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寡人之于国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寡人之于国也范文1
五十步笑百步:
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可是却讥笑别人,出自《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范文2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寡人之於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輮(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寡人之于国也范文3
【关键词】文言文 注释 错误 疏漏
2007年版的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对旧版加以修订,更加完善,如《荷塘月色》中“妖童媛女”的“媛”,《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不阙秦”的“阙”,原来的注音是错误的,现已改正。但仍有不少注释有待商榷,有的是错误,有的是应注释而没注,给语文教学与学习带来不便,本文列举其中一些典型例句,供大家讨论。
一、注释错误
《孔雀东南飞》:“其日牛马嘶。”课文注释:“(结婚)这一天牛马乱叫的时候。嘶,马鸣也。《玉篇》“嘶风”(马迎风嘶叫);“嘶号”(马引声长鸣);“嘶战”(嘶叫战栗);“嘶声”(马鸣声);“嘶噪”(鸣声喧杂);人喊马嘶。可以看出“嘶”用于马叫而不是牛马叫,此处应为偏义复词。
《师说》:“句读之不知。”文中注释:句读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此处应是宾语前置句,两个之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本来的句式是:不知句读,不解惑。译文: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句中的“句读”,“惑”都是要强调的宾语,动词是“知”、“解”。“句读”、“惑”前置到动词前面。“之”是标志。
《归去来兮辞》:“景翳翳以将入。“注释:景同“影”《说文解字》:“景,日光也。从日京声”景有做日光的意项。《岳阳楼记》中“至若春和景明”,就做太阳、阳光解。所以文中应读景,不是通假字。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注释:“(总算)尽心啦。焉、耳、矣都是句末语气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这儿说三个语气词连用不妥,“焉”在这儿应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即“对这件事”。“耳”“矣”是语气词连用。
《兰亭集序》:“俯察品类之盛。”注释:“地上万物的繁多。”此处应为定语后置句,译为“地上繁多的万物”。前一句“仰观宇宙之大”也是相同,译为“广大无边的宇宙”。但第一段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不是定语后置句,因为其中的“盛”是名词“盛况”在这儿做宾语。而前面的“盛”“大”是形容词做定语来修饰名词“品类”“宇宙”。还有:“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注释:“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此句为状语后置句,应译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集会。”意思没有变化,但后者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二、应注释而没注
《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应注音fǒu,通“否”。这是高中教材第一次出现,对这一用法,学生很陌生,应给以注释。后来还有:“或师焉,或不焉。”(《师说》)用在句中表否定;“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在句末表询问。在这两句中课文都给以明确的注释,必修一更应注明。
《孔雀东南飞》:“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张衡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两句中的“傍”应通“旁”,读作páng,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第16版)中有明确的解释。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中“邪”作为疑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耶”读yē在初中课文中也有这种用法,如《马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烛之武退秦师》:“夫晋,何厌之有?”此句中“厌”应通“餍”,满足。与《论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六国论》:“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的“厌”相同。并且“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相当于“有何厌”。对于高一新生应给予注音并解释。
《鸿门宴》:“据关,毋内诸侯。”“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其中“内”同“纳”。接纳;收容。在初中教材也出现了,如《中山狼传》“先生如其旨,内狼于囊。”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注释应当严谨,出现这些问题的确不合适,容易误导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不利于其以后的学习。类似有待商榷的地方一定还有,本文只是抛砖引玉,欢迎指正。
【参考文献】
[1] 胡吉宣.《玉篇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版.
[2]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寡人之于国也范文4
出自《诗经·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译文:“墓门前长着枣树,就操起斧子把它砍掉。”
2、意为:“此;这。”
出自《兰亭集序》:“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后人看了,也将会对这篇文章有所感受。"
3、意为:”那么;就。“
出自:《寡人之于国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范文5
孟子,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蒙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来源:文章屋网 )
寡人之于国也范文6
一、品味实词“无言”的言简意赅
比如《我与地坛》,大家只看到史铁生双腿瘫痪的痛苦,却无法深刻体会母亲的备受身体和心理双重痛苦的煎熬,我们就要从仔细品味细微处的实词来入手。
师:在“母亲无言的帮我准备,帮我上了轮椅车”,这几句话中,该如何理解“无言”一词呢?
生:就是不说话。
师:为什么不说话,大家能联系上文来理解吗?上文提到“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说了儿子也不听,她干脆就不说了。
生:这个词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关爱和默默地等待。
师:同学们能从“无言”这个词中读出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生:母亲朴实、坚韧、善解人意。
生:母亲虽然不说话,但此时无声胜有声,母亲也在承受压力,备受煎熬。
生:这里的无言,实际上表达的是自己的痛悔、自责和遗憾……
就这样,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的品味语言,终于明白了文字本身所承载的情感,明白了母亲的一片苦心,母亲和儿子的形象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感受语气词“焉而已”的意味深长
比如,在教授《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时,引导学生品味语气词,从而准确理解它背后的情感。
师: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此句中,“焉而已”都是语气词,很显然有些嗦,请问能不能只保留一个,这样是不是更简洁?
生:好像不行吧。
师:那么,请同学们联系下面梁惠王说这话的理由来看看,这些语气词后面蕴含着梁惠王怎样的心情?
生:从梁惠王积极赈灾,安置百姓来看,梁惠王的确对国事勤勤勉勉,尽心尽力了,因此,他应该有问心无愧的骄傲吧。
生:从梁惠王问孟子“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可能还表达梁惠王的不解和委屈吧。
师:说的非常好。所以大家看,这些语气词的背后,竟然有这样丰富的感情,现在看它们多余吗,能删除一个吗,显然是不行的。
通过以上的品味与咂摸,同学们更能深刻体会文字背后的意蕴,进而理解孟子设喻回答“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因此,梁惠王没有必要委屈,搞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必须要施仁政,行王道。
三、体悟连词“却”的不容小觑
比如,初中课本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在小小年纪的作者的眼里是最严厉的书塾,那里有学识渊博的老宿儒,又有可爱的学伴,但那里的生活是枯燥无比的,那位老宿儒竟然不让学生提与学习无关的问题,“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所以三味书屋给同学们的印象也是极其无味的,甚至有同学认为它对于少年鲁迅来说堪比牢笼。但真的是这样的吗?
师:请同学们仔细揣摩它后面的几句,“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生:先生对“我”态度有变化。最初对我严厉,或许是不了解我,或许是因为我向他提问“怪哉”是什么”这件事,后来对我好起来,或许是因为我很聪明吧。
师:仅仅是因为我聪明吗?如果从先生这个角度去感悟呢?请同学们联系前文看看,我在向先生行礼时看到的先生和我了解的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 对呀,最根本的原因是先生不会和学生记仇,因为“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师:那么,我们如何理解这里的小小的“却”呢?
生:老师对“我”的态度有了变化,“我”感到惊喜。老师并不是一个一味地严厉的人。
以上片段,我循着学生对三味书屋的感受,引导学生通过仔细品味虚词,既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寿老先生的人格魅力,又真切体会到少年鲁迅对知识的渴求以及读书的内在乐趣。因而改变学生对三味书屋是一个枯燥的地方的印象,从而准确理解作者微妙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