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金融工具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衍生金融工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衍生金融工具范文1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模型

一、引言

英国巴林银行的尼克李森因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造成14亿美元的损失,导致银行倒闭;日本大和银行案件、中国中航油事件也均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有关。衍生金融工具有两大功能,一是转移风险,二是发现价格。衍生工具通过组合单个基础金融工具,利用衍生工具的多头或空头,转移风险,实现避险目的;衍生工具依照所有交易者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定价,发现价格。衍生金融工具存在以下特点:衍生工具构造具有复杂性、衍生工具设计具有灵活性、衍生工具运作具有杠杆性,其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了审计人员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所以衍生金融工具审计是审计人员必须重视的审计领域。本文通过对衍生金融工具审计风险的分析,指出审计测试的一般模式及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特殊的审计测试:模型审计测试。

二、文献综述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这方面的文献并不多,其中绝大部分文献是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及管理对策的,如:2002年,王、常谷珍《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指出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及风险防范对策、审计测试的特殊要求;2008年,董博、李莉《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及风险管理》指出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及在这些特点之下如何进行风险管理;2008年,王琰《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与路径选择》揭示出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审计风险以及如何在其风险下的审计路径选择;而2007年,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主编的《衍生金融产品审计》指出衍生金融产品存在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和金融监管。

三、什么是衍生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同时具备下列特征,并形成一个单位的金融资产及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一是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的,该变量与合同的任一方不存在特定关系;二是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情况变化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三是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衍生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远期合同、金融期货合同、金融互换和期权,以及具有金融远期合同、金融期货合同、金融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的工具。

四、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

金融创新衍生出大量各种新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衍生金融工具为风险管理和投机行为提供了支持,同时伴随这些便利的是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衍生金融工具与审计相关的特点有:

(一)衍生工具构造具有复杂性

1.金融衍生工具如对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的模型建立和资产定价涉及金融研究领域。2.采用多种交易方法与组合技术,如:不同种期权的投资方式、股票指数期权、货币期权、期货期权、股票与期权的组合等,使得衍生工具特性更为复杂。

(二)衍生工具设计具有灵活性

金融衍生工具在设计和创新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为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通过对基础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各种组合,创造出大量的特性各异的金融产品,如组合投资、程序化交易、复杂的衍生金融组合产品。

(三)衍生工具运作具有杠杆性

金融衍生工具在运作时多采用杠杆方式,即采用交纳保证金的方式进入市场交易。一般只需交付少量的保证金或权力金即可签订远期大额合约或互换不同的金融工具,实现以小博大。这种杠杆效应在使收益可能成倍放大的同时,投资者可能承担的风险也成倍放大,微小的基础金融价格也许就会带来投资者巨大的收益或者损失,杠杆率可以达到100倍甚至更多。期货、外汇交易的保证金和期权交易中的期权费即是这一种情况。

五、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程序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中的重大错报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下列方面了解可能对衍生活动及其审计产生影响的因素:经济环境;行业状况;被审计单位相关情况;主要财务风险;与衍生金融工具认定相关的错报风险;持续经营;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

具体应用在风险导向的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程序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了解具体事项,确定审计措施

1.了解企业控制环境与内部控制,收集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信息和资料,分析并得出衍生金融工具的重大错报风险。2.针对认定的重大错报,设计风险总体应对措施与进一步审计程序。

(二)实施控制程序

1.审核被审计单位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审核有关风险的审计领域的现行内部审计资料。2.制定被审计单位的主要业务流程图,获得业务流程的可视分析,识别控制缺陷。

(三)实施实质性程序

注册会计师在设计衍生金融工具的实质性程序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会计处理的适当性;服务机构的参与程度;期中实施的审计程序;衍生交易是常规还是非常规交易;在财务报表其他领域实施的程序。

具体实施实质性程序时从以下方面展开:在报表日向交易方核对在途交易。检查各衍生金融工具的合同和交易单据。验算年末计价和损益余额调节的正确性。检查衍生金融工具的税收属性,将之与整个应实施的税务方面的审计程序相联系。

六、衍生金融工具模型审计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具有特殊性,其涉及到衍生金融工具模型的建立、数据的输入,和结果的输出,其中伴随着复杂的计量和数理模型,所以在衍生金融工具审计过程中,衍生金融工具模型审计成为审计工作的基础。审计人员必须能独立地监督与衍生产品相关的定量技术,其目的不仅在于最小化模型风险及该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而且还在于满足外部监管机构的要求并给高级管理层提供全面、完整的财务信息。就衍生产品的操作而言,管理信息的质量最终取决于提供该信息的模型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所使用的定量技术。

(一)了解和分析模型

衍生金融工具涉及的模型和数理技术非常多,有的模型用于计算债券的久期和凸性,有些模型则用于计算利率期限结构;而布莱克――斯科尔斯欧式期权定价模型则是用一个随机过程来描述构成期权股票价格的动态变化,并根据模型的理论框架导出期权定价公式:无套利定价;还有银行波动性模型、回归模型或插补模型等,这些模型导出的结果常作为定价模型的输入信息。

审计人员应该具体从以下方面了解和分析模型:

1.模型的基本理论假设、金融工具的交易方式。2.所使用的模型的假设条件是否与实际经济现象不符以及该模型的内在的局限性。3.模型常被使用的领域(特别是使用该模型的产品和市场类型)。

(二)模型的控制测试

在实施模型控制测试前,审汁人员应该已了解下列事项:

1.模型是用来做什么,模型用于何种产品的建模。2.模型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假设是什么。3.谁在使用模型,为什么要使用该模型,使用该模型的意图是什么,涉及的风险有多大。

审计人员的关注焦点在于如何筛选和测试已由开发人员所开发的模型。基于此目的,模型错误的可能发生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大类。一是模型不正确。亦即理论方法本身就是错的。二是模型正确但提供的解答不正确。即理论在运用出了偏差,可能是由于所选择的数值解决方法不当,或者是数据来源问题,而或者是数学计算中的四舍五入所致。三是编程错误。由于程序输入或者数据输入时出现差错。

(三)模型的实质性测试

完成模型的审计测试后,应抽取使用该模型的不同业务线的实际交易样本,对该样本再作检验,进行模型的实质性测试。对选出来的交易样本要进行独立评估,同时还需验证其风险数据。这一做法可以强化模型的独立测试。具体为:

1.经交易双方的一致确认,对交易的细节正确记录。2.输入参数的有效性、正确的估价。3.是否经过外部的独立验证。4.正确的风险数据和信用风险流程。

七、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审计

随着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的面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交易商们将该模型以及它的一些变形程序化输入计算机应用于刚刚营业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衍生工具的扩展使国际金融市场更富有效率,新的技术和新的金融工具的创造加强了市场与市场参与者的相互依赖,不仅限于一国之内还涉及他国甚至多国,使得衍生金融交易全球化与复杂化,使得衍生金融市场更有活力。

(一)模型描述

c=sN(d1)-Xe-r(T-t)N(d2)

其中

S:股票价格;X:期权执行价格;r:无风险利率;T:未来时刻T;t:当前时刻t;σ:股票波动率

(二)模型假设

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基于以下假设:

1.股票价格行为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模式;2.在期权有效期内,无风险利率和金融资产收益变量是恒定的;3.市场无摩擦,即不存在税收和交易成本,所有证券完全可分割;4.金融资产在期权有效期内无红利及其它所得(该假设后被放弃);5.该期权是欧式期权,即在期权到期前不可实施;6.不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7.证券交易是持续的;8.投资者能够以无风险利率借贷。

(三)模型审计注意事项

期权定价模型审计不仅要实施衍生金融工具模型一般的审计程序,还必须特别注意期权定价模型中假定股票服从高斯过程。高斯过程中假定股价的概率分布偏度为零,峰度为3且为瘦尾的正态分布,而实证研究说明并非如此。研究发现,金融过程的偏度不为零,且峰度大于3,并且是厚尾的。而在高斯过程的瘦尾假定下的期权定价,就意味着忽略了诸如股价大跌等极端情形的概率分布,在实际操作中就会低估风险,造成严重后果。实施审计程序时必须注意不同衍生金融工具标的资产价格的分布是否符合期权定价模型中所假设的高斯过程。

【参考文献】

[1]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生金融产品审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 John C.hull.期权、期货和其它衍生产品第三版[M].华夏出版社,2004.

[3] 王,常谷珍.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J].广东审计,2002年第二期.

[4] 董博,李莉.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及风险管理 [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月.

[5] 王琰.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与路径选择[J].财会月刊(综合),2008,5.

衍生金融工具范文2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模型

    一、引言

    英国巴林银行的尼克李森因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造成14亿美元的损失,导致银行倒闭;日本大和银行案件、中国中航油事件也均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有关。衍生金融工具有两大功能,一是转移风险,二是发现价格。衍生工具通过组合单个基础金融工具,利用衍生工具的多头或空头,转移风险,实现避险目的;衍生工具依照所有交易者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定价,发现价格。衍生金融工具存在以下特点:衍生工具构造具有复杂性、衍生工具设计具有灵活性、衍生工具运作具有杠杆性,其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了审计人员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所以衍生金融工具审计是审计人员必须重视的审计领域。本文通过对衍生金融工具审计风险的分析,指出审计测试的一般模式及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特殊的审计测试:模型审计测试。 

    二、文献综述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这方面的文献并不多,其中绝大部分文献是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及管理对策的,如:2002年,王蒙、常谷珍《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指出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及风险防范对策、审计测试的特殊要求;2008年,董博、李莉《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及风险管理》指出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及在这些特点之下如何进行风险管理;2008年,王琰《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与路径选择》揭示出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审计风险以及如何在其风险下的审计路径选择;而2007年,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主编的《衍生金融产品审计》指出衍生金融产品存在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和金融监管。 

    三、什么是衍生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同时具备下列特征,并形成一个单位的金融资产及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一是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的,该变量与合同的任一方不存在特定关系;二是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情况变化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三是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衍生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远期合同、金融期货合同、金融互换和期权,以及具有金融远期合同、金融期货合同、金融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的工具。 

    四、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 

    金融创新衍生出大量各种新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衍生金融工具为风险管理和投机行为提供了支持,同时伴随这些便利的是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衍生金融工具与审计相关的特点有: 

    (一)衍生工具构造具有复杂性

    1.金融衍生工具如对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的模型建立和资产定价涉及金融研究领域。2.采用多种交易方法与组合技术,如:不同种期权的投资方式、股票指数期权、货币期权、期货期权、股票与期权的组合等,使得衍生工具特性更为复杂。 

    (二)衍生工具设计具有灵活性

    金融衍生工具在设计和创新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为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通过对基础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各种组合,创造出大量的特性各异的金融产品,如组合投资、程序化交易、复杂的衍生金融组合产品。 

    (三)衍生工具运作具有杠杆性

    金融衍生工具在运作时多采用杠杆方式,即采用交纳保证金的方式进入市场交易。一般只需交付少量的保证金或权力金即可签订远期大额合约或互换不同的金融工具,实现以小博大。这种杠杆效应在使收益可能成倍放大的同时,投资者可能承担的风险也成倍放大,微小的基础金融价格也许就会带来投资者巨大的收益或者损失,杠杆率可以达到100倍甚至更多。期货、外汇交易的保证金和期权交易中的期权费即是这一种情况。 

    五、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程序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中的重大错报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下列方面了解可能对衍生活动及其审计产生影响的因素:经济环境;行业状况;被审计单位相关情况;主要财务风险;与衍生金融工具认定相关的错报风险;持续经营;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 

    具体应用在风险导向的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程序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了解具体事项,确定审计措施

    1.了解企业控制环境与内部控制,收集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信息和资料,分析并得出衍生金融工具的重大错报风险。2.针对认定的重大错报,设计风险总体应对措施与进一步审计程序。 

    (二)实施控制程序

    1.审核被审计单位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审核有关风险的审计领域的现行内部审计资料。2.制定被审计单位的主要业务流程图,获得业务流程的可视分析,识别控制缺陷。 

    (三)实施实质性程序

    注册会计师在设计衍生金融工具的实质性程序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会计处理的适当性;服务机构的参与程度;期中实施的审计程序;衍生交易是常规还是非常规交易;在财务报表其他领域实施的程序。 

    具体实施实质性程序时从以下方面展开:在报表日向交易方核对在途交易。检查各衍生金融工具的合同和交易单据。验算年末计价和损益余额调节的正确性。检查衍生金融工具的税收属性,将之与整个应实施的税务方面的审计程序相联系。 

    六、衍生金融工具模型审计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具有特殊性,其涉及到衍生金融工具模型的建立、数据的输入,和结果的输出,其中伴随着复杂的计量和数理模型,所以在衍生金融工具审计过程中,衍生金融工具模型审计成为审计工作的基础。审计人员必须能独立地监督与衍生产品相关的定量技术,其目的不仅在于最小化模型风险及该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而且还在于满足外部监管机构的要求并给高级管理层提供全面、完整的财务信息。就衍生产品的操作而言,管理信息的质量最终取决于提供该信息的模型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所使用的定量技术。 

    (一)了解和分析模型

    衍生金融工具涉及的模型和数理技术非常多,有的模型用于计算债券的久期和凸性,有些模型则用于计算利率期限结构;而布莱克——斯科尔斯欧式期权定价模型则是用一个随机过程来描述构成期权股票价格的动态变化,并根据模型的理论框架导出期权定价公式:无套利定价;还有银行波动性模型、回归模型或插补模型等,这些模型导出的结果常作为定价模型的输入信息。

    审计人员应该具体从以下方面了解和分析模型:

    1.模型的基本理论假设、金融工具的交易方式。2.所使用的模型的假设条件是否与实际经济现象不符以及该模型的内在的局限性。3.模型常被使用的领域(特别是使用该模型的产品和市场类型)。

    (二)模型的控制测试

    在实施模型控制测试前,审汁人员应该已了解下列事项:

    1.模型是用来做什么,模型用于何种产品的建模。2.模型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假设是什么。3.谁在使用模型,为什么要使用该模型,使用该模型的意图是什么,涉及的风险有多大。

    审计人员的关注焦点在于如何筛选和测试已由开发人员所开发的模型。基于此目的,模型错误的可能发生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大类。一是模型不正确。亦即理论方法本身就是错的。二是模型正确但提供的解答不正确。即理论在运用出了偏差,可能是由于所选择的数值解决方法不当,或者是数据来源问题,而或者是数学计算中的四舍五入所致。三是编程错误。由于程序输入或者数据输入时出现差错。

    (三)模型的实质性测试

    完成模型的审计测试后,应抽取使用该模型的不同业务线的实际交易样本,对该样本再作检验,进行模型的实质性测试。对选出来的交易样本要进行独立评估,同时还需验证其风险数据。这一做法可以强化模型的独立测试。具体为:

    1.经交易双方的一致确认,对交易的细节正确记录。2.输入参数的有效性、正确的估价。3.是否经过外部的独立验证。4.正确的风险数据和信用风险流程。

    七、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审计

    随着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的面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交易商们将该模型以及它的一些变形程序化输入计算机应用于刚刚营业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衍生工具的扩展使国际金融市场更富有效率,新的技术和新的金融工具的创造加强了市场与市场参与者的相互依赖,不仅限于一国之内还涉及他国甚至多国,使得衍生金融交易全球化与复杂化,使得衍生金融市场更有活力。

    (一)模型描述

    c=sN(d1)-Xe-r(T-t)N(d2)

    其中

    S:股票价格;X:期权执行价格;r:无风险利率;T:未来时刻T;t:当前时刻t;σ:股票波动率

    (二)模型假设

衍生金融工具范文3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规避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的衍生金融工具方兴未艾,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其不断发展的规模大大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内容与行为规范,引起各国会计机构、金融机构与监管当局的广泛关注。这一期间,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如股票衍生金融工具、利率衍生金融工具、外汇衍生金融工具等已通过各种途径涌入我国金融市场。衍生金融工具既是重要的规避风险工具,也是巨大的风险源,如何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课题。目前,通过国际金融机构的通力协作与各国学者的不断努力,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衍生金融工具日新月异的发展之势,也给我们对其的认识与把握上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应该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进行持续、深入地调查与研究,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与特点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衍生金融工具即金融衍生产品,有时也称为衍生工具或衍生品。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交易手段或交易媒介,它是在传统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新兴金融工具,表现形式是以一定的标的(价格、利率、汇率、指数)为基础进行的双边合约或支付交换的协议。因此,衍生金融工具的实质是一种交换的契约,其价值则是由该契约中所规定的标的衍生而来。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出现的较晚,品种数量十分庞大,并且又处于不断的发展中,故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进行界定十分困难,种类划分也难以统一。虽然,各国科研机构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取得重大的突破。但是,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认识,同一行业内也有不同的认识。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从会计角度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定义,其中以特征定义法较为典型。但是,受到衍生金融工具品种繁多与不断翻新的影响,简单的特征定义法很难满足衍生金融工具定义的需要。有鉴于此,笔者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的精髓主要是以下几点:(1)它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契约。(2)它以基本金融工具为基础。(3)它的目的是避险与投机。因此,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为:以另一(另一些)金融工具为基础进行交易达到避险与投机的目的,以净额结算其价值受到这一(这一些)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化影响的一种经济契约。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尽管衍生金融工具种类繁多,发展迅速,但因其历史较短,因此我们不难归纳出其一些明显的特点:

1、衍生效应。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关键在于其可以以一个或几个基本金融工具作为标的并且不断进行发展创新的衍生性。

2、高杠杆效应。对投资者而言,杠杆性是指以较少的资金成本可以取得较多的投资,以提高收益的操作方式。衍生金融工具大都是一种保证金交易,只要操作得当,价格变化预测无误,便可以较少的保证金(投资成本)带来十倍甚至数十倍于保证金的巨额收益,优厚的投资报酬吸引着投资者。

3、虚拟效应。虚拟性是指证券所具有的独立于现实资本之外,却能给证券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特性。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标志着经济虚拟化的深化。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身只是代表着权利和义务的一纸契约。具有虚拟性特征的衍生金融工具脱离了实物交易过程,独立于实物交易之外。

4、波动效应。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受到基础金融工具的跨期交易影响,而它的实际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本金融工具的价值与使用者的主观期望。因此,与传统金融工具相比,它的价值具有很大的波动性。

5、风险转移效应。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直接动因是企业要求“规避风险”。

6、金融商品效应。衍生金融工具这类合同的标的均为金融商品,金融商品在交易之后具体表现为一方的资产和另一方的金融负债。

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联系在一起发生的各种经济危机,再次引起人们对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上存在的巨大风险的注意和反省。如何规避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风险与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提高收益,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二、衍生金融工具管理风险的特点

什么是风险呢?直觉上,我们知道风险是什么,通常将风险与未预测到和不希望发生的事情联系到一起。但是,一个真正可靠的定义是:风险是指结果的任何变化。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价格波动比任何别的商品都要频繁和激烈,所以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性是其本质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而只能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而且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风险看作只有负面的作用,“高风险高收益”是金融市场配置收益/风险时所遵循的基本规律。

衍生金融工具创造的初衷是套期保值(规避风险),与传统风险管理模式相比,衍生金融工具管理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1、衍生金融工具管理风险一般是采用风险对冲的方式,多用于汇率、利率和资产价格等市场风险的管理。

2、通过对冲比率的调节和金融工程方面的设计安排,可以将风险完全对冲或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将风险水平调节到投资者满意的程度。这种风险管理的灵活性可以使得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管理投资组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点。

3、通过选择远期或期权性质的衍生金融工具,可以选择完全消除波动性或只消除不利波动而保留有利波动的风险管理策略。

4、可以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通过衍生金融工具的买卖,比较方便地调节风险管理策略,便于风险的动态管理。

5、通过购买特定种类的衍生金融工具,投资者可以分离某种特定的风险并将其对冲掉,而保留其他愿意承担的风险。

三、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种类、成因与规避

(一)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种类

1、信用风险,亦称履约风险。指因交易方无法履行契约而造成我方财务上的损失。此类风险主要发生在场外交易中,场内交易的任何一项交易都由交易所或清算所结算,交易所制定有严密的履约、对冲及保证制度,即使出现部分交易者违约情况,交易所也能代其履约,所以能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企业衡量总信用风险时应考虑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评估价格或利率变动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包括:衡量企业内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的信用风险;建立独立信用管理功能;采用对冲契约,双方同意一方违约时仅就信用负责,如此可以降低个别交易对象的信用风险。

2、市场风险。即因市场价格变动造成亏损的风险。精确衡量市场风险需依赖高层次的数学和统计技术以及资料库与电脑程式。一般而言其管理方式有二:一是以市价衡量;二是风险管理制度应着重于测试或模拟计算市价及利率变动对企业衍生性工具组合价值的影响。

3、流动性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指企业无法筹措资金以履行合约之风险。企业由于无法在市场上以公平价值迅速出售金融资产而产生的风险亦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合约标准化程度、市场交易规模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4、操作风险。指因不适当的制度、不适当的管理及控制、欺诈或其他人为错误所造成的可能财务损失。操作风险的管理必须依赖健全的制度程序及控制,才能确保上述其他各类风险的有效管理,包括交易的适当记录,风险的衡量,交易对方遵循规定的政策、程序及限额。

5、法律风险。指因合约无法履行或草拟条文不足引致损失的风险。为降低法律风险,经纪商应定期评估其衍生性金融商品契约的法律效力,并及时对交易方的权力征求法律专家的意见。

6、现金流量风险。指货币性金融工具未来现金流量的变动风险。如,浮动利率债务会随着有效利率的变动而使其未来现金流量变动。

虽然,上述6种风险还不可能包括衍生交易中的所有风险,但这些风险却是衍生金融工具市场最常见的。它们的存在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本身所决定的,故不能彻底排除,而只能加以防范,尽量减少风险所带来的危害。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成因。衍生金融衍生产品设计的初衷是创造避险工具,排除经济生产中的某些不确定性,实现规避风险。但是,近年来,衍生金融产品交易却越来越多地从套期保值的避险功能向高投机、高风险转化。回顾20多年来发达国家的金融领域发生的变化,产生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大体上可以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探讨。

1、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1)经济一体化。衍生金融产品是经济一体化的产物。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市场机制作用越来越强,衍生金融工具得到迅猛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它的副作用已对会计机构乃至整个会计体系带来了潜在的威胁: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模糊了金融工具与非金融工具的界限,加大了金融监管难度;大量新兴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增强了资产的流动性,各种金融工具类别的区分越来越困难,传统的管理手段逐渐失效。

(2)国际游资的冲击。随着发达国家对国际资本流动限制的取消,各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追逐高收益、高流动性,并由此实现投资风险的分散化。通过计算机和卫星网络,全球性的资金调拨和融通在几秒钟之内便可完成,遍布世界各地的金融中心和金融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全时区、全方位的一体化的国际金融市场,极大地方便了衍生金融产品的交易。所以,在当前的国际金融环境下,总额为1.5万多亿美元的巨额国际游资大量地参与衍生金融产品的交易,并进行恶性投机,人为地制造市场不均衡,其结果导致当地金融系统与会计系统的紊乱,加大了监管难度。

(3)金融技术的现代化。一方面是现代化的金融技术理论层出不穷,如波浪理论、随机指数、动力指数等,使风险控制得到长足发展;另一方面电脑设备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升级换代,使这些金融理论在日常的交易中大显身手。大的金融机构通过广揽人才,既有经济、金融、管理人才,还有数学、物理、电脑等多种专业人才,利用现代化交易设备,从事高效益、高风险的衍生金融产品交易,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虽然他们能为交易机构本身提供规避风险的条件,但是从整个市场来看,风险依然存在,而且随着交易量的剧增,偶发的支付和信用风险的产生,随时都可能导致一场巨大的危机,因此从这一方面看是增大了市场潜在风险。

(4)会计业务的表外化。衍生金融产品交易属于财务报表的表外业务,不必增加资本即可提高企业的盈利性,并且不会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状况。于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规模日趋扩大,出于盈利目的进行的投机交易越来越多,不但使整个市场的潜在风险增大了,而且传统的监管手段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财务报表变得不准确,许多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业务没有得到真实的反映,经营透明度下降。

其他的外部原因可能源于自然灾害、政治危机和社会动乱等,这就不仅仅是会计本身的问题。

2、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外部环境日益宽松,交易技术手段不断改进,诱使投资者去尝试新的冒险。然而,这仅仅是产生风险的外部客观条件,更主要的原因是投资机构内部的协调、配合和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它包括管理层对风险的认识不足、管理不严密和交易员操作的失误。

(1)管理层的认识不足。衍生金融工具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复杂的风险管理和降低交易成本的目标,而这些通常不为一般企业的高层领导(甚至一些金融机构的领导)所了解,他们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潜在风险估计不足,难以准确地把握交易时的具体细节,不能对交易的产品种类、期限、杠杆系统以及时机等具体事宜做出明确规定。由于不了解潜在的巨大风险,往往当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危机就要爆发时,决策者还不知道自己的决策已经失误了。

(2)内部控制薄弱,从业人员水平低下。衍生金融工具不仅产生的时间短,而且性质复杂,许多从业人员对此很陌生,但它涉及的交易量大、风险大,必须予以充分披露。因此,必须实施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不仅从专业知识方面提高人员素质,还要重视职业道德的培训,使其提供的相关会计信息真实可比、完整可靠。

(3)会计系统不发达。过早地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对国际游资的套利和投机活动敞开大门。但缺乏相应会计管理系统:一方面是会计监管不健全,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包括法规、制度和实施机制),使个人和机构有违法违规操作的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是会计机构本身缺乏风险意识,缺乏应有的进行风险管理的机制、技术和能力。

(三)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规避。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能够改善市场效率和使用者的风险收益特征,实现避险、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目的,但不能因此忽略实际运用的复杂性和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巨大风险。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衍生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涉及经济和会计的深层次问题,有必要进一步讨论加以防范的问题。

1、从宏观上规避衍生金融工具风险

(1)调整经济结构,及时实现产业升级,防止出现经济泡沫。

(2)发展资本市场,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发展第三方信用评估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保险市场和风险转移市场,增强转移和重新配置风险的功能。

(3)加强会计监管,规范市场行为,加强法规体系的建立,加大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防止市场参与者承受过度风险。

(4)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会计信息的不完整性将带来更大的风险损失。因会计信息不全或信息失真导致经营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是最大的风险。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风险与会计信息质量息息相关,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确保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是防范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风险的内在要求。

2、从微观上规避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规避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是现行会计理论研究的重点。从现行会计方法中寻找那些能披露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及降低风险的措施又无需对会计理论和财务报告结构作重大修改便可操作,非常有利于会计参与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监控。

(1)建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风险预测系统。它是建立在风险识别基础之上的,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大体辨别出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测算可能带来的损失。我们可以根据风险程度的高低,按不同比例(综合风险系数),结合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最大损失额,计提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金,以减少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把损失控制到最低。

①建立企业风险分析矩阵。(表1)将所有风险与引发风险的因素用矩阵式的表格来描述(上述六种风险不能包括衍生交易中的所有风险)。通过对衍生金融业务的分析与评价,如果有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记“1”,否则记“0”,最后汇总得出企业的综合风险系数。

②利用VaR模型计算交易失败的最大损失额。VaR的定义是: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水平(通常是95%或99%)上,在给定的持有期间内,某一投资组合预期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但是,利用VaR模型计算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VaR的计算是建立在若干假设的基础上。VaR假设金融工具的报酬率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衡量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给定的置信区间和特定的时间区间内,计算一个机构遭受可能最大损失的方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假设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衍生金融工具价格的变化往往与VaR数值发生偏差。其次,VaR模型对历史数据依赖性较大。(a)历史模拟法直接依赖于大量的历史数据;(b)在参数法中,尽管可以通过观测期权市场得到金融工具的所谓隐含波动性,但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期权市场发展的制约,并不具有普遍的实用性。所以,在利用VaR模型计算交易失败的最大损失额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VaR模型与历史数据。

③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金=最大损失额×综合风险系数

④会计处理

(a)提取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假如计提的风险准备金为20,000元。

借:投资收益――计提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20,000

贷: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20,000

(b)发生风险时,进行冲销。

借: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20,000

贷:衍生金融工具投资20,000

期末“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时作为金融资产项目的减项。

(2)建立风险监督系统。由于风险是不确定的,因此我们应采用动态的风险监督系统。根据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和资料,结合其他资料,运用一般的分析方法(对比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进行事中的研究分析,确定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变化情况,调整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金,提高金融会计风险防范的有效性,以控制和减少风险损失的发生。

(3)建立风险审计防范系统。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灵敏度高、难度较大,除了建立完善的事前预测系统与事中监督系统外,还要加强事后的审计防范,发现风险预测系统、风险监督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信息质量,增强整个风险防范系统的效率。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利用衍生金融工具管理风险的做法被广大管理者认同。但是,衍生金融工具本身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因此,我们要时刻重视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高风险和其效率发挥所要求的条件。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2]陈小悦.《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常月嫦.《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进程的理论分析》,会计研究,2004.11.

[4]钟亚兰,刘毅.《浅谈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西华大学学报,2004.4.

衍生金融工具范文4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 风险 实时披露

一、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的内容

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虽然是为了规避风险而产生,其本身仍具有较高风险。在综合借鉴国内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的披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风险信息

衍生金融工具的环境风险主要是指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过程中面临的市场、法律及政策等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风险,环境风险信息的披露具体可包括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两方面的披露。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重要部分。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中揭示其面临的市场风险,以及调整组合头寸的情况及依据,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准确判断衍生金融工具的真实价值。

(2)法律风险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法律往往不能及时地对其交易进行规范,以致产生纠纷时,可能会出现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风险。在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进行披露时,应强调其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2.交易对手风险信息

交易对手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的原因而导致合约不能执行的风险。交易对手风险以信用风险为主。信用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交易对方违约的可能性,二是由于对方违约造成损失的大小。在对信用风险信息进行披露时,应注意信用风险这两方面风险的披露。

3.持有风险信息

持有风险主要指交易者在持有相应衍生金融工具期间面临的各种风险,具体可包括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1)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越权交易,比如超越委托权限,挪用客户保证金为自己进行衍生交易,把赔本、亏损留给客户等;误导客户,即向客户提供虚假行情、夸大赢利、隐瞒风险、诱导客户大量投资、蒙蔽客户等,此类风险在衍生交易中危险性巨大[2]。因此,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中应披露操作风险信息,以使信息使用者明确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过程中由人为因素可能为其带来的风险,进而正确评价企业的状况。

(2)流动性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在初始投资时不需要或只需要较少的投资额,一旦遇到实物交割或是较大金额的净额结算的情况,便会使企业面临流动性风险。在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时应将流动性风险作为主要的风险予以披露,具体可包括缴纳的保证金的情况以及一旦出现实物交割或大额结算的情况下采取的应急措施。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信息使用者对交易双方在交易执行过程中的资金流动性的疑虑。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实时披露模式的思考

1.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实时披露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首先应该遵循一般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符合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的要求。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自身具有高杠杆性和高风险性,其风险具有广泛的影响,变化较快,因此对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的披露更加强调实时报告,将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及时、有效的传递给信息使用者。

2.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实时披露的方式

传统定期信息披露的方式无法满足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实时披露的要求,而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实时风险信息披露提供了可能。

(1)实时报告。企业可通过将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纳入经济监测和经济预警体系,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信息的实时报告。通过互联网将由经济监测和经济预警体系反馈的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信息提供给信息使用者,同时为经济监测和经济预警系统的相对准确提供基础,减少知识更新所带来的决策风险。

(2)报告形式采用交互式。在交互式报告形式下,企业可以提供因人而异的信息,信息使用者可通过互联网进入企业披露信息的信息系统,并实现与企业的交流,通过条件查询或关键词等方式获得决策相关信息。

(3)报告方式多样化。多样化报告以报表、文字信息为主,用图形、动画、声音等更生动的形式辅以说明;除了采用传统的表内及财务报表附注披露外,引用报表分析指标、资料提供辅助信息。力求通过多样化的报告提供及时、充分、易理解的信息,从各个角度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秀云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会计监管研究 [D] 东北林业大学2010.6

衍生金融工具范文5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套期会计 防范风险 经营业绩 财务报告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运作的企业,其所处经营环境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充满不确定性,如原材料购价、产成品售价、贷款利率、外汇汇率等等无不处在变动之申。当这些变动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时,我们就说企业经营处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可概括为价格风险、现金流风险、汇率风险等。面对风险,企业绝对不能坐视不管,一定要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减少风险。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给企业控制和防范风险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办法。

因此,企业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之一是进行套期运作,企业通过使用各种复杂的套期策略和套期工具可以减少和消除风险。企业进行套期运作需要管理层进行一系列的策划和运作,涉及到各种不同的管理行为,其结果必然会使企业产生各种不同的经营业绩。这些套期运作的管理活动以及套期与不套期的不同经营业绩是否要在会计和财务报告中得到反映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但是,如何在会计上如实反映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的套期行为,被公认为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中最复杂和最困难的部分。本文根据相关国际会计准则、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实务和在我国就相关问题进行的调研结果探讨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会计的概念、现行的实务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的启示和建议。

一、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会计的概念

套期的英文为hedge,是建立 "防护墙",规避风险的意思,从套期会计实施中的实际效果角度来看,hedge又有对冲的含义,即购销一项或多项套期工具,使其公允价值或未来现金流的变动方向与被套期项目相反,进而有效地抵销特定风险导致的被套期项目价值变动所可能带来的损失。其中被套期项目主要包括使企业面临风险损失的资产、负债、确定承诺或预期交易。套期工具通常采用衍生金融工具或其他金融工具。所谓套期会计,就是便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相互冲抵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变动能够同时计人会计盈余的会计处理方法,它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中将用于套期的衍生金融工具确认为资产或负债,并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衍生金融工具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合约,若不实施套期会计,这些合约及其带来的损益情况和签定这些合约的避险意图与结果在会计上就得不到反映;实施避险会计的目的就是要在财务报表中将管理者进行运作活动的策略及其取得的效果尽可能公正客观地反映出来。实施套期会计的基本理由是:衍生金融工具作为避险工具,其产生的损益能与被套期项目工产生的损益实现对冲的效果,它对会计盈余产生的影响反映着管理业绩,应在利润表中得到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代表着一定的权力或义务,符合资产与负债的定义,应确认为资产或负债,在财务报告中进行披露。实施套期会计对被套期项目的特殊会计处理只适用于符合条件的项目;公允价值是对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尺度,并且是对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尺度,因而在市场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衍生金融工具应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二、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会计处理

套期会计主要由套期的定义与范围、认定、有效性评估、核算、披露等五个部分组成。

(一)套期的会计定义和范围限定

企业若采用套期会计,必须先确定核算对象的范围,即对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范围进行限定。为了把以套期为目的进行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与非套期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区分开来,套期的会计定义特别强调了套期关系的认定。套期工具是指被指定的衍生金融工具或其他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或现金流变动预期抵销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变动。套期关系中的被套期项目,是指使企业面临公允价值变动或未来现金流变动风险影响的资产、负债、确定承诺或预期末来交易,在套期会计申,这些资产、负债、确定承诺或预期末来交易要明确指为被套期对象。

根据套期的对象和对冲风险的不同,套期主要分为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以及国外主体净投资套期。其中公允价值套期,是指对已确认资产、负债或这些资产、负债中可辨认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所作的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则是对预期经济业务中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进行的套期。国外主体净投资的套期,是针对国外主体净投资面临的外汇风险所作的套期。在外汇风险中除国外主体净投资有敞口外,外币交易和预期外币现金流量也有敞口,对这两类对象的套期可分别归人公允价值套期和现金流量套期。在会计上对套期作如此细分,理由在于,不同种类的套期,其套期的目的和操作不相同,进而决定对冲效果不同,因此应当做不同的会计反映。

对于公允价值套期,衍生金融工具价值变动造成的损益与被套期项目的损益应在同一会计期间的利润表中确认,这种会计处理可以将套期对冲无效的部分也同时反映出来。对于现金流量套期,衍生金融工具价值变动造成的损益应作为递延项目处理,并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待预计的经济业务对利润产生影响时再重新计人利润表,套期对冲无效的部分会在利润表中立即得到反映。对于国外主体净投资套期,衍生金融工具价值变动造成的损益应作为累计折算调整额确认。

被套期项目可以是单项资产、负债、确定承诺或预期交易,也可以是一组具有类似风险特征的资产、负债、确定承诺或预期交易。但是有两类项目不得作为被套期项目,一是净头寸总额,二是合并集团内部的公司之间的衍生交易以及单个会计主体的内部经营分部之间的衍生交易。

(二)关系认定

只有认定为套期行为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才可以按照套期会计进行核算。由于套期关系的认定仍主要依赖于管理当局的职业判断,为减少人为判断的主观性和可操纵性,应当对套期关系制定严格的认定标准。

如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 (IAS39)对套期关系的认定作了总规定:

(1)在套期开始时有正式的记录,包括对套期关系及企业进行此项套期行为的风险管理目标和策略的描述;

(2)该套期可有效地抵销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并与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一致;

(3)对于现金流量套期,预期交易必须可能发生,且存在最终影响净收益的现金流量风险;

(4)套期的有效性可予可靠计量;

(5)应对套期的有效性进行持续评价,且确保套期在整个报告期内均有效。

只有上述条件同时满足,企业才可以认定一项套期关系,并对其使用套期会计。在认定不同种类的套期时,被套期项目的范围需满足特定套期种类的要求。但有时套期种类的确定并不是明摆着的事实,需要进行职业判断或要有硬性规定,例如,针对以企业报告货币表示的确定购销承诺所作的套期,出于稳健主义考虑,为避免把未发生的确定承诺确认为资产或负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C)规定这类交易应作为现金流量套期核算。但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则规定应按照公允价值套期处理,其理由是确定承诺实质上不是现金流量套期,而是公允价值套期[4]。

(三)套期有效性

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有效性的套期行为,才能认定套期关系成立。所谓套期有效性,是指通过套期工具抵销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或现金流变动的程度。要确认套期关系成立,需确定套期在整个报告期内均有效,且在套期期间,应对套期关系作持续的套期有效性评价。若套期关系的套期有效性在套期期间的某一时段达不到套期认定标准,则应当停止对该套期关系实施套期会计核算。

套期会计准则需要对套期有效性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如IAS39要求,对有效的套期关系,可预期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变动应几乎全部为套期工具的相应变动所抵消,且实际结果应在80%-125%的范围内。一般而言,若被套期项目与套期工具的主要条款相同,可合理预期二者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变动在套期间将全部抵销。

在评价频率方面,至少应当在编制年报或中报时进行评价。在套期有效性的评价方法方面,会计准则一般并不限定统一的评价方法,不同类型的套期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可采用的评价方法通常取决于报告主体的风险管理策略,企业的套期策略记录中应当包括套期有效性评价程序。

在评价套期有效性过程中有两方面属于实际操作层次的问题。首先,很多情况下,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不可能完全抵销,只要符合一定的有效性标准,即可对套期有效部分实施套期会计核算,但套期工具末实现损益的无效套期部分应当按照常规会计规定进行核算。其次,评价套期有效性时,通常需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被套期项目的利率不需要精确地与套期工具的利率匹配,只要相应的金额变动相匹配即可。

(四)会计核算

衍生金融工具范文6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新会计准则

一、衍生金融工具简介

衍生金融工具是以货币、债券、股票等基本金融工具为基础而创新出来的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适应风险管理的需要,它有别于一般的金融现货交易,其主要功能是保值或投机。衍生金融工具有五大特征:杠杆性、依存性、灵活性、表外交易及其定价的复杂性。

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难点

衍生金融工具特有的风险和特征,对传统的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与披露都造成了冲击。综合起来,笔者认为现行会计理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根据传统会计理论,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上述定义立足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对未来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不予确认。但衍生金融工具大多是在未来某一日期履行的合同,这些合同所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并不符合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

其次,传统会计理论在会计计量方面一般都遵循历史成本原则,而衍生金融工具是以人们对未来利率、汇率等相关经济因素的主观预期为基础的。历史成本不能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真正价值,也不能正确地计量合约市价变动引致的损益变动,此外还存在由于人为因素虚假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价值的情况。

再次,衍生金融产品对传统会计信息披露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传统会计模式下,衍生金融工具只能以表外业务的形式出现,在如何进行披露上并无统一的标准。

三、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现状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等权威机构纷纷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作为研究的焦点,我国财政部也于2006年颁布了关于金融工具的新会计准则,并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这为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确立了基本原则。

第一,在会计确认方面,在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引入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这一新概念,把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个新的、单独的会计要素纳入会计报表体系。

一是初始确认。新会计准则第四章中规定:“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金融工具合约签订的时候,企业(会计主体)已经成为了合同的一方,即应进行初始确认。二是终止确认。终止确认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从企业的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传统会计处理中对衍生金融产品通常没有初始确认,因而也就没有终止确认。

新会计准则规定:当收取某项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时,或者某一金融资产已经转移,企业应该终止该项金融资产的确认。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者部分已解除时,才能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者其一部分。

第二,会计计量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一个难点,新会计准则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规范,要求在分类基础上对部分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对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提供了指南。这是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

第三,新会计准则对于金融工具相关信息的披露也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要求“企业在附注中披露已确认和未确认金融工具的有关信息。企业所披露的金融工具信息,应当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就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的重要程度做出合理评价。”

四、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建议和展望

衍生金融工具发展迅猛,但其高风险性不容忽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就可以看作人们为衍生金融工具畸形发展所付出的高昂代价。在此,笔者对于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谈几点建议和展望:

首先,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准则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应尽快完善会计监管体系,细化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规范,并适时出台新的准则以适应衍生金融产品的高速发展。

其次,相关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应进一步提高。衍生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新宠。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与之相关的金融知识,提高职业判断水平,才能更好地执行会计准则与规范。

再次,完善的市场经济和成熟的金融体系是解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的最终答案。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来看,规范和发展金融市场,才能使更多的金融资产在金融市场中可以获得其公允价值。同时,完善企业信用等级评估机制,促使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企业信用等级挂钩,避免由于企业信用问题阻碍公允价值的评估,才能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准确的会计处理。

参考文献:

1、郑慧,刘益平,赵香香.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2005(5).

2、杨国胜.衍生金融工具对财务报表体系影响的思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5).

3、吴教华.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