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文1

我认为数学是一门让人变得更聪明的学科。学习数学主要是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获取知识,重视的是方法;应用知识,强调的是策略。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应用知识的策略可以说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但都离不开知识这个基础。人就是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智力得到开发,思维得到发展,变得更聪明。我在教学中注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重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求学生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让每个注意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营造不懂即问的学习习惯,对于有些题目由于学生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学生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是难免的,让学生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学生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学生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在抓好教学成绩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我深深地感觉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对孩子自制能力及稳定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就数学学科中的书写习惯来说,这是小学生一项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在低年级学生中更应该加强培养。如指导学生如何握笔、运笔,教会他们写数字的顺序,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等。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去做的话,得到的益处将会影响其一生。所以我在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采取了各种方法来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1

首先,充分利用教师范写的作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的教师一定做到。特别是板书时,一定要做到笔画规范、字迹工整、排版美观整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们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老师良好书写习惯的影响。

第二、重视书写指导,采取多样的评价措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的一方面就是爱听赞扬的话,有竞争得胜的心态,渴望得到老师和大家的肯定和表扬。我对学生作业的书写漂亮的作业,一律在作业本上写上表扬激励的话语。我经常通过传看书写工整、本面整洁的学生作业这种方法,鼓励书写方面做得好的孩子,鞭策书写不好的学生,取长补短,促使其他学生向写的好的同学学习。我还经常举办作业展评,时常将书写漂亮的学生作业展览出来,让书写认真的孩子感到高兴,书写不认真的孩子会暗下决心努力向上,力争也能让老师展览出来。当然好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促而就的,教师也应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在每次作业时也应当重视学生书写情况,不管是课堂作业或是课后练习,都应在孩子初学时,多加指导和帮助。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在多年工作实践及数学教学工作中,还使我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习惯要逐步内化,使之成为稳定的学习品质,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教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从小行为入手,良好学习习惯一定能养成。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文2

【关键词】: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 方法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把学生分为每四人为单位的小组,实行组长责任制。小组内的学生以此进行1至4的编号,而组长可以是小组内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也可以是小组四个学生轮流担任。课堂中,老师提出相关课题,作为小组成员讨论的主要客体,对小组内学生规定不同的任务,最后经过四个学生的共同努力来解答问题。对于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来说,采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可以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本文提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与相应的合作学习的措施,从而更好的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

一、目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讨论时机把握不精准。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把握讨论的时机是至关重要的。掌握准确的讨论时机,不但可以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是充分开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点。但是部分老师不能合理的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时机,致使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效率低下,并且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2、小组成员分配不合理。部分老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并没有将小组成员的合理性考虑充分,分配组员比较随性,致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不足。有的小组四个人的成绩都偏差,而有的小组则四个人的成绩都偏好,让成绩不好的学生成为合作学习中的旁观者,无法使得全部学生都充分的参与进来,这就失去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效果。

3、组内分工不合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尚未形成合理的分工办法,致使小组中的学生不明白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所许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完全就是表面形式的活动;而在小组成员互相讨论的时候,多数组员只是发表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根本没有对问题做更深层次的探讨,致使小组合作学习失去了共同促进的作用;不合理的分工,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影响,并且无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改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措施

1、把握合作学习的机会。学习是学生自身的行为。一个人的学习领悟是自己的事情,不能靠他人来代替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在学生认识到学习的快乐以后,再开展合作学习,老师要依照教学知识点的需求,掌握适合交流的机会。通常来说,讨论较难的问题时,组织学生之间进行探讨,可以选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当学生认识不清楚时,组织小组之间展开辩论来使学生领悟。在学习后,小组学生之间进行学习经验交流,把自己的快乐传染给大家。例如:“圆的面积”是小学数学教学难点和重点之一,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对圆的面积计算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发表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在给予适当的点评。

2、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把学生之间个性差异的互补效果发掘出来。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就需要构建比较固定的故作小组。为了教学方便,通常应把四个学生分为一组,这就可以把前后两排学生组织在一起。老师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一个小组应该由特点及成绩不同的学生组成,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对小组内的学生进行编号,而组长最好是小组内的学生轮流来担任,这样能够锻炼小组内每个学生的组织能力。经过构建这种相对稳定的组合,合作学习就可以有条不紊的开展,方便老师进行教学。小组中每个学生的不同,可以有效的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让学生之间优势互补。

3、参与小学生的小组合作,老师要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当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必须要离开讲台,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加各个小组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听取学生的意见,发现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为合作学习的评价掌握第一手材料。老师在参加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思想受到阻碍时,要及时给予点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想,将合作学习始终贯穿在学生与老师之间,以此来获得最佳成效。

三、合作学习后的评价

要想让合作学习每次都有所进步,我们就必须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比如我们可以为小组集体评价设计评价表格,这其中可以包括学习的过程、每个成员不同的表现、参与时间、团队程度,当然也包括每个人的发言与合作目的的接近性等。这些评价有利于我们选出最优秀的合作小组,从而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和进步。当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能每个小组的任务有所不同,教师在设置评价标准的时候也应当有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习的顺利开展,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进步。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改变学生在传统教育方法中产生的厌倦与乏味的感觉,还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拓展思维的环境,并且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凝聚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文3

关键词:情境教学;数学课堂

现阶段,在课堂中一些热闹的情境创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时候表面的华丽热闹让学生远离理性的思考,甚至和原有的属性很牵强的联系在了一起。深入探究,还是没有真正的把握到情境教学的内涵。笔者经过多次的归纳并分析和探究其原因,通过一些点评典型的课例,把常见的误区指出来,创设数学课堂情境的内涵所在。“良好的情境在事件的发展中起积极作用,不良的情境在事件的发展中起消极作用”。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拉动着学生的爱好、兴趣、求知欲,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主动和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关注学生学习,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也更促使教师很好的发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1创设数学课堂情境的教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多创设案例,生活和学习相结合,教师之间可以总结经验交流情况。

1.1不应为了情境而情境,情境的创设应该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服务。

在课堂中学习《余角与补角》的时候,个别的老师利用视频向学生展示桌球游戏,引导学生根据桌球运动时产生的角度探索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个情景是很生动,但是似乎和这节课关联并不是很大,教师想尽了各种方法进行引导,进程缓慢,才最终得到相关结论,太过于耽误时间,由于时间问题,后续的教学又先得仓促。导致教学效果不显著。如果是在这个课堂中,教师在黑板上先画出图形,后续引导学生一起动手操作:按图所示的方法折纸,探索中一起发现折纸中的余角和补角的关系和特点并加以讨论。无形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又动脑,既节省时间又巩固学习到了知识,为以后更好的在情境中主动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1.2关注情境趣味的同时,应该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

在讲解《轴对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常识为出发点,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经典图片资料,引导出轴对称:两个图形关于直线(成轴)对称。从而继续学习到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左右两部分重合,而并非把两个通过平移的图案认定为轴对称。教师加以总结概括,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到知识。

2创设数学情境的有效性解决办法

在情境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中学生们学习的课堂效率,把情境教学创设的更加有效性是一大难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此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游戏情境的创设、悬念情境的创设、过程式情境的创设和现实情境的创设。

2.1游戏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话说:学习的源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初中生这个年龄对于任何未知的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若是可以将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游戏相结合,或是模拟游戏的情境,寓教于乐,寓乐于教。让学生们对多的参与课堂中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趣味和知识一并收获。

2.2悬念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关注是关键情境。悬念往往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找答案,课堂中可以讲述小故事并利用多媒体展示情境图片,让学生充满好奇并又有所疑惑,教师应该顺势好好的引导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在求知欲望更加的强烈的条件下,参与课堂中探索到新知识,这种情况下学到的知识也记忆更加长久。不仅仅提高了课题效率,更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3过程式情境的创设,诱导学生参与探索数学定理、规律等:

相对于结果和结论,过程就教学而言是非常的重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数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调整、证明,最后形成结论,突出了探索过程,在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规律,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清楚了来龙去脉,可以举一反三。在课堂中,讲述《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时,教师可以举例子慢慢讲解:如:(1)方程x+y=3的解有多少个?(2)点(0,3),(1,2),(2,1)(3,0)在一次函数y=-x+3的图像上吗?(3)在一次函数y=-x+3的图像上任取一点,它的坐标适合方程x+y=3吗?(4)以方程x+y=3的解为坐标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像与一次函数y=-x+3的图像相同吗?层层深入,教师有力的引导着学生进入更好的学习状态:“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相应的一次函数图像上;一次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都适合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学生稍微认知后,进一步设问“一条直线对应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那么两条直线呢?”通过几个简单问题,学生收获了一定的成就感,再次设问“两条直线的交点对应着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是什么?”通过这样规律的探究,实现数与形之间的高度统一,也体现了类比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带着问题找到答案,学习到深奥的知识。

2.4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通过生活感知数学:

现实的生活和数学都是息息相关的,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现实,让学生们深刻学习到数学的知识,会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

3总结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设置有很多种,教师可以灵活的根据不同课题的题材创设不同的课堂情境,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尽情的发挥最大的智力,使学生富有创造力。让学生真正的爱上数学课堂,变被动为主动的爱上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庞兴美,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教师》,2008,第24期(24):103-103.

[2]安宝成,浅谈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第5期(5):9-9.

[3]李振英,浅谈情景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第4期(4):256-256.

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文4

【关键词】网络白板;微课;博客;论坛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2-0052-03

让身处高山峡谷、大漠戈壁的孩子能够看到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让广大农村学生能听到全国优秀教师的讲课,让大山深处的教师也能够快速成长……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一直是农村教师的一个美好梦想。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已将这一切变为现实。我校(此处指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五中学,下文同)是一所国家级贫困县的普通中学,三面环山且海拔3000米以上。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我校就被确立为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安装建成计算机教室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给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网络――让教师的学习变得充实、愉快

自2005年被确立为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后,我校就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如规定每位教师每周上网学习不少于12小时;每周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不少于3节;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订阅教学刊物不少于3种,还号召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切磋,扬长避短,共同提高。10年来,我校教师通过远程网络搜集各种教育教学资料50000多份,他们不再为学校教学参考资料紧缺而怨声载道,广大教师边学习、边实验,他们通过阅读学习这些教学资料,深入理解了新课程改革的真正内涵,明确了新课改的目标和方向,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学会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

当前,网络学习已成为学校教师教学生活不可或缺的重点内容,老师已经能够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把学习到的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课本内容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学习已经成为自愿,教师的观念正在悄悄地更新,教师角色正在逐渐转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正在慢慢凸现。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了、劲头足了,学习效果自然也得以大大提升。

二、白板――让教师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为了持续激发教师网络教研的热情,促进教师快速实现专业化成长,学校结合电子白板正成为教育教学热点的现状,在36个教学教室都安装了电子白板。学校还利用每天下午自习课的时间对全校教师进行电子白板应用培训,让全校教师都了解电子白板的基本功用。在发现了电子白板的简单、实用性能后,老师们都燃起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热情。为进一步提升老师运用电子白板教学的效率,学校成立了中心教研室和备课组,其中,中心教研室专门负责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学科教学的研究工作;备课组则专门负责同年级同学科的备课工作。

在备课过程中,各备课组在组内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即同一单元的内容每人备一节,然后将备好的教案、课件拿出来同网上的资源比较讨论,经过反复切磋,最后各取所长,形成这一课的最终教案、课件,并将之作为本备课组成员的公用教案、课件。

在上课过程中,一般采用“说课――讲课――评课”的教学模式。即中心教研室组织备课组成员,让备课主笔人就自己的备课思路进行说课,然后同学科教研组成员一起听课,最后评课,总结经验,完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经过这一系列活动,每位教师都对教材内容烂熟于心,驾驭起来自然游刃有余。老师们上课,既有大家共同讨论、总结出的现成方案,又不完全拘泥于这一套现成方案,各人都显示出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当前,学校教师已对电子白板形成共识,即电子白板是以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途径向学生传递信息,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使课堂教学更具多样性、生动性、实效性、先进性,极大地丰富了教师教学的表现手法和形式,给教师以更多的发挥空间,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学校也每学期都组织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大赛,包括个人竞赛和学科备课组的集体竞赛,现学校已有3500多件多媒体课件资源库,几乎覆盖了高中各学科的各个知识点,其中,还有300多件在全国、省、市等各级信息技术大赛中获奖。

三、微课――让教师教学变得轻松自如

2011年,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已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悄然兴起,经过研究实践,我们认为微课更适合农村学校的学生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科教学的效率。微课是基于学科教学知识点或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进行选题、设计、拍摄和制作的,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让学生能够花最少的时间学到关键内容。与传统的教学网络资源相比,微课时长一般为5~10分钟,非常符合学生的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学习的特点,微课带来了完全不同的学习感觉:它能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如视觉、听觉、想象等参与学习,具有精巧、短小、自由、实用、高效的特点;时间上,随时随地可播放,使用方便、灵活;内容上,针对性强,富有启发性;形式上,生动活泼,极富吸引力。

对此,学校要求备课组从研究微课入手进行集体备课,同时要求定案的微课要由文字、配音、画面共同组成,要有轻松、随意的画外讲解,不出现教师本人的形象,同时还要为教学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以减轻学生压力。这样,微课的设计与开发本身就是教研过程,对课前备课、课堂实施、课后反思、教学研究等各环节都能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资源支持,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现在,教师教学越来越轻松自如,学生的自主学习已成为现实。同时,学校每学期还组织微课大赛,仍然包括个人竞赛和学科备课组的集体竞赛,现学校已有2600多节微课资源库,涵盖了高中各学科的主要知识点。其中,有20多节还在全国、省、市等各级微课大赛中获奖。

四、博客――让教师反思变得货真价实

“经验+反思=成长”,学校历来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是教师主体意识觉醒的出发点。由教师本人对教学实践及其成败得失进行反思,有利于教师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培养其学习、研究意识,促使他们更好地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提高专业能力与水平。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书写教学反思费时费力,所以敷衍、应付的多,真心反思的少,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促使教师积极地投身反思,主动地寻求发展呢?

在深入研究后,学校将教育博客介绍给老师们。撰写教育博客时,可以精选并链接互联网中有价值的教育信息、知识与资源;也可将个人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灵感迸发等及时记录和;更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天下教师,与之进行深度交流与沟通。因此,我们认为教育博客是教师教学反思和专业发展的新路径,由此,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开通博客进行教学反思,而不再是单纯书写书面反思材料。

在博客里,教师可自由发表自己的困惑、感悟、观点,随时记录优秀教案、教学方法和策略等,并反思其行为形成的原因,从而将感性、表面化的教育经验提升、内化为自身的教育智慧,最终实现专业成长。此外,博客以特有的“平等、开放、共享”的机制,打破了传统的信息孤岛状态,有助于信息资源的聚集和共享,很好地满足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成长”等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需要。

以前,教师之间的交流多是通过研讨会、专题讲座、外出参观等方式进行,这些常常受到时间、空间、经费等物质条件的限制,而博客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打破了学校、学科、地域的界限,拉近了时空距离,教师借助网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分享其他教师的思想、经验、方法,从而开阔专业视野、提升专业水准。同时,当教师碰到教学上的疑惑时也可以发在博客中,恳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帮助解惑,这样专家就可以通过博客对教师进行跨越时空的引领。至此,通过博客就形成了一个开放的沟通社区,大家相互协作,共同分享,各得其所。久而久之,教师就会逐步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提高了反思技能,体会到反思的重要价值和反思能力对自身成长的意义,进而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热情。

学校要求教师的博客版块要包括教学反思、教学日志、教学案例、小课题研究、专业阅读、参考资料等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每学期结束时再进行评比,评比内容包括博客内容、访问次数、关注人气等。几年来,教育博客已经融入学校教师的教育生活中,老师们对待博客的态度已经由最初的完成任务转为自觉、主动地耕耘、播种。

五、论坛――让教师科研变得扎实、高效

论坛是教师通过互联网开展教学研究,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网络空间,对提高互动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2008年开始,我们就在学校的网站上开设教育论坛,并且规定所有教师每周五晚上8点都必须参与论坛。

教育论坛是以学校教师为主讲人的问题驱动式的系列论坛,这个论坛使老师们隐性的有效方法得以显性化。一方面,每位主讲教师带着智慧、经验和信息而来,他们的分享成为老师们提升教学技能的“点金石”。而且,作为主讲教师,他们有很强的荣誉感,能够强化他们追求卓越、不断进步的工作动机,也有利于完善优秀教师传帮带、引领辐射的团队协作机制;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论坛还是教师课题成果呈现的一种途径,是研究成果推广与运用的媒介,它更是一种推动教师不断思考、前行的力量,是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

学校应考虑教师的需要,在设定论坛主题时,覆盖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习方法、教学评价、分层作业设计等各个环节,如“课改中语文作业的布置和批阅”“高效课堂与信息技术”“如何教会学生预习”“如何表扬更有效”,等等。利用每周五晚上的时间,大家进行经验交流分享,每次论坛一般都安排两位学科骨干教师先进行主讲,然后大家讨论点评。论坛结束后,要求所有教师反思,并将反思文章记入个人博客,同时,还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践运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讨论、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