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系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系统范文1

在2007年,SOA无疑已经成为了在软件领域最受关注的一个名词,当然,SOA也已经不再只是一个概念,IBM已经开始了让SOA在中国落地生根的进程。浪潮、用友、软通动力以及金蝶先后成为了“IBM SOA合作伙伴联盟计划”中的顶级合作伙伴。

事实上,就像十年前ERP市场的真正全面启动一样,SOA在中国的全面发展还是要看何时国内的软件提供商,甚至是硬件提供商都能够共同宣传推广SOA,并从产品应用的角度真正向用户进行营销,只有那时SOA在中国才能迎来市场的全面启动。相信IBM选择与用友和金蝶等国内典型软件提供商的合作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现在,SOA是IBM的战略重点,ISV是IBM SOA战略在中国顺利实施的重要推动力量,IBM非常重视与合作伙伴的合作,而‘IBM SOA合作伙伴联盟计划’是IBM扎根本土、与本地合作伙伴共成长的重要体现。”IBM大中华区副总裁、渠道市场部总经理钟郝仪说。

把SOA植入管理软件

作为国内企业管理软件及电子商务应用解决方案的供应商,金蝶是在国内较早开始采用SOA软件设计理念的本土厂商,并一直在SOA领域与IBM进行了较多的合作。而通过此次的合作,金蝶将会在其ERP解决方案中进一步融入SOA的理念与技术。

“SOA并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从产品设计理念到业务模型的一种全面整合,它可以覆盖到所有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行政总裁何经华说:“事实上,SOA最重要的价值就是把人类几十年信息化过程中各式各样的应用和解决方案更有效地整合了起来。对企业来说,有财务软件、ERP、人力资源软件和CRM等应用,然而这些应用并没有形成一种合力的效果,而SOA就是为了形成这样的合力。”

“从金蝶自身的角度来讲,无论是面对中大型企业的EAS解决方案,还是适合中小企业的KIS和K/3,又或者是最新的基于SaaS的全程电子商务平台――友商网,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植入SOA的理念,并以此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要。也可以说,SOA为金蝶的产品战略做了一个完整的规划。”何经华补充说。

建立SOA生态链

当然,作为ISV的金蝶在国内也有上千家自己的合作伙伴,那么,金蝶如何在与IBM合作的基础上,更好地把SOA的理念和方法论向自己的合作伙伴输出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整个SOA生态链的建立。

“当我们的产品SOA化之后,相信可以给我们的一千多个合作伙伴带来更多的价值。比如,我们现在销售KIS的合作伙伴,经过几年的积累之后,他们的客户长大了,可能就会上升到更高的级别,涉及到K/3的销售;同样,以前K/3的用户也可能会升级成为EAS的用户。”何经华说。这也就是说,金蝶可以利用SOA的架构把产品的生命周期与用户的使用周期相结合起来。

生态系统范文2

关键词:湿地;保护;生态

收稿日期:20120329

作者简介:陈开伟(1974—),男,四川西昌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26602

1引言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它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各类湿地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均化洪水、保持水土、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湿地是地球上-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湿地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也是众多野生动物、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其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被誉为“自然之肾”。湿地由于其过渡带性质,是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交汇的地带,具有生物物种丰富的特点。湿地是很多动物的栖息地,贝类、鱼、虾等水生动物自不必待言,很多动物都栖息于湿地,湿地也是很多陆生动物不可缺少的水源地。湿地被形象地比喻为“地球之肾”,具有沉积泥沙、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等功能。湿地是调蓄水资源的天然水库,是蓄洪的场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湿地是陆生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的过渡类型,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很敏感,因而可以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器。

目前湿地生境普遍面临威胁,如自然生境的丧失、水量减少、空气污染、物种的丧失。近几年来国内出现了湿地破坏导致区域生态恶化的事例,使我们看到湿地在生态平衡中的突出地位,尤其在维持干旱地区地表植被、保护土地生产力上有着更为特殊的作用。那里的自然植被特别是绿洲,意味着是滚烫的沙漠里的天然乐园,绿洲的发育、延续和高质量生态服务功能与湿地生态系统的养育密不可分,没有湿地、没有水就没有绿洲,水和蓄存水的湿地在这里成为生命的象征,它蕴含并带来清新和郁郁葱葱的生命力,代表着沙漠里的绿洲。一旦水资源不合理开发或过度消耗,湿地生态系统破坏,不仅绿洲崩溃,生产难以为继,也会损害人们的居住环境,安身立命成为问题,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2湿地与区域生态

湿地或碧波荡漾,或生物繁茂,或草丛、水面相间,作为一种地表覆盖,既保水保土,又促进生物生产和物质循环及生态演替,是良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利于局地气候保持稳定。湿地所蓄存的水是组成自然环境的重要物质,也是最活跃的,它不断地运动着,积极参与自然环境中正在发生和进行着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包括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和转化、土壤的形成和演化、生物的生长发育和进化等,使湿地能够通过水文循环向影响范围内其他自然组分输送水分和营养,维持森林、草场、农田等生态系统的生机与活力。这些都表明湿地在区域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改善中发挥着积极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从一些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影响的自然生态区域或土地退化严重的地区看,如果缺失或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后果都十分严重。

如果因为人类活动而使湿地生态发生质的变化即湿地特征不复存在,不仅原有下垫面改变,也影响到已经形成的对周边土壤水分的传统补给关系,其共同作用的结果便是局地气候不稳定或趋于干旱,导致生态系统缓慢退化,区域自然环境质量下降。这种情况在以降水贫乏且变异大,因而水成为关键性生态因子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更为明显,甚至会使原有脆弱生态平衡彻底崩溃,土地退化加剧,沙漠化不断扩展。土地沙漠化、荒漠化、盐碱化为特征的各种土地退化已发展成为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然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很少考虑到湿地也需要水来养育和湿地生态总论系统持续存在的必要性,又不能够主动发现问题修正错误,到了遭受大自然报复生态平衡严重失调问题非解决不可的时候才被动采取补救措施。影响所及不仅使许多干旱和风沙地区脆弱生态系统全面退化甚至崩溃,即使位于湿润半湿润气候带上一些水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的地区也出现了水旱灾害增加、土地沙化和气候劣变等现象。

湿地破坏导致土地退化和区域生态恶化,直观看是“湿地”变成了“干地”,并对影响范围内的土地失去水分补给。但深刻的变化在于湿地破坏改变了地表原有结构,影响到大气下垫面接受太阳辐射保存热量的自然模式,大气和下垫面之间曾经稳定的能量交换关系被打乱。同时失去湿地水面蒸发及水生、湿生植物的蒸腾作用影响到水汽平衡,综合因素干扰了局地气候,使风沙活动增加,降雨量减少。土地越干旱,风力和人类活动引起的扬尘越多,形成降雨的机会就会越少,又导致了进一步的干旱,这一破坏性反馈回路一旦确定,土地退化和区域生态恶化也就不断加重。所以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保护湿地有利于局地气候的稳定,有利于保持和改善区域自然环境质量,有利于遏制土地退化。

湿地被排水开发,改造为农田或作他用,会因为条件的改变而加速有机物的分解使其失去碳积累能力,由碳“汇”转变为碳“源”,由全球气候变暖的抑制因素变为促动因素。湿地的损失会减少对碳的固定,原有湿地的开发会瓦解其碳储存功能,两者都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因而人们试图通过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恢复其作为碳汇和碳储存库的巨大生态功能,以尽可能有益于对全球变暖的控制。

3湿地生态保护建议和措施

西部地区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的存在以及内陆河流域特有的水分运移规律,决定了内陆河流域湿地的特殊性:西北地区降水极少,蒸发量却大;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使得湿地抗干扰能力弱、分布不均衡;水分转化频繁,下游对上游的开发利用方式极为敏感;湿地纳污能力差。正是这种湿地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保护的特殊性。

3.1减缓湿地压力,严格控制污染

严格控制荒地的开发,重视进一步贯彻植树造林工程,保护山区,尽可能地恢复已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缓解人为因素造成的湿地退化。发挥林业部门的本质作用,对于因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加以解决。严格控制湿地污染。城市湿地不应成为排污场所,必须实施科学的方法杜绝和减少污染源。对于城市湿地来说,一方面要迁出城市湿地附近的污染工业,禁止向城市堆放、倾倒生活垃圾,从根本上清除污染源;另一方面,要进行污水截流,实施雨水、污水分流的城市排水体系,严禁不经处理和未达排放标准的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湿地,以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2明确湿地保护区发展定位,科学编制湿地资源保护规划

城郊湿地保护区要以湿地公园建设为模式,以群落建园为手段,遵循生态系统演替原理和生态工程学原理,充分考虑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恢复和风景配置3个主要方面,大面积恢复和保育自然生态,以自然淳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特色,融自然功能和研究、科普、游览功能为一体,实现湿地系统的全面优化,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湿地资源。

对本地湿地现有湿地面积、类型特征以及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经济价值等作一次全面的评估分析。在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和确保资源循环利用的前提下,按湿地所处的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将湿地划分为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区、游览活动区、管理服务区、湿地展示区、原生湿地保护区等功能分区,提出最佳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方案,明确整治目标和可操作对策措施,正确指导湿地的保护与建设,发挥湿地的综合功能效益。

3.3增强公众保护湿地的意识

只有让公众参与到湿地保护中,才能实现真正的湿地保护。大力搞倡导宣传,让市民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全面真实地认识周围环境,积极乐观地去面对。湿地保护是社会性很强的公益事业,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齐抓共管,必须继续把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作为湿地保护管理的基础性、前提性工作来抓。把湿地保护的精品项目办成湿地保护的样板和示范项目,使保护区成为对公众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3.4开展湿地恢复项目

逐步实施重要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建设,有计划、分区段进行湿地及生物的保护,并逐步扩大能够恢复的范围。为了保护本地生物多样性,建立及恢复湿地系统,在物种引进时应首先考虑本地乡土物种,若确需引入外来物种,须分析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引进物种的利益与风险评估,建立严格的科学监管体制及全面的检疫体系。植物的配置设计,要从湿地本质考虑,以水生植物作为植物配置的重点元素、注重湿地植物群落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和景观效果的完美体现。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充分利用当地水、土、光、热等资源,依靠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恢复湿地,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张永利.湿地保护事业的重要性[J].湿地科学,2007(6):213~214.

生态系统范文3

创业生态系统从全新的视角为创业活动研究找到了新的突破点,即从个体创业研究到系统创业研究,为创业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全局性的视角。通过对前人相关文献的疏理与研究发现:创业生态系统已得到学术界和实践界广泛关注,并一致认同创业生态系统具有区域性。但学术界对于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对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有关代表性文献进行疏理,希望能推进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创业活动;创业生态系统;创业生态主体

一、引言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推动下,我国的创业活动越来越活跃,创业活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然而创业活动体系的不完善与创业水平的有限性却使创业活动的发展受限。为了能够进一步推动创业活动的开展,需要学术界和实践界提高对创业活动研究的重视。我国的创业活动大约开始于2000年,创业活动的研究则始于2005年之后,且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创业者个体或者针对某一创业项目的创业群体上,例如创业导向理论、创业机会论、外部环境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等。从个体创业到大众创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创业活动需要整个系统的协调运作才能均衡发展,学者们形象地把这样的创业活动领域称为创业生态系统。综合国内外文献发现,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比较少,目前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界定、构建原理以及案例分析上。本文从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视角,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疏理,归纳和总结一些代表性学者的观点,希望能够推进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进一步研究。

二、文献回顾

(一)有关创业生态系统内涵的相关研究

通过对前人相关文献的疏理发现,国内外学者有关创业生态系统概念的界定及内涵演化的研究大致可以总结如下: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最早始于1990年,学者Aldrich(1990)最早开发了将生态学应用于创业研究领域的方法,通过对生态学中种群内部与种群间的分析,对制度层面要素与企业创业关系进行重点研究。到2003年,Aldrich(2003)又进一步研究了生态学中的进化问题,总结出创业活动的某些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陆续有更多的学者们开始了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如Zacharakis等人就从环境生态的视角对区域性互联网创业活动的发展进行了研究。2005年之后,国外学者对创业生态的研究有所突破(以大学为切入点)。Dunn(2005)通过研究大学的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提出了创业生态系统基本框架。Cohen(2006)将创业生态系统界定为促进创业活动在某区域内相互作用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创业环境的总体。而Yusof(2009)结合学校创业实践提出了学校创业生态系统的整合模型,揭示了主体与各种环境的不同内涵,在创业生态系统中加入了参与主体的概念。Isenberg(2014)通过实践调研把一直以来人们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解做了一个对错测试,用十句话对创业生态系统进行了现实的检验,最终总结出了创业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即: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创业生态系统的建立,实践证明外部环境对创业生态系统具有决定性作用。国内对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林嵩(2011)通过分析创业活动所固有的独特性,证明了创业生态学研究视角的可行性,并总结出创业生态学的内涵不仅包括创业环境等外部环境,创业生态主体参与者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创业生态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主观特质都将成为影响创业生态发展的重要内生力量。把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定义为:由新创企业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创业生态环境所构成的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确定定义后并从创业微观个体、中观种群群落、宏观系统三个角度对创业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进行了阐述。蔡莉(2016)在研究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时,在前人的基础上,突出了创业生态系统有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加入了创业生态系统平衡作用的目的,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是由多种创业参与主体(包括创业企业及相关企业和机构)及其所处的创业环境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彼此间进行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致力于提高整体创业活动水平(创业数量和创业成功率)。

(二)有关区域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学者有关区域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相关研究大致可以总结如下:Dunn(2005)、Cohen(2006)等学者通过对各地的创业活动进行案例分析发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是促进区域创业活动活跃性的重要推动力。创业生态系统中包含众多的微观组成单位,也就是创业促进要素。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并不是将这些要素进行简单的数学加和,而是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对创业生态系统进行分析。Isenberg(2010)以美国硅谷为例对构建成功的创业生态系统的促进要素进行总结,指出美国硅谷的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同时还分析出促进硅谷创业活动成功的六大重要要素,其别指出,并不是拥有六大要素创业生态系统就能成功建立,硅谷的成功更多地依托于特定的区域外部环境。虽然区域创业生态系统不能复制,可是却可以起到拉动的作用。Edward(2011)提出连接区域创业生态系统与全球创新网络,能够实现更大区域的生态整合。Isenberg(2014)指出成熟企业在创业生态系统中对新创企业的带动作用及其在创业生态系统构建中的重要促进作用,为创业生态系统区域的扩大化提供了路径。Graham(2015)等学者以斯坦福大学为基础研究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指出高校在创业生态系统中具有的独特性与协调性,其可以作为创业生态系统培育的剂。国内学者有关区域创业生态系统构建与培育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有:林嵩(2011)在《北京市创业生态指数报告》一书中系统性地构建了创业生态指数,并为北京市的创业生态系统进行了整体评测,通过数理建模定量分析了北京市创业生态系统的水平,为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培育提供了逻辑基础。蔡莉(2016)等人从企业网络集中度与政府参与度双元作用角度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和比较,并将某个创业生态系统归属于以下几种类型中的某一种:企业网络高度集中,政府高度参与;企业网络高度集中,政府低度参与;企业网络低度集中,政府高参与;企业网络低度集中,政府低度参与。这样从创业活动的产生角度划分,既总结出了创业生态的类型,同时也为我们构建与培育创业生态系统提供了支持;既能针对区域的经济与制度环境归属特定的创业生态系统类型,有针对性地构建与培育区域性创业生态系统,又能在不同创业生态系统类型之间进行协调,促进创业生态系统平衡。翟羽佳(2013)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对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培育进行了研究,开创性地构建了区域创业生态系统模型,并提出了调控与培育创业生态系统的措施。此外,我国还有一些学者专门针对区域科技创业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杨勇、王志杰(2014)对区域科技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及政策仿真进行了相关研究。赵涛、刘文光、边伟军(2011)从生态学视角对区域科技创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与功能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区域科技创业生态系统在结构上是由创业生态群落和创业支撑环境要素两部分构成,同时总结出创业生态系统形成的四种机制,即动力机制、遗传机制、演进机制和反馈机制。

三、研究总结与启示

综合分析国内外对于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展,可以总结以下几点。其一,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目前还处于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阶段。其二,目前国内外学者们一致认同创业生态系统的区域性,并通过不同区域实例进行分析,试图找到构建与培育某区域创业生态系统具有针对性的做法。其三,目前学者们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大多专注于一个个独立的区域创业生态系统,忽视了区域创业生态系统间的关联性与促进性。以北京中关村为例,中关村具有创业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众多成功因素,聚集着丰厚的知识与众多的人才,实现了创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正如Isenberg所说,成熟企业是新创企业的重要合作者,可以实现创业生态系统的扩建,成熟的创业生态系统带动发展中的创业生态系统,可以最终实现更大范围的区域创业生态系统。创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于创业活动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国企改革、资源型城市转型等措施的推进都是创业活动发展的重大机遇,我国的宏观环境已经为构建和谐的创业生态系统敞开了大门。

作者:廉雪 丁永波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亚泰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5]林嵩.创业生态系统:概念发展与运行机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04).

[6]蔡莉,彭秀青,SatishNambisan,王玲.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回顾与展望[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01).

[7]翟羽佳.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培育——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2013.

生态系统范文4

1.1林业生态系统的形成

林业生态系统是一个抗逆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强的自然生态系统。在自然环境的优胜劣汰中形成的稳定、和谐,生物与环境共同存在的生态系统。林业生态系统虽然存在着可恢复性,但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很长一段的时间。

1.2林业生态系统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进行的绿化造林工作就是一个林业生态系统人工恢复与复原的过程。但认为只要是种上了树就是建造了林业生态系统的想法是不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的创建应当包含建造生物群落、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生物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协调。林业生态系统虽有较强的抗逆性,但也不可忽视外界对林业生态系统的干扰。随着人类活动地域的不断扩大以及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林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材料,也不可避免第遭到人为的破坏。

1.3林业生态系统工程

林业生态系统工程的目的在于改善、保护与持续利用环境与自然资源,是各项科技设施有条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完善流程,是从环境、生态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角度研究林业发展,通过人工来改善林业生态系统环境。这样的目的不仅考虑了经济效益,更是结合当前林业发展的现状,能够更好地保持林业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林业生态系统工程根据不同的理论科学形成的,能够最大限度保持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将不同项目有序合理的组织在一起。

1.4林业生态系统的森林资源

林业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完善和加强是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的重点。森林资源种类丰富,以武汉市为例,林地面积最为辽阔,森林覆盖率21.72%,但林业用地占地总面积比例和森林覆盖率较低,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性的要求并不相称。同时,与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要求不相符。而增加林业用地,大力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林业生态系统基本原理

2.1生态系统的原理

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人工生态系统的建造调控。稳定有序的生态系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协调的分工关系,是由相互依赖和相互依存的各个部分相互结合协作形成的特有整体,且分工明确,各部分都按照相应的规则运转。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信息、物质、能量的转换功能,确保系统能够准确、合理的运行。

2.2环境综合作用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林业生态系统工程中,众多环境因子都会有自己的计算单位,但是单个因子的作用相对于整体的综合作用存在着差异,每个不同的单个因子就会对系统中的生物产生影响。因此,对于日后林业生态工程的研究是起到至关作用的是对多个因子综合评价。

2.3林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存在

食物对于所有生物都是至关重要的,是生存的必需品。食物链中的绿色植物被称作为“生产者”,动物中有部分动物以食草来维持生命,绿色植物被食草动物所食,食草动物又会被食肉动物吃掉,食肉动物又会被其他动物所食。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共同制约,共生共荣的生存关系。以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称之为食物链关系,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自然和谐以及统一的。

2.4林业可持续发展布局

结合近20a林业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充分利用这次国家森林契机,对武汉市林业可持续发展性进行了远景的规划。以武汉市空间景观特征来看,可以分为3个生态圈层,城近郊区景观圈、垅岗平原生态圈、低山丘陵生态圈。这些生态圈的建立极大的促进了林业生态的发展,提高环境的质量。并且生态圈的建立可以大大协调林业生态分布不均等现象,维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

3.1修正我国传统林业概念

林业系统的发展就是要把林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归还林业的本来面目,发挥林业系统的综合功能。多年来,很多属于林业范畴之内的东西,如食用菌、中草药、野生动植物、香料植物、果树等都被排除在林业之外。因此,当务之急是使农民认识到这种思想的片面性,认识到林业的重要性,提高种树造林的积极性。

3.2林业生态系统的趋势

在林业生态系统未来的发展计划中,大部分国家林业发展都做出了新的选择,不论是提供林产品,还是保持森林的生产力增长和稳定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林业对环境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于林业对环境的影响,对现有的森林进行管理经营以及持续发展都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林业生态系统。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重视维持林业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

3.3信息技术在林业生态系统的作用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趋势,运用信息手段,建立全国林业生态系统信息网,由数字来驱动林业的发展,以林业活动的数字化为主要的特征,建立一个智能林业系统,集合数据传输、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控设备为一体,实现林业活动的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目前,“数字化林业”已经在国内开始实施,森林防火等级的预报、林业灾情的监测,对植被面积进行数字化分析,更有利于林业发展完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完善林业生态系统,维持林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通过明确的信息材料督促相关部门对林业政策的实施,使我国林业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林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3.4困难立地特殊造林与林业恢复技术

由于现实情况的差异,林业工程区都会面临一些困难,如石质地、退化草牧场、岩溶土地、干旱河谷、工矿管线等土地,都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难点问题,但最重要的是抗旱。抗旱林业技术包括蓄水、应用保水剂、径流林业、造林苗树规格、选择抗旱的植物等技术,这些技术主要原则是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植被的恢复;土壤缺乏的石质林改造技术等,通过人工促进了植被的恢复,进行不同地质的环境改造。

4林业科技服务基层工程

4.1开展林业科技入户工作

广大林农和基层林业生产部门是林业发展生产建设的主力军和组织者,他们对林业技术的掌握程度决定了林业建设的效果。林业科技人员开展科技进村,深入生产第一线是帮助林农脱贫致富和提高林业工程建设质量的急切需要。林业厅利用已经组建的林业专家团队进万村入万户通过引发科技资料、科技讲座、发放声像资料、现场科技资讯等形式上下联动、分级组织,产生效果、形成声势、见到效果,对县乡村进行全覆盖。

4.2实施农民林业技术培训计划

为提高村级农民技术员科技知识以及专业素质,推进林业金属的普及,使其成为农村的“乡村专家”,大力推广先进的实用技术,提高林业种植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造就和培养一批会经营、有技术、懂政策的林业新型农民。组织林业教学、科研、推广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对示范户帮扶,与村庄共建等多种形式,努力提升基层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科技意识。

5结语

生态系统范文5

例1 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

[食物 ①获取量 ②食入量 ③同化量 ④有机物质积累量

未获取量 未食入量 未同化量 呼吸代谢消耗量]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解析 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持体温,所以④有机物的积累量较少,其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取量)。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③/②值大小无法比较。③/②值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生长量。

答案 C

点拨 以初级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其能量流动概念图如下:

[初级消费者

摄入][初级消费者

同化][用于生长

发育繁殖][次级消费者

摄入][分解者利用][粪便][生产者][呼吸][散失][散失][呼吸][遗体

残骸][…]

首先,“同化”是指生物由外界吸收物质和能量转化为自身的物质和能量。从图中可以看出,摄入的食物未被吸收的物质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其它进入内环境的物质和能量就是同化的量。从而推出等式: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

其次,“用于生长、发育、繁殖”是指从生长到繁殖,是生物的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变化。简而言之,生物从外界吸收的物质和能量,除用于呼吸消耗保证基本的生命需要之外,剩下的都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同于“净同化量”。从而推出等式:同化量=呼吸消耗+净同化量,净同化量=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未利用部分。

例2 下图为某人工松林18年间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统计(单位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树木主干

440×1010

(58%)][枯枝落叶

310×1010

(41%)][未伐树

255×1010

(58%)][砍伐树

185×1010

(42%)][木材

130×1010

(70%)][树根

54×1010

(30%)][分解者

285×1010

(92%)][积累

25×1010

(8%)][

能量Q

754×1010][动物 4×1010]

A.“能量Q”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无需人工能量投入该松林就可维持其稳定性

C.18年间该松林中分解者获取总能量是285×1010

D.动物的存在加快了人工松林的物质循环

解析 图中“能量Q”是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错误;从图中信息可知,从生产者到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极低,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应人工补充能量,B错误;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中还有动物流向其的能量,C错误;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存在能加快物质的循环,D正确。

答案 D

点拨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基础知识及规律小结:

(1)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主要是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3)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的变化:太阳能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利用,即能量流动无法循环;

(4)能量在食物链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食物)中的化学能;

(5)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细胞呼吸(包括各营养级的生物本身的呼吸及分解者的呼吸),主要形式是热能(对生物群落而言,相当于能量输出);

(6)能量来源:生产者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各级消费者的能量一般来自上一个营养级(同化量=摄入量-粪便中所含能量);分解者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和消费者。

例3 如图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

[三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 [①][②][③][④][⑤][⑥][⑦]

A.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④途径中

B.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C.一般情况下,三级消费者增加1kg,至少需要生产者125kg

D.由于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解析 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并没有被次级消费者同化,因此不能包括在④途径中;②是由第二营养级传递给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也就是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该能量的去向除了③由第三营养级传递给第四营养级的能量,④次级消费者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以外还包括次级消费者自身呼吸消耗,因此②>③+④;三级消费者增加1kg,至少需要生产者1×(20%)3=125kg;由于食物链的相邻营养级之间都是捕食关系,因此能量流动不可逆转,具有单向性。

答案 A

点拨 (1)能量是以有机物为载体沿食物链流动的。但食物被被某营养级捕食并不代表其中能量被该营养级全部获得。某营养级生物的食物摄入量=本营养级同化量(即输入量)+粪便量;(2)某营养级生物的粪便并未被该营养级同化,所以该营养级生物的粪便中的能量仍应属于上一营养级,去向是最终被分解者分解;(3)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一般在10%~20%。问高营养级增重至少需要多少低营养级生物,则取最短食物链,最高传递效率;最多则反之;(4)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渐递减。既不能逆向流动,又不能循环流动。

1.某草原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数量关系如下表。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50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生产者固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单位:百万千焦)( )

[种群\&同化量\&净同

化量\&呼吸

消耗\&传递给

分解者\&传递给下

一营养级\&未被利用

的能量\&A\&\&\&65.5\&3.0\&15.0\&41.5\&B\&14.0\&5\&\&0.5\&2\&2.5\&C\&2\&0.6\&1.4\&微量(不计)\&无\&\&]

A.种群A、B、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种群B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种群C对其选择捕食的结果

C.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为12%

D.种群A的净同化量为59.5百万千焦

2. 如图①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图②是对图①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注: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包含在c中

C.b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D.c1表示初级消费者所含能量中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量

3. 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上消费者][分解者][其它][h][h i j k][h i j k][h

i

j]

A.进人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

B.生产者中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

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

生态系统范文6

依据生态系统基本结构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指出,一切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没有能量的输入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进而给出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定义: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然后介绍了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以及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二、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定义的分析及修改建议

从教材所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该定义的关键词是描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的四个动词“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用这四个动词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描述便可得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定义。因此,笔者尝试从这四个动词的本意入手,基于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定义的修改建议。

1.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定义中动词的解释

为了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定义,笔者专门查阅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由商务印书馆于2003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下文简称词典)。词典将“输入”解释为:(1)从外部送到内部;(2)商品或资本从国外进入某一国;(3)科学技术上指能量、信号等进入某机构或装置。词典将“传递”解释为:一个接一个送过去,辗转递送。词典将“转化”解释为:(1)转变,改变;(2)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各自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变,向着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变。词典将“散失”解释为:(1)分散遗失;(2)(水分等)消散失去。

2.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的系统论分析

教材首先运用示意图介绍了能量流经一个种群的情况,然后运用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将视野从能量流经种群的情况拓宽到能量流经营养级的情况,再运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介绍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这种从小到大的介绍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通过“螺旋上升”来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然而,从这三个层次的能量流动情况来看,无论将一个种群、一个营养级还是一个生态系统看作一个开放系统,系统的能量流动都首先要有能量的“输入(从系统外部送到系统内部)”,否则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的“散失(分散遗失)”贯穿整个能量流动过程;然而,就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而言,笔者认为,能量的“转化(转变为本种群或本营养级的能量)”应该在能量的“传递(一个种群接一个种群或一个营养级接一个营养级送过去)”之前完成。从能量流经一个种群的情况来看,可以将这个种群看作生态系统的一个要素或者这个种群所属那个营养级的一个子系统。从教材所给示意图可以明显看出,能量输入该系统后,有一部分能量散失了,另一部分能量则被种群储存了起来。教材也指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第一营养级)是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那么,生产者中的某个种群系统必然也是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固定在该系统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因此,种群系统的能量储存过程就是将“输入”到该系统的部分能量“转化”为本系统能量的过程。而且,也只有通过能量“转化”让种群储存了能量,才能实现一个种群接一个种群地把能量“传递”下去。也就是说,从种群层次的系统来看,能量“输入”该系统时系统先将能量“转化”为该种群系统的能量,再从该种群系统“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的种群系统。从能量流经一个营养级的情况来看,可以将该营养级看作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就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生产者)的情况而言,生产者先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固定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中而完成该系统的能量“输入”。能量输入第一营养级系统后,一部分能量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能量“输入”第一营养级这个系统的过程本身也是该系统进行能量转化的过程。只有生产者先通过“转化”将能量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然后才能通过初级消费者摄入而“传递”到初级消费者。就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的情况而言,通过初级消费者摄入,能量从生产者“传递”到初级消费者,也就是能量“输入”第二营养级这个系统。从教材所给示意图也可以明显看出,能量流入第二营养级这个系统后,通过该系统的“同化”将“输入”到该系统的部分能量用于该系统生长发育和繁殖而将“输入”到该系统的部分能量“转化”为本系统的能量。然后,能量才从该营养级系统“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系统。也就是说,从营养级层次的系统来看,能量“输入”该系统后先“转化”为该营养级系统的能量,再从该营养级系统“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系统。当然,在能量流经营养级系统的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的“散失”。从能量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情况来看,如果把该生态系统看作一个系统,则该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营养级都是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能量在第三、第四营养级的变化与第二营养级的情况大致相同。将各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营养级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便形成了生态系统,将各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营养级系统的能量流动有机结合起来便形成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也就是说,从生态系统的层次来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由组成该生态系统的各个营养级这些子系统先将“输入”到本系统的部分能量“转化”为本系统的能量,再从该营养级系统“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系统这样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换句话说,从生态系统的层次来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是能量“输入”该系统后由该系统的各个不同营养级的子系统先将“输入”的能量“转化”为该子系统的能量,再从该子系统“传递”到下一个子系统而形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当然,能量流动的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的“散失”。

3.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定义的建议

从上述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定义中行为动词的解释和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的系统论分析来看,不管从能量流经一个种群、一个营养级、一个生态系统的情况来看,还是从能量在太阳和生态系统组成的这个大系统中的流动情况来看,能量流动都理应是先“转化”而后“传递”。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定义修改为:“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转化、传递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