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咏竹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郑板桥咏竹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郑板桥咏竹诗范文1

竹石作者表达了刚烈、不屈不挠和高风亮节的志向。《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来源:文章屋网 )

郑板桥咏竹诗范文2

一、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

几十年的兴趣爱好,使我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书画有着浓厚兴趣,加之生长在陶瓷艺术之都景德镇,亲属同学中艺人众多,艺术熏陶平添了更多爱意,还有工作于教育、宣传文化岗位,职业之责也使我对艺术的钟爱增加了内在的动力。几年前,清代郑板桥传世的《墨竹图》,生发了我对竹画的热爱和追求。竹画寓意好,画法与书法相近,既练笔又造象,还可抒怀。进入到竹文化的世界,细细品味,我深深感悟到:一部中国竹画的历史,映衬出中国绘画表达精神、创造意境、促发灵心的特质。以墨写竹始于唐代,勃兴于宋代,鼎盛于元代,清代名家辈出,灿若星辰,墨竹更是中国文人画的重要载体,无数经典作品让人领略竹的形象和神采,使竹画成为影响甚大的社会现象。从魏晋时的“竹林七贤”到清未的“杨州八怪”,都是以竹寓人的谦谦君子。最典型的是,郑板桥集众家之长,潜心深入生活,他在晚年所作的《竹石图》上题诗云:“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他以书入画,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书,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入绘画之中。他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创造了一种清瘦雅脱,瘦劲挺拔的画竹风格,拓展了当时的画坛,更为后人所重。

闲暇中,我钟情于竹,专攻不舍。咀嚼《竹论》,求教老师,研习作画。我知道:要画好竹必须一手伸向传统,更要一手伸向生活,走进大自然,深入生活“这泓清泉”。我和老师同行,节假日几次专程去县乡观察竹林。老师悉心指导,竹形、竹影、竹态、竹情、竹境,都需细心观察。看睛竹、风竹、雨竹、山竹、夜竹以及春夏秋冬四季之竹不同品种和不同季节的竹,看竿、看枝、看叶,不同方向和情态,注意变化。大自然的竹,好比“尤物”,潇洒临风,卓然多姿,其形象、其节律、其气势,映入眼帘,沁人心脾。之后的习惯中,只要遇到几簇竹,都会有意无意地驻足静观一阵,睡梦中有时也会忍俊不禁,眼中之竹变为胸中之竹,伴我身心,印象挥之不去!

二、从“体中之气”到“笔下情怀”

老师告诫我,画好竹,必须加倍练好书法,书法功底不厚实,画竹无异“缘木求鱼”。古之写竹大家同时都是书法大家。我求证着,坡书法好,偶为墨竹,皆有气象;赵孟頫书法出色,枯木竹石,流传千古;郑板桥以六分半法书写竹,刚劲潇洒,一代大家。

书画同源,画竹和书法联系密切。古人以书法用笔来分解墨竹的组合,如篆书为杆,草书为枝,隶书为叶。赵孟頫在《秀石疏林图》上题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本来同”,就揭示出书画同源的本源关系。

从柳公权《玄秘塔》和王羲之的《兰亭序》入手,我坚持描临,研习“永”字八法中的笔画。“侧”,即点,具右顾左瞰之势;“勒”即横,取其劲涩之势;“努”,即竖,直中寓曲势;“趯”,即钩,蓄力聚势;“策”,即挑,呈扬鞭之势;“掠”,即长撇,造型似利剑;“啄”, 即短撇,势锐而疾出;“磔”,即捺,势展力中。以书入画,异曲同工,放大了优势,增强了笔力,强化了节律。气沉丹田,体中之气动作开来,笔下的竹更加形神俱足,更有韵味。

为使竹竿和竹枝用笔柔韧富有弹性,生意边绵,我让老师用绳绑住我右手的两根指头,手腕带动手臂,顺逆往来,反复练习,坚持下来,形成直中带弧,节律顿挫的效果。竹竿、竹枝形神毕现了。特别是活泼小枝的弹性可见,巧媚而有韵致,给人一种微风中轻摇之感,更能彰显竹子的生命力,得到画友们的好评。

三、从“用心写竹”到“一叶知秋”

仰观画竹大家,将艺术推进到全新的境界,造型和内蕴,都尽情抒写情怀和志向。几杆竹枝,几撇竹叶,挥发得生机活跃,异新纷呈。这里的竹,已然成为大的时空,悠远的意境。从“用心写竹”到“一叶知春秋”,其中饱含深邃的哲思,寄托高迈的理想。

首先,要摒弃功利心,去谋求笔与墨的融合,心与手的融合,有形和无形的融合,艺术和精神的融合。竹,被历代文人奉为清物,为君子心仪的高标典范。白居易著《养竹记》,实为以竹为师为友的“以竹养人”,要以竹的“固、直、突、贞”四大贤德树德立身,砥砺言行,以明镜写照,以鞭策自身。

其次,不仅要追求结果,更要追求过程。我在学习郑板桥画法、体现其遗风的《墨竹图》瓷板创作中,一边绘数株清瘦的墨竹,老杆新篁,力求疏密有致,画面简洁,显出俊逸;一边用心书写“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行书一首,使郑氏竹、字、诗于一体,这个过程,使我获益颇深,它再现了板桥老人风格的墨竹形象,张扬了感人的民本精神,升华了情感和艺术水平。

再次,不仅做“加法”,还要做“减法”。在竹画实践中,常常会习惯于这里加枝,那里添叶,从整体上看,画面满,构图的意境难以显现。老师要我“忍痛割爱”,思考在较满的画面中做“减法”,恰到好处地减枝删叶,以简约美来突显意境。此后的创作中,我力求把握好“加”与“减”的关系,意在笔先,重在意境,使竹画清秀可掬,卓然挺立。瓷板画《墨竹图》较好地体现出这个特点,被一家国家二级馆收藏。

郑板桥咏竹诗范文3

人之挚友

从生物学角度言之,竹属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其根茎和躯干皆木质化,有明显的节。我国有250余种,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华南、西南地区。其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强。山野路旁,庭院庙宇,皆可随遇而安。其处热不燥,遇寒不凋,四季茂然,终年苍翠;栉疾风而扬其劲节,沐冷雨而秀其英姿,映月色而显其窈窕,偎瘦石而衬其轻盈。依窗而立,疏影婆娑增静谧;临池而长,柔身映水更清嘉。

回顾历史,我国无疑是世界上最早育竹和用竹的国家。在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市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考古学家已发现了竹子的实物,足已证明其与先民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竹子在古代有多种用途。其光滑柔韧,坚固轻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洪荒满目,文明初启之时,竹子作为武器,曾助我们与野兽搏斗;作为建筑材料,曾帮我们抵挡风雨;作为食物,其笋可作美食充饥;作为“布”料,其皮可制作衣冠,至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制造出利用杠杆提水的竹制工具“桔槔”,后又发明了用竹筒提水灌溉的“筒车”。竹子在武器发展史上也起过重要作用,从竹弓、竹箭到抛石机,再发展成宋代的火药箭、竹管火枪,皆离不开竹子的协助。

竹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弱噪音、净化空气、防止风害的特殊作用。无论是园林建设、民居环境之营造,还是作为书写材料形成文献,以及制作各种生活用具的材料,均可证明其与先民生活的息息相关,不可分离。

史载汗青

因竹为先民造福多多,几不可离,所以创造特定符号予以记述和表示便顺理成章。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的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出土陶器上已有“竹”字符号,而象形符号是汉字的主要源头之一,象形而成之“竹”字,堪称汉字中的活化石。

至商代,先民已摸索出竹材的不少用途,其中之一便是用作竹简,即将文字刻写于竹片之上,再用绳索将散片串在一起,“书”“册”乃成,汉字“册”即由此而来。竹简为我们保存了大批珍贵文献,如《尚书》、《老子》和《论语》等等,皆曾刻写在竹简(当然还有木简)之上。更有《竹书纪年》,乃战国时魏国史书,原无书名,后人以其编年体体例,命名为《纪年》;而原本刻于竹简之上,所以又称为《竹书纪年》。

以竹为简,需先将青竹用火烤干,届时水分溢出,颇似人之流汗,故古人以“汗青”代称史籍,意境至为深远也。殷商时期,用竹简所成之书称“竹书”,用竹书写之信函称“竹报”。而“笔”之发明,便是用动物之毛加上竹杆儿所制成,在文化史上亦具有开拓性意义。

竹子的另一项重要用途是造纸,早在9世纪,我国已开始用竹造纸。当然竹纸的大发展还是在此以后。关于用竹造纸,明代宋应星所撰《天工开物》中有详细记载,并附有竹纸制造图,中国文化之发轫、拓展与繁荣,均仰仗于竹之承载,其对保存和传播文明、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形成,发挥过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另,晋代戴凯之和元代李衍先后有专门介绍竹子的著述《竹谱》行世,对竹各方面知识介绍颇详,表现出古人对竹子的关注与倾心。

对汉字中竹部文字情况予以考察,可略窥先民用竹之古老历史。将竹子进行加工而制成物品,多用“竹”字衍生出竹部文字以名之。随着人类对竹之用日益广泛,竹部文字亦随之大增。《辞海》(1979年版)中,共收录竹部文字209个,如日常生活之筷、笼、筐、篮、箱等;科技领域之算、筹等;文化领域之笔、籍、简、篇等;音乐领域之笛、笙、竽等。历代各类字典中之收录则更为可观。成语典故之中,亦竹影婆娑,俯拾即是。诸如“竹报平安”、“衰丝豪竹”、“竹苞松茂”、“竹林之游”、“青梅竹马”、“日上三竿”等等。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折射出竹在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于生产、文化、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竹解虚怀

在古代士大夫精神生活层面,竹之地位颇为尊贵,其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又与梅、兰、菊合称为“四君子”。其竿挺拔秀丽,其叶潇洒多姿,其形千姿百态,其质优雅至美,每当雅兴相随而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下,流连于竹林之间,冥思遐想不禁油然而生。

竹无牡丹之富丽,无梅花之清雅,无松柏之伟岸,无秋菊之奔放,但其虚怀寂静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朴实无华的外貌,却为他物所难匹也。且不苛求环境,不炫耀自身,悠然恬淡,默默无闻,把绿荫奉献大地,将美好留给人间。古人将其亦柔亦刚,坚韧有节等等生物形态特征予以归纳升华,并比附于人中君子,故而成为有德之人精神风貌的实物参照和楷模,并随着其内涵的不断丰富,逐渐升华为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美学精神的重要象征。翠竹不但可美化人的生活,更能陶冶和升华人的情操。其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行,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所在。在精神文化方面,竹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和独特,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和审美意识以及伦理道德,对中国文学、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园林艺术、音乐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文化意象

青青竹林,淡淡篁叶,古往今来不知令几多骚人为主吟诗作赋,令无数墨客为之画影图形,形成了中国不可或缺的竹文化意象。作为文学的重要题材,《诗经》中就有大量咏竹诗,直接提及者有5首,出现7次;间接提及者则有数十首之多。如《诗・卫风・淇奥》中“瞻彼淇,绿竹猗猗”便是。此后,历代皆有咏竹赋竹的诗文,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杰作,在中国文学殿堂中独树一帜,异彩纷呈。

郑板桥咏竹诗范文4

竹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激励精神,规范行为,所以诗人们往往以竹喻人,借以言志抒怀。宜兴多竹,有毛竹、淡竹、刚竹、黄枯竹等,古人认为种花不如种竹,有“奇花照眼一时红,修竹虚心万年绿”之说,故形成今日之宜兴竹海。竹子之乡的人们日常生活与竹子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爱竹、食竹,以竹为生。正是这种倾注了许多文人雅士关怀和情结的竹子,成为历代文人创作的源泉。而唯有宜兴紫砂艺人把竹子的形态引入到壶的创造中,形成了以竹子为题材的各种造型的紫砂壶,有竹鼓壶、竹春壶、竹鼠壶、竹圆壶、四方隐角竹顶壶、腰线竹节壶、双竹提梁壶、八卦束竹壶等。

现存史料中最早记载宜兴紫砂竹节形壶的为清代乾隆时吴骞《阳羡名陶录》中《阳羡茗壶赋》曰:“竹节之清,清贞莫比。”至于形状如何已很难考证。真正紫砂竹形壶的出现,应比史料要早,我们见到的最早传器,是香港罗桂祥茶具博物馆收藏的陈仲美款束竹柴圆壶,壶底刻“万历癸丑陈仲美作”(1613年),其次是收藏在南京博物院的大亨款的龙首束竹八卦壶(图1)。

天津藏家李跃东先生收藏一把六方束竹紫砂壶(图2),为典型竹形壶,现介绍如下:

此壶高8.3厘米,宽16.5厘米,口径6.5厘米,六方形,暗六方圈足,足径9厘米,容量500毫升。用紫泥制作,壶的颜色呈栗紫色,砂质纯净,细腻温润。制作手法娴熟,精工细琢,竹节形态逼真,细竹排列整齐,造型大方,容量适度。经多年使用,茶汁滋润,把玩摩挲,壶身表面包浆厚重自然,壶的色泽紫中透黑。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中说:“壶经用文,涤拭日加,自发暗然之光,入手可鉴。”此壶便是上述论理的实物见证。从该壶的包浆程度看,至少应该历百年以上才能达到如此厚度。

此壶壶身做成六方形,每一面由11根细竹排列组成,全壶总共66根,其所塑圆竹之多是其他竹形壶所不及的。66是一个吉祥数,这是壶艺人有意巧做。壶身中间由一根腰线束扎细竹而成,故得名为六方束竹壶。

郑板桥咏竹诗范文5

研读吴晓煜的《中国煤炭碑刻》《华夏与海国游记》等作品,可以感触到这样一个写作者的形象:他是专业的煤炭行业管理者,也是专注的煤炭人文地理学者;他是自在的旅行者,也是自信的文化传播者;他是忧思深广的思想者,也是满肚热肠的对话者。他的作品看似庞博,但闪现着一条主线,就是执著地寻觅散落于喧嚣尘世间的人文薪火。

吴晓煜长期在煤矿工作,后又担任国家煤炭行业的领导,参与制定了一些重要的煤炭行业法规,并且在工作之余悉心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写出了《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煤史钩沉》《名人与煤炭》《中国煤炭史志资料钩沉》《矿业史事杂俎》《中国古代咏煤诗》《中国煤炭碑刻》等煤炭史志方面的人文读本,一改煤炭行业沉寂幽暗的形象标识,赋予煤炭行业浓厚而鲜活的人文气息。这些作品堪称一盏盏照亮煤炭行业历史巷道的宝贵的矿灯。而在此背后,是作者长年不辞辛苦的劳作,比如为寻找煤炭碑刻,他踏访偏远的村庄,乃至在烈日下在山上工作很长时间。他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潜心搜集资料的能力是完成这些作品的基础。

吴晓煜选择的是自费的自由的个人旅行而不是有组织的参观,他的作品更是从诗、碑、笔、竹以及山水、饮食等人文符号入手,传播中华文化,阐释人格与操守。如《华夏与海国游记》中的《扬州个园看竹》《湖州茶文化》《绍兴沈园谈陆游唐琬之爱情》等篇什。再比如,他写到的吃镇江蟹黄汤包的“嘴上功夫”(为防烫,需先开窗、后喝汤、三吃光)、扬州冶春花园茶社的冶春蒸饺、京城老字号“砂锅居”等饮食文化都令人着迷。作者还细心留意了海外现代文明的细节,向我们做了精彩的介绍,如应当向日本“勉强”(日语中的“勉强”意指学习)的地方――方便的火车交通和体贴的车厢设计(车门边的“非常席”、暖和的座位、上下车没有令人讨厌的台阶),以及新西兰国境内的“绿”和交通管理之“严”都令人印象深刻。

在吴晓煜作品中还有一种非常可贵可敬的品质,那就是忧思深广又满肚热肠。他的目光总是穿过高耸的楼宇和繁华的街市看到低矮的屋舍和寻常百姓。他是一位心系民生的知识分子。郑板桥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贯穿吴晓煜各类作品的情感基点和思想基础。即便在《中国煤炭碑刻》中,你也能通过《字字泣血的清理煤窑碑》《清代死难矿工墓志铭》《知县董作栋清理煤窑碑记》等短篇文字强烈感受到这一点。同时,他的游记里也随处可见类似小贴士的介绍,读来令人舒心。

郑板桥咏竹诗范文6

至若春和景明,万物复苏,冰雪融化,溪流淙淙,满山桃花,烂漫似海,徘徊其间,吟咏崔护柴门题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物是人非,感慨系之。

夏日炎炎,暑气逼人,红草园乃一清凉世界。山月如钩,夜凉似水,看荷塘月色,听蛙声一片。邀三五知己品茗清谈,天上人间,前世今生,恍若“鬼狐居士”蒲松龄造访。文湛虽居清幽之境,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自觉“吾道不孤”。

秋风送爽,桂花飘香,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野藤斜挂,丝瓜倒垂,一派山水田园风光。江氏文湛,一袭白衣,一壶花雕,独坐葡萄架下,自斟自酌,抚琴而歌,一曲李太白《秋风词》响遏行云: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乙酉秋月,文湛拜广陵传人徐永先生为师,操练古琴,入其堂奥。今味其琴声,刚柔并济,婉转跌宕,绮丽细腻,声情俱茂,秋思之意溢于弦上,大有广陵遗韵。

若夫秋去冬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秦岭山上,白雪皑皑;红草园里,万籁俱寂。江氏文湛围炉冥坐,煮雪烹茗,雪夜闭门读禁书,不亦快哉!翌日,大雪初霁,推窗而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但见雪压松枝,几只松鼠上窜下跳,四处觅食;千年老梅傲立雪中,凌寒怒放,一幅《终南雪霁图》奔来眼底!

春看山花烂漫,夏观荷塘月色,秋悲草木萧疏,冬赏寒梅傲雪。鸟飞鱼跃,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风秀雨润,四时景色,俯仰自得,超然象外,得其寰中,文湛以情入画,自成高格,物我两忘,心手双畅,一任笔墨在宣纸上尽情挥洒,化机为燕雀之舞蹈,花蕊之吟唱,枝柯之拥抱,《花溪赋》、《碧荷图》、《秋艳图》、《海棠鸽子》乃此中逸品。

醒也听泉,梦也听泉,泉水声声入诗韵;

朝起观日,暮色观云,白云飘飘出山峦。

此乃文湛自撰联语,亦是其幽居终南、书斋生活之写照。沉湎红草园,使其诗兴大发,佳作迭出。作画之余,随手翻阅乱叠如青山之线装古籍,偶有心得,便将其即兴创作之诗词题于画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一体,相映成趣。今咏其“无事且从闲处乐,有潭即影静中观”、“终南一夜秋风老,一曲山歌野藤中”、“一点伤春痕,已作两鬓霜。那堪忆旧梦,莫画雨中花”诸诗句,高洁超迈之气充盈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