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南京大学最好的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南京大学最好的专业范文1
摘要:本文介绍了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建设改革历程与成效,主要包括培养方案建设,课程教材建设,实验实践建设和教研团队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强地学背景的南京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模式。对未来水文专业的发展与建设进行了思考与探讨,可为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地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13-03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配置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2012年1月,国务院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2015年4月,又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2016年10月高等学校工作座谈会中指出,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高校要做到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作为培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有必要按照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和输送优质水利人才,为我国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近年恚全国大约有50所院校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主要分布在部分综合性高校,如南京大学;传统水利院校,如河海大学;农业院校,如山东农业大学;地矿院校,如中国地质大学等。由于历史沿革问题,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院校都各自具有特色。传统水利院校以河海大学为例,刘光文先生开创了我国第一个水文系,主要以陆地水文为主,其水文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也以陆地水文学为主。农业院校的水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则具有浓厚的农学背景。
南京大学水文专业由水文地质和陆地水文专业整合而来,既有传统陆地水文又有鲜明的地学背景和特色。近10多年来,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初步建成了具有南大特色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本文主要介绍我校水文专业近年来的改革实践,以期为本专业乃至其他相关专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南京大学水文专业发展历程
1952年全国3所高校首批设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南京大学便是其中之一。1958年又在全国综合性高校中率先设立“陆地水文学”专业。这两个专业均设有博士点,前者曾是国家重点学科。1999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目录,南京大学将地下水、地表水力量整合为新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业之一。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历史最久的地质学教育机构之一,在八十余年的历史中培养了大批优秀地学人才,设有理科“地质学”和工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等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地质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故南京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具有鲜明的地学特色。南京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2005年获批江苏省本科特色专业,2007年获批教育部二类本科特色专业,2012年获批江苏省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所属水文学及水资源二级学科2006年获批江苏省重点学科、2007年获批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所属水利工程一级学科2008年获批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10年通过了教育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
这一专业团队目前是教育部水文水资源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水利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水利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分会第四届常务理事单位、水文专业教育研究会副主任单位。
二、南京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探索
南京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要求,制定适应新形势下学科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丰富课程和教材内容,充分开展实验实践,提升团队教研水平,形成了水文专业建设的南京大学模式(图1)。
1.培养方案建设。20世纪,我国水文专业人才培养主要以工程水文内容为主。进入21世纪后,人类活动不断加剧,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显著加大。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日益突出,对水文专业人才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原有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则主要以传统的“测、报、算”为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下水文工作的实际需求。
在此背景下,我们紧密结合新形势下水文发展需要,一方面组织教研室成员对水文学科的建设进行充分研讨,另一方面在国内开设水文专业的院校内展开广泛调研,同时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邀请生产单位和用人单位到校座谈,认真听取其对水文专业毕业生能力与素质的新需求。充分利用南京大学大地学学科优势,制定了具有南大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原课程体系基础上,优化了地学知识课程,如普通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水文地球物理方法、地下水资源勘查与评价和水文地球化学等。同时增加了水环境方面内容,如水环境保护、水环境监测和水环境化学等课程,并在多门专业必修课程中适度增加生态学,特别是水生态方向的授课内容。尤其特别加强了实习实践环节的内容,突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
新的方案划既能发扬我系传统的教学特色,强化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育训练,同时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尤其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满足21世纪大水文发展需要。
2.课程教材建设。我校水文专业历来重视教材的及时更新和编撰。新编教材在内容上有较多的扩充、加深和更新,同时注意其科学性和严密性。在教材使用方面,本专业的目标是使用最新、最好的教材,年轻教师尽量使用原版教材,逐步实行双语教学,所有课程实行多媒体授课。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主编和参编了9部教材,其中6部为高等学校水利学科专业规范核心课程教材,分别是《地下水动力学》《水环境化学》《水文水利计算》《水文统计学》《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和《工程水文学》),2部为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其中,《地下水动力学》先后于2008年和2009年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工程水文学》获批2011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所编写教材被国内多家兄弟单位院校采用,特别是《地下水动力学》和《水环境化学》更是受到水文、地工、环境和市政等专业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3.实验实践建设。实践教学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人才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专业课程都要求相应的实验作为支撑,并且要求学生每年暑假集中时间进行野外实践实习,逐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建立由若干人员组成的研究型实验小组,与国内同行生产单位及相关企业联合,进行探索性的实验/试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协作精神。
根据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具有明显的地学特色,既涵盖了水文专业生产实习又突出地学基础实习。利用所在地科院的独特优势条件,为水文专业开设了地质基础实习和区测填图实习,这是其他传统水利院校水文专业学生难以获得的实习机会。同时进行了地下水及水环境认识实习,水文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经过长期积累,本专业在南京江浦、苏州、无锡、常州、以及安徽屯溪等地建立了固定教学实习点,如南京的中山植物园野外综合试验场。同时与江苏、上海、安徽、浙江三省一市有关行业部门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如黄山市水文局、江都水利枢纽等,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稳定的产、学、教、研紧密结合的协同育人实践基地,为本科生实和毕业设计提供了长期而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4.教研团队建设。水文专业现有一支规模适中、结构合理(年龄、职称、研究方向)、高学位、高水平的专业团队,由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组成。近几年通过引进国内外优秀博士,学术队伍更加年轻化,队伍结构更趋合理。
在本科生教学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团队具有优质的授课水平,所有教授、副教授均参与本科生一线教学工作,将专业课程知识与学科前沿进展有机地融入到授课内容中,近年来多次获得全国水利类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特等奖和一等奖。
为进一步推进水文专业建设国际化,积极安排教师出国进修交流,与国外著名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交流和合作关系,如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德州农工大学、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弗罗里达州立大学、日本熊本大学、日本水文科学学会、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目前水文专业团队绝大部分教师均具有出国访学或留学经历,这进一步推动了水文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通过与国外著名院校的合作,邀请了多位知名学者为水文专业开始短期课程或讲座,拓宽了水文专业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5.水文专业建设南京大学模式。我国高校由于历史原因,都只侧重地表水或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兼备两者的很少(现有3个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全偏重地表水),而本学科既有很强的地下水力量,又有相当的地表水力量。与同类学科相比,本学科地下水方面优势突出,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国内一直居领先地位。我校水文专业学生同时具备了地表水、地下水和水环境方面水文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培养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各类专业人才。
作为我国水利事业建设的后备力量,高校水利类专业学生是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构建民生水利的人才保障。我校水文专业毕业生主要毕业去向为国内水文、地矿单位,如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本校直升深造,以及国外著名高校深造(如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近年来,我校水文专业学生基于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开展科学研究,多项由研究成果撰写的在国内核心期刊如《水利学报》等发表;发挥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利用所学知识积极参加创业实践,不断追求知识结构的拓宽、学术视野的延伸和社会技能的拓展,获得了多项本学科领域重要奖项,如全国水利优秀毕业生,全国水利院校未来水利之星的学业之星、创业之星和公益之星提名奖等荣誉称号,以及刘光文水文科技教育基金奖学金等。这充分体现了我校水文专业优秀学生的学习、科研、创新能力,也是国内兄弟院校对我校水文专业人才培养的认可。
在雄厚的历史积淀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和凝心聚力,本专业的整体实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具有显著提高。已在全水文模型与不确定性分析模拟、地下水随机理论、水环境与水生态、流域水文模型、工程水文地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已逐步打造成为我国一流的具有南大特色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精英型工科人才培养基地。
三、对水文专业建设的思考
2015年11月,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行建设与改革并重,确定了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建设任务,为我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明确了任务路径。随着国家治水观念与思路的转变,社会发展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激增,同时对水文人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国家建设“双一流”的要求下,一方面,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丰富师资力量,建设一只知识结构合理的水文专业团队。除传统的水文“测、报、算”外,还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从国内外著名院校大力引进具有地理地质、大气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背景,如从事3S技术、水环境、水生态领域研究的青年人才,补充到师资队伍,组成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水文专业团队,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水文人才。另一方面,要注重科研反哺教学,将最新科研进展与本科课程教学相结合,使得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科研前沿动态。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采取自主选题或参与本专业教师所负责科研项目的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为培养水利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勇于创新,免同质化教育,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水文专业品牌,才能在国内兄弟院校中保证持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松柏,康艳.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过去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1,(3):68―73.
南京大学最好的专业范文2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虽然是国人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但并不表示它们所有的专业都是No.1,且不说许多专业它们根本就没有,单就有的专业而言,北京大学的地质专业就没有中国地质大学相应专业在行业内的排名高,清华大学的外语类专业也没有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外语类专业在行业内排名高。所以,专家建议,如果心中已有明确的专业方向,考生可以锁定专业实力强的高校。这里提到的行业内的排名,其实就是各高校在每一个具体行业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是由长期以来学校的办学历史自然形成的,并不是某个学校广告做得多,某个行业的用人单位就认可它。所以,选高校不能只冲名气,而是要适当考虑学校的专业教学水平。
目前,地质行业比较知名的专业高校有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电力行业比较知名的专业高校有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学院等;管理类专业比较有名的高校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社会学专业比较有名的高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经济类专业比较有名的高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
专家还建议,面对层出不穷的大学排行榜,不要光看大学排名,因为有的大学综合排名高,但是在某一专业上未必强,而有的大学某专业很强,但综合排名略靠后。考生和家长选学校应多了解报考学校的专业特色、办学历史以及专业就业率等信息。学科排名更能够反映一所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实力,比大学排名更加科学。
有些高校虽然名字不如“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响亮,但因为在国家特色专业榜上的独一无二,它们的名字渐渐被学子熟知起来。
“声光电捕鱼”和“鱼类行为学”是上海海洋大学有趣地将捕鱼与科学有机结合的专业。上海海洋大学尽管是二本院校,但此专业是国家唯一的特色专业,又位于“风水宝地”上海,录取分数往往在一本线以上。
吃的蔬菜、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开的车……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商品包围着,而近来食品安全提上日程,商品检验、海关监管、质量监督与认证的商品学也日益受到重视。鉴于社会对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检验人才的大量需求,在进行充分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哈尔滨商业大学最终将商品学课程定性为文、理科相结合,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财经类专业必修课。学习这个专业会让你学到很多商品,如纺织品、日常工业品、食品、电工产品等的检验方法、检测技术,是一门好玩又实用的专业。
此外,开办唯一国家特色专业的二本院校还有天津科技大学(包装工程专业)、河西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吉林农业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贵州财经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等。
绝大多数考生和家长认为,只有上了重点本科分数线的考生,才有资格报考第一批本科院校,没有上这条线的考生即使报了也白搭。所以,每年的分数线一揭榜,那些接近一本线的同学往往会扼腕长叹:“唉,我要是再多考几分该多好啊!”仿佛一本线就是横在眼前的铜墙铁壁,阻断了通往一本院校的所有路径,其实不然。
例如,湖南师范大学共有70多个本科专业。在招生时,绝大部分专业安排在一批本科录取。在湖南省招生时,安排在二批本科录取的文理兼招专业有法学(民商法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人民武装方向),这两个二本专业属于湖南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所有文化课程的教学由学校本部教师承担,军事及人民武装专业课程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省军区教导大队和省学生军训教研室军事教员担任。学生毕业时颁发湖南师范大学本科学历毕业证书,并授予湖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证书。毕业学生由县(市、区)人武部负责推荐,优先录用到乡镇、企业和街道,从事专职武装工作,并纳入乡镇、街道国家公务员录用计划,在取得国家公务员资格证后,确保优先录用。此外,西南政法大学的法学(律师方向)和法学(公安法制方向)在二批本科录取。
南京大学最好的专业范文3
有为――长长的科研成果清单记录了他在科研之路上努力攀登的足迹,一项项全国、教育部、省级奖励映报着他二十多年来的辛勤耕耘与执着奉献。 br>
淡泊――亲切、随和、谦逊,是他不变的风格。
对于记者的造访,南京大学商学院范从来教授颇有些意外:“我这人太普通、太平凡,没什么可写的,要让你为难了。”
为教之道:贵以专
“教学是把教师从学习者转变为研究者的基本环节。只有通过教学,才能把基本的知识真正掌握好、理解透。”范从来很欣赏一句老话:看书不如读书,读书不如写书,写书不如说书。范从来的这番独到见解,缘于他对教学的钻研和用心的经营。
1983年,范从来所在的经济系刚刚恢复,师资短缺,当系领导宣布范从来等四位本科生留校任教后,范从来的惟一想法是:一定好好干,不能让听课的学生不满意。虽然当学生时成绩优秀,但范从来知道自己的表达,板书,演讲能力比较欠缺,所以多少有些诚惶诚恐地迈入教学天地。
就在范从来留校后不到半年,时任经济系副主任的农学专家周海粟老师因工作关系要停课,就让他去代课,并把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教案全部借给了范从来。毫无教学经验的范从来紧张得几天睡不着觉,天天在家琢磨周老师的教案,然后写讲稿、背讲稿,直到教案全部烂熟于心。即便这样,上课时还是很紧张,甚至不敢看坐在下面的学生。第一次上课时,离下课还有十分钟,他的讲稿就“背”完了,实在没东西可讲,干脆“提前下课”。
不过,在周老师的关怀与鼓励下,范从来凭着一股子钻劲很快进入状态,第二学期他就开始独立开课。为了上好《农村经济学》这门课,他专程前往南农大旁听相关课程,每周至少两次,每次都要辗转几趟公交线路,一直坚持了一年。进修时,除了学习农村经济学方面的各种知识,范从来特别留意老师怎样上课。每次一回到家里,他马上把学到的内容及时补充到自己的教案中,包括预先设计的一些授课方法如举例、提问、讨论等,也都充分吸收消化。为了真实地了解自己的教学状态,范从来还与同教研室的一位年轻教师交叉听课,向班上的学生询问对方的讲课情况,相互通报后,再根据学生的评价在内容组织、体系安排、师生互动等方面调整教学安排。
范从来笑言,“自从我自己当了老师后,我总是能从别人的教学中有所得,有所启发。”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学经历,成为范从来教学之路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1995~1996年,范从来两次为南京大学新加坡MBA班的学生讲课,学生对其授课的评价成为该班每年招生的宣传材料。因为讲课效果特别好,范从来被推荐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任客座教授。1997年,范从来再次奔赴新加坡,开设选修课《金融学》,为期半年。当时,像这样到国外大学任教的机会对教师来说还比较难得。去之前,范从来已在国内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将该领域的辅助材料、课件讲稿等都制成了电子版,装在电脑中一股脑儿地带了过去。没想到一上课就发现了问题:上课时学生随时插话,既有对某一个知识点不清楚的提问,又有与知识点相关的现实问题的质疑,这意味着原本以教科书为主、以基本知识为主的教学准备工作根本没办法满足新加坡学生对授课的要求,所有的准备工作得推倒重来!而且,在新加坡的高校上课,每次必须有1/3以上的时间留给学生讨论,老师最多讲2,3,范从来很不适应。
好在新加坡有两个优越条件:一是只有教学工作,没有科研压力:二是教学工作量小,一周只有2节课。有了近10年教学积累的范从来把大量时间都花在了思考和备课上。在那半年间,适逢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新加坡是“重灾区”,范从来便把基础知识和当时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金融改革,新加坡的金融运行体系相互结合起来,围绕这四个知识点重新进行认真备课,这一尝试一举成功。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刚开始上范从来的选修课的只有三十几名学生,次年便翻了一番,第三次去时听课人数已达九十多人,只好分成两个班授课。四年间选修他的《金融学》的学生人数为各门课程中最多的,多次突破新加坡国立大学对选修课选修人数的最高限额,范从来亦成为南大MBA项目组聘任的所有任课教师中学生评价最好的少数几位教师之一。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任教期满后,校方希望他继续长期授课,被范从来婉言谢绝,校方为此特意作出调整将原本一个学期的课改成一个星期的集中授课。
在新加坡的大胆“改革”实践让范从来对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与理解:“教学的主要目的其实是应该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重要的是老师传授的知识中有多少能被学生消化和吸收,老师讲得再多而学生不能掌握等于无效劳动。”
为学之道:贵以勤
范从来步入经济专业有点阴差阳错。范从来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无法在学业上给予他任何指导和参考意见,范从来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自立和独立思考。1980年,范从来考进南京大学经济系,他的总成绩位居同专业新生的前列。
第一学期,范从来破天荒地没有好好读书,而是和另外两个考上南大的老乡把时间大多花在逛街和玩上。闲散了大半个学期后,范从来突然感觉到一种倦怠和乏味,一夜的思考之后他幡然醒悟这种碌碌无为的状态太没有人生价值!于是,曾经拐了个大弯的生活,重新被拽回到以前那种有节奏,有规律的状态,勤奋、刻苦成了此后不变的指针。从第二学期开始,每次公布成绩单,同学们一定会说:“第一名别看了,肯定是老范的。找找第二名是谁“。每次考前复习,总会有同学把范从来当作“立体教科书”,请他帮助检查复习情况。四年间,范从来的成绩在班上遥遥领先。1983年,范从来和其他三名同学由于成绩优异,提前半年毕业,全部留校任教。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金融学的地位不断提升。南大以国民经济管理为学科建设方向,急需金融学教师,加强财政、金融学专业建设也成为当务之急。于是,1988年,范从来转行到尚为陌生的时髦领域――金融学。范从来没有退缩,又用上了他所向披靡的“杀手锏”:勤奋与执着。刚留校住集体宿舍时,每天从早晨睁开眼到晚上睡觉,除了吃喝拉撒,其他时间都在看书,被室友定论为“从来就是个做学问的人”;他有一个雷打不动的规矩:一年当中只有过年那几天可以“停工”,而且必须要干到大年三十的上午十一点。范从来笑言,“如果哪天没有认真看过书、或者没有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就会觉得这一天缺了点什么,浑身不自在。对我来说,教学、研究已成为我生活的一个部分,快乐就在其中。”
2003年,范从来获得了中国经济学最高奖――第十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迄今,范从来已发表高质量论文55篇,出版著作13本,49项成果被220次引用。
为师之道:贵以严
为人师表,行为世范。温文尔雅的范从来一向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学生所钦佩。
留校任教以来,范从来始终坚守在本科生基础教育的阵地上。给本科生上课,他从不敷衍了事,不会满足于把教材的基本知识讲解清楚,每次课前都会围绕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大量的文献检索,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把知识点的来龙去脉、目前的最新进展、将来的研究趋势倾囊而出,为学生提供专题性的思考与讲解。在教会学生如何做研究的同时,他自己也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专业基本功。
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2001年,获得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3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2003年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南京大学最好的专业范文4
一、研究对象
我国高校实行以统一高考招生录取为主,以自主招生为辅的新生选拔制度。尽管自主招生对有关高校招收优秀考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但从整体上讲,统一高考招生录取仍然是影响我国高校生源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即便是在办学水平相对较高的“985工程”大学,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考生还是占其招生总人数的绝大多数。高考成绩是各高校招生录取时最为看重的。有研究表明,高考语文、英语、数学成绩对后续主干课程的学习有显著影响。①因此,研究各高校招生录取分数对于了解其生源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主要选取38所“985工程”大学为研究对象,以其2005年—2010年的高考招生录取分数统计数据为分析样本,对各大学的生源质量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特点。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本研究以公开的高考招生录取数据资料为信息源,主要从总体生源质量和分科生源质量两个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
(一)数据来源
研究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各大学招生网站、新浪教育频道数据资料③、中国教育在线数据资料④、《中国教育考试年鉴》、《全国高校录取分数线统计》等。选取2005年—2010年38所“985工程”大学在全国31个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包括文科、理科(或者综合)录取平均分、录取人数、各省本一录取线等。
(二)数据处理方法
利用EXCEL(2003版)进行数据输入、处理、统计、排序。数据不包含保送生、艺术体育等特长生的录取情况;既有提前批又有本一批录取的,其提前批分数不计入统计;特定年份只有提前批没有本一批录取的,提前批数据计入统计;西藏考生统计汉族学生录取线。各主要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1.文、理科生源质量
一所大学的省内文理科生源质量以该大学省内文理科得分表示,其计算方法是:按照各大学文理科统计录取均分、分省计算文理科录取线差(录取线差=平均录取分数-相应批次控制分数线),设定每省录取线差最高分值的大学得分为100,其他大学在该省得分为其录取考生省内文理科录取线差与该省录取线差最高分值的相对分,所得分值即为该省文理科得分;不分文理科的省份,在文理科生源质量统计中不予考虑,但在总体生源质量中考虑其综合科录取质量。计算公式如下:
一所大学的全国综合得分=各省综合得分平均值
一所大学的6年综合得分=2005年-2010年全国综合得分平均值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统计分析结果包括:38所“985工程”大学6年间生源质量横向对比;特定高校在31个省生源质量的纵向对比;文、理科生源质量对比。
(一)“985工程”大学生源质量横向对比分析
1.总体生源质量差异分析
38所“985工程”大学总体生源质量排名情况见表1,可以看出,各大学总体生源质量存在明显差异。
(1)生源质量与“985工程”大学区域分布
“985工程”大学录取人数具有明显的属地化特征③,优质生源青睐经济发达地区的“985工程”大学。北京和东部发达城市的“985工程”大学生源统计得分明显更高,处在经济发达省区的“985工程”大学更容易获得优质生源。全国各地绝大部分优质生源选择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地处经济文化发达城市的大学,其他内地大学对它们几乎没有构成生源竞争威胁。但在北京和上海之间,仍存在差距,比如,地处上海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本地招收的生源质量也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弱。生源质量排名前24位的“985工程”大学分布在12个省,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共有12所,占50%。若以东、中、西部划分,西部地区四川、重庆、陕西、甘肃四省区共7所“985工程”大学中只有1所进入前24名;中部地区人口大省众多,在湖北、湖南的5所“985工程”大学只有2所进入前24名。生源质量排名靠后的大学主要分布在边远省份。
“985工程”大学优质生源地域差异的原因,表面上看,是源于我国高等教育分省招生计划制度。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各省经济、文化、人口、教育等发展不均衡的特殊国情。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对“985工程”大学支持力度更大,具有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影响,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考生更愿意报考这些地方的“985工程”大学。
(2)生源质量与“985工程”大学综合实力和类型
38所“985工程”大学受办学历史、学校类型、办学资源、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相互之间在综合实力上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对各大学的生源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统计表明,生源质量与大学综合实力和类型有比较明显的相关性,生源质量排名靠前的大学集中在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排名前10名的大学集中在综合类(7所)、理工类(3所);排名前20名的大学也主要集中在综合类(13所)和理工类(6所),只有1所师范类(北京师范大学)排在第13位;民族类(中央民族大学)、农林类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排名靠后。9所教育部重点建设大学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生源质量稳居前6名,而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生源质量排名相对靠后。
(3)“985工程”大学生源竞争激烈
生源数量相对减少,招生录取率攀升,生源供求关系变化直接导致高校间激烈的“生源争夺战”。“985工程”大学虽然现在还不存在明显的生源危机(本一线上录取学生),但也有内部生源之争,还有与国内其他大学、港澳台高校和海外高校的优质生源之争。
统计表明,地域相近、实力相近的大学间生源竞争更加激烈。现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为例予以说明。表2是2008年两校理科各省 招生录取分数情况,提前批没纳入统计范围(该年江苏不分文理科、以综合分数计算)。在都有招生的29个省中,两校在湖北、福建、广东、河北、江苏、浙江、湖南、陕西、河南等9个省的录取均分相近,华中科技大学除了在山西省的录取均分低于武汉大学外,在其他19个省的录取均分都略高于武汉大学。这表明两校的生源之争激烈,也说明华中科技大学理科生源质量高于武汉大学。虽然根据数据统计结果,武汉大学文科生源优于华中科技大学,但根据文理科人数、录取线差相对得分加权计算,两校的全国生源综合得分均分显示,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总体生源质量优于武汉大学。根据表1,两校6年平均生源质量高度接近,这也反映了两校生源之争的结果。2008、2009、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理科在湖北分别招收2776人、2434人、2654人,录取均分分别是612、605、616;武汉大学理科在湖北分别招收2234人、1901人、1517人,录取均分分别是605、601、614,两校录取均分逐渐接近,武汉大学逐年减少理科在湖北的招生人数,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提高生源质量的效果。
2.总体生源质量变化分析
2005年—2010年各“985工程”大学生源质量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各大学每年的生源质量排名与其总体生源质量排名有一定的相关性。从图1可以看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同济大学生源质量一直处在前10的位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大幅领先于其他大学,一直处于前两位,上海交通大学在2005年和2009年略低于复旦大学,其他4年一直位于前3位;2005年浙江大学的位置略低于中国科技大学,2008年位于第4位,而其他4年均高于中国科技大学列第5位;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6年都处于第7和第8位;北京航天大学从2008年开始从第13位升至第9位,并保持了3年;同济大学、南开大学6年一直处于第10-12名之间;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大学的排位一直比较接近;华东师范大学的位置变化最大,从2005年的第12名跌至2008年的第26名,2010年才升至第24名;哈尔滨工业大学从2005年的第22名,升至2010年的第14名,可以说是上升幅度最大的大学;位于中间段的另外10所大学的位置在不同的年份略有波动,但比较接近,大连理工大学基本保持在第22-23名;处于第23-35名的几所大学的相对位置基本没有变化;东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直处在末段位置。
图1 2005-2010年“985工程”大学总体生源质量变化图
(二)特定省份生源质量横向分析
特定省份的生源质量与各大学招生名额投放密切相关,而招生名额的投放又与各省份总人口数、考生数、拥有高校数量等相关联。“985工程”大学招生人数的属地化现象使各省份的招生录取更具复杂性。例如,2007年,34所一期“985工程”大学共招生145866人,属地化比例平均值高达36.18%,而在13个无“985工程”大学省份的招生比例平均仅为1.75%;2007年“985工程”大学的平均录取率为1.444%,上海市“985工程”大学录取率高达4.566%,人口大省河南省最低,仅为0.705%;2010年“985工程”大学平均录取率为1.999%,上海为5.129%,河南只有0.978%。从图2可以看出,2010年河南省录取人数排在全国第8位,录取率排在最后,录取人数最多的是广东、湖北、山东,录取率最高的是上海。
河南省是人口特大省份,没有“985工程”大学,多年来高考报名人数为全国最多;上海市是人口中等省份,有4所“985工程”大学,录取率常年处在首位。分析2005年—2010年各“985工程”大学在这两省市招生录取的相对分值,可以了解各大学在特定省份生源质量的相对位置及其变化情况。从18个拥有“985工程”大学的省份随机选取18所大学为代表,对比分析这18所大学在河南和上海的生源情况。从图3可以看出,18所大学全国相对均值曲线与河南省生源曲线基本吻合,说明河南省向各大学输送的生源基本符合总体生源质量排名(见表1);清华大学在上海市获得了最优生源,复旦大学的生源质量超过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这体现了复旦大学的地域优势。浙江大学在上海的生源质量超过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在上海的生源质量超过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与其在河南的生源质量出现反差。总体而言,除了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另外16所大学在上海获得的生源质量低于河南生源及全国平均生源。这也说明上海的优质生源更多地流向了北京、上海的“985工程”大学。
统计表明,特定省份的生源总体分布与全国综合生源质量排序变化基本趋同,个别大学的生源质量在不同省份因为招生人数、学校实力、学校地域、学校类型、招生宣传等原因而出现波动。
1.总体生源排名前10名的大学
由图4可以看出,在大部分省份,各大学生源质量总体与综合排名顺序相一致,只在少数省份出现差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基本处在第1、2位,但是在西藏,上海交通大学跃升至第2,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列第3;南京大学在江苏排第9,同济大学跃至第8;复旦大学在江苏超过北京大学排第2,在上海、河南、甘肃跃至第3;中国科技大学在安徽与复旦大学接近,跃至第3,在吉林与上海交通大学接近,位居第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上海、江西、江苏、广西、贵州、福建排在第11-17名之间;中国人民大学在浙江升至第4位,在西藏排在第9位。
图2 2010年“985工程”大学录取率与招生人数对照图
图3 “985工程”大学在河南、上海招收生源质量情况图
2.总体生源质量排名后10名的大学
图5显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除了在上海、西藏排倒数第3和第2外,在其他省份都是最后一名;中南大学在河南、安徽、浙江、云南、内蒙古、新疆等省获得相对较好生源;吉林大学在天津、安徽、山东、贵州、新疆等省获得相对较好生源;东北大学在西藏排第38名;中国海洋大学在山东、新疆等地获得了相对较好的生源。
图4 综合生源质量前10名大学分省生源变化图
图5 综合生源质量后10名大学分省生源变化图
3.总体生源质量排名第11-28名的大学
总体生源质量排名第11-28名的大学在各省的生源分布与 总体生源质量排序基本相同,只在特定省份出现一定的波动,见图6。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排第9、在江西排第8、在吉林排第8,获得了相对较好生源;山东大学在山东排第22,在广东退至第28;华中科技大学在新疆排在倒数10名的范围;东南大学在西藏退至倒数第6;电子科技大学在上海退至倒数第2,西安交通大学在海南退至第18。
(三)“985工程”大学在不同省份的生源质量纵向分析
客观上讲,不同省份之间的生源质量是不宜进行比较的,因为各省高考难度不完全相同、高考总分不完全相同。根据前文所述,一所大学的某省生源质量可以用该大学的省内综合得分表示,通过对比省内综合得分可以比较分析各大学在各省的生源质量。尽管“985工程”大学生源质量分布与所在地域有一定的关系,但也存在例外情况。比如,复旦大学在江苏得分较高,而在云南、山西等地较低;浙江大学在浙江的生源质量并不是最好,相对最好生源在湖南、贵州、青海等地;厦门大学最好的生源来自辽宁等地,而非福建。各大学在各省生源质量波动情况有各自特点,似乎没有共同规律可循。兹列举几所大学的情况进行分析。
1.清华大学
图7、图8显示,清华大学连续6年全国平均得分都处在第一的位置,在全国不同省份的生源质量波动较小。其生源质量的波动主要表现为:2010年湖北、贵州、西藏,2008年北京、上海、湖南、湖北、陕西略有下降;从总体平均水平来看,上海、安徽、湖北、湖南、西藏、陕西等省稍微弱于其他省份,在绝大多数省份其生源都居于榜首。这说明清华大学在各省的优质生源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
2.北京大学
从图9、图10可以看出,6年里北京大学在全国平均水平上的波动并不大,生源质量略逊于清华大学;生源最好的省份是北京、上海、湖北、湖南、宁夏等省,稍差的是江苏、西藏等省;其中,波动较大的有陕西、西藏、广东等省。在福建,2005年其生源质量相对得分最高,2007年有所下降,2008年又达到最高,2010年有所回落。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生源竞争最为激烈,例如,2008年北京大学在北京、上海、山西、湖北、陕西、宁夏、福建等省的生源质量超过清华大学,位于全国第一,而在其他省份,北京大学都落后于清华大学。在湖北省,北京大学连续6年生源质量稳居第一。两校在全国优质生源竞争中都占有绝对优势,两校面临的竞争对手主要是香港和国外的著名大学。
图6 综合生源质量第11-28名大学分省生源变化图
图7 2005年-2010年清华大学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8 清华大学各省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9 2005年-2010年北京大学生源质量情况图
3.北京师范大学
从图11、图12可以看出,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在各地生源质量相对较高,2008年有所下降,2010年又有所回升。北京师范大学生源质量靠前的是吉林、北京、江西、重庆等省,生源质量靠后的是宁夏、西藏等省;2008年在上海、西藏等省的生源质量相对下降严重;在北京、重庆、吉林、江西、新疆等省的生源质量保持了相对稳定,而在上海、湖南、广东、甘肃、西藏等省生源质量则有较大波动。北京师范大学综合实力在全国师范类高校中居领先位置,生源分布是“985工程”大学中属地化最不明显的学校,在生源质量竞争中有较强的优势。
4.复旦大学
由图13、图14可以看出,复旦大学6年生源质量相对稳定,2007年-2008年略有下降,2009年-2010年逐渐上升。生源质量最好的省份是江苏、浙江、甘肃等,较弱的生源在广西、山西等省;在大部分省份其生源质量较为稳定,但在重庆、四川、贵州、吉林、内蒙古等省有较大波动。近年来,复旦大学加大了自主招生力度,对增强生源质量竞争优势有一定影响。
图10北京大学各省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11 2005年-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12 北京师范大学各省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13 2005年-2010年复旦大学生源质量情况图
5.吉林大学
由图15、图16可知,6年间,吉林大学的生源质量变化不大,2007年—2009年生源质量略有下降;在新疆、安徽等省的生源相对较好,而在青海、宁夏、上海等省的生源相对较弱。6年间,在河南、西藏、山西、福建等省生源质量波动较大,2008年在贵州获得了相对比较优秀的生源,在上海、宁夏、江苏、四川等省生源质量较弱;2010年在上海、西藏等地的生源较弱。
图14 复旦大学各省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15 2005年-2010年吉林大学生源质量情况图
6.厦门大学
由图17、图18可以看出,厦门大学6年来生源质量相对稳定,2009年—2010年生源质量有所提升;在辽宁、新疆、重庆dylw.net 、吉林、山东、云南、安徽、内蒙古等省获得了相对较好的生源,而在上海、湖北、广东等省生源质量相对较弱;在山西、四川、宁夏等省生源质量波动较大,2008年在山西、宁夏等省的生源质量较弱,2010年这两省生源质量提高幅度较大;作为福建省唯一的“985”大学,厦门大学在福建省没有获得最好的生源,福建生源在全国的总体排名在倒数10名的范围,2009年、2010年福建生源质量有所上升。
(四)文、理科生源质量与总体生源质量情况对比分析
我国高考招生按文理科成绩和志愿分别录取,由于文理科考试科目和招生规模的差异,各省高考文理科分数和录取起分线有着明显的差异,各大学文理科录取线差也存在显著差异,不仅如此,由于各大学文科类学科专业和理工科类学科专业办学实力的差异,导致各大学文理科录取线差排名也存在显著差别。如表3所示,理科招生质量排位前10的大学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开大学;文科招生质量排位前10的大学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文理科全部招生的37所大学中,理科录取线差总体高于文科。各大学文理科生源质量从最高到最低尽管差距较大,但各大学理科生源质量变化幅度相对比较缓和,文科生源质量变化幅度相对显著;除少数几所大学文理科生源质量保持了相对平衡外,其他大学文理科生源质量差别显著,部分大学的文理科生源质量差距悬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的文理科生源质量相 对比较平衡,这些大学的文理科生源质量均排在前10位,且位差最大不超过3位。然而,以理工科见长的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大学的生源质量表现出明显的失衡现象,理科生源质量较高,分别排在第6、9、12、13、14位,而文科生源质量较低,分别排在第10、15、16、19、26位。部分传统综合大学的文科生源质量明显高于理科,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等大学的文科生源质量排名分别为第9、11、12、14、17、18,但其理科生源质量排名分别为第20、15、17、24、28、32。两所师范大学的生源质量也表现出文强于理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的文科生源质量排在第8位,理科生源质量排在第11位;华东师范大学的文科生源质量排在第13位,理科生源质量排在第23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理科生源质量排名靠后的大学,除少数几所的文科生源质量排位比较靠前外,其他多数的文科生源质量也排在后面。
图16 吉林大学各省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17 2005年-2010年厦门大学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18 厦门大学各省生源质量情况图
四、结论
应当指出的是,以高考分数高低反映生源质量只是管中窥豹,它只代表由高考成绩所反映的质量状况。本研究只选取了“985工程”大学作为研究样本,并未涉及非“985工程”院校的招生录取情况,研究结果只反映样本大学自身和样本大学之间的生源质量情况,并不表明样本大学的生源质量一定高于非样本院校。另外,由于统计数据庞大,各省高考方式多样,且有的省份各年度变化明显,所以,在统计中对个别特殊省份的情况采取了特殊技术处理。
研究表明,“985工程”大学生源质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差异,尤其是京津沪地区大学在生源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生源质量与各大学实力和类型存在相关性;各大学生源质量在不同年份存在波动现象。“985工程”大学生源质量的差异,表面上是录取分数和录取人数的差异,实际上却是各省经济、文化、人口、教育发展不均衡等因素相互作用结果的反映。当然,大学生源质量的影响因素远不止上述所涉及的方面,还有各大学的招生体制、招生队伍状况、招生经费投入等,但在本研究结果中其影响程度却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反映。
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大学需要具备先进完善的教学设施、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还需要高质量的生源。高水平大学之间的竞争,始于优质生源的竞争,“985工程”大学必须明白这一道理。
收稿日期:2012-03-29
注释:
①罗永泰,李小妹.高考入学成绩对后续课程影响的统计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6,(2):14-16.
②新浪院校库资料[EB/OL].kaoshi. edu. sina. com. cn/collegedb/collegelist. php? _action=t&is985=是,2012-01-10.
南京大学最好的专业范文5
对于考生来说,各科目的备考工作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按步骤完成,而志愿填报工作则主要依靠自己和父母的力量。北京八一中学副校长王华蓓表示,考虑到考生间存在个体差异的现实问题,父母要采取个性化定制的方式,跟孩子一起完成志愿填报。不同于中考,高考填志愿除了要选择与自己成绩匹配的学校外,选择专业也至关重要。如果考生就读的专业并非自己的选择,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很难被充分调动起来。所以,只要考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父母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帮着搜集相关的报考信息、资料等,再结合孩子的学习成绩等个性化的因素,筛选出匹配度较高的目标院校和专业,为考生最终顺利填报志愿打下基础。
然而,很多考生和家长在选大学时往往会陷入一种理想主义的困惑中,总希望能够被更好的大学录取,而往往忽略了自己的高考分数、兴趣爱好、文科理科、身体素质等限制条件。在志愿填报时,考生面对的是几百所高校和近几千个专业,如果漫无目的和毫无标准地选,只会让自己眼花缭乱,最终一无所获。如果抬高标准或者一味地降低标准选择院校,结果亦是难遂人愿。填报志愿贵在一个“选”字,只有知已知彼,才能报得巧、报得好。
大学与专业,孰先孰后?
大学与专业,孰先孰后?这是每年志愿填报时令家长和考生非常纠结的问题,最理想的状态是好大学和好专业兼而有之。但想要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需要有个前提,那就是这所学校是你心仪的并且其开设的专业中有你喜欢的。好大学和好专业到底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因人而异。
高分考生,名校优先
这类考生是为数很少的“尖子生”,可以优先选择名校,但也不要一窝蜂地奔向北大、清华等名校以及其热门专业,应综合个人兴趣、志向和特长选择专业,慎重填报第一志愿。此外,还应适当考虑其他名校的特色专业。
次高分考生,特色专业优先
这类考生在全体考生中也是比较优秀的,但填报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把握不是很大,报考其他院校又心有不甘。稳妥起见,考生和家长应多考虑其他院校的特色专业作为第一志愿的首选,这些专业的综合实力和毕业生的就业也是相当不错的。
中等成绩考生,学校专业需统筹
这类考生分数在一本线以上,志愿范围是重点本科院校,此类学校数量多,招生量大,考生填报志愿的选择范围较广。由于考生数量多,志愿容易扎堆,因此要特别注意填好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每个志愿各专业之间要有合理的梯度,同时不能放弃第二、第三志愿,志愿之间层次要适当拉开,避免一旦落选直接掉入下一批次录取。
一般成绩考生,专业优先
此类考生的分数介于三本线和二本线之间。一般来说,普通本科院校之间,实力、声望并无太大差别,而专业的差别直接关系到考生今后的就业、考研等问题。所以,对此类考生而言,选择好专业比填报学校更重要。
较低分考生,保上学
此类考生的分数位于专科分数线和三本分数线之间,填报志愿时要注意确保有学可上。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该尽可能考虑那些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以便日后就业。
选专业,各花入各眼,还是繁花扰人眼?
什么专业更热门?现在的热门专业到了毕业时能否依旧坚挺?热门的专业是否契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志愿如此重要,可能遇到的问题纷至沓来。选专业到底是各花入各眼,还是繁花扰人眼?
对此,专家告诫,选专业要兴趣与前景相结合,要综合考虑学校的学术背景、就业情况、市场发展和个人特长等多方面因素,不要盲目跟风,毕竟只有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是好专业。
专业冷热交替,让人“累觉不爱”
在许多人看来,选专业,挑热门的总不会错。但令人苦恼的是,专业的热和冷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时代不断交替,一些当年看来毫无争议、毫无悬念的好专业,说不定到了毕业时就沦落为学生口中“坑爹”的代名词。不少“过来人”更是纷纷吐槽:“你将要受的苦、受的累,都是当年选专业时脑子进的水。”
《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生物科学与工程、法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动画、美术学、艺术设计和体育教育为今年的“红牌”专业。其中,法学、生物等均是前几年报考热门,现在却成了就业满意度较低的“红牌”专业。而就业情况最好的“绿牌”专业则包括建筑学、地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
就拿计算机专业来说,本世纪初前后,中国历经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的大潮,大学里的计算机专业招生时一度分数奇高。然而,随着这一专业的迅速普及和市场人才的逐步增多,目前计算机专业虽然总体需求量比较大,尤其是软件开发方面缺口很大,薪金也不菲,特别是新兴的软件工程专业。但是,硬件维护方面由于技术含量不是很高,就业时已比不上最鼎盛的时期,找工作时还有可能被用人单位挑挑拣拣。
另一方面,一些曾经的冷门专业,比如农、林、水、地、矿、油等成为升温的“新贵”,还有因为与工厂、车间关系密切而被冷落的机械专业也行情看涨,而国学、文物保护技术、中国画等专业也正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顺流而上……此外,在专业的冷热交替中,也有一些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比如建筑、医疗、金融等专业可算得上是“经久不衰”,热了十几二十年,如今依旧备受追捧。分析认为,专业冷热转化现象的背后是热门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时间差,专业的冷热会随着时间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相互转化。
河南大学招生办副主任田歧立建议,考生应关注国家发展形势,结合当下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度慎重选择专业,不要头脑发热盲目报考热门专业,一定要冷静分析5到10年后社会更需要哪方面的人才。
兴趣和“钱景”,两者都要兼顾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寒窗苦读后的高考生在选择专业上自然更加谨慎,不仅要看个人兴趣,也要考虑社会需求和就业“钱景”。
专业没有好与不好的区别,只有适合和不适合。我们不妨从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出发,大学阶段所学的专业内容都会与某一个或者几个高中所学科目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机械类、土木工程、电子类专业都与物理联系密切;医学类专业要学习生物、化学知识;汉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类与语文相关性很大……此外,广大考生也可以从自身的性格特点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比如,如果你活泼开朗,喜欢与人打交道,可以考虑营销类、法学类、新闻传播类等专业;如果你沉稳严谨,做事一丝不苟,可以考虑会计、财务管理、工程类等相关专业。当然,考生也可以从自己的未来规划出发,如果打算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选择一些技能型比较强的专业;如果打算毕业后继续深造或者出国留学,可以选择一些基础学科专业和国外高校认可的专业。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你所认为你感兴趣的并不一定就适合你,也不一定能学好。就像一个考生对艺术极其感兴趣,但是无论是从他的身体条件等先天因素还是后天的成长与发展来看,艺术这个领域并不是最适合他的。所以,在面对兴趣这件事,我们也要做到不盲从,理性分析和认识自己身体里的内在潜能。
总之,“打铁还需自身硬”,很多时候专业只是“敲门砖”,关键要在找工作前就确定目标,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相关能力的培养。无论你选择什么专业,就业状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能力,一些公司要求比较高的专业素质就需要平时的积累。一些企业也表示,在招聘中,除了专业性特别高的岗位,一般不会严格限制专业方向。企业会更多考量应聘者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等,这才是考生在大学里最需要强化的综合能力。
专业=职业?好前程究竟谁说了算?
在每年的志愿填报过程中,很多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往往会走入一个误区,即把现在的专业等同于未来的就业。因此,在专业选择时,很多人更加看重相关专业的就业率、工资水平、行业现状、行业发展趋势等等。当然了,这样的专业选择符合大多数人的逻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看似合情合理的专业选择方式一定能为考生带来大好前程吗?
或许每个人的回答不同,有的人说薪水高、工作环境好就行;有的人说薪水不重要,稳定、有发展空间就好。而就业率是很多人选择专业的一个很关键的参考因素,其实按就业率来选专业,风险很大。“就算某个领域再缺人,也是缺那些做得很好的人。”南京大学一位学院院长说。就业率只是一个平均数字,然而具体到你这个人能不能找到好的工作,就要看你在这个领域是否做得出色。如果学生因为一个专业的就业率稍微高一点,而放弃了自己擅长的领域,那么他很可能会在那个“热门”领域里做得很一般,而错过了那个他本来可以做得很出色的领域。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人需要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选择在本质上适合自己的东西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很好地发展和发挥他的才能,他就常常会隐隐地感到不安和失落。可见,真正的好工作是适合个人发展需要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你今天选择的专业一定是未来大学毕业后的就业相关领域吗?不一定。复旦大学曾经在2010年《复旦大学就业行业报告》,报告依据近几年各院系毕业生就业实际流向的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文科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与专业相关性越来越低,尤其在人文类基础学科如文史哲等专业上,毕业后从事于专业对口职业的学生甚至不到一半。
由此看来,如今选择的专业不一定就是你未来要从事的相关行业。例如,在很多考生和家长眼里,学新闻学未来就一定能成为记者、编辑,但殊不知很多编辑、记者都出身于经济学、金融学或其他外国语等专业。因此,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考生应该更多地对自己进行中长期的职业规划,根据职业规划的内容来确定自己的专业。
影响一个人未来从事的职业因素有很多,比如个人兴趣、社会发展需要、个人职业规划等因素,而专业选择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今天考生所选择的专业,是否能在大学毕业后一定从事相关职业,取决的因素很多,因此考生在选择相关专业时,绝不能与未来的职业简单地划上等号。
平行志愿有风险,专业调剂服从OR不服从?
目前,绝大部分省市在高考录取中都实行了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平行志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志愿填报的风险,减轻了考生和家长的心理压力,但它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平行志愿的风险在哪儿?
不少考生和家长对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了解得不透彻,误以为平行志愿就没有风险了。其实不然,平行志愿仍存在风险,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退档后只能参加下一轮录取。考生档案投进院校后是否就意味着一定会被录取呢?不一定,这要看考生填报的志愿是否科学合理。如,当考生档案投到A院校后,如果填报的都是分数较高的热门专业,但该生成绩达不到所选报专业的要求,或由于单科成绩低、身体条件受限等不符合院校的录取要求,且不服从专业调剂,那么该考生将会被A院校退档。
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是实行一次性投档,因此,考生一旦因各种原因被高校退档,即使他的投档分数超出后续高校的调档线,也不能被投档,只能参加下一轮投档录取。造成退档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总分偏低等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服从专业调剂。2013年,在海南省一批次平行志愿投档中,有427名考生被退档。其中,大部分是因为“所报专业已满,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被退档的,仅有少数因专业受限或体检不合格而被退档。
服从专业调剂就要做好“全盘”接受的准备
有人说,服从专业调剂可以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降低退档风险,但万一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又该如何是好?所以,专业调剂服从还是不服从,要根据个人的情况理性考虑。
2012年,江西上饶一理科考生高考分数546分,离当年的一本线只差1分,他想读一所好一点的二本院校。经查阅近3年来的录取资料,老师建议他可以跨过天津理工大学的门槛,但专业不能保证。该考生认真看过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理科)在江西省的招生计划后,毫不犹豫地把天津理工大学作为首选志愿。录取结果是,天津理工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为546分,该考生踩线(没有浪费一分)被天津理工大学录取。
考生踩着提档线被录取,专业也是被调剂的。对于被调剂的化工与制药类专业,该考生很满意,因为他认真看了该校投放的所有专业后,没有一个专业是他不能接受的。
所以说,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一定要在认真研究该院校的所有专业后,想清楚自己能够接受哪些专业。如果选择服从专业调剂,那就要做好“全盘”接受的心理准备。
不浪费分数的志愿就一定是好志愿?
每年要求填报志愿不浪费分数的家长约占60%,这些家长只盯着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却不知道自己看到的最低录取分其实就是最后一名考生的高考分,而最低录取分录取的专业肯定是被高分考生挑选后剩下的“冷门”专业。很多考生和家长很在乎大学的排名,而忽视专业的录取,填报志愿时总是用尽分数,不留余地,当调剂到不理想的专业时才开始着急。
南京大学最好的专业范文6
关键词: 联络口译 独立学院 应用型人才
独立学院是在申办高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母体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方面雷同。由于发展需求,一些独立学院开始转变办学方向,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本项目的研究基于独立学院的发展需求,深化转型发展,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国家实力的增强,吸引着许多外国人到中国投资发展、设立办事处以便在中国开拓市场。联络口译和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联络口译在独立学院的应用,可为社会提供有专业背景的口译人才。
联络口译指的是与发言双方进行直接沟通(面对面或电话沟通等)以消除语言沟通障碍的双向或多向口译。口译可以分为交替口译、接续口译、同声传译、耳语口译、视阅译和手语口译六种。在重要、正式的场合,例如国与国之间政府首脑会谈、新闻会等,交替口译、同声传译使用的频率高。联络口译是口译中一种非正式的口译活动,范围包括联络、接待、陪同、参观、游览、购物等口译活动。尽管联络口译是世界上最早出现,也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口译形式,但对联络口译的定位未能达成共识,各国对这一口译类型的称谓并不统一。例如,英国使用“公共服务口译”(public service interpreting),澳大利亚使用“三方口译”(three-cornered interpreting)或“对话口译”(dialogue interpreting),斯勘的纳维亚地区使用“联系口译”(contact interpreting),加拿大使用“社区口译”(community interpreting)或“文化口译”(cultural interpreting),还有些国家使用“陪同口译”(escort interpreting)、“临时口译”(ad hoc interpreting)等。使用最广泛的是“联络口译”和“社区口译”。虽然它们的称呼不一,但是它们的性质却是一样的。
1955年美国成立了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该学院前身为“蒙特雷外语学院”,当时主要着眼于通过语言及文化的研究增进国际间的了解及合作。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是世界上顶级三大高级翻译学院之一,另外两所高级翻译学院分别是巴黎高等翻译学院和英国纽斯卡尔大学翻译学院。
在英国,很早就已经有联络口译员的存在,例如法庭、法学院、公共服务机构等。1981年一位叫Iqbal Begum的旁遮普人(印度或巴基斯坦地区的)因被丈夫激怒,出于自身防卫杀了她的丈夫,当时在法庭里就出现了译员,由于译员对旁遮普文化不了解,该女子因谋杀丈夫罪名被判终身监禁。1985年该案件又重审,罪名无效。联络口译在英国发展的比较完善,为了规范联络口译职业,1994年提出通过专业公共口译服务资格认证(PSIs,Public Service Interpreters)才能成为联络口译员。同年,英国推广国家注册公共口译服务师(NRPSI, National Register of Public Service Interpreters),它的要求相对于前者更难,要求达到公共口译服务的标准,有400小时口译经验、 无犯罪史。
2012年10月31日,苏格兰赫瑞瓦特大学投资70万英镑建立了英国乃至欧洲最好的口译实验室。
国外研究口译的专家数不胜数。例如瑞士著名口译工作者让・艾赫贝尔在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曾在爱丁堡大学任教,1917年首次担任翻译,在联合国等一百多个重要国际组织中从事口译工作。他用他五十年口译生涯的经验总结出版《口译须知》,从各个角度简明扼要地讲述口译工作的任务、口译工作者应遵循的原则、口译工作应注意的事项及应具备的条件。他的这本书已成为一线口译工作者进行口译工作的指导用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法国巴黎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巴黎释意理论创始人塞莱斯科维奇女士和该院教授莱达尔女士合作于2007年12月发表的《口译训练指南》提出,“认知补充”能解决联络口译中语言之外的其他问题。1997年11月1日至3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与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共同举办的国际翻译学术研讨会中,南京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许钧先生向塞莱斯科维奇女士提出,在她与勒代雷女士于1984年共同发表的《释意理论》中,针对释意理论的观点和意义作一概括性介绍。塞莱斯科维奇女士回答中有一句是这么说的:“翻译的任务是转达交际意义,而语言只是理解意义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若想正确理解意义,译者不仅仅要拥有语言知识,还应有足够的主题知识、百科知识,总之,需要有广泛的语言外的知识。”在塞莱斯科维奇女士的回答中,了解到口译除了语言知识之外,还需要广泛的语言外知识。
国内高校在为规范口译这一方面,开设MTI(翻译硕士)试点教学单位。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国务院批准的MTI试点教学单位共计15所,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西南大学、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2009年6月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发文批准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等25所高校单位新增培养不同语种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国内口译研究的人员很多,例如著名的口译专家鲍刚于2011年出版《口译理论概述》,梅德明教授在2009年出版《口译进阶教程:通用交传》,詹成教授、王斌华教授、伍志伟教授在2010年出版《联络口译》教程,使联络口译学习与实践更规范化。另外,国内也出了数篇有关联络口译的硕、博,理论和实践性。
笔者看过大量关于联络口译相关的书籍、博士论文、国内外研究动态等。根据那些资料及笔者自身从事过联络口译工作的经验,称职的联络口译员除了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化功底外,还应做到灵活机动、随机应变,具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北京市译协常务理事刘和平教授2005年在《口译理论与实践》中提出口译研究路径的跨学科趋势,目前将“联络口译”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开课的比较少。例如,在国外,英国的西敏斯特大学(Westminster University)和巴斯大学(Bath University)等。在国内,翻译硕士(MTI)的课程里涵盖联络口译内容,而没有单独开课。社会上,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只要会一点英语的人,都可以做联络口译员。其实,口译员的训练除了语言水平和口译技巧的掌握外,还要训练短期记忆力、信息处理能力与注意力分配、笔记方法、公共演讲技巧、数字转换方法、复述和综述能力、应急技巧等。在联络口译中,还要强调对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话语过程管理能力的考量。笔者所在院校是以工科为主的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自控力相比弱,但是他们兴趣广泛,思维活跃,能力强,相比较传统的管理模式,他们更倾向于实践性很强的校园活动。联络口译实践性很强,其难度远远低于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独立学院的学生结合个人专业背景,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依据联络口译教材,有目的地开展听、说、读、写、译课程,课前给学生布置话题准备、术语搜集,每次安排三四小时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不同口译类型中呈现出来的话语特点、类型有更深入的了解。此外,还要传授所学语言国家社会文化等国情知识,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比较能力,减少因文化差异导致在联络口译工作中的失误。课后让学生归纳、整理不同类型的术语库信息;规范认知领域的补充,加强训练。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结合后期的实践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系统的技能学习,以通过口译技能的初级资格认证为考察目标,为有机会进入更高端行业的技术人员工作做好前期准备。目前市场上人才济济,但专业化高端人才还是比较紧俏。联络口译在独立学院相关专业的推广应用,可以满足国内高新尖端技术的对外合作的口译人才的需求。
独立学院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联络口译的社会实践性强,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不是单调乏味的理论性课程,经过实践训练,达到基本要求,在实践训练中体会学有所用,从而激发独立学院学生的职业兴趣,挖掘自身潜力,为多样化的口译市场需求培养更具专门化的口译人才创造条件。在就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应聘中,除了有熟练的本专业技能之外,还经过系统的联络口译培训,为他们在应聘中添彩。联络口译在独立学院相关专业的应用推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满足社会需求和提高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Brooke Townsley. Interpreting in the UK community:Some Reflections on Public Service Interpreting in the UK,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2007(7).
[2]Gile,Daniel.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口译训练的基本概念与模型)[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1.
[3]Munday,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6.
[4]Pochhacker,Franz. 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9.
[5]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1,301-310.
[6]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黄为忻,钱慧杰,译.口译技艺:即席口译与同声传译经验谈(Interpreting f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Problems of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2:4.
[7]龚龙生.顺应论与口译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73.
[8]胡开宝.语料库翻译学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75.
[9]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0]联络口译的定义,http:///linkurl=zjl1GVDJ
PMWwdeIp6s6FFBqRjiFblrBt8Q_GUtIvwNhtHW0j0i0o66ifygr0w8xKqii1nwj3KsP4rfmPgy2Rpa.
[11]刘和平.口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0-40.
[12]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http:///question/32087841.
[13]穆雷,王斌华.国内口译研究的发展及研究走向――基于30年期刊论文著作和历届口译大会论文的分析[J].Chinese Translators Jouranl,2009年第四期,2009.
[14]让・艾赫贝尔.孙慧双,译.口译须知[M].北京:外语版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16-60.
[15]任文.联络口译过程中译员的主体性意识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320-321.
[16]塞莱斯科维奇M・勒代雷.闫素伟,邵伟,译.口译训练指南(Pedagogie raisonee de I’interpretation)[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1.
[17]王斌华,伍志伟.联络口译(Liaison interpreting)[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