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以内数的读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亿以内数的读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亿以内数的读法范文1

(一)使学生能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二)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三)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难点: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过程设计

师:今天我们复习100以内数的数、读、写以及它们的组成、顺序和比较大小.看谁能够勤于思考,积极发言.

(一)复习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和写数

1.指名按要求数数.

(1)从27起,一个一个地数到43;

(2)从60起,十个十个地数到100;

(3)从48起,两个两个地数到68;

(4)从35起,五个五个地数到65;

(5)从92起,往前一个一个地数到78.

师:刚才我们能用各种方法数数,有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3个3个地数,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还能够逆着1个1个地往前数.说明同学们对100以内数的数法掌握得很好,同学们真聪明.

2.看图读数、写数.(投影片)

师:看图读出并写出计数器图上所表示的各数.

(1)指名4个学生读数后,在黑板上写数.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写数,集体订正.

(2)指名回答:这4个数里面两位数的是几?三位数的是几?

(3)说一说每个数的特点:

①师:45的个位上的数字是几?还有哪些两位数个位上也是5,谁能报出来?(指定1名学生报数,教师板书,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数:152535455565758595)

师:这些两位数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按一个比一个大10的规律变化的)

师:谁还能报出个位上的数字都相同的一组数?(如:122232425262728292)

②师:33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一样,都是3)

师: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个位上的3表示什么?(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3个一)

师:像这样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一样的两位数还有哪些?谁能报出来?(同上写出:112233445566778899)

师:这些两位数又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按一个比一个大11的规律变化的)

③师:60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的数字是0)

师:谁能报出个位上的数字是0的两位数?(102030405060708090)

④师:还有一个数,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也是0,这个数是多少?它是几位数?(这个数是100,它是三位数)

3.写数练习.(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写,指名4个学生在黑板上写)

(1)写出38后面的六个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73前面的六个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六个十位上是7的两位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六个个位上是9的两位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1.按顺序在空格里填数.(投影片)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各自填在作业纸上.填好后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

第①小题是按从小到大排列,一个比一个数大1.

第②小题是按从大到小排列,一个比一个数小1.

第③小题都是双数.一个比一个数大2.

第④小题都是单数.一个比一个数大2.

第⑤小题是按从小到大排列,一个比一个数大5.

第⑥小题是发散性练习,鼓励学生想出各种不同的填写方法.

小结按一定的顺序在空格里填数,先要看清楚这列数是从大到小变化的,还是从小到大变化的,再看每一次是增加几,或是减少几,最后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

2.按顺序排列

(1)把复习(一)第2题中的4个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在课本中找到第33,45,60,100页.

(3)先写出下面各数,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投影片)

(3)小结:同列数,可以按不同的顺序排列,排列前一定要看清楚题目要求,排列以后要仔细检查有没有多写或漏掉的,有没有抄错数,养成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三)复习数的组成

1.填空.(投影片,教师问,学生回答后教师将答案填在投影片上)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2)读数和写数都从()位起.

(3)说出复习(一)第2题中的4个数的组成.(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4)5个十和6个一是(),再加上2个十是().再加上2个一是().

(5)七十八写作(),它十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十;个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一.这个数是()位数.

八十七写作(),它十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十;个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一.这个数是()位数.

(6)一百写作(),它是()位数,“一”在()位.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复习课能够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从具体题目得出结论的归纳型复习方法.紧紧围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条理,有重点地组织复习.

复习分三个部分进行.先复习数数、读数和写数,再复习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最后复习数的组成.以看图读数、写数(453360100)为中心把所学知识串成线,连成片,形成知识网络,设计巧妙、流畅.

第一部分先让学生按要求数数,又出示投影,让学生看图读数、写数,着重让学生掌握数数的规律,报出与这些数的特点相同的另一些两位数,并结合进行读写练习.

第二部分,又是抓住数数的规律让学生发现规律并在空格里填数,同时进行了发散性练习,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品质.在这里教师再次让学生把上面的4个数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同时在课本中找到第×页.渗透了一个数既表示大小(基数)又表示顺序(序数).

第三部分,能够把数的组成与数位、位数的含义结合起来复习,以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

亿以内数的读法范文2

【摘要】 目的: 检测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的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 100、50、25 mg·kg-1于大鼠妊娠第6~15天连续尾静脉注射给药,观察孕鼠饮水、摄食、生长等一般状况。每周称重2次,妊娠第20天处死孕鼠,记录各项检查结果。采用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观察其遗传毒性。结果:供试品高、中、低剂量用药组母体未出现临床中毒症状。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吸收胎数、骨骼畸形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组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各剂量组胎鼠身长、尾长和体重均未见明显改变(P>0.05)。高剂量组中未见内脏畸形。供试品在每皿50~5000 μg剂量范围内,未观察到回复突变菌落数明显增加。药物终浓度为800、400、200μg·ml-1时,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小鼠静脉注射本品260、130和65 mg·kg-1剂量,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数未见明显增加。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对大鼠母体一般状况和子育均安全的剂量为25 mg·kg-1;未见本品有潜在的遗传毒性。

【关键词】 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 胚胎胎仔发育毒性  遗传毒性  大鼠

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冻干粉针的主要成分是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dimethylaminoethyl ginkgolide B mesylate),化学名称为10O(N,N二甲胺基乙基)银杏内酯B甲磺酸盐。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是由银杏内酯B结构修饰而成的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化学药物[15]。其由于水溶性好,故做成冻干粉针,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发作期,已作为一类新药注册申报。为了保证供试品的安全使用,了解有无潜在的致畸作用,我们对其进行了大鼠的胚胎胎仔发育毒性实验研究,同时采用常规遗传毒性试验方法,观察其是否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物

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冻干粉针由江苏柯菲平医药有限公司提供,规格为每瓶40 mg;批号为061001。实验时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配成所需的受试药液。

1.2 动物

SPF级SD大鼠,雌鼠150只(体重210~230g),雄鼠75只(体重255~280g),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合格证号SCXK(沪)20070003;清洁级ICR小鼠,雄性,6周龄,体重22~26 g,合格证号SCXK(苏)20020031,购自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房室温控制在20~26 ℃,相对湿度为40%~70%。所有孕鼠用全价颗粒饲料喂养,动物进入动物室后适应环境1周。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菌(S.Typhimurium)TA97、TA98、TA100、TA102、TA1535,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江苏省药品检验所提供。

1.3 方法

1.3.1 大鼠胚胎

胎仔发育毒性试验 SD大鼠按雄与雌1∶2合笼,合笼时间5 d,对雌鼠的阴道涂片进行显微镜检查,查见者定为妊娠0 d。将孕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环磷酰胺(CP)阳性对照组以及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各组依次尾静脉注射(iv)5 ml·kg-1注射用生理盐水、2.8 mg·kg-1注射用CP和100、50、25 mg·kg-1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冻干粉针,于妊娠6~15 d连续给药,每天iv给药1次,连续给药10 d。每天观察孕鼠的摄食、饮水、生长等一般状况,于妊娠0、3、7、10、13、16、20 d称取体重。妊娠20 d处死孕鼠,记录黄体数、死胎数、着床数、吸收胎数、活胎数以及活胎体重、性别、外观异常等。约1/2胎仔固定于Bouin液作内脏检查,另1/2固定于70%酒精作骨骼畸形检查。

1.3.2 Ames试验

试验采用TA97、TA98、TA100、TA102、TA15355株菌,标准平皿掺入法,在加S9和不加S9的平行条件下测试。试验浓度依次为每皿5000、2000、500、200、50 μg。

1.3.3 CHL染色体畸变试验

先测定50%生长抑制浓度(IC50),根据IC50确定试验浓度为800、400、200μg·ml-1。CHL置培养瓶中培养72 h后换液,加入受试物。另设溶剂对照、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组。阳性药分别为:-S9即丝裂霉素(MMC,0.4 μg·ml-1)和+S9即CP(20 μg·ml-1)。加S9组另加0.5 ml S9混合物,用1640培养液在37 ℃培养6 h后换液,继续培养18 h收获细胞;不加S9组药物接触细胞24 和48 h后收获细胞。在收获细胞前4 h加入秋水仙碱(0.2 μg·ml-1 )。细胞经甲醇冰醋酸固定,Giemsa染色。每一剂量组观察100个中期分裂相细胞,记录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异常,以百分率表示细胞畸变率。

1.3.4 小鼠骨髓微核试验[6]

ICR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小鼠静脉注射本品急性毒性LD50为520.99 mg·kg-1。小鼠微核试验剂量设为260、130和65 mg·kg-1。另设生理盐水溶剂对照组和CP阳性对照组(40 mg·kg-1)。小鼠静脉注射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3 d。末次给药后24 h采集股骨骨髓涂片,甲醇固定,Giemsa染色。在油镜下每只动物观察2 000 个嗜多染红细胞(PCE),记录含微核细胞数。同时观察200个嗜多染红细胞(PCE)计数中见到的幼红细胞(NCE)数,计算PCE/NCE值。

1.4 统计学处理

孕鼠的体重、摄食量、黄体数、胎盘重,胎鼠的身长、尾长、体重,窝平均活胎数均用t检验;胎鼠的吸收率、死胎率及骨骼、脏器的畸形率、微核试验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对大鼠胚胎胎仔发育的影响

2.1.1 动物一般状况观察

给药期间对每只大鼠进行观察,未见流产、脱毛、窒息、厌食、共济失调、发绀、立毛、皮毛粗糙、惊厥、呼吸困难、鼻出血、凸眼、流泪、眼睛分泌物增多、活动过强、活动抑制、旋转、嗜眠、腹泻、粪便和尿液等排出物中带血或其他颜色等中毒症状。与溶剂对照组相比,高、中、低剂量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组孕鼠体重增加无显著差异(P>0.05)。而CP组与溶剂对照组相比,13 d以后体重增加明显抑制,体重增加幅度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于妊娠0、3、6、10、13、16、19 d分别记录加食量,次日称取剩食量,计算耗食量,各剂量组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CP组在13 d耗食量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P<0.01),其他时间无显著差异。

2.1.2 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对胚胎形成的影响

母体检查结果见表1。CP组的活胎数、吸收胎数、黄体数、子宫总重及胎盘总重低于溶剂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01)。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吸收胎数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组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CP组和低剂量组分别有死胎1例,与溶剂对照组比,未见统计学差异。高、中、低剂量用药组与溶剂对照组相比,着床总数未见异常。

2.1.3 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对胎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除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 50 mg·kg-1组对胎鼠尾长有抑制(P<0.05)外,与溶剂对照组相比,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其余剂量组对胎鼠身长、尾长和体重均未见明显影响 (P>0.05)。CP组则抑制胎鼠生长发育,对胎鼠身长、尾长、体重均有明显影响,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外观畸形发生率:CP组除2例无尾、1例足内翻(P>0.05)外,未见其他外观畸形发生(表2)。

2.1.4 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对胎鼠内脏和骨骼畸形的影响

采用胎鼠徒手切片法进行内脏检查,结果:除CP组出现腭裂1例、无眼1例、肾积水3例外,溶剂对照组和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高剂量组中未见内脏畸形,因此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中、低剂量组未作检查。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高剂量组的胸骨畸形(5例子代胸骨骨化不全,18例第5胸骨节缺失)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另有5例枕骨Ⅰ级骨化不全,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中剂量组的胸骨畸形(3例子代胸骨骨化不全,13例第5胸骨节缺失)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另有7例子代枕骨骨化不全,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组出现1例子代枕骨骨化不全,1例子代胸骨骨化不全,4例第5胸骨节缺失,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CP组有51例子代枕骨骨化不全,部分枕骨只有两个较大的骨化点,30例子代胸骨骨化不全,44例第5胸骨节缺失,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01),另有1例肋骨13肋短小,1例有14肋,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表1 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对致畸敏感期妊娠母鼠的影响(略)表2 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 对致畸敏感期胎仔生长发育及外观影响(略)

2.2 对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菌落数的影响

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各剂量组平板背景菌苔正常。菌落计数表明,5个剂量组中TA97、TA98、TA100、TA102和TA15355株菌,在加和不加S9条件下的回复突变菌落数未见剂量依赖性增加,各阳性对照组回复突变菌落数明显增加(表3)。因此,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对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菌无诱发作用。表3 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的Ames试验结果(略)

2.3 对CHL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影响

不加S9条件下,细胞接触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 24 h,剂量为800、400和200μg·ml-1时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依次为0、1%和2%。接触48h时,高、中和低3个剂量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依次为1%、0和0,未呈现剂量依赖性增加。阳性对照组24和48 h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20%和38%。加S9条件下,细胞接触同样剂量的甲磺酸胺银杏内酯6h,随后继续培养18h,高、中和低剂量组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依次为2%、2%和0,未呈现剂量依赖性增加。而阳性对照组的畸变率为29%。因此,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的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

2.4 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影响

给药期间及给药结束观察,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各剂量组小鼠、溶剂对照组小鼠和CP组小鼠外观及行为活动均未出现异常。经骨髓涂片微核计数,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微核率无明显差异,嗜多染红细胞与幼红细胞比例也未见明显改变(表4)。表4 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结果(略)

3 讨论

银杏内酯B是中药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抗休克、保护心脑血管及治疗急性胰腺炎等,是治疗急慢性脑缺血疾病的有效药物[4]。有报道显示,5 mg·kg-1银杏内酯B 能降低大鼠血浆促炎因子含量, 提高IL12和细胞因子拮抗剂含量[7],8、4 mg·kg-1银杏内酯B可明显减少三氯化铁致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塞程度[3];银杏内酯B 10μmol·L-1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损害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拮抗PAF和抑制自由基的产生[8]。因此,银杏内酯B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银杏内酯B化合物为白色结晶,水溶性极小,临床作为注射剂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通过合成银杏内酯B衍生物(XQ),解决了其水溶性低的问题,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实验表明,XQ对PAF、ADP、AA、CO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其中对PAF诱导剂的作用强于银杏内酯B,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拮抗PAF受体有关[9]。本研究从生殖毒理的角度研究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冻干粉针的潜在胚胎胎仔发育毒性及安全使用剂量,并检测其是否存在潜在的遗传毒性。

本研究表明,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冻干粉针对母体一般状况和子育均安全的剂量为25 mg·kg-1,其剂量显著高于上述有效剂量。低剂量组虽有1例死胎出现,但并无统计学意义。在本实验室以往的实验中,空白对照组也偶有死胎出现,应属正常现象。遗传毒性3项试验即Ames试验、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说明在目前试验条件和剂量下,甲磺酸胺银杏内酯B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作用,即无明显致突变性。随着对其药理及毒理学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可望成为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参考文献

[1]秦引林.甲磺酸10O(二甲基胺基乙基)银杏内酯B半水结晶及其制备方法:中国,101186610[P],20080528.

[2]黄贱英,孙建宁,梅世昌,等.银杏内酯B对缺血/再灌脑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24(2):269272.

[3]张硕峰,贾占红,吴金英,等.银杏内酯B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6,20(4):229231.

[4]赵志伶,夏时海,陈虹.银杏苦内酯B的临床和药理学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2006,17(2):132135.

[5]焦向英,罗宁,支建明,等.血小板激活因子及其拮抗剂银杏内酯B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2,16(2):8187.

[6]颜士岩,张东生,顾宁,等.肿瘤热疗用F2O3纳米磁性粒子的生物相容性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4 (1):812.

[7]邸瑶,夏时海,佟长青.银杏苦内酯B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22):21692173.

亿以内数的读法范文3

(一)创设情境,质疑生成

师: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全国及部分省(市)、区的人口情况。

多媒体课件出示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总人数(1370536875)及北京(19612368人)、广西(46026629人)、台湾(23162123人)、(3002166人)、四川(80418200人)的人口数。

师:通过观察数据,你从中归纳出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知道了我国的总人口数。

生2:我还知道北京的人口数。

……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数学信息有什么特点?

生:这些数很大呀,比我们学过的数大得多。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比万大或大得多的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类数的读、写规则。(板书:亿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数据产生认知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师:现在来看一看云南省的人口普查情况。

1?郾多媒体分别出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云南省(45966239人)、昆明市(6432000人)及西山区(670300人)人口数。

生1:呀!我们云南省的人真多。

生2:到底是多少呀?

师:你们会读这些数吗?试一试。

生1:西山区的人口数,读作六十万七万零三百。

生2:西山区的人口数读作六十七万零三百。

生3:云南省的人口数读作四千万五百万九十万六万六千二百三十九。

生4:不对,应读作四千五百九十六万六千二百三十九。

(教师把学生不同的读法板书在黑板上,不做订正,留到后面再讲。)

(设计意图:让学生试读这几个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学生读数的“生成”,使后续的教学准确定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期。)

师:要准确地读出这些数,要知道哪些知识呢?

生1:对照数位顺序表就能读出来。

生2:还要知道新的计数单位。

2?郾认识万位以上的数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数位?

生:我们学过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和万位。

师:请同学们整理出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

(学生用作业单动手整理,集体订正。)

师: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读出这些数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呀?

生1:数位不够。

生2:我们学的数位只有五个,这些数数位比五个还要多。

师:要读出这些数,还要学习新的数位。你还知道哪些新数位呀?

生1:我知道有十万位,百万位。

生2:我知道有千万位。

生3:我还知道有亿位。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迁移。)

3?郾认识万以上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些数位的呀?

生1:我是从计数器上看到的。

生2:我是预习时从书上知道的。

师:我们知道一千一千地数,十个一千是一万。如果我们一万一万地数,十个一万是多少呢?

(学生用计数器一万一万地拨珠子。)

师:谁能用计数器给全班同学演示一下。

(指定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学生边拨珠子,边数。当学生拨到九个一万时……)

师:九个一万再拨一万是多少?

生(齐):是十万。

师:十个一万是多少?

生(齐):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个一万是十万)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万位上拨了十个珠子,(万位上)满十向前进一位的过程。)

师: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万位的前一位是什么位?

生:是十万位。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十个一万是十万,所以万位的前一位是十万位。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十万位,如果十万十万地数,十个十万是多少呢?

(学生用刚才的方法得出: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万位的前一位是百万位。)

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分别板书: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4?郾小组讨论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师:我们以前学习了个、十、百、千、万,今天又学习了十万、百万、千万、亿,你们知道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

生1:是数位。

生2:不对,没有带着“位”字,应该不是数位。

生3:是计数单位。

师: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叫做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哪一位上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师:同学们怎样证明你的发现是对的?

生: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百万……

师:同学们通过拨珠、数数、观察,发现了它们的规律。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拨珠子,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加深了对“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理解,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5?郾认识数位顺序表。

(1)认识“数位”。

师:同学们能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些计数单位排列起来吗?

(学生用作业单整理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理解数位。)

(2)认识“数级”。

教师指着刚开课时学生试读的两种情况(略)。

师:我们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现在回头看一看同学们刚才的读法,哪一种读法是对的!

生1:西山区人口数的正确读法是:六十七万三百。

生2:云南省人口数的正确读法是:四千五百九十六万六千二百三十九。

师:错误的读法错在哪里?

生:四千万五百万九十万六万六千二百三十九是“万”读重复了。

生2:四千万五百万九十万六万,其实就是四千五百九十六万。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读数的错误(生成)让学生自我认识、订正,有利于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知识。)

师:同学们读这些大数还有困难吗?(大部分学生表示没有困难,有几个学生举手表示有困难。)

生:这些数数字比较多。

师:如果数字太多,就把这些数分开来读。分成几个部分读好呢?

生:分成两个部分。

师:你能上来分一分吗?

(引导学生把数位顺序表中的数在千位和万位间各画一条虚线隔开。)

师:这样,这个数就被分成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几个计数单位?

生:被分成了两个部分,每个部分有四个计数单位。

师:我们把一个大数从右到左每四个计数单位分做一级,第一个叫“个级”,从万位起的四个计数单位叫做什么级呢?

生:叫做“万级”。

师:这就是我们国家所使用的四位分级法,每四个数位分一级,依次叫“个级”和“万级”。这样分级有什么好处?

生:方便读数、写数。

师:千万位的左边是什么数位?

生:是亿位。

师:为什么不是“万万位”呢?(生没回答)如果千万位的左边是万万位,会有什么结果?

生:万级就含五个数位了。

师:千万位的左边是新的一级的开始,这个级我们叫做“亿级”。10个一千万就是一亿,所以,千万位的左边就是亿位。

师:比亿大的数我们以后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整理出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加深对该知识的理解,有利于亿以内数的读写。)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郾利用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读出下面各数。

出示:全国人口总数(1370536875);云南省人口数(45966239人);昆明市人口数(6432000人);西山区人口数(670300人)。

2?郾学生自由读数,集体订正。

师:怎样才能又对又快地读出多位数?

生:分级读最快。

师:谁能把这四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生:最大的是1370536875,其次是45966239,第三是6432000,最小的是670300。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和十万位的大小。)

师:同学们,说说在实现生活中哪些地方常用到万以上的数。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评析:

周俊(小学高级教师):西山区棕树营小学唐启盾老师执教的“亿以内数的认识”一课,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一课程理念。这节课有以下特点。

1?郾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起点,生成新知识。在教学的起始环节,教师先问学生“以前学过哪些数位”,然后,让学生整理出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接着,问学生用以前学过的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能不能读出这些数。学生回答“不能”,因为“数位不够”后,教师进一步启发:“要读出这些数,还要学习新的数位。你们知道哪些新数位呀?”从而引出“亿以内数的认识”。

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是数学学习的知识性目标。“亿以内数的认识”的知识点是:亿以内数的读法,认识并理解对应的计数单位、数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唐老师正确把握了学生的知识起点(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数位顺序),将万以内数的数位知识顺势迁移到亿以内的数,进而生成了“新的数位”,使新知识的学习底蕴厚实,过渡顺畅。

2?郾结合实际,合理预设、自然生成。在教学的第二环节,唐老师结合实际对教材进行了加工处理,将“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换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由于使用了人口普查的最新数据,克服了教材内容的滞后性,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些数据的特征,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这些数学信息有什么特点?”学生准确地说出这些数很大,比我们学过的数大得多。自然生成“大数”的概念。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体现数学活动的教学。

在教学的第三环节,教师先出示云南省、昆明市及西山区的人口数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尝试读亿以内的数。

不同的读法(教师尚未订正),折射出新旧知识的冲突,学生产生了急需解决问题的愿望,于是教师顺势提出:“要准确地读出这些数,还要知道哪些知识呢?”自然进入对新的计数单位的探究,使掌握大数读法的关键性知识得以突出。

认识万以上的计数单位、数位以及“数级”是第四教学环节的重点,也是认识亿以内数的关键。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一千一千地数,十个一千是一万”的基础上,提出:“如果我们要一万一万地数,十个一万是多少呢?”接着,让学生用计数器一万一万地拨珠子认识十万,如此反复,相继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哪一位上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唐老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及合作者的角色,预设并参与了学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在实践中学习,在解决问题中学习,逐步形成数学能力。

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充分了解学情,课前充分“预设”,课中适时引导“生成”,真正实现“为学生的发展而教”。

李静(小学高级教师):教材虽然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蓝本,但并不能因此成为“圣旨”,因为它要面对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在充分理解教材和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重组,甚至超越教材,让教材与时俱进。如,“亿以内数的认识”一课,唐老师就是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对教材情境图进行了合理的改动。教材中的情境图出示的是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这些数据认识大数。而唐老师为了让教学素材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学生,把情境图换成了2010年我省人口普查的数据(云南省45966239人,昆明市6432000人,西山区670300人),这样的变换让学生产生了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赵艳(小学高级教师):我们允许学生出错,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错误是一种反正,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意识,推动学生主动地建构和发展。数学教学活动如果只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那肯定很枯燥乏味,所以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自我否定”往往表现为学生对自我错误的再认识过程,所以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具有教学价值,教师处理得当,课堂会因为出现错误而鲜活起来。唐老师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时,课一开始便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2010年人口普查的资料中引出数据,然后鼓励学生大胆试读。学生试读中出现“六十万七万三百”、“六十七零三百”、“四千万五百万九十万六万六千二百三十九”等错误读法时,“错误”成为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宝贵资源。这时,唐老师并没有立即做出判断,而是将学生试读的信息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判断。不同的读法使学生的认知发生了碰撞与冲突,“错误资源”成为了教学新知的出发点,成为了学习的新契机。究竟亿以内的数怎么读才是正确的?这一疑问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探究活动由此展开。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回忆旧知,计数器演示等活动,发现了读较大数要进行分级,知道了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了数级、数位,在掌握了数位顺序表以后,学生自主地发现了试读数时出现的问题,从而纠正了各种错误读法,解决了问题,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唐老师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资源,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对先前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以求得新的深入认识。唐老师的这一教学尝试值得我们借鉴。

杨粉英(小学一级教师):课堂的主体是一个个鲜活而各不相同的生命体,教学过程又是一次次思维的碰撞。因此,教学中出现教师预设之外的生成时有发生。对于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生成,有的教师充耳不闻,有的则有意将各种有价值的生成拉回到自己的预设之中,这是忽视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悟的做法。然而,唐老师执教的“亿以内数的认识”却给人与众不同的感受。

事实上,唐老师在课前的工作与其他教师是没有区别的,同样是对教学进行精心的预设,同样制作了课件,课堂也出现过预设之外的生成,而不同的是对待课堂生成的处理方法。面对预设之外的生成,唐老师并没有回避,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不停地调整自己的教学。例如,幻灯片的出示,就是依据学生的需要进行选择。与那些按部就班地实施自己的预设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教学相对照,唐老师这节课的教学显得比较“乱”,然而,这种“乱”实质上是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懂得与学生交流,善于分析学生的思想,这样的“乱”也彰显了教师的教学机智。因此,教师不要怕“乱”。这里所谓的“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意外,而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来调整自己的教学,不是混乱。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影!”

刘松英(小学高级教师):学生在学习新知前,绝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入手,确立适应学生的教学起点,这样的教学学生才会感兴趣,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一课,如果老师按部就班地把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和读、写法一一罗列给学生,相信学生能学会,但课堂就会是一潭死水,何谈兴趣的培养?唐老师教学这一课时,开课就给出了一组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数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后西山区(670300人)、昆明市(6432000人)、云南省(45966239人)的人口简况,提出问题:“这些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由于学生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认识,因而在比较中自然而然地建立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有的学生还知道十万、百万等计数单位,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来确定新的教学起点。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试读,学生读成四千万五百万九十六万六千二百三十九、四千万五百万九十万六万六千二百三十九、四千五百九十六万六千二百三十九……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哪种读法正确,而是引导学生把这个大数写在数位顺序表上,让学生体会“位置值”的概念后再引导学生讨论哪种读法正确。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学生一直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急于想知道到底怎么读才是正确的,有着强烈的交流、表现自我的欲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亿以内数的读法范文4

一、开门见山法

所谓“开门见山法”是指单刀直入,直切主题,在上新课前,不加以其他环节,由教师直接引出新授课内容。这种导入新课方法的优点是:第一,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直接明了,简单高效,节约大量课堂时间。 第二,可以适时地破题质疑,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开门见山法主要适用于与以前所学知识无联系的新知识的传授,因为对于此类新知识的传授,由于无旧知识可以迁移,因此采用直接切入主题的开门见山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就最为适宜,开门见山的方法优点显而易见,但缺点也较多,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适用范围窄,由于省去了导入新课这一阶段的很多时间,因此课堂结构就会显得疏散。

二、复习引入法

所谓“复习引入法”就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方法。由于数学教材的编排是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编排,因此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新知识的学习就必须以旧知识为基础。复习引入式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就适应了这一特点,它在许多的数学知识的传授中,应用非常广泛。

复习引入法的基本模式是:先复习与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再由旧知识引出与之有联系的新知识。例如我们在四年级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时,就可采用复习引入法。由于在三年级,就已教学过万以内数的读法,很显然,亿以内数的读法,就是建立在万内数的读法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组万以内的数,让学生读完后,说出万以内数的读法法则,这时教师可以问:“刚才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那么五位、六位、七位、八位等这些较大的数怎么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复习引入这一导入新课的方法,应该说包含两个步骤,即先复习再引入,“复习”这一步可以采用教师提问题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教师出示复习题的方式。教师在出示复习题时可以让学生口答(例如口算等较简单的题目),或者学生独立作业的方式(例如计算等较复杂的题目)。而“引入”是在“复习”完成后向新课过渡的阶段,是“复习引入”中一个重要环节,缺少这一环节,就显得结构不严密,失去了导入新课所要达到的目的。“引入”中,教师可以直接陈述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内容,也可以采用提出疑问,设置悬念的方式。

“复习引入”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的应用,前提是必须有旧知识作为迁移,因此在数学这一知识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中,应用得非常广泛。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接受新知识,加强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同时会使整节课教学结构紧密。

三、创设情境法

这里所说的创设情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新知识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从而激发学生思维和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这一导入新课的方法与上述两种有很大的不同,它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创设情境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做实验等方式来实现,从而用一种别具一格,饶有趣味的方式来达到引入新课的目的。例如,在教关于“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它的导入新课可以通过教师说故事来设计:在数学王国里,有很多很多的数,其中有一对兄弟俩长得非常相似,(板书:257.6 25.76)你能分辨出它们的大小吗?如果这兄弟俩能相互团结,和睦相处那该多好呀。可是257.6依仗自己大,对25.76不仅不爱护,反而经常欺负它,这件事被生活在它们身边的小数点知道了。小数点决定要为25.76讨回公道,机会终于来了,这天257.6又在耍威风,那神气劲儿就别提了,就在它得意洋洋的时候,小数点悄悄地从“7”的右下角来到了“2”的右下角(教师操作橡皮泥小数点),大家再看这个数(手指2.567)还能神气吗?为什么呢?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什么问题呢?那就是小数点位置移动能使小数的大小发生变化。那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上面这个例子就说明在导入新课时,可以把枯燥无味的导入新课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亿以内数的读法范文5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学重、难点:

1、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2、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学具准备:

计数器若干、学生课前收集的大数

活动过程:

活动一:读、写更大的数。

1、学生交流收集的生活中的大数。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

(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

(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

2、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根据大小进行分类,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自己归纳读数的方法;接着与学生讨论“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学生在进行读数时,必须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同样,在写数方面,也可以分两步进行,先写“亿以内的数”,再写“亿以上的数”。

3、如果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没有特殊的多位数,如“级的中间零”、“级的末尾零”等,教师可以作一些补充,也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这些特殊数据的读写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导。

4、总结讨论。

(1)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

(2)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活动二:完成试一试,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第6页“试一试”第1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说一说”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一些当地的有关人口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出一些比较大的数据,以便于学生能体验到大数据的实际意义。同样,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其他方面的数据,如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的产值、城区面积等,通过一些具体的、可以感受的数据,了解较大数据的意义。

第2题,在学生写数时,安排一些学生身边可以感受的具体参照物进行比较,对学生理解较大数的意义是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写数时,除了让学生掌握写数的方法,能正确写出各种较大的数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能感受到较大数的意义。因此,组织一组组可以对比的数据,说说它们的实际意义是写数的基础。

活动三:实践练习。

学生完成练一练的题目,先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第7页“练一练”第3题,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万以内的数”时已经有了基础,所以在练习本题时,可以先安排比较一些“万以内的数”的大小,让学生自己总结比较数的方法。然后,出示一些数据比较大的数,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也可以安排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据进行比较,如地区的住宅面积的比较、地区的财政收入比较。经过学生自己的比较与交流,让他们自己概括出较大数的比较方法。

第4题,本题的练习首先安排学生进行读数练习,接着让学生观察所读的数与哪一个数是对应的,然后用线连接起来。练习本题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从较复杂的背景中会善于观察,懂得会用排除的方法寻找对应的数。如果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好,数据安排的干扰性可以更大一些,以促使学生认真地观察,并让他们说一说寻找对应数的方法。

第7页“实践活动”可以安排在新授学习前进行,也可以安排在学习了多位数的读写后进行,这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板书设计:

大数的读、写

亿级万级个级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

亿以内数的读法范文6

出示:6027000、210706、5306000、610000000、53060000000

师:你能读出这些数吗?

在读6027000时教师提问:这个数有4个“0”呢,我怎么只听到一个零?

生:因为每一级的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师:210706只有两个“0”,为什么都读出来了?

生:它的两个“0”都在个级的中间,而且没有连着,所以都要读出来。

师:除了“0”以外,这5个数里,都藏着一个相同的数字是几?在作业纸上画下来。

学生找出相同的数字“6”。

师:这5个“6“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生:不同。

师:谁能说一说这5个“6”各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汇报。

师:这5个数中有两个数很相似,是哪两个数?

(学生汇报后出示:530┆6000、 530┊6000┆0000)

师:这两个数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学生汇报后,填一填:

5306000是由530个( )和6000个( )组成的

53060000000是由530个( )和6000个( )组成的

【反思】

一、知识的统整。

《亿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要巩固训练的知识点很多。以上教学片段中教者对知识点进行了巧妙的梳理和整合。1、读法的整合。通过6027000和210706这两个数在读法上的对比,对多位数的读法进行有效的训练。2、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整合。通过让学生找一找每个数中“6”所处的位置,说一说不同数位上“6”所表示的意义,完成数位和计数单位这两个易混概念的再次建构。3、数的大小和数的组成的整合。通过5306000和53060000000两个数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对比,去感受数的大小和数的组成。

二、过程的开放。

以上的教学片段教者精心选取了“6027000、210706、5306000、610000000、53060000000”这5个典型数据,将本节课练习的重点以开放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者再以巧妙的问题设计为串连,引导学生进行了观察、对比、提炼、辨析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在不知不觉中依次解决了多位数的读法、计数单位的意义、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组成等一系列的练习内容。数据的选取简单却不割裂;问题的设计精致而不雕琢,过程的实施开放而不铺成,将练习的效益发挥到了极致。

三、思维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