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伍尔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弗吉尼亚伍尔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弗吉尼亚伍尔芙范文1

Abstract: As one of the leading modernist novelists, Virginia Woolf has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novel. The novels of Woolf tend to be less concerned with outward reality than with the inner life. The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adopted by her have further influence upon literary creation.

关键词: 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技巧;主观真实

Key words: modern fiction; narrative technique;subjectivity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301-01

1Introduction

“She had pushed the light of English language a little further against darkness.”[1]She is claimed to be the most outstanding female fictionist after Jane Austin and George Eliot in the English literary history. She is considered not only the major pioneer of modernism but also the forerunner of feminism.

Who can hold such a special position? Virginia Woolf.

2Life of Virginia Woolf

Virginia Woolf (1882-1941) was born in an intellectually gifted family. Her father, Sir Leslie Stephen, was the editor of the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Although Virginia was given no school education, she educated herself under her father’s tutelage by reading in his extensive library.

Virginia was shadowed by series of emotional shocks that punctuated her childhood and young adulthood. First, she was sexually abused by her half-brothers. Second, she experienced an unremitting series of family deaths. Her mother died when she was in her early teens, and her beloved half-sister died two years later in 1897. In 1904, her father passed away, and only two years after that her favorite bother died. Virginia suffered psychological collapse after each of the deaths. Perhaps her later mental instability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se horrors and bereavements.

After her father died, Virginia settled in the Bloomsbury district of London with her sister and brothers. Gradually, their house became a gathering place where friends came for discussions about philosophy, art, music and literature. A network of friendship developed, and it became known as the Bloomsbury Group. The group eventually included Maynard Keynes, Clive Bell, Roger Fry, E. M. Forster, Leonard Woolf (who became Virginia’s husband in 1912), etc. Through this group Virginia had access to many innovations in modern art and literature.

For most of her life, Woolf was troubled by the dangerous mental depression. In 1941, after completing her last novel, she suffered more from it. Fearing that her depression would turn to madness, she drowned herself in a river near her home.

3Brief Introduction to Her Novels

Woolf is chiefly an outstanding novelist, and in particular for her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ist narrative technique. Her fictions could be roughly classified into three phases. The first one includes her first two novels, The Voyage Out (1915) and Night and Day (1919). These two novels are conventional in technique.

Jacob’s Room (1922) initiates the second phase. In this novel, she minimized external action and illuminated her central character’s personalities through series of individual impressions. Mrs. Dalloway (1925) represents Woolf’s first successful attempt to produce a novel in her own distinctive narrative style. She rejected the boundaries of traditional narrative form which she believed had become too artificial and restrictive. The novel features her rich expression of the interior monologue as well as experiments in multiple points of view. Her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are extended and deepened until they reach a peak of virtuosity and dramatic art in To the Lighthouse”. [2]To the Lighthouse (1927) is “made from the passions and tragedies of her [Woolf’s] youth”.[3]It treats themes of marriage, time, life and death. In this novel, Woolf depicted the inner lives of her characters and weaved them together into a rich and complex texture.

However, in the novels of the last phase, Woolf did not totally follow the same artistic features laid down in her works of the second period. Orlando (1928) is a delightful fantasy which features a character who changes sex part and lives from the sixteenth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The Year (1937) and Between the Acts (1941), Woolf seemed to have abandoned her fascinating depiction of impressionistic interior monologues. Most critics tend to regard these two novels as a certain falling off from the accomplished works of the 1920’s. Only in The Waves (1931), Woolf carried on the same artistic features she pursued in the 1920’s. It is her most experimental novel. She abandoned conventional narrative as well as setting, and showed the impressionistic interior monologues of six characters. The whole novel is “not only to be mystical… but also abstract”.[4]

4Conclusion

Although the historical period when modernism acted as a main trend in literature has ended, the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adopted by the modernist writers have further influence upon literary creation. Virginia Woolf’s distinctive art of fiction has offered significance in studying the modern fiction as well as in literary creation.

References:

[1]E. M. Forster. Virginia Woolf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42:28.

[2]John Batchelor. Virginia Woolf: the Major Novel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15.

弗吉尼亚伍尔芙范文2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精神抑郁

一、《时时刻刻》剧情介绍

好莱坞电影《时时刻刻》(The Hours)是2002年改编自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发表于1998年的同名小说。这是一部以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写《达洛维夫人》期间的故事为题材的电影,其中“The hours”是伍尔夫在创作期间为《达洛维夫人》所起的名字。这是一部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好莱坞影片。电影《时时刻刻》讲述了英国女性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20世纪20年代的生活故事,以真实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小说《达洛维夫人》期间的故事和虚构的另外两个女性的生活故事共同演绎了伍尔夫的内心挣扎。

电影《时时刻刻》讲述的是生活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三个女人的故事。这三个女性在电影中分别是1923年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正在创作小说《达洛维夫人》并且精神濒临崩溃的现代主义小说家、1951年纽约的劳拉·布朗——一直在阅读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的家庭主妇和2001年洛杉矶的克拉丽萨·沃恩——一个双性恋、编辑,被她深爱的前男友理查德称为达洛维夫人。伦敦郊区的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正在完成她的超乎寻常的“意识流”小说《达洛维夫人》(MrsDalloway),深受抑郁症折磨的弗吉尼亚构思着达洛维夫人的生活与抗争。1951年,在美国洛杉矶,已为人妻为人母的家庭主妇劳拉·布朗(Laura Brown),正在阅读小说《达洛维夫人》。达洛维夫人的生活深深地影响着劳拉,对自己安逸的生活产生了不满。第三个出场的2001年纽约的克拉丽萨·沃恩(Clarissa Vaughan),是现代版的达洛维夫人。克拉丽萨的前男友、杰出的诗人理查德·布朗(Richard Brown),因艾滋病而濒临死亡的边缘,精神萎靡不振。克拉丽萨正精心准备一个聚会,因为理查德的诗歌获得了大奖。

三个女人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空,有着截然不同的家庭生活,却因为弗吉尼亚的小说《达罗维夫人》而紧密相连。电影用印象式的碎片,华丽的蒙太奇手法,瞬间的意识流动,展现了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生活结构,用超现实的手法将伍尔夫传记片段与美国20世纪50年代和21世纪初的两位女性精神生活交织在一起,描写了三位女性一天的生活,揭示了三位不同时代女性的心灵世界。

二、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简介

现实生活中,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出生于英国,是英国文学史上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被誉为20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可以说,她非常幸运,父亲是英国著名学者和出版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家中经常有当时的英国文学名流出入。1904年父亲去世后,她和兄弟姐妹在伦敦布卢姆斯伯里的家成为文学中心。1912年,她与报界人士伦纳德·伍尔夫结婚,于1917年共同创办著名的“霍加斯出版社”。弗吉尼亚·伍尔夫还是一个积极的女权运动者,强调女性的精神独立,她的《自己的房间》(1929)成为女性文学的传世佳作。她倡导现代主义潮流,特别是在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表现手法,试图去描绘在人们心底里的潜意识。1925年,伍尔夫发表了《达罗维夫人》,这篇小说标志着伍尔夫脱离了传统的写作轨道。用意识流的手法记述12个小时内一位上层社会妇女的内心活动:达洛维夫人为准备家庭聚会上街买花,在车声人语里她想起几十年前婚姻的选择、与女儿的关系,等等。

1941年3月弗吉尼亚·伍尔夫感到恐惧不安,她害怕又一次的精神崩溃而不能恢复,于是投水自尽。

三、电影中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人物诠释

用电影中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话来说,那就是“用一天的生活来展现一个人的一生”。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主人公达洛维夫人说,她要亲自去买花。劳拉·布朗读到达洛维夫人说,她要亲自去买花。克拉丽萨·沃恩说:“我要亲自去买花。”三个不同的时空里,三个不同的女人,却做着同样的事。买花隐喻着自由。从某种程度上说,她们有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都有被压抑、被控制的感觉,都渴望自由、渴望更有意义的生活。弗吉尼亚·伍尔夫选择死亡,劳拉·布朗选择离家,克拉丽萨·沃恩目睹死亡。

电影一开始就展现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内心世界的痛苦:她在衣服口袋里面放满了石块,一步一步向河中心走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究竟是什么让她那么决绝地要放弃宝贵的生命?投河自尽前,在留给她丈夫的遗书中她写道:“我感觉我快要疯了。我不能让这样可怕的情况继续下去了。我恢复不了健康。我听到一些声音,这让我不能够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工作。我和它斗争过,但是却再也不能够继续了。我将我的欢乐归功于你,但是现在这些欢乐却再也不能继续了。在今后我也将不会再打扰你的生活了。我不能再毁掉你的生活了。我想,两个人不可能比我们更开心了。”她写道,“没有我,别人会活得更好”。内心的挣扎、精神的痛苦和抑郁症的折磨使得她只能通过自杀来解脱。

电影中,在弗吉尼亚的丈夫伦纳德·伍尔夫(Leonard Woolf)的眼里,弗吉尼亚是个病人,她患有精神抑郁症。为了治疗弗吉尼亚的精神抑郁,伦纳德·伍尔夫把她从伦敦带到宁静的里奇蒙德,有专业的精神医生为她治疗,生活上也有女佣伺候。弗吉尼亚在生活上是衣食无忧的。至少表面上看,丈夫对妻子体贴入微,关怀备至。殊不知,弗吉尼亚不知如何同女佣内丽(Nelly)相处。女佣内丽认为,弗吉尼亚是个不尽责的女主人,甚至没有给她指令中午该做什么。实际上,弗吉尼亚不想被家庭琐事所打扰,她惟一在乎和关心的就是写作,她全身心地沉浸于当时正在构思的达洛维夫人的生活及其命运。弗吉尼亚对于里奇蒙德的生活感到窒息,有被囚禁的感觉。对她来说,平和宁静的生活像一个牢笼,束缚了她的自由,让她逃脱不得。终于,她趁丈夫在花园里除草的时候,她偷偷地溜出了家门,来到开往伦敦的火车站站台。她想念伦敦,想念伦敦的生活,恳求伦纳德带她回伦敦。伦敦,对弗吉尼亚来说,应该是自由的象征。很显然,她已经厌烦了被她丈夫控制的、永远被当作一个精神抑郁症病人的生活。她向伦纳德坦言:“我住在我不希望住的地方,过着我不希望过的生活。”但是最后,她不得不把火车票放入自己的手袋,无奈地选择了和丈夫一起回到了里奇蒙德的家。纵然有诸多不愿,还是选择做一个温顺的妻子。

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男权社会,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生活的时代,女性的真实情感是被压抑的,是不能充分表达出来的。虽然她和伦纳德·伍尔夫有异性恋婚姻,但她还有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在电影中,当姐姐瓦内萨(Vanessa)结束拜访临别的时候,弗吉尼亚狠狠地亲吻着姐姐。但她不得不掩盖对她姐姐的爱,因为同性恋在她生活的那个时代并不为人们所接受。她感到无比的压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导致她的精神崩溃越发严重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她选择沉河自尽的诱因之一。死亡是她惟一的解脱途径。

在电影中,通过20世纪50年代的劳拉·布朗和21世纪初的克拉丽萨·沃恩两个女性的故事,叙述或者延续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生命。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达洛维夫人》对她俩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1951年,生活在洛杉矶的家庭主妇劳拉·布朗,还有4个月就将生育她的第二个宝宝。她儿子可爱,家境富足,生活安逸。她一直在阅读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达洛维夫人》。劳拉·布朗虽然也有体贴入微并深爱着她的丈夫,但她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家庭主妇。丈夫生日的那天,丈夫为了让她多睡一会儿,居然自己去买了花。看似是丈夫对自己的体贴和照顾,实质是自己的命运被丈夫安排,自己似乎是为丈夫而活着,缺乏生活的意义。她不时地感受到一种对女性的压抑。为了表示对丈夫的爱,她决定为丈夫做一个生日蛋糕,却发现自己连一个蛋糕都做不好。失败的蛋糕隐喻自己的无能和失败的生活。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和虚无感在吞噬着她。她感到痛苦万分,和弗吉尼亚笔下的达洛维夫人一样,萌生了自杀的愿望,希望以死亡来解脱。这时,邻居凯蒂(Catty)来访,拜托劳拉帮忙喂食她家的狗,因为凯蒂要去医院检查身体,有可能要做手术。凯蒂羡慕劳拉怀有身孕,为自己不能当母亲因而无法成为真正的女人而伤感。劳拉不由自主地拥吻了凯蒂,同样表现出了同性恋的倾向。她重新做了一个蛋糕,整理好了厨房,开车把儿子送到朋友家。接着她来到一家旅店,拿出安眠药,躺在床上,准备自杀。她幻想着自己的床被河水吞没。

劳拉抚摸着鼓鼓的腹部,最终没有结束自己的生命。她决定回到丈夫的身边,生下了第二个孩子。不过她最终还是抛弃了深爱自己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用另外一种方式退出了自己无忧而压抑的生活,选择了自由。

2001年,在纽约生活的克拉丽萨·沃恩,也演绎了达洛维夫人的生活。她是一个双性恋者,她有共同生活十年之久的女莎莉(Sally),同时又深爱并照顾着前男友理查德·布朗——理查德深受艾滋病的痛苦折磨。理查德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他获得了诗人的最高成就奖,克拉丽萨为他感到自豪。理查德称呼克拉丽萨为达洛维夫人,并告诉她“我只是为了你而活着”。这天将举行理查德获奖的授奖仪式,克拉丽萨要为他精心准备一个聚会。早晨她去花店给他买了鲜花,并力邀他出席。他厌恶自己因艾滋病而残缺的身躯,拒绝参加。经过克拉丽萨的反复劝解,理查德终于答应出席聚会。克拉丽萨下午三点半来到理查德的居所来接他,却亲眼目睹了理查德从自家的窗台跳下,自杀身亡。死亡对理查德来说是一种解脱。小时候,母亲毅然决然离开他的情景再一次出现在眼前,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于是他选择在克拉丽萨面前,毅然决然地跳下窗台。母亲离家出走的阴影永远笼罩着他,让他永远不能释怀。

精心准备的聚会没有办成。克拉丽萨和她的女及女儿平静地清理着家中为聚会而准备的食物。很显然,这一天结束的时候,克拉丽萨也得到了精神的解脱——她终于从牢笼里走了出来。

四、结 语

电影把三个看似无关联的故事交织在了一起,在不同的时空,三个女人生活都倍感压抑,都有挣扎、痛苦、矛盾和对自由的渴望。三个女人普通的一天,被小说《达洛维夫人》联系在了一起。美国家庭主妇劳拉·布朗有同性恋倾向,女编辑克拉丽萨就是一个同性恋者,她们两人都有着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影子,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精神生活的写照。她们的故事似乎是重演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生。

[参考文献]

[1] 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2] 瞿世镜.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弗吉尼亚伍尔芙范文3

——弗吉尼亚·伍尔芙

《时时刻刻》(The Hours)是2002年奥斯卡获奖影片,这部电影聚集了梅丽尔·斯特里普、茱莉安·摩尔和妮可·基德曼三位当今好莱坞的演技派明星。妮可·基德曼作为片中弗吉尼亚·伍尔芙的扮演者,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桂冠,而三位女演员更是在柏林电影节上一同被授予最佳女主角银熊奖。

这是一部描写三个不同时代的女性的电影,她们三人的生活因伍尔芙的小说《达洛维夫人》有了交点,电影集中地呈现出这三个女人平凡却又危机四伏的一天。她们一个是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天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一个是“二战”末期的家庭主妇——劳拉·布朗,还有一个则是生活在2001年的女编辑——克拉莉莎·沃恩。交叉进行着的叙事,并没有扰乱故事的节奏和混淆电影的主题,而是紧紧将三人的人生拧结于一根主线之上:时间是生活的本质,而生活正用它隐形的手,在人们心灵上留下痕迹。

如果说《达洛维夫人》是三位女主人公象征意义上的交点,那么生活便是三人真实意义上的共通点;生活是由连贯的不可倒退的时间堆积而成的,因此它具有了一种不变的特质。不管生活是多么激情澎湃,它终将在周而复始地轮转里归于庸常,而庸常的生活是这三位女主人公的牢笼。

伦纳德为了使患有抑郁症的伍尔芙能有一个平静安详的生活环境,将家搬到了伦敦郊区乡镇——里奇蒙德。表面宁静祥和的乡村氛围,无法抚平伍尔芙激荡的内心,她因这静如死水的生活而变得焦躁和局促不安。伍尔芙是一个渴望探知人生本质和洞穿意识潜流的作家,她需要看到世界的模样,让纷繁的意象走进她的内心;她需要体验和感受嘈杂和喧嚣,需要这种混乱但鲜活的生活。因为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能反衬她的内心,使它丰富与饱满;只有在这激烈的对抗里,才能让她体味人生的本质。纵使挣扎和痛苦,纵使随时都可能死亡,但这才是她真正需要的。在空荡的火车站,伍尔芙说:“如果让我在里奇蒙德和死亡之间做选择,我选择死亡。”是的,只有她自身能够明白这选择的意义所在,因为除却生的激烈震荡,便只有死亡能与之媲美。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不是一个选择,因为伍尔芙已别无选择。

同样面临选择的还有劳拉。这位看上去过着幸福生活的家庭主妇有体贴的丈夫、乖巧的儿子,肚子里正孕育着家庭的第四位成员。她开始阅读《达洛维夫人》前,一切看上去很美好和平静——或许她曾经满足于平常的生活,将内心的自我紧紧封闭而以惯常的姿态为人处世。然而,《达洛维夫人》恰似一根导火索,扰乱了她的思绪和情感。她在一堆琐事中渐渐找不到真正的自我,发现在镜中只看到时光匆匆而过,而自己的一生终将沦为时光的陪衬和牺牲品。她先是要以死亡来作抗争,然而当死亡的幻觉犹如海水将她淹没的时候,她惊醒了。唯有死亡才能激发人求生的本能,当死神冰冷刻骨地从你身边经过,你才会不顾一切去抓住生之绳索。劳拉终于暗下决心,生下第二胎便远走高飞,去追寻自己的生活。

后来,当劳拉前来参加儿子的获奖聚会,却得知儿子已自杀,她与电影的另一位主人公克拉莉莎有了一次交谈,她说:“如果我能说后悔就好了,那样就比较好过,但是当你别无选择的时候,后悔又代表什么。”也许事情就是这样,后悔是虚妄的。一旦我们做出选择,它便不可逆转;即使可以回到过去,它在那时那刻仍然是你的迫切需要,你能做的选择仍然只有一种。或许我们此时回头看,你发现确实有多种可能性存在,但是没有人能真正站在当下把握所有可能性,我们终究只能走一条路,除此之外并无选择。

如果说伍尔芙和劳拉是镜子的一面的话,那么克拉莉莎则是镜子的另一面。她沉浸在生活之中,忙于各种琐事。与其说她没有陷入伍尔芙和劳拉那样的困境,还不如说作为现代女性的克拉莉莎,她适时地为自己找到了精神的寄托——诗人兼作家理查德·布朗(他正是劳拉·布朗的儿子)。她需要理查德活着,因为只有他活着,她才能从这繁忙琐碎的生活里抽身出来,因理查德而看到真实的自己。我们目光所及的理查德,已经形容枯槁,他身患艾滋病,已经濒临崩溃。理查德活着很痛苦,仿佛是在受刑。正如他所言,他活着只是为了让克拉莉莎高兴。在这里,克拉莉莎所扮演的角色便成为了理查德的牢笼,她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无疑是在加重理查德的痛苦。终于,他告诉克拉莉莎:“达洛维夫人。你必须放我走,也放了你自己。”

理查德从高楼跳下,用自尽的方式完成了自我选择,也给克拉莉莎再一次自我选择的机会。他用死亡的方式告诉克拉莉莎:毕竟我们才是自己的主宰,我们不能将自己分为几个人,让他们贯彻我们的意志,让他们完成我们自己的追求。我们的梦想必须自己去追求,真实的自我也必须由我们自己去发掘。

当劳拉来到克拉莉莎的家中做客,她们之间的谈话让克拉莉莎最终意识到生活是自己的,你要么选择死亡来放弃生活(劳拉说她曾经想这么做,但是她选择了生存),要么你就直面它而活着。这里没有中间状态可供选择,你不能逃避自己的生活,纵然你能逃避一时获得短暂的平静,但是你却不能得到最终的解脱。克拉莉莎终于明白:意识到拥有很多可能性并不是幸福的开始,而是你意识到拥有可能性那一刻,你便是幸福的。克拉莉莎是生活的,她将自己分离开来,靠打理理查德的生活来维持梦想,自己生活在琐事之中。理查德的死和劳拉的话,让她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幸福所在,她的两面终于合二为一,于是剧终时,我们看到克拉莉莎原本紧张索然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电影中,伍尔芙与伦纳德有这样一段对话:

“为什么一定有人要死?”伦纳德问伍尔芙 。

“为了对比,”伍尔芙说,“为了让活着的人更加懂得珍惜生活。”

“那么谁会死?”伦纳德又问。

“诗人,”伍尔芙说,“那些心怀梦想的人。”

最后,伍尔芙在自己的口袋里装满石头,缓缓地走向欧塞河河心,河水终于淹没了她。无声的死亡没有波涛,沉静的河流继续流淌。自尽成为最后的权利,成为超越表象的自主选择。是的,只有以死亡作为参照,我们才能体味生命的本质和活着的美好。同时,死亡作为终极意义的解脱,有了自足的力量,我们可能不理解,但是却必须接受。

弗吉尼亚伍尔芙范文4

关键词:伍尔芙;意识流;心灵哲学

心灵哲学,是以心灵和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以心灵的起源、作用、本质、与意识的关系等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宏观层面对人类的心灵展开论述,并找出意识所依附的主体,分析心灵与人类本质之间的关系。而心灵哲学代表了对人类意识的探讨,其与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着相似之处的,文学是反应人类意识的最为传统的方式,人类意识通过文学形式的表达准确无误地传递给读者,并反应了人所认识到的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等,这也必将涉及到心灵哲学的核心内容。因此对人的研究,如果溯其本源,必然也是对人本身心灵与意识的研究,心灵哲学能够反映出文学艺术中的核心要素,并在理解文学内涵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思维方式。本文将以伍尔芙的作品为例,探究意识流-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中心灵哲学的影子,并通过心灵哲学的解读,更好的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文学和哲学内涵。

一、伍尔芙意识流作品中的心灵哲学

伍尔芙的作品,因为其浓重的意识流色彩而闻名于世,更因其独特的意识内涵,被文学界广为传颂。对于读者来说,伍尔芙的作品未免有些晦涩难懂的,但是真正能够被认识到和领悟到的内容,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探究,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到伍尔芙作品中的魅力。

伍尔芙作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尝试用独特的个人视角来探析个人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小说人物的内心感受的描写,往往都能够渗透着对自我的追寻。以《达洛维》为例,在这部小说中,主要人物都在通过对自我的追寻来探究生命的本质,作者在小说中进行了集中的探究。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克拉丽莎在物质与精神的选择过程,就是对人生不断追寻和探讨的过程,她虽然渴望爱情,认为自己心灵中是一个富有激情的女性,却最终意识上选择了缺乏激情且十分平庸的达洛维,这是意识与心灵的冲突,也是心灵与意识之间的博弈。这一点在小说的细节中得以体现,特别是在克拉丽莎想要跟充满激情和浪漫色彩的彼得一起走,却收到自身的理性意识和自身地位关系的束缚,最终没有实现这一点可以看出,在心灵与意识的博弈中,她选择了安放自己的心灵,用理性和现实的一面存活于世。

伍尔芙作品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形象,但无一都反应了伍尔芙对内心世界的分析和探索,并对内心世界和谐状态的追求,这是伍尔芙在心灵哲学中进行反思的过程,都在她的意识流小说中得到了集中的反应。

二、心灵哲学视角分析伍尔芙作品中的意识流

心灵哲学中并不认为心灵本质是一个封闭的的、主观性的区域,与此相反,心灵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首要的作用就是以一定的方式将我们与环境、特别是与他人联系起来。人的主观状态在于人与他人的联系,这种关系在心灵哲学中被成为意向性,代表了人的主观状态。也就是说人类的所有主观意识都是心灵的意向性所导向的。这也就是伍尔芙文学作品中集中反应的内容。用心灵哲学的视角解读伍尔芙作品中的意识流,首先就要澄清心灵哲学中意向性的概念。意向性在指向性的意义上总是必须与“意图”、“想要”有着相关性。而文学作品中的意识流,也是跟随着这种主观的意识所进行的。

在伍尔芙的小说中,无处不在的都是这种对人类意识状态和自我意识状态的描述。一方面她联系到自己和大自然,又将意识投入到自然中,形成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并通过自己想要,愿意用这种意向性的活动来实现自己文学作品中的广泛内容。而在描述人与社会时,更多的是通过意识和心理状态在现实社会中的呈现来强调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是伍尔芙作品所追求的重点,只有在处理不同人的不同意识状态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才能真正的互相认识,互相理解,最终形成一种友善且永恒的理解关系。在伍尔芙对自己的关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内在的自我意识和心理状态一直都是促成伍尔芙作品的主要内涵,也正是在她不断追寻的过程中,实现了一种内心的平和状态,也成就了她众多的意识流作品。

三、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伍尔芙作品中所内含的心灵哲学内容,提出了用心灵哲学的视角来分析伍尔芙作品中的意识流内容。伍尔芙对自我意识和人类社会的探索,是她作品中一个显著且精彩的部分,她对和谐的强调也正是心灵哲学对人类内心平衡的追求,因此,对伍尔芙意识流作品的心灵哲学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深入探究作品,并得出更多利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全新解读。

参考文献:

[1]石毅仁.伍尔芙与意识流[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49-52.

[2]王李岩.从伍尔芙作品看其意识流创作[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79-81.

[3]余思远.弗吉尼亚・伍尔芙的意识流技巧评析[J].作家,2009,20:38-39.

弗吉尼亚伍尔芙范文5

《昨天的中国》

作者:袁伟时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9月

定价:42.00元

推荐理由:中国近代史专家袁伟时访谈结集。上篇回顾晚清何以在立宪中走向灭亡,下篇是对及革命后的一些独特思考。发人深省、给人启迪的观点在书中频频出现,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更加深切地了解昨天的中国,从而更清楚明天将要走的路。

本月推荐

《我们的荆轲》

作者:莫言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出版社:新世界

定价:36.00

推荐理由: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新作,收录其三个剧本《我们的荆轲》、《霸王别姬》、《锅炉工的妻子》。其中《我们的荆轲》以全新的视角解读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剧中的荆轲是一个思考人类最基本生存问题的侠客,一个自我拷问的人物,极具现实意义。

《表演与偷窥》

作者:小白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出版社:上海译又

定价:42.00

推荐理由:这是小白最新结集的随笔集,延续作品“以男女之事的瓶子装文化之酒”的另类特点,钩沉历史、评论艺文,既不乏真材实料,具不输学院的学术价值,读来又饶有趣味,是国内随笔领域少见的真正做到深入浅出的作品,令人过目难忘。

《大手笔》

作者:松本清张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出版社:新星

定价:32.OO

推荐理由:松本清张是将推理小说带进文学殿堂的日本一代文学宗师,《大手笔》是其小说杰作选的第一部。选作从松本清张文学地位、女性犯罪和社会批判等领域的独特视角出发,严选了松本在这些领域的短篇代表作品,均极具影响力。

《从两个蛋开始》

作者:杨争光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出版社:海天

定价:45.00

推荐理由:这部农村题材小说撷取了上世纪有意味的历史片断,着力描画乡村各色人等,充满对乡村生活的原生状态、人物行为的日常哲学的观照与调侃,作者藉此把20世纪40年代末至今的中国历史整理了一遍,被称为“一个人的编年史”。

《飞蛾之死》

作者:弗吉尼亚・伍尔芙

出版时间:2012年9月

出版社:光明日报

弗吉尼亚伍尔芙范文6

珍•古道尔(Jane Goodall,1934-),杰出的动物行为学家,26岁开始,独自在非洲原始森林研究黑猩猩,改写了动物行为的研究史。她说:每个人关心,每个人行动,每个人都有影响力。她以爱心、毅力和智慧,成为了动物保育的代表人物。

弗利德•迪克・布朗德斯(Friedl Dicker-Brandeis,1898-1944),伟大的犹太女艺术家,二战时被关进集中营,在死亡面前,她从容地教孩子们绘画,画美丽的花、风景。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她让自己的精神生活保持在一个正常世界里,并且通过艺术让孩子知道,身体被囚禁,精神仍然健康和自由。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1975),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之一,其主要著作《集权主义的起源》等,已进入西方政治哲学经典的行列。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美国当代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诗人,名作《菊与刀》解析了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和日本人性格,在日本曾引起巨大反响。

……

她们或是在学术领域和公共领域作出引人瞩目的成就,或是在文化生活上滋养了人的心灵,或是在精神信仰上让人们懂得生命与自由的意义。

她们有女性天然的美丽。斯美,有如琥珀,被性灵的松脂永恒凝固下来――深邃的思想,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灵魂,将她们留在了历史记忆中。许多单纯的美丽已随时光逝去,而与思想结合的美丽会始终鲜活。

图片说明:

1 汉娜•阿伦特,哲学家,20世纪堪称“大师”的女性思想家。

2 鲁思•本尼迪克特,美国人类学家,名作《菊与刀》深刻剖析了日本民族性格。

3犹太女艺术家弗利德•迪克•布朗德斯。

4 波伏娃,法国著名女作家和学者,女权运动先驱。

5 苏珊•桑塔格,美国著名作家、评论家,女权主义者。

6 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女权主义者。

7、8、9 杜拉斯,当代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法国女作家。

10、11、12 萨冈,法国女作家,一个时代的青春代言人。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