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者生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适者生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适者生存

适者生存范文1

投资界与自然界同样遵循达尔文法则

春节期间,我读了一本好书――《财富的起源》(The Origin of Wealth―Evolution,Complexity and the Radical Remaking of Economics)。作者贝哈克(Eric Beinhocker)是麦肯锡高级咨询顾问。他在书中总结了经济学研究最新成果,并得出结论:市场是一个不断演化并进行适应性调整的体系,它和自然界“适者生存”的达尔文法则极为类似。

作者试图阐释这样一个观点:价值与人类的基本需要息息相关。比如,达尔文认为人类进化是由于不同个体相互竞争资源,并复制繁衍自身的过程。而在以前,权力和财富使得许多男人能够吸引众多异性,从而保证优秀的基因得以存续繁衍。从这个意义上说,财富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有利于实现人类生存的欲望。

正是基于这种洞察,可以看出人类为了生存,往往会按照适应性的模式调整自己的行为。由此引发了一个新兴的经济学理论,即所谓的“复杂性经济学”(Complexity Economics)。 这本书很好地阐释了这个理论。

按照书中逻辑,许多新古典经济学理论都经不起推敲。例如,我们用于评估市场收益和风险的各种模型(如马尔科维茨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甚至市场是一个随机漫步过程的假设都可能是错误的。曾做过金融学教授、现在是基金投资主管和风险顾问的阿维纳什佩尔绍德(Avinash Persaud),最近对传统金融理论有一些独到的评论。在他看来,第一,马尔科维茨的模型通常假设只有一个投资者采用这一模型,而在实际市场交易中,可能许多交易者都采用同一模型,这往往造成所谓的“拥挤易”(crowded trades),最终市场波动要比理论预测大得多。第二,利用衍生工具来转移风险的办法,也可能会加剧市场的波动性。因为对冲基金并非风险的吸收者,而是风险的交易者。一旦发现自己手中持有的资产风险过大,如次级抵押债券,他们就会迅速转手逃离,这无疑加大了市场的波动。第三,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和投资工具都会带来风险,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同时看投资者的行为和其所使用的投资工具,两者都会造成风险状况的迅速改变。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总是有效的,这并不必然真实。复杂性经济学理论则认为,金融市场是由相互竞争的交易策略组成的不断演化的生态系统。市场是一个高水平的处理器,能对市场参与者分散拥有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但是因为相互竞争的不同交易策略和复杂的行为模式,市场仍然可能会剧烈波动。市场中存在复杂的反馈机制,许多专业投资者总是期望那些个人投资者的平均预期发生变化,因为后者的行为会造成市场的波动,在泡沫明显的市场上则会触发急剧的市场调整。

复杂性经济学能更好地解释动量交易,毕竟市场也是路径依赖的。这一理论框架显然更加实际,因为没有一个投资者具有完美的信息、零交易成本和无限的资源。反而大部分投资者只有非常不完美的信息、极高的交易成本和相当有限的资源。如果按照新古典的理论去指导交易,你就需要动用无穷的资源来支持重要的市场决策,这正是十年前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所发生的故事。1998年俄罗斯债务违约,债券市场偏离了均值15个标准差;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使用的模型仅仅考虑了4个标准差的波动。最终他们崩盘了。同样地,许多华尔街公司仍然对基于有效市场理论的模型顶礼膜拜,结果在次债危机发生后损失惨重。

复杂性经济学的分析更贴近我们对真实生活的观察。因为市场是由不同策略相互竞争所驱动的,所以你需要了解市场上其他的投资策略和你自己的策略存在多大的差异。

过去许多年,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关联相当微弱。时过境迁,今天商品和服务贸易已经全球化,市场比过去更紧密地相互连接,许多投资者的投资模式也大体相似。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国内市场的价格开始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反过来,中国国内价格的波动,也会对国际市场造成一定冲击。市场不仅相互连接,而且相互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加入国内市场,国内的投资者也需要考虑这些国外投资者的想法;同样地,随着本地投资者开始投资海外市场,他们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投资战略和海外市场的战略。这正是“适者生存”的过程,所有投资者都要汲取曾经的错误和教训,及时改变投资策略,否则就无法在市场中生存。

适者生存范文2

达尔文的一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本是对自然界生物生存法则的介绍,可人不也亦是如此吗?——题记

只有强者才会被人永远的记住;或许你会觉得我的说法太过于偏激,可事实就是如此。2012年伦敦奥运会年仅十六岁的叶诗文两次打破世界,获得两枚金牌,这对一名运动员可以说是一生的荣誉,顿时成为人们口中讨论的热点。可当时400米混合泳的亚军又是谁?又有谁记得?也许只是0。1秒的差距就会改变一生的命运,而强者与弱者就是这0。1秒的差别。

对于我们这样的高中生来说,眼前的高考就是我们的赛场。每年每年高考过后,人们口中总是在谈论着“高考文科状元”“高考理科状元”和一些分数上的排名。然而人们都只记住了强者,这些胜利者,而又有谁关注全国千万考生中名落孙山的学子们。即将高考的班级中总挂出“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这样的标语。《全城高考》中一个个高三学生为了一场考试觉得浪费一秒钟都是在浪费生命,他们的目的呢;为了高考?不如说是为了成为一名强者。

人们总在说上帝是公平的。没错,是公平的,可我们生活的社会不是公平的。我们都不是甘于平凡的人。不要急着否定我的说法,当你看着别人的功成名就你会一点都不羡慕?这是不可能的。甘于平凡的人不是隐居的圣人就是傻瓜。我们不想改变自己儿时的天真,却被这个社会逼迫着成长,生活有他的生存法则,那就是“适者生存”我们无法改变这个环境就只有改变自己,让自己成长,让自己成为一名强者。或许在这条路上我们需要付出比别人多十倍百倍的努力,也许到头来还是没有成功,可我们也不能就这样庸庸碌碌的过完着每一天。每个人都是有理想的。我们不能每天看着别人在终点的微笑,而自己只能在起点鼓掌。也许你迈出了一步,但当你的世界开出胜利的花朵,你绝对会感谢这一步。当你没有付出百步的努力,没有成为一名强者,就不要对这个世界事先放弃。当绝望时在告诉自己一句,“我再努力一下”也许你就真的能坚持到终点。

高二:夏天1414

适者生存范文3

缓缓的水流从金意陶大厅暗哑的地板间绕过,温暖的灯光照进水里,整个金意陶的一层展厅有一种说不出的生机勃勃的韵律。除此之外,展厅里,无论是地板上拼接出的华丽的陶瓷大花,抑或是墙壁上展示的复古格调的壁画般的墙砖,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透着设计者和制作者的思考痕迹。

不得不说,看过了那么多陶瓷展厅,广东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的展厅是最让人过目不忘的。

“做有思想的瓷砖。”董事长何乾如是说。

文化制作掀开新篇章

金意陶其实是一个比广东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的年龄还要长的品牌,这个品牌以前是东鹏陶瓷有限公司旗下的第二大品牌,创立于2002年,后来何乾创业,将这个品牌独立出来,2004年成立了广东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

之所以将这个品牌独立出来,何乾的解释是:“这个品牌基础不错,包括产品的设计、品质、定位等均做得比较理想。”但是,真正将这个品牌发扬光大,变成一个大众品牌,则是何乾创业以后的事。

300万的启动资金,金意陶迈开了第一步。

那时候在中国,做宣传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办展览,企业在展厅里摆满自己的产品,让采购商和消费者去看、去体验。可是何乾却在2005年做了一件被业内不看好的“傻事”。他在3000平方米的展厅里,除了将600平方米用作办公区之外,其他的空间全做了金意陶的文化宣传。

展厅没有金意陶的陶瓷,处处彰显的是一种生活的概念。例如陶瓷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陶瓷的设计是怎样来的等等,花费不菲的一次展览,被金意陶做成了文化宣传,业内都认为何乾“疯”了。

可是,展览之后,大家发现,这次疯狂的尝试,却让“金意陶”这个名字火了。这之后,凡是提起展览会上不展示产品的品牌,大家都会想起金意陶。“那时候大家不理解,可是现在你看,到处都是什么生活体验馆、休闲体验馆,文化展示成了品牌宣传最好的方式。”何乾告诉《小康·财智》记者。

不仅如此,金意陶的文化宣传创意,其实后来带给金意陶的是真金白银。

逆境中充满机遇

记者到达佛山的时候,正赶上佛山的陶博展,但是遗憾的是,在陶博展上,我们获得的信息是今年以来,陶瓷受国际经济下滑和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销售明显下滑。对此,何乾毫不避讳:“没错,大环境不好,大家肯定都会受到影响,自从金意陶创立以来,利润每年都保持在20%-50%的增长,今年则只有个位数。”

个位数的增长,对一个处在当前成本高企环境下的企业来说,实际上是很头痛的事。但是何乾认为:“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一次机遇。”

金意陶一直走的是高端路线,产品以品质和设计为最佳卖点。出口到80多个国家,在中国很多的一线城市以及二三线城市有自己的商。此次大环境的改变,何乾觉得不是暂时的,“互联网的发达,用工理念的转变,税务的规范,这些都合在一起,会导致行业发生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今年销售商都面临成本上涨、利润下降的难题,而这估计以后会成为常态,在这种常态下,企业要学会改变自己,才能适应环境。”

这句话,对金意陶来说,并不是空穴来风。

2007年,金意陶成立刚3年,就赶上了佛山市政府“腾笼换鸟、转型升级”政策,那时候,很多的陶瓷企业被迫离开佛山,去别的地方建厂发展。金意陶是幸运的,因为创立初期就想要长期发展,所以在环保的处理上早做了规划。因此在这次事件中金意陶成功留了下来,可是政府的举措让金意陶也很受伤,企业创立初期,正是需要大笔资金运作的时候,这些资金都被拿去用来做环保工程。

环保改造还没结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出口为主的陶瓷产业受到影响。可能在很多人看来金意陶创业赶得真不是时候。但是何乾却觉得,逆境中充满了机会。

2007年,借助佛山市政府的政策,金意陶在江西景德镇新建了一个陶瓷基地,并对自己的环保处理进行了加强。2008年,金意陶调整自己的内部管理,对产品进行升级改造,结果,金意陶不仅没有在逆境中失意,反而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不管未来怎么变,你必须审视自己,企业的管理是不是扎实规范,不管怎样,市场的份额是扩大的,不管怎样中国的GDP还是会有7%的增长,城市化进程还在推进,所以,关键是企业能不能调整自己,适应环境。”何乾说,“就好像今年,内销数额金意陶确实减少了,欧洲市场的销售下降了40%-50%,但是加拿大、南美洲、亚洲等市场增长得比较快,平均下来,我们外销前三季度取得了10%的增长,9月份取得了14%的增长。”

苦练内功 才有明天

我们不得不承认,何乾的这种良好心态对金意陶的发展确实影响颇深。何乾的办公室里竖着一块黑板,上面书写着当年企业所有重要岗位的负责人的名字,便于何乾第一时间找到相关负责人。

在金意陶的展厅里,工作人员都留守在岗位上,以便能随时为来访者进行讲解。何乾说:“这些只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对于未来可能并不好的市场,何乾已经开始为再次改变做准备。

“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最普遍的就是用工难。”何乾告诉记者。所以在何乾的计划里,金意陶为了能顺利成长,以后将会逐渐用机械化取代人工。“在意大利,像我这种规模的企业,员工也就300人,而我的企业是3000人。”

之所以有这样的计划,何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去欧洲考察,人工达到3万欧元每年的时候,雇佣工人就划不来了。如果现在中国人均工资涨到6万每年,我们也就划不来了,就必须用机器来代替。”

而且最让何乾头痛的是,陶瓷业的用工和IT等行业不同,一线的员工居多,而现在90后的年轻人不愿去一线干活,“企业做了快10年,一线员工的年龄应该年轻化,我们却不是。我们一直都在研究要怎么把人才留住,今年,员工的工资普遍涨了20%,但是依然不能满足需求。中国解决了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并没有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这为企业带来难题。”

所以,为了将来能更好地发展,何乾觉得必要时,他将学习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用机械取代人工,让企业升级。

“最困难的时候也是最有机遇的时候,如果你调整对了,可能未来就会变得不一样。”何乾称。

适者生存范文4

周志懿:在昆明采访期间,听说您有“报业恶人”之名,您如何看待这一评价?

孙学敏:“恶人”在云南话中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能人,另一层是不近情面之人。从事报业工作25年,无论是做记者还是做总编辑,无论是在新闻报道还是报业管理方面,我一方面追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精神,另一方面实行“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的政策,决不畏惧任何压力。

周志懿:昆明报业圈称您所著的《杨天勇犯罪集团覆灭纪实》是《都市时报》发展史上的经典战役和重要里程碑,让一份面临生死存亡的报纸成为当年的报业“黑马”,是这样吗?

孙学敏:是这样的。2000年,《都市时报》的零售量因为云南省委宣传部统一价格后一落千丈,但自当年10月31日推出《杨天勇犯罪集团覆灭纪实》系列报道后,《都市时报》立刻受到读者的追捧,很多读者每天在报刊亭等着《都市时报》,甚至每份报纸炒到5元1份,零售量飙升,影响力也随之增强,从而在狼烟四起的昆明报业大战中杀出重围,奠定其在昆明报业市场上的地位。

周志懿:从这一方面说,报纸的核心在“报”而不在“纸”,也就是说,内容的生产能力是核心。

孙学敏:对。自2005年我调任《昆明日报》总编辑后,对内容非常重视,在当年改版之前,邀请14县市副书记、宣传部长参加“《昆明日报》挑刺会”,与会者一致认为“单薄、难看、会议文件多、价格高”。

此后我们奋斗3年,《昆明日报》解决了“单薄、难看”的问题,并自2008年开始用铁腕狠抓独家新闻,提升报纸品质,可读性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发行量也随之大增。虽然征订价比2005年之前提高了,但不再有人埋怨“价格高”。2008年2月16日,由于刊登了昆明市的官员电话,《昆明日报》一时“洛阳纸贵”,并实现史上第一次再版。2009年,报社将高扬“新闻强报”的旗帜,提升报纸品质,增加“第一次销售”,为“第二次销售”打下坚实的基础。

周志懿:昆明市委将官员电话号码刊登在《昆明日报》上,一方面说明重视贵报这块舆论阵地,另一方面也验证了党报的公信力。那么,贵报如何平衡媒体公信力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孙学敏:媒体的公信力就是生命力。我们在市场上追求经济效益,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决不含糊,类似“三聚氰胺事件”这样祸国殃民的事件,宁可牺牲经济利益,也要坚守公信力。

另外,公信力并不只表现在“揭黑”的舆论监督报道上,不是为了“整死谁”,还包括以建设性的报道改进工作,推动企业、社会进步。比如,面对一些可以原谅的轻微事件,我们不炒作,而会告诉对方“你们在这方面需要改进”,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若不改进,坚决曝光。

周志懿:党报的公信力同样要靠传播力来保证。在网络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应该积极利用网络传播渠道,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保证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及时、有效地传达给老百姓。贵报在这方面有哪些举措?

孙学敏:的确,传播渠道很重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渠道建设尤为重要。2007年1月,我们开通报社综合新闻网站“彩龙中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多向传播和互动优势,建设昆明日报社这块“阵地”。

2008年初,昆明市委提出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并将集新闻、政务、商务、英文于一体的“昆明信息港”交给我社承办。对于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发挥“不吃不喝不睡不病”的精神,于当年12月11日正式推出,现已经成为宣传昆明、面向群众、便民利民的报社第三大媒体。

改革激活报业潜力

周志懿: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全球报业,欧美一些报业集团申请破产,中国的报纸也遭遇了“寒冬”,今年上半年广告收入下滑得很厉害,《昆明日报》上半年经营情况如何?

孙学敏:这次金融危机冲击了报业广告收入,但我们基本上没受到影响,我刚拿到统计数据,上半年《昆明日报》的收入同比增长30%。我对今年实现6000万元(不含《都市时报》)的总收入充满信心。

周志懿:总理曾经说过,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对报业来说亦然。那么您的自信来自于哪里?

孙学敏:我坚信中国报业的市场潜力,更坚信报人的改革将激活潜力。

从大环境来说,我国的报业发展潜力还很大,一方面千人日报拥有量还没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昆明来说,潜力还未充分挖掘。从报社内部来讲,自2005年推动内部改革以来,人的潜力被激活,《昆明日报》结束自1999年以来收入徘徊在1500~1700万元的历史,2006年收入增长60%,达到3017万元,2007年达到4010万元,2008年达到5002万元。

周志懿: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一批报纸与贵报一样实现了逆势上扬,但整个经济环境的不景气确实使报业受到极大影响,有部分报人甚至担心报纸有一天会消失;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在辽宁、河北进行报刊退出机制的试点工作。那么您如何看待报纸消亡论?

孙学敏:中国报业自改革开放后蓬勃发展,目前还在上升阶段,报纸的潜力并没有充分激活,虽然自2005年进入整合期,出现“报业寒冬论”等观点,但绝不会像美国报纸那样,或破产、或停刊、或缩版、或只出电子版。美国传媒发展100多年了,现在进入了战略转型期,而我们的报纸才发展几十年,况且《华尔街日报》等还办得有声有色,所以报纸会死,但报纸行业不会消失。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办不好的、缺少竞争力的、没有特色的报纸一定会走向衰落,会被淘汰出局,但适应市场、适应形势、适应技术的强势媒体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所以,报纸一定要改革创新。

周志懿:这些年来,《昆明日报》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呢?

孙学敏:首先,推行全员竞争上岗制,加强了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建设。2005年是《昆明日报》复刊20年来内部人化最大的一年,新的领导班子“是一个懂业务、善管理的职业报人团队”。

其次,确定办报目标,在新班子上任后的第一次中层干部大会上,我提出“要斩断过去,开拓未来,振兴报业,团结一心做强两张报纸”等25条要求,统一了思想,鼓舞了士气,明确了报纸发展的未来方向。

再次,调整机构,革除体制弊端。一是将《昆明日报》发行部划并到《都市时报》发行中心,实行两报联动发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将报社内设机构进行归并调整,从14个减少到6个,中层干部从近40人精减为22个。

最后,健全规章制度,仅2005年《昆明日报》共下发各种文件123个,使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随后几年,更是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变“人管人”为“制度管人”。

周志懿:昆明报业传媒集团将于9月26日挂牌成立,从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开启中国报业集团化时代以来,一些集团“集而不团”的现象比较突出,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适者生存范文5

法则一:誓将大剧进行到底

自2012年1月1日开始至今,国家广电总局的限娱令执行已经近一年时间。纵观电视荧屏,与2011年相比,七类被调控的娱乐性较强的节目减少了2/3,过度娱乐化的倾向被明显遏制。同时新闻类节目增加了1/3,新创办栏目数量也明显增加。

在限娱令的压力下,2012年上半年卫视频道的格局出现明显变化,随着各卫视综艺节目的减少,电视剧的比重逐渐加大。而这一形势在2013年更加明显。湖南卫视直接把《金鹰独播剧场》移至730黄金档,周播剧更是横空出世。江苏卫视、东方卫视则纷纷把电视剧从2集连播改为3集连播。这样的变化既遵守了限娱令的规定,又牢牢锁定观众眼球,持续引发关注。东方卫视副总监苏晓表示:“做出这样的调整,一个核心的原因是限娱令的背景,一年操作下来,广电总局关于限娱令是非常强调和坚持的,2013年也丝毫没有松动的迹象。那么黄金时段靠什么竞争?电视剧就成为重要的收视武器。当然很多台有把电视剧从2集连播变3集连播这个想法,但是背后还是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否则就可能出现首轮剧和二轮剧交叉播出的情况,东方卫视可以保证全年每个剧都是首轮剧。”

以前电视剧的购买、竞争更多比拼的是购剧人员的专业眼光,但是现在拼的是背后该频道整体的经济实力。从各家媒体列出的2013年电视剧备播单上也能看出其中的奥秘。中央电视台不断加大定制剧、自制剧力度,加强与各大影视制作公司、行业协会、专业院校的战略合作,加大对优质剧本和剧目的介入与掌控,从源头掌握优质剧目。2012年的定制大戏《大戏法》获得收视与口碑的双赢,民族历史题材定制剧《木府风云》创出收视佳绩。2013年,由于荣光、归亚蕾、潘虹等实力派演员鼎力加盟的《劝和小组》;张涵予、陈小艺、张国立等主演的《唐山大地震》以及《钢的琴》等多部定制大剧也将相继在央视播出,预计将掀起新一轮的收视热潮。

湖南卫视经典题材创新演绎,誓将“大热”进行到底;直面当下热门话题情感,小切口演绎大时代悲欢;热门小说资源独家把控,强强组合炮制各种爱恋传说;前沿热门青春题材、时尚题材与偶像明星齐飞。

目前出炉的电视剧备播单显示,大剧依然备受追捧。《隋唐演义》《楚汉传奇》《兰陵王》等纷纷被多家媒体联合购买,能否再造收视高峰,大家拭目以待。湖南卫视、安徽卫视、东方卫视等实力雄厚的媒体依然倾向推出自制剧、定制剧、独播剧,以大制作大手笔牢牢抓住观众。四川卫视、云南卫视则实行差异化战略,以独特的定位和风格吸引观众眼球。

法则二:“豪赌”大栏目大活动

2012年《中国好声音》在选秀低迷的逆境中突出重围,生猛崛起,充分证明了“得综艺者得天下”的定律,从而惹来无数艳羡目光。在这种形式下,各媒体纷纷豪赌2013年的大栏目大活动,不仅斥巨资引进国外版权,制作费用更是层层加码。

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首当其冲,利用自身先天优势霸气地在2012年11月到12月的每一个周末,联手九家卫视的12个选秀节目,齐聚优秀选手到《我要上春晚》终极PK,前三名将直通2013年央视春晚。有着“百姓舞台”之称的《星光大道》在2013年将改为《超级星光大道》,在呈现手段上由原来现场的6个机位大幅增加到26个机位,加强节目的节奏感,并采用全新的舞美置景方案,推出焕然一新的整体包装。同时,节目与CNTV等新媒体平台全面融合,推出“星光大道网络选拔”、“海选直通车”等12个互动性强的产品,全方位、多渠道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和参与度。

不创新毋宁死的湖南卫视面临压力和挑战,在2013年将把全球顶级模式引入周五晚十点档,全年4至5档震撼全国的大型活动无缝对接,形成强力组合拳,意图再霸娱乐江湖。《快乐男声》全新变阵升级,打造豪华偶像殿堂,完美重塑青春全能男生。《奇舞飞扬》观草根起舞,挑全民舞动欲望。《唱出我人生》以顶尖模式,打造网络不同年龄段的平民佳音和完美组合,树立顶级模式正版化标杆,打响2013音乐大秀头炮。

浙江卫视启动第二季《中国好声音》能否再创收视奇迹?东方卫视与金牌制作团队灿星的再度合作究竟能否结出硕果?江苏卫视《非常勿扰》节目升级能否再攀收视巅峰?安徽卫视《我为歌狂》、四川卫视《爱就唱出来》、云南卫视《完美声音》,这些推出歌唱类节目的媒体谁家能再造神话?2013年的电视荧屏注定风起云涌!

法则三:创新推广,招标为先

作为媒体招标先驱的中央电视台2013年传统招标资源最大的创新是对原“《新闻联播》后标版”和“A特段”进行改造,调整为黄金时段的主题化组合产品,主体标的物在原播出时间不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套、新闻频道晚间黄金时间的播出回报,每晚三次黄金时间联合出击,极大提高广告的到达率和观众的接触频次。另外,CCTV-1人气栏目《谢天谢地你来啦》、全新升级的《超级星光大道》和《梦想合唱团》的冠名项目,以及《舌尖上的中国Ⅱ》全媒体合作伙伴、纪录频道合作伙伴等项目,也将纳入现场招标,采取暗标方式竞买。

招标作为一种资源售卖手段向来被省级卫视所谨慎使用,2013年省级卫视当中进行招标的依然是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和安徽卫视。把最稀缺最黄金的资源拿来招标一方面保证了客户的利益,给广告主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竞争机会,另一方面则保证了媒体的广告资源价值最大化。至于招标这种形式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则见仁见智。但是,只有有实力的媒体才能参与到这场游戏之中也是不争的事实。

适者生存范文6

一、课程重点

讨论不同进食的鸟喙所起到的功能作用及其进化,通过动手实验来明白进化论的实质内涵。积累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涉及领域】工程、数学、生物学、物理学

【建议年级】小学高年级

【建议时间】125分钟

二、课程任务

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能够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大概习性,同时对比其与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然后根据实验结果推论出各种形状的鸟喙吃哪些食物占优势;能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鸟喙对鸟类生活具有什么好处。分析数据并处理数据。

三、课程步骤

1.导入(25分钟)

【第一步】简要介绍达尔文和进化论。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历了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在他的著作《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除了生物学以外,他的理论还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论证了两个问题:第一,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第二,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生物都有繁殖过剩的倾向,而生存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生物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在同一种群中的个体存在着变异,那些具有能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的个体将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不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将被淘汰。如果自然条件的变化是有方向的,则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变异会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变异。由此可能导致亚种和新种的形成。

【第二步】教展示不同鸟类的图片(见图1,依次为白头海雕、黄嘴栗啄木鸟、野鸭、白鹈鹕、丹顶鹤),让学生观察它们的不同,尤其是喙的部分,即坚硬的壳状嘴,让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白头海雕捕食小型动物和其他鸟类,它的喙有什么特点?

(2)黄嘴栗啄木鸟捕食树干上的昆虫及幼虫,它的喙有什么特点?

(3)野鸭喜好杂食,它的喙有什么特点?

(4)白鹈鹕捕食中型鱼类,它的喙有什么特点?

(5)丹顶鹤捕食小型鱼类和虾,它的喙有什么特点?

通过讨论,让学生概念性地获得相关知识:鸟类的喙与其食性密切相关,短而直的喙是食虫鸟的喙,强大末端有弯钩的喙主要以鸟兽等为食,长而直的喙主要以鱼虾为食,强直且尖锐的喙以昆虫为食,扁的喙以杂食性居多。此时不要求学生归纳,但是要求学生能根据鸟类名称和其食物性质一一对应地说出鸟喙的特点和原因。

2.宣布任务和小组准备(10分钟)

【材料】筷子、塑料勺子、塑料叉子、硬纸板、宽胶带、塑料饮料瓶(统一用小雪碧或小可乐瓶)、剪刀、热熔胶枪、松紧皮筋、毛根、小木棒、塑料袋

【任务】让学生观察给定的材料,每人要在材料中选出一部分制作一个“鸟喙”。 鸟喙必须可以操作,而非仅仅是个模型,并且要设计食道以便吞下食物。然后完成以下任务。

(1)检验这种“鸟”在野外生存情况如何;

(2)计算自己制作出的鸟喙“吃进的食物量”占食物总量的百分比;

(3)在比赛完成后要观察能“吃进食物总量”最多的几个鸟喙的构造。

向学生出示评价量规(见表1)。在小组准备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用来独立思考他们的设计方法,并讨论这种想法,将设计方案画出来并写出制作鸟喙所需的材料,学生在最终展示中要解释如何使用这些材料并证明这些材料可以做出较好的鸟喙。

3.任务的执行(30分钟)

每个学生允许选择一个问题向教师请教解决的办法,教师则应当尽量使用提示性问题来回答,尤其要提示学生思考的出发点。在制作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模仿真正的鸟喙来完成制作。另外,材料一经选定,每人只允许进行一次材料的添加或变更。

【头脑风暴】学生讨论如何设计和制造鸟喙。教师适时提问和提示:

(1)如何模仿制作鸟喙?先考虑使用什么样的材料,然后思考需要用几片材料来拼接制作鸟喙。

(2)怎样才能让鸟喙更好地吞食圆形食物?怎样才能让鸟喙更好地吞食长条形食物?

【小组交流】让学生初步做好鸟喙后,去其他组看一看,进行观摩和观察。教师适时提问:

(1)其他组的设计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2)其他组的鸟喙是模仿了哪种鸟类?是捕食较大食物、较小食物、还是杂食的?

【评估与改良】教师视具体情况提问:

(1)哪些设计是有效的,哪部分需要重新设计与改善?

(2)是否在吞食食物的咬合过程中出现了困难?是否在吞咽(令食物进入食道)过程中出现了困难?

【测试准备】教师宣布以下要求:

(1)每人会拿到一个大小相同的纸杯,作为鸟的“胃”,用于储存“食物”。测试考察的“食物”必须能够进入“胃”里。

(2)测试分为4轮,每组每轮有15秒钟的时间去捕捉“食物”。教师计时,也可以由小组长来完成这个任务。

(3)第一轮测试自由进行,没有比赛。每个学生在这个阶段努力适应自己“鸟喙”的使用方法。

(4)第二轮测试中由组内两名学生进行比赛。

(5)第三轮测试中组内四人之间进行比赛。

(6)第四轮测试会限制“食物”的供给,4人共同捕捉同一批“食物”。

【第一轮测试】下发装有“食物”的容器,例如一个碗(其中包括5颗软糖、5颗大白兔糖、10颗水果硬糖)。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食物”(20个),并记录在表中。学生将纸杯靠近身体拿好并闭上眼睛。宣布开始后,睁开眼睛,要尽可能多地用自己制作的“鸟喙”捕捉食物。本M测试结束后,学生要数一数自己“吃到的食物”,即战利品,计算其占总数的百分比,并记录在表中。

【第二轮测试】在组内两名学生中间放一张纸。将上一轮剩余的糖果放回“食物”容器。两名学生将刚才第一轮“吃到的食物”拿出来,放在中间的纸上,各自数清,然后也放回“食物”容器。再一次做好“捕食”准备,开始计时后,要尽可能多地用“鸟喙”捕捉“食物”。本组测试结束后,数一数自己的战利品,计算其占总数的百分比,记录在表中。

【第三轮测试】如法炮制,在组内四名学生中间放两张纸。将上一轮剩余的糖果放回各自的“食物”容器。四名学生将刚才第二轮“吃到的食物”再拿出,放在中间的纸上,各自数清。进行四人“捕食”比赛。测试结束后,数一数自己的战利品,计算其占总数的百分比,记录在表中。

【第四轮测试】拿出一个“食物”容器,其中有5颗软糖和10颗水果糖,倒在白纸上,四人确认数量。再次进行“捕食”比赛。测试结束后,数一数自己的战利品,计算其占总数的百分比,记录在表中。

【正式比赛】限制“食物”供给,各小组之前测试中的优胜者出列,与其他优胜者一起共同捕捉同一批“食物”,数量由教师根据分组情况而定。

【赛后观察】教师要带领学生观察设计较好的几个“鸟喙”的构造,并从形态以及坚固性等方面进行点评。

4.总结与反思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以下内容。

(1)归纳不同的鸟喙适合吃什么样的食物?(分析食物特性,如大小、形状、软硬度等。)

(2)在制作中哪些材料是必要的?为什么?

(3)你们观察到“食道”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哪个小组在这方面制作得最好?为什么?

(4)拓展思考:观察镊子、尖嘴钳子、汤匙和起钉器,归纳这些工具各像哪种鸟类的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