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免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细胞免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范文1

关键词: 戈谢病 免疫表型 吞噬

戈谢病(Gaucher's disease)是一种罕见的脂类代谢异常性疾病,临床资料报道较多,实验室研究资料尚少。我们通过对3例戈谢病骨髓中戈谢细胞的免疫表型及吞噬功能研究,发现戈谢细胞主要表达淋巴细胞抗原,高度表达B淋巴细胞抗原,同时证实戈谢细胞具有吞噬功能。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取自3例戈谢病患者骨髓液,迅速制成薄涂片,同时取骨髓液做吞噬功能试验。免疫组化于24 h后进行。

1.2 试剂 ABC试剂盒、单抗购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1.3 方法

1.3.1 ABC免疫酶法 按操作说明书进行。

1.3.2 戈谢细胞墨汁吞噬功能测定 取肝素抗凝骨髓液100 μl,参考陈群芳方法[1],37℃孵箱中,孵育2 h,涂片,用瑞氏染色观察。

1.3.3 戈谢细胞吞噬细菌功能测定 参考临床免疫学方法[2],实验时按墨汁吞噬功能方法操作。

1.3.4 戈谢细胞吞噬胶乳颗粒功能测定 采用市售胶乳颗粒(3.6×108 ml-1),实验时按墨汁吞噬功能方法操作。分级标准:“0”:细胞内未吞噬胶乳颗粒。“+”:细胞内含有1~10个胶乳颗粒。“++”:细胞内含有15~30个胶乳颗粒。“+++”:细胞内含有30~50个胶乳颗粒。“++++”:细胞内含有大于50个胶乳颗粒。

2 结果

2.1 3例戈谢细胞免疫组化结果 结果判断标准分别为强阳性:戈谢细胞呈弥漫的棕黄色,胞浆边缘及条索状结构着色浓厚。细胞核为蓝色,上面覆盖一层棕黄色。胞核模糊不清。阳性:戈谢细胞着黄色,胞浆边缘及条索状结构着色较深,胞核为蓝色,清晰。弱阳性:戈谢细胞浆为淡黄色,细胞边缘及条索状结构着色稍深。胞核为蓝色,清晰。阴性:戈谢细胞浆不着色,核为蓝色。3例戈谢细胞免疫表型结果为:CD8、CD9、CD10、CD18、HLA-DR均为强阳性表达;CD3、CD33、CD15均为阳性表达;CD22均为弱阳性表达;CD7、CD14、CD41均为阴性;CD2、CD4、CD19、CD383例中均为1例阳性表达,而且CD38为强阳性表达。

2.2 3例戈谢细胞的吞噬功能结果 吞噬墨汁的吞噬率分别为75%、90%、95%。吞噬指数分别为105、148、198;吞噬细菌的吞噬率分别为70%、89%、81%,吞噬指数分别为21.5、27.6、22.5;吞噬胶乳颗粒的吞噬率分别为75%、82%、86%,吞噬指数分别为90、103、107。

3 讨论

戈谢细胞是由于葡萄糖脑苷酶缺乏和减少,因而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内积聚大量葡萄糖苷脂而形成。有关戈谢细胞免疫表型报道甚少,仅陈辉树报道1例脾脏戈谢细胞免疫组化结果为CD33、HLA-DR、CD45、CD71(Wu67)为阳性,CD3、CD4、CD8、CD22、CD38、CD41为阴性[3]。我们测定的骨髓戈谢细胞CD33、HLA-DR、CD41的结果与其相同,但其它单抗结果则有一定差异,有待进一步观察。3例戈谢细胞免疫表型说明,戈谢细胞主要表达淋巴细胞抗原,高度表达B细胞抗原,而且细胞阳性程度强。髓系抗原部分表达,但阳性程度较弱。提示戈谢细胞主要起源于B淋巴细胞,但也涉及多细胞系,细胞的阳性程度不一,可能与抗原浓度及对单抗的亲和力有关。陈璋认为HLA-DR、CD38、CD18为非系列特异性抗原[4]。文献报道HLA-DR、CD38、CD33为干细胞或未成熟细胞标志,戈谢细胞HLA-DR、CD38、CD33为阳性,表明戈谢细胞是处于早期的单核细胞。

戈谢细胞是被激活的特殊巨噬细胞,其结构和形态发生变异后,是否仍具有吞噬功能?实验结果证实,戈谢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但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明显下降。Marodi报道,戈谢病患者对严重感染有较高的易感性,原因是戈谢病患者的单核巨噬细胞在杀死细菌和产生O-.2超氧化物阴离子的中间环节上有缺陷。患者的单核细胞杀死活的细菌和释放O-.)2能力比对照组的细胞要低得多(P<0.05)[5]。戈谢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致使戈谢病患者易发生感染。戈谢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也说明了戈谢细胞确实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参考文献:

[1]陈群芳,王志澄. 血液病患者白细胞墨汁吞噬功能试验. 中华血

液学杂志,1981;2(2):121

[2]甘 芾,陈 璋.临床免疫检验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40

[3]陈辉树. 戈谢氏病脾脏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1例.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2;13(2):65

细胞免疫范文2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Situation Analysi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 with Cellular Immunity, Humoral Immunity/MENG Jiang-me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35):156-157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 cellular immunity, humoral immune change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immunotherapy. Method: Selected 196 children with acute period of MPP (MPP), with light 152 cases, heavy 44 cases, chosen surgery undergoing elective surgery over the same 7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50 cases as control group, detected IgA, IgG, IgM level and CD3+, CD4+. Result: The MPP group of IgG, IgM level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Cellular immunity; The humoral immune

First-author’s address:Tiany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Tianyang 533699,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35.075

肺炎支原体肺炎(Mpcoplasma pneunomiae pneumonia,MPP)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由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引起,在学龄前儿童中容易多发,占到儿童肺炎的10%~20%[1]。有研究认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时由于肺炎支原体黏附与上呼吸道黏膜引起免疫功能紊乱所致[2-3],提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本院在2011-2012年对收治的19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情况进行了检测,旨在探讨其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变化,以期能为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2012年本院儿科住院的急性期MPP患儿196例(MPP组),所有患儿MPP的诊断及分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的MPP相关诊断标准[4]。其中男93例,女103例;年龄3个月~15岁,平均(5.72±2.45)岁;6岁63例;轻型患儿152例,重型44例。选取同期外科择期手术7岁以下儿童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9个月~7岁,平均(5.48±2.69岁)。MPP组与对照组在平均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肺炎支原体检测 在患儿入院后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间接免疫法检测MP-IgM滴度,如≥160即为阳性。检测试剂盒为PNEUMOSLIDE IgM(西班牙VIRCELL.S.L有限公司生产)试剂盒。

1.2.2 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检测 患者在确诊后次日、对照组患儿在入院当日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以免疫比浊法检测IgA、IgG、IgM、CD3+、CD4+水平,检测仪器为美国雅培Ci16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各组体液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MPP组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91、6.31,P

表1 各组体液免疫抗体检测结果(x±s) g/L

组别 IgA IgG IgM

MPP组(n=196) 1.18±0.15 11.79±0.75* 2.54±0.18*

轻型(n=152) 1.15±0.11 10.45±0.68* 1.76±0.12*

重型(n=44) 1.19±0.14 12.14±0.70* 2.75±0.24*

对照组(n=50) 1.15±0.14 7.31±0.71 1.34±0.19

*与对照组比较,P

2.2 各组细胞免疫检测结果 MPP组CD3+、CD4+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53、22.82,P

表2 各组细胞免疫检测结果(x±s) %

组别 CD3+ CD4+

MPP组(n=196) 60.26±4.11* 28.16±2.83*

轻型(n=152) 67.61±3.21 31.89±2.77*

重型(n=44) 55.49±4.82* 29.93±2.86*

对照组(n=50) 70.02±3.25 38.40±2.77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MPP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是研究结果主要倾向于以下几个观点: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学说、支原体直接侵入学说、免疫学发病学说、神经毒作用学说等[2-3],更多的学者认为是以上多学说综合作用,而非单一学说。免疫学说主要认为肺炎支原体在侵入患者呼吸道后引起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系统发生相应的激活,作为抗原的肺炎支原体在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后能产生特异性的IgG及IgM,并且激活补体及免疫细胞功能,其中包括细胞毒作用、溶菌作用、中和作用、调理作用等,肺炎支原体此时还会对细胞正常增殖功能进行破坏,引起T淋巴细胞比例发生异常。由于MP与人体内一些组织存在相同抗原,因此免疫应答发生后会形成相应的免疫抗体,会而这种抗体会引起存在共同抗体的组织器官发生免疫损伤,形成的免疫复合物通过II型、III型超敏反应从而引起机体继发性的免疫随时,而且为了清除病原体需要消耗更多的免疫因子,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T细胞及其亚群是机体细胞免疫主要细胞,能起到免疫平衡的协调作用,CD3+是成熟的T淋巴细胞指标,CD4+是辅T淋巴细胞,主要能辅助淋巴细胞的应答反应,CD3+、D4+的变化往往提示这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IgA、IgG、IgM均是由浆细胞合成及分泌的能与抗原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也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应答细胞,是免疫细胞在受到微生物感染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从而产生的免疫分子,在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肺炎支原体会刺激B细胞产生相应的IgM及IgG抗体,由于在人体中存在与肺炎支原体相同抗原成分的组织,因此在发生免疫应答时会引起机体有相同抗原的细胞组织发生病理免疫反应。临床研究显示在MPP患儿存在CD3+、CD4+的降低[5-8],血清IgG、IgM水平升高,提示MPP患儿在患病后存在T淋巴细胞紊乱,而B淋巴细胞存在过度激活、增殖。本研究对MPP患儿T细胞亚群及IgA、IgG、IgM水平的检测结果与以上报道是一致的,进一步证实了MP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紊乱情况,而且将轻型及重型的MPP患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轻型还是重型患儿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重型患儿IgG水平高于对照组,IgM水平也同时明显高于轻型的患儿,显示随着病情严重程度IgG活化更为明显,临床上如进行IgG检测,对于患儿的病情判断也有一定价值。轻型及重型患儿CD4+低于对照组,重型患儿CD3+不仅较对照组低还较轻型低,表明随着病情加重成熟T淋巴细胞被抑制较为严重,这也可能是肺炎支原体致病的关键因素之一[9-10]。

综上所述,MPP的感染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关系密切,MPP患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变化主要表现为B淋巴细胞的异常活化及T淋巴细胞抑制,而且在重型MPP中表明更为明显,这也可能是肺炎支原体致病的关键因素之一,提示临床检测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对病情严重程度及进展有一定的辅助判断价值,而且采用免疫调节剂治疗MPP从理论上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胡晓艳,钱卫疆,张双船,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脾氨肽的辅助治疗作用[J].海南医学,2012,23(21):5-7.

[2]陈志敏.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再认识-从发病机制到临床治疗的探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4):253-257.

[3]刘洋,李敏.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2):196-198.

[4]钱卫疆,胡晓艳,徐宋周,等.儿童重型与轻型支原体肺炎免疫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23):2882-2885.

[5]韩文宁,李锦亮,李丽,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60-61.

[6]郭红,王庆山,邵宏伟,等.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29(6):631-632.

[7]万瑜,程宝金,薛梅.小儿支原体肺炎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与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1):28-30.

[8]杨红欣,丁纯.小儿肺炎支原体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3):1635.

[9]李晓丹,程燕,陈慧.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细胞免疫功能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7):2202-2204.

细胞免疫范文3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胃疾病;红细胞免疫

0引言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有改变,我们对H.pylori感染的相关胃疾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作一探讨.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206/200306 H.pylori感染的相关胃疾病患者135例,年龄18~33(平均 20.6)岁,其中慢性胃炎105例,十二指肠溃疡30 例. 行胃镜检查时在幽门前区5 cm四壁取组织4块,其中1块置于快速诊断试剂盒中进行快速尿素酶测定(尿素酶试剂为福建三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提供),另3块送病理科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组织切片Warthinstarry 银染色法检查H.pylori. 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同时Warthinstarry 染色检出定为H.pylori阳性,抗H.pylori治疗后 4 wk复查二者均阴性为H.pylori根除.

1.2方法H.pylori阳性者使用丽珠胃三联(枸橼酸铋钾220 mg早晚餐前服,替硝唑0.5 g,克拉霉素0.25 g ,早晚餐后服). 加用奥美拉唑胶囊20 mg,或雷尼替丁150 mg早晚服,治疗2 wk,停用抗生素,4 wk后复查. 在治疗前3 d和抗菌治疗结束后4 wk清晨空腹采血肝素抗凝,采用郭峰法检测 RBCC3bRR及RBCICR(冻干致敏酵母菌和非致敏酵母菌试剂由陕西省人民医院免疫研究所提供).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0.0软件,计量资料用x±s采用多个样本均数间t检验.

2结果

H.pylori阳性组RBCC3bRR明显高于阴性组,而且RBCC3bRR随着感染的加重而下降,RBCICR则随着感染的加重逐渐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表1H.pylori感染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略)

bP

3讨论

H.pylori感染人体后,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紊乱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发病机制. 我们的结果提示,H.pylori感染越重,胃黏膜的炎症程度也越重. H.pylori根除后,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RBCC3bRR较根治前明显升高,RBCICR较治疗前降低,表明H.pylori根除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与穆永臣等[1]报道一致.

细胞免疫范文4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24只,由本校实验动物室提供。

1.1.2主要试剂弗氏完全佐剂,为sigma公司生产。

1.2实验方法

1.2.1CFA对小鼠产生抗卵黄抗体水平的影响昆明种小鼠24只,体质量18~22 g,雌雄随机分组,8只/组,以5倍稀释鸡卵黄为抗原。免疫方法及程序见表1。

表1卵黄抗原免疫程序

组别注射物第1天第4天第10天佐剂组佐剂(ml)0.2抗原(ml)0.20.2非佐剂组抗原(ml)0.20.2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ml)0.20.20.2注:以上均为背部皮下多点注射

末次注射7 d后,将小鼠眼球取血并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测定待检血清中抗卵黄抗体:鸡卵黄抗原5倍稀释包板,待检血清1∶10稀释,HRP-SPA按说明书配制。

1.2.2CFA对小鼠足跖肿胀的影响实验动物及免疫程序同表1,末次注射6 d后每只小鼠右后掌皮下注射卵黄(5倍稀释)0.02 ml/只致敏,第2天测量其足的后掌至踝关节体积(ml),并与小鼠自身左后足体积作对照,计算足肿率,如下:

足肿率(%)=免疫后右足体积-自身左足体积自身左足体积×100%

1.2.3CFA对小鼠碳粒廓清实验的影响昆明种小鼠16只,体质量18~22 g,雌雄随机分组,分为佐剂组与对照组,8只/组。佐剂组小鼠腹腔注射CFA 0.2 ml/只,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0.2 ml/只,1 w后给2组小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20%墨汁0.2 ml/只,注射后1 min与5 min于小鼠眼球采血20 μl,置于2.0 ml 0.1%碳酸钠溶液中混匀,于680 ml波长下测定A值,并按如下公式计算K值:

K=logA5-logA1[]T5-T1=[SX(]logA5/A1[]4[SX)]

1.3统计分析数据均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组间t检验,方差不齐时行t′检验。

2结果

2.1CFA对小鼠产生抗卵黄抗体水平的影响佐剂组小鼠产生抗卵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非佐剂组。见表2。

2.2CFA对小鼠足跖肿胀率的影响佐剂组比非佐剂组的足肿率明显提高。见表3。

2.3CFA对小鼠碳粒廓清能力的影响佐剂组小鼠碳粒廓清能力明显高于非佐剂组,结果见表4。

3讨论

实验表明,弗氏完全佐剂能显著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应答能力。足肿胀实验是体内测定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佐剂组足肿率高于非佐剂组,证明佐剂提高体液应答能力的同时,也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佐剂作用机制,以往比较侧重于与抗原混合后起到油包水作用,从而增强抗原表面积,或者使抗原缓解,增强与免疫细胞接触,从而达到增强免疫应答效果的作用。本次实验并未将抗原与佐剂混合为油包水状态,而是与抗原分离,先将抗原注射给小鼠,结果小鼠特异性抗体产生能力明显高于未注射佐剂组,其机制之一可能与活化巨噬细胞有关。通过碳粒廓清实验得以证实,佐剂确能显著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而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到递呈抗原的作用,这与佐剂提高免疫应答有密切关系。

细胞免疫范文5

【关键词】NK细胞:CIK细胞;γδT细胞:化疗:小细胞肺癌

【中图分类号】R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 2015) 06(b)-0059-02

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及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高不下,成为当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头号杀手。据不完全数据分析,小细胞肺癌(SCLC)发病率占肺癌发病率的15%~20%,多发于中老年男性,与吸烟关系密切,约90%以上的患者存在吸烟史。该疾病早期症状具有一定隐匿性,多数患者以咳嗽、气促、疼痛、咯血、乏力等表现为主,部分因未出现上述症状而延迟病情诊断,错过最佳时间。当前越来越多研究报道显示,SCLC患者存在多种免疫细胞功能缺陷,故研究者将探讨方向转移至改善患者免疫状态上,希望以此开辟新途径,提高SCLC患者治疗效果,延长其生存时间。该研究整群选取2009年8月一2014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9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此为方向展开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于2009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通过病理检杏及细胞诊断,符合《NCCN临床肿瘤治疗指南(2010年第1版)》中小细胞肺癌相关诊断及分期标准。根据患者人院顺序分成联合组(A组,n=47)和对照组(B组,n=47)两组,A组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19~62岁,平均(48.3±4.4)岁;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80.1±3.8)分;体力状况ECOC评分(1.1±0.5)分;病情发展:局限期29例,广泛期18例。B组中男24例,女23例;年龄20~63岁,平均(48.6±4.5)岁;KPS评分(80.3±3.9)分;ECOC评分(1.3±0.6)分;病情发展:局限期28例,广泛期19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降。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小细胞肺癌相关诊断标准者;②符合《NCCN临床肿瘤治疗指南(2010年第1版)》中相关化疗指证(KPS≥70分且Ps≤2分)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④预计存活期超过3个月者;⑤自愿签署的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者;②相关治疗禁忌症者;③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或语言障碍者;④中途退出治疗或随访期失联者;⑤未成年患者或年龄超过65岁者。

1.4 治疗方法

1.4.1 B组予以单纯化疗方案①依托泊苷注射液(规格:5mLO.I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05253H823),100m/m?,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滴注,浓度30min,dl-3;②注射用顺铂(规格:1O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3652),75mg/m?,与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滴注时间>30min,dl;局限期患者治疗4周,广泛期患者治疗6周后观察效果。

1.4.2 A组采用细胞免疫联合化疗方案①化疗方案同B组一致;②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治疗第1天采集患者白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于2周后回输NK细胞、CIK细胞及γδT细胞,持续6d,维持治疗至疾病进展。

1.5 评估标准

1.5.1 疗效评估标准参考《实体瘤新的疗效评价标准(解读1.1版RECIST标准)中相关标准。以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长短评估疗效。

1.5.2 观察指标行为期2~5年随访,比对两组患者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差异,记录其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统计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生存率及生存期对比情况分析

A.B两组的局限期患者在PFS及1年生存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局限期患者Os及2年生存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3。

3 讨论

细胞免疫范文6

[关键词] 南瓜多糖;抑瘤率;细胞增殖;红细胞免疫吸附

[中图分类号] R-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2(a)-0017-02

Research of antitumor and RBC immune adsorption enhancement with Pumpkin Polysaccharide

WANG Chuandong LAN Tian GUO Xiaodong SHI Xuejun LV Bingbing

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Anqiu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 Anqiu 262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titumor and red blood cell immune adsorption enhancement action of Pumpkin Polysaccharid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Methods (1)MTT method for detected the Pumpkin polysaccharide effect to H22 cell proliferation. (2)Established H22 tumor-burdened mice model, to observed the effect of pumpkin polysaccharide to tumor weight and red blood cells immune adsorption ability to tumor cells in tumor-burdened mice. Results Pumpkin polysaccharide could inhibits H22 cell proliferation, the inhibition ratio of middle and high dose group was 33.7% and 40.3%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control. Pumpkin polysaccharide could inhibit tumor growth in tumor-burdened mice, the inhibition ratio was 55.8%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 for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umpkin polysaccharide could enhance immun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red blood cell. Conclusion Pumpkin polysaccharide has certain antitumor and immunity enhancement action.

[Key words] Pumpkin Polysaccharide; Cell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 ratio; RBC immune adsorption

南瓜(Cucurbita,spp)是葫芦科南瓜属的一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临床实践证实,南瓜多糖(Pumpkin polysaccharide,PP)是南瓜成分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它直接参与了降血糖、调血脂等有关活动[1-4]。近年来对南瓜多糖的其他作用研究成为热点,它是非细胞毒性物质,毒副作用小,而且药物质量可通过化学手段控制,在医药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5-6]。目前南瓜多糖对恶性肿瘤影响的研究还有待深入,进一步探讨南瓜多糖的抑瘤作用及对免疫的影响,以寻找和开发新的天然、无毒的抗肿瘤药物将有深远的医用和经济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南瓜多糖购自泰安中荟植物生化有限公司、DMEM培养液、胎牛血清、环磷酰胺、0.9%氯化钠溶液、肝素、蒸馏水、MTT磷酸缓冲液、甲暇颗粒、DMSO。

1.2 动物

昆明种小鼠60只,18~22 g,雌雄各半,小鼠肝癌H22细胞株。

1.3 仪器

试管、烧杯、毛细管、天平、吸管、干燥器、离心机、培养箱、培养瓶、96孔培养板、酶标仪、注射器、显微镜。

1.4 实验方法

1.4.1 MTT法检测H22细胞增殖

取处于对数生长期且台盼蓝拒染率大于95%的H22细胞,1 000 r/min,离心10 min,用DMEM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将沉淀细胞浓度调为1×105 cell/mL细胞悬液后,将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每孔加细胞悬液100 μL(1×104 cell),然后分别加入不含药物的培养液、浓度分别为:10 μg/mL和20 μg/mL的南瓜多糖和环磷酰胺5 μg/mL各100 μL,每孔4个平行孔,使总体积达200 μL。调零孔不加H22细胞悬液,只加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200 μL。混匀后置37℃、5%CO2、95%湿度条件下培养44 h后,每孔加入5 mg/mL 的MTT磷酸缓冲液20 μL,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4 h,终止培养。1 000 r/min,离心5 min,然后弃去培养板孔内的培养液,每孔加入150 μL DMSO,震荡10 min,酶标仪检测吸光值。选择测定波长570 nm,参考波长655 nm。

1.4.2 南瓜多糖对小白鼠的抑瘤作用及对淋巴细胞的影响

1.4.2.1 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无菌条件下取传代6~7 d的H22肝癌小鼠腹水,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成含量为1×10/mL的细胞悬液。小鼠右侧腋窝皮下接种0.2 mL细胞悬液制备实体瘤模型。

1.4.2.2 分组及给药 将接种H22细胞24 h后的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雌雄兼有,并于同一天开始分别给药。阳性对照用安瘤乳每日灌胃0.4 mL,剂量为0.5 mg/mL。治疗组用南瓜多糖每日灌胃0.4 mL,剂量为10 mg/mL,空白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每日灌胃0.4 mL ,连续给药7 d。

1.4.2.3 分项检查 于第8日眼底动脉取血,肝素抗凝,检测各组红细胞免疫吸附肿瘤细胞能力。取出瘤块并称重。

1.4.2.4 结果分析方法 南瓜多糖对H2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采用公式进行计算,即H2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1-试验孔OD570/对照孔OD570)×100%。南瓜多糖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采用公式进行计算,即抑瘤率(%)=(1-T/c)/100% ,式中T=给药组平均瘤重,c=对照组平均瘤重。南瓜多糖对荷瘤小鼠胸腺的增重率(%)=[(治疗组平均胸腺重-对照组平均胸腺重)/对照组平均胸腺重]×100%。各组小鼠均用眼底取血,肝素抗凝,分离出红细胞,红细胞免疫吸附肿瘤细胞能力的测定按郭峰法[7]改进,结合3个以上红细胞的肿瘤细胞为1个花环。

1.5 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数据进行χ2及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南瓜多糖对H22细胞增殖的影响

南瓜多糖对H2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采用公式进行计算,即H2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1-试验孔OD570/对照孔OD570)×100%。见表1。

2.2 南瓜多糖对荷瘤小鼠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南瓜多糖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采用公式进行计算,即抑瘤率%=(1-T/c)/100% ,式中T=给药组平均瘤重,c=对照组平均瘤重。见表2。

2.3 南瓜多糖对红细胞免疫吸附肿瘤细胞能力的影响

红细胞免疫吸附肿瘤细胞能力的测定按郭峰法改进,结合3个以上红细胞的肿瘤细胞为1个花环。见表3。

3 讨论

自20世纪50年代末人们发现真菌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以来,多糖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多糖是由单糖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多糖的糖链能控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调节细胞的生长与衰老,在抗肿瘤和促进免疫力方面疗效明确[5-6]。本实验从肿瘤细胞增殖、瘤重、红细胞免疫功能多项指标的观察表明,南瓜多糖可抑制小鼠H22的增殖,高中低剂量组平均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0.3%、33.7%、28.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高剂量组接近环磷酰胺平均生长抑制率;南瓜多糖可降低荷瘤小鼠瘤重,抑瘤率为55.8%,接近阳性对照安瘤乳抑瘤率;以上实验证明南瓜多糖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有研究表明,植物多糖抑制肿瘤的效果,不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而可能是通过提高生物机体对肿瘤细胞的防御能力和增强宿主免疫系统的功能来实现的[8-10],其中红细胞膜上具有黏附活性的C3b受体(CR1),通过CR1 癌细胞可黏附于红细胞上,易被吞噬细胞捕捉吞噬[11-12]。因此,笔者观察了南瓜多糖对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吸附肿瘤细胞的影响,南瓜多糖组红细胞免疫吸附肿瘤细胞的能力明显高于肿瘤空白对照组,P < 0.01,与安瘤乳组相近,表明南瓜多糖具有激活补体的作用,且可增强红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吸附。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发现南瓜多糖具有延缓与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还可提高红细胞的免疫吸附功能。南瓜多糖作为一种天然的潜在抗肿瘤物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田庚元,冯字澄,林颖.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7):441-444.

[2] 章灵华,肖培报. 药用真菌中生物活性多糖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1992,23(2):95-99.

[3] 王健,龚兴国. 多糖的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研究进展[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1,22(1):52.

[4]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713.

[5] 王萍,刘杰才,赵清岩,等. 南瓜果实营养成分分析及利用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2(3):52-54.

[6] 张拥军,王兰州,姚惠源. 南瓜中降血糖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功能性质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2002,28(6):32.

[7] 郭峰. 三种常用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试剂与使用[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5,16(4):379-380.

[8] 严晓星,汪国样,黄如兵. 恶性肿瘤介人化疗对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J]. 肿瘤防治研究,2000,27(2):148-149.

[9] 戴德顺,王若霞,胡卫靖,等. 正常人红细胞对多种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免疫粘附的研究[J]. 癌变畸变,1997,9(2):108-110.

[10] 吴瑞琼,扬治华,董志伟. 肿瘤耐药基因治疗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9,26(2):68-70.

[11] Thomason NR,Crow MA,McGowan SJ,et al. Biosynthesis of carbapenem antibiotic and prodigiosin pigmentin Serratia is under quorum sensing control[J]. Mol Microbiol,2000,36(3):539-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