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规划流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规划流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规划流程

网络规划流程范文1

【关键词】 网络规划 数据融合

1 背景介绍

随着通讯业务的不断发展,网络制式的不断增加,移动网络用户数和业务量在持续增加,需要对移动网络进行持续的扩容和网络调整。为了实现网络覆盖、业务承载能力的不断提升和优化,需要每年对移动网络进行新站点规划建设、基站割接替换等。新站点的规划、建设以及基站割接等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进行全面的站点规划评估、入网评估、以及基站替换验证评估,从路测数据、CQT数据、投诉数据、话务量、数据流量、现网站点资源等多个维度对新建站点、替换站点进行全面整体评估,并能对规划、建设和替换结果进行一定时期的持续跟踪分析,从而发现站点建设和替换过程中潜在的问题,并能从侧面反映出工程建设质量。然而缺乏有效的自动评估手段和规划流程管控机制,规划的合理性和落地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为后期网络问题的出现埋下了隐患。

无线网络规划支撑需要分析路测数据、CQT数据、投诉数据、话务量、数据流量、现网站点资源等多维度数据对新建站点规划过程提供全面完整、持续的辅助支撑与管控。其包括几个主要过程:

(1)规划前规划方案评估

(2)规划建设过程流程化管控

(3)单站点建设前后评估

在规划建设前期,依据多维度的管控数据对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以及预期的建设后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给出规划站点位置选择依据;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将现有的网络规划管控流程落地固化,实现规划建设过程的统一化、流程化管理;在规划建设完成之后,将站点建设与规划信息相比较,评估站点建设结果是否满足预期规划的内容,评估站点运行状况是否符合规划的要求,评估站点自身的运行状况及稳定性,确认站点建设的完成度以及侧面反映工程建设质量状况。

通过对无线网络规划关键流程管控、规划资料统一管理,综合路测数据、CQT数据、投诉数据、话务量、数据流量、现网站点资源等多维度数据实现规划前的选址支撑分析以及规划建设后的评估比较,对无线网络规划过程做到全方位、深层次的辅助支撑,实现对规划质量的多维管控。

2 系统简介

无线网络规划支撑系统主要为无线网络规划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手段和方法,通过分析测试数据、投诉数据、话务量、数据流量以及现网站点资源等信息,实现对无线网络规划立项过程做到全方位、深层次的辅助支撑,实现对规划质量的多维管控,促进无线网络规划过程管理精细化,提高无线网络规划效率和质量。

系统采用目前最具扩展性的3层系统架构,由下至上分为数据层、业务层和表现层。

(1)数据层:提供平台数据支持,包括数据采集、适配以及存储等功能。

(2)应用层:具体业务功能的承载,主要包括查询、统计、分析和管理等功能。

(3)表现层:用户界面,包括B/S客户端及部分C/S功能,通过具体的表现形式来呈现具体业务,主要包括表单、报表、统计图、脑图、GIS图等。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系统由PC客户端及服务端组成,采用B/S、C/S结合方式实现。系统服务端由WEB服务器、数据库及应用服务器和互联网专用测试服务器构成。PC终端通过浏览器实现系统配置、系统管理及统计分析等操作。系统组网图如图2所示。

3 功能介绍

本系统主要以无线网络规划支撑软件为主,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1)多维数据整合。综合分析现网资源、性能统计、路测扫频、MR结构、用户投诉等多维度的运营数据,为网络规划提供全方位的支撑。

(2)基础数据管理。网络优化、规划分析所需的各种基础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结构化的梳理,以关系数据库管理的模式替代原来Excel的管理模式,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3)网络资源预警。以BSC/RNC为单位,可针对一段时间的性能统计数据,系统给出包括GSM和TD网络资源预警。

(4)网络结构评估。针对GSM、TD两种网络类型、宏站和室分两类建设对象,分别给出与规划有关的结构评估报告。

(5)规划流程管理。通过对GSM/TD/LTE无线网络规划过程中的主要管控流程进行梳理和落地,将其在系统中进行固化,并能根据实际的管控过程的需要对现有的流程进行迅速的调整和修改。

(6)规划评估模型。通过对网络规划评价要素的梳理,最终建立基于覆盖、容量、投诉、物业和场景的五维评价体系,根据给定的评价体系对网络规划模型进行评估。具体评估模型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后确定,模型中的各种权重系数可灵活设置,在同一期工程中采取同一套权重系数。

(7)规划评估管理。通过不同维度的规划评估分析,采取不同的规划评估手段对规划质量进行全面的提升。

客户端功能布局界面如图3。

4 应用举例

4.1 规划评估管理

包括方案概要、方案前评估、方案后评估和对比评估。

方案概要包括:站点明细、需求来源、场景分布、站址偏移等四张报表;

前评估包括:网络资源、业务承载、业务分布、路测覆盖、MR覆盖指数、基站布局高差指数、容量指数等报表;

网络规划流程范文2

1.1网格化的意义

在进行无线网络分析时,若以地市、区县等行政区为分析对象,仅能得到无线网络的整体情况,无法细致分析网络局部存在的问题;而以单个基站为分析对象,则仅能反应站点本身运行情况,无法说明区域性无线网络存在的问题,更无法为市场营销提供参考。为此,引入网格的概念,定义一个适中的分析区域,考察区域间、区域内的无线网络存在的问题,兼顾整体和局部的无线网络情况。在网格内进行更精确的规划、建设、优化工作,通过分析网格内的用户行为使网络建设更贴近市场需求,从网络角度为市场营销提供依据,使工程建设、规划、网优和市场部门的工作能够更好地衔接,进一步保障网络建设的质量,提高资源投放准确率。

1.2网格划分依据

无线网络是无边界、常变化的,在进行网格界定时,主要考虑无线网络相对不变的属性,如无线环境、业务量、终端等,因此,将网格定义为具有相同无线环境与相同业务特点的相邻基站聚集而成的覆盖区域。网格划分后,物理网格的区域相对固定,而网格分析区域是对物理网格产生影响的基站小区所覆盖的区域,与网格关联的小区及其覆盖区域是可以动态变化的。网格划分依据及原则如下。(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尽可能地将同一类型的覆盖场景划分到一个网格内,例如住宅区、城中村、工业区、郊区等。(2)人口密集度和建筑群的整体性:在街道办划分的基础上,尽量按照独立社区或村庄等划分。(3)场景统一:同一网格只可归属于主城区、一般城区或城区外之一,不可跨规划区域,也不可跨区县(或镇)。(4)无线传播模型一致性:将相似无线传播环境的覆盖区域划分在同一网格内,可以更精确地给网格赋予传播模型,从而提高仿真效果。(5)区域业务特点一致:区域业务特点反应区域内用户的行为习惯,将相同业务特点的区域划分在同一网格内,有利于针对用户习惯进行网络资源配置和市场营销推广。(6)信号覆盖的连续性:同一网格只归属于同一BSC/RNC,考虑网络覆盖的连续性要求,确保网络切换成功率。(7)投诉区域的集中度:将投诉集中度高的区域划分到一个网格内,可以集中资源,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8)与市场联动的便利性:参照市场部门的营销区域进行网格划分,便于市场部门实施网络分析部门提供的市场营销建议。在无线网络网格划分完成后,需将基站小区与网格进行关联,此步骤的关键点在于网格间边界小区的归属,小区关联原则如下:(1)小区根据覆盖范围、建设目的进行网格归属;(2)一个小区仅归属一个网格,使小区与网格一一对应;(3)根据网格划分依据,保证小区归属后产生的网格分析区域与网格划分的目的一致;(4)同一方向不同制式的小区,如GSM、DCS、TD-SCDMA等制式的小区,归属相同网格,使物理网格内不同制式的无线网络网格分析区域大致相同。网格划分可以理解成把一个复杂的实体模型分成若干简单的模型,而这些简单的个体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约束,构成整个结构。求解这些简单的个体,就能得到整体的变化趋势,网格划分越合理,分析结果便越清晰。

2分析体系

2.1总体思路分析

体系将面向无线网格的业务、覆盖、终端,从网络运行现状的角度出发,进行多网协同规划。首先,分析体系是面向网格的,也就是以网格为基本单位进行无线网络分析;其次,分析的对象是网格相对不变的属性,通过现网运行得到业务、覆盖和终端等数据;最后,无线网络分析是多网协同进行的,依据不同网络的运行现状进行相互分析。无线网络网格化分析体系分为4个层次,包括目的层、指标层(分析流程)、措施层以及方案层,体现了从问题提出、分析过程到解决方案的全过程,从不同层次和角度表征和描述分析体系。其基本原则是:为目的引入指标,以指标考察网格,反应了分析体系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而建立的,分析体系围绕目的层进行指标层、措施层和方案层的构建。无线网络网格分析流程如下:明确无线网格分析需解决的问题,根据不同的目的,制定不同的指标进行量化,建立分析流程,通过流程判断需采取的措施,得出一系列网格建议,根据建议在网格内进行更精细的小区级分析和无线网络规划,以此设置网格建设方案,再按照评价方法对建设方案的各个需求进行等级排序。由此得出的网格规划结果包括网络类分析结果、市场类分析结果、网络建设方案三部分。其中,根据网络类分析结果进行网格内无线网络建设方案的设置,市场类分析结果则可作为市场部门业务推广、终端推广等市场营销的参考。网络建设方案的等级划分将按照网格措施、建设原因等进行加权评分,而各因素的权重则按照一定的策略进行设置,再根据工建、网优、网维、市场等部门对各建设需求重要性的评价,最终得出具有等级排序的建设需求池。可以看出,运用无线网络网格化分析体系进行规划工作的特点如下。(1)便于进行网格间的对比分析,确定优先建设的区域,实现资源重点投放。(2)进行网络间协同分析,根据区域业务特点,确定优先建设的网络,避免重复投资。(3)建设方案制定时,深入网格进行小区级分析,实现更为精细的无线网络规划。下面以“网络间业务平衡”为例,说明由目的制定指标、由指标决定措施的流程,即无线网络网格化体系的分析过程。

2.2网络间业务平衡

通过考察各网络的业务承载、终端驻留等数据,分析无线网络存在的问题,指导网络建设和终端推广。正常来说,在TD-SCDMA无线网络覆盖完善的区域,TD-SCDMA终端的数据业务大部分应该由TD-SCDMA网络承载,此时,只要TD-SCDMA终端占比高,就能对GSM网络数据业务起到分流作用。为此,引入驻流比、分流比等指标,考察网格的无线网络覆盖、终端推广等情况。

2.2.1驻流比分析流程驻流比反映的是TD-SCDMA无线网络的覆盖水平,与基站建设密切相关。低驻流比下发展3G业务,不仅会拖累2G网络,而且会影响用户体验,因此,驻流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多网协同的流量协同问题。在TD-SCDMA网络覆盖完善的情况下,TD-SCDMA终端的大部分数据业务应由TD-SCDMA网络承载,否则判断为网络覆盖存在问题,其计算见公式(1)。驻流比=TD终端的TD网络数据流量/(TD终端的TD网络数据流量+TD终端的GSM网络数据流量)(1)驻流比表示TD终端数据流量中,由TD网络承载的比例。它是解决TD网络覆盖问题的核心关键指标。通过按照各区域不同的覆盖要求,设置不同的驻流比要求,以便优先在重点区域建设覆盖完善的TD-SCDMA网络。驻流比的分析流程如图1所示。驻流比目标值反映网格内TD-SCDMA网络覆盖至少要达到的水平,与网格内目前已建设的TD基站相关。通过与驻流比的目标值比较,判断网格内TD-SCDMA无线网络是否存在覆盖问题。在设置目标值时需考虑各网格TD-SCDMA网络覆盖要求的差异性,如按市区、县城、乡镇、农村等场景要求达到的规划覆盖目标、地市TD-SCDMA网络覆盖区内各网格的实际驻流比情况等。首先,通过根据不同区域的覆盖要求设置不同的阈值,优先保障重要区域;其次,按与目标的差值,优先解决覆盖问题最严重的网格,使全地市各网格的覆盖都能达到预定的水平。具体设置建议见表1。

2.2.2分流比分析流程分流比能够说明TG两网的数据业务平衡问题,即TD-SCDMA网络对GSM网络的数据流量负荷分担的情况,与TD终端密切相关,包括TD终端的数量和每TD终端的数据流量。从网络平衡发展的角度出发,应同时提高TD-SCDMA网络覆盖区内每TD终端流量正常的网格的分流比。分流比计算见公式(2)。分流比=TD网络承载的数据流量/(TD网络承载的数据流量+GSM网络承载的数据流量)(2)影响分流比的主要因素如下。(1)TD网络覆盖差,导致TD终端无法驻留TD网络。(2)TD终端数量少,导致TD网络承载的数据流量小。(3)每TD终端数据流量小,导致TD网络承载的数据流量小。通过考察各网格分流比的情况,为市场部门的3G业务、终端等推广活动提供建议,从而提高各网格的分流比,实现网络平衡发展。分流比分析流程如图2所示。分流比合理值在正常网络覆盖水平下,一定数量的TD终端应使TD网络的分流比达到一定的水平,将其定义为分流比合理值。通过考察各网格的分流比合理值,判断网格内的TD网络覆盖水平和每TD终端数据流量是否合理,并优先提高TD网络覆盖、每TD终端流量均正常的网格分流比。其计算见公式(3)。分流比合理值=(TD终端数量×L×驻流比合理值)/GSM终端数量+TD终端数量×L(3)L:表示GSM终端更换为TD终端后,每终端流量应提高的比例,其计算见公式(4)。L=每TD终端数据流量/每GSM终端数据流量(4)参考现网运行数据,参数L的设置建议见表2。驻流比合理值:驻流比合理值表示在已建设一定数量的TD-SCDMA基站后驻流比应达到的水平。其计算见公式(5)。驻流比合理值=TD基站数量/(GSM基站数量×覆盖面积比值)×覆盖相当时驻流比(5)覆盖面积比值为达到与GSM相同覆盖水平需建设TD基站数量的比例,建议取值1.1;覆盖相当时驻流比建议取值75%。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分流比合理值与网络现状的联系更紧密,包括现有网络建设情况、现有终端数量情况、终端使用业务情况等。各网格的分流比合理值由TD基站建设比例、TD终端占比和参数L决定。分流比目标值结合市场部门在规划期内的TD终端推广计划,计算规划期末的TD终端占比情况,并以此确定网格的分流比目标值。通过考察与分流比目标值的差额,判断网格TD终端推广的需求迫切程度,即优先在分流比差额较大的网格进行TD终端推广。通过在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的TD终端推广额度,实现优先在重点区域进行数据业务分流。其计算见公式(6)。分流比目标值=(区域期末TD终端数量×L×驻流比目标值)/(区域期末GSM终端数量+区域期末TD终端数量×L)(6)从公式(6)可以看出,分流比目标值与市场部门TD终端推广计划的联系更紧密。不同的TD终端推广力度,将决定不同的分流比目标值。

3建设方案

3.1方案设置在完成网格分析体系中指标层和措施层的分析后,将分别得到网络类和市场类的分析结果。根据网络类分析结果设置建设方案,市场类分析结果则用于为市场部门营销活动提供参考。以上述“网络间业务平衡分析”为例,得到的分析结果见表3。按照网络类分析结果,在建设方案层进行更为细致的无线网络规划,体现网格内小区级的分析,得出无线网络的具体建设需求。一般将无线网络建设划分为三个阶段:规划、建设及优化。规划阶段重点在需求分析、方案设置及等级划分;建设阶段重点在站点解决方案的制定和主设备、配套设备建设模式的选择;优化阶段重点在通过技术手段保证网络现有资源的正常运行,并使网络效益最大化。在进行需求分析时,针对各种网络问题,首先考虑通过天线调整(方向角、下倾角、高度等)、参数调整、功率调整等优化手段进行改善。在优化手段无明显效果时,再考虑采用其他解决方案。在进行方案设置时,针对网格存在的无线网络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根据ATU测试数据、MR统计数据、市场发展及竞争对手的情况等信息进行补充分析,在更小范围内精确规划,确定具体建设方案,例如新建宏基站、扩容、建设底层站等建设的具置、实现方式等,并最终形成整体规划方案。精细规划需参考的数据和信息如下。(1)宏站需结合ATU测试数据、MR统计数据、数据流量统计数据等因素分析。(2)室内分布站需结合数据业务流量、新增覆盖区域等因素分析。(3)根据仿真结果对规划站点进行补充调整,并形成最终建设清单。

3.2需求等级评价在完成规划方案后,根据工程投资、建设难度、量化指标等情况,对方案中各个建设需求进行评价,从而能够在工程投资允许的范围内,优先解决需求最为急迫的无线网络问题。评价方法根据规划方案中不同的建设类型,按照扩(减)容、2G新建站、TD新建站、新建底层站和市场联动等分别进行设置。针对评价对象的各自特点,分别评价容量、覆盖、质量和业务分流等因素的需求程度。需求等级评价示意如图3所示。在计算指标量化得分时,采用十分制的评分方式,有以下三种计算方法。(1)设定平均值或门限值为5分,与其进行对比,计算评价对象的指标得分。(2)设定满分时的指标值,与其进行对比,计算评价对象的指标得分。(3)设定零分时的指标值,与其进行对比,计算评价对象的指标得分。各指标得分的计算标准见表4。需求等级评价除了考虑指标得分外,还需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1)等级调整:根据站点的重要性设置等级下限,确保站点建设优先级。如省级重点考核的黑点、ATU测试区域内的站点、随物业建设同步跟进的时间受限的站点以及其他重要站点等。(2)工程建设:根据站点的工期满足情况、投资需求情况等,进行需求等级调整。如物业协调难度、物业协调进度、工程建设方案等。综上所述,最终形成的具有优先等级排序的建设需求池是在综合考虑了指标得分、等级调整、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后确定的。

4结束语

网络规划流程范文3

【关键词】 无线网络 组网优化 基本原理 测试技术

一、概述

无线网络优化是指通过对无线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进行合理的调整,改善网络的覆盖,提高网络的容量,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提高网络的资源利用率。使网络更加可靠、经济地运行。在很多情况下,必须要进行网络优化。如当网络质量不能满足规划设计要求,或者当网络环境发生变化时就需要进行网络的组网优化。网络环境发生变化使得原有设计的网络不能适应当前环境的需要,这时需要进行网络优化和调整,同时提出后续网络扩容的建议。

二、无线网络优化的基本流程

无线网络优化流程包括下面几个步骤:准备工作(可选)、频谱扫描(可选)、校准测试、网络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参数核查(可选)、问题定位、优化方案制定、优化方案实施、优化验证、优化项目验收和资料归档等。

正式优化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需求分析、制定工作计划、资料调查和收集、优化工具准备等几方面的内容。需求分析是建立在充分有效沟通的基础上,通过需求分析要确认下面几点事情:运营商对网络优化工作的目标要求,包括对网络的覆盖、容量、业务质量的具体要求等。确认网络优化组各方的分工。确认项目验收时间和验收标准。

下一步的工作是校准测试,主要内容包括:车载天线校准测试。测试手机外接天线校准测试。车体平均穿透损耗测试:静止条件下进行测试,可以用多个手机同时在车内、外接天线到车顶、车外人行道正常通话位置进行呼叫测试,分别记录多个手机的接收功率一段时间,求平均后得到各种环境相对车内测试的损耗和建筑物损耗。

网络数据采集和网络评估测试是随后的关键一步。优化所需的网络数据来源通常有:路测数据、拨打测试数据、OMC性能统计数据、用户申诉、告警数据和其他数据等。在相同的负载条件和采用相同的呼叫方式情况下,网络评估之间才具有可比性。因此首先要明确网络数据采集的参数选择。网络评估测试时的负载可以分成三种情况:忙时、有载和无载。

DT测试首先规划测试路线,测试范围为本期网络要求覆盖的区域。测试路线必须包括:市中心密集区、市区主要干道、居民区、沿江两岸、桥面等城区比较重要的位置;重要道路、人流量比较大的区域、旅游景点等比较重要的区域;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其它重要的公路,如果条件许可,应包括铁路和航道,尽量覆盖整个业务区。

性能统计数据适合于已经大规模商用的网络,统计数据客观且丰富,从统计的观点反映了整个网络的运行质量状况。由此得到的网络性能指标可以作为评估网络性能的最主要依据。数据分析指通过分析路测数据、拨打测试数据、OMC性能统计数据、用户申诉信息、告警数据等,了解网络运行的质量,以便于对网络的性能进行评估。针对不同的网络数据获取方式,有地理化分析、电子表格分析、图形化分析、自定义事件分析和统计分析等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将这些指标和测试条件结合起来分析,可以基本掌握网络的覆盖空洞、干扰和导频污染等情况。通过地理化分析可以在地图上直观地看到当前网络的信号强度与信号质量、各基站分布及小区覆盖范围、干扰及导频污染等。

几个统计的KPI指标包括最坏小区比例、超忙小区比例、小区码资源可用率、RAB建立成功率等。优化中还有很多常用的其他分析方法:多维分析、趋势分析、意外分析、比较分析、排名分析、原因和影响分析等。

在对网络进行分析,并且将需要优化的部分进行确定后,通常有一套(或几套)解决方案供选择,需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最优的优化调整方案。针对不同的网络问题主要有软件调整、工程参数的调整、制定无线参数的调整等优化调整方案。

在网络优化方完成后,需要验证网络问题是否解决,或者网络性能是否有改善。首先,优化验证的过程也是首先采集网络运行数据,然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其次,在实施优化方案后,通过分析数据再次对网络的性能进行评估。第三,要比较优化前后网络性能指标,验证优化后的网络问题是否解决,或者网络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要求。

网络规划流程范文4

关键词:PTN网络;关键技术;组网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8-0034-02

1 分组传送网(PTN)概述

所谓分组传送网(PTN),它依托于分组交换,是一种面向连接形的业务传送技术,其主要优点有:能够很好的承载电信级业务,满足标准化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以及较好的服务质量,在运行管理维护上也更加完善;除此之外,还能够有效兼顾传统时分复用以及异步传输业务。

2 PTN组网结构分析

当前,PTN在基站回传和集团专线电路的承载上应用较为广泛;就本地传送网来说,PTN多采用独立组网的方式进行建设;它在组网结构上与SDH是类似的,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接入层、汇聚层、骨干调度以及楼内调度。各个层次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组网方式。

2.1 分层组网结构

(1)接入层。就接入层来说,它以汇聚型业务为主,主要负责业务的接入;在组网结构上采用的是环网结构,有些情况下也可以采用链型结构;为了保证组网的安全,常常采用双节点互联的方式将接入系统与汇聚系统联系起来,可以防止单节点方式下出现失效节点的现象。(2)汇聚层。该层以汇聚型业务为主,主要负责业务的汇聚和传送,该层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汇聚层光缆的拓扑结构已经固定,同时组网对安全性也有一定的要求,常常将汇聚系统组网设计为环网结构。(3)骨干调度层。该层以分布型业务为主,主要负责承载跨机楼调度业务,它不需要进行业务的汇聚处理,因此,可以选择PTN技术也可以选择OTN技术。其中,前者在线路侧的速率有10GE,带宽容量有限,所以选择具有较大带宽容量的OTN技术。

2.2 PTN端端组网结构

当前,PTN网络保护所采用的端端组网结构是LSP1:1/1+1保护方式;根据业务配置方式的不同还可以将端端组网结构的业务分为两种,分别是:本机楼落地业务、跨机楼调度业务。这两种业务的路由配置方式为:(1)本机楼落地业务。主用路由开始于汇聚系统,经过楼内系统,最终直接落地;备用路由开始于汇聚系统的另一个节点,经过骨干OTN调度系统回到本机楼,最后通过楼内系统。(2)跨机楼调度业务。主用路由和备用路由均开始于汇聚系统,经过骨干调度系统之后通过物理路由回到楼内系统最后落地。

3 PTN组网规划流程

分析PTN的组网规划时,需要从业务的流量和流向开始,逐渐规划出整个PTN组网方案。对PTN组网规划的具体流程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业务流量流向分析、分层组网方案、分层对应关系以及最终的流程规划。

3.1 业务流量及流向

在业务的流量和流向分析中,其基础数据为基站的业务基础数据表和RNC分布数据表,对汇聚区到机楼的业务流量和流向进行分析,同时分析相应楼层的业务流量分布情况以及各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谓业务的流量和流向分析,它主要用于对PTN组网方案规划进行有效指导,随后进一步对具体的方案和相互关系以及连接端口进行配置。

3.2 分层组网方案

在分层组网方案中,骨干汇聚层的方案是最为重要的内容;按需开展是接入层组网的基本原则,无需进行预规划。根据汇聚区内部以及各机楼楼层的业务流量分布编制相应的调度层组网方案;底层基础承载网为传输网,在建设初期,网络方案需要考虑未来3到5年的业务需求;在扩容方案上,应该考虑未来1到2年的业务需求。可以直接参考业务流量和流向的数据进行方案的确定,另外,业务流量和流向数据还可以作为方案均衡的参考。由于无线网络的规划变动比较大,骨干调度层业务在一般情况下是较难预测的,此时就需要有较为丰富的规划经验。

3.3 分层对应关系

所谓分层对应关系,主要是指汇聚系统和楼内系统以及调度系统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明确它们之间的互联对应关系有助于有序配置网络资源、保证网络的结构层次清晰,扩展性也更好。在确定互联对应关系的过程中,主要的基础参考为业务的流量和流向,主要的参考原则是:业务符合均衡分担、汇聚系统连续。

在PTN网络规划系统中,依据T-MPLS分层结构实施层次的划分,可以支持多层规划。网络层次有:用户业务需求层、PW层、LSP隧道层、物理拓扑层等等,表1给出了PTN网络层次结构表。

3.4 流程规划

在进行网络规划时应该明确规划的流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的应用中常常需要进行规划步骤的修改。对于开发的PTN网络而言,其规划系统要进行分层设计。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将网络规划分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规划步骤。这样一来,用户可以依据具体需要返回到开始的步骤重新进行规划。在软件系统中,提供给用户很多规划方式选择。图1给出了软件系统的一般规划流程。

图1 系统规划流程

4 PTN网的关键技术

图2给出了PTN组网的核心技术示意图。

图2 PTN的核心技术

4.1 全业务支撑

当前,3G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但它在短时间内仍然无法完全取代传统TDM业务,TDM业务依然是通信业务的主体,对此需要PTN具有多业务承载的能力,端端伪线仿真技术则正是该需求下的产物,依托于电路仿真技术,PTN利用PWE3进行客户业务的适配,如:以太网、TDM以及ATM等等,同时为它们提供端端传输通道。

4.2 分组交叉技术

将PTN与数据、电路以及光层传输功能相融合,能够实现分组的交叉连接,同时还可以实现业务的统计和复用。在通用交换结构中,采用的是量子交换的理论,业务流向被分为信息量子,它可以实现从一个源实体到另一个目的实体的交换。PTN在进行网络简化时,采用的通用交换平台是统一的,它能够解决很多融合问题,实现业务处理和交换的分离;另外,它还可以将不同的技术业务处理功能放置在不同的线卡上,而与之无关的业务则安置于通用交换板上。

4.3 QOS技术

传统SDH网络中的传输管道为刚性传输管道,尽管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可靠性,但是存在某种意义上的资源浪费,比如:普通的上网业务与语言业务,后者具有高时性,它们对网络的传输要求是不相同的。PTN可以实现对业务特性的感知,同时提供较好的业务质量,实现按需分配。

4.4 层次化OAM和保护

PTN可操作管理机制继承了SHD的思想,它为各层提供层次化告警以及性能管理,从而支持层次化OAM,最终对网络的故障进行定位,实现网络性能的检测。另外,PTN还支持链路保护以及网络级保护的接入。

4.5 同步技术

在实际的PTN网络中,存在大量的TDM业务,这种业务对同步的要求很高,因此,要对时钟以及时间的同步需求进行考虑。PTN与普通的分组技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同步技术,它在支持TDM业务过程中,在网络出口有相应的充足机制。对此,有人提出了各种时钟处理技术,如:CES、TOP以及同步以太网等。

5 结语

作为面向通信网络的传送网技术,PTN技术的可用性以及可靠性都较高,具有高效的带宽管理机制以及流量工程,另外,还实现了智能化OAM;提供了扁平化和低成本的网络架构。在PTN网络中,其关键技术无疑是T-MPLS,它的快速发展能够给分组传送网技术支持;因此,在未来,它将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成良,荆瑞泉.PTN技术组网趋势和发展应用

[J].邮电设计技术,2010,(3).

[2] 李芳,张海懿.PTN在全业务运营趋势下的应用探

讨[J].电信网技术,2009,(8).

[3] 李芳.PTN技术的标准进展[J].电信技术,2009,

(6).

网络规划流程范文5

关键词:网络进度计划 电网工程 工程前期管理 关键线路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国家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和宏观调控进一步部署落实,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和“三集五大”体系全面建成,工程建设内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使得基建工程前期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在工程前期阶段,内部管理和外部审批流程相互交织,办理过程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管理难度加大。工程前期缺乏计划管理,存在随意压缩工程前期合理工期,容易出现前期手续不齐全即开工的情况,进而增加违法建设风险。

本文结合电网工程前期计划用时以及实际进展情况,充分考虑电网公司内部管理和外部手续办理流程等各工作环节,运用网络进度计划之一的关键线路法,明确了工程前期合理工作时限,加强及优化了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

1.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的内容

电网前期管理以项目核准为界,分成项目前期、工程前期两个阶段[1]。

电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是指输变电工程项目在获得核准前所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电网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各类专题报告的编制评审、各项支持性文件的办理,核准报告编制申报等工作[2]。

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指工程开工前的建设准备时期。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开工准备三阶段工作内容。初步设计阶段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设计和监理招标、初步设计、初设评审及批复等;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首批物资招标、施工图设计以及建设用地规划、土地划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等;开工准备阶段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施工招标、拆迁补偿及四通一平、施工许可办理等。

2.网络进度计划管理

2.1网络进度计划

网络进度计划管理通过工作关系网络模型,把计划的编制、协调、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而明确地反映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的关系[3]。它是利用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的网络图来表达工程的进度安排及其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网络图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网状图形,一个网络图表示一项计划任务。网络图中的工作是计划任务按需要粗细程度划分而成的、消耗时间或同时也消耗资源的一个子项目或子任务。网络图依据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来绘制。

制定进度计划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关键线路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图示评审技术(Graphical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GERT)等。

本文仅引入关键线路法研究分析电网工程前期管理与控制。关键线路法是计划中工作与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且每项工作只估算一个肯定的持续时间的网络计划技术,是沿项目进度网络线路进行正向与反向分析,从而计算出所有计划工作理论上的最早开始与完成时间、最迟开始与完成时间,不考虑资源限制。由此表明计划工作在给定的工作持续时间、逻辑关系、时间前提与滞后量,以及其他已知制约条件下,应当安排的时间段与长短,计算得到的最早开始与完成时间、最迟开始与完成时间不一定是项目的进度表[4]。在关键线路法( CPM) 中,线路上所有工作的持续时间总和称为该线路的总持续时间。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称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的长度就是网络计划的总工期。在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可能不止一条,而且在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关键线路还会发生转移。关键线路上的工作称为关键工作。在网络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关键工作实际进度提前或拖后,均会对总工期产生影响。

因此,关键工作的实际进度是建设工程进度控制工作中的重点。网络图中工作的时间参数有七个: 作业最早开始时间( earliest start time,ES) 、作业最早完成时间( earliest f inish time,EF)、作业最迟开始时间( latest start time,LS) 、作业最迟完成时间( latest fi nish time,LF) 、作业时差( TF) 、工作总时差( FF) 和工作自由时差( FS) 。关键路线的确定方法通常根据作业的总时差(或节点时差)或是在没有计算网络时间参数之前,用破圈法求关键路线: 将网络图中的圈从左至右逐个破坏,保留圈中从箭尾节点到箭头节点较长的路线,直至得到从起始点到终点的路线[5]。

电网工程前期进度计划是电网建设进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网络进度计划管理引入电网前期管理工作,依据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有关要求以及基本建设程序,结合项目前期计划时间以及实际进展情况,对前期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时间进行细致的编排,以此指导前期工作的落实和完成。

2.2网络进度计划的编制程序[6]

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工程项目进度计划时,其编制程序一般包括4个阶段10个步骤,详见表1。

3.电网工程前期工作主要逻辑关系

3.1电网工程前期主要工作流程分析

电网工程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开工准备三个阶段内容,主要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初步设计阶段管理。项目立项决策完成,获得工程可行性研究批复及项目核准审批后,建设单位及时组织申报设计和监理招标工作,中标结果后及时组织合同签订;做好项目前期成果交接手续,组织相关方进行现场踏勘;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并依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设计方案及时取得初步设计批复文件。

施工图设计阶段管理。获得项目初设批复后,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编制设备材料清册;及时申报首批物资招标及招标采购合同备案签订工作;组织管理施工图编制并及时完成施工图报审程序。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按照城乡规划、国土等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完成如表2或表3相关行政许可手续。

开工准备阶段管理。取得初步设计批复后,申报组织施工招标,中标结果后及时组织合同签订;组织及时完成施工场地站址、线路通道地上物清理和“四通一平”;办理工程施工许可或开工报告。

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分为内部及外部流程,内外部流程相互交织,内部流程主要涉及工程招标、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四通一平等环节;外部流程主要涉及规划、土地及开工许可等外部证件办理。

3.2工作划分及主要逻辑关系分析

本文以电网工程常规变电站工程为分析对象,从以上三个阶段由浅入深、从粗到细依次划分工作内容及主要逻辑关系分析如表4所示:

4.电网工程前期时间估算

工程前期计划应充分考虑公司内部管理和外部手续办理流程等各工作环节时间,充分发挥工程前期协调属地化管理机制,委托工程项目所在属地供电单位开展对外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属地优势,确保对外协调工作规范有序。完善工程前期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基建部门与发展、物资、财务等相关专业部门的协调沟通与工作衔接,实现工程前期工作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工程前期主要工作持续时间预估如表5所示:

5.工程前期网络进度计划分析

根据工程前期工作主要逻辑关系、工作持续时间,以常规变电站工程为例将前期主要工作绘制成网络进度计划图(详见图2)。

关键工作:总时差最小的工作是关键工作。

关键线路:始至终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或线路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在搭接网络计划中,从起点节点开始到终点节点均为关键工作,且所有工作的间隔时间为零的线路为关键线路[6]。

电网工程前期工作虽然内容多,相互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是利用关键工作及关键线路的特征,通过网络进度计划图可以较为清晰分析出,线路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为:EFIOPQVWZ,总工期为505天,即常规输变电(变电站)工程宜在17个月左右完成自设计招标至取得施工许可证等工程前期工作,关键工作分别为:初步设计招标――初步设计编制――初设评审――总平面批复――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或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招标――施工合同备案――施工图纸审查备案――墙改、水泥基金及节能备案――施工许可证。

同理,常规输变电线路(隧道)工程宜在13月完成自设计招标至取得施工许可证等工程前期工作。

6.结束语

电网工程前期进度管理是电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项目的开竣工及交付运营时间。随着国家简政放权、核准前置条件变为后置,逻辑关系将不断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将网络进度计划运用到电网工程前期管理中,确定关键线路,及时进行工作纠偏,优化关键工作上的办理时限,实现自我约束,强化过程管控,不断提升电网工程项目前期管理质量和依法合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培铭.地市供电公司电网前期管理的提升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2).

[2] 解伟.核准制下的电网建设前期工作[J].能源技术经济,2011,23(4):23.

[3] 张伟波,白正广,王承才.网络进度计划管理在水电前期工作中的应用[J]. 水力发电,2016,42(1):81- 83.

[4] 全国咨询工程师(投资)职业资格考试参考教材编写委员会.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2017版)[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280- 335.

网络规划流程范文6

针对TD-SCDMA网络中普遍存在的越区覆盖问题,从影响越区覆盖因素的角度出发,提出越区覆盖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并给出无线基站覆盖控制的策略。在对越区覆盖判定准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区越区覆盖解决体系,以指导今后的无线网络规划、选址、设计及网络优化等工作。

【关键词】

TD-SCDMA 越区覆盖 解决方案 网络优化

1 引言

在移动网络建网初期,运营商只考虑到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然而随着用户数和移动业务量的不断增长,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内外出现的问题日益突出[1]。为了平衡此类问题,要从网络结构的角度来加以解决。越区覆盖正是网络结构不合理的一种体现,其往往会导致用户感知的网络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成为制约现有网络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法大多采用优化的方案,为了使越区覆盖的问题得以全面解决,应该从多方面进行控制。本文将在网络建设前期规划阶段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规避。

2 越区覆盖对网络的影响

越区覆盖即一个小区的信号越过该小区覆盖到另一个小区,成为其主要信号。越区覆盖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吸收额外的话务,会造成越区的小区信道拥塞,导致掉话率较高、切换成功率较低等情况;使某些区域为多个小区服务,造成小区重选和切换较频繁;产生同频/同码组、邻频干扰,将会增大网络的干扰水平。

3 越区覆盖问题分析

3.1 越区覆盖产生的原因

越区覆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网络结构不合理、规划优化不到位。网络结构包括基站的天线挂高、方向角、下倾角、发射功率等参数。如果在规划过程中对某些基站周围的地形地物缺乏了解而去设计,会产生越区覆盖问题[2]。再则由于无线环境的复杂性,如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街道分布、水域等各方面的影响,使得无线信号难以控制,无法达到预期状况。

3.2 越区覆盖分析流程

现网越区覆盖分析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先数据统计分析(MR、话统、用户投诉等),后现场测试验证,定位越区覆盖小区及区域范围,降低工作量和成本。

(2)充分开展整治前功能评估,确认问题小区当前在网内承担的容量、覆盖功能,预测优化手段和目标。

(3)提前进行整治优先级评估,依据其站点特性及对周边网络的影响程度,筛选整治的优先级。

(4)应遵循“采集分析测试消除”GATE的流程循序渐进地实现越区覆盖问题的优化。GATE分析流程如图1所示:

3.3 越区覆盖判定标准

在MR测量数据中,TA(Timing Advance,时间提前量)反映的是基站覆盖距离,由于传输损耗其并不能真实反映UE(User Experience,用户体验)和基站间的地理距离,需要结合信号电平强度等指标来分析,确定是否存在越区覆盖[3]。越区覆盖小区的TA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TA值较大;二是离散分布。对于TD-SCDMA网络,每TA表征的空间距离约14.65m,每Chip表征的空间距离约117.2m。TA与空间距离L的折算关系为:L=(TA值+1)*14.65m。从覆盖能力上讲,TD-SCDMA基站覆盖半径约是GSM900基站的50%~70%。在实际建网中,市区范围的TD-SCDMA站点密度已基本与GSM基站相当。

TA与RxLev_DL或PCCPCH RSCP关联进行越区覆盖分析时,可使用采样比例或均值两种判定方法,其判定门限建议值如表1所示[4]:

4 越区覆盖规避与解决方案

4.1 常见的解决措施

下面将给出几种常见的越区覆盖解决措施,在实际操作中有可能一种或多种联合才能够消除越区覆盖[5]。

(1)调整天线下倾角

通常最主要的调整对象是下倾角。增大天线下倾角,可以控制信号覆盖范围,从而抑制过覆盖,是一种较有效的方式。

(2)优化基站发射功率

对于天馈等在实际情况限制下已经调整到极限仍存在越区的,可以减小基站发射功率,从而降低越区信号强度。在降低越区信号时,需要注意测试越区覆盖小区与其它小区切换带和覆盖的变化情况,避免影响周边区域的切换和覆盖性能。

(3)完善邻区列表

在实际网络优化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有效改善覆盖时,可适当选择增删邻小区关系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4)替换合适的天线

随着天线器件的老化,其性能也会下降,旁瓣抑制效果有可能恶化,尤其是上旁瓣和后瓣,都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越区覆盖现象。

(5)降低天线高度

天线绝对高度或与周边站点的相对高度过大,都容易引起越区覆盖。天线调整至天线支撑杆、楼顶框架或铁塔上更低的安装位置,或者选择稍低的天面、楼层安装天线,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天线挂高。

4.2 规划选址阶段的规避方法

无线网络规划是无线网络建设的基础,规划方案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了无线网络建成后的质量和后期网络优化的工作量。软件仿真是验证和修正规划的重要环节,通过规划后数据仿真来修正规划的相关内容。覆盖预测在仿真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将决定整个仿真的精度和规划的准确度。在网络规划中引入射线跟踪模型,结合高精度三维地图,对规划结果进行仿真校验,预测可能存在的越区覆盖站点并加以调整和规避。

规划新增站点的初步意向设置重点应从站点布局(基站布局偏差系数尽量小)和天线高度(一般不宜超过平均挂高15m)入手,从源头上规避越区覆盖现象的出现。

下面以某区域为例,简单展示无线仿真在规划过程中对越区覆盖的分析和处理。

根据现网数据分析,该区域(见图2)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网络干扰和越区覆盖,并在DT路测中得到验证。假设需要在无线网络规划中解决该区域存在的问题,即规划目标得以确定。导入该区域内现网基站参数,利用仿真软件进行覆盖规划。

首先,可以获得该区域当前的覆盖效果示意图(见图3)。经分析发现,该处附近交叉覆盖明显,且位于周边多个基站的中心,受地物环境和基站设置的影响,缺乏主导的覆盖站点。

其次,考虑在交叉覆盖区域中心位置附近规划新增站点(见图4),此时需要注意控制规划站点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分析。

单站覆盖效果粗略仿真且较合理时,进行联合仿真校验,对规划后的覆盖效果进行预测,不断调整修正规划站点与现网站点的工参,直至得到较为满意的仿真结果(见图5),即可以导出规划站点的参数设置以及周边站点的优化调整建议。

选址阶段需要对前期规划结果进行修正和补充。站址应尽量选择在规则网孔中的理想位置,其偏差不应大于周边基站平均半径的四分之一。在不影响基站布局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现有设施,并给出主备选站址建议。综合考虑天线安装条件(如楼顶天面、建筑物外墙或窗户、铁塔等)、地理及建筑物分布情况,提出天线挂高、方位角、下倾角等初步设想。站址选择应尽量避免街道效应、水面及建筑物外墙的反射。同时,可巧妙利用建筑物或山体等空间上的阻挡,降低基站越区覆盖的可能性。

4.3 设计实施阶段的规避方法

无线设计是前期规划、选址工作的延续,并加以深化和落实。在站址已确定的情况下,合理设置基站配置、天线架设方式、高度、方位角、下倾角、发射功率以及正确的天线选型和邻区列表,是设计阶段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该阶段规避越区覆盖的有效手段。参照仿真结果,与现场测试进行比对,并结合网络优化部门的意见与建议,最终制定基站的详细设计方案。为更好地控制越区覆盖,城市范围优选垂直波束宽度小、前后比大的天线。

4.4 运营维护阶段的处理流程

在运营维护阶段,加强对在网运行的室外高站小区性能监控与数据分析、核查,参照GATE分析流程,遵循“评估分离弱化消除”的循序渐进优化过程,通过逐渐弱化高层站在网内的功能,最终消除室外高站。

(1)评估

本阶段主要为实现整治及优化对象的筛选,并对优化工作量和达成目标进行预测。

1)收集现网所有小区的基础数据,筛选室外高站小区(市区范围基站天线高度超出周边基站平均高度15m以上或天线挂高超过50m的基站),确定优化的对象。

2)依据越区覆盖系数、质量、上行干扰及其他KPI指标的联合评估,结合扫频分析和动态覆盖评估分析结果,选择主要问题站点进行处理。

3)根据覆盖场景,对室外高站的整治优先级进行排序:

降低有特殊场景覆盖的高站小区的整治优先级;

升高有严重过覆盖的高站小区的整治优先级;

对网络性能(干扰带、话务负荷等)存在问题的站点优先整治。

(2)分离

本阶段主要为实现将室外高站承担的过多功能进行分离,通过室分改造、街道站建设、天线优化等方法,将特殊场景的覆盖和容量剥离出来。

1)针对室外高站整治优化后可能出现的涉及投诉和道路的小范围覆盖盲区,通过调整周边中层站的天线方向,分担该小范围盲区的覆盖。

2)针对室外高站整治优化后可能出现的大范围覆盖空洞,需及时规划新小区或新站进行覆盖空洞填补。

3)针对以上措施无法解决的投诉覆盖死角,通过新建光纤直放站、GRRU(GSM Digital Remote RF Units,数字光纤射频拉远)等方式进行增补覆盖。

4)针对室外高站整治优化后可能出现的具有高容量需求的覆盖盲区,通过新建底层街道站、室内分布独立信源等方式进行容量吸收解决。

5)针对室外高站覆盖的高层楼宇室内区域,为避免整治后出现无覆盖问题,需及时开展室内分布方案或全楼覆盖改造进行增补;若因其他原因无法开展室内分布改造,应暂时保留该高站并更换高增益窄波束天线进行专向覆盖的解决方案。

(3)弱化

本阶段主要为实现室外高站的干扰影响弱化,使在最终达成消除室外高站前的较长工程时期内,减少室外高站的存在对周边产生的频率约束限制和网络结构破坏所造成的干扰影响。

1)通过将室外高站的逻辑层值调至最高层,控制层门限参数降低接入优先级,将重叠覆盖区域的话务转移至周边小区,仅保留其覆盖功能,并结合基站地理分布,判断该站是否广域覆盖站。

2)若该室外高站不是广域覆盖站,则根据周边小区的话务分担和拥塞情况,采用周边站点调整、新增站点、使用RRU或光纤直放站等方式,进行容量、覆盖的合理分担。

3)若该室外高站是广域覆盖站,则分析周边环境、楼层结构和选址难度等因素,评估是否具备降低该站高度的可行性,并配合周边小区天线的调整达到原来广域覆盖的目的。

4)若暂时无法实现室外高站降高,则一方面通过共址1 800M小区建设、底层街道站建设、硬件及参数调整等方式,开展周边区域的容量均衡;另一方面通过天线下倾角调整、天线类型置换等方式开展高站过覆盖整治,同步弱化该室外高站的容量和覆盖功能。

5)对弱化容量功能后的高层站及时进行无线利用率评估,拆除冗余载频配置,减少室外高站对周边小区的频率限制水平。

(4)消除

本阶段主要通过工程改造,彻底消除室外高站对周边网络结构的破坏以及对周边频率约束的限制影响。

1)对完成容量分担后的无广域覆盖的室外高站进行拆除。

2)对可以实现天线降高的广域覆盖室外高站,降低该站的天线高度。

3)对无法降高的广域覆盖的室外高站,通过容量和覆盖功能弱化,同步开展搬迁谈判,最终实现该室外高站搬迁降高。

4)对拆除后的现有高站机房作为工程资源进行利用,通过改造转变为街道站或底层站的集中拉远机房,降低选址难度,推进工程进度。

5)对具备重要战略地位的高站,通过天馈及电力系统改造,将其转型为容灾备用基站,一旦网络出现重大故障时,即可迅速启用以实现对故障区域的应急容灾覆盖。

5 结束语

越区覆盖往往会导致用户感知的网络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成为制约现有网络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基于MR数据的统计分析与现场测试来研究诊断越区覆盖问题的有效手段,提出GATE分析流程,指出越区覆盖问题分析的思路和侧重点。同时,建立两种越区覆盖判定方法,给出判定门限建议值,并总结出越区覆盖的主要解决措施,以及在规划选址、设计实施、维护优化等各阶段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处理流程。

参考文献:

[1] 吴猛. GSM网络覆盖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11.

[2] 张霞,张祎挺,留黎钦. CDMA网络越区覆盖问题的研究[J]. 莆田学院学报, 2010(5): 70-74.

[3] 黄涛,徐利,周晨,等. 一种新的基于MR的移动网络越区覆盖判别算法[J]. 电讯技术, 2012(11): 1736-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