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欲伐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楚庄王欲伐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楚庄王欲伐陈范文1

1.古今异义

[考点探究]同一个词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古今异义。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

[典型例题]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

因歌曰“……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史记・滑稽列传》)

[要点解析]这段翻译侧重考查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妻子”古指“妻子、儿女”,今指男子的配偶,“穷困”古指“困境”,今指贫穷;“不足为也”是个省略句,应为“(廉吏)不足为也”。

[参考答案]楚相孙叔敖坚守廉洁一直到死,如今老婆孩子身处困境,背柴为生,廉吏不值得做啊!

2.一词多义

[考点探究]文言实词往往具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义项,这种现象叫一词多义。

高考考查一词多义涉及的情况有:①本义,指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意义。例如,“素”本义是白色的丝织品,“采”本义是摘取。②引申义:指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意义。如“素”由本义“白色的丝织品”引申为“白色”,再引申为“白白的”,所以《诗经》中的“素餐”指“白白吃闲饭”。

[典型例题]将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4年天津卷)

(曹)彰自代过邺,太子(曹丕)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太祖喜。

(《三国志・魏书・曹彰传》)

[要点解析]“伐”字是翻译这段文字的重要得分点,而“伐”又是个多义词,它的常用义项有:①砍伐②敲打③自我夸耀④功劳(《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我们再根据句中的“新有功”“不足”可知“宜勿自伐”是曹丕劝曹彰,见了父亲不要自夸功劳,“伐”在这里应该释为“自我夸耀”。

[参考答案]你刚立了战功,现在往西去拜见主上,不应自我夸耀,要在交谈中时时表现出好像做得不够的样子。

3.词类活用

[考点探究]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就是词类活用。高考涉及的词类活用有以下几种:①名词作状语。②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③动词活用为名词。④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⑤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典型例题]将下面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以露床,啖以枣哺。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七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史记・滑稽列传》)

[要点解析]这道题突出了对词类活用的考查,“病”,名词用如动词,“病肥”即“患了肥胖症”;“丧”,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治丧”。

[参考答案]马患肥胖症而死,(国君)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藏它。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

4.虚词用法

[考点探究]高考翻译重点考查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翻译中考查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

[典型例题]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5年高考福建卷)

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

[要点解析]翻译此句,要弄清“王”(称王)“亡”(身亡)的词义,还要注意“则”字连用时,往往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分句中,表示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

[参考答案]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

5.特殊句式

[考点探究]文言特殊句式,指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高考涉及到的文言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等。

[典型例题]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

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思职,驭吏力也。吉乃叹曰:“士无不可容,能各有所长。向使丞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劳勉之有?

(《汉书・丙吉传》)

[要点解析]翻译此句,除注意“猝遽”(马上)“谴让”(谴责)两个词组外,还要注意文言句式。“而吉见谓思职”是一个以“见”表示被动的被动句。

[参考答案]御史大夫仓促之间不能知道详情,因而受到责备;而丙吉被认为能为边务与职守忧虑,是车夫的功劳。

6.句子语气

[考点探究]对古文语气的准确把握是翻译文言文的重要任务之一,高考出现的文言句子的语气一般为陈述语气、祈使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

[典型例题]将下面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004年广东省高考卷第15题②)

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孔子家语・颜回》

[要点解析]原句中的“吾子”译为“先生、您”;“奚以”就是“以奚”,译为“凭什么”。这里鲁定公在征询颜回此前的判断的依据,翻译应该用一般疑问的语气。

楚庄王欲伐陈范文2

关键词:范围副词;语义对立;语义引申对立;假借语义对立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2?0218?05

汉字随人们交流的需要不断发展,由不精确到趋于精确。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中间状态,部分词甚至可以具有两种相反的语义。这一现象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郭璞在注《尔雅》的时候提出“训诂义有反覆旁通,美恶不嫌同名”;清代段玉裁、王念孙也提到过这一现象;俞樾在他的《古书疑义举例》中指出汉字中存在“两义传疑而并存”的现象;到现代蒋绍愚先生(1985)的《从“反训”看古汉语词汇研 究》[1]对汉语的这一现象有进一步的论述。但他们所举例子多为实词,由实词语法化而来的虚词是否也有这种语义对立现象?

纵观汉语范围副词的发展,我们发现有一部分范围副词,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既表限定又表总括,更有甚者一直将语义对立延续使用到了现代。结合前人对各种传世文献、佛经和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我们找出下列词语存在上述现象:不仅、大半、大都、单、顶多、纯、多、但、才、各、净、偏、适、索、亦、适、犹、专等。但由于掌握的材料有限,汉译佛经材料本身又存在外国人对汉语词汇的误用,翻译时个人色彩等等问题,我们只选取了“各”“净”“索”“专”四个词进行论述,分析他们历时演变过程中的语义对立现象,探求其出现的原因。

“各”“净”“索”“专”在某些特殊时期既表总括又表限定。依据其产生原因和结局的不同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本身意义引申带来的语义对立。这又可分两种情况,有的是只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而在后来的文献中不出现,如“各”,有的是从产生对立起一直沿用至今,如“净”。另一种是假借带来的语义对立,如“索”“专”。

一、语义引申对立

语义引申对立,这类词是实词语义沿着不同的演变轨迹,虚化为两个语义对立的范围副词。

(一)各

“各”甲骨文写为 ,孟迎俊综合各家学说指出“各”本义为“到”“至”,并引用甲骨文材料“癸亥卜,贞:旬一日昃雨自东,九日辛未大采各百自北,雷”等加以佐证。[2]但由于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各”本义在文献中用例少,倒是表示“各自、各个”的意义常在文献中出现,人们误将“各”的这一派生义当成了其本义。如:

(1) 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周易·上经·乾》)

(2) 各守尔典,以承天休。(《尚书·汤诰》)

例(1)“各正性命”指各自根据各自的生存状态静养精神,“各”既可作代词代指前面的“万物各自”,也可作副词“各”前面省略了 “万物”这一主语,例(2)也是同样的情况,这两例中的“各”处在虚实词临界点。到后来“各”常用来修辞动词、形容词,“各自、各个”意义进一步虚化,“各”逐渐虚化成表限定范围副词。这一用法从先秦一直沿用至今。如:

(3) 令鼓人各复其所,非僚勿从。(《国语·晋语》)

(4) 是故小夷言伐而不得言战,大夷言战而不得言获,中国言获而不得言执,各有辞也。(西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

(5) 去矣各异趣,何爲浪霑巾? (唐 韩愈 《送惠师》)

(6) 赵朔自与程婴同出府门,各逃性命,不觉在路五六个月。(明 徐元 《八义记》)

(7) 一个人有他的身心,与众人各异。(朱自清 《朱自清全集》)

查阅文献资料,我们发现“各”除了现今常用表限定范围副词以外在某些历史时期还可同时表总括。实词义“各自、各个”是针对发出动作的整体而言的,若从发出动作的个体自身出发就是全部投入,由此引申出表总括范围副词。裴学海在他的《古书虚词集释卷五》中指出“各,犹‘皆’也”。从先秦出现到唐代诗词中都不乏用例。如:

(8) 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尚书·盘庚下》)

(9) 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孟子·尽心》)

(10) 琬语人曰:“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

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尔试识之。” (《三国志·吴主传》)

(11)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唐 杜甫 《同谷七歌》)

(12) 吾徒自漂泊,世事各艰难。(唐 杜甫 《宴王使君宅》)

(13)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唐 李商隐 《二月二日》)

关于例(9)《朱子集注》进一步解释“民为暴君所虐,皆欲仁者来正己之国也”,“各”的意义就是表总括的“皆”。另外《庄子·天下》中有一句“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这当中的“皆有所明” 在日本古钞卷子本中为“各有所明”[3],这也可以作为“各”与“皆”意义一样的异文书证。例(13)中“各”与“俱”互文同义。但“各”的这种用法就我们掌握的材料中古以后用例就减少,到现代汉语“各”已经没有了表总括范围副词的用法了。

(二)净

净,《说文解字》[4](以下简称为《说文》)解释为“鲁北城门池也”。段玉裁注:“净者,北城门之池。其门曰‘争门’,则其池曰‘净’。……今俗用为字,释为无垢……今字非古字也”[5]。从段玉裁注我们可知现在通常说的“净”在古代应写为“瀞”。副词“净”也是从“瀞”表无垢义发展而来的。“净”表“无垢”,如:

(1) 若苟贫,是粢盛酒醴不净洁也;若苟寡,是事上帝鬼神者寡也。(《墨子·节葬下》)

这个例子“净”表述的意思可以分析为[+具体的实物+无垢],到后来“净”前一个义素脱落只保留后一个中心义素[+无垢],词义泛化可以用来形容一切事物的包括具体实物和抽象事物,如:

(2) 时陈郡殷冲亦好净,小史非净浴新衣,不得近左右。(南朝梁 沈约《宋书》)

以上例子不管修饰的是具体实物还是抽象事物,“净”对所修饰的成分都带有范围限定意味,即范围内的所有事物都具有某一特点,强调全部。由于常用来修饰形容词和动词逐渐虚化为表总括范围副词。至东汉时期出现后各个时期都有用例。如:

(3) 善解分别具净除。(东汉 安世高译《普法义经》)

(4) 六尘爱染,永来不起;十恶重障,净尽无余。业累既除,表里俱净。(南朝齐 萧子良《净住子净行法门·开物归信门》)

(5) 即如河南捻匪结党成群,甚至扰及邻省,横行劫掠,自应合力捕治,净绝根株。( 赵尔巽等《清史稿》)

(6) 我们队里净是女将,又是鸡手鸭脚,不大懂插秧的。怎么办?(陈残云《香飘四季》)

(7) 别打了,净是自己人。(杨朔 《百花山》)

“净”作表总括范围副词时口语性强,在正式场合鲜有用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净”作副词表总括的义项。但《汉语方言大词典》中指出在中原官话山西襄汾地区还有这种用法,例如:

(8) 他净胡说。(中原官话 山西襄汾)

“净”表示“无垢”,没有杂质那么其中的事物的性质相对单一,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由性质单一的意义进一步虚化为表限定范围副词,也因此具有了一个相反的语义。这种最晚到清代就已经出现的。例如:

(9) 展爷是一语不发,净听着徐三爷他一个人不住口的骂。(清 石玉昆《小五义》)

(10) 咱们就该着净找乐儿了!怎么倒添了想不开了呢? (清 文康 《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这种用法在现代很多经典作品中都有用例:

(11) 可是,净咱一个人儿对得起政府不行啊,这得大家伙齐心哪。( 老舍《龙须沟》 )

在沈家煊的《不对称与标记论》中提到现代汉语“净”等存在既可以表极小量又可以表极大量的现象,他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结为“实际上语言中的极小量词语和极大量词语不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随着人们期待方向的变化,极小量和极大量往往会互相转化”[6]。上面的论述说明除了人们认识的角度和期待方向,“净”本身在实词单位时就存在矛盾的两个语义,也是促使虚化后作副词的“净”既表总括又表限定的原因。因此,范围副词“净”多出现在口语或者口语性质比较浓的文学作品中,不会出现在法律文件、政府公文等正式文体中。

二、假借语义对立

假借语义对立,一个字假借为

另一个字后新产生的意义与原义之间是对立的,由此产生了一个字具有两个对立语义。这类现象多产生于汉字数量相对较少的上古时期。

早在150年前的清代,著名语言学家朱骏声就提出多义词的义项是由“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构成。这一说法至今仍受到很多人的拥护,因为这一说法能对大部分多义词不同义项的来源及多种意义间相互关系进行合理的解释。我们认为既然文字可以假借为另一字,表示文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该将其视为文字的用法之一。因此,我们提出假借语义对立并对其加以讨论研究。

(一)索

索,《说文》解释为“艸有茎叶,可作绳索”。可见“索”本义为草绳,如此无法看到其与作副词意义的联系。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中指出“索”的副词意义是因为“索,假借为素,小”。《广韵》[7]中有“索,苏各切……又山戟切”“素,桑故切”,这两个字同声母都为“心”母字却不同韵。但依据前人对他们上古的拟音“索,心铎切”“素,心鱼切”,二者在上古不仅同声母且韵部相近,只是“铎”为同声类的入声韵而“鱼”为阴声韵。

“素”的“小”义,由于人们认识的创新,将“小”义无限的缩小为“独”,而就其作为“独”的本身而言又是一种全部周延概念。《广雅·释诂》中“索”有解释为“尽也”,也解释为“独也”。“索”作范围副词应是由这两种意义引申而来。

“索”表示“尽也”,上古就有用例:

(1) 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尚书·牧誓》)

孔安国传、孔颖达疏的《尚书正义》中进一步的解释道“索,尽也”。“尽”表全部,又常常位于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周遍性,具备了虚化为表总括范围副词的语法条件。表总括范围副词的用法在春秋时期出现后一直沿用到清代,例如:

(2)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春秋 孙武《孙子兵法》)

(3) 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西汉 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4) 俟自见,索言之,唯陛下深察焉!(东汉 班固《汉书·外戚许后传》)

(5) 语未竟,荆公见两君窃窃私语,意必卷有可取,遂遣吏来索观。(明 周元暐《泾林续记》)

(6) 西溟言家藏《宝晋斋帖》二十卷,甚佳。余向所见,只十卷耳,他日过甬东,当索观之。(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

关于例(2),司马贞在他的《索隐》中解释为:“索训尽,言冠缨尽绝也。”以上例子的“索”语义前指,所指对象可以像例(2)、例(4)和例(5)是动作的施事,也可以像例(6)是动作的受事。

“索”也可以解释为“独也”,“独也”本身包含数量少的意思,又常出现在动词前对动作行为加以限制,逐渐虚化为表限定范围副词,译为“只”“独自地”等。这种用法在先秦就已经存在,且一直到清代都有用例,如:

(7) 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礼记·檀弓上》)

(8) 勿谓古今,建规易矩。(其八)自昔索居,沉沦西藩。(北齐 魏收 《魏书》)

(9) 沈雨若病后索居,不通宾客。(明 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

(10) 至淮,索居僧舍。(清 祝纯嘏《孤忠後录》)

“索+居”的结构,这个结构本来是“副词+动词”,由于长时间经常一起出现,使用频率高了发生了词汇化,到现在人们都把他们看成一个词。

但“索”所表示两个不同语义的语法环境不一样。“索”表总括其后可以接动词像例(2)、例(4)、例(5)和例(6),还可接形容词像例(3);表限定其后所接的成分仅限动词且比较单一,我们所查找的材料其后只能接动词“居”。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的“索“已经没有了副词的义项。

(二)专

专,《说文》解释为“六寸簿也,从寸叀声。一曰专,纺专”,在它的女部中有“嫥,壹也”。《广韵》中将两字读音都注为“职缘切”,前人对他们古音拟音为“章元切”,两个字声韵是完全一致的,“专”“嫥”之间具有假借所需的语音基础。《说文解字段注》中有“壹下云:嫥也。与此为转注。凡嫥壹古如此作,今则专行而嫥废矣”。在《说文通训定声》中也有相同的论述“专,假借为嫥”“嫥,壹也。经传皆以专为之”。可知“专”表示“专一,专门”,不是来源于它的本义,而是

被“嫥”假借后形成的意义。如:

(1) 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易经·系辞上》)

(2) 奉上之节未立,向公之心不一者,委任之责不专,而俗多忌讳故也。(西晋 陈寿《三国志·魏志·杜畿传》)

因为 “专一,专门”暗含数量少的意思,数量少也意味着其所占空间相对小。占空间就有一定的范围限制,相对小说明范围小,随着语言的发展泛化为表“只,光”意义的限定范围副词。这在上古文献中就有例证:

(3) 尔尚明保予,罔俾阿衡,专美有商。(《尚书·说命下》)

(4) 与其专罪,六人同之,不犹愈乎?(《左传·宣公十二年》)

这种表限定的范围副词的用法在中古、近古都有且一直延续到现代:

(5) 楚庄王杀陈夏征舒,《春秋》贬其文,不予专讨也。(西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一 )

(6) 体道不专在於我,亦有系於世矣。(西汉 刘安《淮南子·俶真 )

(7) 和氏之璧,焉地独曜于郢握?夜光之珠,何得专玩于隋掌。(晋 刘琨《答卢谌诗》)

(8) 且余亦不专以《说文》为是也。(南北朝 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

(9) 宝玉因笑道:“你该早来,我得了一件好东西,专等你呢。”(清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9) 我忙,没工夫专伺候你!(老舍《茶馆)

“专”表“专一,专门”,是投入全部的精力只做一件事,也就是说在这件事情上无论是关注度还是其后的行动若以百分制来衡量都应该是100%的,这样就有了“专”的另外一个实词义“满”,有例为证:

(11) 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国 语·鲁语下》)

(12) 卿文学高一时,名誉专四海。(北宋 司马光 《王安石乞退不允批答》)

关于(11)例,韦昭注“骨一节,其长专车。专,擅也”。吴曾祺的《国语韦解补证》“专车,满一车”。“专”修饰名词“车”,表示的是“车”满的状态。(12)例中“专”也是修饰其后的“四海”,表示的是“四海”皆知的状态。随着词义的泛化,“专”不仅表“满”的意思还表示为对事物范围或动作的总括,其语法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可以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这种用法在先秦就已经存在,一直沿用到现在,如:

(13) 专听其大臣者,危主也。(《管子·任法》)

(14) 一洲之上,专是林木,故一名表丘。(西汉 东方朔 《十洲记·长洲》)

(15) 其言专商鞅、韩非子之语也。(东汉 班固 《汉书·东方朔传 )

(16) 山木悲鸣水怒流,百虫专夜思高秋。(宋 王安石《寄育王大觉禅师》)

(17) 班固于周霸三人省去孔安国,专归古文,则安国非伏生一派,而史及之为赘,甚失却迁之意。(清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专”表限定和表总括两个语义对立的语法环境是不一样的。“专”表限定既可以接介词结构像例(6)和例(8),也可后接动词(单音节和双音节的都可以),另外它还可以有否定用法像例(6)和例(8)。表总括的就要简单很多,其后可接名词词组像例(15)和例(16),也可像其他例证一样后接单音节动词。

“专”表总括范围副词使用频率低,其意义本身是人们不同视角得出的不同结论,不符合人们语言交流要求精确无歧义的目的,在现代汉语中已经逐渐舍弃了这一意义。《现代汉语词典》对“专”作副词解释为“光;只;专门:他专爱挑别人的毛病|王大夫专治皮肤病”,可见在现代汉语中作副词的“专”只剩下表限定这一种用法。

以上论述可推测“专”可表示总括又可表限定,不仅仅是如杨伯峻、何乐士所述“就某一种单独情况说是专一的,也就是全也、皆也。而就全局来看,就说‘只是一种情况’”[8],其作实词最早是由假借义而来,再分别由假借义引申出不同的对立语义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语义引申对立范围副词是实词义项沿不同的轨迹演变而带来的语义对立。这类词是否继续存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人们的认同度。如果认同度高就会继续存在,交流的双方可依据语境理解其意义;如果认同度低,这个对立体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依据而逐渐地消亡。假借语义对立,本身是在

文字产生初期,汉字数量少,为了满流的需要,假借为某一词后才出现的语义对立,这类范围副词会随汉字不断发展或逐渐消失或只留下一种范围副词义。

这两种对立并不是逻辑上的绝对对立,而是一种相对对立。他们存在与汉民族认识视角、心理预期和文化底蕴都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 蒋绍愚. 蒋绍愚自选集[c]. 郑州: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4: 19?34.

[2] 孟迎俊. 释“各”[j]. 绥化学院学报, 2009, 29(5): 130?132.

[3] 转引自王叔岷. 古籍虚词广义[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 170.

[4] 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3.

[5]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6: 536.

[6] 沈家煊. 不对称和标记论[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