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细节描写的片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细节描写的片段范文1
【关键词】三年级;作文写作;细节描写
一、引导认识细节描写
为了更好地掌握不同类别的细节描写,我分别针对写人的文章、记事的文章、写景的文章和状物的文章进行了集中训练。尤其是在训练写人的细节描写时,我将人物外貌、人物语言、人物动作、人物心理进行了着重地训练。在进行每个片段训练时,我总是先引导学生认识这个方面的细节描写,便于借鉴模仿。如在训练学生写人物外貌时,出示了以下片段:
例1
我选了著名作家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中一段有关秃鹤的肖像描写: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地亮。学生读了哈哈大笑,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我便告诉学生:这是人物外貌方面的细节描写。
例2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也为了让课堂气氛更活跃,我在这里还举了一个例子,钱钟书在《围城》里形容李梅亭大白眼睛时说“像剥掉壳的煮熟的鸡蛋”,学生都乐了,觉得非常形象生动,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上面的人物活灵活现,如见其人,靠的就是细节描写。通过训练,学生明白要使人物形象鲜明,就应该抓住特点,展开联想,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绣”出花一样的细节来。
二、引导练习细节描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 学生明确了哪些是细节描写,领悟了细节描写有何特点、作用及写法,就应该趁热打铁让学生练笔,进行仿写、自创,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不同类别的细节描写,在头脑中形成更为强烈的意识,也养成了细节描写的习惯,细节描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课堂上,我选择了几个写得比较有特点和典型的片段让学生主动交流,并且帮助他们修改润色,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更活跃了。
学生一(描写淑女):
她端起碗,挑了几根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地张开嘴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原文)
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改文)
学生二(描写粗汉):
他见菜齐后,便提起筷,端起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得两腮鼓鼓的。(原文)
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得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改文)
在学生自创“细节描写”的基础上,引导阅读有关著作中类似“吃相百态”的文章片段,如丰子恺《中国的女人、小姐们》中有关吃瓜子的精彩片段,阿城《棋王》中有关“吃饭”的片段,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从中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三、引导捕捉生活细节
写文章是为了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要反映现实生活就得认识社会生活,要认识社会生活就得去认真观察体验社会生活。观察是认识的前奏,没有观察体验生活就不可能写出反映现实生活的好作品。所以说,好文章要有好片段,好片段来自于鲜活逼真的细节,逼真的细节从生活中来,细节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捕捉生活细节,教会它们仔细观察生活,积累细节描写素材。
以考场上同学的神态来说,各人就有不同的表现,有的皱紧眉头沉思,有的咬住笔头冥想,有的则双目凝视、全神贯注。即使同一个人也因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因此,要想写好具体生动的细节,就必须深入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尤其是重点描写对象。只有这样,生动传神的细节才能汇聚于笔下。如何进行细节观察呢?我要求学生把握四个要领:一是观察要明确目的,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观察要抓住特点,做到典型生动;三是观察要力求细致,做到准确具体;四是观察要理解透彻,做到把握本质。按照上述四个要求,调动各种感官作深入细致地观察,并对观察到的细节加以整理、提炼。现实生活的现象成了生动形象、具体鲜活的细节描写素材,这样的素材积累丰富了,就为写好文章奠定了基础。
写好细节见真功,必须靠同学们细致观察,长期积累,用心体验。
四、引导恰当选用细节
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时,要让学生围绕重点、主题和中心选用细节,要精选那些特别能突出重点、表达中心、揭示主题的细节,避免简单凑合地事无巨细、不分主次、无关紧要地滥用乱用细节。否则,无论多么精彩、多么细致,也丝毫没有意义,只能是画蛇添足。可见,好的细节描写必须是有用的、真实的、典型的,它必须为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深化文章的主题服务,它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而且,它不是一般化的,而是最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的。因此,指导学生选择和运用细节描写要注意几点:一是选择细节要真要细,确保细节的真实性。二是选择细节要精要新,确保细节的典型性。三是精心锤炼词语,确保细节的形象性。四是巧妙运用修辞,确保细节的生动性。
细节描写的片段范文2
首先,说一下人物的细节描写。它主要包括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具体而细腻的描写。如,“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鲁迅《孔乙己》)“罩”这个动词准确地向我们展现了孔乙己在分给孩子们茴香豆后,孩子们仍不愿离去时的那种无奈的窘态。
细节描写的第二类描写对象就是景物。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动物及静物的细节描写。如,“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荷花淀》),本段文字对荷花充满寓意、形象传神的描写,暗示着白洋淀妇女的成长前途——粉色的荷花都成了“监视白洋淀”的哨兵,昔日粉妆的女人们,也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也暗示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将在这清香四溢的环境中展开。
第三类便是场面描写。就是对事件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如,“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手里拿着个小包,穿过市集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个巡警,生着棕红色头发,端着一个罗筛,上面盛着没收来的醋栗,装得满满的。四下里一片寂静……”(《变色龙》)文中形象地写出了沙俄政府统治之下警察的腐败、丑恶的嘴脸。
以上例子,在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它们巧借四两拨千斤之力,把偌大的文章主题高高举起,让人不得不佩服文学大家们的举重若轻,匠心独运。而这就是细节描写的独特魅力。那么,我们同学在平时的作文中怎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一妙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细节着手,观察入微。既然是细节描写,首先就要注意“细”,何谓细,生活中平常普通的环节;最能显示人物心态变化的细微动作、语言、神态等,这些都是我们处理细节描写应注意的。如,描述陪妈妈上市场买菜的情景:妈妈挑菜时的眼神,嘴里的絮叨,自己因为陪妈妈买菜的不情愿,小贩与妈妈的讨价还价,这些都应注意观察。
2. 想象延伸,联想比喻。既然确定了细节,下一步就要进行具体的描写,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联想或想象对描写对象进行描述,可以适当结合修辞。像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手法的使用往往使语言表达更新鲜活泼,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一个精巧的比喻胜过了大段呆板平直的说理文字。一个生动的拟人比大段绕弯子的说明更能让人快速理解。如果我们写文章能用上合适的修辞手法,就可使描写生动形象。
3. 精炼词语,传神达意。细节描写不一定全都使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我们还可以对个别片段的字、词进行精挑细选,促使人物形象更突出。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还钱的片段:“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伸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这里揭示的是胡屠户言语和动作的矛盾:银子已经紧紧地攥在手里了,嘴上却偏说不要,暴露了这个市侩嗜钱如命的本性。又如,“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背影》)这段文字对父亲爬月台去为“我”买橘子作了细腻的动作描写,使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年迈的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
4. 扩展句子,添枝加叶。这跟我们以前学习的扩句很像,自己先拟定主干,然后逐个补充。可以连续使用修辞或一般的写作技巧。如:
例句:他抱住娘,在娘的脸颊上亲了一下。
扩句:他笑了,扔掉行李,大步流星地向爹娘奔过来。弯下他那健壮的身躯,紧紧抱住弱小衰老的娘,在娘那被时光印染、岁月侵蚀,如树皮般斑驳的脸上亲了一下,周围的乡亲们原来准备开怀大笑,可现在却没有一个人笑得出来了,几位上了年纪的大婶还掏出皱巴巴的手帕,擦拭着眼角悄然涌出的泪花。
细节描写的片段范文3
初中阶段的写作主要是记叙文的写作。记叙文分为写人与记事。写人的记叙文重点是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和细节描写。本课是人教版第三单元写作训练“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作重点是通过人物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本节课通过对动作描写的专项训练,使学生掌握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提高学生对人物动作描写的技能。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养成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养成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的习惯,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二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善于模仿,表现欲强,虽然已初步学习写作记叙文,但是他们缺乏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没有掌握有效的写作方法与技能,没有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三、设计思路
通过科学合理地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使学生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写作训练过程中,逐渐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与技能,培养其爱劳动、孝敬父母以及做事情坚持不懈的品格。
四、学前准备
1.回顾七年级所学过的有关动作描写的经典课文片段。
2.看视频《爸爸去哪儿》之“王诗龄帮爸爸洗菜”,写一个300字左右的动作描写的片段。要求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选择准确的动词,添加恰当的修饰语并能体现王诗龄的性格特点。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
1.复习第三单元课文导入。
提问:通过第三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物描写都有哪些方法?
【学生活动】
人物描写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
活动二:了解人物动作描写的概念和动作。
【教师活动】
1.出示有关动作描写的名人名言。
2.出示动作描写的概念。
3.通过学生的表演来体现人物动作描写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
1.学生朗读名人名言。
2.请三个学生进行夹豆子的表演,分别表现出急躁的、沉稳的、活泼的性格,其他学生通过他们的动作猜哪种性格。
【设计意图】
1.通过对名人名言的朗读,了解名家对于动作描写的观点。
2.通过学生的表演了解动作描写体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的重要作用。
活动三:课文经典片段赏析及练习与方法总结。
【教师活动】
1.出示经典片段一: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雪地捕鸟”和朱自清《背影》之“父亲过铁道”,多媒体展示例子: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 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 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 ,便罩住了。
(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了。
【学生活动】
1.背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雪地捕鸟”的片段,让学生试着比较选择《背影》片段中动词填空,体会动词描写的作用。
2.总结动作描写方法一:选用准确的动词。
3.实践练习:选用准确的动词填空。
天啊,要迟到了! 我( )被子,( )床来,( )衬衣,( )鞋子,几步( )洗手间,然后( )毛巾,在脸上( )几下,( )屋子。
【教师活动】
1.出示经典片段二:魏巍《我的老师》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2.文中的“好像”“轻轻地”两个修饰语去掉好不好?
【学生活动】
1.男女学生分读有、无修饰语的句子,体会动词前面修饰语的作用。
2.总结动作描写方法二:把人物的动作细致入微地描摹出来(即在动词前添加恰当的修饰语)。
3.实践练习:在动词前添加恰当的修饰语,比比谁填得好!
天啊,要迟到了! 我( )踢开被子,( )跳下床来, ( )拽过衬衣,( )套上鞋子,几步( )冲进洗手间,然后( )扯下毛巾,在脸上( )抹几下,( )冲出屋子。
【教师活动】
1.出示经典片段三:鲁迅《故乡》
我到了自家的房门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2.句中的动词“迎”“飞”能否互换,为什么?
【学生活动】
1.讨论动词能否互换。
2.总结动作描写方法三: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年龄特点。
【教师活动】
1.出示经典片段四: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爸爸气急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轮,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2.请一个男生朗读片段,并着重强调出文中的动词。
【学生活动】
1.体会学生朗读的效果和作用。
2.总结动作描写方法四:选择那些最能揭示人物性格、心理的动作进行描写。
3.让学生学会积累四种动作描写的方法。
【设计意图】
1.通过反复朗读揣摩动作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2.通过学习小组间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3.通过实践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赏析能力。
4.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为后面写作实践作准备。
活动四:观看视频,片段写作。
【教师活动】
1.写作提示: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选择准确的动词;添加恰当的修饰语。
2.播放视频《爸爸去哪儿》之“王诗龄帮爸爸洗菜”。
3.请两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用展示台展示出来。)
4.教师点评。
【学生活动】
1.观看视频,仔细观察片中人物行为动作的特点。
2.恰当地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进行自主写作。
3.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推选优秀片段。
【设计意图】
1.讲练结合,更好地巩固之前所学的抒情方式的种类及技法。
2.当堂点评学生的习作,能极大提高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使学习情况反馈更迅速。
活动五:佳作展示,交流赏析。
【教师活动】
1.收集优秀学生作品。
2.用展示台展示部分佳作,与学生一起交流分享。
3.请小作者本人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
【学生活动】
1.学习小组成员讨论、交流、相互评价,教师点拨。评论标准:动词是否准确连贯;修饰语是否恰当;是否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2.小组竞赛,朗读优秀作品,学生互评。
3.仔细倾听并赏析学生的优秀写作片段。
【设计意图】
1.通过学生习作的展示,便于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文中的动作描写。
2.从学生例文中举例,指导学生学会动作描写的方法,让人物形象在动作描写中鲜活起来。
活动六:课堂总结课后活动。
【教师活动】
1.用名人名言谈动作描写的重要性来作总结。
2.课后作业:以“下课铃响了”为题写300字左右的片段。
要求:
1.仔细观察下课铃响时学生的动作。
2.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
3.描写要突出重点。
【教学点评】
人物在动作描写中灵动鲜活
熊 洪
这堂写作训练课是在真正贯彻新课改下的一堂出色的写作课。这节课的出色之处,我认为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词上。
1.兴趣
学生怕写作文是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因此怎样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每个老师在教学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这堂课刘老师充分抓住了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作文创设了鲜活的情景,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清新的画面与优美的音乐相结合的课堂导入,将学生带入了一种平静的心境中;“夹豆子”游戏中肢体语言的表演让学生在体会准确动作选用的同时,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对写作产生了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热播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的视频,贴近学生生活,鲜活的视觉效果更是让学生对动作描写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因而能很好地让学生依据视频中的画面描写人物的动作,让人物在动作描写中灵动鲜活。
2.逻辑
整堂课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课堂先引用高尔基、老舍的话强调动作描写的重要,引出动作描写的概念与作用,然后从例文中归纳方法,再到现场练兵,反馈交流。整个课堂一气呵成,充分体现了刘老师课堂教学严谨务实的特点。
3.变化
灵活多变是这一堂课的又一个特点。单一的教学形式往往容易让学生产生意识疲劳,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刘老师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活动形式的变化几近化境。“雪地捕鸟”先背诵再分析,“买橘送别”先选词再分析,有的方法由例子归纳而来,有的由方法引出例子,有的方法边写边归纳,有的则只交待不演练,这些方法无迹可循,灵活多变,让学生自始至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课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反馈
注重反馈也是这堂课的一个重要特色。一是在课堂中,教师始终在观察学生的状态,教学一开始就用音乐为学生营造氛围,调动学生情绪,中途通过游戏与视频调节情绪,激发兴趣,通过对学生情绪状态的细心观察来获得自己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二是课堂提问,通过师生双边互动获得学生接受效果的信息;三是当堂检查练习,通过检查来获得学生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的信息。
5.亲切
整个课堂从走进教室到课堂结束,刘老师那温文尔雅的笑意始终写在脸上,课堂活动时,在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时,眉宇间的亲切与鼓励、目光中的肯定与关怀,总是给学生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刘老师课堂教学的这种亲和力既是她对教育事业高度热爱的表现,也是她母性光辉的体现。
细节描写的片段范文4
训练序列 人教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45-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起步在三年级,每学期至少安排了18次习作训练(不含小练笔),到了六年级有将近200次习作。经笔者在每年期末考试改卷时观察发现,有相当数量五六年级学生的习作还停留在三年级的水平。同时,笔者通过多年听课调查发现,部分教师的习作教学明显存在缺憾,突出的问题是重点把握不准,训练点设计不合理,训练难度没有层次,没有引导学生形成相应的习作能力。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吴立岗教授指出:“探索和建立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迫切需要,是当今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重大课题。”
只要细心研读教材,我们就会发现教材在习作教学的统筹安排上有明显的训练序列,形成了一套隐性的体系。一些教师存在习作教学指导困难,正是由于他们没有在习作课前弄清小学习作训练内在的训练序列。以下,笔者试对人教课标版教材的写人习作训练序列进行梳理,并力求对单元习作具体要求、习作训练点等进行探究,结合教学实际挖掘合理的训练重点,初步构建出小学阶段写人习作训练序列,探索小学各年段写人习作的训练方法,为一线教师进行习作教学提供参考。
一、人教版语文教材人物描写习作一览表
二、写人习作训练序列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年段(三、四年级)是写人习作起步阶段,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并且写完后读给所写的人听。习作的目的是让学生贴近生活实际,使得学生乐于表达,易于完成习作,旨在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和信心。写作完成后,学生读给所写的人听再进行修改,分享了习作的快乐,并不知不觉地修改了习作中明显的错误;四年级的习作要求是写敬佩的一个人,是在三年级掌握运用事例说明人物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习作完成后,学生进一步学习修改习作中明显错误的词句。高年段(五、六年级)的习作要求是写特点鲜明的人,如五年级习作提示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方法进行表达;六年级要求通过两件事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描写的对象没有大的变化,只是习作要求从写一件事增加到写两件事,并且要求将人物的特点写清楚。可见,三到六年级写人习作的难度逐步加大,并且都非常重视习作的修改,从自我修改的提高到相互修改的共同进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自己的学习生活,在实践中写作,说真话、心里话,不写空话、假话。虽然高年级的写人习作有一定难度,但都是在学生可以掌握的范围。
三、初步构建写人习作训练序列策略
要较好地完成写人习作教学,初步构建起写人习作训练序列,教师要善于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注重读与说、读与写的有机结合。
(一)中年段写人习作训练教学策略
1.抓住对话描写,确保写人习作“言之有物”
小学生第一次写人习作是“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三年级上册的单元课文都是讲述名人的平凡小事,让学生从一件件小事中感受他们的不平凡。课文的对话描写非常多,四篇课文中的对话均占内容的一半左右,故事情节大多是通过对话描写展开。例如,以下是《灰雀》一课的人物对话片段。
(列宁)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以上文本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必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上,只需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一两遍课文,着重理解人物对话描写的几种表达形式,注意冒号与引号的正确用法。然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通过活用造句、造段等方式让学生进行仿说、仿写。结合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强化训练,再加上学生在二年级就有了关于对话的专门训练,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写人习作方法,即通过对话描写把一件事情说得比较完整。
2.按一定的顺序表达,使学生写人习作言之有序
第二次写人习作训练安排在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要求“介绍我自己”。本单元课文讲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单元的另一个重点是训练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具体,如在《惊弓之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更赢怎样正确判断大雁会掉下来展开讨论;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对文中最后的讲话进行讨论,并且背诵下来,学生就容易发现和掌握课文描写的顺序,从中受到启发。由于有了上次习作训练的基础,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醒,学生很容易把作文写好。教师在习作之前可制作表格,表格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长相中最满意的地方、兴趣爱好、喜欢的食物、最擅长的功课、性格特点”等,学生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在小组内进行汇报,请同学帮忙指正,这样学生就能够对自身的特点有了清楚的认识。为了达到“按一定的顺序说(写完整)”的习作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投影介绍某个中等生的表格,请学生参照表格介绍自己,最后师生共同参与,将表格中的文字变成我们日常说话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依据表格进行介绍时虽然能够按一定顺序说(写),但是这样的表述没有重点,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着重通过一件事来说一说自己的性格特点,让学生从中掌握表达的技巧。
3.初步学习抓住细节描写人物,使写人习作言之有情
小学阶段的第三次写人习作训练安排在教材四年级上册,要求学生看图习作或写一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图片主题为“胜似亲人”。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快乐和幸福。课文中的很多片段非常感人,如课文《搭石》倒数第二自然段是关于大家怎样过搭石的场面描写,《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自然段是关于小钱躺在病床上的描写等,教师可以训练学生由课文内容出发,联系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感人故事,抓住动作、语言描写表达出感人的场面。如以下是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桥》中描写老汉的细节片段,并指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人物。
(1)出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神态描写;老汉的沉着、冷静)
(2)出示句子: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语言描写;坚定、果断、命令式)
(3)出示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动作描写;“揪”“吼”说明十分愤怒,“冲”动作果断,不容置疑)
教师小节:“文章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并适当地加入环境描写烘托气氛。正是这一处处令人感动的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一位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教师出示一张学校举行运动会或是学生熟悉的场面特写,让学生进行小练笔,指导学生根据今天学习到的细节描写尝试在课堂上说一说,课后安排写一写。这样的习作训练,加强了学生对场面描写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地渗透学着关心、帮助他人的德育品质。
4.抓住侧面描写,使人物描写更加精彩
小学阶段的第四次写人习作训练安排在教材四年级下册,要求写“我敬佩的一个人”。教材中本组课文讲的都是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学生重点抓住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表现人物的品质。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均有从侧面描写主要人物,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通过斜塔周围议论的人们突出伽利略的坚定,《全神贯注》最后一个自然段茨威格回忆的话语突出罗丹的全神贯注等,教师只要稍微点拨并加以鼓励,就会让学生尝试学习运用。
(二)高年段写人习作训练教学策略
1.熟练运用外貌、语言和动作等细节描写
小学阶段的第五次写人习作训练安排在教材五年级上册,习作内容是与父母交流、沟通,表达自己的心意。本组课文展示的是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通过对课文学习,学生们感受到了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学习课文时,教师要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继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写作方法,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关注生活细节,抓住细节运用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达父母的爱。例如,以下是课堂教学中品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细节片段。
(1)出示句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
(2)师:多年以后,作者经过深思感受到了什么?
(3)出示投影: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全面的,它可能把人引入歧途,所以我们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教师小结:这份独特的感受源于作者深刻的思考和体会。我们一起读这句话,感受一下爱是什么。(作者的感受是那么真切、细致、独到,这是最宝贵的)
细节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学生抓住了人物的一个个细节,在习作中就能做到言之有物,表达出朴实真挚的情感。
2.综合多种方法进行习作训练
细节描写的片段范文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决定,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从“小”着手。
所谓“小”,即少写世人皆知的轰轰烈烈的大事,而着力表现生活中个人具有典型意义的小事,通过小的细节来反映自己的眼中的世界。那么,如何从“小”入手呢?
一、写作源于生活,学会观察。
生活中不缺乏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观察是写作的门径。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观察呢?先,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观察,给学生布置任务。
比如:观察某人的吃相并以小片段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对象吃东西时的动作、神态等。带有目的性的观察,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内容迥异,活泼有趣,或狼吞虎咽,或慢嚼细品,或憨态可掬。有一个学生写放学路上同伴吃零食的过程,尤为有趣:
“他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手中攥着一个面包,他迫不及待的把包装袋撕开,举起面包就往嘴里塞,大口大口的吞咽着,腮帮子被撑得鼓鼓的,就像有两个乒乓球在来回滚动。不好,被噎住了,他的脸色涨得通红,我赶快递过去一瓶水,他仰头灌进口中,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我松了口气。吃完了,还有一点面包屑挂在嘴角,他伸出舌头,三百六十度的旋转,‘颗粒归仓’。摸着肚子,他弯起了嘴角,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从观察中尝到了甜头,学生开始自觉的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写作的素材,于是,作文课上唉声叹气的现象越来越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逐渐提高,在进行“展示自我风采”这一环节时,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其次,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加入自己的联想或想象。
俄罗斯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 想象给学生的思维插上了翅膀,带给他们一个全新的世界,使他们的笔下的世界变得有声有色,有味有形。去年冬季的一天,语文课前,天空突然飘起了大雪,我决定,把它作为想象描写的一个契机。于是,停下准备学习的内容,我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教室外的大雪上。二十分钟后,有同学进行口头描述。
“我想,再也没有比冬更‘懒惰’的画家了。他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银装素裹的天地,看吧,那道路如明月轻洒,那枝头如梨花绽放。远处的山肃立不动,微驼的背上披上了洁白的新袍。雪花纷纷扬扬地飘洒,像绵绵柳絮在空中飞舞,似朵朵梅花从天而降。放眼望去,整个世界都仿佛是一个玲珑剔透、粉妆玉砌的 ‘水晶宫’。”
二、写生活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小事。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大海是由无数颗小水滴组成的,但每颗小水滴都自成一个世界。生活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的文章势必要反映历史。文章是历史的一部分,但写文章不是记录历史。所以,我要求学生,用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生活,折射时代。
脱离了“高”“大”“全”的束缚,学生开始在文章中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一个学生《幸福在哪里》中写道:
“十二年来,最难忘的,是幼儿园时期,学会了《悯农》这首诗,回到家中背诵给爸爸妈妈听,他们连声叫好,并用手指轻轻地刮我的鼻子。幸福,就停驻在鼻尖上。”
面对日益增多的学习任务,很多学生苦不堪言,一个女孩子在《成长的烦恼》中写道:
“成长的海洋里,寂寞如我。中学的学习量超过了我的预期。多少次,我总感觉自己就像动画片里那条叫‘尼莫’的可怜的小鱼,拼命地游,却总也找不到逃离的出口。在繁重的课业负担和旁人期盼的目光中,我和他人沟通的坦诚正渐渐消逝,空洞的钟声里,陪伴我的,只有寂寞。”
中学生活,苦乐交织,学生对成长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
“寂寞,使人在孤独中历练坚强;无助,使人在竞争中日益成熟。成长本就是一个不断充实与完善的过程,烦恼的产生,又何尝不是为了我们人生的美好与精彩?敌亦烦恼,友亦烦恼。谁能说烦恼不是一笔历久弥新的宝贵财富?笑对烦恼,且歌且行,一路风景相随。”
------
这些从心灵深处生发的语言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带着新奇与的惊喜的目光重新打量这些稚嫩而又充满朝气的面孔。
从“小”着手,收获却“大”。
三、恰当的使用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描写,是对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细小无意的地方作较为突出的描写,它能够起到“借一斑略知全貌,借一目尽传精神”的作用。
学习了《最后一课》,其中的细节描写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何不借此机会带领学生一睹细节描写的“神韵”呢?于是,有了作文专题“细节描写出神韵”。
一个星期后,课件制作出来了。从出示名人的漫画像开始,逐步引领学生品味文学作品中细节描写的片段,从《故乡》中的以“圆规”形态出场的市侩泼辣“豆腐西施”到《沙扬娜拉》中的以“低头”动作尽传娇羞神韵的“日本女郎”-------学生对细节描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小片段的练习使他们对细节描写技巧的运用更加纯熟。经过不断的努力,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在作文中使用细节描写。在《邻居》一文中,有个学生写道:
夜已深,在这万籁俱寂之时,我那位总是晚归的邻居――络腮胡大叔,即将粉墨登场。听,他来了!“咚咚!”“咚咚!”“咚咚!”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响彻了整个楼道,如密密的鼓点击打着我的心弦,为之跳跃出澎湃的节奏。一霎间,耳边仿佛响起千军的怒吼,万马的嘶鸣,对垒的气焰熊熊燃起,数不清的长矛和弓箭从眼前呼啸而过。好一部扣人心弦的战争史诗!“咚咚”的脚步声持续了好久,才随着络腮胡大叔示威似的“咣”的关门声而终止。
细节描写的片段范文6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习作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第二学段要求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本课教学设计定位于如何引导学生赏读同学的佳作或精彩片段,从中领悟写作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感悟习作的真谛――写出真情实感,再修改自己的习作。
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鼓励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其他同学习作的优点,以此激发学生自觉修改习作的兴趣,努力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形式地修改习作、与他人分享习作,从而对修改习作产生兴趣。
2.充分运用生活积累及教师提供的图片、视频等资源,使对动物习性描写的片段在语言表达上条理清楚、生动具体。
3.学习围绕中心词句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并尝试将其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能将生活片段及教师提供的图片、视频等资源用语言条理清楚、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学习围绕中心词句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并尝试迁移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刚才注意观察老师的动作了吗?请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王老师拿着作文纸走到讲台旁,然后做了哪些动作?看谁说得最全面。(出示考题)
王老师拿着作文纸走到讲桌旁,先____________ ,接着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
指名回答,教师相机评价:同学们不仅细致观察了老师的动作,而且加入了自己的想象,真不错!
2.原来,用心观察身边的一切,就会捕捉到很多有趣的细节!写小动物的文章也不例外,常言道,“三分文章七分改”,我们一起来评改习作,让我们的习作变得更精彩!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老师进教室的一系列动作导课,要求学生口头表达出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开展想象,为之后的习作修改奠定基础。
二、明确要求,诵读标准
1.还记得写作文之前,老师对你们提出的习作要求吗?快快读一读,并将习作要求牢记心间,做到不跑题。
2.教师出示习作要求:
(1)按顺序描写小动物的外形,加入修饰词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2)具体写出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突出小动物的特点,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字数350字左右。
3.教师出示评分标准:一类文
(1)字迹工整,美观,叙述有条理;
(2)语句通顺,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3)内容具体,能紧紧围绕主题把意思表达清楚。
[设计意图]复现习作目标,令学生加深印象,做到心中有数,为评改习作活动提供依据,以便学生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评价、修改并完善习作。
三、好文共赏,学习积累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按照框架认真撰写了习作。有几位同学的习作写得语句通顺,感情真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作者自读片段。
片段一:这只小鸭子可爱极了!它浑身都是黄毛,黄得]有一点儿杂色。它有着一双乌黑的眼睛,像两颗黑色的玻璃球。它还有一张扁扁的嘴巴,嘴巴旁边镶嵌着两个小小的鼻孔。我从来都没有见过它的耳朵,可能是被毛遮挡住了。除了这些,它还有一双扁扁的脚蹼,橘红橘红的。还有一条短短的尾巴,可漂亮了。
――《小鸭子》
片段二:这只小鹦鹉十分可爱,它的头顶长着黄颜色的羽毛,就像是戴着一个黄色鸭舌帽。它还有小巧玲珑的面孔,它的眼圈是银白色的,一根银线把小眼睛圈了起来,虽然它的头很小,转动起来却特别灵活。它的嘴是向下倒钩形的,非常细小,越往下越尖。舌头呢,细小得像一根线,但很灵活。鹦鹉的翅膀很小但是很长,上面长了五颜六色的羽毛,特别漂亮,爪子十分锐利。
――《小鹦鹉》
片段三:别看乌龟个头小,样子可威武啦!它穿着一件深褐色的格子外衣,十分坚硬,就像古时候将军的盔甲一样,它背上有像六边形一样的格子。它的头是三角形的,头的最前部有两个小鼻孔,鼻孔的后上方是两个滚圆的小眼睛,脖子长长的。
――《小乌龟》
3.请同学们仔细地默读几遍,想一想:他们写得好吗,好在哪里?
4.教师相机评价:
(1)外形描写中抓住小动物的特点,用总分段式能使我们的文章内容层次清楚,读起来通俗易懂。(板书:抓住外形特点)(副板书:总分段式)
(2)外形描写中加入修饰词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丰富表达,可使小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板书:写具体)
(3)外形描写可以从头到脚地写,也可以先写整体、再写局部。(板书:有顺序)
5.对照评语分享好文:
(1)运用总分段式的同学给大家分享一下你这一段外形描写的中心句。请得到“结构好!条理清楚”评语的同学也来当当小老师。
(2)参看老师给你写的评语,请得到“语句生动具体”的同学读一读你画波浪线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