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与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与管理范文1
1.1科技创新团队能使科技创新效率有效提高
科技创新团队各成员优势互补为其在合作中互相提高奠定了一定基础,互相协助支持能够增进彼此的工作满意度,提高科研积极性,促进研究工作的进展,有效避免内耗,节约研究周期,提高工作效率。科技创新团队能够对成员间人际关系起到良好沟通,规范科研成员行为,增进各成员的归属感,进而通过共同努力实现预期目标。
而且,对于工作不认真的人也会产生触动,因团队和谐气氛促进团队间共同为团队荣誉而不断努力。科技创新团队与一般的科研群体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成员间通过分工协作,提高了彼此交流沟通的频度,在交流共享中顺利完成科研研究任务,推动其他学科相关研究成果的应用,并能够发现研究学科中新的增长点。
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团队形式,特别是是自我管理工作团队形式,管理层能够将主要精力放在搞好具有前瞻性、整体性战略规划等重大问题上,使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1.2科技创新团队能使各类组织竞争实力明显提升
如果没有严密的组织管理,再多的优秀科技人才也缺乏凝聚力,不能协同发挥应有作用。美国硅谷是世界知名高科技企业与创新中心的聚集地,其在科技与经济领域的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就是各个创业者都组建了适合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具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科研团队。
2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管理现状
2.1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相关法规政策不健全
我国除国家自然基金委与教育部外,基本上没有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发展的相关政策,即使各省市也只在某些人才队伍建设的文件中粗略提及。
2.2部分科技创新团队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
国家自然基金委与教育部对创新团队进行资助时,由于对团队间战略布局与协同关系重视不够,对现有学科分布及发展趋势考虑不周,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对资源没有充分整合与挖掘,使一些可能具有潜在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团队没有被发现。某些课题申请者利用自身人际关系强行拼凑的科研团队,其价值取向融合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成员间信任度不够,在合作研究中不能形成默契会使研究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团队效应,难以研究出重大创新成果。
2.3管理水平有待于提高
某些机构部门在科技学术管理中干预过多,对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具有行政化倾向,造成泛化行政权力,弱化团队学术权力的不利现象,在管理运作上通过行政机构组织程序实施学术管理职能,通常只倾向于管理项目与经费,而没有对团队成员采取激励措施,忽略对科研团队的管理。
3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几点建议
结合目前我国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建议合理规划科技创新团队的宏观布局,建立适合于我国科研实际情况的跨学科、部门、地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团队,建立高绩效科技管理组织,建立符合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实际的协同管理及运行机制,对科技创新团队实施分类管理,实现科技创新团队的多层次管理。结合科研人才现状,构建灵活合理的培训机制,科技激励与管理约束机制,以研究出更多更好的创新科研成果。
4结束语
科技创新与管理范文2
关键词:科技创新;风险管理;财政投入;金融系统;风险分担
中图分类号:F062.4
一、引言
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其本质在于将科学技术应用于产品、工艺和其他商业用途上以改善人类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基本特征便是不确定性。自美国的弗兰克•H•奈特在其名著《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中将不确定性引入经济分析中来,经济学家开始重视对经济活动中大量存在的不确定性的研究。肯尼迪•阿罗[1]在1962年指出了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认为不确定性存在于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每一决策中。克里斯•弗里曼(1997)[2]认为“基础性研究与基础性发明”是“真正的不确定性”,“重大的开创性产品创新、公司以外开创性的生产工艺创新”是“很高的不确定性”。一般认为,不确定性是指人们对事物发展的趋势与结果无法做出准确判断。基于对客观不确定性(客观存在的未来的可能性,是事物发展结果本身的不确定)和主观不确定性(主观认识和预计的可能性,是对事物发展认识的不确定)的认识,有不确定性可度量说和不可度量说之分。可度量说把不确定性与概率事件联系起来,用随机变量的方差来刻画不确定性的大小,即用概率来描述不确定性。主流经济学认为不确定性是可以概率化处理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预期效用理论,提出风险学说。
对于科技创新风险,目前有多种认识。赵玉林(2006)[3]在其著作《创新经济学》中总结出对技术创新风险的几种解释:一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艾荣(Aoron)认为技术创新中的风险是“项目的失败概念”;二是意大利的风险专家奥特威(Otway)认为技术创新的风险是“技术灾难”;三是美国的阿伯纳西(Aberrnathy)认为,技术创新风险是由于信息不足而导致项目行动的种种失败;赵玉林则认为,技术创新风险是指“存在于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于信息不足或信息使用不当造成的某种损失的可能性”。我们认为,风险描述的是可能发生的各种损失,强调主观预期与实际结果的偏离,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主体行为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离。科技创新风险源于其不确定性,是一定条件下创新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损失。
需要强调的是,风险是可能的损失,并非必然的损失,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收益。风险越高的领域常常蕴藏着更高的商机,投资回报更高。从这个意义上说,追求高风险而带来的高额收益就成为进行科技创新的机会、动力和源泉。但是,现实生活中,科技创新失败的案例也比比皆是,因此,对科技创新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并寻求风险转化为收益的条件,就对一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科技创新中风险与收益的分离及风险管理
科技创新因其具有高风险的特点而可以带来巨大收益,但这种高收益的获取是以对创新过程中各种风险的有效管理为前提的。倘若不能有效应对和承担风险,则高风险带来的就不是高收益,而是高损失。实际上,科技创新过程中会出现风险与收益的不匹配,承担高风险却可能带来高损失常使得一些有意进行创新者望而却步。我们需要分析科技创新中风险到收益的转化过程。
(一)科技创新中风险与收益的分离
如果我们把一个完整的科技创新过程分为科学发现阶段、技术研发阶段、产品生产阶段和市场销售阶段等4个时期,则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风险和获得的收益各不相同,并会出现阶段性分离。具体来说,科学发现阶段需要收集有关科学理论前沿、技术发展状况、产品市场需求、投资预测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大量信息,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得信息风险和技术风险突出,由于资金投入不大,融资风险不是很高。技术研发阶段主要进行技术发明创造和新产品开发试验,此时技术的先进性和可行性等问题使得技术风险最大,且需要加大资金投入,融资风险开始加大。前两个阶段总体风险很高,只有投入,没有收益,风险和收益出现完全背离,因此可归类为高风险负收益区。产品生产阶段是创新产品进行小批量或批量生产阶段,技术难题已经解决,相关工艺设备渐趋完善,技术风险已大大下降,扩大产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融资风险进一步上升,市场风险开始显现,整体风险比较高。此阶段可获得部分产品订单,开始有所收益,风险和收益出现初步融合,因此可归类为高风险低收益区。市场销售阶段是创新产品大量销售阶段,也是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检验阶段,风险和收益情况比较复杂。一方面,由于 “干中学”等的学习效应,创新技术渐趋成熟,设备工艺基本完善,技术风险进一步下降,产品质量提高。同时基于“用中学”等的网络效应,用户会进一步接受创新产品,产品销量扩大,成本下降,竞争力增强。如果融资成功扩大产能,则规模效应显著,市场风险会呈整体平稳下降之势。此阶段大量创新产品的成功销售必然带来巨大收益,使得前期承担的风险能有效转化为高收益,创新成功,因此可称之为低风险高收益区。另一方面,由于风险传递的原因,市场阶段的风险是前面几个阶段风险的叠加;如果融资困难而不能扩大产能,则无法获取规模效益;而且由于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市场阶段本身也存在较大风险。因此也有可能市场阶段的风险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和分散,出现风险不降反升,产品销售有限,或者大大低于预期利润率,使得收益增长缓慢,创新不很成功甚至是失败,从而可称之为高风险低收益区。科技创新各阶段的风险与收益情况可如图3所示。
图1中,横轴表示收益,纵轴表示风险,R为风险曲线(虚线),W为收益曲线(实线)。从图上可以看出,OA段对应的风险很高,位于纵轴左侧,表示高风险负收益区(只有投入,没有收益),说明的是科学发现阶段和技术研发阶段。OB段对应的风险虽下降很多,但仍然较高,对应的收益曲线开始上升,并位于纵轴右侧,表示高风险低收益区,说明的是产品生产阶段。BC段对应了两条风险曲线(R1和R2)和两条收益曲线(W1和W2),说明的是市场销售阶段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如果对应的是R1和W1,则说明风险仍在下降而收益持续上升,是低风险高收益区,创新成功;如果对应的是R2和W2,则说明风险不降反升,收益不升反降,是高风险低收益区,创新不成功甚至失败。
(二)科技创新的风险管理
科技创新的初始阶段只有投入,没有收益,风险最高(不一定损失最大),而最后阶段还可能会出现高风险和低收益,也就是说,高风险并不必然带来高收益。成功的科技创新就是一个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我们认为,科技创新的风险管理是指管理者基于对风险与收益权衡的基础上,对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以降低风险和承担必要的风险,避免或减少创新的风险损失。
一般而言,风险管理的基本环节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风险识别是指通过使用如风险因素调查法、事件树分析法等方法手段[4],尽可能找出各种潜在影响科技创新的不确定因素、风险的来源及其作用关系,并分析其中的正面影响(机遇)和负面影响(损失),为后续的风险评估打下基础。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基础上,运用适当的定性方法(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和定量方法(如敏感性分析、模糊数学法等)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估计分析,以综合评估风险的整体水平。风险评估包括先对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再对采取管理措施后的残存风险进行评估,其工作的准确性和质量将决定管理工作的效能,因而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风险处理是风险管理的主要环节,是指对已评估的风险通常采取包括风险回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和风险承担等手段,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水平,并承担必要的风险。其中,风险回避是指主动放弃相对高风险的科技创新项目,而代之以相对低风险的选择,其实质是基于风险承受水平的考虑,主动回避那些相对不可控、不可转移和不可分散的较高风险,通过牺牲一些利益来消除潜在的高风险损失。风险分散是指通过选择相对高低风险不同的项目来进行组合开发创新,使得整体创新风险下降,其目的是通过低风险项目收益来部分弥补高风险项目可能失败时的损失,以使创新行为不因某高风险创新项目可能失败而中断。风险转移是指创新风险的部分或全部由一个承担主体向另一个或多个承担主体转移,其实质并非消除风险,而是增加风险承担主体以降低或缓解个体风险,通过利益共享来实现风险共担。风险转移通常采用两种方式:财务转移(即创新活动主体不变,而风险承担主体改变,通常在技术风险不大而财务风险较大时采用,如科技保险、股权融资等)和客体转移(创新活动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均发生部分或完全改变,通常在技术风险较大时采用,如联合创新、委托开发等)。[5]风险承担是指对创新中的风险基于认识的基础上而选择去承担风险后果,通常包括两种情形:一是认为风险不可避免,被动接受,二是认为承受风险可获得较大收益,如设立风险基金来主动接受。风险监控是风险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可采取持续监控和个别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其任务是全面跟踪风险并评价风险处理活动的执行情况,动态掌握风险的变化发展,以使风险始终处于可控制的程度。
总之,科技创新的风险管理是获取收益的必要前提,风险管理的有效程度决定了创新的收益大小及成败。但需要说明的是,对风险的管理也是有成本的,其成本不仅包括运作成本(即管理风险的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成本,如信息搜集、市场调研等成本),还包括风险成本(即为降低风险而导致的机会利益损失,如风险转移时利益的转移等)。风险管理需要经常在风险与收益间进行权衡。
三、科技创新风险的社会分担
从上文风险管理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相对于个体管理者而言,科技创新的风险因素其实可分为可控制的风险因素和不可控制的风险因素。管理范围内的决策风险、技术风险和生产风险中的部分风险因素是可控的因素,可以采取通常的计划、组织、协调等管理方式加以预防和控制。而对于管理范围外的一些不可控的风险因素如政策风险、融资风险等,则需要采用风险回避、风险转移等管理方式来应对,因而也是一个社会分担风险的过程。从风险分担的实质内容来看,就是要使社会各方在基于风险与收益权衡的基础上去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分散、降低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帮助创新者提高成功率,激励创新者的创新行为。我们认为,科技创新风险的社会分担除了上述的不可控外部风险原因外,还源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创新成果的外溢性。尽管创新成功可使创新者获得巨大的私人收益,但私人并不能完全占有创新成果的收益。国外学者的研究也显示,研发的社会回报率大约是30%,而私人回报率约为7~14%。[6]创新成果的外溢性决定了一般情况下科技创新相对于社会需要是不足的,因此整个社会必须要对科技创新有所补偿,而风险的社会分担则可以很好地去激励科技创新。二是风险承担的有限性。风险具有客观性,不可能完全消除,科技创新者必须要承担必要的风险。风险的高低也是相对于承担能力而言的。对于具体的创新者而言,其风险承担能力是一定的,也是有限的。倘若整个社会能替创新者分担风险,则无疑相对提高了其承受能力,使其可以进行原先所无法承受的高风险项目,或者增加创新项目,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
(一)科技创新风险的政府分担
政府对科技创新风险的承担着眼于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而非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在现代经济中,政府不仅是科技创新的领导者,也是主要的风险承担者之一。从完整的创新链来看,科技创新包括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创新扩散三个环节。知识创新由于处于创新链的最前端,是科技创新的发源地,离市场距离最远,因而风险最高,必须要靠政府的资金投入才能维持正常运转。技术创新虽然紧密联系市场需求,但由于技术发展本身和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导致风险依然很高,政府需要分担部分风险才能激励更多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扩散基本是市场行为,但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依然可以分担创新的政策风险,加速技术扩散,提高社会整体的科技创新水平。由此可见,在科技创新的整个过程中,政府可以是一个积极的风险分担者。政府的风险分担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可用图2来说明。
图2中,横轴表示科技创新活动(Q),纵轴表示风险(收益,R),曲线ACD为没有政府分担的市场科技创新活动曲线,而曲线BCD为政府分担后的科技创新活动曲线,二者交于C点。从图中可以看出,基于风险收益的权衡,假定市场所能选择的风险(收益)水平为RA,所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为QA量,而政府分担后提高了创新者的风险承担能力,使得原先不能进行创新者可以进行创新活动,原先只能进行少量创新活动者可以增加创新活动,因而增加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动,从QA量增加到QB量。此外,由于政府的风险分担,创新者可以选择极高风险(收益)水平的RA1处进行创新活动,而这常常是重大的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极强的外溢性,能够极大地提升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可见,政府的风险分担将科技创新活动曲线既能向上推移,又能向外推移,不仅能增加科技创新活动量,而且能提高科技创新活动水平,对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也要看到,创新的本质仍是一种市场逐利的行为,政府的风险分担是有很大成本的(财政支出、税收减免等),且政府的投入还会对私人资本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因此,凡是市场能够有效配置的科技创新活动,政府没有必要去分担风险。换句话说,政府的风险分担应主要集中在市场配置相对失灵的高风险领域,例如研发活动领域,通过增加创新者收益而使得市场仍然能够对科技创新活动发挥基础性的配置作用。在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风险分担的促进作用是递减的,即随着风险(收益)水平的下降,政府风险分担所能增加的科技创新活动量是递减的(曲线ACD与曲线BCD之间的水平距离)。假定在风险(收益)水平RC处,政府的风险分担并不能增加科技创新活动量(即两条曲线相交于C点),则政府没有必要去分担风险,而此处一般也是低风险区域,私人资本也会积极进入,市场配置相对有效。
政府可以通过科技信息,制定科技规划,实施科技政策法规等来减少创新者所面临的外部政策环境的风险,但究其根本,政府对科技创新风险的分担能力源于政府强大的财政能力。一方面,政府可通过强制性的税收手段聚拢庞大的社会财力资源;另一方面,政府又可通过财政预算程序去分配财力资源。政府就可以通过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政策来实现对创新风险的分担。政府的这种风险分担归根结底是增加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其目的或是分担创新者的风险损失,或是增加创新者的风险收益,总之是使创新者能够并激励其进行更多的创新活动。从财政的运用方式来看,我们可以把政府的科技投入划分为直接财政科技投入和间接财政科技投入两种形式,前者是指政府的财政资金直接拨付给特定科技创新主体,使得该主体能够进行创新活动,后者是指政府通过制定相关财政激励要求去引导科技创新,只有满足要求的创新主体才能获得政府的财政资金或者其他财政优惠,是一种变相的财政投入手段。
1.直接财政科技投入。直接财政科技投入是政府分担科技创新风险的基本措施。其特点是通过直接的财政资金拨付来支持特定科技创新主体开展研发活动,其目标是提供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促进科学创新思想的产生,通过推动科学理论研究和技术研究的同步发展,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推广应用。直接财政科技投入从资金运用方式来看又可分为财政科技拨款和财政科技资助两种形式,前者体现在政府的财政预算安排中,是对相对固定的科技创新主体的财政保障,后者则是根据政府具体的科技创新安排,对进行政府指定的或引导的科技项目的创新主体给予财政补贴。财政科技拨款的支持对象一般是非赢利性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它们位于科技创新的源头位置,所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主要是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由于这些科研活动离市场最远,风险最高,外溢性最强,市场无法解决其收益问题,因而必须要靠财政资金来保障。财政科技资助的支持对象主要是一部分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参与了政府鼓励和组织的研发活动,政府对这部分企业给予一定金额或比例的财政补贴。
2.间接财政科技投入。间接财政科技投入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划和引导作用,其基本着眼点在于利用市场机制,以少量的政府资金或者一些财政优惠措施来降低科技创新中的风险损失,增加创新收益,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促进科技发展。其主要的支持对象是进行科技创新的企业(包括企业化运作以赢利为目的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常用的手段有税收激励、政府采购等。其中,税收激励是政府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基本措施。由于税收激励是政府把应收取的一部分税收收入让渡给企业,减轻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本,也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可用于研发,实质上是间接增加了政府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与其他的政策工具相比,税收激励的最大特点是在于通过市场来调配各行业、企业和项目间的研发投入,相对公平,因此不会扭曲市场竞争的作用。政府采购是指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为实现公共职能而运用市场竞争机制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整个市场上最大的、购买力最强的买家,其有目的的、导向性的购买支出活动,能从创造市场需求方面去刺激科技创新,属于事后激励或反馈激励,即通过增加对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来对创新者私人收益的溢出部分加以补偿。通过科学制定和严格实施各种采购措施,政府为科技创新开辟了另一种财政投入的渠道,能有效分担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收益,激励创新。
(二)科技创新风险的金融分担
金融对科技创新的风险分担是其功能的体现。金融概念涵义丰富,通常认为,金融是包括货币流通、信用提供、投资行为和银行机构在内的一个系统,金融系统主要由连接储蓄者和投资者的金融中介(银行)和金融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构成,其基本功能就是对资金进行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配置。默顿(Merton)和博迪(Bodie)[7]提出的金融6大功能之一是提供管理风险的方式。吴晓求(2003)[8]认为,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是配置风险。白钦先(2006)[9]从金融功能演进的视角提出了金融的扩展功能(经济调节、风险规避)和衍生功能(风险交易、信息传递、公司治理、引导消费、区域协调、财富再分配)。马宇(2006)[10]将金融体系的风险分担功能定义为:“通过金融体系将经济中的风险配置给投资者,分别由不同的投资者来承担,或者将投资者面临的风险进行跨时期配置,将风险分别由投资者在不同时期来承担,即投资者通过金融活动将自身面临的风险在时间上进行分散。”
根据美国学者艾伦和盖尔(2002)[11]的研究,金融系统的风险分担机制可分为横向风险分担机制(cross-sectional risk sharing mechanism)和跨期风险分担机制(intertemporal smoothing risk sharing mechanism)。横向风险分担机制通过金融市场实现,是指在既定的时点上,不同的投资者根据其风险承担能力和风险评价而购买和持有金融市场上的多种金融资产,构建投资组合,或者通过使用衍生金融工具重新在不同投资者之间分担风险,以使得风险厌恶倾向强的人少承担风险,风险厌恶倾向弱的人多承担风险。马克威茨[12]的资产组合理论则说明,随着资产组合证券数量的增加,无论证券收益是相关的还是不相关的,都将导致方差(风险)变小。当证券组合的数量足够多且彼此相关系数接近零时,则资产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基本完全消除,只剩下系统性风险。
从图3可以看出,投资者在金融市场通过资产组合可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但不能规避系统性风险。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还可以通过衍生金融工具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衍生金融工具是在基本金融工具上派生出来的新型金融工具,包括期货合约(futures contract)、掉期(swaps)、期权(options)等远期合约。精巧设计的衍生金融工具可以将风险进行分拆、捆绑和重新包装与定价,通过金融市场交易而将风险在不同投资者之间进行分担,有助于改善金融市场的风险配置状况。跨期风险分担机制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银行)实现的,即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和对外贷款来平滑投资者不同时期内投资收益的风险。投资者通过去银行存款可规避系统性风险,即不管经济状况如何,银行存款为投资者提供了固定收益。银行专门从事资金融通,具有规模经济,可以把独立、分散的存贷活动集中起来,利用其专业化的知识与技能进行跨期配置,通过经营风险来获取收益。银行风险分担的特点是风险内部化,即将银行所管理的风险直接转化成自身所承担的风险,并通过用经济繁荣时期的剩余来抵补经济萧条时期的不足,能够在一定限度内承受经济生活中的系统性风险。需要指出的是,当整体经济风险很高,银行也面临破产倒闭威胁时,个体投资者的存款也不安全,金融系统的风险分担功能遭受到了极大破环,则整个社会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都要承担全部的系统性风险。
从以上分析可知,如果说科技创新风险的政府分担是利用政府的财政资源去无偿资助创新者以减少其面临的风险损失来激励其创新,那么金融分担则显然是利用市场机制,强调风险与收益的对称,使得各种社会资本基于风险与收益的权衡通过金融系统来参与科技创新过程,为创新者分担风险损失,也共享创新成功收益。也就是说,金融系统能够为科技创新筹集资本,提供风险配置的方式,并通过资金流动纽带来实现对创新风险的分担功能,提高创新成功率,促进创新。
1.金融系统的信息生产和处理机制能为科技创新提供有用信息,减少信息获取成本,降低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信息风险。从一定程度上说,风险是由于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而造成的可能损失,因而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可以生产、交易并带来利益。金融系统在信息的生产和处理上具有相对优势。
一是证券市场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投资决策信息,引导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根据法玛(1970)[13]的强式有效市场理论,证券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当这个市场变得越大且越具有流动性时,基于一般均衡理论,股票价格可以完全反映全部市场信息,包括公开的(public)和私人的(private)信息,投资者就可以低成本地通过对市场上公开的股票价格变化的分析,实现对投资的决策。Andrei Shleifer(2000)[14]又进一步论证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其根据有三点:一是投资者是理性的,能够合理评估证券的价格,证券市场价格是众多理性投资者相互博弈的结果;二是即使有些投资者是非理性的,但由于其交易行为是随机的,能够彼此抵消对价格的影响,使证券的价格始终维持在其内在价值上下波动;三是部分非理性投资者交易行为虽然具有趋同性,但由于市场中的理性套利行为,价格仍然会回归理性价格。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证券市场上众多投资者通过竞争,可使股票价格从一个均衡水平过渡到另一个均衡水平,高成长性企业股票的价格高于低成长性企业股票的价格,高新技术企业股票价格高于传统企业股票价格。证券市场竞争越充分,股票价格反映的企业经营情况的信息就越充分,市场信息非均衡程度也就越低,从而引导投资者向预期盈利能力高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投资,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是金融中介机构凭借其专业化的信息生产与处理优势,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信息的不对称,评估科技创新融资项目,提高创新成功率。Lelanda和Pyle(1977)[15]认为,由于信贷市场上贷款者和借款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会受到严重损害。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贷款者尽量收集、审查借款者及其项目的信息,并在事后进行监督,也就是从事有关信息的生产。由于信息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的要求,与贷款者自己生产信息相比,将这一活动委托给某一专门从事信息生产的机构来做,更为有利。此外,由于信息的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机构收集整理后的信息对外出售时存在着定价等困难,但如果供自己使用,则没有如此难题。因而,金融中介机构就可以利用其自身信息生产和处理的优势来进行资金的融通活动。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 [16]将金融中介机构引入AK类型的内生增长模型,说明了金融中介机构的关键作用是收集和处理信息,为其客户提供关于投资项目回报的随机分布方面的信息。金融中介机构筛选过的投资信息有利于引导资金投向回报最高的科技创新项目,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本边际生产率A,从而提高经济长期增长率。King和 Levine(1993) [17]则将金融中介机构引入熊彼特流派的增长模型,解释了金融中介机构的信息生产和处理功能是如何通过识别并将资金配置到最有可能成功的创业企业家手中,从而提升技术创新率。我们认为,银行基于其收集和处理的信息对需要融资的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考察和筛选,能够有效评估创业企业家,并从中挑选最具前途的项目给予支持,客观上揭示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潜在收益,也起到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的积极作用。
2.通过提供多渠道的融资方式,促进创新资本形成,金融系统能有效降低科技创新的融资风险。科技创新的资本除了少部分来自于创新者的自有资本(包括从亲戚朋友处筹集的资本)和政府的财政投入外,大部分资本还需求助于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来筹集。能否成功融资是贯穿科技创新全程的最大风险。麦金农(1988)[18]曾分析了不可分割的投资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强调了金融体系在推动企业采用新技术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指出:“由于事实上不可分割问题是如此重要,资金融通上孤立无援的企业家,很容易陷入一个低水平的均衡陷阱,除了一小部分很富裕的人之外,技术创新在这里将受到完全的限制。” Tadesse(2002)[19]认为,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和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在促进技术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金融部门不发达时,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所起的作用比较大;而在金融部门发达时,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则能起到更大的作用。Atanassov(2007)[20]等人的研究表明,依靠债券和股票市场为技术创新项目融资的上市公司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并且这些知识产权在影响后来的专利方面具有更加显著的积极作用,因为相比较而言,债券和股票市场融资方式能给予经理层更大的决策权去投资于技术创新项目,并且经理层有更大的动力去追逐由技术创新活动带来的潜在的巨大预期收益。我们认为,由于科技创新不同阶段对融资的具体要求是不同的,因而市场融资和银行融资可以互相补充,难以相互替代。从整体说,我们可以把科技创新的融资需求划分为两个阶段:财政投入为主的需求阶段和市场融资为主的需求阶段。唯有建立起覆盖从科技创新源头到创新成果扩散等完整阶段的融资体系,才能真正解决科技创新中时刻面临的资金缺乏问题,降低科技创新的融资风险,鼓励科技创新行为。
四、结束语
科技创新的高风险可以带来高收益,但这依赖于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对创新风险的管理不仅需要创新者的管理技能,更需要整个社会构建起创新风险的分担体系。政府是科技创新风险的重要承担者,主要通过直接的财政投入来保障科技研发,并运用间接的财税措施去激励市场上的创新行为。金融的风险分担源于其风险分担的功能。金融市场具有横向风险分担功能,金融中介具有跨期风险分担功能,二者强大的信息生产和处理功能能够缓解科技创新中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状况,降低创新的信息风险,并提供多种渠道引导投资者在风险与收益权衡的基础上投资科技创新领域,从而能为创新筹集资本,有效分担科技创新中的最大风险――融资风险。由此可见,一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既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又需要完善健康的金融系统来保障。
参考文献:
[1] Universities-National Bureau. 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Inventive Activity: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M]. UMI, 1962: 609-626.
[2] 克里斯•弗里曼. 工业创新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赵玉林. 创新经济学[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 吴涛. 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方法与策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5):45-47.
[5] 谢科范. 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4):56-57.
[6] 龚传洲,艾华. 国外公共风险投资研究的述评[J]. 现代管理科学, 2010(11): 73-75.
[7] 兹维•博迪,罗伯特•C•默顿,戴维•L•克利顿. 金融学(第二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8] 吴晓求.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是配置风险[J]. 经济经纬, 2003(6): 125-128.
[9] 白钦先,谭庆华. 论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J].金融研究,2006(7):41-51.
[10] 马宇.金融体系风险分担机制研究――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1] (美) 富兰克林•艾伦,道格拉斯•盖尔. 比较金融系统[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2] (美)哈里•马克威茨(刘军霞,张一弛译). 资产选择――投资的有效分散化[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13] Eugene F. Fama.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 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J]. The Journal of Finance.1970, 25(2): 383-417.
[14] Andrei Shleifer. Inefficient markets: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finance[J].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5] David H. Pyle, Hayne E. Leland. Information Asymmetries,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 The Journal of Finance.1977, 32(2): 371-387.
[16] Jeremy Greenwood, Boyan Jovanovic. Financial Development, Growt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5): 1076-1107.
[17] Robert G. King , Ross Levine. 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 108(3): 717-737.
[18] (美)罗纳德•J•麦金农(卢骢译). 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科技创新与管理范文3
二、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是指在我市各类研发机构中直接从事产品开发、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和专利技术产业化等工作,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团队中发挥领军作用,作为学科技术带头人,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优秀科技人才。
三、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每批一般不超过10人,不重复评选。
四、评选条件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直接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以项目负责人且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实际承担或完成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项以上的。
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一)在自然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取得成果,为主要完成人员(排位前两名),并获以下奖项之一的:1、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奖成果1项以上的;2、获省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成果1项以上,或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成果2项以上的;3、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成果1项以上,或二等奖的成果2项以上的。
(二)在专利工作方面,为主要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1项以上或实用新型专利8项以上,其技术或产品产业化取得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
(三)在农业科技应用、推广方面,从事基层农业科技工作15年以上,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推广和转化,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或转移农村劳动力等方面,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
(四)在卫生医疗方面,作为市级以上重点学科带头人,注重医学科研,学术造诣深,在解决复杂疑难病症及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病的诊治中业绩突出的。
五、评选程序
(一)由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成立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评选委员会(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下设办公室。
(二)凡符合评选条件的,填写《金华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推荐表》一式15份,并附获奖证书、专利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1份。县(市、区)企事业单位的,由当地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查,经县(市、区)政府审核后报市评选委员会办公室;市直单位的,经市级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评选委员会办公室。
(三)市评选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推荐材料进行初审和组织考察,并向市评选委员会提交初审意见。市评选委员会根据推荐材料和初审意见择优评选,提出拟选名单,经公示后报市政府批准。
六、表彰奖励
(一)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由市政府颁发荣誉证书,一次性奖励3万元。在县(市)的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由县(市)政府予以奖励。
(二)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可优先推荐为省市科技重大贡献奖和省特级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省“151人才工程”等省级以上有关荣誉称号人选,并作为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主要条件之一。
七、考核与管理
(一)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考核评议,主要考核其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和创新业绩。在县(市、区)的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委托当地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发挥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专业技术特长,支持和鼓励其积极开展科研开发、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推进所从事领域技术的跨越发展和产业的优化升级。
(三)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所在单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妥善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条件从事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要及时向当地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他们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或工作调动等有关情况。
(四)加强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着力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支持其参加国内外的专业进修和学术交流活动。
八、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
(一)考核不合格的;
(二)有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等违法违纪行为的;
(三)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
科技创新与管理范文4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管理机制
一、高校科技人员工作机制的基本特征
(一)性质创造性
高校知识与科技创新当中的中坚力量就是广大高校科技人员,其工作的主要特点就是创造性,而创造性也是知识与科技创新工作的客观要求。从项目申报到攻克技术难题、从提升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到培养创新人才等方方面面均需要高校科技人员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而具备创新精神与能力正是高校科技人员必备的一大基本素质。
(二)时间自主性
鉴于高校科技人员从事的工作对创造性要求极高,因此固定的工作时间与地点等对其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有着一定的约束作用,因此高校需要为科技人员制定具有一定弹性的工作制度,在工作时间与空间上基于其较大的自主性,使得科技人员能够结合自身的工作任务以及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具体安排每天的工作时间,进而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
(三)内容多元性
除了譬如申报项目、研究课题等常规的科研工作之外,部分具备较强能力和旺盛精力的高校科技人员往往还需要凭借其出众的知识与技术优势从事多种多样的工作任务,如教育教学、文化传播、行政管理等“第二职业”,这对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四)形式多样性
高校科技人员的工作形式可分为个体与团队两种。在个体形式当中,由科技人员个人独自完成科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并结合自身形成的思维、研究框架等得出最终的研究结论。而有时为了能够深化对问题的认识与研究,研究领域相同的科技人员会聚在一起集中探讨某一问题,在学科相互交叉、融合趋势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科技人员之间的合作交流、团队意识等也将逐渐加强。
(五)需求多层性
高校科技人员在工作当中除了对衣食住行等有着基本的物质需要,同时还对于创造、传播和应用科学知识与技术等方面有着强烈的精神需求,高校科技人员希望能蚧竦贸浞值睦斫狻⒆鹬赜胄湃危并能够获得深造机会以便早日实现理想。另外,高校科技人员还在日常人际交往、社交活动等方面有着社会需要。
(六)氛围和谐性
绝大多数高校科技人员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好奇心,不愿与世俗同流,不甘心墨守成规,科技人员渴望利用其丰富的科学知识、创造性的思维,秉持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完成对知识、技术的创新以及其他科研工作。因此和谐的工作氛围对其顺利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的主要构成因素
(一)创新资源利用能力
创新资源利用能力主要表现为对基础或应用等研究项目的资源获取与利用、对通过银行贷款、民间资助等多种方式筹集得到的研究经费的合理有效利用,以及对高校内部具备高素质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能力①。但当前部分高校在创新资源利用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对于校内现有的各项人力、资金等资源无法进行充分利用,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二)创新成果产出能力
创新成果产出能力主要集中在论文、专著、专利等科研成果的实际数量与具体质量,现阶段仍然有部分高校虽然有着数量可观的论文专著和鉴定结果等科研成果,但实际上其质量比较低,无法经过反复的推敲和长久的时间考验。
(三)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主要体现在科技服务、试验发展、专利出售、技术转让等项目的实际数量与由此获得的收入水平高低。而目前我国高校当中普遍缺乏创新成果转化能力,能够用于转让和出售的专利技术等少之又少。
(四)创新人才培养能力
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纵观我国高校虽然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毕业生走出校门,但实际上学生的质量却并未与其数量成正比,能够为社会创造巨大贡献的毕业生人数更是寥寥无几。
三、制约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一)研发经费投入偏少
当前高校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主要是从政府拨款、自主筹资以及社会资助等渠道获取②。当前政府对高校科研的拨款力度明显不足,不仅数额比较少而且需要经过层层审批和漫长的等待之后才能真正下发到高校手中。另外高校自身也并未开拓出顺畅、多样的筹资渠道,加之社会资助比较少,也使得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存在研发经费投入偏少的问题。
(二)人才培养模式陈旧
部分高校的人文陶冶比较弱,鲜少能够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在专业教育方面也仅仅局限于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并且为了方便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往往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共性约束要求。特别是受到社会“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在人才培养当中有部分高校存在功利导向过重的情况,只注重有较大经济价值的科学研究,纯粹的学术研究则受到忽视。
(三)科研管理机制不良
高校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科研管理机制,对科研处室没有明确划分其应有职责,使其在工作中常常出现责任不清等混乱情况,而在配置科研资源方面也缺乏合理性,部分科研项目的研究资源绰绰有余而部分项目存在资源紧缺问题。另外在评价和转化科研成果方面也存在透明度低、及时性不足等问题。
(四)人事分配制度失衡
目前高校实行的人事管理制度针对性偏弱,尤其是在选拔人才方面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往往只看重选拔人才的科研成果数量,却并未充分重视其研究质量。而在利益分配方面也存在合理性不佳的问题,科研带头人与参与科学研究的普通工作人员之间的利益分配存在较大差异。
(五)合作交流程度偏低
高校没有建立起强大的科研团队,科研人员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普遍,而科研人员的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性,缺乏有效的管理以及密切的合作交流也使得高校科研工作困难重重。另外我国高校的科研与国际前沿科学研究之间等合作交流程度均比较低;加之自身的产学研结合不紧、科学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与集成性不足等原因也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六)创新文化氛围不佳
虽然我国高校在近几年逐渐加大了支持科研人员的力度,但就整体而言其科研环境仍然不容乐观,不仅许多科研人员缺乏将科学研究做大做强的雄心壮志,一旦在研究中遇到困难便容易心生退意,同时高校自身也缺乏浓厚的创新氛围,并未给高校科研人员创造民主良好的研究氛围。
四、构建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合理机制
(一)研发经费筹措机制
在筹措研发经费方面,政府拨款仍然是占据着主体地位。因此我国政府需要在尽可能增加拨款数额的同时优化审批流程,使得研发经费能够早日落实到位。另外高校还需要积极拓宽筹措渠道,在积极与社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引导其投入资金的基础上,依靠传统的银行贷款作为支撑,并积极吸纳各类社会资金作为补充,从而切实解决当前高校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为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
(二)创新人才培育机制
高校科研人员需要充分认识科研的重要性,坚持科研与教学“两手抓”,尽力做好本职教学工作,同时重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在科研方面需要不断对现代化的科研方向及其发展进行探讨以持续创新科研思路,而科研人员除了需要对自身专业知识进行学习之外还需要注重学科交叉,有意识、有计划地学习和研究整个教育和科研领域中的知识内容,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以构建完善的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机制。
(三)科研管理运行机制
高校应努力建立健全科研管理\行机制,为科研工作及其发展提供便利条件。首先高校需要充分发挥科研处室的应有功能,为基层管理人员赋予一定的决策和处理权利,从而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另外还需建立以科研团队、课题组为核心的课题制管理模式,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分配科研资源,并有效监控课题研究与科研行为。
(四)人事分配激励机制
高校需要尽快建立起能进能出的、具有灵活性的人才流动机制,积极鼓励教师围绕优势学科自由组建一批具有较强创新实力和深入研究前沿领域能力的科研创新团队,同时积极吸收广大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在选拔科技人才的过程当中更加注重公平合理,积极邀请广大师生进行监督力求能够选拔出既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又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优质人才。
(五)合作交流凝聚机制
高校应当尽快建立能够共享科技创新资源的平台,在坚持产学研充分结合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创造与国际科研成果相互交流讨论的机会,以不断拓展合作交流的空间。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建立专门的科研信息门户网站,同于负责完成科研活动信息的与相互交流,同时开发出管理科研信息的系统负责及时收集整理和分类存储各种科研信息与科研资源,以便为其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六)创新文化建设机制
高校科研人员需要坚定自身的理想追求和人生信仰,树立将科研项目做大做强的信念,在科研活动当中能够秉持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拒绝科研造假、学术造假等不正之风。而高校自身也应当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学术氛围,对科研工作抱以宽容的态度,积极使用各项鼓励和支持政策推动科技与知识的创新。
(七)创新成果评价机制
高校需要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在对科研成果以及创新成果进行评价的过程当中既重视数量也重视质量,将科研经费、奖金待遇等同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被引用率等相挂钩,以便不断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另外,还需要积极邀请同行专家学者以及广大师生参与对创新成果的评价,利用此种社会化的手段以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和客观性。
通过从多方面入手,层层推进分析了解到影响高校科技创新水平的具体制约因素,进而站在高校建设者、科技管理者和文化倡导者的角度,提出研发经费筹措机制、创新人才培育价值、科研管理运行机制、人事分配激励机制等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机制建设,希望能够有效帮助我国高校尽快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注释]
科技创新与管理范文5
目前来看我国现代企业的管理现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包括,管理层面没有多结构多角度,并且管理人员都是由普通员工组成,很多技术人员和管理层面的距离比较遥远等等,这些现状就表现出,我国现代企业的管理方面对企业的科技发展和创新有着不利的影响。
二、科学技术进步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快,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也越来越快这也导致现代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竞争力,作为现代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一定要把科学技术的创新作为企业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并且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开发和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把科学技术当成第一生产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才能够保证现代企业在竞争中保证取得优势的位置,才能为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作保证,所以说科学技术对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现代企业很多在发展中把企业发展利用的科学技术和创新概念巧妙的融合到一起,这是企业发展的一个过程,并且在众多企业竞争中,基本上可以把企业优势划分成两类,其中一类是利用低成本来提高竞争力,还有一类就是利用与其他企业不同的差异化提高竞争力,但是这两者又都存在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只要企业竞争就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技水平的创新,一旦离开这两点,就无法保证企业在竞争中的有利地位。以此可见,企业各个部门只有在工作的每个环节中互相结合,理想化发展,紧密围绕科技发展和创新的角度展开,才能够保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3.现代企业的管理对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其一:现代企业具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在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对于现代企业发展和生存来讲,是所需众多因素中的一个,所以就现代企业发展而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提升企业发展自主能力,更新企业发展现状的主要因素,并且能够为现代企业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是改变企业的投入和支出,因此一个企业想要在创新的条件下达到利润最大化,就需要减少投入,这样才能增加经济收入。在投入方面来讲,需要在产品投入中合理的降低资源的使用率,在产品生产中,需要增加产品的种类的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这样二者结合才能够使企业达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企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所谓的科学发展也就是指可持续发展,所以现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发展过程中关注民生,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并且在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情况下,保证企业的利益达到最大化。还有就是企业不能够只是想要经济收益,还需要对社会负责,在社会上发生重大灾难的时候,企业要在公益事业中做出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的对外形象,给群众留下比较深刻的良好印象,这也是促进企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另一种手段。
2.现代企业想要发展,就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并且还需要在创新中总结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到的经验和体会,一个现代企业想要实现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最主要的就是企业中人员、经济、产品,如果这些能够合理分配,合理利用,最终就能降低成本,才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综合国力还有竞争能力。当然现代企业在引进新的科学技术时需要注意企业内在本身的规律,只有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认识,才能够把相关的管理问题融入到科技中,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使现代企业达到最佳的管理状态。
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影响
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也在不断加速,因此现代企业的发展,只有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才能够保证自身的有利地位,并且要在实践中创新,不断发展新的生产力,用科学的技术和手段保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回报。
2.现代的企业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才能保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并且一定要保证一个长远的发展模式,使得经济不断增长。企业想要在发展过程中保证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就要在发展的同时肩负起对社会的责任,保证能够在社会需要的时候积极响应。这也是科学技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3.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不论是国有经济还是死人经济,生产力都是决定竞争实力的第一要素,也是所有要素中最主要的一项。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也是基础,所以个体经济想要提高社会生产力,就必须在发展过程中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这样劳动时间就会相对缩短,生产资料就会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在国际上占有非常高的竞争地位和优势,比如我国研制的有研硅股,它就是我国最大的半导体材料基地,甚至在国际上都拥有一定的地位。也是国内唯一拥有自主产权的生产企业,因此只有不断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才能够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跨越式飞速发展,保证它在国际中的领先地位。
5.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现代企业要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下的过程中,适当调整企业自身的结构,并且需要在管理方面具有创新意识,保证企业的管理模式上拥有创新的概念,把企业中各个部门形成一个连带式的关系,这样就更加能够有效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并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要保证企业自身管理的经营模式。通过企业的不断学习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并且每个企业之间互相交流其管理上的制度,做到取长补短,积累自身科技创新和的发展的宝贵经验。
6.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也要保证企业个人的发展情况,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量也是企业管理发展过程中所占比例比较大的一项,科学技术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在企业实现人才储备的时候,才能够达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并且保证企业文化之间的互相融会贯通,保证企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国际上各个企业中文化的交流,学习不同体质下的经济的发展情况。保证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
五、结论
科技创新与管理范文6
一、高科技企业的特质及对传统成本管理的挑战
与传统企业不同,高科技企业竞争优势的特质在于技术核心能力,技术核心能力使竞争者难于在短期内模仿或赶上。高科技企业的特质对传统的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成本管理只注重对生产过程进行计划、核算和分析,没有拓展到技术领域、流通领域;传统成本管理偏重于事后管理,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和决策,难以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预防性作用;在成本责任方面,没有形成一套责任预算、责任核算和责任分析的管理体系,没有与经济责任制度密切结合。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探索高科技企业的成本管理之道。
二、基于技术创新的成本管理的新内涵
成本管理的实质是进行资源最优配置的管理,高科技企业以技术核心能力作为竞争优势的来源,在研发环节必然有巨额投入,这就注定了高科技企业的成本管理是基于技术创新的成本管理,是“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新技术和新产品成为降低成本的主要动力。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而言,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首先需要正确处理技术创新与成本管理之间关系,成本管理的重点是把大量优质资源投入到新产品开发、新材料运用、工艺技术创新、设备技术改进等活动中,并进一步促进实现科学化管理,增强产品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进而降低成本,扩展利润空间。与传统成本管理不同,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不是单纯降低成本总额,它强调如何优化资源配置的问题,强调投入产出比、成本效益比,或对目标达成的贡管理献率。增加或减少成本费用开支必须有理由,有可定性或可量化的依据,规范的成本费用管理中要优先保证贡献率最高的项目开支,实行精细划管理。
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在短期内必然对利润产生负向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这些因素若适应了市场需求,会带来更大的经济附加值;创新产品会增加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应用新的科技成果,可以提高效率,节能降耗,减少废品损失。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获取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新所带来的产出必须大于对创新活动的投入,因此它特别强调管理的科学化,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实行科学的产品开发规划和预算制度,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三、基于技术创新的成本管理战略
对于高科技企业而言,技术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武器,技术已经不仅仅是涉及到研究部门的活动,而是涉及到从研究开发到新产品的生产、营销的全过程的活动,成为高科技企业战略决策的核心活动。因此,高科技企业基于技术创新的成本管理战略应以技术创新战略为主导,实现技术创新战略与成本管理战略的协调。
其一,自主创新战略与成本差异化战略的匹配。自主创新战略是指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破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获取商业利润,如因特尔、微软等都属于这类企业。与此相适应,自主创新技术战略下,高科技企业成本管理的战略定位应是:加大研发投入,追求高投入高回报的相对成本降低优势,实行差异领先战略。当一个企业能够为买方提供一些独特的、对买方来说不仅仅是价格低廉的产品时,这个企业就具有了区别其他竞争对手的经营差异性。差异领先战略要求企业就客户广泛重视的一些方面在产业内独树一帜,或在成本差距难以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生产比竞争对手功能更强、质量更优、服务更好的产品以显示经营差异。当然,这种差异应是买方所希望的或乐意接受的。如能获得差异领先的地位,就可以得到价格溢价的报酬,或在一定的价格下出售更多的产品,或在周期性、季节性市场萎缩期间获得诸如买方忠诚等相应的利益。成本差异化战略的逻辑要求企业经营那些有利于竞争的并能使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技术产品,重在创新。经营差异的代价一般较高,它不能直接降低成本,但可以通过价格溢价或增加销售量相对降低总成本。只要企业获得的总收益超过为经营差异而追加的成本,经营差异就会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其二,模仿创新战略与低成本战略的匹配。模仿创新技术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者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一步开发的创新战略。模仿技术创新战略下,高科技企业成本管理的战略定位应是挖掘成本降低潜力,实行成本领先战略。因为模仿创新的技术战略一般是在工艺设计、质量控制、大批量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创新链的后期阶段进行大量投入,生产出在性能、质量、价格方面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与率先创新的企业竞争,以此确立竞争地位,获取经济利益。与此相适应,企业应实行成本领先战略,即凭借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和价格在竞争中取胜,是一种降低绝对成本的战略。在这种战略指导下,企业的目标是要成为其产业中的低成本生产(服务)厂商,也就是在提供的产品 (或服务)的功能、质量差别不大的条件下,努力降低成本来取得竞争优势。如果企业能够创造和维持全面的成本领先地位,那它只要将价格控制在产业平均或接均的水平,就能获取优于平均水平的经营业绩。在与对手相当或相对较低的价位上,成本领先者的低成本优势将转化为高收益,成本领先战略的逻辑要求企业就是成本领先者,而不是成为竞争技术地位的几个企业之一,所以成本领先是一种格外强调先发制人策略的一种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可通过大规模生产、学习曲线效应以及严格的成本控制来实现,总之,为实现低成本战略,企业必须发现和开发所有成本优势资源。
四、基于技术创新的成本管理战术
研发投入的成本管理,强调研发设计中构建成本优势,需应用成本企划的思想和价值工程分析等现代成本管理手段。高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新产品设计时,就必须考虑成本避免,因为成本实际发生之前,大部分成本在设计阶段便已经被锁定,一旦设计方案确定,很难再改变成本发生的数额。成本企划的实质是成本的前馈控制,是针对未来的必达目标,对目前的方法与步骤进行弹性调整,是一种先导性和预防性的控制方式。基本思想是在产品的企划与设计阶段,即在真实成本发生前,就关注到将要制造的产品成本,并根据顾客可以接受的市场价格和企业的目标利润估算出产品成本的限额,制造过程实际消耗的成本及顾客的使用成本都不允许超越这一限额,这个限定的成本是成本企划的关键控制因素。为达到这个“限定的成本范围”,成本企划借助“源流管理”和“成本筑入”的思想。“源流管理”是从成本发生的本源开始实施充分透彻的分析,以避免后续制造过程的大量无效作业耗费成本,它着眼于成本的发生源泉;“成本筑入”意味着在将材料、部件等汇集在一起装配成产品的同时,也将成本一并“装配”进去。价值工程分析是实现成本企划的重要手段,它主要完成两项任务:首先是功能筛选,通过与用户充分的沟通,了解其需求和期望。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通过功能分析,去除不必要的功能,补充不足的功能,使项目的功能结构更加合理,以满足用户的要求;其次是利用产品成本结构与产品功能结构的比值关系来寻找降低成本、提高成本效能比率的途径。因此,成本企划必须借助价值工程不断的进行成本挤压,实现其市场目标。
对于研发投入的市场实现的管理强调实现技术投入的全流程管理,“全流程”即全面完整的流程,来源于客户需求,最终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全流程管理首先强调技术创新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要求流程中的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需要树立主动、认真倾听客户声音和把握客户需求的强烈意愿,养成依据明确的客户需求来开展各项工作的习惯,努力为客户交付合格的产品和服务。全流程管理要求流程中的每个部门、每个环节都要关注全流程的结果,而不只关注自己可控的那一部分。
五、结论
技术的创新与管理的创新是相辅相成的,高科技企业与传统企业不同,它追求的是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及创新投入的市场实现,因此对成本管理的理念、成本管理的战略与战术都提出了新要求,只有适应了这一需求,高科技企业才能真正取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胡红卫:《研发困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