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文学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文学常识范文1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常见问题;处理对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最大特点,在化学教学中起重要作用。实践证明,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不仅是激起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重要手段。笔者在运用化学实验进行教学时,发现初中化学实验的成功率很低。对此,笔者就初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问题和处理方法进行阐述。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本实验是浙教版八下科学空气与生命这章的空气这节的重要内容。正确处理本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
常见问题:
(1)由于装置的气密性、没有充分冷却(冷却时间需较长、耽误课堂进度)等,导致水面达不到五分之一的高度。
(2)红磷现在空气中点燃,会产生五氧化二磷扩散在空气中,影响在场师生的健康。
(3)把燃烧着的红磷插入容器中时,如没有立即塞进橡皮塞,会使容器内一部分受热膨胀的气体外溢,虽然这样可以在现象上掩饰问题(1),但失去了实验的真实性与科学性。
处理对策:把红磷改成足量白磷放在大试管中,先将橡皮塞塞紧后微微加热,白磷燃烧后再将试管倒置在水槽中,拔出橡皮塞。如图所示
2.注意事项:本实验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很大,一定要引导学生明白本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否则,学生只是观看了实验,却不能将其应用到解题当中。
3.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本实验是浙教版九上科学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二节物质转化规律中的一个实验,本实验在整个初中化学的学习、尤其是化学实验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实验涉及气体的制取,固体的加热等多种实验技能,是中考科学中很受欢迎的题材。
常见问题:
(1)反应时间长而费时
(2)反应后试管难以清洗干净
(3)已被还原出来的铜与氧化铜红黑相间,实验效果不明显
(4)难于看到生成的水
针对这些问题,可从以下方面予以处理:
(1)氧化铜粉末要少,只要很薄很薄的铺在试管底部即可,这样可以减少实验时间又能减少未还原的氧化铜对实验的干扰
(2)实验完毕后,管底留下的一层紫红色固体是由于少量铜扩散入玻璃所致。可在试管中加入氯化铁溶液,加热到沸腾,片刻后到出液体,冷却后用自来水洗刷即可。
(3)试管要清洁明亮,以150mm×20mm为宜,如果试管短、口径小,生成的水蒸气不易凝聚在试管口部,只能看到试管口有水汽逸出
(4)最好将氢气事先收集在储气瓶中,而不拿上氢气发生器,这样做不但方便操作而且简化了装置,突出主要部分,以免大量仪器使学生眼花缭乱。
注意事项:注意安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周密细致的安排和预防措施,杜绝可能发生的事故。如果氢气事先收集在储气瓶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会检验氢气的纯度及正确的操作步骤。
4.氢氧化钙溶液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
本实验是浙教版九上科学第一章第三节探索碱的性质中的一个演示实验,旨在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教材的设计是将氢氧化钙溶液滴入氯化铁溶液中。但在实验中发现这样的操作并没有产生预期的红褐色沉淀。原因可能是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性很小,其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不够是铁离子沉淀析出,顾看不到出现红褐色沉淀的现象。
处理对策:改变滴加顺序,将氯化铁溶液滴加如氢氧化钙溶液中,就会出现红褐色沉淀了。
5.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本实验是浙教版九上第一章第五节寻找金属变化规律中的一个实验。本实验不仅验证了铁与铜的活动性强弱,更为其他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提供了重要方法。本实验只要铁丝够清洁,一般最后都能在其表面观察到光亮的铜。但在实验中,有时会发现刚开始时,铁定表面是面黑的,过一段时间后才能看到有铜析出。这是因为刚开始时析出的铜粉量比较少且呈蓬松状态,原子排列杂乱,吸收了可见光,所以成黑色。随着析出铜的不断增多,铜原子覆盖在一起,彼此结合得比较紧密时把大部分的可见光反射出来,只吸收一定量波长的光,因此就成t色了。另外,当铁和硫酸铜反应初期,铁表面被腐蚀出一些小坑,也会吸收可见光。
处理对策:增大硫酸铜的浓度,加快铜的析出速度,近而使呈
黑色的时间缩短至不易观察;实验前先把铁丝在硫酸铜中稍微浸泡一下,洗净后备用。
6.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
常见问题:即使在试管口加了棉花,还是很难保证制得的氧气为预期的无色。
处理对策:在试管口加足量的棉花,且缓慢加热,控制氧气产生的速度不至于太快。
7.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实验
常见问题:当过氧化氢接触到二氧化锰后,反应便立即开始而不能人为控制其速度
初中文学常识范文2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比较法 运用方法
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为广泛,在文学、法学、政治、经济等领域中运用普遍而广泛。由于作家思想素质、文化修养不同,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不相同的。为能把握文章的思想特征,领略文章的艺术特色,运用比较法教学是必要的。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归纳起来主要如下。
一、文章标题的比较教学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纲。它分三大类:一是限定文章表现的范围;二是点明文章的中心;三是确定文章的表现形式。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纲”,教会学生审题,对一些典型的标题作比较分析,能让学生领会作者命题的严密性。如:我在教一些文章时,就对这一组题目作了比较教学,让学生一起参与讨论,使学生明确下列问题:文章的题目都揭示了时令;文章的标题都揭示了基本的表现手法――以绘景抒情为主;文章的标题都在时间和空间上作了规定;《春》的时间和空间最大,从时间上看,可以从初春写到暮春,从空间上看可写整个大地;《济南的冬天》,从时间上看,可从初冬写到深冬,而空间上,只能写山东济南市;《海滨仲夏夜》,从时间上看仅限于仲夏的夜晚,而从空间上看只限于海滨;《香山红叶》,时间限定为秋天,空间限为北京香山,且主要的表现对象应为红叶。
二、同单元课文的比较法教学
课文的单元组合,是由专家精心设计的。同单元的课文一般体裁相同。有的在内容上是同类的。对单元里的课文进行比较,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故宫博物院》、《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两篇均属课内自读课,我就先引导学生阅读这两篇课文的自读提示,然后辅导学生根据提示设计一个对比表格,内容有:事物特征、说明重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上课时只抓住说明的重点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了故宫、大会堂这两个建筑群的不同性质,而且只用了一教时的时间,解决了原两教时才能解决的问题。
三、不同体裁课文的比较教学
同一类型的内容,因体裁不同,其表达方式是不同的。为让学生理解体裁与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我在教学中常将内容相似而体裁各异的课文进行比较。如:在教第三册《蜘蛛》、《春蚕到死丝方尽》时,就先让学生回顾第二册的散文《荔枝蜜》中有关蜜蜂一段描写,然后导入新课。通过比较法教学,学生对说明、描写、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在不同体裁中的作用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
四、语文新教材对原作的一些改动之比较
名家名篇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时,大多被编者作了文字上的改动,有些改动是如此之大,足可以称之为伤筋动骨。但这些改动是否都有必要,却大有商榷的余地。这里笔者举出一些实例以做初步的探讨。
编者对原作的改动主要是个别词句,对朱自清的《背影》,编者在文字上作了几处细微的改动。例一:原文为:我三两回劝他不必去。改文为: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例二:原文为:是没甚么要紧的。改文为:是没什么要紧的。例三:原文为:托他们直是白托。改文为:托他们只是白托。例四:原文为:心里狠轻松似的。改文为:心里很轻松似的。
其中的例二和例四的改动,将“甚么”改为“什么”,“狠”改作“很”,是将白话文改得更合乎现代汉语的通用习惯,这对用作教材,以便让学生学到规范的现代汉语,是很有必要的。但例一和例三的改动则不然。再三是概括语,仅表明做某事的频率之高,作者在前文曾写及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说明他在下文书写时,这一词语也在他的视野之内,但他选用两三回,一方面延续了陈述的节奏,另一方面,正由于不是套话,才显示出了是实实在在的两至三回,而不是一般的抽象叙述。另一处改动,将“直是”改为“只是”,初看似乎没有什么差别。甚至也更通用些,但细细分析,原文说的托他们直是白托是简直是白托的意思,有笑父亲迂的意味。或者有人认为,这点区别太细微,实在不值得在此咬文嚼字,殊不知,朱自清行文的风格就颇得蕴藉之美,看似一字的差别,实已与他的文风大相径庭了。
又如,对孙犁先生的名篇《荷花淀》,编者在文字上改动颇多,除了个别几处将用法改得更通用、更合乎规范外,大多属不明文意而作的删改。
在小说开头部分,原文有这样的句子: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而改文则是: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这里,原文的两个不知道是修辞的反复,通过这种反复,叙述者对白洋淀的无边无际、它的美及因这种美而在叙述者内心唤起的自豪和得意充分表现了出来。而改者忽略了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加一“也”字,使修辞手法组合成的语句关系降格而为平平常常的语法式的并列结构。
再有,小说原文写道: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改文中的后句是: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饼干是用精致纸盒包装的,所以改文将原文中的“一包”改为“一盒”,似乎更确切了,至少也跟同一句中的前后文对应起来,但问题是,饼干是在水波上滚动,水生在后面拍水追赶,所以最先究竟以何包装并不一目了然,原文用一含混的“一包”而不是确切的“一盒”,反而能表现出一段时间的流程,至少从读者的接受角度来分析,可以将这一信息分作三顿,即先是看到一包东西,其次是精致纸盒装着的,最后才确切指导东西是饼干。这既是读者获取信息从含混到清晰的一段流程,未尝也不可视做从水生的视角来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改文提前推出的清晰概念将本有流程的艺术化效果破坏了。
初中文学常识范文3
一、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化抽象为形象,突出教学重难点
语文界有这样一句老话:任何一个生动的比喻都是跛脚的。其原因,一是语文文字毕竟是抽象的符号,当它反映鲜灵活生的大千世界时,就必定受到许多限制;二是一个生活经验并不丰富的学生去理解有些有深奥生活哲理的比喻句是困难的。因此,要学生去理解由语言文字组成的课文的重点、难点,是更困难的。由于CAI课件能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变具体,静态变动态,使原来枯燥的课本内容更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全身心地去主动发现、探索、思考、解决问题,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多媒体所包含的虚拟技术能超越时空,化虚为实,变抽象为具体,适时使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由符号到心象的转换,使教学获得最佳效果。如学习《济南的冬天》一课时,让学生观赏有关济南冬天风景的视频材料,学生仿佛置身于冬天的济南,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体会老舍笔下特有的冬景。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可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浓缩为三拳,设计动画,一拳重过一拳,三拳致人死命,情节惊心动魄,充分展示鲁提辖见义勇为、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教学《听潮》一课,主要特点是用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学习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朗读领略大海刚柔相济的美。这对内陆的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和体会的。在教学中,通过播放自制的潮起潮落的VCD以及以潮水声为背景音乐的范读录音,使学生充分调动起自己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将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汇聚成对大海的立体感性印象,起到化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浅显的作用,突破了重点、难点,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有利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是说,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而多媒体的辅助,让学生的学习资源不再局限于教材、课堂和学校,而可以延伸到社会、网络,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进行自主拓展阅读与交流,真正体现生活处处皆语文,实现语文教学“小课本,大课堂”的目标。执教《向沙漠进军》一课之后,针对学生对土地沙化的现实忧虑,让学生围绕“防沙”、“治沙”的探究专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拓展和延伸,可上网或从课外书上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写出活动后的感想、设想、报告等,在全班进行交流,既增加了知识,又增添了环保意识,还培养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活动、合作探究、交流表述等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学到语文,用上语文。
三、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某单元设计了“读一本名著”的主题,选择了吴承恩《西游记》中四个学生最喜欢的故事。为了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整体的理解与把握,提高阅读量与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我特别利用信息技术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首先提供了三个网址让学生上网浏览阅读,并设计了三个问题:①讲述一个《西游记》中的故事;②你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些人物;③评说一个你喜欢的人物。上课时,学生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在网上进行了广泛阅读,有些同学觉得这些资料还不够,带了《西游记》的书以及他们从别的渠道收集到的有关介绍《西游记》的资料进行阅读。大家兴致很高,边读边评。然后通过自己所喜欢的人物自由结合成小组,再回到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把精彩的语段和句子摘录下来并加以理解,最后全班同学一起制作了一组图文并茂、有动画效果和声音效果的演示文稿,还出了一份介绍《西游记》的专刊。
在这次拓展阅读的课例中,有的同学说:“用这样的方法学习语文一点儿也不累,一点儿也不枯燥,反而很有趣,我喜欢网络学习。”有的同学说:“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丰富了我的知识,让我了解了许多有关《西游记》的知识,真是受益非浅。”也有的同学认为这样的活动让每一个人都能参与,能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四、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有利于教学实践中师生之间的交流
初中文学常识范文4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前的情境创设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1、故事引入法。不管是成人还是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利用悬念娓娓道出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能把学生一下子拉进课文的情境中。2、实验激趣法。用实验让学生亲眼看到神奇的变化,更为直观更有可信度,近而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想探询个究竟。3、多媒体展示法。利用多媒体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感官,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同一界面,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拓宽视野,提供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思维材料,使得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巧妙设疑、启发思考。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既能有效的突破重难点又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我在执教《伤仲永》时,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围绕“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你有什么看法?”开放性话题进行讨论,学生发言的角度之多和观点之新让教师感到惊喜。而一位同学说:“我认为在方仲永的变化中,作者王安石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为什么没有关心方仲永,也没有劝阻他的父亲?”大家陷入沉思。最后,有一位同学找出了答案:王安石生于1021年,而《伤仲永》一文说的“明道中”即1032-1033年,仲永十二三岁,也就是说王安石见到仲永时,他自己也只有十二三岁,又如何去教育、指导方仲永呢?同学们豁然开朗。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充分展示并发展了自己的学习智慧。
三: 活动迁移、启迪智慧 。
智慧的形成就是学生不断“动脑筋”的内化的结果。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可唤醒、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文章的内涵。
1、续写结尾。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千差万别,各有不同,有些课文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的空间。教师可让学生替作者安排一个结尾,或伤感的、或忧愁的、或欢喜的、或圆满的、或有缺憾的全凭学生自己喜好、想象。
初中文学常识范文5
语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技能,是包含理性的感性实践。在教学中,要使语文知识升华为语感,这中间还存在着一个不断考验、不断训练、不断实践的过程。所以,我觉得为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首先,阅读教学注重整体感知
教育的有关规律表明,阅读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活动过程,即浏览语言文字,形成整体印象,然后揣摩文字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最后再回到文字整体上去,获得发展了的整体印象。所以在阅读教学里,首先必须有一个整体感知的过程。切忌从无视文章整体教学目标出发而安排教学程序。相反,让学生直接接触课文,并且是整篇课文,采用不同的方法:或概述大意,或评价观点,或回答疑问,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觉整体。尽管如此可能是混沌而朦胧的,然而同时也是极其有意义的。因为这样做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即“整体——部分——整体”这样一个认识过程,比如,八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可以先尝试,不看注释,不参阅其他辅导材料,让学生先谈初步印象,然后再深入地学习文言文的字、词等知识,这样效果会更好。
其次,注重体验
语感训练,教师、学生均在其中,可谓人人都是参与者,语感的学习、语感的培养和生活息息相关,叶圣陶先生曾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下工夫。”这就说明语感的学习,要联系实际,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语言文字同他所涉及到的客观事物、生活情景等联系起来,从而具体领会它的意义与情味。
其三,分析语境
语感是对某一语句在语境下的确切关系的直接感知。语境有时分为言辞语境和非言辞语境,即指由上下文构成的一种言语系统。阅读中,帮助学生分析一句话的语境,可谓“家常便饭”。例如《为学》中的一段文字: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贫者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这段文字富和尚说了两句“子何恃而往”,语感不强者往往很容易误以为:这两个句子都一样。面对这种情况就应该帮助学生做点语感分析了,要知道两句话字是一样的,即便如此,可它们所处的语境是不一样呀:前一个疑问是富和尚想知道对方靠什么去南海,后一个问句则是反问,是富和尚对贫和尚去南海的嘲笑!
所谓非言辞语境包括主观语境和客观语境。主观语境是指言辞实践主体的个性、修养、谈话时的心情等等,客观语境是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语文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仔细把握特定环境的特定意义。总之,让学生学会利用分析上下文,根据不同的语境来理解作者的真正用意,应是提高语感能力的重要方法。
其四,分析意象
这种分析语感的方法多运用诗词或散文中。表意象的词语串联起来往往能构筑一幅生动的、直观的画面,学生头脑中意象的产生,常用联想和想象。这就要调动学生对关键词语的感知,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等储备,把语词转化为直观的图画形象。这种“闪念”一般的语感体验,有可能是浅显的,但有时也是准确的,就像人们常说的第六感觉。例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就可以在学生朗读时进行语感训练,在读中感知关键词所组成的画面:像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的驳船等组成的画面就是以前贫穷、落后、破败、凋敝的祖国;而像古莲的胚芽、眼泪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则描绘出祖国的生机盎然、朝气蓬勃、充满希望与力量,因为祖国已经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明确了这些,又可倒过来指导此诗的朗读,即第一节用的语调应舒缓、低沉方可表达对祖国的深沉悲痛之情,第二节也是舒缓的,第三节用高亢的语调方可读出希望与欣喜,第四节乃,语调自然应激越、高亢。这种训练,在朗读中是极具感染力的。
初中文学常识范文6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障,对于实验课而言备课是精心准备课的过程,包括对教学内容细致的分析,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分组,选好实验小组长,并要求组内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工.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实验前的预习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不仅仅是备课堂上的知识内容和问题设置,还要设置一些活动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就能自主预习.例如,“练习使用显微镜”这节实验课,笔者在学生走进实验室之前,就布置给学生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自主阅读书本内容,课前自主完成实验报告册的相关内容,通过该环节的设置,有如下几点好处:(1)学生对显微镜有了初步地了解,课堂实验时步骤变得连贯了,摆脱了边看书边实践的陋习;(2)能够发现自己在阅读文本时的疑惑,便于在实验中进行有目的的尝试,最终释疑.
2.实验前对小组长进行必要的培训
由于初中生物课少,实验课也不多,所以有时候学生进入实验室,就比较的兴奋,看到实验台面上的仪器没等教师布置任务就忍不住会乱摸、乱动,造成课堂秩序的紊乱,也容易破坏器材,为此,我们在编排学习小组的时候,要有意识地任命有责任心,稳重的学生做小组长,并明确小组长的职责,要管理好小组内部学生的操作与实践,要就探究任务在组内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确保实验探究有序开展,在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实验器材准备
实验教学,实验器材和药品是完成实验探究必不可少的,我们在课前必须要结合实验教学的具体要求,将实验仪器、药品等物质准备落到实处,同时为了促进学生的思考,还要适当准备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串接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主动构建知识,减少在教学内容之外的时间损耗.
二、优化探究过程管理
有效的实验教学必然是有序的,我们教师在生物实验课上要有时间管理和实现教学目标的意识.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我们生物老师要有效益观,即要科学设计教学流程,强化管理来提高在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课前要认真设计好整个教学流程,思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做到流畅、紧凑,朝着预定的教学目标稳步推进.学生的思维是需要特定的环境进行激发的,我们不能够灌输实验的原理、步骤和注意点,同时没有任何信息提示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摸索,耗时太大也是不符合课堂教学实际的,那么,怎么办呢?笔者认为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我们可以围绕实验的主旨,给学生适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帮助学生理顺探究的方向,确保实践劳动的有效性.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积极地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容易导致学生分心的因素,提高学生实验探究的专注率.
三、抓“四表”管理
从初中生的学龄特点来看,当前的初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活泼好动,同时接受的信息量就比较大,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到了实验室,如果没有很好的管理,容易导致秩序的混乱,或导致实验器材的损坏,或导致药品的浪费,或导致实验探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等等,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设置了4张表格,“座次表”、“教学情况记载表”、“教学情况反馈表”、“学生实验收获表”,借此强化对实验教学的管理,提高课堂的实际效率,减少耗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情感体验.
1.学生实验座次表
实验探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而学习小组的构建应该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笔者按照“优、差生搭配,个性心理相融”的原则组建学习小组,并给所教班级的学生在实验室内编排固定的座次,学生的座位相对固定,有利于小组内部学生形成良性的合作关系,学生与学生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提升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合作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获得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大丰收.
2.教学情况记载表
内容除应包括实验时间、年级、分组编号及实验内容这些传统的项目外,笔者还添设了学习委员和任课教师签名,让学生意识到实验使用的仪器的重要性,继而在实验室就会注意,尽可能地减少损坏情况;除此之外,通过填写该表,学生更进一步明确了实验内容、所用的仪器及名称,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秩序和爱护实验仪器的习惯,提高实验素养。
3.学生实验收获表
对于一些探究性实验,学生实验后作好记载,可以鼓励他们去改进实验,以便发现和辅导冒尖的学生,点燃学生科学“研究”之火,实验收获可以采用“学生实验收获表”进行记录.
4.教学情况反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