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土文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范文1

关键词: 京派 乡土文学观 乡土文学创作

兴起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京派,是现代文学史中最为重要的流派之一。通常认为所谓“京派”,是指三十年代活跃在北平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这一文学派系的命名跟三十年代初发生于上海与北平两个城市作家的文学论争直接相关。以沈从文为代表的北方自由主义作家对当时方兴未艾的左翼文学、时髦的现代派文学及流行的商业化文学都相当反感,而力图与其拉开距离,保持一种批判的态度。

其实京派与海派的矛盾和对立,原因是复杂的,除了两派文人的文学观的差异,也有南北地域文化的差异。甚至从某个角度可以说,京派与海派的论争,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三十年代的文学格局,是乡土和都市两种文化背景的对峙在文学中的体现。京派不满于左翼文学的政治功利性、党派性,又反感于海派文学的商业性和媚俗性,因此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古老中国最广大的土地――乡村,希望藉此逃离政治和商业对文学的污染,找到文学的独立价值。在京派的创作中确实以乡土题材的作品居多,可以说理解了京派的乡土文学,也就理解了京派的文学理想和文学观。

一、京派的乡土文学观

京派作家虽大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但是他们的审美趣味崇尚的却是乡土情怀,乡下人往往是他们颇为得意的自称。沈从文就曾经说:“请你试从我的作品里找出两个短篇对照看看,从《柏子》同《八骏图》看看,就可明白对于道德的态度,城市与乡村的好恶,知识分子与抹布阶级的爱憎,一个乡下人之所以为乡下人,如何显明具体反映在作品里。”[1]这些话其实流露出了京派作家共有的一种自然人生观,或者说是乡土人生观,他们认为,人的自然本性纯朴而善良,只有亲近自然、贴近乡野的人性才是和谐完美的,而人的恶与丑陋是过于喧嚣杂乱的现代社会及虚矫的现代文明造成的。

京派通过对乡土的赞美、民间的讴歌和都市的讽刺,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的双重文化冲突中,试图在现代小说的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方面找到一种新的可能,通过恢复传统文化、恢复传统精神来恢复民族的精神气质,找回曾经失去的民族自信。京派作家虽然表现出对文学政治色彩的超然与反感,对庸俗商业化文学的厌恶,但未曾忘却新文学与现实人生的联系。他们的文学功利观包含着以新文学介入民族前途的建设和人生观再造的文学使命感,“不是以政治的、阶级的斗争形式和内容来实现,而是以道德的美学的途径来表现”,“他们以文学方式传达出的理想社会图景,其用意在于以这些‘优美’的‘人生形式’,补救现代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精神病相”[2]。这种“五四”催生的中国乡土文学和乡土文学理论,究其实质,是现代西方文化渗入后的产物,是民族意识觉醒在文艺方面的一种表现。

那么,京派的乡土文学观有哪些特点呢?首先,多写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的题材。京派文人试图避开时代大潮面前的政治选择,而转向以文化观照和表现最普通的中国人生。他们笔下书写的,有沈从文的湘西世界,有废名的京西城郊和故乡,还有萧乾的北京皇城根和芦焚的河南果园城。

其次,主张表现平凡的人性之美。沈从文盛赞周作人“把文字从藻饰虚空上转到实质语言上来,那么非常切近人类的感情”。他也极欣赏废名“用淡淡文字”表现出来的“平凡的人性之美”[3]。京派作家对原始、质朴的乡风民俗和平凡的人生方式取认同态度,热衷与发掘人情、人性的美好,并让这些美好与保守的文化和传统秩序融为一体,在返璞归真的文学世界里来实现文化的复苏和救世。

最后,追求质朴、清淡、简洁而又回味无穷的风格。也许是喜爱乡土,必然会带上质朴的风格,这种风格也适合表现乡土世界的朴素单纯之美。朱光潜认为:“艺术之为艺术,并不在所用的材料如何,而在取生糙的自然情感与因象的炉火里熔炼一番,再雕琢成为一种超自然的意象世界。”[4]同时他们的文学观又受到中国传统画论和诗论的影响,追求一种言尽意无尽的意境的营造,从废名到沈从文莫不如此,废名的诗有种玄学的意味,又掺杂着理趣和禅趣;芦焚的小说具有悲哀的抒情气质,读他的作品,往往会不自觉地被自然界的荒凉和人生的辛酸所感动,弥漫字里行间的有一股萧笛般的悲凉之气,掩卷难忘。

二、京派的乡土文学创作实绩:以废名和沈从文为例

京派最留意乡土素材,仿佛给人们带来一股田野里乡土的、传统的气息。沈从文主张作品应表现“牧歌动人的原始的单纯”,他称赞废名的作品“充满了一切农村寂静的美,差不多每篇都可以看到一个我们所熟悉的农民”,“那略带牛粪气味与略带稻草气味的乡村空气,也是仿佛把书拿来就可以嗅出来的”[5]。

废名的乡土小说基本以故乡黄梅的乡土风情为叙事背景,叙述的大都是凡夫俗子的寻常小事,绿树、红花、水色这些自然界中最生机盎然的底色,构成了他的乡村底色。在废名的乡土文学叙事中,家乡似乎是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所在,大自然展现出最柔美的一面:成片的桃林、槐柳,静谧的菱荡,还有石塔、村庙、小桥、流水,繁茂的芭茅一丛丛地长着,月亮静静地挂在空中,太阳懒懒地照着,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谐而富有情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和谐相处,过着恬淡而自适的生活,女子多情柔美,男子纯朴热诚,老人慈祥善良,在一幅幅天人和谐的图画中流露出作者对乡村和大自然的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感和亲近感。

废名能“以为平常眼睛所疏忽处看动静的美”[6],“以简朴的翠竹制成一支牧笛,横吹出我国中部农村远离尘嚣的田园牧歌”[7]。他常把人物置于一种空灵、美丽的自然境况里来呈现,充满桃花源般的纯美,在《桥》、《竹林的故事》、《菱荡》等小说中,便深深打上了这种桃花源式的印痕。

沈从文在描绘世外桃源之路上似乎比废名走得更远。他笔下的湘西世界,无论是自然景致、生活模式,还是风土习俗、情感样式,都是原始、未开化的。正是在这种近乎与世隔绝的状态中生活着一群未被现代文明异化的天然人,如翠翠、萧萧、天保、老船工等,没有高深的知识学问,也没有现代的物质享受,却活得洒脱精彩,让人神往。他们赛龙舟、唱社戏、打渔撑船摆渡,雄强热情而无拘无束,乐观单纯而自然健康。他们的生存环境虽然艰苦鄙陋,但他们身上洋溢出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人性的至情至真,照耀了惨淡的现实生活,放射出希望的光亮。沈从文在这里寄托了关于生命存在的深切思考,以及对于自然状态下人的生命力的推崇。

“世界上最为庄严、最为广阔的事业莫过于建起顶天立地的人格的大厦”[8],对于表现平凡的人性之美,一直都是京派作家所醉心的主题。废名在他的笔下力图表现一种诗话的乡土,这里没有宗法制农村的暴力与蒙昧,代之以灵性化的自然、自然化的人生所衬托出来的平凡的人性之美。《灯》和《会明》中的老司务长和老伙夫都是那种一般的见解认为的落伍过时的人物,但他们的身上却有美的让作者着迷的特质。废名借叙述者之口说:“这人应当永远活到世界上。”作品中的这些人物虽然平凡,却都有着健康朴素的人性之美,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永远不会被污染的灵魂,守候着他们所信奉的价值。

在小说所呈现出的美学风格上,废名和沈从文也是各有千秋。从总体看来,两人在文风的清淡质朴上是一致的。虽然废名的文笔往后期发展“日趋精细甚至繁琐,但他的整个风格还是凝练冲淡的”[9]。废名在追求这种质朴、简洁、清淡的文风的同时,也在努力探索文章的余香和回味,即意境的营造。他钻研中国传统的诗论和画论,努力用唐人写绝句的方法来写他的一些小说,他酷爱唐人绝句,尤其是李商隐的诗,“在冲淡的文笔中加入了李商隐式的典雅、清丽和意象的暗示性”[10]。废名曾经称赞自己的小说《菱荡》:“真有唐人绝句的特点,虽然它是‘五四’以后的小说。”[11]

沈从文的小说在淡味上可能不如废名,但是其文字风格也是异常简洁凝练的,甚至在写到痛苦和不幸的时候文字都是轻松冲淡的,如《丈夫》中丈夫的屈辱和觉醒,这个过程连稍微激烈点的心理活动描写都没有,就那么轻轻一笔带过。沈从文的小说在意境营造上也是非常成功的,《边城》这个故事完全是沈从文在用一种梦幻般的回忆的口吻讲述出来的,清澈如水晶的少女情怀,团结和睦讲义气的湘西乡亲,还有那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色,否如同世外桃源般的美丽与悠远。

总的看来,京派文人的乡土文学创作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乡土文学中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一环。其丰富的文学理论及颇有实绩的文学创造不仅是现代文学发展的杰出产物,对于新文学,特别是乡土文学的发展面貌乃至走向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乡土大地既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物质家园,又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京派的乡土小说透过回归传统的外在形态,试图重新发展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他们“试图用作品去燃烧这个民族更年轻一辈的情感,增加他在忧虑中的抵抗力,增加一点活力”[12],而他们自己也在创造的艺术世界里得到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解放。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习作选集代序[M].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

[2]李俊国.三十年代“京派”文学思想辨析[M].中国社会科学,1988,(1).

[3][5][6]沈从文.抽象的抒情[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卷四)[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7]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8]爱默生.自然沉思录[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9][10]杨义.废名小说选・序[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乡土文学范文2

关键词:带灯;贾平凹;后乡土世界;新变

一、乡土小说的裂变和延伸

“这一本《带灯》仍是关于中国农村的,更是当下农村发生着的事。”与贾平凹以往作品不同,《带灯》的叙事视角被拉近到了当下社会,以一位工作在乡镇基层的综治办女主任的复杂工作为主线,笔触延伸到了当下中国农村社会的每个角落,真实再现了一个正在发生转变、且转变艰难的乡土社会全貌。

众所周知,传统乡土小说多集中于对小农思想、封建制度和政治经济角度的社会批判,其共同点在于多从农村外部入手,很少有真正将农村社会作为主体,展现农村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农村自身生长过程的作品(以鲁迅、矛盾和“十七年”时期小说为代表)。贾平凹的独特之处正在于他笔下的乡村社会是独立而灵秀的,是有着它自身的独特体系和文明建构的,显示着对传统乡土文学的独特裂变和延伸。

在《带灯》中,贾平凹再次将视野对准了中国农村,但贾并没有将笔下的乡村世界描绘成愿景美好的“空中花园”,而是地将视角拉近到了当下社会,或者说是当下正在进行的、我们生活着的社会!贾平凹这样做是很冒险的,用贾平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弄不好就成了调查啥东西,走向调查报告方面了。”[1]但贾平凹却聪明地采用了“文学”的笔法,削弱了小说的事件性与新闻色彩,转而在文学色彩上下功夫,给小说加入了“婉约、柔美”的成分,他以一种疏淡的笔调将重点放在了写乡风、乡情,写樱镇乡镇干部的日常工作和樱镇人细碎的日常生活上,借而带出发生在樱镇乡村的许多故事。经过这样的特殊化处理,既小说避免了与“新闻报道”发生“撞车”的危险,又真实而清晰地展现了当下乡村最真实的状况。

二、“密不透风”的细密叙事

《带灯》依旧延续了贾平凹一以贯之的细密叙事风格,不仅如此,《带灯》甚至还形成了日常生活漫流式的叙事方法。我们看,小说的主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带灯和竹子的维稳工作,二是大工厂的引进,三是樱镇薛家和元家的利益争斗,四是带灯对元天亮的感情,除第四条线索可以跳脱于整个故事之外,另外三条线索都是紧密联系、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带灯和竹子的维稳工作针发的是以薛家、元家为主的樱镇农民,大工厂的引进进一步激发了薛、元两家争夺利益的步伐,而这两家的利益争斗,最后终于引发了一场大规模械斗,不仅造成了重大伤亡,而且还让带灯在调解中受到伤害,留下了梦游的后遗症……但问题在于,我们在小说的阅读中却很难发现这几条线索的影子,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幅幅琐碎的生活画面,是带灯每天往来于樱镇和各个村庄之间的身影,是乡镇干部压抑且满腹牢骚的生活,更是中国农村当下混乱、矛盾的生活乱象。韩鲁华对此评价说,贾平凹的作品“是靠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支撑的”,这一点也不假,我们随便翻开《带灯》,阅读到的仿佛都是一点点零星的、散落一地的细节。

三、小节结构别具心裁

贾平凹在《带灯》结构上的努力让人为之眼前一亮。和《秦腔》《古炉》等不同,贾平凹在《带灯》中拟了许许多多小标题,有的小标题讲述的是一个故事,有时是一封信,有时是一段情节,甚至有时候仅仅是区区百字的一段感悟。这种化整为零的写法在以前的中国文学中并不多见,可以说贾平凹在这里有着开创之功,当然,这种模式并不一定对任何作品都有借鉴价值,但至少在《带灯》这本书里,是取得了成功的。

这部36万字的小说里共划分了280余个小节标题,这么多小节,该怎么划分呢?贾平凹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非强制性划分。所谓非强制性划分是指各小节既有自己独立的意象、结构,同时也是说这种划分并非出于作者主观强制力,它是自然的,恰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正在恰到好处的那个点上画上了上一节的句号,也同时开启了下一段文字的大门。如在《中部・星座》大工厂选址落成的章节中,从《镇政府终于好事连连》开始,到《元家兄弟协助搬迁工作》为结束,分别讲到了大工厂选定将厂址建在梅李园,动工中发现了驿站旧址,石刻被炸,带灯生气,红堡子村的李志云犯傻,竹子买粽子,众人遭受旱灾,书记处理宋飞偷盗案,“给元天亮的信”、村民为利益疯狂栽树以及元家兄弟为私利而协助大工厂搬迁等事。这些事看上去毫无瓜葛,但却又存在着某些若隐若现的联系:似乎自大工厂选定厂址开始,樱镇的一切都变得急躁起来了。贾平凹这样操作的好处在于最大在限度保证了小说意脉的一致性,此外,《给元天亮的信》、带灯的情感感悟以及对樱镇自然风光的描绘,一方面使小说与新闻报道之间拉开了更大距离,另一方面还大大增添小说文气和才气,为原本的线性故事增色不少,在使小说变得更加丰富的同时,也大大增添了小说的内在张力。

总的来看,《带灯》是贾平凹的一部满沾希冀的作品,当然更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如果说贾平凹的预想只是稍稍“转一点”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事实似乎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预想。在这部《带灯》中,贾平凹带给我们的惊喜也是巨大的,因为我们在他那里看到了一位日臻成熟的作家和一部散透着圆熟、自然之美的作品。贾平凹的独到之处还在于,他是一位时代感很强的作家,他敢拿中国当下最敏感的“上访”作为小说主题,不仅体现了他对时展的把握能力,还体现着这样一位已年至耳顺的作家对于社会责任的强烈担当。

注释:

乡土文学范文3

(一)乡土课程的概念

所谓乡土课程,是指“ 在学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范围内,结合学校所在地方的实际和特点而编写的课程”。如乡土文学、乡土历史、乡土地理等。通常由学校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人员编写,内容主要是本乡本土的地理环境、文物史料、生产状况、文化设施、物产交通、内外贸易以及工农业发展的新成就等。有利于教学紧密联系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有利于学生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爱国主义思想。近年来越来越重视乡土课程的编写,而乡土课程编写的目的则是使本乡人熟悉本乡事,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立志为家乡建设出力。

(二)中小学乡土课程的概念

小学、初中本是九年义务教育自然连接的两个学段,但其各自为阵、相对封闭的办学格局导致了弊端日显的“ 衔接障碍”和学生成长人为的“扭曲之痛”。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新课改在农村中小学得到有效实施,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学乡土课程,在中小学乡土课程中增加联系本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实际的教学内容,对于贯彻落实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乡土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概念辨析

所谓地方课程是指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由地方根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的需要,而开发设置、补充完善和改编,并由地方管理的课程,包含了乡土课程。而校本课程则是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要开发校本课程,其中有一个很重要很丰富的课程资源是不能忽略的 , 那就是乡土课程。可见,乡土课程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既存在着联系,又存在区别。

1、乡土课程与地方课程

乡土课程与地方课程最显著的相同点:都是为了促进教材的多样性,使教材更适应不同民族、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乡土课程与地方课程的不同点在于:地方课程被纳入到整个国家课程体系之中,具有一定的法定地位,而乡土课程没有正是纳入到国家课程管理体制当中,只是在本学科内作些补充,没有纳入到国家法定地位。

2、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

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弥补了国家统编教材的不足。

乡土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不同点在于:

(1)校本课程可以是乡土课程,但也可以是乡土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而乡土课程编写的课程几乎是本土的,空间相对来说很狭窄。

(2)校本课程的设置只要不偏离学校这个中心,几乎什么学科都可设置,而乡土课程的设置主要是本土的历史人文和艺术。

(3)校本课程开发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频率较快,而乡土课程一旦开发出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综上所述,乡土课程是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课程资源丰富,为更好的建设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提供了物质支持。乡土课程以其本土性特点,使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在实现传承地方优良传统的价值时有了可靠的根基和强劲的支撑力。

(四)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的价值

新课程改革的三维课程目标明确规定:课程应该培养学生三方面的素质,即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不但具有这三个维度的价值,而且更有行动的催生意义。

1、认识家乡

认识家乡是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的基础性价值。我们学习乡土课程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认识家乡。无论我们成就有多大,地位有多高,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现代青年都要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家乡多做贡献,真正热爱自己的家乡。家乡其实是一个很神圣的名词,家乡是个大宝藏,我们要努力的开发这个宝藏。在这个宝藏中蕴藏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民风习俗、桥梁民居街坊的演变、老城市改造的利弊思考、历史人文景观的开发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等等。

2、热爱家乡

热爱家乡是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的提升性价值。热爱养育自己的家乡是热爱祖国的出发点。很难想象一个对家乡没有感情的人会对祖国有深厚的情感,热爱祖国与热爱家乡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乡土是童年的“ 烙印”,因此,“乡土”这一概念,承载着一份对故土的依恋、一份回报家乡的责任,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内涵。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家乡的“一方水土”和“一方人”就是“乡土”内涵的具体所指。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迹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理应成为激发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思想情感的生动课程。

3、建设家乡

建设家乡是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的关键性价值。农村广阔优美的自然环境、古老的历史故事、优良的传统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都是乡土课程丰富的资料来源。乡土课程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动手操作,增强了他们的能力,扩大了他们的视野,让今后学生有一种走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关心家乡,自觉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中。

二、开发和实施中小学乡土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课程环境看:乡土课程倍受冷落

事物能否受到人们的重视取决于两种价值:本体性价值和功利性价值。本体性价值是指事物本身的内在价值,功利性价值是指事物对于实现其他事物所具有的价值。乡土课程的编写更多的涉及乡土文学、乡土历史、乡土地理等,与学生的高考意愿相违背,乡土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是很高。这些因素不仅制约着学生乡土知识的学习,也制约着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更制约着附着在乡土课堂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产生这种现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1、学校角度

在“ 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成了为分数和升学而较量的“竞技场地”。学校教学理应与社会息息相关,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的学校教育内容很少和本乡土文化相认同、相联系,编写的课程使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周围世界。

2、教师角度

在“ 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变成了按固定尺度铸造标准件的“陶工”。新编乡土课程以“育人为本”,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3、学生角度

在“ 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变成按标准加工的“原件”。不得独立思考,不能主动探索,既缺乏独立性,又缺乏积极主动性,既丧失了生动活泼的天性,又失去了持续发展的潜能,并导致了创造力的低下,与时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格格不入。

(二)从课程开发看:忽视课程开发资源的整合

课程资源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课程资源的整合既包括教师资源的整合,也包括学生资源的整合。乡土课程的实施与开发不能仅仅依靠一校之力,更重要的是必须采用合作开发的形式。这样既可以增强乡土课程开发的实力,又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节省了人力、财力和时间。但一些学校急于形成“ 办学特色”,注重“名牌效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校本位思想。为了区别自己学校与兄弟学校,想尽办法开发出各种乡土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从课程设置看:课时设置短缺

1、课程设置短缺现状

新课程标准对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乡土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 新”。表现在它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 ,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与以往教材最大的不同是知识的难度,系统性有所降低。但目前存在课时紧张,负担过重,完不成教学任务的现象。

2、课程设置短缺的原因分析

受应试教育影响太深,把不列为考试科目的乡土教学摆在可有可无的地位,让语文、数学等所谓主考科目肆意侵占乡土课程教学时间,有不少学校干脆不上乡土课。尤其在小学四、五年级,因为升学临近,安排的乡土史教学时间少得可怜。

乡土文学范文4

通过图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即使学生的语法学得再好,如果不会使用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也就没有达到学习目标。图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其在课堂上构建和谐的语言交流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来开展口语练习。例如,教师可在黑板上用一幅内容丰富的挂图,在图像中有一个办公室,办公室内有一些办公用品以及家具等,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图像来对学生进行书面练习,即为看图作文。学生通过对图像仔细观察,通过书面文字将看到的表达出来。

二、各类型图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1.挂图的应用

教学挂图是与教材配合的辅助教学工具,在课堂上可以帮助教师进行口语、词汇、句型、语法等各个类型知识点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挂图来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单词进行归类。教师展示一幅关于食物的挂图,挂图中有水果、蔬菜等等,学生可以用英语将挂图中的食物说出来,并且进行分类。然而再使用已经掌握的词汇,进行造句,从而让学生深刻掌握词汇的含义。例如:“—Ilikebananas.Doyoulikebananas?—No,Idon’t,Ilikeoranges.”这类型的对话,通过反复练习,将挂图中所有的食物都进行对话,这样学生不单单熟悉了单词,还深刻地记住了单词与相关句型。

2.卡片的应用

乡土文学范文5

一、激活思维,培养想象力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灵活性、创造性、敏捷性和形象性等品质。思维与想象是相辅相成的。想象力越强,思维就跃活跃;思维越活跃,想象力也就越强。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激活学生思维。

脑筋急转弯训练。利用课前三分钟,出示一些脑筋急转弯或开发智力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动脑,开拓思维。如:“”、“”、“”像什么?再编一个小故事说话;“”想一想用一笔连接这九个点有几种方法?

编字谜。在教学生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字音、字形或字义想象编字谜,猜谜。如:学生在记“灿”时就说:火山爆发;用“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上方,中间秃宝盖,几字在下方”记住了“亮”

听故事。让学生听一些发明发现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如给学生讲19世纪著名的化学家和发明家诺贝尔如何发明炸药的故事;告诉学生由于爱迪生坚忍不拔,后终于发明白炽灯泡的故事。还可以在课中或课余时向学生介绍一些小发明:如盲人用的自控饮水桶、定位墨水瓶、无泪蜡烛、新型方便卫生的胶水瓶等等,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欲望。

二、鼓励学生学会提问,大胆猜想

低年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幻想和各式各样、希奇古怪的问题和想法。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

教学生提问的方法。用“为什么”提问:可以放在句子的中间,也可以放在句子的前面。如:为什么地球会有吸引力:地球为什么有吸引力?教学生学会了用“为什么”提问后。再逐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能对一些自然想象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如天上为什么会有彩虹?月亮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为什么焰火有各种美丽的颜色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学知识长见识的黄金阶段,遇到不懂的事总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耐心地为学生解答心中的疑惑,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同时切忌不能斥责学生,一面挫伤学生求知和想象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只要能充分挖掘出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学生的想象力就会像鱼儿一样在想象的海洋里自由地跳跃,也会像鸟儿一样展开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翱翔。这正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三、培育真挚情感,以激发想象

叶圣陶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阅读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引导想象,再现形象。“作家创作是对生活的复现,读者欣赏是对生活的复归。”想象与情感的关系密不可分。想象是在一定情感下诱发产生的,情感是想象的动力,有了它,就能展开想象的双翼。学生有丰富而真挚的情感,可以激发、调动和开阔学生的想象。如何培养学生丰富而真挚的情感呢?

丰富见识,提高认识。见识越丰富,认识越深刻,情感就越真挚。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来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见识,让他们逐步提高认识,及早树立是非观念,能够分辨事物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起相应的爱憎、好恶情感。

创设情境,激感。具体生动、优美感人的情境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实物展示、音乐渲染、现场表演、图片显示、录像再现和生活模拟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感知、理解、感悟、动情、想象的氛围之中,从而达到培养情感,激发想象的目的。

阅读名篇,丰富情感。名篇佳作无不倾注着作者崇高的信念,真挚的情感。不同的名篇佳作蕴含着不同的情感。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名篇佳作,烂熟于心,不仅会丰富见识,提高认识能力,而且读者的心灵自然会受到震撼,受到启迪感染,滋生真挚情感,放飞想象的翅膀。

投身实践,发展情感。有人说,实践是情感的源泉。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可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情感。通过开展“学科学,动手做”、“保护地球,清除污染”、“关爱他人,捐献钱物”,以及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各种学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起爱科学、爱环境、爱他人、爱学习、爱美等种种真挚情感。

乡土文学范文6

[关键词]翻译文学;本土文学;电影文学;文化意象;相互关系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体系的背景之下,国际文化交流呈现出日益繁荣的趋势,而电影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媒,也越来越受到各国青睐。随着中国电影与外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不断交流融合,电影翻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外国电影的翻译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为我们了解异域文化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同时也传播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正是因为那些优秀的电影翻译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观众才能更好去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风土人情,也能够感受到不同语言交流所带来的无穷魅力。本文将以电影文学为例,从电影文学的独特性、电影文学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以及从电影文学看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相互关系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着重分析由于受不同文化影响我国现今电影文学翻译中存在的文化意象错位现象以及文化意象中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最后着重阐述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电影文学的独特性

电影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部分,既承载了翻译文学的一般属性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独特个性。因此,在对电影作品语言进行翻译时就不能等同于普通的文学作品,而应该考虑到电影语言的独特性,而电影语言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除了要反映出电影画面所表达出的情感与意境之外,更要求电影翻译者有较高的翻译水平能力,使翻译出的电影作品符合目的译语观众的审美情趣和理解习惯,同时又不能偏离原创作品本身创作意图太远,更为难得的是电影翻译语言要与电影画面形成静态与动态的有机结合,不能相互矛盾。那么,具体来说我认为电影翻译文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独特性。

(一)电影翻译对象的多样化,不只是纯粹的文本

众所周知,电影翻译要达到字幕、声音、镜头画面甚至是人物表情、动作的有机结合。简单地说就是静态与动态的结合,这就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大多是一种静态的存在,所以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既要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又要注意当时电影画面特定的背景,需要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有效的处理。一旦脱离这些因素的考虑,就极易发生错译的现象,使观众无法理解电影文本所要传达的文化信息,影响其对电影文本的整体性理解。就像我们在欣赏一部外国电影时,如果翻译者水平欠佳,没有有效结合考虑到多种因素,观众时常就会产生“不知其所云”的感受。

(二)电影翻译语言的瞬息性,受时间与空间条件的限制

电影文学是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因此,电影字幕语言要配合声音、影像的发展瞬息变化,它只能够做短暂的停留,而不是像一般的文学作品那样可以反复翻阅,不用担心文字会随时消失。所以,在电影字幕的制作上要充分考虑字幕与声音影像的同步发展,要根据屏幕的大小、停顿间隔等来决定翻译的字数,如果翻译太长就会来不及与声音图画的同步,太短则不利于完整表达出原作意思。总之,由于电影翻译语言的瞬息性特点,为了方便观众在短时间内明白理解作品表达的意思,翻译者在语言上要尽量通俗易懂,更要注意语言的口语化特点,而不能像一般文学作品那样一味追求文字的优美与华丽。

(三)电影翻译是配音与字幕二者的结合

电影语言的翻译包括配音与字幕翻译,对于字幕翻译而言,它是从口语到文字的转换过程。口语转化为文字理所当然就要减少一定的量,更要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欣赏需求,使语言尽量通俗易懂,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而对于配音翻译而言,就是一种“对口型”的翻译过程,即需要注意配音声音与画面人物口型的一致性。比如说在一些比较差的配音电影中,细心的观众经常会发现人物口型与声音不能同步,很直接就能看出不是作品原声,从而影响了观赏电影的心情。因此,对于电影语言翻译中的这两种翻译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技术规则,这是做好电影翻译工作的前提。

二、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

所谓文化意象是指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凝聚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具有相对固定的和独特的含义的文化符号。它是具体物象与抽象寓意所构成的结合体。在这一相对固定的文化之内,人们只要一提到某事物就都能心能神会,有相同的文化联想,这也就是文化意象所具有的特殊魅力。电影文学翻译中的两大翻译策略是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提出的两大术语,即是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归化与异化现象。

(一)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归化

翻译中的归化策略主要是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以读者为中心,认为翻译创作的目的是为读者服务,因此翻译中的文化意象应该尽量符合目的语国家的民族风俗和文化特点,以便于读者对翻译作品更好理解。它要求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除了忠实于原作的语言和文化信息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观众的审美情趣与接受能力。在不同的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不同文化背景、审美情趣的不同,观众的语言表达习惯也大为不同,对原作语言文本所特有的语言形式、文化传统不同的处理方式都会产生不同的翻译效果。归化策略的处理模式就是在当发生文化意象错位时,翻译者能够将这种产生冲突的文化现象替换成目的语民族文化中语义相当的文化意象,尽量减少它们之间的差异,最重要的是要符合目的语民族文化传统与习惯的表达方式以方便观众理解。比如根据戈马·麦卡锡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No Country for A Old Man,翻译成中文就是《老无所依》,它就很好表现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该部影片以美国西部交易、火拼为背景描述了一代人价值观的流失,影片最后影帝汤米·李·琼斯的独白才让人恍然大悟:物质的匮乏远不及精神匮乏来得可怕,或许这才是真正的老无所依。

(二)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异化

翻译中的异化策略是指从利于文化交流的角度,提倡应该保留原作品中的文化意象。它认为翻译者的目的在于翻译,在于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那就应该努力将原作品中的文化意象表现出来,让不同民族文化的观众去了解异域文化,而不应该为了便于他们理解而变更了原作品的文化意象。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永葆青春,翻译文化起了很大的作用,更准确地说是翻译中的异化策略使异域文化传入我国本土文化,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融合交流,进而影响了中国本土文学的发展。虽然在对待文化现象错位处理上有这两种不同的态度,但现今我国学界大多数学者还是倾向于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标准。我也认为在看待文化意象错位问题上我们大可不必纠结于是异化为主还是归化为主,在对待不同的文本上我们完全可以从多元化的视角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也就是说不必拘泥于一定归化为主或异化为主,而是可以针对具体的情况具体的分析。我们也不必纠结于观众是否能够很好的理解,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观众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已经不像过去那么闭塞,而且我们没有理由去剥夺他们了解异域文化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化的交流本身就会形成对本土文化的推动力,只有保持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才能使本土文化更长更远的发展。

三、从电影翻译看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相互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文学在文化交流中借鉴、模仿西方文学以促进自身的发展,而无论是借鉴还是模仿,中国文学面对的都不是直接的外语原创作品,而是经翻译过来的作品。由此可见,翻译文学在本土文学与外来文学的交流过程中实际上起到了一种中介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不容小觑。发展到今天,学界也渐渐明确了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摒弃了以前世俗的偏见,能够正确对待它、利用它、发展它。

(一)翻译文学对本土文学的渗透作用

翻译文学虽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译者对本土文学的依赖,但是更为重要的是翻译文学一定要忠实于原作。这样,翻译文学作为一种中介就将异域文化中新的价值体系、思想观念传入本土文化中,形成对本土文化的渗透作用。它可能为中国的文学创作者提供看待世界的眼光、思想、方法、价值观及世界观,还有可能促进本土文学语言创作上的突破与创新等。例如在电影《老无所依》中,翻译文学就以一种媒介介绍了美国西部生活的窘状,美国向来标本为福利国家,然而在美国西部这种老无所依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也不是指物质的匮乏,而是一代人价值观的流失,指向精神的老无所依。在这种黑暗暴力的氛围之下个人渺小之于社会命运的微不足道可见一斑,影片的画龙点睛之处无疑是老警探发自肺腑长篇幅的内心独白,这么精彩的内心独白在电影中并不多见,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正是因为扮演者汤米·李·琼斯长久的西部生活的积淀才能使这段长篇幅的独白成为经典,这为我国本土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典范,同时电影中传播的美国社会特别是西部生活的价值观也为本土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本土文学对翻译文学的促进作用

翻译文学的作者一定是长期受本土文化的熏陶,他们早已在心中形成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语言习惯、文化传统的认知。因此,他们的翻译工作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基础之上的,他们的翻译作品也会一定程度与本民族文化相适应。换一句话说翻译文学一定跳不出本民族文化的文化传统、语言习惯的影响。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本土文学对翻译文学起到了促进作用,本土文学的发展会影响他们翻译作品的创作。比如以《阿甘正传》为例,电影中有这么一句台词“Stupid is as stupid does”,直译就是“傻人做傻事”,而电影翻译者巧妙地将其翻译成中国俗语“傻人有傻福”,这句符合了中国人的文化习惯,由此也可看出本土文化对翻译文学的影响力,如果翻译者没有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是很难翻译出这么一句与中国文化贴切的台词的。

[参考文献]

[1] 王霞.从审美情趣看英文电影对白的翻译[J].电影文学,2007(13).

[2] 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01).

上一篇膜结构

下一篇高考作文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