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平均数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平均数课件范文1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十册第88、89页。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于新课标北师大教材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七单元,该部分的课程标准是通过实例,理解并会计算中位数、众数,能解释其实际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中年段已经学过了关于三个统计量之一的平均数,明白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在此基础上,由于生活中统计需求的不同,从而引出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结合具体情境,区别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异,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评判。
【情感态度目标】统计作为处理现实世界数据信息的一个重要数学分支,必然要求素材本身的真实性,以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将知识的学习放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情境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教学重点:
1.体会中位数和众数在描述一组数据时所表示的含义,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2.学会快速、准确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的意义和差别。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寻找当一组数据个数是偶数时以及数据不按顺序排列时中位数的规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启发式与自主探索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刚毕业的李叔叔去找工作,当他路过某超市时,看到一份招聘广告上写着:“本超市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1000元,现招收工作人员若干。”[课件出示]李叔叔一看,觉得条件还不错,就去应聘。一应聘,李叔叔被超市录取了。一个月过后,超市给李叔叔开出500元的工资。李叔叔说:“不对,招聘广告上写的是超市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1000元,现在怎么只给500元呢?你们不是骗人吗?”超市经理说:我们这里的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是1000元呀,不信你看工资表。”【课件出示下表】
某超市工作人员工资表
2.提问题
师:根据刚才获取的信息,可提什么问题?
师让学生提出问题后进行归纳,然后课件出示下面两个问题:
(1)广告上写着:“月平均工资1000元”,但大部分人的工资在1000元以下,广告是否存在欺骗?
(2)在这里用什么数更能反映这组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呢?
二、建立模型
1.引发认知冲突
师:谁来说说怎样求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学生就会说,把全部工资加起来除以11个工资。
学生通过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的确是1000元,没有错。但事实上大部分的员工工资都达不到1000元,对此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
(设计意图:通过有争议的现实情景,引起学生对“平均水平”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师:在这里用平均工资1000元来反映员工的工资水平,你觉得是高了还是低了?学生会发现高了。
师:为什么会高?从而使学生发现两位经理的工资特别高,从而导到平均数一下子变大了。
(设计意图:重在引导学生发现这里受两个极端数据的影响,导致平均数在这里不能真实地反映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
过渡:看来,由于这组数据出现了两个特别偏大的数,平均数在这里也不怎样的平均了。因此,我们得开始今天的探索之旅。
2.突破重点
(1)师(出示课件):在这里用什么数更能反映这组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呢?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谈谈自己的想法。
(设计说明:通过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2)汇报:教师启发与点拨。
学生发现:
①600元,4人,出现最多。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像600这样的数,在一组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这样的数我们称为众数,反映大多数人的集中水平。
板书: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的数
②650元,处于中间。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的特点:从左往右看,从大到小排列的,再从右往左看,是从小到大排列的,从而直接告诉学生,像650元这样的数,在一组排列好的数据中间,这样的数我们称为中位数。反映的是中等水平。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发现了这些数的特点及作用,教师此时顺水推舟,直接告诉学生像这样的数叫众数,中位数,也是概念教学的常用方法。)
师释疑:数学上除了平均数外,还有两种统计量可以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那就是中位数和众数。(板书:和 )平均数和中位数、众数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会因为一些特别偏大或偏小的数的影响,不能很准确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而这种极端数据对中位数没有影响。数据650元处于中间,反映的是中等的工资水平,能表示这组数据的中等水平。所以,李叔叔应当关心中位数。数据600元体现的是多数人的工资水平,所以李叔叔也应当关心众数。
(设计意图:通过平均数和中位数、众数对比,体现中位数、众数比平均数更加合理。从而得出平均数和中位数、众数三者的区别与联系,体现学好数学的意义。)
3.突破难点
课件出示:一个工资表,将经理的工资放在中间。师:现在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000吗?为什么?是多少呢?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质疑,从而突出找中位数必须将数据进行排序的必要性。)
课件出示:另一张工资表,增加一个数据,插入李叔叔的工资500元。师:同学们如果工资表中多了李叔叔这个工资500元,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还是650吗?想一想,与前一组数据有什么不同?怎么找中位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创设偶数个数据的情境,从而探索当一组数据的个数为偶数个时,中位数如何找出来。)
4.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找出不同情况数据的中位数的方法。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找中位数的方法,教师捕捉发言进行板书:
奇数个,取中间的一个数
中位数――先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
偶数个,取中间两个的平均数
5.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口答,教师进行评价。还有什么疑问?
三、解释应用
(一)完成课本88页“试一试”
课件出示题目:求出下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10、15、18、25、32、34、48、50
平均数课件范文2
1.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掌握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求平均数的意义及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演示课件“求平均数”】
①小明有12本书,小军有20本书,小明和小军平均每人有几本书?
②五(3)班做好事28件,五(4)班做好事36件,平均每个班做好事多少件?
③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投中28个,第二组投中33个,第三组投中23个平均每组投中多少个?
针对第③题提问:
①说出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
②求平均数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③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投中总个数÷组数
二、学习新课【继续演示课件“求平均数”】
(一)出示例1: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题:
1.例1和准备题③比较,题目有什么异同?(从条件和问题两方面考虑.)
2.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
板书:投中总个数÷全班总人数.
3.投中总个数和全班总人数知道之后,怎样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板书: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8+33+23=84(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0+11+9=30(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84÷30=2.8(个)
综合:(28+33+23)+(10+11+9)=2.8(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
教师提问:对比例1和准备题③你能发现解答方法有什么异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的情况?
(二)出示例2:下表是五年级二班3个组投中篮球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各组人数
12
11
10
平均每人投中数
2.5
3
3.2
教师提问:例2和例1比较,有什么异同?(问题一样,但已知条件不同)
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要知道什么条件?怎样列式?
板书: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5×12+3×11+3.2×10=95(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________个.
教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板书:(2.5×12+3×11+3.2×10)÷(12+11+10)
教师强调:求平均数时,有时不能除尽,这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取近似值.
三、巩固反馈【继续演示课件“求平均数”】
1.小亮读一本书,前4天平均每天看6.25页,后3天平均每天看8页.小亮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①小李加工一批零件,前2时加工28个,后3时加工36个,平均每时加工多少个?
A.(28+36)÷(3+2)();
B.(28×2+36×3)÷(3+2)();
C.(28+36)÷2().
②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5时平均每时行60千米,后3时平均每时行56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A.(60+56)÷(5+3)();
B.(60+56)÷2();
C.(60×5+56×3)÷(5+3)().
四、课堂总结.
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明确问题求的是什么平均数;
②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五、布置作业.
1.五年级两个班参加植树活动.一班37人,共植树132棵;二班35人,共植树120棵.五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五年级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2.先锋号机帆船出海打鱼.上半月出海13天,共捕鱼805吨;下半月出海14天,每天捕鱼64吨.这条船平均每天捕鱼多少吨?
3.一个班有22个男生,平均身高140.5厘米;有18个女生,平均身高142.5厘米.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4.敬老院里有老奶奶10人,平均年龄80.5岁;有老爷爷12人,平均年龄73.5岁.求全院老人的平均年龄.(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六、板书设计
平均数
例1、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例2、下表是五年级二班3个组投中篮球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8+33+23=84(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0+11+9=30(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84÷30=2.8(个)
综合:
(28+33+23)+(10+11+9)=2.8(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5×12+3×11+3.2×10=95(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2+11+10=33(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95÷33≈2.9(个)
综合:
(2.5×12+3×11+3.2×10)÷(12+11+10)≈2.9(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9个.
探究活动
捐款
活动目的
加强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活动题目
少先队员为灾区捐款,五一班有17名男生,平均每人捐款5元;有15名女生,平均每人捐款4元.全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5+4)÷2=4.5(元)这样列式对不对?为什么?
活动过程
1.学生分小组讨论.
2.学生发表意见.
3.师生共同总结规律,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参考意见
教师要把本学期的加权平均数与原来的算术平均数帮助学生区分清楚(算术平均数是一种特殊的加权平均数),如果本题中的男女生人数相等,上面的列式完全正确,但是现在男生人数是17人,女生人数是15人,所以正确列式应该是:
(5×17+4×15)÷(17+15)
巩固练习
少先队员暑假参加登山活动,上山时每小时行2.5千米,下山时按原路返回,每小时行5千米.这次登山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分析:
假设上山是10千米,下山也应该是10千米,上山时间是(10÷2.5)小时,下山时间是(10÷5)小时,所以平均速度是:(10+10)÷(10÷2.5+10÷5)千米。
假设上山是30千米,则平均速度是:(30+30)÷(30÷2.5+30÷5)千米.
最后答案都是一样的.(答案:千米)
平均工资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分析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某公司有15名职工,对外招聘时称该公司职工月平均工资超过1200元.
职务
经理
副经理
职员
人数(人)
1
2
12
月工资(元)
5000
2000
800
2.提出问题:请分析上面的统计表,你怎样看待该公司公布的这个平均工资?
3.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发表意见.
活动说明
根据统计表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培养.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让学生明白分析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不要受到约束.
参考意见
该公司骗人,公司职员的工资不到平均数;
公司说的是实话,平均工资超过1200元;
平均数课件范文3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会用平均成绩说明问题的公平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平均数”
难点: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猴子妈妈分铅笔故事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师:猴子妈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可她不知道怎么办,你们能帮帮她吗?
师:这种方法在数学上被称为“移多补少”法
师:这种方法利用了“平均分”的知识
小结: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平均分,现在他们每个有3支铅笔,公平了。这个3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平均数(揭题)
预设:
生:不公平
预设:
生1:把第二只小猴的铅笔拿1支给第三只小猴子,把第四只小猴子的拿2支给第五只小猴子(找生演示)
生2:可以把这些铅笔都合起来一共是15支,再平均分一分,每只小猴子得3支铅笔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打篮球吗?
师:篮球是我们学校的品牌活动,每个学生都非常喜欢。这不四(1)班的两个组进行了投球比赛。
出示例2
师:大家仔细观察,从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交流方法
提问:如果你是裁判,你认为哪组成绩好?
师:也就是比较两组投球的总数,你们同意吗?
小结:人数不一样,比总数是不公平的。
师:那怎么进行比较,小组讨论一下
小结:也就是也就是说求出每组平均每个人投球的个数,然后比较两个组的平均成绩,这样公平吗?
请同学们完整的计算一下两组的平均数
师:28指的是什么?
师:4表示什么?
师:为什么一组除以4,二组除以5?
师:你们求的7和6各表示什么?
直观图演示(课件)
3、理解平均数意义
师:7能代表一组的投球水平吗?
6能代表二组的投球水平吗?
小结:平均数的本领还真不小,它能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师:第一组的平均数是7,是不是每个人都投中了7个球?
师:请大家看一下这些数据,把7和一组的这些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师:我们再把平均数6和二组的这些数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平均数介于这组数据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也之间,再大也不会超过最大数,再小也不会超过最小数。
4、平均数求法
提问:怎么计算平均数?
出示例3
师: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师:请你先估计一下亮亮家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
师:请实际计算一下
师:求出的平均数“3”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
小结:平均数3代表的是整体丢弃塑料袋情况,而不是实际每天丢塑料袋个数。
生:喜欢
预设:
生1:一组参加比赛的有4人,二组参加比赛的有5人
生2:一组张华投中的最多,投中了8个
……
预设
生1:二组成绩好,一组总共投中了8+7+6+7=28个,二组总共投中了9+8+5+3+5=30个
生2:不同意,一组有4个人,二组有5个人,这样比不公平。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
生:一组总共投进了28个球,共4人,平均每人投进7个球。二组总共投进了30个球,共5人,平均每人投进6个球。所以一组成绩更好一些
生:公平
生展示:
生:一组(8+7+6+7)÷4=7个
二组(9+8+5+3+5)÷5=6个
生:指的是一组投进球的总数
生:4表示平均分给4个人
生:一组有4个人,求每个人平均投球个数,所以除以4。二组有5个人,求每个人平均投球个数就除以5
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
生:可以
生:不是,这个7是平均后得到的,可能有的同学正好投中7个,可能有的同学比7个多,也可能比7个少
生:比最大的8少1,比最小的6多1.(学生说不出来教师提示)
生:平均数量6也比这组的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
生:把所有投中的数加在一起,然后除以人数。
生:周六丢弃塑料袋最多6个,周一最少数1个……
生1:3个(移多补少)
生2:3个(平均数比最大数6小,比最小数1大)
生计算,汇报
(1+3+2+3+2+6+4)÷7=3个
生:不是。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1)向阳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5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5元。( )
(2)三年级一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20厘米,三年级一班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同学。( )
2、小小”冷饮店一个星期售出饮料的情况如下表:
星期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售出量(箱)
28
14
16
18
17
22
25
平均每天售出多少箱饮料?
3、小军的身高是1米40厘米,他在一个平均水深为1米20厘米的游泳池中,会不会有危险?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数,解决了这么多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带着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认识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84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数
第一组:(8+7+6+7)÷4
第二组(9+8+5+3+5)÷5
=28÷4
=30÷5
=7个
平均数课件范文4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求平均数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思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秒表、绳子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我听体育老师贾老师说咱们班的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6名同学的“跳绳”成绩挺不错的!我很想知道两个小组,哪个更好些?有什么办法?
生:比赛,在规定1分钟内看哪个小组跳的总数多,就是胜利者。
师:哦,好建议。不过,一节课只有40分钟,谁来出个好主意,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
生:6人一起跳,分组数数。
师:哦,好主意!那就按你的方法比赛吧!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 引出“平均数”,体验“平均数”产生价值。
6名学生开始比赛,其余学生认真地数着。生汇报,师板书如下:
第一组:82、86、81 第二组:78、83、82
师:请同学们以最快的口算算出结果,并汇报补充板书如下:
第一组:82+86+81=249 第二组:78+83+82=243
师:(热情洋溢)通过比总数,第一组以248大于243获胜了,恭喜你们(师与他们一一握手表示祝贺,这时发现第二组同学鸦雀无声,面无表情)
师:我加入第二组,让老师也来跳一跳,你们帮我数着。(学生欢呼)
师跳了83下,改板书如下:第二组:78+83+82+(83)=326,现在第二组获胜了吧,你们高兴吗?
生:(议论纷纷,有几个喊叫)不公平的,第二组4个人,当然获胜了。
师(面带疑惑)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时,用比总数办法来决定胜负是不公平的。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比较这两组总体跳绳水平的高低了吗?
(全班寂然无声,学生思索着,半晌,有学生举手了)
生: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这种类似的情况,比较平均数就可以了。
(这时有很多学生表示赞同,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师:(赞赏)哦,你知道的知识真多,老师佩服你!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怎样计算每个组跳绳的平均数呢?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方法,师要求任选一组说想法)
生1:我用算术法求第一组的平均数,我是这样算的:(82+86+81)/3=83
生2:我从86里拿出3个,给82加1也变成83,给81加2也变成83,每人都是83,那平均数就是83
师:谁听明白了吗?(再指5名学生说)
师:(看着生2)你能给你的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由于平时有渗透过这种方法,生2很自然地说出是“移多补少”)
师板书:算术法 移多补少法
师小结:刚才生1和生2分别用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求出了第一组的平均数是83,那有谁求出第二组的平均数了?
(生摇头,大胆学生说:除不尽的)
师:(乘机)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生:用我们学过的“估算”
师:好,那你们试试吧!(指1名板演)
板书:(78+83+82+83)/4~81
师:从两组平均数83和81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第一组平均数大,所以还是第一组总体水平好一些。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第一组的83表示什么?你怎么理解“83”这个数?
(引导学生明白:“83”是个“虚数”,第一组的83不表示每人真跳了83下,有可能小于83,有可能大于83,还有可能等于83。)
师:通过刚刚的情景,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是谁帮助了咱们?(平均数),那你想对“平均数”说什么心里话?
生(自由发言)生1:平均数,你真厉害,使不公平的公平了。
生2:平均数,因为有了你,世界上才会太平
。。。。。。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师:在平时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
生举例:统计考试成绩需要平均数;平均每月用电量;节目比赛打分用到平均数。。。。。。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多媒体呈现:下面是某县1999—2003年家庭电脑拥有量的统计图。
图略:1999年350台,2000年600台,2001年1000台,2002年1600台,2003年2500台
(1) 求出这五年来,平均每年拥有电脑多少台?
(出现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两种方法)
(2) 估计一下,到2004年这个县的家庭电脑拥有量是多少?为什么?
(3) 从图上你还知道些什么?
2、多媒体呈现一幅统计图,内容为:小刚家每个季度用水分别是16吨、24吨、36吨、27吨
师:请你帮他算一算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应该选择哪个算式?
(1)(16+24+36+27)/4
(2)(16+24+36+27)/12
(3)(16+24+36+27)/365
a、生举手表决
b、辩论交流得出正确答案(2)
c、师生小结:计算平均数时,得从问题出发去选择正确的总数和总份数后,再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四)、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你觉得这些知识对你以后生活或学习有什么影响或作用?
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算术法 移多补少法)
第一组:(82+86+81)/3=83 第二组:(78+83+82+83)/4~81
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我们就得看“平均数”。
“平均数”是个“虚数”(大于平均数 ;小于平均数 ; 等于平均数)“平均数”可用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看了三年级上册数学求平均数教案的人还看:
1.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计划
2.三年级数学上册试卷分析
3.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平均数课件范文5
设计理念
新课改倡导数学教学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累成功的体验。在合作与交流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由生活引入课堂,由课堂迁到课外,在构建新知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02-104页。
教学目的: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具学具:电脑课件,圆片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数据的整理,昨天老师从网上也摘录了几组数据,现在我特别想把它介绍给大家,请看大屏幕:(电脑演示)
国家旅游局关于“五一”黄金旅游周旅游信息的公告:
(1)南京中山陵平均每天接待游客70000人,北京故宫平均每天接待游客50000人。
(2)上海东方明珠平均每天门票的收入为130万元,北京故宫平均每天门票收入为200万元。
2、看到这两组数据,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你觉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闪动)你能给这些数据取个名字吗?
3、好的,咱们就把它叫做平均数,看来平均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
4、揭题: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就一起来研究求平均数的问题。(板书课题)
5、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想了解平均数的哪些知识?
(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的作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确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了解平均数的作用,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二、组织实践活动,建立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一) 第一次操作,初步建立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什么叫平均数。
1、请同学们拿出1号信封,老师要求大家把里面的11个红圆片排成一排,
6个蓝圆片、4个黄圆片也排成一排,都排好了,用什么好方法,使每排的个数同样多。
教师巡视。
2、学生操作后反馈:你是怎么移的?能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吗?(实物投影仪上反馈)
学生可能回答出3种方法,教师加以引导:
(1)每排至少有4个,把每排多余的圆片平均分成3份,每排再放3个,
平均每排7个。
(2)从第一排里拿3个给第三排,拿1个给第一排,平均每排是7个。
(师:为什么都从第一排中取?你是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使每排个数相等的。)
(3)把所有的圆片平均分成3份,每排是7个。
(师:合起来是共几个?你是怎样想到每排摆7个的?)
师小结:刚才大家用各种方法,使每排的个数都变成了7个。现在,每排个数相等(板书:相等)。和原来比较一下,什么变了,什么不变?(总个数不变,每排的个数变了)
3、概括平均数的意义。
(1)像这样,把每排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法,使它成为几个
相等的数,这个相等的数7就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2)所以,这个7就是11、6、4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平均数。
(3)师:这个7是哪种颜色圆片的个数呢?
生:谁都不是。它只表示平均每排摆7个。
师:平均数“7”比最大的数11怎样?比最小的数6又怎样呢?(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这个平均数7就在11和6范围之间。
(二)再一次操作,明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1、刚才我们通过移一移、摆一摆、算一算,求出了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现在请同学们把圆片放在一边,拿出2号信封,把不同颜色的圆片分成4排(学生拿出放有7个蓝圆片,3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1个绿圆片的信封)。
2、仔细观察这些圆片,咱们不移动,你能估计出这四排圆片的平均数在什么范围内吗?那这7、3、5、1的平均数到底是多少呢?谁能很快地就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先求和再等分)能列式吗?(7+3+5+1)÷4=4两个4分别表示什么?4是谁的平均数?
3、让我们动手来验证一下,算出来的平均数4对不对呢?
4、比较移多补少方法和计算的方法,如果有更多的圆片再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还行不行?
5、教师总结:当我们碰到数据很多,差异又很大时,用移多补少这种方法求平均数就显得怎么样,(太麻烦了),所以我们一般采用先求和再等分的方法,这样比较简便。
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用刚才归纳的学习方法,我们一起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昨天老师叫大家调查了一些信息,你能把你调查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吗?
1、学生汇报调查的一些数据:例如父母几个月工资收入情况、家庭各月用水量和用电量、学校四年级各班人数、本班几个同学的身高体重……
2、教师选用其中4组板书。(妈妈的月工资,家庭各月用水量和用电量、同学的身高)
3、根据这些材料,想一想,可以提出哪些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一些有关平均数的问题:这4个月平均每月收入多少元?这4个月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度?这4个月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吨?他们4个同学的平均身高多少厘米?
4、师:如果不计算,请你估计一下,平均数应在什么范围内?通过估算,使学生明白平均数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5、你们估计得对不对呢!我们不妨来检验一下,请你从这里选择你喜欢的一道题,求出它的平均数。(学生尝试练习)
6、反馈:你选择第几题,怎样做?怎样想?谁能把你的解题方法介绍给大家。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并问:除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各表示什么?
7、总结:仔细观察刚才的几道题,它们都是怎样求平均数的?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一般情况下都是先求总数量,再用总数量÷份数=平均数。(板书)是求平均数常用的一种方法。
8、了解平均数的作用。
现在请大家翻到书102页,书上的例2就是我们学习的内容。
(1)学生看书,书上例2,再提出问题,还有什么问题吗?
(2)师:同样是求平均分,为什么黑板上的几题都是除以4,而这题要除以5呢?
看来求平均数时,要注意总数量和份数之间要相对应。
(3)大家都没有问题了,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你能帮助老师解答吗?
算出来的平均身高149厘米与第三位同学的身高149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为什么?(教
师要帮助学生了解是某个同学的实际身高,如果把5个同学的身高看成一样高,那么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49厘米,它不是每个人的实际身高。)
(4)如果四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9厘米,从这个数据你能想到什么?
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想到:
A:平均身高149厘米具有典型性,从这个平均身高可以想到全校四年级同学的平均身
高,全区及全市四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
B:低于这个平均身高可能偏矮,高于这个身高可能偏高。
所以我们说平均数的作用便于我们分析和比较。
四、巩固练习、综合运用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平均数的意义,也会求几个数的平均数。现在请你学以至用,来解决下面几道题。
1、上个月我们学校举行了达标运动会,我们每个同学都参加了,想知道我们四(2)班部分同学的具体成绩吗?请看大屏幕
姓名
一分钟仰卧起坐
一分钟跳绳
成绩
得分
成绩
得分
周鸣
42
80
177
100
王凯
50
100
150
85
俞小宝
45
95
156
80
张朦璐
38
80
217
100
林妍
40
85
170
90
根据这些信息,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哪些平均数的问题,想一个问题,列一个算式,你能列出几个算式?看谁想得最多。
2、判断下面的情境是否正确?请同学们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简明说明理由。
情境一: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35厘米。
情境二: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小强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0厘米,所以小明一定比小强高。
情境三:一个水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林的身高是130厘米,他在这个水池中学游泳不会有什么危险。
3、选择题2题
五、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掌握了有关平均数的哪些知识?你还想了解平均数的哪些知识呢?
平均数课件范文6
关键词:中位数;教学片断;用教材教;超越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59-02
“中位数”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中的教学内容。教材是通过例4和例5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中位数的概念,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体会中位数在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教材在引入中位数时,以平均数为对照,说明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代表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平均数更合适。这样编排,不但新旧知识过渡自然,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清晰地阐明了中位数的统计意义,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统计观念。
教材是教学中使用的最主要的课程资源。“用教材教”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这一教学思想,将其转化成教学行为,说容易,做则并不那么简单。现截取“中位数”教学的两个片断,说明“用教材教”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一、更换教材例题,让学生更易于理解
(一)教学片断
师:在一次跳绳比赛中,强强所在的小组成绩如下(点击课件):
98 96 96 95 93 89 21
强强的成绩比小组的平均成绩高了5下,他非常开心,认为自己在小组中处于中上水平,要妈妈奖励他。
请同学们计算出小组的平均成绩和强强的成绩后,分小组讨论一下:妈妈应不应该奖励强强?(学生计算、讨论)
生1:小组的平均成绩为84下,强强比平均成绩高5下,是89下。
生2:妈妈不应该奖励强强。
师:这就奇怪了,强强的成绩比平均成绩还高了5下,为什么不应该奖励呢?谁来说说理由?
生3:强强的成绩虽然比平均成绩高,但强强的成绩是中下成绩。
生4:强强他们组共有7人,强强的成绩虽然比平均成绩高,但他排在第六,处于中下游水平,所以妈妈不应该给他奖励。
师:为什么会出现比平均成绩高还处于中下游的情况呢?
生:那是因为第七名只跳了21下,平均数受到了他的影响。
师:对了,在这里,平均数因受到21这个偏小数据的影响,并不能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师:同学们,再请大家仔细看看,最能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的数据是哪一个?为什么?
生:最能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的数据是第四个,即95下,它不受偏小数据的影响。
师: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中位数”(板书:中位数)。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因此,在这里,用95下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二)教学反思
教材在编排中,由旧知引出新知,以平均数不合适代表一般水平的情景引出中位数。用小组跳绳比赛的成绩,让学生围绕“妈妈该不该奖励强强”进行数据分析与计算,便于学生把握“中位数”的特点,并以此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
教学中,通过改用学生易于计算、理解的数据情景,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比平均成绩高还处于中下游的情况”;再通过巧妙比较,说明平均数易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而中位数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因此,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代表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平均数更合适。易于理解的数据情景,巧妙的对比,让学生能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活动中去探究中位数的知识,把握中位数的特点,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改变呈现方式,让学生更乐于探究
(一)教学片断
师:我们再来讨论一组数据,五年级27班7名男生的跳远成绩(单位:m)如下(用卡片摆在黑板前):
师: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面,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其他同学在书上做。(学生排列)
师:请同学们分别求出这组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学生汇报,教师扳书:
平均数:(2.74+2.78+2.83+2.89+2.90+3.06+3.52)÷7
=20.72÷7
=2.96(m)
中位数:2.89(m)
师:请分小组讨论:你认为哪个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生:平均数2.96比这组数据中的大多数数据都高,用它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不合适,应选用中位数2.89来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师:(指排列的卡片)如果2.89 m以上为及格,有多少名同学及格?超过了半数吗?(学生观察)
生:有4名同学及格了,超过了半数。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再来做一个“听口令”的游戏,请7位同学到讲台上来(将黑板上的7张卡片打乱顺序后,随机发给学生)。
师:请面向全班同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排。(学生重新按所拿卡片上数的大小排队)
师:请最大数向前一步。(拿最大数卡片的学生向前一步)
师:请最小数向前一步。(拿最小数卡片的学生向前一步)
师:请中位数向前一步。(拿最中位数卡片的学生向前一步)
师:同学们,将一组数据从大到小排列后,当数据的个数是单数的时候,你们发现,中位数就是哪个数?
生:最中间的数就是中位数。
师:(教师出示卡片)如果再增加一个同学,杨冬的成绩2.94m,请一个同学拿卡片,按他们排列的规则,站到这排队列中去。(拿卡片的学生入队)
师:请中位数向前一步。(学生没有动)
生:老师,没有中位数了,你叫错了。
师:(故作神秘)老师没错,确定是有中位数,是你们没发现,比一比,看谁能最先找到?
生:老师,我觉得可能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师:(请中间两位同学向前一步)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当数据的个数是双数的时候,找到中间两个数,再求它们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
(二)教学反思
在介绍中位数的计算方法时,教材编排采取了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方式,由奇数自然过渡到偶数。为帮助学生加深对中位数的认识和体验中位数的计算过程,教学时,巧妙运用“听口令”的游戏来教学例5,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当一组数据个数为单数时,一组数据按大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就是中位数”;当一组数据的个数变成“双数”时,“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通过游戏活动,不仅让学生形象生动、印象深刻地感悟“中位数”,更有利于让学生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能够顺利找出或求出中位数,同时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
总之,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一次质的飞跃,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用教材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用教材教”的实效,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全面、深刻、准确的解读,还要对教材的不足与局限进行加工完善,实现对教材的再次开发。通过开发、整合课程资源,如更换教材例题、改变呈现方式等,使之更加优化,切合学生学情,符合教学需要,这样,才能为用好、用活教材创造条件,才会实现教学既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