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道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道德范文1
所谓道德认知,就是指“个体在原有的道德知识的基础上,对道德范例的刺激产生感应,经过同化、顺应的加工,而获得道德新知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它是个体在观察其它道德情境(包括人和物)时对其外部特征的知觉,从而判断道德对象的动机、兴趣、个性和心理状态,或判断道德生活现象的是非善恶、美丑等状态,并形成人们对于各种社会道德生活现象的认识、印象、评价和理解。它既是主体置于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对由于情境的触发而产生的一种道德再认的过程,又是通过以往的经验形成新的道德领悟的过程。道德认知包括两层内容:一方面,对社会道德生活的认知。道德在本质上是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种意识形式,它是由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决定的。道德观念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必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的道德认知的内容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这种道德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促使人们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另一方面,对自身的道德人格的认知。所谓道德人格是指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包括人们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活动,道德选择的权利感、责任感,独立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自信和人格尊严等。经过了小学、中学的基础道德教育后,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识水平和较为稳定的道德情感,他们能够借助已有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地认识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
二、目前大学生道德认知的不足与失衡
1.对社会道德观念缺乏认同感
在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对于社会道德都有所了解,但对它的认知还不是十分明晰,他们认为人生观、价值观、集体主义等观念都是一些大道理,与他们没有实际的联系。在大学生的道德实践中,相当多的学生希望公私兼容,奉献与索取相平衡,他们主张“先己后人,尽量兼顾”或“利己但不损人”,奉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道德信条;个别同学甚至受个人至上的思想影响,强调个人自由,以个人为中心,一味崇尚自我,集体观念淡薄,价值追求短期化、实用化、功利化。
2.道德人格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绝大多数学生认识到道德是安身立命之本,应该修身养性,完善人格。但另一方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蔓延。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长远利益与社会终极目标发生冲突时,会有较多的大学生选择个人利益,关心的是个人的价值实现与实际的物质利益得失。高校德育目标要求与大学生道德发展实际不断产生着矛盾,大学生在进取与务实、事业与利益、奉献与索取、集体与个人等多种矛盾中举步维艰,表现出现实的道德人格与理想的道德人格的双重性。
3.道德认知过程具有依赖性和从众性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被家人过分的关照,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家长多是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却忽视对他们进行怎样做人怎样处理问题的教育,对于一件事情是否道德,他们缺乏自己的见解,往往随大流,甚至认为一些非道德的行为是一种潮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一部分大学生在将自己的道德认知具体化的过程中会用已有的模糊的非理性的道德观念来指导自己,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做出违背道德的事,甚至触犯了法律。
三、大学生道德认知不足与失衡的原因分析
为了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行为失衡现象进行分析,以期找出能够改变这种不良现象的方法。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具体人而言,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由认知到自觉行为的一个较复杂的过程。这其中无论是个人或群体,产生的道德认知与行为失衡现象的原因都有其主观、客观两个方面。
1.主观方面的原因
首先,大学生对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我国的国情认识不全面、不深刻,使道德认知与行为之间产生了偏差,造成道德认知与行为的失衡。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我国现阶段所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不响应、不感兴趣,以致于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例如,当前我国现阶段社会上出现的诸如假冒伪劣、犯罪率上升、下岗、失业、企业破产、反腐工作成效不大等现象,大学生看不到这些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看不到消除它需要一个法律和道德的完善过程。这些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同与追求,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对社会政治和道德的漠视,引发了比较严重的政治、道德淡化现象。其次,当代大学生自身责任意识不强,自立精神和坚忍性不强。他们从小受家庭的溺爱,社会的宠爱,自立意识不强;另外缺乏艰苦的磨练,在遇到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时,往往缺乏应对的责任、勇气和信心,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2.客观方面的原因
首先,由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肤浅认识,引起人们道德观念的失衡,导致人们对金钱的崇拜与追求,使大学生丧失追求高尚道德的勇气,转而追求个人的自我利益和自我价值。其次,法制建设的滞后。市场经济理应是法制健全的经济,但由于我国法制建设的滞后和人们法制观念的淡薄,以及社会上执法不严,出现了权、钱大于法的不正常现象,严重地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法制的无力,必然造成道德的软弱无力。同时,也必然造成人们对道德作用的怀疑及对道德的忽视与践踏。第三,道德教育存在缺陷。目前高校的德育内容枯燥,目标空泛,形式主义严重,与中小学的品德教育没有衔接。另外家庭教育中或轻德育重智育,对孩子打骂多、教育少,或娇生惯养,使孩子形成了缺乏自信心、不诚实或为所欲为、无所顾忌的心理。第四,不良道德观念的侵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科学技术的引进,西方的生活方式、伦理观念也随之涌入,严重冲击了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道德,侵蚀了大学生的思想,左右了大学生的行为,动摇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信念。
四、培养大学生道德认知的策略
针对上述大学生道德认知的特点和高校目前道德教育的一般状况,笔者认为大学的道德教育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高校德育教育要强调道德理论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理性
针对大学生对道德概念和道德社会意义的理解方面存在着肤浅和模糊的状况,在理论教育方面要着重加强对道德规范的内涵和外延的讲解,让大学生不仅知道要怎样做,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于是就有必要对目前使用的教材内容进行修改,解决目前使用的教材存在着内容广而不深的突出问题。教育心理学认为道德认知结构变量包括下列三个因素:其一,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概念可以被有意义的学习所利用;其二,新的潜在意义学习的概念与同化它的原有概念系统的可辨别程度如何;其三,原有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稳定性和清晰性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对原有概念的清晰程度是影响学生对新的道德概念理解和掌握的关键,因此要了解大学生对道德概念理解的清晰程度,在教学中要注重讲深讲透重要概念,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清晰的道德概念体系。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思维方式,让他们在道德学习过程中不仅知道社会的道德规范,准确理解道德规范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还能不断加深对社会发展进程中道德的作用和道德本质的理解,提高自身履行道德责任和义务的自觉性。
2.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动机
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不仅要强调理性的思考和逻辑的严谨,还要注重补充中小学道德教育中缺失的道德情感教育。道德情感对大学生道德动机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该用自己鲜明的立场和情感来影响和建立大学生的道德情感,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强化大学生的正向道德情感,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动机。
3.加强学校管理中的道德评价,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
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比较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生能力的评价,而对学生行为的道德评价存在着弱化的倾向。对学生日常道德行为的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还能强化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目前高校中存在的问题是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评价周期长,评价模糊,针对性不强,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弱。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师要注意对大学生行为的及时评价,并且在评价时要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才能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和道德价值定向起到较好的固化作用。
大学生道德范文2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道德情感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9―0001―03
一、道德情感与道德情感教育的内涵
通行的对道德情感的解释为:从社会形成的道德范畴出发,用道德原则的观点感知各种现实的观点时,人所体验到的一切情感。道德情感是人的高级情感,它是由内容维、形式维以及能力维三个维度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整合的心理组织。其中,内容维主要包括自我认知感、对人同情感、对自然敬畏感和社会责任感四个部分;形式维主要包括自然感性道德感、幻化想象性道德感、社会理性道德感和悟性超越性道德感;能力维主要包括道德情感知觉感受能力、理解体验能力、移情共鸣能力和反应调控能力等几个部分。道德情感教育强调以感受体验为基础,以情感态度的养成为表征,以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彼此促进为发展过程,以培养情感性道德人格为目标。[1]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道德情感培育中的影响力
1.辅导员的特殊身份对培育大学生道德情感具有影响力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4号令)中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这种身份的定位,使得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据调查,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中坚力量处于26~35岁年龄阶段,整个队伍呈年轻化趋势。辅导员与学生年龄差距比较小,在观念、兴趣、心理上更贴近学生,彼此间更容易建立朋友般的亲密关系。很多时候,学生对辅导员常常无话不说,亲近程度远远大于普通教师与学生。这种交流的充分性使学生对辅导员产生信任感与依赖感,使辅导员更容易影响与感染学生。辅导员在道德情感的培育上只要能用心引导学生,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与内容对培育大学生道德情感具有影响力
教育部24号令中指出,辅导员要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要求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涉及到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只要跟学生有关的事情都是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这些工作内容大大超越了普通老师的工作范畴。课上,任课老师更多的是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即便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只能做到理论知识的讲解,真正的道德冲突与道德选择往往发生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而这些领域正是辅导员的工作范围。事实上,很多学生愿意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内心的苦闷、思想上的冲突、情感上的波动向辅导员倾诉。这种工作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辅导员更容易全面地参与学生的生活,掌握学生的思想与情感状况。
3.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对培育大学生道德情感具有影响力
辅导员的工作既有别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有别于行政人员的教辅工作,而是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第一,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情感影响的持续性最大。和任课老师相比,任课老师讲授完某一课程后就与学生几乎再没有接触,但是辅导员却是陪伴学生度过整个大学时光的人。第二,辅导员与学生联系和交流的范围最广,只要与学生相关的事情都是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第三,辅导员对学生投入的感情与精力最多,情感影响的力度最大。道德教育如果只靠单纯的知识传授只会收效甚微,必须立足学生的现实情况,关心学生的合理需求和实际困难,而这些工作是任课老师不可能做到的,只能靠辅导员在工作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
三、辅导员培育学生道德情感的途径和方法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美德有两种,即心智方面的和道德方面的。心智方面的美德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归功于教育;而道德方面的美德乃是习惯的结果。”可见,亚里士多德把美德分成了可教授的和形成的两部分,即美德的知识方面是可以教授的,而德性方面却是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基于这种认识,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可以培养出来的。道德情感教育强调以感受体验为基础,以情感态度的养成为表征,以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彼此促进为发展过程,以培养情感性道德人格为目标。[1]辅导员要善于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使学生成长为对己自信自强,对他人同情宽容,对自然敬畏,对社会公正、负责、奉献的道德情感品质。
1.重视辅导员的情感资质和人格魅力的作用
教师的情感资质和人格素质是指由教育爱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教育思维方式、教育行为技艺以及教育风格类型等因素组成的综合体。[1]辅导员岗位的工作特点决定了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这就要求辅导员自觉地提高个人素质与道德修养,重视教育方法,提升人格魅力,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我们发现,辅导员强烈的爱国热情,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对社会公德的自觉遵守,对传统美德的自觉践行,对于公平正义与良知的坚守以及个人优雅的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我们对辅导员最需要的个人品质进行了一次调查,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公平正义、爱岗敬业与宽容友善。这些品质甚至超过了对辅导员工作能力的要求。事实证明,辅导员富有爱心、亲和、平易近人,在工作中坚持公平正义,往往会提升学生的正义感和幸福感,而这种正义感和幸福感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工作方式、待人接物,并且会把这种道德情感传递给其他人。例如,对医学生而言,如果辅导员心中始终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关爱每一个学生,那么,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就更有可能对病人产生同情心,自觉践行救死扶伤,尊重病人,关心病人。
2.教育学生方法要恰当,道德立场要鲜明
辅导员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主要不在课堂而是课外,是渗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社会上的任何事件或者学生身边的小事都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资源。教育的关键在于辅导员要对事件本身持有鲜明、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立场。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要旗帜鲜明,坚持原则,正确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不能模棱两可,态度暧昧,否则很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觉,更不能带着负面的情绪和错误的观念去影响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要赏罚分明,对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要表扬,以强化其正确的道德情感,并给周围的同学以示范作用。对于违纪学生,辅导员要批评教育,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包庇,要坚持秉公处理,适当采用惩罚措施。正如涂尔干所言:“惩罚有补偿作用,可以纠正因过错而产生的恶。”[2]同时要注意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促使其反躬自省。
3.把握情意感通机制和需求冲突机制,营造良好的情感场氛围
(1)加强班级建设,塑造优良班风
班级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主阵地,班级建设的好坏是衡量一个辅导员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班级建设主要体现在构建优良班风与学风。开展班级建设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的过程,集体荣誉感、班级凝聚力、学生自律能力、学习风气无疑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辅导员要通过制订班规,建设班级文化,加强各方面管理,树立先进典型,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浓厚的学习氛围与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情感场的氛围中积累道德情感的体验。通过对我校护理系62个班级的调查发现,具有优良班风学风的班级学生要比其他班级的学生更加自知自控、自信自强、诚信友善、责任心强,富有爱心,有自觉捍卫班级荣誉的义务感与正义感。同时,辅导员要注意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针对我校2013级2000名学生的调查发现,57.2%的学生期望“师生协商开展工作”,40.6%的学生期望“学生自行开展工作”,只有2.2%的学生期望“以辅导员威望管理学生,命令式开展工作”。事实证明,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往往会使学生反感,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2)召开主题班会,在思辨中升华道德情感
主题班会是辅导员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班会开展主题教育,特别是通过案例讨论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在进行班会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几点。首先,要实现师生之间真正的民主平等,这是培养情感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讨论,采用平等对话交流的方式,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为内容,不回避道德冲突,激发学生思辨能力。其次,班会讨论的主题应以学生为主体,精选案例,案例要贴近社会、走进生活,案例中的道德问题应有争议性和讨论的余地,存在着从各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比如,在职业道德教育的班会上,辅导员可以就社会上医生收受红包的现象进行讨论,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在公民道德教育的班会上可导入“扶不扶”的话题,启人深思;在恋爱观教育的班会上,可通过展示学生中不文明恋爱行为的图片,引导学生知荣辱。最后,辅导员必须具有掌控全局的能力,班会结束要记得收尾,落到教育点上,达到情感的共鸣。
(3)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重视情感经验的积累
道德情感教育应使学生的情感需求得到不断提升,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让他们在实践中丰富情感体验,积累情感经验,将道德情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辅导员可以根据需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演讲赛、辩论赛、征文赛等;可以结合学生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结合传统节假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重阳节关爱老人活动,感恩节感恩父母活动;结合专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学雷锋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等。实际上,参与活动本身就是自我情感的投入,对活动主题的把握,对活动内涵的领悟,对活动规则的遵守都是学生学习、实践与体验的过程。调查发现,印象最深刻的活动中,49.51%的学生选择特色主题活动,58.25%的学生选择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10%的学生选择理论知识的学习。由此可见,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寓教于乐的活动才更受学生欢迎。总之,辅导员要充分挖掘教育载体所蕴含的道德元素,正面教育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需要。
4.重视学生利益,满足学生合理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人际环境日益复杂多变,来自学习、经济、就业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普遍增大,不少同学在利益、困难面前会迷失自我,丧失道德的评判标准。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捷茨基说:“感情的产生是受人的社会存在制约的。换句话说,感情具有社会性。感情的基础首先是需要……”[3]所以,道德情感的产生离不开人的需要以及个体价值的体现。因此,辅导员首先要树立“爱生如子”的工作理念,关心学生,尤其要重点关注特殊人群,如特困生、就业困难学生、厄运学生、问题学生,做好贫困生工作、毕业生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同时还要关注他们的思想状况,防止出现道德偏差,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积极提供正面的情感支持与影响。
5.经常性地与学生开展谈心活动
开展谈心活动是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谈心更是深入了解学生心灵,了解学生思想的重要途径。针对我校2013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90.29%的学生认为辅导员与学生采取面谈的方式最有效,60.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建立辅导员谈心谈话制度。辅导员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培育需要经常性地与学生谈心,通过近距离地、深入地交流与沟通才能真正达到思想的教育与情感的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与自己的教育对象的每次接触,归根到底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内心活动。这种激励越细腻,来自学生内心深处的力量就越大。因此,在开展谈心之前,辅导员首先必须了解学生,包括他的思想状况、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学习情况等方面,以有助于辅导员做到教育有的放矢。谈话的过程中辅导员要情绪饱满,要善于通过心灵来感知学生,走入学生的内心,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道德与情感教育的哲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大学生道德范文3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信仰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转型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公共道德问题不断暴露,使得道德信仰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深入探讨。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大学生的道德信仰问题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我国大学生道德信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归纳总结已有的经验和不足,为开展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研究提供基础,以便更好地指导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实践。
1 2004-2013年大学生道德信仰研究的文献回顾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来对我国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以2004-2013年中国期刊网(CNKI)学术文献数据库为调查对象,进行论文收集(包括博硕论文)。同时,以主题词组合来进行搜索。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等文献库用主题词“大学生+道德信仰”、“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 “大学生+道德信仰问题”、“大学生+道德信仰现状(状况)”、“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等分别进行标准检索,获得的检索结果如表1所示。
从学术文献的发表时间和发表数量来看(见表2),近十年来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共有190篇,平均每年19篇。从发表的数量来看,说明学术界关于大学生道德信仰问题的研究一直未停止,且始终是研究热点之一。从每年发表的期刊文献数量来看,自2004年起,基本呈现出递增趋势,且大致在2011年和2012年达到顶峰。
从文献的篇名来看,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大学生道德信仰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探讨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困境等问题;探讨大学生道德信仰培养的教育方法、实践路径。
从文献的作者来看,作者的专业背景、工作性质比较分散,相对集中研究该主题的主要是人文社科部、学院及从事哲学或思政研究的学者教师,对大学生道德信仰研究较多的作者有吴云(阜阳师范学院)、 魏雷东(河南师范大学)、张希梅(赤峰学院)、熊英(武汉工业学院)、王建民(天津师范大学)、王强(云南大学)、徐志勇(天津师范大学)、 崔秋灏(广东警官学院)、田磊(太原科技大学)、罗艳妮(广西民族大学)、武敬杰(吉林化工学院)、李卫(吉林大学)、汪德平(武汉工业学院)王良青(天津职业大学)、贾丽民(哈尔滨理工大学)等。
从期刊文献发表时所依靠的项目、课题资助情况来看,关于大学生道德信仰方面的研究课题资助数量数量不多,但致力于该领域研究的项目、课题承担人或主持人均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研究经验(见表3)。
2 2004-2013年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通过对上述所收集文献的阅读和分析,发现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道德信仰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大学生道德信仰现状调查
2004-2013年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迁,大学生对道德信仰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正面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的、负面的情形。
张希梅(2009)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可以把大学生的道德信仰状况概括为:对道德信仰持认同态度,但仍存在道德信仰缺失现象。汪玉娣(2011)通过问卷调查认为大学生的道德信仰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道德信仰缺失的现象;同时指出对大学生道德信仰状况有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如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教育因素等。徐志勇等(2011)调查统计后发现,多元文化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信仰状况可以概括为:大学生基本上认为应该有自己的道德信仰,但很多学生存在着道德信仰多元化、道德情感冷漠化、道德意志薄弱化的现象。彭国胜(2011)对贵州省6 所高校490 名大学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现实道德信仰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追求自我实现的“个体化”特征,集体主义道德信仰已相对式微。
2.2 大学生道德信仰问题研究
历年来的学者研究表明,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的客观原因,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加剧,国内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会问题呈现出复杂性、多元性。而其根源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出现一定的扭曲、负偏离。武敬杰(2011)认为,社会风气的熏染、市场经济的效应、政治发展的影响、多种文化的融合、大众传媒的导向等社会因素对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影响较为突出。贾丽民(2012)认为,大学生道德信仰问题主要表现在道德信仰核心价值缺失、道德规范失位、道德实践无力等方面,其根本原因是功利主义在大学生中泛滥。
2.3 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
大学生道德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道德;思考
1 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
高校学生诚信的整体状况是积极向上、稳定发展的。但是,在社会的变革过程中,由于利益格局不断变更,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社会趋利性影响进入大学校园,使尚不完全固化和坚实的大学生的诚信体系受到冲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大学生能恪守诚信道德,但也有部分学生在某些方面存在着诚信道德的缺失,其主要表现为: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剽窃成风,蒙混过关;求职履厉,泡沫重重;助学贷款,羞涩尴尬;不守信用,背信违约等。
2 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原因
2.1 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双刃性凸显,一方面它有助于人们形成竞争、效率、公平、创新等意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趋利性,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也使人们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倾向,急功近利、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等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成为社会公害。受市场经济影响至深的高等教育和大学生群体不可避免地陷入这个漩涡中,社会诚信意识的弱化和缺失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养成造成了不良影响,这是导致大学生对诚信意识背离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诚信法律制度和机制尚不健全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诚信的基础首先是法律,因而完善社会的法律体系是我们营造和保护讲诚信的社会环境的首要任务。中国目前的现状是法律的地位和尊严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制度尚不完善;社会诚信的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尚未形成。主要体现在:其一,没有制定信用激励和惩罚制度。守信用者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失信者未受到严厉制裁。在不少情况下却是守信者失利,失信者得利。其二,在判决执行上软弱无力,判决执行率低。法律作为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最高维护者,在处理违约赖账行为时显得苍白无力。债权人为追索到期债务,往往要通过诉讼方式追索债务,而采用这种方式的成本费用越来越高,不要说因种种原因败诉,即使是胜诉了,真正能够执行裁决的也很少,这使债权人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失信者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客观上助长了诚信缺失现象的泛滥。有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处于人生成长阶段,在涉及个人利益时,难免会走上不诚信之路,这是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的制度体制原因。
2.3 高校诚信教育体系不完善
无论在教育理念、教育投入、文化建设,还是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很少考虑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对诚信教育没有予以足够重视。从诚信教育内容看,一些高校为了扩大招生和就业,高度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而思想道德教育包括诚信教育相对弱化,从教学计划到课程设置、课时安排都与专业课无法比拟。从诚信教育机制看,很多学校没有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及诚信档案,许多学校口头重视,行动轻视,从学生管理、教学到服务没有形成诚信育人的环境,使诚信失去了文化传承的最佳途径,有大约54%的同学认为学好专业知识比诚信道德更实惠。
2.4 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也是诚信道德教育的环境之一,家庭环境及家长的言行对学生诚信道德的养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前中国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仍然未走出应试教育弊端,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名校、重点大学可谓不遗余力,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除了文化课恶补之外,一些家长又走到了教育的另一个极端,认为把孩子的琴棋书画等特长培养好,就是提高了他们的个人素质,结果,忽略了素质教育中的道德、健全人格的培养。导致新生代大学生过度关注自我,在校期间除了学习学科知识,就是考各种技能证,当涉及个人前途和利益时他们往往会放弃诚信道德。
3 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对策
3.1 构建道德约束和法律强制有机结合的诚信建设社会环境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环境决定人,反过来人对环境又具有反作用。环境只有与我们的教育目标相一致,才能在育人中发挥作用。要形成良好的诚信建设社会环境。
首先,要加大对诚信的宣传力度,发挥社会舆论在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中的引导、评价、监督作用。一方面,大力报道和宣传诚信人和事,使诚信的正能量在全社会充分释放,使诚实守信成为社会风尚;另一方面,加大失信行为的曝光力度,加大失信行为的风险成本,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光荣,背信弃义可耻的社会氛围。
其次,完善社会诚信法规的建设。市场经济既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律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法律是信用建设的保障。诚信不仅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诚信建设不仅是道德建设问题,也是社会管理问题。诚信缺失的解决之策根本上需要加强法治保障。一方面,要抓紧制定社会信用管理法律法规,完善社会诚信行为规范。理顺社会信用管理体制机制,明确有关部门的责任,加强社会信用管理,强化对守信者的鼓励和对失信者的惩戒。另一方面,诚信制度建设还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法律实施不到位也有直接关系。没有法律的有效实施,诚信体系也难以真正建立。通过上述努力,让大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形成守信意识,践行守信行为。
3.2 完善学校诚信教育机制
更新诚信道德教育理念,增强诚信道德意识。诚信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作为诚信道德教育的主体,应该把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寓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把发展学生的诚信道德素质纳人高校教育目标的完整体系之中,以建立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诚信道德教育体系。
(1)把诚信教育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两课”阵地,结合时代的特点和需要,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加强规划、统筹管理,并融入到学校教学和管理各个环节,通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诚信承诺”万人签名活动、网上“诚信论坛”、“诚信你我他”征文及专题报告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在全校营造“人人讲诚信”的教育氛围,让学生真正了解诚信对个人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诚信乃安身立命之本。
(2)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一方面要有诚信的约束机制,让学生诚信有章可循,违背诚信有章可罚,提高学生失信行为的风险成本;另一方面建立诚信激励机制,学校对学生诚信行为选择进行精神褒奖和物质奖励的机制,学生因其诚信的行为选择而获得心理坦然和精神满足,这样学生会更加追奉诚信。
(3)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内容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基本经历、奖惩情况、学杂费缴纳、助学贷款、学习情况、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以及违纪情况的诚信记录,并将其与奖学金、助学金、干部选拔、组织发展、就业推荐等环节联系起来,使这份诚信档案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二张身份证。是其道德信誉的保证,也是社会录用人才的道德“通行证”。形成人人学诚信、处处讲诚信、事事守诚信的浓厚氛围。
3.3 尊重大学生在诚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大学生是诚信教育的主体,诚信教育是否见效,归根结底依赖于被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因此,在诚信教育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强化是自我教育的一种表现,具体包括自我命令、自我检查、自我奖励、自我惩罚等,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诚信道德的认知能力及选择与评价能力,培养道德自主和道德自律意识,使他们自觉主动的践行诚信,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3.4 营造诚信教育的家庭文化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诚信品德对子女影响很大。任何一个道德主体都离不开家庭道德环境的熏陶,因此要重视家庭伦理建设和家庭诚信道德环境建设,从而为道德主体诚信品性的养成创造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中国家长需要焦虑的事情,不是我们给孩子花了多少钱,而是花了多少时间,去认识、管教、支持孩子,使孩子成为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因此,家长应充分重视自身言行、道德习惯、家庭氛围等对子女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家长一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身体力行,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培养正确的家庭诚信教育观念和意识,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做人做事,当出现负面行为时及时纠正,给孩子树立一个诚信的榜样。另一方面,针对孩子在校期间发生考试作弊等不诚信行为,不愿告之家长的情况,家长还应主动用书信、电话、短信等方式全面关心孩子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人际关系等状况,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共同优化诚信道德教育的文化氛围,努力形成学校诚信教育和家庭诚信教育目标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任海宾.诚信教育的反思与重构[J].教学与管理,2003(3).
[2]何建娥.高校学生诚信缺失刍议[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张建华,肖艳玲,李丽萍.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9).
大学生道德范文5
一、社会转型的影响
1.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不仅实现了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个体利益受到重视,容易使人们产生个体本位观念、为己观念和金钱万能观念。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正当竞争、权钱交易等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甚至犯罪行为出现。这些观念和消极腐败现象的存在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形成产生了负面影响。
2.社会不良意识的影响
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消费观念都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导致不道德现象的出现等。如,职业道德削弱,、收受贿赂、生活腐化、人际关系复杂化等失范行为,往往受到社会舆论某种程度的宽容,甚至许多已经绝迹的丑恶现象又死灰复燃,如吸毒、赌博、拐卖妇女儿童等问题,都给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带来了危害。这些变化和现象削弱了大学生对主导道德责任及价值的认同,失去了应有的行为准则和心理依托,产生了极端思想。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1.学校教育的应试化、片面化
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升学率仍然是人们衡量学校好坏的标准。从而迫使某些中小学在响应“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本质上依旧维持应试教育。“校方片面地追求科学知识的传授,教育成了知识教育。这种只教学生如何学习,不教他们如何生活,如何关心,如何承担责任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残缺的教育”。由于学校忽视了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导致一些学生对一些事情缺乏责任心和爱心。
2.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的不当
在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中重灌输、轻实践,使原本应以实践性为基础的道德责任教育只流于形式化,部分教育者道德责任漠然。教育者不仅要对学生进行道德责任知识的传授,而且教育者的自身素质修养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教育者在课堂上或学校生活中向学生所传授的道德责任理念脱离了学生生活的实际,因此学生很难正确地理解并实践道德责任。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
1.家长素质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从出生到步入学校的第一直接教育者,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以后的成长发展。家长自身的优秀品德的体现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家长上孝敬老人,下爱护孩子,兄弟姐妹之间和睦相处,同事邻里之间关系融洽,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会很负责任的;相反,若家长经常独断专行,稍不如意就责罚孩子,甚至置家庭责任于不顾,在外面胡作非为等等,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很难会负责任。
2.教育观念的影响
目前,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往往把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理解成为智育,从而形成了重视孩子“成材”,轻视孩子“成人”的观念,使孩子的目光紧紧盯在考试成绩上,造成了家庭教育功能的淡化,出现了家庭道德责任培养的真空现象,导致了孩子人格的缺失。大多数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但是对孩子的兴趣、爱好、道德品质知之甚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很大,人们往往把“高学历”“高文凭”看成就业的“敲门砖”,于是重视学习、轻视人格培养的现象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原因造成家长的道德责任的认同和学校的道德责任培养取向不统一。同时,父母的工作也非常紧张,很难有充裕的时间对孩子施加更多的影响,另有少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上大学就已经长大成人,不需要过多的干预,给孩子的自由度过大。
四、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的缺失,从其主观因素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认知方面的偏差
首先,处于求知阶段的大学生,对改革、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他们往往片面夸大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于是表现出在特定环境下的无所适从,表现出入世不能,遁世又不甘的茫然无措。以为真实的社会就是利己的社会,看不到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承担责任,把握不住社会生活的主流和发展的趋势。
其次,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初期阶段不完善,使得学校各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学分制”制度的实施,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流动性变大,自身的约束力不断减弱,这些变化的不断扩张使大学生产生了一系列不正确的道德观念,认为自费上学,自由选课,自主安排充裕的业余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自我抉择,至于在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则无关紧要。
最后,当代大学生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前途命运和现实的利益,他们在个人的奋斗目标上所表现出的日益增强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取代了大学生应有的历史使命感和和社会责任意识。他们认为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而不是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
2.主体意识淡薄
大学生道德范文6
[论文摘要]在探讨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道德素质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大学生道德现状,提出大学生就业不应忽视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进而提出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措施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一、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关系
根据有关部门估计,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将达532万,比2007年增加37万人,创历史新高,而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1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岗位总量的22%。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岗位的有限增长、社会有效需求赶不上毕业生规模增长的问题逐步显现。无疑,引起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如就业政策、制度滞后、就业环境不理想等等,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在思想、观念和素质上存在偏差,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从主观方面看,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人生价值观,大学生的价值观以及大学生的诚信素质等道德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如果这些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就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
《上海青年报》也在报道中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时候更加注重道德考核,道德标准已经成为继能力认证后的第二大用人考核标准。而据智联招聘网的相关统计,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把道德标准列入人才考核项目,几乎有半数企业在招聘中都会涉及孝心、诚信问题。许多人力资源经理表示,拔尖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他们更看中应聘者的职业道德观。
做好新时期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千百万学子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关系科教兴国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这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更需要高校转变观念,把道德教育提高到与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改变高校目前“重知识和技能传授、轻道德和素质教育”的跛行局面,对学生的德育建设,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和改善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目前的大学生道德状况
就目前而已,大学生的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大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及自律意识较弱;道德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功利性趋向;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协调发展。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有敏锐的感受力,但同时大学生自身的不成熟性又决定其在心理上缺乏调控能力,极易受社会环境的左右而在道德认识上出现偏差,产生思想道德上的困惑;道德标准选择的多元化与道德价值判断的模糊化倾向比较明显;在道德要求和评价方德规范的认识和内化缺乏深度,也影响了在生活中的抗惑力,进而在外界的干扰下就轻而易举就放弃了道德追求,使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产生了“知行脱节”的现象。例如,从笔者所做的学生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对自身的道德状况评价不高,认为“好”的只有11%,70%的大学生认为一般,19%的大学生认为较差或者很差。85%的大学生对“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之一”表示认同,但在具体问题上,这一认知却大打折扣。“您对考试作弊的态度”的调查表明,只有46%的大学生表示“痛恨,坚决不作弊”,同时却有26%的大学生认为“考试作弊虽然不对,但有机会自己也会作弊”,更有28%的大学生认为“作弊在大学里是常见现象,不必大惊小怪”,找些潜在的考试作弊者总计达54%。当被问及“当您发现坐在旁边的同学考试作弊,您会怎么办”时,只有5%的大学生会向监考老师揭发或者暗示他在作弊,却有78%的大学生虽然看不惯,但碍于情面不表现出来,或者事不关己,干脆不管不问。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日常小事上的道德认识是模糊甚至错误的,其道德行为与道认知是不符的。学生应该怎样做,愿不愿意怎样做,应不应该负责任等问题时,其认同率达到87%。又例如,愿意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者让座;大学要重视学习、不虚度光阴;考试不作弊、不弄虚作假;但当问到你是否这样做了,是否愿意承担责任时,认同率仅占38%。道德责任认知水平与行为表现不相统一、不协调。 转贴于
三、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适应市场需求
(一)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在长达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凸显了民族精神的重要。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持续不断的一种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培养民族精神,最核心的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像一根红线始终贯穿于其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苦难斗争历史的教育,抵制不良思想和文化的侵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坚定性,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在就业的道路上正视困难,消除消极的心理。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诚信教育。诚实守信是人类区别于动物而形成文明社会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是拥有道义上的人格的最重要因素。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信用危机”,诚信教育成为大学生培养中的重要课题。一是要通过加强道德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在现代社会,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和美德,是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二是要通过加强法治教育,使大学生深刻理解诚信的法律价值和意义,引导大学生树立“信用至上”的价值观、公平平等的法律意识和信守规则的法治理念。三是要严抓师德和学术诚信制度建设。古语有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甚大,为人师者的榜样作用不容低估。高校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行为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负面效果往往比普通群体的失信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可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严重破坏。而推行教师学术道德建设,树立诚信为学的典范,对大学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功效。
(三)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的工作部门、工作种类等的向往,如果大学生树立了崇高的职业理想,就能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前途与整个社会的需要和发展联系起来,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其次,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好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特别要注意克服脱离社会价值,片面强调自我价值、忽视社会价值的倾向,将二者和谐地统一起来,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远大的抱负,把自己的需要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大学生道德因素的培养不容忽视,要想使培养的学生获得社会的认可,使学生能够顺利进入社会,我们就必须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要想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理想的发展,就必须要十分的注重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广大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注意上述各方面工作的实践,提倡德育创新,更好地促进大学生道德因素的发展,为社会造就合格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邹海贵,周玉林,就业思想教育:高校德育新的着力点和切入点.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