家室之内外有辨,道路之左右须分,无得托言大方,不自束敛。败常乱俗,多出女杂男混;玷祖亡家,半在男妇内外荡。非丧非祭,授受不亲,以别嫌疑。且妇人纵系贤能,止克内助,不得干预外事,擅出闺门以轻污,夫至重至洁焉。”“慎婚姻”规定:“夫妇人伦之始,闺门万化之原,故书称降,诗咏关雎,皆以明婚配之不苟也。于以知男婚女嫁,必须门户相当,无得趋权势,重货财,妄订婚姻。如或兄弟亡故,不许弟纳兄嫂,兄收弟妇。兄弟妯娌,骨肉至亲,尊卑不容紊。长嫂当娘,弟媳当妹,岂容紊乱。败坏伦常,莫此为甚。凡我族中,务宜谨之。”《陈氏族谱》还规定了“禁反葬”条款,即女子再嫁,不能返葬祖坟:“夫死从子,妇人大义。或不能守而再嫁,则已是他姓之母矣。勿论有子无子,殁后总不得反葬祖坟。”

《袁氏族谱》规定:“四十无子,方可娶妾。或家务繁冗,娶妾帮理,亦必择有根基人。盖今日为妾,恐他日为母。不得以奸为妾,有紊纲常。又不得宠妾而有乖风化。至于无子娶妾而妻不可不容。其妾有此,当告于族长。”《陈氏族谱》更是规定:“至于无子娶妾而妻不容,七出犯二,告于族长,弃之。”也就是丈夫因无子而娶妾而妻不能容忍,则通过族长,可以休妻。

(五)兄弟关系

《袁氏族谱》认为:“兄弟手足之谊,形分而气合者也。手足痿则不仁,兄弟参商则不孝。人未有不孝而能友,亦未有不友而可言孝者。惟兄念友弟,弟念恭兄。诗云:兄弟既翕,和乐且耽。无因小忿以伤同气,勿因妻言以乖天显。棠棣之章,各宜刻骨。当思世间最难得者兄弟。”《陈氏族谱》认为:“家庭之内,孝弟为先,而弟亦知其不可缓也。故随行隅坐,道固遗乎笃恭,而分甘服劳,情莫切于让。勿听谗言以乖骨肉,毋因小利而灭友恭。诗云: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则太和之气,酝酿一堂矣。且宜兄宜弟,而国人亦可以教矣,弟道可不知重哉。”

(六)邻里关系

在处理邻里关系时要以迁让为主,不能争强好胜,也不能斤斤计较,才能和睦相处。“亲族邻里,所居甚近,相与已久。凡牲畜之侵害,童仆之嚷斗,言语之有触忤,行事之有错误,其势必不能无者。惟在以心体心,彼此相容。不必详责于人,只须反求于己,方能久处。若不忍小忿遽生嗔怒,或自恃财智必欲求胜,吾恐怨怨相报,终无了时,其势必不两存矣,可不戒哉”。

(七)个人修养与行为规范

《袁氏族谱》有如下规定:

一守耕读。田宜耕,书宜读,此是两条正路。居家本业而商贾技艺,亦属末务。至于胥役兵丁,是移人性情,坏人心术。族中子弟,纵极穷苦无聊,决不可轻入其中,故术不可不慎也。

一务勤俭。开财之源,不外一勤;节财之流,惟在一俭。勤俭两字,传家至宝。凡我族人,务要男耕女织,尽心竭力,朝夕不遑,量入为出。服物器具,质而勿华。是源日开,流日节,自然丰衣足食矣。

一严奸盗。奸盗邪,国之大禁也。盖奸为匪类之原,盗为害民之魁,邪为欺世之术,为万恶之首。四者一入,其中莫大之罪,即无所逃于天地。愿吾族人戒之凛之。

一戒赌博。打牌押宝,最是下流。家业由此而败,子弟由此而荡,甚至为贼为盗,俱从此起。故古人有诗云:为人百艺好随身,赌博场中莫去寻。能使英雄为下贱,改教富贵作饥贫。衣衾褴缕亲朋笑,田地消磨骨肉嗔。不信但看乡党内,眼前衰败几多人。”

一存廉耻。凡人立身,必先自重,而后人不敢轻苟。寡廉鲜耻,辱亦随之。人须有是廉耻之心,则能有所不为。倘其不顾廉耻,奔走卑污之途,大而灭理,小而偷鸡摸狗。种种恶端,无不为矣。其贻羞于族党,自玷于祖先。① ①(天柱)《袁氏族谱》,民国六年刻本。

(八)其他规定

(1)戒溺女。《李氏族谱》规定:“自有天地以来,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此一阴一阳之道,则有男女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此自然之理也。世俗不明,生男则乐其生,生女必溺之死。岂知虎狼虽恶,尚不忍食其子,可以人而不如走兽乎。况当初溺女之际,口不能喊救,身不能避害,求生不得,求死不遽,此情尤为惨切,人亦何忍如此。吾今劝示族人,不可溺者有六,一则上帝好生,一则人命为大,一则自己赖父母之所生,一则男女皆自己之骨肉,一则生子亦娶人之女,一则女之孝敬偏深。为夫妇者,念此六者而救生之,其福寿自大而无疆矣。”

(2)过继承嗣须是同宗,随母异姓子不得改为同姓。《陈氏族谱》与《袁氏族谱》有相同规定:“或不育无嗣,抑或有子夭亡,无不接继……凡我族人,或有接继,必择本宗之子。”“有异姓随母同来者,势不得已。或三五载仍送归回,不得同母久处。毋许依派取名……恐年湮世远,成为本姓,以为两姓昭穆,紊乱宗祧,实属不可。”

总之,天柱宗族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态,明清以降,其对宗族内部事务的管理与控制日益强化。宗族通过祠堂修建及其祭祀、族谱编纂及其修改等方式,实现了对其内部社会行为规范的控制与调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持天柱宗族社会的持续繁荣及社会秩序的长期稳定。

参考文献:

[1] 葛承雍.中国古代等级社会[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254.

[2] 冯尔康.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8.

[3] 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0:73.

[4]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7:17.

[5] 迈克尔・米特罗尔,雷因哈德・西德尔.欧洲家庭史[M].赵世玲,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1.

兄弟敦和睦范文5

春节标志着年岁的新旧交替,俗称过大年,是中华民族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年终大祭。人们经过一整年的辛勤劳作,在岁尾年初的时候,一方面会满怀敬畏感恩之心,用丰盛的食物祭祀各种神灵和祖先,以示感谢,并祈愿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另一方面也充满喜悦地聚在一起共同庆祝、慰劳自己。春节历史悠久,活动丰富,是现代社会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春节引导青少年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观

和谐是天地、四时、万物各守其正而又彼此和睦共处的理想状态。中国素来贵和,将和谐视为“天下之达道”,认为“德莫大于和”,没有和谐就没有万物化生。对和的追求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普遍理想,这种理想在充满矛盾与冲突的社会里尤显珍贵。春节期间,人们通过多种习俗活动来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人与他人相和谐、人的自我身心相和谐的理想状态。

祭祀神灵是春节期间的重要习俗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灵往往福佑众生,是生命、财富、家庭幸福的守护者,一定程度上也是大自然的象征。人们用虔诚的态度、美味的食品和系统的身体语言,表达对它们的感恩和期望,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调节,是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方式。

拜年是传统社会普遍流行的春节礼仪。在官方,朝廷要举行盛大的朝会,皇帝接受文武百官、地方官员代表乃至各国使者的朝贺,并赐予他们礼物与酒宴,形成一种普天同庆的和谐局面;在民间,不仅要拜祖先,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拜贺,还要给老师、朋友、邻居拜年,甚至在路上遇到陌生人,大家也要互相作揖拱手,恭贺新禧。另外,春节期间各地还有一些禁忌,比如不能骂人、不能吵架、不能摔碎东西,等等,也是在用特殊的方式刻意营造和维护着世界的和谐。

春节是时间的驿站、生活的华章,充满了美酒佳肴和各种娱乐活动,也洋溢着人间的善意和温情,它让平时为生计奔忙的脚步暂时停顿下来,让平时为生存焦虑的心灵得到安慰和放松,从而让社会成员身心实现新的平衡,各归其正。

总之,春节的多种活动都蕴含着对和的追求,对于青少年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二、春节引导青少年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人生观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和生活取向,在青少年的德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春节为人生设置了新的起点,让人对未来充满憧憬,对生活积极乐观。

我国传统节日众多,但唯有春节处在年度时间循环的更新点上。春节有一副常用的对联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从物理时间上讲,这双岁、两年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却不一样:“五更”前的年为旧年,是过去的时间;“五更”后的年为新年,不仅意味着“一元复始”,还意味着“万象更新”。春节期间,人们纷纷打扫庭院,用“新桃”换掉“旧符”,更新生活环境;人们举行盛大的驱傩仪式,燃放爆竹,贴上令“百鬼畏之”的门神,驱除凶邪;同时,张贴大红的“福”字斗方、各种吉祥画儿以及明显带有吉祥意味的合体字,享用各种带有吉祥寓意的节令食品,祈吉纳福;又清洗自己的身体,纯洁自己的心灵,并换上全新的衣服……人们将烦恼与一切不如意都丢给过去,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满怀春天的希望,让一切从头再来。

三、春节引导青少年养成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良好的家风是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青少年家庭美德的养成不仅关乎家庭的幸福,而且深系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提升。春节的诸多习俗都体现了尊老爱幼、敦亲睦邻的美德,并为青少年养成这一美德提供了场合与机会。

以拜年为例。自古至今,拜年都特别讲究拜的对象和拜的秩序,拜的对象通常超出血缘关系,拜的秩序强调晚辈给长辈行礼。汉代崔《四民月令》一书中提到,当r拜年的情形是家人依次列坐在先祖之前,先由子孙辈给长辈敬酒祝寿,所谓“子妇孙曾,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然后再“谒贺君、师、故将、宗人、父兄、友、亲、乡党耆老”。耆老是60岁以上的老人,可见早在汉代,拜年的对象就不仅包括自己的家人,也包括老师、宗族兄弟、亲戚、朋友,包括邻里以及乡里的老人。到清代,仍然如此,比如,顾禄《清嘉录》记载苏州一带拜年,“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直到今天,这种传统还在传承,甚至在山东、河北的一些地方,晚辈还沿袭着用磕头的方式给家里长辈和村里长辈拜年的做法,充分显示了尊老、敦亲、睦邻的美德。

春节期间不仅有尊老的习俗,也有爱幼的做法。比如,平时饮酒多从尊长者开始,但新年饮酒不同,至少从汉代开始,我国就已形成新年饮酒从年龄最小者开始的规矩。按《荆楚岁时记》的说法,“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因为对于年纪小的人来说,过年意味着长大了一岁,所以要先喝酒以示庆贺。此外,“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新年的酒格外具有祈吉驱邪的作用,让年龄小者先饮是典型的爱幼礼仪。

新年还有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压岁钱,又称厌胜钱、压祟钱,早期的压祟钱是一种钱币形状的避邪品,有的正面铸有“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各种吉祥语,背面铸有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各种图案,目的在于压制邪祟,帮助晚辈平安健康地成长。后来,人们开始使用真的钱币当作压岁钱。民国时期,许多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时常用红纸包100文铜钱,取意“长命百岁”,如今人们给孩子压岁钱,也喜欢用连号的新票,意味着连连好运、连连高升,爱幼的诉求显而易见。

四、春节引导青少年养成热爱传统文化的

赤诚之心

爱国之心的培养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爱国与爱文化密切相关。无法想象一个爱国的人会不爱自己祖国的文化,也无法想象一个不爱祖国文化的人会爱自己的祖国。中国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其间政权几多更迭,屡遭外敌侵袭,如今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正在于文化传统没有中断。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因此,热爱祖国的文化传统就是爱国,这种爱在关键的时候就能凝聚起来,发挥巨大的力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春节是几千年没有中断的节日文化。春节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春节的许多习俗活动都有着数百年乃至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其中凝结着中国人的精神信仰、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价值观念和生活智慧。春节一年一度地反复出现,从而让人们能够有机会周期性地接近传统、走进传统、重温传统、体味传统、理解传统,进而热爱传统,并由热爱文化传统形成文化自信,养成爱国之心。

兄弟敦和睦范文6

【关键词】班级管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风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通过全面、细致地对班级进行管理,能拨动学生心底那根最容易感动的弦,使学生能够积极地配合班主任,共同谱写出班级管理和谐的新篇章。教师要积极地学习,不断地用新的思想和新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班级管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班级管理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的l展,争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栋梁之才。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单地说就是二十四字方针,但是教师要充分地理解这二十四字方针,并把其中包含的思想和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去,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欲望,积极主动地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而努力奋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通过类比手法,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提升为班级建设的终极价值目标,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定位为管理班级过程中的集体价值取向,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对每一位学生的基本要求,通过借助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来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班级管理中的意义

教师通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管理班级,能使学生对“真善美”的形成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会变得更乐观向上、积极上进,从而形成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有利于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学生自觉投身到一个融洽的氛围中,这样有利于其良好品格的形成。俗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品格是成功和成长的关键,它会使学生更热情更主动地关心班级,热爱班集体,进而有助于形成自由、平等、和谐的班集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环境保证。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1.民主选拔班干部,共同参与

班主任在选择班干部和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都要注重民主原则的运用,使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自己有责任为班级服务,同时也有表达自己思想和观点的义务。在选举班干部的时候,学生可以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有利于做到民主选举,选出来的班干部都是学生心目中的佼佼者,能使大部分学生比较信服,进而方便班主任去管理班级。班主任对班级的民主管理不仅要选择得力的班干部,而且要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人,呈现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教师还可以增设班级管理岗位,角色动态分配,使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有事可做,同时实行岗位责任制,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并且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提高,认真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和理念。

2.团结完成集体活动,凝聚力量

班主任要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使学生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为班级管理而献计献策。班主任要善于借助主题班会或者其他集体活动来进行团结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的熏陶和教育。班主任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通过怎样的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目标,怎样围绕着这个目标而不懈奋斗,进而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汇成一股合力。只有学生团结了,才能使班级更快地进步。成吉思汗的母亲曾经因为几个兄弟不和睦而采用“折断筷子”的方式来教育他们。一根筷子用手很容易就会被折断,但是一捆筷子无论使多大的力气都不会被折断。教师在活动中教育学生团结的重要性,会拓宽学生视野,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进而为营造良好的班集体而努力。学生会在活动中“以外促内”,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形成团结的班级环境,从而遵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3.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不偏不倚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及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学生身上应该表现出满满的爱。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尊重、信任、热爱每个学生,适当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要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肯定,使学生在班主任的管理下感受到爱的呼唤,进而带着热情来学习,带着愉悦来接受老师的管理。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尽可能做到“一碗水端平”,那么每一个学生都能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教师的爱一旦被孩子理解和接受,学生们同样会对老师充满爱,从而呈现出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将生活在一个平等、和谐的班级中。这样学生将会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教师对待学生平等、公正,充满爱心这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这种爱正是教师责任心的源泉。有了爱,才会使班级管理更加和谐,呈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下的新面貌。

4.友善地与人交流沟通,氛围融洽

班主任在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营造良好班级氛围的过程中要积极地与学生沟通。沟通是多方面的,包括师生沟通和生生沟通,通过交流可以使教师更亲切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在沟通中要真正做到关心、关爱、尊重每一位学生。教师在沟通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珍惜、学会尊重,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在沟通中教师对学生要友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要友善,不能使用不文明的语言和出现不礼貌的行为。教师在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中,可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爱国等内容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品学兼优、道德高尚的好学生。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面对如此多的学生,教师不仅要有爱心,同时还要有独特的方法艺术,用先进的理念和思想来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个班就如一个小社会,学生个性各不相同,教师用科学的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学生,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有助于建设蓬勃向上的班集体。班主任的工作艺术是至关重要的,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会更好地帮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记,苏琼,马娜.明确教师角色 合理对待学生需要[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年04期

[2]李朝霞.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4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