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读写结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范文1

一、“写作小组”教学,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互帮互助,相互启发与促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写作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写作水平与改错能力,教师可采取“写作小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师生、生动互动交流中丰富语言积累,拓宽写作思路,在相互评价中改进篇章结构,逐步完善文章内容,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写作能力。同时,也形成合作学习意识,提高交际能力。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座位顺序前后三至四人构成一个写作小组,让学生在交流讨论、反复写作以及多次修改中拓宽写作思路,不断完善习作。然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话题,说说文体格式、写作方法以及字数要求等。而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紧扣话题在头脑中搜索相关语言与信息,展开交流讨论,集思广益,拓宽思路。比如写篇“My travel diary”的英语作文,先让学生交流讨论旅游日记含义及其格式,便于正确书写:旅游日记就是以日记形式记录自己旅游过程中的所做所感、所见所闻等,其格式与日记大体相同,包括两大部分:①书端,即日期(年、月、日)、星期与天气情况。日期、星期写在左上角;天气情况位于右上角;②正文。注意事项:选择感受深刻的事件进行描述;通常用第一人称写;谓语动词一般用过去时,但对话引语、景物描写等用现在时;以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真实自然,条理清晰。而后围绕话题,说说个人想法,记录下来,汇总有关信息,如开头句:It was sunny and hot all day. I went to ××;Every now and then I get the tch to travel.等等;旅游的心情是怎样的,比如so delighted;tired but excited等;结尾常用句型,如而后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列出提纲,形成初稿。这一阶段,学生可放开写,不需要太过关注表达形式。而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与帮助。初稿完成后,再进行小组讨论,修改与补充内容。如怎样写开头语;游记的顺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结尾句等,然后完善写作结构,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教师可提供有关词汇与句型,形成二稿。而后学生相互检查,看看是否有拼写、语法等错误。同时,教师也需要参与到学生写作过程中,指出问题所在,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定稿与批阅,教师批改与学生互评结合。

二、“读写结合”教学,以读促写,活学活用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这说明了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而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果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则需要积累一定的语言量,并将其内化成自己的能力,实现语言输出。同时,阅读过程,也属于模拟写作过程。因为学生需要理解阅读材料,梳理文章结构,分析写作意图,然后可以模仿写作方法,活用所学词汇、语法、句型等,进行写作创造,既加深知识理解,也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读写结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指导,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给英语写作奠定素材基础,便于写作运用。

读写结合范文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习作教学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在习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想像习作必须以学生的阅读为基础,读写结合,通过理解内容,悟出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教材因素,巧设情境想像练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扩展画面,激发想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成长,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言约意博的古诗,在扫除语言障碍,了解诗文大意后,我们可引导学生发挥想像,把文字符号还原为物象,并用自己的话具体描述,在练写中“入境”,使读与写相得益彰。

如《江雪》这首古诗,作者形象地描写了雪中鸟儿不飞、行人绝迹、孤舟独钓的凄凉景象。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我借助课文的插图和诗句,让学生进行扩写。学生兴趣盎然,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凛例的寒风呼呼地刮着,漫天的雪花纷纷地飘着,田野、村庄、山峰和树木都被大雪盖得紧紧的,压得严严的,色彩鲜艳的大山早已被围困在茫茫的大雪之中。环视四周,白雪皑皑,不见一只飞鸟。极目远望,映入眼帘的是茫茫的雪野,除此之外,再也看不到别的东西了。侧耳倾听,若没有大江的浪涛声,这雪野显然就是一个僵死的世界。然而,在这冰凉、空旷、寂静的世界里,却停泊着一只孤零零的小船,船上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鳖的老人,正在江中聚精会神地垂钓着。看那片片雪花飘在他身上,阵阵寒风刮在他脸上,他都若无其事,只是不时摆动一两下身体,或是擦一下脸颊,可两眼总是那么认真地注视着江面。他的动作是那样轻巧、灵活,神情是那样倔强、孤高,他真是一位勇于战胜困难、有着顽强意志的人。

二、读中悟法,迁移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要在读中感悟和体验、迁移、运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读文”是为了吸收,“写文”是为了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从"读文"中吸收的思想观点、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借鉴运用到“写文”中去,实现读写知识技能的转化和迁移。

如学习《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后,让学生按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参照下列提纲写《我爱我的母校》。作者离别祖国时心情——“我”离开母校时的心情;作者看到景物触景生情——“我”看到校园的景物触景生情;作者出国的目的及今后的决心——“我”今后如何回报母校。学生在抓住景物描写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述上可以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这样把教材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读与写迁移的目的。

三、情节补充,借车引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教材选入的文章作品,由于构思立意“奇”、“趣”,加上作者运笔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形成语言文字的空白。教学时,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瞻前顾后,补充情节或空项,则能促进阅读,增大语言训练的力度。

例如《黄山奇石》一文,课文根据黄山岩石的“奇”,通过“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等石的具体描写,突出“很有趣”。其他奇石,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一笔带过,进行略写,形成了空白。我们可引导学生紧扣"奇形怪状",抓住岩石的名字,发挥想像力,分别说说这三块略写的岩石的样子。模仿前文描写的句式手法,把这三块岩石具体写下来,进行迁移训练。然后要求学生改写课文,把这三块岩石作为详写的内容,把原文中详写的四组岩石作为略写,开头结尾不变,进行更高层次的训练。

四、延伸情节,补充结尾

读写结合范文3

一、平时注重语文教学中的“长线结合”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进行字词句的教学,还应该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的方法,也就是教参中所说的“长线结合”。教材中很多文章文质优美,可充分利用。例如《庐山的云雾》《美丽的南沙群岛》这些文章写得生动优美,好的词句可让学生积累,文章的结构安排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很有好处。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讲读教学的示范作用,加强读写接轨训练。讲读课上教师注意把各种文体的读书方法教给学生,为学生自读课本提供依据和方法。另外讲读课,注意从作者角度去揣摩语言,分析写法,并指导学生领悟写作的真谛,指导学生积累文章的写法、构思、并学习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样,就会使读写同行,两者共同进步。

二、注重语文教学中的“短线结合”

当然除了平时学习课文中写作方法外,还要抓好读与写的“短线结合”。即要根据课文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角度,让学生通过“课堂小练笔”,对课文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的仿写练习。

仿写也是作文的重要方式之一,当然模仿的前提是学生心里要有很多值得模仿的好文章。例如教材中的课文有好多值得学生诵记的佳句好词,可让学生收集、摘抄,并养成运用的习惯。因此,词语教学中,须在引导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将其引入记忆仓库,变成语言库存。如《庐山的云雾》第二、第三段都是总分结构,学完后,我让学生仿写其中的一段,如“蓝天上的白云真是变幻莫测、瞬息万变。眼前的白云,刚刚还是一只温顺的小绵羊,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条凶猛无比的巨龙在天空中翻腾。明明是一匹在奔驰的北方烈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一只凶恶的老鹰在空中盘旋……”

这样一方面不断地增加学生的语言储备和材料积累,另一方面不适时机进行局部的仿写练习,就能使学生更好地从“读”中学“写”,以利于其写作水平,日有寸进,不断提高。

三、以读促写,提高阅读能力

老师可在学完课文之后,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猜一猜后面会发生什么情节?让学生自己展开合理想象去续写这个小故事,看谁读得好,读得精彩。

例如,在学完《花瓣飘香》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我”把一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送给小女孩,会说些什么?小女孩又会说些什么?“我”把一盆带有露水的月季花放在母亲的阳台上,母亲会怎样问?“我”会怎样回答?让学生根据题意充分展开想象,先是进行对话练习,在进一步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续写。这种续写的方式让学生有极大的兴趣和创造空间。

读写结合范文4

[关键词] 读写结合 语文教学 提高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日趋激烈,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今全国各地都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参与竞争的首要对策。我国确定了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这对培养和造就新一代人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语文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语文教学如何使学生全面发展,使每一个学生不仅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能在智育、德育、体育、审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即各方面充分发展,还具有独创性、独立自由的个体的人。

二、读与写的关系

语文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阅读是通过大量的课内、课外阅读,获得大量的信息,认识生活,掌握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标准。写作是运用语文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服务于生活。

读写结合,第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应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实践把课内的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第二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文作为写的材料,省去搜集材料之苦,可以直接投入写作,尤其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只有把读写结合起来教学,学生才能把阅读能力转化为写作能力,反过来写作能力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读写能力在互相促进中得到提高。

三、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方法

(一)阅读能力的培养

1.阅读习惯的训练

(1)一读(整体感悟,基本疏通,初见梗概)

①用红笔在生字(含义音字)上方注音。

②用红笔划出被注释的词语,引起注意。

③用红笔划出需补充注释的词语。

④在作者的右侧加[]注明时代、主要作品或国别。

⑤在作者下方补充作者及背景介绍材料。

(2)二读(整体把握,逐句细读,钻研要点)

①在篇名右侧注明文章的体裁。

②在关键词语下面加圈(宜精勿滥)。

③用波浪线划出表示文章的中心句子。

(3)三读(整体提高,综合归纳,查练补漏)

①用“”标出文章大层次。

②用“?”标明较难理解的句子。

③简答思考和练习。

④在篇名下方归纳一两条中心要点。

2.阅读方法的教学

第一,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景,把握意蕴,品味语言。便于写作实践。

第二,整体把握:用质疑、分析、讨论的方法开展活动,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品味重点段落,进行鉴赏、评价。

第三,整体提高:在上述两步的基础上进行专题设计,同时指导学生熟读、背诵重点篇或段。

3.阅读练习的要求

(1)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讲读课文精读,反复品味,各方面吸收精华,课内自读课文略读,掌握文章大意,掌握文章写作特色,课外自读课文及报刊、文摘、文学浏览,掌握基本内容,获取生活信息。

(2)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在朗读中体味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和积累语言材料,掌握略读、快读的实践技能。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迅速提取重要信息;精读、默读课文材料,体会和推敲重要语句的意义和作用,学会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深入鉴赏性、研究性阅读。

(3)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培养阅读速度的能力,要求学生利用假期有计划地阅读长篇名著。通过多读,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为提高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写作能力的培养

写作能力包括:审题、立意、布局,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时体现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联想能力。

1.写作习惯的训练

阅读不能代替写作,要想提高写作能力,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而且要根据一定的规律,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教会学生,运用语文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桥梁”。

(1)教会学生掌握材料

写作材料是生活的全部,无所不有,无所不包。主要问题是怎样取舍。我的方法是通过一件事的记叙;一段景物的描写;一个场面的描写;一个人物的刻画;一件物品的说明;一个观点的阐述;一段感情的抒发。

(2)在掌握取舍材料的基础上,写出较高质量的文章

写作的任务是写什么?怎么写?这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两个基本概念。写什么比较简单,不管是片断作文、命题作文,出题者都要提示写作范围,只要能理解题意,都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是重点和难点。

2.写作方法的教学

(1)根据单元体裁的安排,结合各类文学知识的教学,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一种文体的写作方法。集中学习一种文体的写法。

(2)注意区别、比较不同体裁的异同点,在一个单元体裁过渡到另一个单元体裁时,要及时比较不同体裁的不同点。重点区分记叙和说明,记叙和议论的差异,再区别描写、抒情和记叙的细微差别。

3.写作练习的要求

(1)紧密联系教材,学什么写什么,记叙、说明、议论等文体,各年级都有侧重,适当穿插片断作文,既有随意练习,也有命题作文。

(2)写作练习掌握一个原则:“从简单到复杂,从写片断到写全篇”。抓住课文的形象,把它作为理解作者思想与感情的凭借。

读写结合范文5

一、精彩句段模仿写

新教材选入的课文文质兼美,颇有吸引力。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阶段,模仿力极强,教师应善于利用其优势,抓住教材中的精彩语段或优美诗歌让学生进行仿写练笔,这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松坊溪的冬天》一文中有这样一段精彩描写:“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带绒毛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子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笔者鼓励学生抓住本段的写作特点对这一精彩语段进行仿写,一位学生仿写的是《春雨》:“牛毛一般的雨,绣花针一般的雨,丝线一般的雨,从空中飘洒而来,大地湿润了。小草像调皮的儿童仰起笑脸贪婪地吮吸着妈妈的甘甜乳汁;野花像美丽的小天使在雨中欢快地舞蹈;绿树像一位位英姿飒爽的军人昂首挺立”。多么生动、形象、富有诗意的描写!再如《长江之歌》一文,作者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形象、凝练地纵情讴歌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表现了中华儿女对长江,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学生通过朗读产生了感情共鸣,笔者借机让学生仿写一首诗歌,有的写《小河之歌》,有的写《教师之歌》:

《小河之歌》

你从深谷走来

清澈是你的风采

你向远方奔去

不息是你的气概

你用纯洁的清泉

哺育大山儿女

你用无私的品格

激励我们向前

…………

《教师之歌》

你从城市走来

漂亮是你的风采

你向理想奔去

执著是你的气概

你用渊博的知识

培育祖国栋梁

你用高尚的人格

引导我们走向未来

…………

学生用朴实真挚的语言流露出了一种纯真美好的情感,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感悟了生活,不仅增强了语言欣赏能力,而且对写作萌发了浓厚的兴趣。

二、感悟深处及时写

有些文章,我们学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或许让我们激情满怀,或许让我们深受启迪,我们真有一吐为快的感觉。这时,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鼓励学生把此时真实的内心世界流泻于笔端。如《假如只有三天光明》一文,文笔清新流畅,描写细腻逼真,重点写了作者在双目失明、两耳失聪的情况下,凭着触觉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世界的奇妙。学习此文,学生对海伦・凯勒那种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和珍惜生命的强烈情感所折服,对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良做法深感愧疚。这时学生心中有许多话要说,他们的情感单纯而又复杂,如果不让他们合理宣泄,岂不是对教育资源、写作资源的一种浪费?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诱发学生此时的表达欲。有学生这样写道:

海伦・凯勒太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了,她单凭触觉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世界的奇妙,她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女作家,更是一位对世界充满热情的敏感家、想象家。在惊叹海伦・凯勒的同时,我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愧疚:一位双目失明、两耳失聪的人对生活竟有如此深刻的感悟,而我们这些健康的人又看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面对世界的五彩缤纷、千姿百态,我们竟无动于衷,我们白白浪费了我们自己的天赋。我多想把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献给海伦・凯勒啊,这样她会看到更多更美的景色,会得到更多的欢乐,会给我们留下更多的财富。 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流水不可复返,时光不可倒流,我只能从现在开始,珍惜我们的天赋,珍惜健康,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就像海伦・凯勒所说的那样:“把活着的每一天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这样才更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一旦用整个心灵浸润文本,那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个体的思想、情感就会与文本不断碰撞,不断生成新意,并随时(适时)需要合理的宣泄,这样由读到写,实现了读写的最佳结合。

三、想象情景大胆写

小学生正处在想象力丰富的年龄阶段,他们舞动想象的翅膀一旦高飞,脑中便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大人们觉得幼稚可笑的话题,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一幅美好的画卷,一个纯真的梦,一个生动的童话。因此,教师应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练笔。如《心的翅膀》一文,开头写了狐狸总喜欢在夜里干坏事,可公鸡一叫,天就亮了。狐狸以为是公鸡叫来了白天,就一口把公鸡咬死了。公鸡死后,白天依然到来,于是狐狸……文章后面写了大人和孩子们续编的故事,孩子们想象的故事比大人们想象得生动多了。每教这篇课文,笔者都会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学生续编的故事五花八门,其中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

狐狸咬死公鸡后,白天依然到来,狐狸以为是太阳叫来了白天,就决定把太阳吃掉,但太阳悬挂高空,怎么能够得着呢?于是狐狸想了一个法子,吹起了许多气球,把气球拴在一起,它拽着气球飞上了天。飞啊飞,忽然碰见了一群老鹰,老鹰用尖锐的喙把气球啄破了,狐狸掉下来,摔死了。

再如《诺谩底号遇难记》一文,课文主要写了哈尔威船长在危机时刻营救船上所有的人员,而自己沉落大海,壮烈牺牲的故事。学完此文,学生都为失去这样一位好船长而深感遗憾,伤心落泪。这时,笔者让学生设想一种营救哈尔威船长的方法,给哈尔威船长一个完美的结局。一学生想:

哈尔威船长落水之后,正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忽然一只海豚游向了船长的身下,哈尔威船长伏在了海豚的身上游回了岸边,岸上一片欢腾……

学生的想象多么奇特,感情多么美好。在想象中倾吐,在想象中练笔,既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又为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读写结合范文6

一、取“营养”于课文――以读为根本

探索性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我设计了让学生三读课文的步骤:读第一遍时,主要是自学新词,把课文读通;读第二遍时,着重想想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可以分几段;读第三遍时,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努力寻找圆满的答案,这就是质疑问难。质疑问难,可以从全篇内容、课文结构、写作方法、段落层次提出问题,也可以针对课文的标题、句子、词语提出问题,甚至对一个标点符号提出问题。

深究性读。就是在教师指导下,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子、关键词语认真研读,深刻体会这些关键词句在课文中的作用。比如学习《科利亚的木匣》时,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事物的变化及科利亚是怎样看问题、想问题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子,并画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体会这些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及作用。

欣赏性读。就是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中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段。在学生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句段好在哪里,反复揣摩语言的运用。

记忆性读。就是在学生理解内容、弄清顺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中的精彩章节,直至熟读成诵。记忆性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

以上“四读”课文,体现了“感知――理解――欣赏――积累”语言的过程,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规律,为小学生由读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取方法子范文――读中指导写

阅读教学除了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外,还肩负着指导学生写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任务。读中指导写,实际上是架设一座从阅读教学到作文教学的桥梁。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叙述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教材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范文总结出5种写记叙文的方法:1、叙事。(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2)按时间顺序写。2、写入。(1)以一事写人;(2)以多事写人。3、绘景。(1)总一分一总结构;(2)按时间顺序写景色的变化。4、状物。(1)写植物,重点抓住植物的主要特征写,如《高粱情》、《爬山虎的脚》等;(2)写动物及动物模型,一般先写动物的外形特征(静态描写),再写动物的活动(动态描写),如《翠鸟》、《蟋蟀》等。5、写游览参观记。一般按照游览、参观的顺序写,重点写游览、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如《迷人的张家界》、《颐和园》等。以上方法不是由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的,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我帮助学生总结出在叙事写人及写景状物时如何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如,叙事写人,主要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等把内容写具体,写景状物要写清楚事物的数量、大小、颜色、形状及其变化。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有意识地找出典型范例,通过认真研读,使学生逐步掌握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比如,学习《军神》时,我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表现在手术中一声不吭忍受着巨大痛苦的句子,启发学生学习作者具体描绘这一场景的句子,使学生懂得句中的动作描写充分体现了那钢铁般的意志。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把内容写得生动形象。语文教材中不乏写得生动形象的内容,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会把内容写得生动形象。比如:1、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2、运用一些描绘声音、颜色、形态等修饰性词语;3、在叙事、绘景的基础上写出感情;4、由所见、所闻引起想象。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写作,除了让学生学到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外,还要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进行一些小练笔,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