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范文1

关键词:应用写作;实践教学

应用写作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它不仅仅要求教师将应用写作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求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写作练习、点评等实践性教学工作,来促使学生将应用写作基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要根据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行业,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开展应用写作的教学实践工作,这一点对于高职院校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刚性需求

(一)高职院校本职工作需要实践性教学

高职院校做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教育部明确提出, 职业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对学生德、智、体进行全面的培养,为社会提供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工作实际中,高职院校的教育更加强调的是能力培养教育,即以“取得从事某种职业工作应具备的能力”为主的教育,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多地是通过开展实践性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培养能力、提高能力,从而达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初衷。因此,就高职院校本职工作而言,需要大量的实践性教学。

(二)应用写作课程本身需要实践性教学

应用写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可以说无处不在。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迅猛,科技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频繁的社会交际活动,使人们对应用文的需要愈加广泛和迫切,在社会生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效用。可是,由于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为数不少的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院校学习后,依然缺乏起码的表达能力,需要开设应用写作课程,来弥补学生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开设应用写作课程,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对写作能力的要求,从而适应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其要主要任务就是开展较高层次的应用写作知识教学,进行必要的关乎求职就业与谋生创业的应用写作能力训练,培养文化素养和应用写作能力。通过提出教学要求、讲授教学内容、明确学习要领、选择基本范例、开展范例评析、配合写作训练,使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写作知识、夯实文化素质、应对现实需要、培养应用写作能力。上述教学工作,离开了实践性教学,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本身需要实践性教学。

二、当前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而应用写作做为一门与实际工作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它要求按照比较固定的格式,真实、及时地写出具有实用性的文书,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正是将应用写作的特点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最佳载体,但在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实践性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

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突出表现在应用写作课程教材严重滞后于时展。比如说,2012年7月1日起《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正式生效,它重新定义了公文处理相关概念、增加了公文种类、调整了公文格式要素、行文规则方面增加了一些具体规定,是公文的重大变化,但高职院校中与之相应的应用写作课程教材却很少,同时,很多实践性教学案例时间长远,与现实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除此之外,由于面对行业不同,各高职院校需要针对学生不同的需求,开展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实践性教学,实际工作中,往往采用同一本教材,按照同样的行业进行实践,导致学生在参加工作后,发现所学知识并不能满足其工作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大了实践性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差距。

(二)师资力量不满足实践性教学需求

在高职院校应用写作实践性教学活动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其师资素质如何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由于应用写作课程的应用性十分突出,它要求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既要有很好的写作理论素养和基本写作素质,又要有比较强的应用写作能力和实践经验。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缺少“双师型”应用写作课程教师,很多教师是从教大学语文等课程改行来教应用写作的,缺乏应用写作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高职院校应用写作实践性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师难以结合实际写作需求,在实践性教学时,就教材而教材者多,丰富补充者少;照本宣科者多,联系实际者少;隔靴搔痒者多,现身说法者少。由于老师的经验不足,缺少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直接导致高职院校应用写作实践性教学的单调乏味,难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实践性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高职院校很多从事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教师,在应用写作实践性教学中,依然普遍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按部就班地板书、讲解,或者是简单的将实践性教学布置成写作题目,导致很多学生对应用写作缺乏兴趣,甚至滋生厌倦情绪,致使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应该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有重点的、高屋建瓴的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写作,不能简单地重复教材,需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动脑筋思考,理解写作要求,通过动手动笔写作,并加上适当的点评、讲解,真正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结合。

三、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设想

(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内容

应用文历史悠久,使用面广,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不断调整、丰富和发展。通常来说,应用文一般主要分为四大类:一是公务文书(公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文种;二是事务文书,包括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规章制度、会议记录等;三是专业文书,指社会各行各业的业务专用文书,如外交文书、军事文书、司法文书、科技文书、经济文书等等;四是日用类文书,包括条据、书信、启事、海报、新闻稿等等。上述内容在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中不可能全部涉及,需要任课教师要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求及岗位的需要,对重点内容仔细分析,从岗位对学生能力需求的角度,进行设计实践性教学内容的设计。通过授予任课教师一定选择权,改变原来的照本宣科的模式,让任课老师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结合学生将来的工作需要,按照高职学生的特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对教材内容重新调整,并按照当前的社会发展和工作所需进行应用写作实践性教学的调整与设计,使应用写作实践性教学的写作种类与工作岗位的需求相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将来的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满足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需求

通过多种形式,着力提高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师的素质,重点培养教师的应用写作能力和丰富教师的实战经验。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师到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文秘部门任职或兼职,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应用写作的体会,丰富写作经验,提高应用写作老师的写作实践能力。同时,聘请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秘部门一些既有较高的写作理论素养,又长期从事机关文字工作、具有丰富的应用写作经验的文秘工作者来做兼职教师或者进行经验交流,取长补短,吸收实践工作者的宝贵经验,弥补任课教师的不足,从而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求。

(三)丰富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要改变以往单一的 “理论教学—学生练习—教师点评”的教学方法,采取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示范教学、专题讨论、问题答疑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在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中成为“主角”,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语言文字,让学生在写作的同时,主动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应对应用写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教学空间

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除了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外,其教学空间可以延伸到校园之外。通过与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建立实践基地、参与社会活动等多种方式,拓宽课堂之外的应用写作实践教学空间,可以取得不错的成效。特别是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校园内部各项资源,结合一定社会活动,开展应用写作实践性教学,如指导学生写学习计划、年度总结、活动通知、活动组织方案等,这些实践性教学针对性强, 可操作性强, 同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将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完善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的考核体制

根据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实践性教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写作能力的实际情况,改变以往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70%期未考试成绩+30%平时成绩”的考核体制,新的考核体制应以高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为主导,加强对教学过程评价,不应过于强调考试结果,而应该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通过日常实践性教学工作,把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和日常的实践性教学行为相结合,加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将学生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应用文写作方面的能力真实地反映出来,使学生能够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促进实践性教学改革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光辉.高职应用文教学中主要问题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05).

[2]杜菁锋.现代应用写作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建永.高职应用写作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07).

[4]顾倩.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范文2

[关键词]应用写作 思想 理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06-5962(2013)03(a)-0015-01

引言:

应用写作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极具能量极有活力的部分,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极其有利。但长期以来,我们仅把“应用写作”作为一门具工具性质的课程开设,而没有从其所具有的思想理论根据作一些必要的探讨,就此,我发表一点初浅之见。

1.“应用写作”课程概述

“应用写作”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技能训练课。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使学习者掌握管理工作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基本应用文种,并能结合学员个人工作业务的内容,熟练、准确地加以使用。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行政文体、财经文体、法律事务文体和科研文体四大类。修读该门课程的学生一般是管理类、公共关系类及文秘类的学员。

2.“应用写作”课程的教育取向

根据不同国家对教育的定义和取向的不同,教育理论家钱伯斯把教育取向分成了博雅教育、技术职业教育和解放教育三大类。这三类教育取向的具体内容是:

(一)博雅教育认为教育是使学习者能够认识和了解社会里个人或群体所进行的活动,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二)技术职业教育认为教育是使学习者认识和了解根据传统科学实证方法产生的知识,并使他们习得有关专业方面的技能,使他们能完成这些专业所要求的工作,在与职业有关的工作上表现其胜任力。

(三)解放教育认为教育是使学习者了解和带动经济和政治变革,促进社会批判,培养社会意识。

从以上三类教育取向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应用写作”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映证了钱伯斯的博雅教育取向和技术职业教育取向。

首先,“应用写作”课程的教育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认识和了解社会里从事管理工作的个人或群体所进行的活动。另外修读该门课程的学员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是为了协助社会在文化、社会和政治方面有所发展,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博雅教育取向的思想和哲学。

其次,“应用写作”课程的教育又是为了使学习者认识和了解根据传统科学实证方法产生的写作知识,并使他们习得有关管理专业方面的技能,使他们能完成这些专业所要求的工作。而且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他们能在与职业有关的工作上表现其胜任力,进而习得与职业或专业有关的其它技能。

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应用写作”课程并没有反映解放教育取向。虽然课程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现行政权政策确定的,但其可行性是在任何政权下均可的,严格的说,它是为政权服务的,它只会因政权的更替而加以适度的、局部的改变,却并不能唤起学习者的政治变革和社会批判,更勿谈培养其他的社会意识。

3.“应用写作”课程的学习建构

“应用写作”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体现了以下的学习理论:

(一)符号处理式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内在的思维过程,是一个输入信息一一储存信息一一信息输出的过程。而“应用写作”课程的学习过程正好体现了这一理论的几个关键点:

1、集中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感官的高度集中才能顺利接受到相关的信息——各类文体的具体写作要求、内容、特点等。

2、及时复习:在习得相关文体的写作知识后,必须立即根据相关范文进行对照复习,促进知识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

3、反复复习:为了确保所学的文体知识能被及时提取,并使新的学习得以更好地进行,在及时复习的基础上,必须反复进行行为训练,以使对相关应用文体的操作达到高度熟练的程度。

由于“应用写作”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技能训练课,因此学习过程的重点就在于如电子计算机处理符号的过程般来加强思维训练,以使对文体的操作和运用达到条件反射的地步。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工具主义原则”:

布鲁纳在其心理文化教育观和发现式学习的基础上提出的九项教育原则之一——工具主义原则认为教育应该使学习者获得某种技能和知识,并且应该让学习者知道如何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回报社会。这就是教育的工具性。而“应用写作”课程的学习目的,恰恰在干使学习者获得有关管理行业和专业方面的技能,使他们能完成这些行业和专业所要求的工作。而且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延展和改进学习者的能力,使他们能在与职业有关的工作上表现其胜任力,进而习得与职业或专业有关的其它技能。也就是说,将该课程作为一门工具性的技能课来进行学习,并通过这一工具回报社会,同时再进一步习得其他的技能和知识,从而跟上时代,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范文3

当前,应用文写作能力已成为高职学生不可或缺的综合能力之一。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重视学生应用文的写作技能的培养,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且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那么怎样上好这门课程,下面谈谈对这门课程的总体设计及体会。

一、课程总体设计

(一)课程定位与总体介绍

高等职业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写作是一种为从事各种技术工作所必需技能,理所当然是高职学生应有的能力和素质。应用写作水平的高低,成为个人能力与素质的体现,因此,应用写作课程是通向学生职业生涯,奠定将来成功基础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应用文写作》是写作学的分支,处于相对边缘化的位置,广义的《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用性、综合性、适用面的人文素质课。

在我院,这门课程分为面向文秘专业和非文秘专业开设的两类,我所谈的《应用文写作》,主要是面向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酒店管理等非文秘专业开设的,一般开设在第四个学期,共32个学时。

(二)课程设计理念

《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应用文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做好工作的能力。所以其课程设置的理念就是:直接联系工作及社会,立足职业需求,坚持理论够用,实践过硬的原则,精讲多练。

二、课程标准与内容分析

(一)课程目标

《应用文写作》侧重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需要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根据课程建设理念,我们将课程目标分解为知识、能力、素质三大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必需、够用”的应用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应用写作的基本格式与写作要求,掌握应用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能力目标:通过写作实践,学生能熟练写出符合规范的日常应用文书。同时在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活动策划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素质目标:通过本门课程课堂教学与写作训练,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严谨务实的学风与作风,适应多元化社会的需求,最终达到个体完善和人文素质提升的目的。

(二)选用教材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以刘常宝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的《应用写作》为主教材,该教材为“十二五”规划教材,是由长期工作在高职高专教学一线、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参与编写,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目标要求;在内容设计上坚持“理论必需、够用为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文种训练。结合烹饪及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选取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的《酒店应用文写作》为辅助教材。

(三)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学内容选取的原则:依据学生所学专业和职业岗位需求等,本着理论够用,强化应用实践的原则,选取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文种。

教学内容的安排:把应用文写作的内容体系分为基本理论和具体文种两大板块。基本理论板块,主要介绍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理论,如主题的确立、材料的处理、语言表达的特点等,使学生了解应用文与文学作品的区别,把握应用文的特点。把具体文种模块细化为行政公文、事务文书、专用文书及社交礼仪文书四个部分。在行政公文部分:主要学习通知、报告、请示、函等常用文种的写作。在事务文书部分:主要学习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等文种的写作;在专用文书部分,主要学习合同、协议、条据等常用文种的写作;在社交礼仪文书部分,主要学习请柬、道歉信、求职信等的写作。

由于《应用文写作》一学期共32学时,时间较短,在课时分配上,本着理论够用,强化实践的原则,按照基本理论和具体文种课时比例1:3,理论授课与写作训练课时比例1:1的原则安排课时,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具体安排如下:三、教学程序(一)基本教学程序《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分为理论实训课教学和实际写作训练课教学两类:

在理论+实训的课程教学中:基本教学程序是讲评、检查、交流上一次写作成果或案例导入――精讲新内容――指导学生练习――习作交流、教师点评,学生修改――小结,注意做到讲练结合。

在实际写作训练的教学中,严格遵循“写、改、练”一体的原则,以职场情境为导向,设置写作项目和任务,具体步骤是“我写你看”――“你写我改”――“你练我评”,师生间进行交流、互评。

(二)教学的重、难点与解决办法

《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重点在于能够选用恰当的文种,写出准确得体的应用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写作基本功差,对应用文知识了解贫乏,知识积累有限,教学的难点在于掌握并会使用符合应用文书要求的语言,提高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着困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解决:

一是指导学生大量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先导,通过阅读,使学生熟悉应用文语言及惯用体式。

二是强化基本功训练,化繁为简、加强练习、反馈评讲、解决问题。所谓化繁为简就是在授课时淡化理论教学,将枯燥的知识点化为简单的例文呈现给学生,首先通过一些典型事例使学生了解每一文体的用途;再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出每种文体的具体写法和特点,使他们明了该如何去写,并掌握最简单、最实用的写作方法,同时空出更多的时间用来让学生练习和实践;最后,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指出作文中的不足,归纳出写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是是将“小课堂”与“大课堂”结合。作为一门写作课,仅仅教会学生掌握一种文体的写作格式与要求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加强案例教学、结合生活情景导入能有效解决这一难点。其次,将课程教学与校园活动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为校园张贴的海报、广告、通知等纠错,并进行写作练习,做到学用结合,以用促学。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应用文写作》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讲为辅,以练为主,讲练结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综合使用案例分析、角色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

案例分析:比如在讲“通知”、“海报”“合同”等文种的写作时,引入大量生动有趣或生活中的案例,打通课堂与生活界限,拓展课外学习时间。

角色教学,在学习“请柬”的写作时,让学生想象某天自己办结婚喜宴,如何写结婚请柬;在学习“邀请函”、“道歉信”的写作时,假想自己工作后作为部门经理,如何邀请别人参加开业典礼,如何给顾客写道歉信,逐步使学生形成换位思维。

任务驱动法,创设任务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即直接参与实践。纸上谈兵式的写作,不仅使学生缺少兴趣,无积极性可言,也让教师感到头疼。对于部分文体,教师先为学生模拟创设情境,为他们提供时间、空间条件,比如让学生参加学校会议,通过旁听,亲身感受,然后写出会议记录、纪要等。或者让学生调查学院学生比较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分析当前的情况及任务,然后自己起草写作。这样既可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生活中来,充分认识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又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及学院的精品课程网站进行教学,力求做到直观、形象。

五、课程考核方法

本门课程为考查课,考查的重点在于学生对基本写作技能的掌握和熟悉程度,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因此在考核方法上采用学习过程和考核结果相结合的方法,做到了整体全面的评价。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讨论、写作训练占30%,期末的终结性考试以开卷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结果占总成绩的70%。

六、教学反思

一是由于高职学生写作基本功较差,因此在《应用文写作》的日常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学生写作基本功的训练,通过对病例的修改及语言等单项训练、综合训练,逐步提高学生写作的基本功。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范文4

基于有效教学理论,当前高校应用写作中存在着某些低效教学行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目标的执行方面应用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应当直接指向未来市场和未来工作的需要,其根本教学目标是对于课程传授的理论知识的实践与运用。然而,对教学目标理解的不全面已造成高校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偏失性教学行为、随意性教学行为。某些应用写作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能力训练为辅,教学多讲应用文格式、理论,纸上谈兵多,甚至课堂内容安排以学生读教材为主,照本宣科、讲清基本理论和文种的格式便是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某些非写作专业的任课教师依据自己原本的专业方向、专业兴趣,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重点讲述,而对自己陌生的文类草草带过,随意调整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应用写作包含近乎百来种文种,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通常应用写作教材的内容包含九大门类,涉及实用性强的五六十个文种,教学内容相当丰富。如何设计出合适的教学内容实属不易,而如何做到教学内容的合目的性更是难中之难。在现有应用写作教材中,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内在联系性的欠缺已成为制约学生一般发展的突出难题。如设置范例多采用章节尾注式,仅附上个别例文,数量十分有限。再如教学内容与时代的结合有限,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仅仅复制教学,不能与时俱进地适当补充,使学生对教学不感兴趣。现在的应用写作课程改革已相当重视这个问题,针对教学目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实训教学正是对这个问题的有效研究。

(三)教学活动的实施方面当前应用写作教学活动的实施方式多采用封闭式的读写训练。这种以知识为本的教学理念显然不适于以写作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的高校应用写作课程。理论讲授是应用写作教学的重要方式,但非唯一方式。讲授式方式不能展现更多的教学艺术,教师发挥教学能动性的积极性就有可能被打击,随之伴随的就是教学的消极态度,而过多的单一的讲授又可能造成学生对知识接受的被动性,会伤害学生的主体性,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教学时间利用率低也是当前应用写作教学低效的表现之一。以上高校应用写作教学中的低效行为的共同之处在于,教师未能引发、维持学习过程,未能达成预期教学效果,更无法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其实质就是对学生的一般发展的认识不够全面。高校应用写作教师需认真审视,积极探讨有效教学。澳大利亚教育家白兰泰勒研究表明:教师改进教学和进行有效教学的最初动机来自他们的内在动机,即他们对所教学科和教学工作本身的热爱,以及他们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注[4]。这种动机既是发挥教师主体能动性的重要动力,更是有效教学实施的前提和特征。

二、高校应用写作有效教学的实施

在应用写作教学中运用有效教学理论,就是要在学习和研究应用写作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能写出规范的应用文书,能运用应用文体裁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做好工作的能力,提高综合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从而高效能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简言之,就是通过研究最优化的课堂教学,实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良好发展。这是一个需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认识不断深化、丰富、系统的过程。

(一)有效教学理论构想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有效教学的首要工作,依据高校应用写作的学科特点,教师可从“三个结合”进行设定。首先,突出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应用写作有效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应掌握应用写作理论知识,学会运用相应文体进行适当的写作。因此,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贯彻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打破旧有的以知识本位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譬如,“新闻写作”一章的教学目标可设定为:理解新闻文体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重点掌握消息、通讯的文体特征及写作要领;能够分析消息和通讯的实例,从中学习写作格式及技巧;能够自拟选题,采写新闻,逐步培养撰写新闻的能力。其次,突出技能训练与思维训练的有效结合。

在教学中应着重进行写作技能训练,让学生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较好地运用写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思维训练是掌握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贯穿一条培养、训练乃至强化学生思维训练的主线,以写作结构和写作语言为重点,以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为主干,循序渐进地进行写作思维训练和写作表达能力的培养。譬如,在讲授申论写作时要向学生明确申论考试的核心是公务员的思维方式,强调三个基本环节间的相互贯通,即对资料所反映的问题的概括→针对主要问题的对策→由主要问题而引发的阐发与议论。再者对常用公文,利用公文内容模块及结构模式实行套写,激活学生写作的思维,提高成文能力。最后,突出写作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人文素养的有效结合。应用写作是高校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基本人文素质和未来职业素质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还需突出应用文的写作价值,不能仅仅视其为一种工具而只关注其形式结构,应提高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认知能力,如质疑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效的自我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

(二)有效教学实施策略首先,以有效为准绳目标的课前备课行为。一是依据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应用写作课程注重实用性、实践性,应用写作有效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应用写作理论知识,能够运用相应文体进行写作,这需要课前备课时仔细斟酌,不可随意处理教学内容。二是依据学生情况设置教学环节。通用公文文种的教学应多与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联系,专业文种的教学尤其应当与学生的专业背景及预期职业兴趣相联系,如对文秘专业的学生适当增加秘书类文书的比重,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则多增加外贸类应用文的比重,吸引学生对课程产生的兴趣。其次,以有效为目的的课堂教学行为。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应用写作有效教学的课堂讲授策略包括:讲授最优化。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它使教师能够控制课堂知识内容,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连贯的知识,适用于事实性知识和规范性技能。然而,一言堂极易导致学生分心,感到枯燥,从而影响讲授的效果。为了使讲授的优势最大程度地体现,同时避免其缺点,教师要注意有效使用讲授的条件,也就是说要恰当运用讲授。一要有效利用课堂时间,高效利用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的20分钟左右时间讲授理论知识。二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多种教学方法,尽可能的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三要适时小结知识点,强调重点,加深学生印象。实训最大化。应用写作课程对实用性要求高,需要通过多种实训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实际写作能力。

一是课堂讨论。对理论要点和学生作业进行集体探讨和辩论,通常采取课堂讨论和课内小组作业的方式。从教学目标的角度看,讨论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种特征及写作规范的掌握,从学生的一般发展的角度看,它也能够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技能。

二是实例讲解。“应用写作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案例(也包括例文)情景事件的描述,让学生了解现实状况,身临其境地进入角色,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开动脑筋、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按写作要求形成文字”。譬如讲授经济合同,可参考《经济说法》、《今日说法》中的案例。需要强调的是,讲解本身不是目的,讲解是为了能更好地写作,不可再循“依例说法”、纸上谈兵的老路。“由于过分强调例子的典范指导作用,易误导教师把精力花费在对例子的剖析和对要点的强调证明上,从而步入视学生理解为最高追求的歧路”[5]。

三是实地写作。这里的实地指的是一种开放性的实训模式,既包括课外实习写作,也包括课内模拟情境写作,都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自主思考。如在消息写作课堂教学中模拟新闻现场,进行有针对性的消息专项练习,训练学生的实践写作能力,达到印证理论讲授内容的目的。通过扩大应用写作训练领域,增加学生的应用写作经验,达到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写作价值、提高应用写作能力的目的。四是实时激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20世纪70年代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激励是有效课堂管理的核心。对学生而言,适当的强化如表扬、赞许等激励是一种无穷无尽的资源,若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就会体会到挑战的兴奋、活动的刺激和成功的喜悦。教学激励学生表现为:从学生的生活、专业出发来表述不同文种的学习意义,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有认知的愿望;以新颖、有趣、富有感染力的内容引起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完成有一定难度的训练,产生成功的愉悦。课堂适时激励的核心在于维护学生的学习关注度,提高教学效率。最后,以专业化为追求目标的教学研究。

有效教学理论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强调教师的专业知识成熟程度是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一般发展的主体要素。教师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教师应当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在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要进行相关的教学研究,如评估教学效果、思考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在写作中表现出的普遍性问题寻找解决途径、设计出更有效的课堂教学内容。总之,通过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思考,带动教师的上进心,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研活动应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同时,不断学习与不断充实,既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需要,也是教师自我提高、获得自身幸福的需要。

三、结论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范文5

本人概况

姓名:XXX

性别:女

民族:汉

政治面目:团员

学历(学位):大专

专业:公关文秘

联系电话:12345678

手机:1390001234

Email Address:

呼机:66881122-1234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XX大街10号

邮编:100007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南开大学中文系

所学课程:秘书学、文秘写作、公关实务、谈判学、人际心理学、公共关系、公关语言、应用写作、 政治经济学、哲学、外国文化史、档案管理学、中国文化史等。

另:其他培训情况

自修过许国璋英语一至四册。现正进修行政管理本科学历和英语二学历。且本人有驾驶执照。

工作经历

*1995年5月---1997年 XX公司

前台接待 在此期间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1997年6月---至今 XX公司

办公室秘书

负责文档管理工作/文书写作、文件打印等/机票、酒店预订及其他外联工作/协助负责人进行重要日程安排/协调同其他各部门的关系,做好沟通工作/收发来往信件,定购办公用品及其他办公事务

个人简介

多年的行政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秘书工作的重要性,更喜爱上了这个工作。这是一个需要更多责任心和细心去完成的工作。我使用五笔字型的中文录入速度每分钟100字以上;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达到四级水平(目前正在进修行政管理本科学历);较擅于进行社交活动,更有组织各种文艺活动的经验;能够熟练的运用Microsoft Office(如:Word、Excel、Exchange、 PhotoEditer、Powerpoint、Frontpage、Ulead Iphoto Express等)的各种功能进行高效的办公室日常工作。本人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且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

业余爱好

爱好广泛,是公司的文艺骨干,性格踏实肯干,工作认真,责任心极强。

本人性格

温和、谦虚、自律、自信(根据本人情况)。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范文6

关键词:高职 应用文写作 工作过程导向 课程改革

叶圣陶曾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说明了应用文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用文作为信息载体和交际工具,不仅日益进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作为个人能力与素质的体现,逐渐被纳入人才评价标准的视野。通过对企业和行政机关的走访、座谈以及对相关调查问卷的综合分析发现,应用文写作能力不仅已成为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涵,是企业所要求的职业核心能力之一,而且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应用文更成为各级机关、企业、团体开展各项公务和实施有效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因此,《应用文写作》不仅是当前高职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也是高职非文秘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能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和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虽然近年来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均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但是,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相比,绝大部分院校都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学时不足、教法单一、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如何改变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现状,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职业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高职应用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命题。本人认为,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应用文课程改革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强化职业应用,开展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设计

“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代表着世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蕴涵着丰富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旨在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效融合。教学中以行动为导向,让学生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在专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学生的行动来进行职业技能的传授。学生为主体,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师生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为方式,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这种职业教育课程观指导下,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应从工作过程导向方面进行设计。

课程设计是对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的系统化部署,也就是对如何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实施课程评价等进行的可行性研究,并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形式表达出来。在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设计中必须以工作过程导向为主线,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找到课程内容与实践情境构成的过程逻辑,使学生学习课程的过程与在企业的工作过程尽可能地融合。

进行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设计时,首先应对学生毕业后极可能从事的某个岗位或某个岗位群进行调查分析,将其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工作规范等进行排列,编成一套描述该岗位从业人员履行其职业的工作职责目录,并对职业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分解;接着进一步对每个工作职责进行分析,成为更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并确定完成每一工作任务需要哪些专项能力;然后将一系列的专项能力转化为教学单元或教学模块,并将专项职业能力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将相关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具体的学习和训练内容;最后制定出课程方案,对课程的教学进程进行总体排序、综合平衡和评价论证。例如对于输电专业,应用文写作的整个教学环节和过程就应按照输电工作过程的实际岗位工作状况来进行设计。这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设计,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工作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所学知识有用以及这些知识在工作中能学以致用。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进行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设计时,还必须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设计。职业能力至少包括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该职业活动所必需的技能与相应知识;方法能力是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等,这也是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的原动力;社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团队意识等行为能力,它强调人对社会的适应性和行为的规范性,是个人发展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应用文写作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必须注重对职业能力训练的设计。

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教学,提高应用文写作职业技能

“工学结合”是一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指的是在学校的课堂教学,“工”指的是在企业或行业的具体工作。工学结合就是将职业教育放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学校和企业来进行。在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中,工学结合的对象应包含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现在各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课专职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基层办公室工作经验。由于缺乏对岗位需求的了解,在课程内容的选择、知识的编排、设置,以及重点的把握等方面缺乏准确的论证,主观随意性较大,今天的“教”与学生明天的“用”难以有机结合,也无法真正构建以学生就业和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有效的方法是:学校在课程安排和设置上,能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在较为完善的培训制度和奖惩办法下,学校有计划地派应用文写作课教师,到企业或基层的办公室进行至少为期半年或一年的日常工作,掌握用人单位对文种的需求,熟悉基层工作流程,提高教师的公文写作能力,进而提高他们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在半年或一年之后,再把相关信息反馈回教学中,调整或重新制定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按企业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和重点。之后不定期的下基层,及时掌握企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只有应用文写作课教师实实在在地走好了“工学结合”之路,课程的教学改革和职业化教育才不是纸上谈兵。

目前,学生的“工学结合”主要指顶岗实习。由于应用文写作的课程特点以及多数高职学院以非文秘专业为主干专业,因此,让学生到单位进行应用文写作的顶岗实习不太现实。在实际教学中,应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基础上,结合教师“工学结合”的成果,确定职业化水平较高、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与学生将来工作需求相近的写作情境,重视理论与实训的结合,课堂与课外的结合,仿真模拟与现场实写的结合。通过各种“高仿真”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职业技能。

为了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职业技能,我们在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开发上应确立“三坚持、三对接、四要素”的理念。三坚持就是坚持“职业导向、素质本位、对接专业”的教改理念,坚持“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教改原则,坚持“职业活动导向,职业能力本位,项目任务载体”的设计理念;三对接就是“与市场对接、与职场对接、与专业对接”;四要素则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素质和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师生互动和综合实训为平台”。只有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坚持工学结合,突出实践教学,才能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职业技能。

三、传统与现代教法相结合,注重应用文写作核心技能培养

应用文写作是一项综合技能,要求作者必须具有政治修养、知识结构(基础知识、中间知识、专业知识、写作知识)和智能结构(采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本人认为,应用文写作的核心技能至少应包含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逻辑能力、文种的判断分析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新的理念或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即可实现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有计划地开设《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以及逻辑能力有效的办法;而把《应用文写作》作为必修课或专业限选课固定下来,并保证其应有的学时,是培养学生文种的判断分析能力、提高其应用文写作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但在高职院校中,语文类课程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据调查,大多数院校根本未开设《大学语文》,而《应用文写作》也只是作为公共课或是公共选修课,一般开设一个学期,每周2学时,共开设30多学时。学生缺乏《大学语文》铺垫的语言基础,《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学时数捉襟见肘,教师难以将课程改革的理念付诸于教学实践。从岗位的需求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出发,充分认识该门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学科认识,使应用文写作在周学时、总学时数、学分计算等方面得到保证,是真正重视应用文写作的具体体现。

突出对学生应用文写作核心技能的培养,还需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必要的改革。除了要继承阅读讨论法、案例评析法、佳作及病文点评法等效果较好的传统教法外,还应引入项目教学法、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现场教学法等强调实训效果、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现代教学方法。

尤其要强调的是,传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基本上是在普通教室上课,写作练习也是在纸上完成,这已极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岗位的实际工作状况严重脱节。因此,应将应用文写作的一部分教学转移到计算机上,结合学生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提高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学生的职业化水平。例如:学习“行政公文”的写作时,在熟悉公文的行文规则、制作程序并确定了文种后,可让学生在电脑上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格式及字体、字号等的相关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完成文稿的拟制,做到今天的“学”与明天的“用”更有效的结合。

由于应用文写作是一项综合技能,因此在选用教学方法时一定不能忽略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多角度提高其自我认识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及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应是在继续重视其核心技能和肯定部分传统教法的长处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理念和教法的改革。当前,需明确应用文写作的改革应该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入手,做到“工学结合”;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从职业岗位出发,狠抓能力训练,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使学生在任务训练中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完善高职学生的应用类文体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在应用文写作训练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佩英.基于工作任务的文秘《应用写作》课程设计.哈尔滨应用写作课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会议资料,2009.

[2]范秀娟. 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探讨[J].素质教育论坛,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