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训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健美训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健美训练

健美训练范文1

1、目标不一样:

健美:以“超负荷训练”获得“超量恢复”,促进新陈代谢,破坏肌纤维,让肌肉群的体积得到最大化的发展,从而获得比较均匀的身材;力量训练:以递增重量为目的,采集的重量都比较大,重量越大,吸引更多的肌肉纤维参与协同,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不以体型为目标,眼里只有加重加重再加重。

2、对身体形态的要求不同:

健美:以塑造体型为最终目的,是身体的均匀和对称性,不会永无止境的大;力量训练:没有特别要求,但总体来说,要很大很壮,肌肉体积厚实。

3、训练方向,方法不一样:

健美训练范文2

(一)课题的界定

健美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极强,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

训练策略:训练策略就是体育教师给1-6年级健美操社团学生制定健美操训练的具体实践方案,以小组合和短套路作为健美操教学的主要教学手,结合健身、身体功能训练等的方法制定的锻炼周期计划。根据锻炼者的身体需要按照科学健身的原则,以生理学为理论依据,以体检数据为基础,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和身体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提高健美操艺术展现为根本目的,以训练策略的形式,以此为出发点,掌握其方法和手段,培养运动习惯以便达到增强学生在健美操比赛的实力为目的。并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抗压力和抗困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比赛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小学健美操社团训练策略的实践研究就是通过以社团实施训练策略,在健美操社团课中运用小组合、短套路为教学基本手段,并结合身体功能训练的具体动作,即固定时间、练习次数等进行在课堂当中进行实践锻炼,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健美操的专项身体素质,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美操的展现能力。基于对教育目标、结合“立德树人”的理论基础并将德育和美育教育融入到训练策略的事实上,一个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课题研究随之确立。

(二)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原则论述的一个核心是要创设情感融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自由学习。

2.“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内省智能、人际智能和自然探索智能等。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全面发展各种智能的生理基础,具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根据力量训练的特点,可使学生的肢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自然探索智能等得到充分发展。

3.“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

陶行知先生关于培养“真善美的活人”和“爱满天下”等思想,就明确地指出了“培养怎样的人”的正确方法,而“生活教育”、“民主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思想则指出了“怎样育人”的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将在南湖小学1-6年级健美操社团学生中开展。

(一)研究目标

1.梳理总结系统的健美操训练方法和策略。

包含健美操社团授课教案、小组合、短套路健美操教材开发、社团训练的实践安排、社团训练的进度、提升健美操队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以及健美操社团在授课过程中教学技巧梳理等。

2.编制适合本校学生的健美操组合的教材和提升健美操队员的身体素质的锻炼方法。

(1)自编小学乙组健美操动作组合教材开发。

(2)自编小学甲组健美操动作组合教材开发。

(3)提升健美操队员健美操基本素质的方法。

(二)研究内容

1.通过组建对健美操社团学生进行训练策略的实施,形成健美操教学案例,并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训练策略的练习,并在研究过程中形成学校健美操动作组合教材,教学内容坚持学生主动探究,重视个性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2.探索提升健美操素质的具体实施方法。

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对健美操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找到合适的锻炼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三)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借鉴健美操教学领域已经取得经验和理论,指导课题研究。提炼我校健美操小社团的实践操作体系。

2.调查问卷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我校学生对健美操这项运动的认识程度,以及通过课题实践研究后学生对健美操的再认识。

3.行动研究法。通过课题组集体和个体的不断提出计划、组织实施、反思修正,总结评价,使课题在行动中得到深入,取得实效。

4.经验总结法。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回溯性的研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健美操社团的行动研究,探索我校健美操社团的可行性和实践意义。

三、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2020年9月开始,到2021年6月结题。

(一)准备阶段(2020.09――2020.10)

(1)构思、规划、制订出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学习课题研究方案,明确本研究的意义及做法。

(2)实验前调查分析,与教研组同事组织讨论、分析有关健美操社团建设中的实践策略有关的素材及因素,发掘已有的健美操社团的经验,收集、提炼第一手资料。并建立组织、查阅文献、寻找理论依据。

(二)实施阶段(2020.11-2021.04)

(1)1-6年级选拔喜欢、热爱具备健美操体质的学生,组建健美操社团。利用健美操社团创编各个组别的组合动作或短套路,形成健美操训练教材;根据健美操队员基本素质要求,制定提升健美操身体素质的身体功能训练方法。

(2)在健美操社团课堂实践中逐步融入音乐、健身、历史等文化元素,多角度多视野的拓宽学生练习健美操的方法。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和谈话法,对学生在训练过程的感受进行调查。

(3)创设健美操社团展示的人文校园环境,通过开展健美操展示比赛活动营造出锻炼的良好氛围。

(4)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通过各类研讨活动(包括实验论文随笔交流、做调查分析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的总结和交流研讨,为下一步探究提供范例和有效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实验方案,加强开展中途实验研究。

(三)成果形成阶段(2021.05――2021.06)

(1)撰写研究报告,将一年的研究过程进行梳理,总结经验以利用下一年的更深入的研究。

(2)逐步完善《健美操社团组合动作》教材,装订成册。

(3)逐步完善提高健美操社团学生健美操专项素质的锻炼方法。

(3)撰写训练策略的教学论文集教育案例,编印成册。

(4)形成健美操训练的实验对比数据,建立学健美操队员的成长档案,包括运动成绩成长档案和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成长档案。

四、预期成果形式

1.形成课题研究总报告;

2.形成《健美操社团组合动作》教材;

3.提高健美操队员专项身体素质的方法集。

健美训练范文3

1.1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一体化模式的培养目标

高校体育教学应将“普及与提高”作为发展基础,并坚持“两平台、三层次”的一体化训练体系,将竞技型与群众型的高水平运动员摆在同一发展线上,实现同步发展。在体育教学与训练的一体化模式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展开针对性、层次性、系统性的运动训练活动,在提高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同时开展专业、综合等实践性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实现我国高校教学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型人才的目标。

1.2健美操教学与训练一体化构建路线

促进体育项目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是在人们群众中的开展力度和普及程度,只有在不断的锻炼过程中才能得到创造和提高,从而实现发展—提高—巩固—再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系统。伍绍祖专家曾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他认为:竞技与群众体育之间具有相互弥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统一关系,二者协调结合才能形成系统的体育事业,竞技体育是体育事业的先导和特征体现;群众体育构成了体育事业的基础与支柱。因此,应该将教学与训练同时渗透到体育课程中,以教学为切入点,将训练作为提高支点,在坚持教学与训练一体化的构建思路下,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形式多样的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高水平技能、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

1.2.1加强健美操选修课程的普及力度

高校应充分结合新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师资队伍、场地建设等条件安排健美操选修课程,在36学时中全面地展示出健美操项目的运动优势和特征。首先,优化健美操理论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融合健美操欣赏、审美、实践等课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健美操理论体系,体会健美操的锻炼价值与独特魅力。

1.2.2利用俱乐部的锻炼形式提高人群质量

学生通过在健美操选修课程中的学习,确定自己的学习意向和潜力,可以参与到俱乐部的活动中来,俱乐部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与辅助,通过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开展的一项自主性质的锻炼形式。不同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俱乐部的学期收费标准以及课时安排,费用多在30~50元/次,时间则为每周2~3次,也可根据课堂教学进行适当调整。俱乐部的训练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教学方式,也突破了以往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方式,俱乐部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爱好、水平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辅导。将俱乐部训练融入到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实现课堂教学与训练相结合,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选择健美操技术骨干人员开展俱乐部训练工作,可以对学生起到专业的指导和辅助作用。另外,学员交纳的会费,除了对俱乐部器材、场地的维修,代课费用支出外,全部由团委会统一管理,作为支持学校健美操运动队的专项资金。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学校的资金紧缺压力,还可以优化俱乐部人员、运动员的专业技能,安排定期的培训活动,提高健美操运动队的整体水平,培养我国高校优秀健美操后备力量,使健美操俱乐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最后,学生可以利用俱乐部的辅导和训练形式,提高对健美操技术的掌握水平,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

1.2.3通过业余训练队夯实专业人群数量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健美操俱乐部中的表现和专业水平,进一步选拔更有潜力的学生参与到业余训练队中,从而在教练的指导下开展专项能力的培养,为我国健美操运动队储备坚实的后备力量。在业余训练队的提升阶段,学生不仅要积极开展俱乐部中的各项训练、组织和教学工作。而且还要参与到学校、省级以下单位组织的比赛或表演活动中,这对学生的专项技能来说有很大的巩固与提高作用。另外,教练员要定期对学生进行技术与教学评价和测试,只有在完成既定的计划目标和达标规定后才能担任俱乐部中的教学工作。通过这种训练模式,学生根据反馈建议进行自身评价,不仅可以提升专项技能,而且有利于学生对健美操知识的全面掌握,在具备丰富的健美操储备理论知识后才能实现更有效的实践锻炼。

1.2.4利用代表队的训练与组织形式来提高学生的专项技能

教师根据学生在业余训练队中的表现和技能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递进流动,最终根据成绩来决定是否可以进入代表队。作为代表队的一员,需要代表学校参加国家级的竞赛活动,从而获得优异的成绩,为自身的学分、体验、成绩获得奖励和荣誉。在代表队中,要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若学生不努力去取得进步,则会被淘汰到业余训练队中,这样可以给学生适当的压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专项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敢于尝试多种训练方法,既减轻了教练员的负担,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训练效率,为代表队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有力的保障。

1.3高校健美操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的构建框架

体育教学训练活动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教育过程,培养专项的高水平人才更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在制定健美操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时,首先要对该模式进行系统的结构与层次掌握,使内部结构关系实现协调、有序发展;其次还要严格依据知识体系之间的有序性与承接性,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训练的循序渐进性来构造其空间元素。本文在结合健美操的项目特征基础上,严格按照健美操的训练规律,构建出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从而提高健美操运动队的训练水平,同时也为培养综合型素质人才提供理论服务。具体的构建框架如图2所示。

2高校健美操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的价值

2.1人才培养价值

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社会化人才需要具备多能一专的多元化能力。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正是结合了学校、社会等多元化发展平台,为学生的知识体系、专业技能、综合能力三方面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通过在活动中培养自身的复合型潜力和素质,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组织、管理、交流等能力。从而实现学校在培养具备高水平专项技术优秀运动员的目的之外,还能为国家培养大量的具备先进科学知识和专业素养等体育骨干的教育目标。由此可见,健美操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为我国人才培养增添了锻炼价值和效益。

2.2校园文化建设价值

校园的健美操文化是促进健美操运动发展的内驱力,同时也是健美操教学训练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应将校园健美操文化建设作为健美操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的主要任务,为构建和谐的教学—训练—校园文化模型创造充足的发展根基。因此,首先,在健美操教学中要贯彻健美操运动内涵、价值、文化等内容,丰富学生对健美操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注重运用多种形式组织健美操运动,尤其是竞赛、表演、通级等组织活动,可定期在校园中开展健美操表演等相关性活动,从而丰富校园的文化内涵。另外,要注重对健美操代表队力量的发挥,号召并带动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开展,丰富校园文化,使得健美操在高校中实现和谐稳步的发展。

2.3人才梯队建设价值

只有和谐融入社会中的健美操运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环境为健美操培养后备人才力量营造氛围、提供基础。而社会环境的建设主要通过优秀健美操运动员、高水平健美操学生对大众人群进行宣传、号召、培训、指导等;通过青少年健美操培训基地对优秀潜力的中小学生实施指导和训练;另外,还要注重对中小学体育教练员、各单位健身工作者实施定期的培训和提高工作,以期促进健美操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提高。通过借助以上几种路径,形成了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大量的开展人群,有利于层次性、有序性、科学性的健美操梯队建设: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的有序性组织形式。其次,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建设中,学校可以与社会团体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为便利的合作训练基地,从而来改善学校的资金或建设不足等缺陷,在此网状的训练模式下,互补互助,共同进步。最后,还要注重对健美操强化班的建设,通过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潜质,逐步形成良好的健美操发展环境,为建设人才梯队创造良好的条件。

3健美操课堂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的构建内容

3.1健美操课堂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的构建思路

只有不断地改善和完善课堂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实现对健美操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若想提高健美操教学水平则需要从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这两条路径进行调整和优化,通过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使得课堂内容与社会健身系统相结合,从而实现学校“教”与社会“需”的衔接与互动,从而使学生的视野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提高。

3.2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内容构建

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改革了传统的固定教学形式,摆脱了单班管理与教学的模式,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开展分层、分组、多班等形式的教学活动,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领域,使学生可以同时接受多个教师的辅导,由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训练模式。

3.2.1健美操普修课更名为“第二课堂训练课”

健美操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的主要改革内容就是普修课更名为“第二课堂训练课”。健美操普修课的更名带动着多种改革方法和策略。在综合考虑到健美操运动在中小学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的开展情况和主要训练内容,大学校园对更名之后的健美操普修课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完善和调配,主要分为重点内容、一般内容两种项目分类开展教学。

3.2.2普及选项教学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设置健美操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和发展空间,积极倡导探索式、自主式、开放式教学模式,为健美操教学和训练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时间。选修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可以依据自我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时间、项目、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导性。在健美操课堂教学中除了重视专项技术的传授之外,还要强调对健美操知识与能力提高的教育。同时,在评价体系中也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应建立由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为一体的评价制度,将过程性评价与目标性评价相结合,构建科学、合理、实效的促进式评价体系。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竞赛、表演等活动,利于对健美操竞赛制度、规则、裁判等工作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实践和训练能力。

3.2.3实施分层考核

健美操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应坚持分层考核制度。即:在初级基础班中应以基础理论知识与成套动作组合训练为主导考核内容,主要用来评价学生对基础课程的掌握能力;而提高中级班的主要考核内容是学生互相评价、自主创编成套动作能力,这对参与提高课程中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对于高级班的学生来说,进行考核的内容应主要以学生日常参与的竞赛成绩和表现、自由创编的成套动作等为主,初步规定学生自由创编能力占总分的50%,而参加的各项竞赛活动成绩占30%,若没有参赛则以专项技能和理论水平代替。另外,社会适应能力占15%,参赛资格占5%,共计100分。具体实施制度为:自由创编是指学生自主进行的套路创造和表演,占一半成绩比例。竞赛成绩的评定则分为两种,一种是参加比赛的学生,依据其竞赛成绩进行评估,占30%,而另一种是未能参赛,那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专项能力和理论知识体系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同样也占30%。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学生在参加校内外竞赛活动中或训练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道德素养、合作团结、交流沟通等能力,并能积极参与到各项体育竞赛活动中来,在组织和管理参赛活动中表现突出,以及学生长期保持的一种健康、积极、良好心态,在比赛过程中体验胜不骄败不馁、勇往直前的优良品质,占10%的成绩比例。参赛资格占5%,通过各项指标的测试而获得参赛资格的学生可获得5%的成绩,该项分数的制定主要用来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和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实行分层考核制度,有利于学生制定明确的奋斗目标,在提高学生训练水平的同时培养综合素质能力。

3.2.4改革传统年级界限,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

健美训练范文4

摘 要 本文从力量素质训练、技术动作训练以及心理训练三个方面对健美操运动员日常训练的问题做出了探索。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健美操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并对力量训练中的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着重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如何科学的选择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方法等;在此之后,又分析了健美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训练,阐述了技术动作训练的意义和主要内容;最后,文章对健美操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做出了探讨,从一般心理训练和赛前心理训练两个角度对健美操运动的日常心理训练的关键问题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 健美操 日常训练 力量训练 技术动作训练 心理训练

近些年来,随着健美操运动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健美操运动已经成为国内、国际广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也同时成为了各大体育赛事主要的比赛项目之一。所以,健美操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也成为健美操运动领域最为重要的一个课题。鉴于此,本文将对健美操运动员的日常训练问题做出简要的探索和分析,以期对健美操运动水平的提升有所助益。

一、力量素质训练

健美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之下,通过难度动作的完美实现,来展示运动员连续表演复杂的、高强度的动作的能力,因此,运动员必须有良好的力量素质做支撑才能顺畅的完成动作组合,并呈现出人体美和运动美。因此,健美操运动员日常训练中的力量素质训练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常来说在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包括两种类型:一般力量素质训练和专项力量素质训练。一般力量素质训练与其它运动项目中的力量训练没有大的区别,本文就针对专项力量素质训练做简要的分析。

在健美操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要想收到理想的训练效果,就必须结合不同的技术动作来选择相应的训练方法。首先,所选择的训练方法必须要能够使在逆动中起作用的肌肉群得到锻炼,而与此同时还要有利于改善运动员运动中枢之间的协调关系。因为不同的健美操技术动作参与运动的肌肉均不尽相同,因此,在健美操运动员日常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分析技术动作的关键点所在,从而正确确定参加运动的主要肌肉,制定相应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其次,根据健美操专项动作的性质确定训练方法。例如:动作中人体关节如果处于“伸”的状态,那么相应的力量训练就应该着重发展运动员的伸肌。如果动作中人体的关节是处于“屈”的状态,那么相应的力量训练就应该着重发展运动员的屈肌。因此,在针对健美操运动员开展日常专项力量素质训练时,一定要据此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二、技术动作训练

健美操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要求非常高,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其运动成绩,因此,要提高健美操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就必须重视和加强运动员日常的技术动作训练。

健美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训练,可以解释为,在依据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以及运动训练学等科学的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健美操自身的项目特点,采取科学的、合理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对健美操运动员展开训练的过程。健美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训练在运动员日常的训练内容中占有的比重非常大,其是健美操运动员能力训练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科学的技术动作训练,健美操运动员不仅能够学习和掌握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系数的动作,巩固和提高已经掌握的技术,还能有效的提升运动员的专项体能,从而为健美操运动员自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健美操运动员技术动作训练的过程中,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基本动作训练、难度动作训练、过渡与连接技术训练、托举与配合技术训练以及成套动作训练。其中,基本动作训练是健美操运动员要开展系统的训练最先接触到的内容。运动员基本动作的扎实程度将会直接的对运动元的整体技术水平产生影响。因此,在健美操运动员日常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给予基本动作训练足够的重视,才能够为未来的提升打好铺垫。而难度动作训练是健美操运动项目的重点,也是比赛获胜的关键点。所以,如何提高运动员难度动作的成功率,也同样是运动员日常训练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过渡与连接技术训练指的是,针对成套动作中连接健美操基本步伐、动作组合、难度动作、托举动作、造型动作以及空间转换的特色动作而进行的训练。健美操运动员的过渡与连接动作应快速流畅、灵活多样,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强度。托举与配合技术训练是健美操成套动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托举动作具备一定的风险性,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空间意识才能出色的完成。在进行此部分内容的训练时,可借鉴芭蕾舞或花样游泳中的动作配合方式。最后,是成套动作训练。成套动作是健美操运动员综合能力的呈现,也同样是日常训练的重点。科学的成套动作训练,有利于健美操运动员各方面能力的均衡发展,因此,健美操教练在开展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对运动员的成套动作训练要有意识的加以强化。

三、心理训练

在健美操运动队进行日常训练的过程中,针对运动员开展科学的心理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运动员在健美操比赛、表演或者考试的过程中因情绪的变动而带来失误的情况的发生。

心理训练通常来说指的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对运动员的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在健美操运动队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开展心理训练的目的,是为运动员适应训练、比赛、考试等情况,准备良好的心理能量。一般来说,在针对健美操运动员开展的心理训练可以分为两种,即:一般心理训练和赛前心理训练。

一般心理训练指的是在常规的健美操运动训练中针对健美操运动员所开展的心理训练。在一般心理训练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环节:首先,要尽可能的培养运动员对健美操的兴趣,只有发自内心的喜爱健美操运动,运动员才能激发出自身的潜能;其次,在日常的健美操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关注运动员的审美感受,从而保障运动员正确的训练动机;最后,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还要注重培养运动员顽强的意志品质。特别是在高水平的健美操运动中,运动员自身的意志品质往往是决胜的关键,因此,注重健美操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开展心理训练最为主要也是最为关键的内容。

赛前心理训练,则指的是在健美操赛事或者考试开始之前,为了保证运动员能够正常发挥,在比赛或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而开展的心理训练。赛前心理训练虽然是针对比赛而专门开展的,但也同样是日常训练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通常来说,针对健美操运动员开展赛前心理训练,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尽可能的让运动员适应比赛或考试的时间安排;其次,带领运动员适应比赛或考试的场地安排;第三,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还应引导运动员适应裁判风格。健美操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在评分的过程中裁判员的主观因素对评判结果的影响很大,裁判误判的情况难以杜绝,因此针对这个问题,必须提前对运动员做出正确的心理引导,才能避免运动员情绪变动对成绩的影响;第四,如果是进行比赛,还应引导运动员了解对手、适应对手,以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最后,在做好以上准备工作之后,就要针对比赛或考试,安排相应的模拟训练。安排科学的模拟训练能够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临场发挥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从而让运动员面对比赛或考试能够更加自信。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健美操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就必须从运动员日常训练的多个方面入手,遵循运动训练的规律,科学、合理的开展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健美操运动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涂运玉,魏华,罗明辉.高校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03).

[2] 岳晓燕,孟国正.高校健美操课余训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4).

健美训练范文5

【关键词】健美操 高职院校 教学方法

健美操课程是高校开展较为广泛的一门体育课程,在鲜明的音乐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在保持身体标准姿态的基础上实现身体控制节律性弹动技术,达到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实现人类追求健身、健心、健体为目的的一门学科,在学生成长与增进健康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教育作用。尤其是如何高效地掌握健美操动作,提高自己的健美操运动水平,增进健康,教学方法则起到关键性作用。笔者就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健美操课程学习现状,谈几种有效的健美操教学方法,以便为高校健美操教学提供参考。

高职院校的健美操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健美操作为一项非常有价值的体育锻炼项目,已经逐渐被学生所喜爱,在富有节奏、欢快的音乐中进行有氧运动,正好是人们锻炼的最佳方式。当前,在高职院校的健美操教学中,教师普遍关注学生的动作学习与身体素质达标情况,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与考评,而对于学生的动作掌握方法、练习要求与原则谈及较少。学生普遍反映出来的问题是身体素质较差、协调性跟不上。动作的学习一味地重视专业课程学习,忽视体育课程的发展作用,导致学生在动作学习上存在很多问题。高职院校是国家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更应加大体育课程的教学研究,紧跟发展步伐,积极开发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体育课程内容、适合学生学习锻炼的运动形式,改变以往的大众健美操级别、层次性教学模式,突出健美操的课余学习指导,关注学生的健美操的学习训练方法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在健美操教学中渗透教学方法的应用,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逐步地进行课余健美操学习训练。

健美操的教学方法

1.分解教学法

分解教学法是指把整个动作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按部分依次进行练习,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的一种方法。分解教学法一般有单纯分解法、递进分解法和顺进分解法等。在利用分解教学法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把连贯的动作合理有序地进行分解,切勿随意拆解动作,破坏动作的连贯性与整体性,影响学习训练的动作整体效应。

2.口令、提示法

口令、提示法是教师用简短的语言手段组织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提示动作节拍、提示要领、纠正错误等的方法。在健美操教学中,很多动作与音乐节拍相呼应,动作的实现与音乐相适应,开始、结束、动作的转变等都是在音乐中完成,必要的口令提示能起到关键性的引导作用,特别是在健美操的初学阶段,此方法最为实用。

3.示范法

示范法是教师(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以自身完成的健美操动作作为范例,用以演示、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示范法一般可分为正面示范、背面示范等,示范法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方法,它在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表象、顺序、技术要点和领和动作特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但是,在使用示范法进行健美操教学时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设计,必要的教学引导,让学生清晰、明朗地理解动作完成过程,高效地掌握健美操动作。一般来说,在使用示范法教学后,就必须进行镜子直观教学,以修正自己的练习错误,以此来提高练习的效果。

4.照镜直观法

照镜直观法是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利用镜子帮助学生掌握动作和纠正错误的方法。它是健美操教学训练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健美操学习训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纠正自己的练习动作,边练习边纠正,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自己的动作在镜子里可有一个直观清晰的反映,对于动作存在的问题可以直观地看到,对于动作的细节问题也可以直观地掌握,并有利于动作的规范化。但是,起初的动作学习还需要其他方法来完成,而这种学习方法只能在学习掌握动作后再次练习时发挥作用。

5.运动表象法

运动表象法是指在教学训练中对感知过程的机体运动方向、方位、速度、节奏等有意识的、反复努力地在头脑中想象和感受技术动作,而不是去完成这些动作的过程,是有意识地积极利用自己头脑中已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表象是借助于语言暗示唤起已有运动表象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也称想象训练或心理演练。表象训练法可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它通过示范、录像播放、图片演示等方法,让学生在教学训练中自觉地思考动作过程,演练熟悉动作,逐渐学会自我反馈、自我改进技术、自我练习的训练行为,让学生的练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性强,并自愿投入到训练之中,积极学习健美操动作技术。但是,在应用表象法时,不能单一使用该教学方法,应把其他方法综合起来使用,以达到教学的高效性。

结语

健美操课程是一门在鲜明的音乐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在保持身体标准姿态的基础上实现身体控制节律性弹动技术,达到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实现人类追求健身、健心、健体为目的的一门学科。如何快捷地掌握健美操技术动作,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训练,就必须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而示范法、口令、提示法、分解法、表象法等都是体育教学中健美操课程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训练中应大力提倡与使用,以此来提高健美操教学训练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胡佳哲.表象技能训练在艺体教学中的运用[M].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2]朱国栋.表象训练应用于健美操成套动作教学的实验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4,(1).

健美训练范文6

关键词:健美操;体能训练;运动员;体能特征

1.前言:健美操是在我国是一项年轻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以自身的魅力及项目的特点,风靡全国,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如今健美操运动开展之普及,其运动技术水平发展之快令人意想不到。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起步较晚,但通过近十几年的努力,近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一些项目已具备了拿金夺银的实力。我国虽然在运动训练方面有了如此的飞跃,但是对于健美操训练理论方面的研究仍十分欠缺,尤其是关于基础性训练理论的研究比较少,有待加强。随着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体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运动项目的训练中都十分强调体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体能训练水平的高于低已成为制约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关键。同样,为了在竞技健美操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体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成套动作完成质量的好坏,体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体能的概念

有关体能的概念和定义所描述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外延的准确性问题,一直以来也都为训练学科理论界所关注。袁运平博士论文《运动员体能与专项体能特征的研究》(2004)将体能定义为:体能是指人体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获得的在形态结构方面,在功能及其调节方面以及在物质能量的贮存和转移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以及与外界环境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我国《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田麦久等专家把体能视为运动员先天具有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经训练形成的运动员在专项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机体持续运动的能力。对其给的定义为:运动员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训练学中,体能训练和技、战术训练、心理训练与智力训练一起构成运动训练的整体,它能够提高运动员有机体的技能能力,增进健康,改善身体形态发展一般和专项运动素质,预防和治疗伤病等,由此看来,体能的涵义包括身体能力、人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身体适应能力等。在广义上,体能包括形态、机能及素质三个方面。

2.1体能训练的概念

体能训练也叫体力训练,是一种以发展机能潜力和与机能潜力有关的体能要素为目的的大负荷训练,是指人体在艰苦环境中,长时间、高强度、大负荷持续工作能力的训练。体能训练突出对人体各器官和机能系统的超负荷适应训练,旨在产生体能和心理适应,以达到挖掘机能潜力,提高整体运动能力和培养顽强拼搏精神的目的[1]。

3.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方法

3.1成套体能训练

3.1.1成套体能训练的意义

现代竞技健美操飞速发展,动作难度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先进,尤其是新规则越来越重视动作难度与动作的艺术价值,使得竞争日益激烈,运动员只有具备良好的体能才能达到要求。体能训练一般分为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在竞技健美操运动中,所涉及到的主要是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完成的体能,不是单纯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及灵敏性等方面。因此,所有的体能训练都需要结合成套动作进行。

3.1.2注重成套动作体能训练的科学性

运动训练是一个训练――疲劳――恢复――训练――再疲劳――再恢复,最后使机体实现超量恢复的过程。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也应该如此,在体能训练中,如果运动员不是以比赛时的成套动作高质量完成作为衡量标准,而总是停留在单个动作或阶段性动作的反复训练上,尽管训练课的量与强度都达到了一定高度,但运动员的有效训练量和强度不足以打破原有的代谢平衡,这样的训练将是无效训练。

3.2成套动作训练方法

3.2.1以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训练为根基

一般体能训练可以为专项体能训练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良好的专项体能是技战术实施的保证。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必须遵循体能训练原理,在系统性、全面性、结合专项和从实际出发的体能训练原则[5]下进行体能训练。竞技健美操比赛时个人与集体项目成套动作完成时间在1min40s以内,其能量供给主要以糖酵解供能为主,磷酸肌酸辅助供能。针对竞技健美操项目的特点建议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间歇训练法[6],提高训练课中的训练强度,保证训练质量,发展运动员的速度力量与速度耐力。

3.2.2成套动作体能训练应以间歇训练为主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成套动作体能间歇训练应主要采用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动员速度耐力的强化性间歇训练方法,利用运动员心率控制运动强度,采取半套动作练习,成套动作练习,甚至超成套动作练习,每次训练时间为1min30s~2min30s,心率达到180次/min,并在此心率上维持30~40s间歇时间以心率降至120次/min为开始下一次训练。这样训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有效地提高运动员成套动作体能水平,保证了比赛时成套动作体能的充分储备。运动员在准备期和比赛期成套动作体能训练是不同的,但是都可以使用间歇法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比赛期可以适当的安排几次强度较大的训练。

3.2.3提高成套训练的强度是机能储备的物质保证

机能储备是要求运动员在体力上和技术上要具备大大超过比赛需要的能力水平,所采用的是大负荷、高强度的训练,最终使运动员机能旺盛时期与大赛相吻合,即达到机能有余轻松比赛的水平。判断储备的标准一般按照比赛要求的技能水平高出2~3倍来计算。例如在欧洲国家中的竞技健美操训练中,运动员通常需要连续完成2套甚至3套动作,其技能储备的水平较高,比赛时就能保证高质量轻松发挥。

3.2.4积极采用合理的恢复手段,树立正确的营养观

如果运动员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过大,或训练课后没有使用合理的恢复手段,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恢复,疲劳就会加剧,运动能力就会下降,甚至无法参加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因此,训练后疲劳的及时恢复将影响运动训练的关键。

4.小结

4.1成套动作体能训练对运动员掌握复杂、先进的技术动作,在训练比赛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状态及预防伤病的发生,延长运动寿命,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更多不同类型的身体的难度动作,从而获技术难度的熟练性加分,创造优异成绩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4.2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体能具有明显的专项特征,在成套动作体能训练中,建议运用间歇训练法,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心率在170~180次/min,并且让队员在高强度水平维持一定的时间,提高成套动作的机能储备。

4.3建议教练员在训练时,除了成套动作技术、套路的训练外,在成套训练中运动员必须是在以比赛状态下完成。不要随意中断成套动作的训练,影响成套动作体能训练效果。(作者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世勇,主编.体能训练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

[2] 笪川,浅谈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J].体育科技,2012(2):158-159

[3] 刘瑞峰等.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训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2):281-282.

[4] 宋永晶,健美操体能训练浅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2):188-192

[5] 施明雅,王慧莉.间歇训练理论在艺术体操训练中的运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