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散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散文范文1
好的环境可以激发人的潜能,造就一个人才,因为有了您光荣的人民教师,混沌之中,才有了指路的明灯;迷茫的夜空,才有了永恒的北斗。每一个孩子的生命之旅都有您陪伴左右。幸福时,您叮咛:“孩子,别忘了奋进!”悲伤时,您安慰:“振作起来,同学们!”失败时,您鼓励:“失败乃成功之母”多少个难忘的日子,每时每刻都可以听到您亲切的话语,每时每刻都可以感受到您的挚爱忠诚。
经历过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白昼和黑夜,敬爱的老师,您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啊!一批一批孩童在您的抚爱下健康成长,一代又一代少年在您的关怀下远航。您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您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您肩负着民族的昌盛,您肩负着历史的重任。
您是点燃学生理想之火的人,您是接种希望的人,您是保证民族未来优良素质的人。因为有了您,懵懂的孩子听到知识的声音,智慧让他们张开了朦胧的眼睛。因为有了您,勤劳朴实,创新睿智的新一代正在健康成长,因为有了您,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
教师散文范文2
【关键词】 散文;审美功能;广泛涉猎;心得感悟
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思,结构自由灵活、题材广泛多样的一种文体。杂文、小品、随笔、报告文学、游记等都属于现代散文范畴。优秀的散文不但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开阔人们的视野,启迪人们的智慧。
现行语文教材中散文所占篇幅最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在中学散文教学上让散文教学更大程度的优化,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我认为,优化高中散文教学法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三种意识
对于文章整体的把握,根据散文文体特征,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就要有三种意识:
1、“独特意识”。抓住散文的特征——“贵在有我”,引导学生潜心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深入挖掘作品的“独特与深刻”的“情思”,找到作品中的那个“我”,体悟出“我”的个性。
2、“鉴赏意识”。审美阅读能力,包含审美感受力与审美鉴赏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转自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不仅感受散文的美,而且要从遣词造句、音韵节奏、文脉气势、修辞手法上分析它何以产生美的效果。让学生“跳出来反观”,依托审美的感性认识,深化其思想涵义的深刻精妙之处,精化其人文情怀的感人之处。
3、“语言意识”。引导学生“披文入情,高度重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高质量地培养语感。抓住作品中那些最有教学价值的语言加以咀嚼,如朱自清的《春》中,对主题“春花图”中几个关键词:让,赶趟儿,闹着,散,眨等,写出了百花争春的繁盛,最后三段中的娃娃新,姑娘美,健壮青年,不仅包含比喻、排比等修辞,而且抓住事物特征,突出主题,以及抒情式的表达,熟练掌握和运用鉴赏语言的方法。
二、发挥语文审美功能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的确,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中学散文教学更是美育的重要阵地。因此采用鼓励吟诵法教学,吟诵是学生对文本的朗读,学生通过对散文优美文字的语感体验,进一步感受和理解形象的内在意蕴,唤起学生对作品和对自身生命力的体验和确证。语言文字的东西是需要反复吟诵的,尤其是散文,一定要给学生吟诵文本的时间,因为散文生动的语言无需教师做过多的分析,过多的分析会破坏散文原有的意境,而通过朗读,文中的深刻含义和丰富情感自然而然地就表达了出来。学生的吟诵为课堂教学拉开了情感的序幕,也实现了文本对学生的美的传递。同时,教师应用充满激情的声调来朗读文中富有情感的语段,用美的语调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进散文的美丽殿堂。教师自身的朗读应比磁带、课件中的录音更具感染力,教师的优美朗读能造成一种声音在教室回荡的艺术效果。好的散文语言就如同诗一样优美,在朱自清的抒情散文中,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给人以美的享受。他注意修辞,语言优美,用字遣词功夫颇深。朱自清擅长运用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短句,加之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从而构成了自然活泼、明快错落的抒情节奏。例如《绿》描写了梅雨潭和它的绿色。作者写坐在梅雨亭看到的景色时云在头上流着,草丛透着绿意,瀑布冲下,撞击在岩石之上,飞花碎玉船落下,恰如朵朵白梅,又如点点杨花,如此描绘静观景物,真如工笔画一般,读来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因此,在学习时,可以先为学生描绘一副“绿意盎然”的画面,通过这个特定的审美情境,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领悟文本所营造的美学意蕴,从而使其受到审美熏陶。
三、广泛涉猎散文课程资源
散文教学既要看到著名作家和作品,也要看到作家写作的亮点以及写作目的,抒发作者内心怎样的情感。作者是怎样突出散文文体、散文风格的多样性的,展示散文的语言艺术的。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本,也要重视利用课外资源。散文是美文,对于散文的理解需要一定的文化积累,散文是体现对人生,对生活,对生命认识的一种文体,因此在广泛学习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教师的课内与课外资源组合,学生的课上与课下的资源搜索,全面广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散文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大量广泛地引用相关课内外课程资源,指导阅读和写作。加强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直接引起教育观念、方法、手段、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革;学生的主体性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等方面将有全新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必要性、掌握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形式、把握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原则。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性原则:明确教学目标,根据需要选择校外课程资源。
2、数量、质量并重的原则:根据教学内容、进度选择校外课程资源,数量要适当,课程资源要配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
3、易用性(包括经济性)和可行性原则:校外课程资源必须容易操作,省时、高效。
4、多种感官配合原则:使用校外课程资源时,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淅,促进学生的理解。
四、要求学生写出心得感悟
教师散文范文3
近期听了外校老师的一节公开课,上的是粤教版必修一第10课冰心的散文《我的家在哪里?》。该老师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一段一段地讲授,一字不落地分析。整节课只有老师零星的提问和学生少得可怜的回答。一节课下来,老师声嘶力竭、汗流浃背,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可以这么说,教师的才能确实是发挥到了极致,但学生听课的效率却是不尽人意。
按照教学进度我们刚好要讲散文单元,吸取了那位老师的教训,依托着学校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契机,改变一直以来散文课堂教学的沉闷和乏味。我们对这一节散文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实践得知,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散文教学模式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自主学习为目的,真正体现高效课堂的模式。小组合作探究下的散文教学模式是怎样的?本人下面作详细的阐述。
一.转变思维,学生质疑,小组探究
在传统的散文教学中,教师喜欢按照自己备好的教案和课件,按部就班讲课,从导入到介绍作者,从字词梳理到朗读全文,从整体感知到深入分析,所有的流程都是设计好了的。教学过程中容不得有半点的变故,不然这节课就无法上下去了。内容精彩而充实的投影片过得飞快,坐在观众席上的学生眼花缭乱,来不及有半点的思考和发问,一节课就结束了。一节散文课后,教师成了演讲家,滔滔不绝,学生成了观众,呆呆滞滞。课堂没有彩排,改变这种局面,打破常规,可以提倡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首先让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写出不懂的或者有创造性的问题;接着让学生面向全班同学提问,教师在黑板上记录下所有的问题;再而学生针对黑板上同学们提出的疑问进行小组讨论;最后由教师组织同学对黑板的问题进行解答发言。老师在备《我的家在哪里?》这一课时确实预设了很多问题,如冰心的我的家在哪里?为什么说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为什么说“我”一无所有?……而学生提出的问题却是为什么街上的行人都慢条斯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为什么车夫走来走去都没走到中剪子巷?为什么梦中没有认识到她老公文藻?为什么在家的前面加一个“灵魂深处永久的”来修饰?文中的我“一无所有”,那她究竟有什么?万万没想到我还有一个我自己都不知道的,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这个家又是什么意思?学生的问题千奇百怪,但这确实代表着他们的想法。有时候我们认为学生不懂的问题,其实学生已经懂了,学生真正不懂的问题,我们可能不知道。教师一味地按照自己的预设的内容上课,导致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换一种学法,让学生提问,让学生讨论,让教师引导,让学生总结,让学生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提升能力,这样才是学生最喜欢的的散文课堂。
二.注重引导,集体总结,集思广益
教师要针对学生问题的难易,预留足够的讨论时间,还需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思想舆论动向,以便在学生集体争论时候能随时应对。例如学生讨论为什么街上的行人都慢条斯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这个问题的时候,有的学生就说因为当时是旧社会,那些人都在封建礼教的约束下中规中矩,点头哈腰,迂腐无能。显然这个答案是背离了作者的意图的。学生出现思维偏差就在于他们脱离文本空想。这时我就利用巡堂的空隙,想好解决的办法,希望能在学生集体讨论前争取到有利的时间。果然,这个问题的答案五花八门,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于是我让学生齐读文段再重新思考,读完了文段,有部分学生开始领悟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有学生补充发言了,学生说车夫用“您”来称呼我,把我“举”上车,行人“互相作揖”、“请安”、“问好”,这都体现了人们有礼貌、互相尊重、很悠闲、很和谐。教师引导学生回归原文之后,学生终于能分析到原因了。小组需要讨论的问题,学生积极投入;小组需要争论的问题,学生印象深刻。可能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没有标准答案,但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在思维的激烈碰撞中能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拓展了自己的思路,没有标准答案去约束学生的思维,学生更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激发潜能,取长补短,互励共进
就是因为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没有标准答案,所以教师的引导和总结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教师的观念放不开,一竹竿子打死,学生的思维就会完全中断。学生没有了鼓励也就没有了激情,谈小组探讨,谈课程改革,那也是空话。可以这么说,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教师要用平实中肯的话语点评学生的答案,用激动人心的话语表扬学生,鼓励学生、肯定学生,让学生在充满爱的课堂上不断进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呼唤和鼓舞”。教师鼓励学生积极质疑、积极讨论,结果可能就是学生的答案比老师预设的还要好,这时教师应该感到很高兴。因为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争论过程中加深的对文本的理解,拓阔自己的思路,跟学生共同成长。例如学生讨论“万万没想到我还有一个我自己都不知道的,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这个‘家’又是什么意思?”(《我的家在哪里?》)时就说,这个家是作者精神上的家,因为有了中剪子巷的家的回忆和童年美好的生活,因为一直保持自己心态的纯净,她在精神上很富有,体现出作者淡泊名利,鄙视丑恶,人格纯洁高尚。学生还追问我说,其实冰心的“我的家在哪里”,这个“家”是不是不止一个含意呢?真的很佩服学生,他们挖掘得很深,他们的分析真的很到位。我肯定学生的同时也调整自己的教学,把原来的单纯理解文意上升到理解主旨的深刻意蕴中去。
教师散文范文4
一、初三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中存在“五多五少”:
1、随意性的多,计划性的少。
2、技巧讲得多,积累做得少。
3、统一命令多,学生自主少。
4、写后讲评多,写前指导少。
5、教师评改多,学生评改少。
(二)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五大问题:
1、内容空洞,言之无物。
2、审题不准,立意不新。
3、文体不清,特点不明。
4、思想干瘪,华而不实。
5、字迹潦草,卷面不洁。
二、针对上面谈到的初三作文教与学的五大问题,我认为初三作文教学应该强化五大“意识”:
(一)强化计划意识
学校现行作文教学的弊端,就是作文的无序化。教师随意出题,学生盲目写作。教师往往因为缺乏计划性而对每次作文训练的目标不太明确,每次训练针对教学大纲的哪一点,要达到何种训练效果,学生昏昏,教师也未必了然。日复一日,长期低层次机械性的写作训练,严重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科学的初三作文训练序列应具备“三定”:(1)定向。即每一次训练都有具体训练内容。(2)定体。重点训练记叙文和议论文。(3)定等级。训练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二)强化主体参与意识
1、培养兴趣,激发欲望。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想法,尽管有时学生的想法是幼稚的,不成熟的,有时甚至是不对的,但老师也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去交流,去引导,而不是以老师的身份去评判。这样尊重主体实际的做法,既促进了学生说话的欲望,也激发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2、互改互评,百家争鸣。老师可根据训练目的提出具体的评改目标。再引导学生自改、互改,并建立互助组进行评改,最后将有代表性的习作交给老师批阅,教师再选取典型的作品在班上组织学生评改,以点带面,提供示范。使学生真正成了作文评改的主人,而不是消极应付,被动服从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3、自由作文,放胆表现。生活是复杂多样的,作文形式当然也不能刻板划一:可以书面作文,也可以口头作文;既有规定作文,又有自由作文。课前三两分钟,让学生轮流演讲:或叙事或抒情,或奇闻逸事,或名言佳句。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你还可以编辑《日记集锦》《妙言佳句选》《优秀作文选》等,也可以把特别优秀的习作推荐到有关报刊,让学生的作品打出去,使之阔步走上领奖台。通过荐稿发表或参加各种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强化文体意识
1、记叙文的达标训练(以形象感人),要抒发真情实感。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能够感染读者,而要想以情动人,最好要写自己有真切体验的内容,并且把这种情感与文章所描写的景色、生动的细节、真切的心理刻画等结合起来,与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2、议论文的达标训练(以理服人):①鲜明的观点②规范的开头③清晰的框架④丰富的材料⑤深刻的思考分析能力训练。这是克服议论文写作中"以摆代论"毛病的重要保证。
3、散文的达标训练(以情动人)。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写真实的“我”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散文的特征是“形散神聚”,感情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等细节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总之,不管选择什么文体要树立两种意识:树立写自己的知情意行、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意识,树立再现人生的真善美、批判假丑恶的意识。
(四)强化创新意识。
1.是观点的创新,言常人不言之理――见解新颖。这一点要求我们在备考中不能一味求稳,要鼓励生大胆求新,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
2.是材料的创新,以“让人眼前一亮”为目的――材料新鲜。可用新人新事和旧材翻新的方法来实现创新。
3.是构思的创新,选择独特的视角和形式――构思新巧。
(五)强化规范意识
教师散文范文5
一、质疑教材第6页“赏析示例”板块之《长恨歌》中的“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此句据《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870页,应为:“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第874页赏析为:“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我认为,“春风桃李花开”是一种万物盛开的景象,应该是写白日之风景,不会是夜晚的意象。“秋雨梧桐”在诗词领域也大多是表示黄昏、夜晚的意象,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晏殊《踏莎行》中“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以及欧阳修的诗词中都有这样的意象。“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着重表达了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所以,“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应改为“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二、质疑教材第33页“自主赏析”板块之《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此句据《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第420页,应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的字面意思是:“吴、楚两地在这里被分割开来,整个天地恰似在湖中日夜浮动。”“乾坤”是“天地”之意,《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第422页的赏析为:“日月星辰日夜漂浮于湖水之中。”在诗歌鉴赏中可以意译为“整个天地间的日月星辰”,那么“日夜”就是指“日日夜夜”。如果采用教材中的“日月”之说就没有了日日夜夜的意思了。而且《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594页的原诗中也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此外,最让人不理解的是与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的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中第54―56页的“语言品味”、“关于练习”和“有关资料”中有三次以上引用原诗的时候都采用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说法,这与教材是相左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出现这些问题,我认为是不应该的。
三、质疑教材第37页“推荐作品”板块之《旅夜书怀》中的“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此句据《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第402页,应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同页的赏析为:“‘星垂’句,写远望天边所见的景象,一马平川,无遮无掩,地阔天低,列星下垂,远处星星和地面连接到了一起,真像从天空垂落到了地平线上。”“垂”字写出了在空旷原野上,星星垂挂在远天,衬托出平野的辽阔,是作者平野看星的独特感受,用“随”就没有这样的意境。
而且与下句“月涌大江流”联系,“垂”与“涌”一静一动,相映成趣,也写出了杜甫是停舟细看景,是静止的;这与大家熟悉的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不同,两句诗虽然可比功力,但李白是行舟流览,所以用“随”。一字之差,意境大异,二者不可混淆。
四、质疑教材第41页“赏析示例”板块之《将进酒》中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此句据《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225页和《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第206页,应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且“复”是“再”的意思,更具有古典诗词的韵味。部分《中国文学史》和网络上也有“不愿”之说。从语意连贯和情理来看,三者都讲得通。但是教材中采用的“用”之说是一个比较冷僻的说法,我认为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应该采用更加传统经典的说法,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培养基本的古代文化素养。
五、质疑教材第73页“自主赏析”板块之《项羽之死》的注释{15}【骑(jì)】
教材中【骑(jì)】注释为:“单人乘一匹马。”我认为此解有待商榷。从句读停顿上来看,“于是项王乃上马骑”应该这样停顿:“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那么“马骑”是一个名词,应该解释为“备有鞍辔的马”(商务印书馆2000年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第1195页“骑”的注释③的第三条)。
六、质疑教材第92页“自主赏析”板块之《祭十二郎文》的注释⑩【惟其所愿】
教材中【惟其所愿】注释为:“指让奴婢们按他们的意思或去或留。”此句注释与配套的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中第143页的译文相左,配套的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中第143页译为:“(这样办了)才算了却我的心愿。”
从语意连贯和情理来看,二者都讲得通,徐北文主编的《古文观止今译》(齐鲁出版社)的第473页采取前者,张国风注释的《古文观止》(金盾出版社)第298页采取后者。我认为第二种观点较为合适,“葬汝于先人之兆”应该是韩愈的最终心愿。无论采取哪一种解释,从严谨的角度考虑,教材都应附带另外一种解释。
七、质疑教材第94页“自主赏析”板块之《文与可画谷偃竹记》的注释②【蜩(tiǎo)蝮蛇(fù)】
其中的“蜩”声调注错,应为“tiáo”(《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354页)。
八、质疑教材第94页“自主赏析”板块之《文与可画谷偃竹记》的注释⑩【兔起鹘落】
教材中【兔起鹘落】注释为:“兔的跃起,鹘鸟(属鹰类)的降落。二者都是迅疾的动作,用以形容运笔的神速。”我认为此解有牵强和曲解之处。
《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李行健主编,长春出版社)第370页对“兔起鹘落”的解释为:“‘鹘’,隼类猛禽。兔子刚一跳起,鹘就急速扑去。形容动作迅猛准确。后用以形容才思敏捷,下笔神速,气势充沛。”此处形容绘画才思敏捷,自然应取词典之意,强调的是鹘的动作迅猛,而非兔。关于此处,配套的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中第149页则完全弄反了成语的意思:“就像兔子跳起来把鹘鸟扑落一样,稍一放松那鹘就跑掉了。”兔子扑鹘,岂不怪哉?
九、质疑教材第100页“推荐作品”板块之《陶庵梦忆序》的注释{12}【以衲(nà)报裘,以苎(zhù)报(xì),仇轻也】
其中的“”拼音注错,应为“chī”(《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81页)。
十、质疑教材第115页“推荐作品”板块之《苦斋记》的{11}注释和注释{33}
教师散文范文6
关键词: 粤教版 《唐宋散文选读》 教学内容
在浩浩荡荡、雄壮瑰丽的中华文化中,唐宋散文是其中源远流长、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时代与社会生活的记录与折光,也是作者思想历程和艺术道路的写照。正是对民生、民情、民俗、民性、民魂的具体描摹,构成了那个特定时代的活的中国的“人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学习语文,不可不读唐宋散文。在高中语文新教材的选修系列中,出于带领学生领略古代散文的美丽风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的目的,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发中心和语文教材编写组专门编写了《唐宋散文选读》一书,以下是我对教材的编写局囿及教学内容的重构的几点意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写要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体现基础性、人文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选择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尤其对散文作品提出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熟和系统,在编排体例上以文体为经,以主题为纬,分别编排成游记单元、传记单元、书信单元、赋与骈文单元、论说文单元,同时每个单元也包括了单元导语、课文阅读、学习链接和表达交流活动。在内容上比苏教版更丰富、更厚重,在编排上与语文版以作者为单元相比在文体上更清晰、更明确。这是广东省在教材编排上较为成功的一点。但我们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看到了教材改革的弊端,因此提出教学内容的二次整合和重构的观点。理由如下:
一、教材虽新,但是教材处理上的观念依旧老套,穿新鞋走老路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看到一个实际情况:一线教师并未真正参与到教材编写过程中来。这就难免使一线教师沿袭了以往语文教学中“教教材”的习惯。事实上,许多老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还是停留在生吞教材意图、半解教学实施意见、机械处理教材内容的层面。备课中,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实现教参上的教学目标。其实,教材意图不能代替教学意图,这样机械重构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过程是被动的,教师的自我话语权是缺试的,等同于用教材给自己的教学画了个圆圈。
二、教材使用过程中,最终生本让位于考本
虽说是选修系列,但教材的选择是既定和被动的,学生在上所谓的选修课时已经丧失了自和主动权,学校规定选择文学类还是实用类,我就学哪一类。同时,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教师在教授所谓的选修课时,只是拿着名为选修课的教材上必修课的内容。所以,最终“生本”让位于“考本”,这一点在所有选修系列中应该是一个严重的通病。
三、在典范性和标新立异上,新教材有其片面性
新课标明确提出选文要具有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眼界。在选读唐宋散文时,其历史意思就是希望学生学习这些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情感及当时的社会心理;其现实意义就是借古喻今,满足读者所处时代的审美需求。因为语文教材中的选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欣赏,无论哪部作品,只要被选入语文教材作为范文来供学生学习,就必然承载文化传播与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双重任务。这是选文的根本所在,而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在课文选择上与其他各版本显示了标新立异之处,在选文的典型性上有所欠缺,如柳宗元的《小石城山记》不如《钴a潭西小丘记》:“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之登于山。”其语言和句式更丰富、更传神。又如:在论说文单元中,编者选择了苏洵的《心术》,而把《六国论》放在了练习中,我想倒过来可能更好,毕竟《六国论》比《心术》更经典。
基于上述理由,我认为:改革后的新教材也并不是一把“尚方宝剑”,在新课改中,一线教师确实需要在教学中依据自身的知识积累及学生的当下语文水平,跳出教材的局囿,有所选择和创新地重构教学内容,使自我的语文教学尽可能最优化。
(一)调整教学顺序,整合教学内容。
教材在安排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上一定有自己的一套原则,但是这样的既定顺序并不是不可以改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依据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最优化地组合教材。
(二)形成创新意识,大胆取舍文本。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有种误区:认为教材中的课文就等于定稿,不管喜欢不喜欢,合适不合适,都按照大纲一五一十地落实知识点,细细地讲解每一段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此在某次考试中,如果出到与课文有关的题目时,学生可以不失分。而这样处理教材的结果,往往是将教材弄得支离破碎。实际上,教材仅仅是一个引子,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对于文本要敢于取舍。在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中,我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采取基本阅读篇目基本精讲,扩展阅读有选择性的略讲的策略,大胆舍弃了扩展阅读中曾巩《道山亭记》、张九龄《荔枝赋并序》两篇课文;选择重点讲解苏洵《六国论》而淡化《心术》;对韩愈《〈张中丞传〉后续》这一稍微简单的篇目采取学生自读、教师答疑的方式,从而达到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三)挖掘教材中易忽视的内容,丰富教学内容。
一本成熟的教材所传达的信息是丰富而多元的,有很多独特的部分可以用于辅助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从学生的不同认知角度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是一个趋势。当前,文本、图片、音频材料层出不穷,而教师却忽视了教材中本身可以利用的材料,比如,在第三点中提到的单元导语、点击链接、表达交流活动,除此之外,还有几点很容易被教师忽视:①课前的鉴赏提示,它从写作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对文章进行凝练的概括,是学生预习课文的好帮手;②基本阅读课后的资料信息,这也是可以被教师充分利用的有利阵地。如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资料信息中引用了“景气既和畅,故园殊可依。远山映清月,曲水涵沦漪。寒犬吠如豹,村舂闻自机。因思囊昔友,携手同赋诗”,这几句话无疑是对景物和感情的有力概括,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统筹全篇;③课后习题,传统课程中,教师喜欢按照讲课文在讲题的顺序进行,但笔者认为我们对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方式也应是多元的,一个好问题往往能够激活一堂课的教学。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第一题谈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来探讨交流;④教材中的注释,在《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中,编者对很多诗句都注明了出处,这些出处包括诗句和典故,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这些注解,一来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二来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相关作文素材,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土荣.试论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与使用[J].语文月刊,2009,(03).
[3]臧秉武.新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认识上的几点偏差[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