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颗枸杞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颗枸杞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颗枸杞豆范文1

时间匆匆逝去,想要挽回吗?“太迟了,太迟了。”只剩下那遗憾的三个“0”。空洞洞,却是三叔一生的所有。一生中,他的所有只是“0”。直到最后,他才醒悟到,时间和生命是那么容易从眼前倏忽一下,就消逝而去了。只有把握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所有,得到成功。三个理想,三个幻灭,只是浅尝辄止,纵而放弃,这,怎么会成功?

他的因失败而遗憾的人生,却在最后以一个教训,深深烙在一个孩子的心上。从而挽救了一个险些步他后尘的孩子。告诉他,不要重蹈覆辙。

最终三叔还是走了,走得那么安然。因为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一份礼物。三个意味着生命终结的“0”,三颗通红的枸杞豆。即代表终结,也意味着重新开始。

去追,去追,抓住太阳,抓住理想。

三颗枸杞豆范文2

一、以教材内容为中心,加强课堂问题的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一般,课堂提问同样也要对准中心,问题的设置一定要围绕教材内容,加强课堂问题的针对性。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以教材内容为中心,以完成教学要求为目标,把握好问题设计的指向性。具体而言,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前应当充分地进行备课工作,掌握该章节知识教学中的教学重难点,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依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针对性较强的课堂提问。例如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三颗枸杞豆》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的重难点为“能概括作者转变的原因;学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学会细腻刻画人物的方法”,然后针对性设计课堂提问“这是什么样的三颗枸杞豆?”“这三颗富有深刻意义,催人奋进的枸杞豆征服了"我",但在之前"我"是什么样的人呢?之后又变成什么样的了?”“病中的三叔与"我"又有一段什么样的经历呢?这段经历对"我"有什么影响呢?”“试找出文章中正面描写三叔的词语以及侧面描写三叔的语句。”

二、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以兴趣为主导设计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教师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进行教学提问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去主动学习。然而许多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提问时,其问题的设计都过于单调,过于死板,缺乏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望而生“困”,根本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让学生参与到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为了较好激发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提问时一定要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多引入一些趣味性较强的问题,以兴趣为主导设计课堂问题,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真正发挥出课堂提问的作用,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多一些宽容》一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以兴趣为主导设计课堂问题“同学们,谁能说出几句有关宽容的名言或小故事?(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也可补充。)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你在生活中能宽容他人吗?请谈谈自己对宽容的理解”“怎样才能做到宽容?除文中指出的几点外,你还有自己的见解吗?”。

三、调动学生思维,加强课堂问题的曲折性

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课堂提问方式过于单一,课堂提问的问题设计过于简单,学生往往就会觉得索然无味,缺乏学习的激情。这样不但难以发挥出课堂提问的教学作用,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课堂提问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通过课堂提问锻炼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而这一过程中最为关键之处就在于课堂问题是否能够积极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把握好问题设计的难度,既不能够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困难,加强课堂问题的曲折性,将问题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加强对学生思维的锻炼。例如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材《多收了五斗米》一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灵活提问,“课文中的人物和我们常见的小说中的人物有什么不同?”“ “旧毡帽朋友”代指江浙一带的农名。课文中用带有地域特征的外貌特点代指人,塑造了苏南一带的农民群像。 提问:如果课文中不采用这种写法,而是塑造一个或几个有名有姓的具体人物来展开这个故事,与现在的写法相比,哪一种表达效果更好一些?”。

四、打破传统模式限制,设计开放性较强的问题

三颗枸杞豆范文3

一、咀嚼式追问:引导学生潜心品味语言

咀嚼式追问,是在学生初步理解语义的基础上,运用比照、想象等方法进行追问,引导学生含英咀华,感受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

1.替换增删

用换词、增句、删词等方法追问,引导学生就表达效果与原文比照,让学生对原句从粗浅的理解到深刻领悟,从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修辞的运用等角度品味赏析语言的精美。在品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景的生动语言时,有学生说:“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的“伏”字用得很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黄蜂的状态和姿势。我追问:能不能将“伏”字改用“停”字?学生思考后纷纷发表了看法:有学生说“伏”字能让读者在脑海中再现菜花和黄蜂的立体画面,而“停”字没有这个效果;也有学生说“伏”字比“停”字更能表现黄蜂的慵懒可爱,与其“肥胖”的形象相得益彰。

2.启发想象

通过追问,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鉴赏水平的有效途径。在《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中,学生品味语言时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非常传神。”我追问道:“如果你也与苏轼他们一同在庭院中,能欣赏到怎样的美景呢?”学生通过想象,说出了很多描写庭中月色的优美语句。我又追问道:“作者是用什么手法让我们领略到如此美妙的月色?”在师生对话中,学生感悟到新颖传神的比喻创造了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也传达出作者忘怀得失、随缘自适的豁达胸襟。

二、层进式追问:启迪学生深刻体悟情理

层进式追问,是用追问启迪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文本中的理趣、发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层进式追问的具体办法有顺势提问、节外生枝、提供链接、调动体验等。

1.顺势提问

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比较肤浅或不够全面时,教师顺着学生思路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如探讨《郑人买履》的寓意时,先组织学生讨论:这个郑人错在哪里?学生回答:“他错在只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最终没有买到鞋。”再进一步追问:“这说明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就明白了:这个人就错在做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揭示了问题的实质。

2.节外生枝

针对学生不太深入的回答,教师可以从某关键处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在引导学生理解《三颗枸杞豆》中“三叔像寻找太阳而不幸失败的夸父,已经躺在床上不能起来了”一句的含义时,学生回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三叔像神话中的夸父一样,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我追问:“夸父逐日”是怎么回事?学生借助注解讲述“夸父逐日”的典故后,我又追问:课文将三叔比作夸父,这样的比方恰当吗?讨论交流后,学生发现这一比喻并不妥当,夸父与三叔的本质不同:夸父是失败的英雄,因为他经过了自己的奋斗;而三叔不是英雄,因为他没有奋斗就放弃了,更深层地感悟到轻易放弃目标,终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3.提供链接

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领会情感时,向学生提供背景或相关资料链接,并就其与文本的关系巧妙追问,可以启迪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理趣或情愫。在教授《柳叶儿》时,先让学生探讨童年的“我”为什么快乐,接着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时代背景,追问学生:“如果可以穿越,你愿意回到那个时代吗?”学生纷纷表示不愿意,我进而追问:“大家为什么不愿意回到那个时代?”学生答:“那是个充满苦涩的年代。”我又追问:“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当年生活的苦涩?”因为背景资料的呈现,学生深入感受到快乐表象下所蕴含的苦涩,为深层领会“铭记过去,珍惜今天”的主旨作了有效的铺垫。

4.调动体验

用追问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是激发学生产生共鸣、深刻领悟文本的有效方法。《月迹》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问,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我问道:“同学们在童年时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学生经过短时的回忆,纷纷说出了自己童年趣事:小时候捉知了时,屏住气儿,蹑手蹑脚地靠近,生怕一点儿的动静会将知了吓跑;小时候听奶奶讲神话故事时,经常会觉得自己就在仙境中一般……这些体会勾起了所有学生的回忆,使他们与文中的描写产生了共鸣,充分感受到了童心的可爱。我又追问:“作者为什么要如此详细描写当时的情景?”学生在沟通交流后,充分体会到了童心奇妙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感悟力。

三、发散式追问:引领学生多元解读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学生已初步理解文本内容、领会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运用发散式追问,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途径,探索出不同的答案,对文本做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理解。这样的追问既有助于学生问相互启发、拓宽思路,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在教授《两小儿辩日》时,学生借助文后的提示明白了这则故事的寓意:片面地看问题,是得不出正确答案的。我追问学生:“你是怎样得到这个启发的?”学生答:“是从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认识中得到了启发。”我继续追问:“我们能不能从其他人身上得到启迪呢?”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说出了不少富有个性化的启迪:从孔子身上,我们认识到对待知识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学态度;从这件事情中发现,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小说《甜甜的泥土》的主题、《三颗枸杞豆》中“三颗枸杞豆”的象征意义等,都可以采用发散式追问引领学生多元解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作出个性化的评价。当然在追问时,不能只是“再想想看…‘还有别的理解吗”这些简单的提问,要给学生以思考的方向,并引导学生作出合理解读。

四、比较式追问:指导学生揣摩技法之妙

比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有效手段,比较的过程是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过程。比较追问是把类似或相反的两个问题(内容)放在一起,在比较的过程中寻找异同、发现规律。在指导学生揣摩文本写作技法时,教师应发现文本特色的开掘点,精心设计出比较思路,激发师生双方积极思考、平等对话。

1.文本与文本的比较

在写作技法的学习和探究中,可以设计追问思路,指导学生将文本所用方法与其他课文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学会探究、掌握规律。如教授《口技》的写作特色时,学生了解到课文对观众神态、动作的描写是侧面描写。我追问:“这样的描写方法,我们还在哪些课文中学过?”学生回答:“《端午日》中写赛龙舟场面时,对两岸观众的描写就是侧面描写。”我进而问道:“这些侧面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讨论后明白,侧面描写对正面描写的对象都起着烘托作用。

2.文本与供料的比较

将文本与提供的材料进行比较,让学生在追问中体会文本显著的写作特色。如教授《松鼠》时,我向学生展示了《辞海》中关于松鼠的介绍,设计了这样的追问:(1)比较课文与《辞海》中关于松鼠的介绍,你发现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松鼠》一文运用什么方法收到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学生比较探究后,了解了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的区别,明白了科学小品文经常运用拟人、比喻等方法,以达到增强文章可读性的效果。

三颗枸杞豆范文4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充分的展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还体现出教师所扮演的引导者的角色,使学生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积极营造宽松、民主、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课堂,在和谐的课堂中融入了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以知识教学为核心的同时,有机的强化技能技巧训练,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情感态度以及培养特长等。同时还需不断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的态度积极、思维活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

在《苏州园林》的教学中,在课前教师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够想象到苏州是多么的美。再从课本上的《苏州园林》中,我们能够找到苏州园林的特色表现在那些地方呢?其“美”又表现在何处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导入课堂教学在,让同学们能够提前全面的了解课文的内容,然后在结合教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一起去领略苏州园林的“美”。

通过这样铺垫式的教学,在课前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从而增强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创新教学设计,锻炼学生探究性思维

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需要不断改进、完善,以教学实施的主体和达到的教学效果为出发点,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而制定具体、可行、明晰的教学计划。因此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设计上要做到清晰,具体量化,纲要简明性,同时,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学设计还包含着对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探究能力以及价值取向等多元素的教学。

在学习《三颗枸杞豆》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留意课文中出现的关于景物描写的句子,同时结合课文教师提出:“我”的成长与生活的环境有着什么样的密切联系?这些景物又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同学们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能很快的找到答案。教师在此基础之上再提出更深层次的课文分析“在课文中怎么去体会对景物的描写方法?”通过同学们的激烈的讨论、分析,都做出了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解。

三颗枸杞豆范文5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38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来自社会、家庭的各种特殊原因造成了一部分特殊的孩子,他们与同龄人相比,表现得更趋于敏感、自闭、固执以及偏激等等。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帮助这些特殊学生,使得他们能够改善和克服心理问题,促进他们个人成长和班集体整体发展,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正视和努力探索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结合学生个体情况,积极地摸索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一、多一份信任――正确地提升自我期望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是信任,对于心理缺乏关爱的特殊学生而言,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是开启他们心灵的一把金钥匙。教师不但要充分信任这些特殊学生,而且要引导班级其他同学信任他们、亲近他们,使他们从身边师生的信任中受到鼓舞,获得前行的动力。在信任的力量感染下,特殊学生就能得到更多的展现自我的机会,丢弃胆小懦弱和自暴自弃的不良心态,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就感积累下,逐步形成自强自信的信念,提升自我的期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对待特殊学生时要及时地展开沟通,摈弃那些生硬的条条框框,努力将教师的外部要求与学生的内部需求结合起来,相信学生并且鼓励他们,将语文教与学建立在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沟通上;同时教师还要为这些特殊学生尽力消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如教师的批评、同学的藐视以及家长的训斥等等,使得他们能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抬起头来,鼓足信心,不甘落后。如在教学《背影》一课前,教师布置学生进行预习,以此作为提高自学能力的第一步。教师为学生明确了预习步骤,细化了各个环节的指导。在检查预习效果时,教师有意识地向特殊学生倾斜,表现出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并能抓住他们的小小闪光点给予鼓励。

二、找一个位置――科学地进行自我评价

教师要启发学生寻找正面的自我感受,逐步积累积极的自我评价,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引导这些特殊学生不仅仅将焦点集中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上,更要科学全面地认知自我,对自己的优点也有清晰明确的认可。只有帮助特殊学生找到自己在同伴之间的准确位置,他们才能更好地融入班集体,并在集体的认同感中找寻到积极的自我感受。

在引导特殊学生进行自评以及与同伴之间的互评时,教师要努力营造出一个宽松的心理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宣泄自身的不良情绪,努力克服畏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如在教学《陋室铭》一课时,教师风趣地引入采集自网络的《学生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让学生根据从课文主旨中获得感受去评价这个充满戏谑的《学生铭》。在轻松的笑声中,学生们畅所欲言,一部分特殊学生表露了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自信,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耐心地倾听,对于他们自嘲般的“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表示理解,并与其他同学一起为他们细致地解惑,帮助他们寻找自身在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表现,使得他们形成一个科学、全面的自我认知,增强了这部分特殊学生的耐挫力。

三、换一种期望――合理地协助自我定位

教师要协助特殊学生设定合理的自我期望值。一个恰当的期望,有利于促进这些特殊学生自身的心理平衡,避免他们陷入不必要的自我否定和连续不断的挫败感中去,使得特殊学生也能获得较为轻松愉悦的学习心理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暗示着他们不要急于求成,面对挫折要能够学会正确地分析失利原因,找出失败的根由和问题的根源,重新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争取实现自我的突破;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特殊学生转换自我认知的角度,学会以人度己,从而形成对自身的合理期望。

三颗枸杞豆范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B-0014-02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学生的成长过程说,是潜能(敢想、敢说、敢做)的激发,精神的丰富,内心的激荡,个性彰显与主体性的弘扬;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心灵的碰撞,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对话。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

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实现有效的对话教学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习惯性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师是教学中的主角,课堂上只是主角的“台词”,几乎没有学生的声音,没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就是不让学生思维主动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语文教学中,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实现有效的对话教学,可以为师生提供师生沟通、生生沟通、生本沟通的平台,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设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的智慧和潜能迸射和喷发出耀眼的光辉。

1 生本对话

“生本对话”即学生与书本对话。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课堂上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读,或朗读、或默读。把阅读感悟的机会还给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读书10~20分钟,使其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阅读,首先了解内容大意,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其次弄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写作思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最后弄清文章中心,了解作者写作意图,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细致地感受语言,推敲文字,激发想象,体味作者的思路和情感,使学生在阅读和品味文本中自然地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真正让学生参加阅读实践。如赏析朱自清散文《春》时,学生一般能理解写蜂蝶是为了衬托春花的万紫千红,香味浓郁,却没有深刻理解作者的意图。我通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用词之妙――“花下成千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用“闹”和“叫”比较,学生则明白:“叫”只有声音,没有情态,亦无感情可言;而“闹”则不仅有嗡嗡的声响,而且呈现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这样,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既能对语句的意蕴理解透彻,又能领悟文本和作者表达的旨趣,真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整体把握的能力,生本对话是师生对话的前提和基础。

2 师生对话

在语文教学中营造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师生对话”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搭起了教师与学生平等沟通、成为朋友的平台。“师生对话”教学,可以使师生彼此分享思考的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如,我在教《天上的街市》时,首先用聊天的口吻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逛街吧,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吗?”有的说:“喜欢,因为街上的商店里有很多东西,可以买自己喜欢的衣服。”有的说:“可以去超市买自己喜欢的食品。”有的说:“还可以去书城买书。”我说:“对,今天,人们是幸福的,可以自由自在地到街上购买所需物品。可是,八十一年前,中国的街市又是怎样的呢?当时的中国处于军阀混战时期,人间的街市成了剥削阶级罪恶的温床。那里有傲慢的阔者,妖艳的女人,趾高气扬的外国巡捕,徘徊的乞丐,拉客的妓。有诗写道:‘眼儿泪流,心中作呕,游闲的尸,嚣的肉,满目都是骷髅,满目都是灵枢。’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它就是我国现代杰出作家郭沫若先生写的《上海印象记》。面对黑暗的现实,诗人感到愤怒、苦恼、彷徨,但他没有悲观。没有失望,他在不倦地探索和追求美好的生活,于是写下了《天上的街市》表达他的理想。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诗。”听了我的导人语,学生们兴趣盎然,激情满怀,他们学习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在进行品读欣赏体会意境环节时,我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找出写得好的词语或句子,或提出疑问,让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感悟与探究。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为什么是街灯“现”了,而不是“亮”了?天街上有什么?……我又补充问题:“天街是怎样的美丽?天街有怎样珍奇的物品?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看谁想得美,想得奇,想得好。”这样,我和学生就问题互相畅所欲言,从推敲语言到发挥美好的想象。总之,这节课里我和学生一直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中。我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表达的权利还给学生,让我深深地感到与学生对话的快乐。

3 生生对话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途径,学会合作是新世纪中学生必具的能力。“生生对话”则是合作学习理念的体现。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就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磋商的机会;创设共同参与的环境,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究的氛围。我在教学《三颗枸杞豆》时,让学生彼此间提问,男生向女生提问,女生向男生提问,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大家都跃跃欲试。有一个学生提出了我备课时没有想到的问题:“为什么三叔不送我鸡蛋或红枣,而是送我枸杞豆呢?枸杞豆有什么含义吗?”我立即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后学生围着我说:“老师,我们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好。”又如在作文讲评课中,让最佳作者朗读自己的作文后,其他学生则可以自由地辩论,评价其优劣,并阐述理由。然后对照自己的作文,找出优劣点,并发表自己的新见解,交流自己的作品在立意、谋篇、选词、造句等方面的特色。课堂上,学生其乐融融地讨论,激烈地争论,争先恐后地发言,每一个学生都在参与,大家都在共同学习。总之,生生对话教学,能让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

二、重视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

1 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智力弱项,也有与此相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面对同样的学习要求,学生会凭借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产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应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习惯来选择学习方式。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时,我要求学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几个人轮读,但要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这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各自都在用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津津有味地读这篇散文。接下来我又让学生按自己的需求去研读课文,喜欢“雨”的就研读课文第六段,喜欢“风”的就研读第五段,喜欢“花草”的就研读第三、四段。最后安排几道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题完成:画一幅春季美景图,收集一些春季的图片,学唱一首春

的歌,讲一讲春天里发生的故事。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2 开展交流,学会合作学习

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智力倾向。因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所以教师必须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和发展自己的个性。教学中根据学习活动和需求,按组内异质、同质的要求,把全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群体学习中,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方法、思维过程等展示出来,让不同思维个体的学生互相受到启发,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分小组进行交流研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口语交际能力,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尤其是在教学重点、难点时,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更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在合作中,学生之间互相启发、相互讨论,从而共同探索,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学生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展其创造力。

三、重视学习环境的创设

学习环境是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场所,为了支持学生的探究,要多创设适合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的环境,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情感的投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创设质疑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调动学生去观察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体,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只有能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让学生真正施展自己的才能。如教学《丰碑》一文时,我为学生创设的问题情境是:“为什么当将军知道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时,会愕住了,而且久久地站在雪地里,眼睛湿润了,还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提出这一问题后,引导学生。这时学生的思考被激活了,纷纷提出可以通过理解以下的小问题来解决老师的问题:军需处长的职责是什么?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穿着怎样?军需处长为什么会冻死?军需处长的死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自己提出的这些小问题,并通过自己探究理解寻找到这些小问题的答案,进而弄懂老师创设的问题。

2 营造展示舞台

开辟富有诗情画意、有声有色的语文活动课堂,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教学中可以进行常见的角色扮演,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施展才华,发挥个性。针对现今的教材中的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有趣、多角色对话的特点,教学时可设计“当一回演员,亲自演一回”的表演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选择课文中自己喜爱的角色,然后仔细研读课文,理解、想象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角色,有创造性地进行表演。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活动形式进行教学要注意,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能脱离课文内容,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领悟、理解;教师要根据活动的内容及学生的水平,做好指导,设计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

3 开阔视野,拓展兴趣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