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心情高兴的词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形容心情高兴的词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形容心情高兴的词语范文1

1、澹泊寡欲:澹泊:恬淡;寡:少;欲:欲望。形容心情恬淡,不图名利。

2、无可奈何花落去: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3、赏心悦目: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4、闷闷不乐: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5、心潮澎湃: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6、闲情逸致:逸:安闲;致:情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7、平心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8、归心如箭: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9、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10、迫不及待:近: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11、莼鲈之思: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12、惘然若失:惘然:失意的样子。心情不舒畅,好象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

13、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14、久旱逢甘雨:干旱了很久,忽然遇到一场好雨。形容盼望已久终于如愿的欣喜心情。

15、寒毛卓竖: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16、万念俱灰: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17、陶情适性:陶:喜,快乐;适:舒适,畅快。使心情愉快。

18、新亭对泣: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泣:小声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19、近乡情怯: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20、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21、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22、娱心悦目:娱、悦: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

23、开怀畅饮: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

24、谢天谢地:表示目的达到或困难解除后满意轻松的心情。

25、莼羹鲈脍: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26、愁多夜长:因心情愁闷而夜不成寐,感到时光悠长难遣。

27、春晖寸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28、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29、挖耳当招:人家用手挖耳朵,却以为是在招唤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30、襟怀洒落:襟怀:胸怀;洒落:洒脱。心情坦率,光明正大。

31、赏心乐事:赏心:心情欢畅。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

32、倚门倚闾:闾:古代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33、屏气敛息: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34、肃然起敬: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35、捏一把汗: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36、体贴入微: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37、灭此朝食:让我先把敌人消灭掉再吃早饭。形容急于消灭敌人的心情和必胜的信心。

38、朽木死灰: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39、如释重负:释:放下;重负:重担子。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40、春风得意: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41、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42、平心而论:平心:心情平和,不动感情;论:评论。平心静气地给予客观评价。

43、抑郁寡欢:由于心情不舒畅而很少高兴的时候。

44、低回不已:低回:徘徊留恋;不已:不停止。不停地徘徊,留恋忘返。形容伤感难忘的心情。

45、槁木死灰: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46、心广体胖:广:宽广,坦率;胖:安泰舒适。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47、惊魂未定: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48、观望不前:不前:不敢上前。事情尚难确定时,怀着犹豫不定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不前进。

49、人莫予毒:莫:没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没有人怨恨我、伤害我了。形容劲敌被消灭后高兴的心情。

50、人琴俱亡: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51、心宽体胖: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形容心情高兴的词语范文2

人的心情是一种无形状的,看不见、摸不到的感受,但通过文字的描述,却具体可感。它有多种,如激动、悲愤、烦乱、兴奋、快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本期这些作者是怎样表达内心的快乐心情的吧!

【赏前链接】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的诗,流传至今的有一千多首。他的一生苦多乐少,他的诗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生活,以深沉、愁苦为主要特色,因此,他还被称为“苦难诗人”。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他生平第一快诗。什么是快诗?就是描写快乐心情的诗。

【快诗欣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帮你理解】

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

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做伴,我好启程还乡。

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佳作示例】

助人带给我的快乐

佚 名

当一个人在郁闷的时候,总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快乐。因为,只有快乐,才能消除一个人心中的不快。

虽然我不喜欢郁闷,也不喜欢独自一个人的世界,可是,在一些无谓的生活当中,却让我不得不陷入这讨厌的个人世界。那天,我又开始郁闷了……

我坐在书桌前,手上拿着书本,心里却想到另外的事情去了,想到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一件小事,慢慢地陷入了一片郁闷当中。那本书,我不再有心情看下去,想去学校,是否太早了?

吃完晚饭,我带着郁闷的心情来到了学校。在路上,我总想找一些快乐的事情做,可是,一直带到了学校门口放单车的地方。我和朋友放了单车后,刚转头要走,看见后面的一个大哥哥放单车,不小心把一排单车都弄倒了,这一排,可是我见过的最惨的一次,至少也有二三十辆单车。看到这一幕,想到这么多单车,他一个人什么时候才能扶起来,所以,我们上前去帮忙,可一辆辆的单车,就像一个个淘气的小孩,又调皮又不听使唤。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些单车一一扶起。

虽然只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是却冲走了我心中所有的不快,帮助我消除了心中的烦恼。是助人带给了我快乐!

【点拨】

“助人为乐”是我们都应该拥有的友善行为。本文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因帮助他人扶车驱散内心郁闷的经历,再次验证了助人能让我们收获快乐,消除烦恼。

张蕊蕊

【词语集锦】

形容心情高兴的词语:

皆大欢喜、喜出望外、怡然自得、欢天喜地、

其乐融融、兴高采烈、喜上眉梢、大喜若狂

心花怒放、手舞足蹈、喜气洋洋、欣喜若狂、

乐不可支、笑逐颜开、得意忘形、喜形于色、

眉开眼笑、大喜过望、欢呼雀跃、喜不自胜、

欢欣鼓舞、喜不自禁、抚掌大笑、眉欢眼笑、

喜眉笑眼、欢喜若狂、眼笑眉飞、惊喜欲狂、

开眉展眼。

【名言选粹】

关于快乐的名人名言:

1.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 它只有在人类的心灵里才能发现。 ――布雷默

2.一个有真正大才能的人会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乐。

――歌 德

3.真正的笑,就是对生活乐观,对工作快乐,对事业兴奋。 ――爱因斯坦

4.快乐不在于事情,而在于我们自己。

――理查德・瓦格纳

5.当我们爱别人的时候,生活是美好、快乐的。

――列夫・托尔斯泰

6.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 ――蒙 田

7.人生最大的快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伟大的目标。 ――萧伯纳

8.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 ――本 生

9.笑是一种没有副作用的镇静剂。 ――格拉索

10.快乐没有本来就是坏的,但是有些快乐的产生者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扰。 ――伊壁鸠鲁

11.没有一回的快乐是无烦扰的。 ――福 莱

12.做好事是人生中唯一确实快乐的行动。

――西德尼

13.快乐,是人生中最伟大的事! ――高尔基

14.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快乐。 ――罗曼・罗兰

形容心情高兴的词语范文3

摘要 情感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抽象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之上的隐喻来表达的。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的情感隐喻有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英汉语言中情感隐喻的相似之处是出于不同民族的相似的生理特征和心理感知;不同之处是因为隐喻的产生还受大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

关键词:英语 汉语 情感隐喻 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隐喻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在人们的交际和文字表述中被广泛采用。1980年,Lakoff 和Johnson在他们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了一种与隐喻传统观迥然有别的隐喻认知观概念―隐喻(metaphorical concept)。该观点认为,概念隐喻是用隐喻形式来表达的概念,隐喻不只是个语言的问题,同时它也是人们思维的一种方式。隐喻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知陌生事物,或使得认知对象更加形象生动。

身体体验和日常生活经验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来源,而隐喻则是基于这些经验而产生的。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表达情感时有很明显的共性。但通过对不同语言隐喻的对比研究也能发现其中的差异,从而挖掘出不同民族语言的隐喻的文化内涵。下面,我们从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的设喻基础的相似性和相异性的对比等几个方面来对“喜悦、悲伤、愤怒”三种情感隐喻现象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两种语言中情感隐喻的共性和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

一 喜悦

1 “喜悦”的设喻基础

(1) 基础之一:生理效应――人体是容器

人体就像一个大容器。当人们喜悦兴奋时,血液循环加快,人体这个容器就要盛满;强烈时,情感就外溢(overflow);而当情感膨胀时,就得冲出来(burst)。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喜悦是容器里的液体”(Happiness is the liquid in the container)的概念隐喻。和这一概念隐喻呼应的表达法包括:

英语:Her heart was flowing with happiness.

I brimmed over with joy when l saw her。

She couldn’t t contain her joy any longer.

汉语:喜悦之情如泉水流入。

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

虽然英语和汉语中同样用容器隐喻来表达喜悦,但在这些有限的例子中还是有着它们的显著差别,那就是英语中的容器大到身体,而汉语中的容器主要是身体里的“心”,或者是大的身体部分如“胸怀”,如“他开怀大笑”。

(2) 基础之二:方位效应―向上

在英语中,常常用表示直立的词来形容人的喜悦之情。这个隐喻源自于一个事实:作为人类,我们都有着向上的躯干,直立的姿势往往与正面的情感状态相伴,昂首挺胸与人的良好精神状态相关,因此形成了喜悦是向上(Happiness is up)的概念隐喻。在这个概念隐喻之下的表达法有:

英语:She is in high feather.

Thinking about them always gives me a lift.

汉语:他正在兴头上。

他情绪高昂/高涨/高扬。

Lakoff和Johnson认为,人类所用的各种隐喻都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慢慢积累起来的。人是直立行走的动物,头在上,脚在下。健康的人是以站立或坐着的方式工作。人类通过这一系列对自身状况的体验,得到一种概念:较理想的状况为上,不理想的状况为下。据美国的心理学家汤姆金斯(Tomkins)描绘,人在高兴时精神抖擞,挺胸抬头,生机勃发。因此,“UP”是与快乐、幸福等积极正面的心理状态连接的。也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喜悦是上”的隐喻概念。

(3) 基础之三:行为表现――跳跃,微笑

英语和汉语都用高兴时人体行为上的变化如跳跃、微笑,来表达欢乐之情。

英语:

She jumped for joy.(她欢呼雀跃。)

They kicked up their heels.(他们兴奋得手舞足蹈。)

He smiled from ear to ear.(他高兴得嘴巴都合不上来。)

汉语:

奔跑,奔跑,奔跑!他的心激动着,他的痛快已经不能用我们浅薄的语言来表述,似乎他身上的每一根汗毛都有跳动的欢畅。

不同的是,在英语中,还有“喜悦是眼睛在动”(Happiness is reactions in eyes.)的概念隐喻,例如:

His eyes were shining

Her eyes were sparking diamonds.

但在汉语中,喜悦不仅是眼睛在动,眉毛也在动。因此,汉语中喜悦的概念隐喻是“喜悦是眼睛和眉毛在动”,例如:

他眉开眼笑。

她喜上眉梢。

在汉语中,眉毛也是重要的表达内心活动的工具,与此相关的还有“眉头紧锁、愁眉苦脸、眉来眼去、眉目传情”等。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侧重于用眼睛的亮度来形容高兴的程度,而汉语中,则主要通过描写眼睛的大小。

二 悲伤

1 “悲伤”的设喻基础

(1) 基础之一:生理效应――人体是容器

“悲伤是容器中的液体”(Sadness is the liquid in the container.)人体在体验情感时,血液循环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减慢或者加快:人喜悦兴奋时,血液循环加快;悲伤时情绪低落,血液循环减慢。请看下面的例句:

He was in deep sorrow.(他沉浸在悲痛中。)

I was filled with sorrow.(我内心充满悲伤。)

They are immersed in sorrow.(他们陷入悲痛中。)

从以上英语表达式及其中文翻译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汉语中也存在“悲伤=液体”这一隐喻。如:“他饮恨而终”;“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一股莫名的忧愁涌上心头”等。

虽然,英语和汉语中同样用容器隐喻来表达悲伤,但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汉语中常用人体器官的变化来隐喻悲伤,故有“情感是内脏和五官的变化”的隐喻概念。情感隐喻中就“悲伤”这种情感而言,英语中很少使用这种方式。而在汉语中,人体的“肝”、“肠”、“心”、“脸”、“眉”、“眼”等具体器官,则常用来体验悲伤的情感。具体的表达方式如下: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由此可见,中国人喜欢用器官的感受来表达自己悲伤的程度。

(2) 基础之二:方位效应―向下

人类通过一系列对自身状况的体验得到一种概念:较理想的状况为上,不理想的状况为下。因此,脑袋耷拉、嘴角下咧、眉毛向下倾斜、双肩下垂等表示提不起精神的身体动作即“DOWN”,总是和忧伤、沮丧等消极负面的心理状态连接。例如:

He is down in spirits. (他无精打采。)

He had a sinking heart that day.(他那天垂头丧气的。)

He brought me down with his remarks. (他的话让我很低沉。)

从上面的例句可见,英汉语都使用“下”(Down)来表示悲伤的情感。

(3) 基础之三:悲伤为黑暗

“悲伤是黑暗”(Sadness is dark.)。人们在悲伤、精神不振时,通常脸无光彩并且发暗,因而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悲伤是黑暗”(Sadness is dark.)这一概念隐喻。“黑”代表着没有光明的黑夜,它在西方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死亡、悲痛。人们往往把事事不如意的一天称为“黑色的一天”。如:

英语:

He is feeling gloomy.(他心情沮丧。)

He was in dark mood.(他心情不好。)

A cloud of gloom.(愁云。)

汉语:

今天是黑色星期一。

由此可见,悲伤不论是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都常常用“黑暗”来表示。

但是,在用颜色隐喻悲伤情感时,英汉还是有差别的:英语中“悲伤是蓝色”,汉语中“悲伤是灰色”。但汉语中蓝色的引申义较少,英语中蓝色的引申义较多。在英语中,英语中有关“blue”(蓝色)的词语很是耐人寻味。如美国黑人历来弹唱的蓝色音乐(blues music),缓慢、忧伤、充满感情。

可见,蓝色在英语中是忧伤的代名词。而汉语则常用灰色表达这种情感,如:灰色的情感、灰色的忧郁感、灰色的心情、灰色的忧伤、心灰意冷的感受,等等。

三 愤怒

1 “愤怒”的设喻基础

(1) 基础之一:生理效应――愤怒是热(Anger is hotness.)

人对自身及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实践和经验获得的。人们对感情的感受和理解的方式构成了文化的一部分。尤其是对自我感情的感知得通过自身的身体经验来获得。人在愤怒时通常会全身发热,似乎有一团火从心底燃起,这种习惯表达就成了“愤怒”的常见的隐喻基础。

第一种类型:将“热”应用于“固体”,也即人体来表现“愤怒”,这种“热”的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火”(Anger is fire)。英汉语中都有类似的表达,如:

英语:Jack is breathing fire.

He was swollen with anger.

She was burning with rage.

汉语:他窝了一肚子火。

他被气得七窍生烟心头火起。

不同的民族对同一种情感可能会有不同理解,但他们都试图找到一种直接的方式去帮助自己和别人体会它,并付诸于语言。正如上面例子所示,英语和汉语都是通过身体经验去表述“愤怒”的情感。这种身体经验能最直接和清楚地描述出自己的内心状态。我们既可以用这种身体经验彰显自己的情感,也可以用它去体会他人的情感,因此人与人之间才可以互相交流,才可以互相理解。

第二种类型:将“热”应用于液体表达愤怒。愤怒是沸腾的液体。(Anger is the boiling water.)人们将谈论液体的词语用于谈论愤怒。当人发怒时,容器里的“液体”会沸腾,容器的压力增大,容器甚至会冒烟。因为当这种热的液体在体内产生过多的热气,就会试图找到释放的出口,否则便会爆发出来,如:

英语:

I had reached the boiling point.

Don’t make my blood boil.

Tom is just blowing off steam.

汉语:

郑屠大怒,两条忿气从脚底下直冲到顶门;心头那一把无明业火焰腾腾的按纳不住;从肉案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托地跳将下来。(《水浒传》第二回)

(2) 基础之二:生理效应――愤怒是气

《说文解字》:“愤,满也。”淮南子:“愤於中则应於外”。说明“愤”的原意是用行为或生理的反应代表情感,并把“心”看作为一个容器,其隐喻为“愤是积满于心的东西”。这种设喻类型仅见于汉语表达中。根据中医理论,气是运行变化于体内,在血液中循环并推动血液前进,如果在血液中循环受阻,就会影响血液循环,并导致疼痛和该处体内压力加大,如:

他今天怎么气鼓鼓的。

他气冲斗牛。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

此外,阴阳说在中国也有很深的影响。“阴阳说”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一阴一阳正反两方面组成的。“火”、“气”为阳,与“热”有关。气强调的是内部的压力,而这种内压与“热”不可分,热既是内压的原因,也是结果。所以,“热”在液体(英语中)和气(汉语中)这两个隐喻中都是存在的。

综上所述,我们既找到了汉语和英语中表示“愤怒”隐喻的共同点:“愤怒是热”,这一共同点是这两种语言和相应的文化得以互相交流的基础;又找到了在表示“愤怒”时具体选择隐喻的差异,这种差异则是受到不同文化模式的影响。这就再一次证明了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关系。学习一种语言不能够单纯地去学它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还必须去学这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从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产生及其来源。

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中大量的日常语言中的情感隐喻表达式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两种语言的情感隐喻存在着很多共同之处。而人类对情感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情感作用于身体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效应。

注:本文系201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英汉情感概念隐喻认知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2512353。

参考文献:

[1] Lakoff G,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 [英]肖恩・霍尔登,张伟娟译:《心理情绪急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 王小凤:《英汉词语文化与翻译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 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5]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形容心情高兴的词语范文4

 

 

《和时间赛跑教学》最新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忧、哀”等6个生字。会写“赛、疼”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赛跑、疼爱、排除、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虽然、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1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一警句。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教师:重点语句和珍惜时间名人名言的幻灯片

 

学生: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身边珍惜时间的人物和事例。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时间”猜谜,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看谁先猜到:“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不长脚,只见它过去,不见它回头”。

 

(生说自己的见解,师引到时间上)

 

师:同学们,对时间,你有什么看法呢?

 

(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对时间的看法。)

 

师:同学们,时间是摸不着,也看不到的,但又是时时存在的,并且一去不复返的,有个人,在他外祖母去世的时候,和我们想法一样,认为时间一天天过去,是很可悲的事情,可是后来,他却又同时间赛跑(板书课题)。你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生读书,时间要充裕,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完)

 

师:(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谁来读自己喜欢的生字?学会6个二类生字,13个一类生字,正确读写“赛跑、疼爱、排除、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虽然、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

 

师:既然我们同生字交上了朋友,那么同学们读课文一定也没有问题了,谁来读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生读课文)

 

师:刚才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谁来告诉大家呢?

 

(生说,互相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三、围绕“心情”,学习课文

 

自学提示1:默读课文,思考外祖母去世我的心情怎样?结合文中的词句说出你和理解?并试着有感情朗读1、2自然节。

 

学生默读后汇报:可能会说作者的心情是忧伤、痛苦、悲愤、悲哀①祖母生前疼爱,所以我忧伤。②在操场上一圈一圈的跑,扑在草坪上痛哭。

 

那么大家能把作者这种悲愤心情读出来吧!学生齐读1、2节

 

小结:作者之所以这么悲伤是因为父母们告诉他,“你的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板书:悲伤)适时出示重点句:“他们知道,与其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有一天还会醒来,不如对我实说:“你的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当时,我对此并不理解,(生读第3段),到底是什么永远回不来了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四、书写作业

 

1、把课文的生字写一写。指导书写:赛、忧(别多写撇)、穷和究的分别。

 

2、熟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

 

3、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

 

是啊,时间一去不复返。通过我们对第一二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作者因为外祖母的去世而痛苦忧伤。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感受“时间一去不复返”

 

(一)学习4—7自然段

 

1、同学们,爸爸的那句话就是?

生 齐读第四段。

 

师:爸爸说,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说到了哪些事物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学生默读,标画,汇报)

 

生: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

 

生: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

 

生:有一天,你会长大,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会回来了。

 

师:你们刚才找到了三句话,现在我们来概括一下,到底是什么事物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呢?

 

生:昨天、爸爸的童年还有外祖母。

 

师:那么当时的作者“我”明白爸爸说的话吗? (不明白,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

 

2、他就是带着这个谜,在这种可怕的不是滋味的心情当中生活着观察着体验着。你说,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学生找句子研读:

 

(1)品读“苦涩”

 

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

 

生谈体会。

 

师:是呀,无情的岁月带走了外婆的生命,终有一天也会带走我,我不由地感到害怕。你体会得很深刻。

 

(2)着急、无奈

 

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里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A、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让你特别着急?(一寸一寸、沉进)

 

师:是啊,太阳不等我们啊,看着它一寸一寸地沉进山头,我们怎能不着急呢!

 

B、你还从这段话中品味出了什么滋味?(无奈)

 

说说你的理解。

 

师:时间它没有脚,却这样一天一天地走了,一去不复返,我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C、指导朗读

 

带着自己的感受再去读读这段话。(自由读)

 

能用朗读把你品味的滋味、体会到的感受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评价: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到了你内心深处的着急。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你深深的无奈。)

 

(3)悲伤

 

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多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生谈感受。

 

师:你真像一位诗人,正像诗里说得那样“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可这归来的燕子或许已不是去年的燕子了。

 

在过去的生活中,有哪些快乐的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说一说?

 

生:回忆自己过去最有意义、最留恋的某个时间或某件事情,问想不想再重新过一次,如某某领奖仪式,幼儿园的好时光等。这种愿望能否实现?为什么?(从而体会时间的无情)

 

师:时光一旦过了,将不再回来。当我留心观察后对爸爸说的话有了进一步认识,并且心里感到着急和悲伤,于是突发奇想,要与时间赛跑。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8自然段,想想作者是如何和时间赛跑的,跑胜后的心情怎样,用笔画出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

 

三、深入文本,感受“和时间赛跑”

 

慢慢地、细细地品味第8段,思考:“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1.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A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

 

我为什么能跑赢太阳?(下决心)

 

指导朗读:你也来下决心说一说。

 

除了决心大,还有什么原因使我跑赢了太阳?(狂奔)

 

谁能给狂奔找个近义词?(飞奔)

 

比较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狂奔是不顾一切地跑)

 

师:是啊,我不顾一切地狂奔回来,终于跑赢了(生:太阳),也就是跑赢了(生:时间)。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B、快乐

 

你能说说他是怎么和时间赛跑的呢?

 

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师:看来和时间赛跑真是其乐无穷,我请女孩子带着快乐的心情读读这几句话吧!

 

如果你想和时间赛跑,你还能想出怎么样的游戏?

 

2、学习9、10段

 

后来的二十年,作者坚持和时间赛跑,也因此(生:受益无穷)。

 

你知道“受益无穷”是什么意思吗?(收获很大)林清玄有什么收获呢?

 

(出示)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这小小的几步,用途真的很大很大,你信吗?别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林清玄资料(林清玄,台湾人,20岁开始散文创作。到现在写了多少篇文章,也许已没人数得清,他已出版了100多本书。80年代后期他每年平均出版2、3本以上的新书,是台湾地区作家中写书、出书最多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项最多的一位。)

 

现在你信了吧?我相信你再读这几句话,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这小小的几步可以创造很多东西,历史上有成就的人,他们的一生都在和时时间赛跑, 居里夫人在她的实验室连多余的椅子都不肯多摆,害怕客人会下来聊天耽误了时间,你还知道这样一些名人和时间赛跑的事吗?

 

历史上无数的名人用他们的行动向我们证明了(齐读: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也正是林清玄先生用他一生的经验告诉我们的真理(齐读: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四、情感升华,珍惜时间

 

1、小结:《和时间赛跑》就像一杯绿茶,它先苦后甜,让人回味无穷,它不但让我们体会到了时间的珍贵,更让我们知道珍惜时间的好处。

 

2、听,时间正一分一秒地从我们身边流逝,(出示时钟走动声),莎士比亚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

 

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些什么?(生说关于时间的名言)

 

3、如果让你从课文中选一句劝诫别人的话,你会选哪一句?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一定能成功。”

 

请你换两个字再对自己说一遍。(师:我相信你肯定能做到。)谁也来给自己鼓鼓劲?

 

你们想试试看吗?全体起立,让我们大声地对自己说:“假若我一直和时间赛跑,我就可以成功!”

 

板书设计:

 

和太阳比

 

和时间赛跑

和西北风比           

 

十天做完暑假作业

  

 

三年级做五年级的作业

形容心情高兴的词语范文5

关键词:具身认知 大学英语教学 词汇学习

一段时间以来,具身认知理论发展迅速。很多认知语言学家提出,可以将认知语言学里的具身认知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实践应用。关于具身认知理论应用的方式,就是发挥身体的能动性和环境的情境性特点,通过将情景模式以及经验陪同等多种不同的语言学习法加以结合,强化学生对英语词汇的掌握和理解。在具身认知理论中,一词多义现象中词汇的不同意义之间肯定有着某种深层次的特定关系。在学生掌握了某个新词的基本意义后,就可以自己通过具身认知理论将词汇更确切的意义“推理”出来,进而深入掌握这个词汇的含义。然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重点,对学生阐明单词本身的含义并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空间以及环境的变化而时刻发生着动态改变的,词汇的意义源于使用它的人共同的认知联想,也正是由于认知联想,~汇才有了彼此的联系和一词多义的规律,具身认知理论才能得以应用。

1.具身认知的基本概念

具身认知,英文版说法为embodied cognition。它的基本含义是说概念的形成过程以身体体验为基础和前提。具身理论被叫做“涉身理论”,概括来说就是一个人对世界和环境的认知和理解等活动是以身体在不同环境下的体验为基础而产生的。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个体会形成不同的认知。这以概念由认知语言学家 Lakoff & Johnson在1999年提出,发表于其著作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理解,语言学家逐渐认识到语言在形成的过程中,具身认知的作用占很大一部分。具身认知理论的核心是大脑,身体以及环境之间三者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是基于身体对于周围环境的体验的,而人类的各种心理活动,比如感觉思维以及表象等不同层次的心理活动,被概括为心智。所以综合来说,语言的学习过程,是人类在经过身体对环境的感受后,由心智进行归纳和整理,再形成其本身的完整概念系统,最终经由词汇化过程,产生了人类互相之间可以运用并理解的实际语言,进而不断演化和发展。

2 具身认知的实际应用

2.1 英语教学的具身性分析

本文通过把具身认知理论和大学英语教学进行结合,采用创造特定语境并在其中提高学生对具体英语词汇,句式,语法等的感性认知,使其亲身参与体验过程,进而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这些语言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合理采取生活情景化的方法,将身体动作和心理状态等实际体验带入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而改变传统英语教学中将知识点进行孤立教学的授课方法。下面可以从英语词汇的衍生过程探讨英语教学本身的具身性特点。

一般来说,一门语言中的大多数基本词汇都和身体经验与空间环境关系紧密,可以看作是身体对世界的感知并将其概念化的直接结果。比如说“head”这个单词代表头部,在人体中位于最顶端的位置,因此衍生出来的有“headmaster”,即校长这个词,代表学校的最高职务者,再比如“eye”,眼睛,人们通过眼睛来观察世界,当你聚精会神时,眼睛一定是仔细观察某事物,所以当用到“仔细观察、聚精会神”时就要联想到“eye”。汉语中也存在着类似现象,比如“山腰”“山脚”“伤口”等等,这些词都有源于人类自身身体构造的地方。而在语言中更为抽象和复杂的词汇也有很多是经由人们在特定的情景体验下产生的概念逐渐衍生出来的。

对语言的理解的过程,和学生对自己身体动作以及体验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动作模拟和身体体验又都受到主体在头脑中的情景想象和情感体验的驱动。鉴于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的使用人们的身体来对词汇进行发散思维的联想,进行引申。遇到长词时要引导学生首先在头脑中进行概念加工,心理模拟出一幅画面或者自己亲生经历过的事情来加深记忆。教师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应努力诱导学生进行情景想象、动作模拟和情感体验,以此增进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具身认知能力。

2.2英语教学中的具身认知的应用

在具身认知理论中,人的大脑,身体和环境这三种事物之间联系密切,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有意引导,利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来合理利用三者间的联系,加强学习效果。

(1)情境环境下词汇的隐喻性实践教学

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创造合适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大脑的语言神经经过持续的的连接训练,强化记忆,并由此使学生在活动中由具体的身体感受加深对词汇的认识。例如,在学习“dance”一词时,通过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舞蹈视频,可以使学生在头脑中先形成对“跳舞”概念的理解;再请班上的同学表演当你收到礼物时的心情(有同学表现出手舞足蹈的样子),那么结合汉语经验,学生会说“他高兴的都跳起来了”,所以 dance 在做动词时有“跳跃”的意思,所以形容一个人十分高兴的时候就可以用到 dance 这个词语“dance for joy”,这样学生在该情境下既记住了 dance 的本意,也记住了它的引申意思。

(2)具身认知下词汇的概念加工教学

词汇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正确的方法教授学生词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一般采用的方法还是反复强化机械记忆的过程,这一方式往往会使英语词汇的学习变得乏味枯燥,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于英语词汇的理解和记忆速度,或者形成会拼不会用的实际应用问题。具身认知教学理论中,教师有意引导学生身体状态的同步和行为上的关联,可以有效提高认知共享的效率,在对词汇教学进行课程设计时,应尽量和课堂活动相结合,促进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利用身体体验加深印象中的认知规律,将游戏参与和课堂学习相结合,把学生对词汇的学习和身体体验彼此融合在一起。

结语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前沿发展理论,具身认知理论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由于语言知识形成本身的特殊性,具身认知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单词记忆掌握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说明,能对今后此方向的研究者和教学人员起到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匡芳涛.英语专业词汇教学研究――基于范畴化理论的探索[D].西南大学,2010.

[2]孙崇飞.认知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体验认知教学模式[J].宜春学院学报,2014,(7).

形容心情高兴的词语范文6

每次参加产品演示会,看到陈生总是双膝跪在音响面前,放盘、调试。音乐响起,他总是先自我陶醉的舞动一番,然后才会和到场的观众一一点评设备的美妙之处。他是爱音响的。

幼年时候的我,叫父亲买了第一套音响设备,晚上高兴得睡不着觉,直至深夜仍然小声聆听,虽然设备不算高级,但听动情的歌曲仍然会热泪盈眶,还记得那天夜里,我搬席子到客厅,算是和音响睡了一宿,所以,我也是爱音响的。

家访,毛女士告诉我,音响是可以调节心情的,高兴的时候听之,悲伤的时候亦听之,她追逐音乐的感动,一追就是好几十年。她,也是爱音响的。

程总,那个喜欢音乐原木味道的长者,只要音乐响起,家里一定要关门关窗,一定不能有玻璃器皿,一定不能有空调的转动声,因为这样才不会让原汁原味的音乐流失。宁可在夏季汗流浃背的听完整曲,然后中场休息吹下空调,也不会让噪音抹杀了音乐。所以,他也是爱音响的。

有位朋友,DIY了三十几年,家里堆满了自己DIY的音响设备,小孩每天照常扒开音箱防尘罩用手指戳高音喇叭玩耍,他也总是说说就完事,从来不会责怪自己的孩子,这位朋友喜欢音乐三十几年,家里没有一套进口的设备,没有一张正版的CD,但他对音质的追求没有一天停息,所以,他也是爱音响的。

音响可以带给我们一个梦,一个甜蜜的梦,勇于追逐,才会梦想成真。我在1990年被“天朗”书架箱毒倒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玩音响是一条“不归路”。转眼已经二十几年,还清楚的记得当时的“完美”音质,虽然现在已经有众多的设备可以超越它,但一直在记忆里的声音,却从来没有被逾越。

玩音响的人是不会满足的,只有不停变换设备才能听到不一样的声音,那就需要投入,投入,再投入,精神富裕了,口袋也就贫穷了,也许这就是我们说的止境,烧无止境的止境,金钱让音响之梦的“止境”。

玩音响就是烧钱,但玩法不同

传说烧钱的娱乐有三:汽车、音响、摄影。我很悲哀的涉足其一,身边很多烧友都是烧到一定程度就决定退烧。有的甚至卖完自己的器材,买部相机,寻求另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你是一个在音响方面很容易满足的人,那玩音响并不烧钱,但也就意味着你的止境就到这里了。

曾经有这样的一位好友,家里并不富裕,老婆、孩子,全部都依靠他一个人赚钱生活。记得第一次去他家,堆得满墙的进口音箱让我瞠目结舌,我大概数了一下,一共9对音箱,朋友不玩影院,所以9对音箱都是Hi-Fi音箱,身旁还有一大堆的石机功放和胆机功放。朋友每到休息时间就骑着电动车出去,四处寻找音箱和功放机,踏遍了城市里的二手音响交易市场。虽然这些都是二手器材,粗略算了一下,也将近十万有余。家境并不富裕的朋友从未想过以此变现,而是一如既往的:听什么音乐换什么箱子,快乐之至。值得开心的是,他的妻子一直支持他这样“烧”下去。

另一位北京的朋友,拥有豪宅雅苑,一套器材下来将近60万,麦景图、MBL、贵丰  这些顶级的牌子都能在他的会所里看到。朋友忙的时候一个月都不在家,那些高级设备也近一年都没有开过声,实在可惜了。有一次我问这位朋友,真的喜欢音响么?他说那纯粹是面子工程,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摆摆阔气罢了,平时业务繁忙根本没机会听歌。

还有这样的一位朋友,只拥有一套设备,但整天喜欢搬这搬那的,客厅、卧室、厨房、别人家里都曾留下他音响的足迹,有几次半夜睡不着还爬起来摆弄它的器材,不停调试是他的乐趣。他告诉我,他要找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角度,找自己最喜欢的声音,他的音箱花了8000大洋,刚买不到一周就被他给DIY了,换了箱体线材,箱体内壁灌上一遍沥青,说是低频更加饱满沉稳了。

玩音响的确价值不菲,投入金钱不说,更重要的是精力和时间。玩音响可以说是一辈子的事情,投入也远远没有止境。

玩音响,玩的是心态

玩音响,是烧钱的,这个一点没错。无论你怎么玩,都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如果你一直对声音有所追求,不停的追逐,那便是烧。除了烧钱,其实更重要的还有那种“玩”的心态。

因为每一套器材的声音都不一样,我们也不可能全部拥有,有的烧友买了一套了以后到处搬去PK。几遍下来,P到自己心力交瘁,回家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音响,更别说听了。

前段时间我的一位朋友,花了9800大洋弄了一个入门级的低音炮,闲着无聊,整天扛去和别人的低音炮PK,精神实在可嘉。终于,他很快就遇到了对手,炮立马就被秒了,弄得他郁闷了好几天,最后家庭影院也打算不玩了。9800大洋的低音炮在他眼里越来越像98大洋的低音炮。

所以,玩音响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无论自己的设备比人家差到哪去,都要学会欣然接受。PK是一种乐趣,一种精神,而不是互相攀比,输赢都乐在其中。音响是玩不尽的,合理的把握尺度,才能玩好音响。

DIY是一种精神

在发烧的世界里,DIY精神是最令人钦佩的,这需要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声学技术来支撑。

从小就看到身边的人一直在做音箱,自己设计箱体,设计分频器,设计电路,不停的校声,不停的调试。虽然最后得出的声音不一定可以超越大品牌音箱,但那种DIY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玩音响的人如果可以学一下声学知识,学一下DIY的那种精神,那才算是玩到了音响的精华之处。

90年代初,我身边喜欢音响的人基本上也都会DIY,那时侯我们没有优越的条件,可参照的东西也不是很多,朋友们都基本停留在DIY的摸索阶段。拿一些拆下来的喇叭,自己用密度板制作箱体,贴纸皮,绕线圈,得到的音质也近乎“完美”,那种完美也许掺合了更多的DIY乐趣。

到如今,DIY发展到已经不是满足个人乐趣的时代了,很多DIY的箱体也陆续出现在市场上,创立自己的品牌,变得商业化了。

二手音响,是深水区

玩二手音响的有三种人:DIY、省资金、收藏音响。

很多朋友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但又想听比较高级的音响设备,大部分也会选择购买二手音响。但二手音响的水太深也太浑,需要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和音响知识做为依托,要不买回来的产品,不是被偷梁换柱就是被维修了N遍了。更令人可气的是,还有一些仿制品做旧充二手的东西,大到箱体、喇叭,小到电容电阻。所以购买二手音响的朋友,要先学会辨别,多学一些知识,了解一下所购品牌、型号和内部的结构、所用原件等等。避免被不良商家以次充好,货不对版。

玩二手音响也是玩心态,这种心态的压力更大。有的时候买回来的东西觉得声音还不错,成色也还可以,几年后的某一天拆开箱体,发现喇叭全部都是仿制品,分频器各方面做工粗糙,那样就十分悲剧了。也只能暗自唏嘘,遗憾的被这样的货“兜”了几年。

吃一堑长一智,这句话很适合二手市场。吃过几次亏,才会知道如何鉴别二手音响的真假好坏,也算是丰富音响知识的另一途径吧。

何谓发烧?

很多朋友都喜欢用“发烧”这样的词语去形容自己对音响的热爱程度,在旁人看来,他们是另类的,有的容易满足,拥有一套器材便是足够,有的也太过于痴迷而不可自拔。对音响发烧的人是热爱生活的,生活中无时不在寻找自己的乐趣,电影、音乐、器材、线材、视听室等等。

听音乐、听细节

音响是音乐重播的载体,有了音响设备才能让音乐更迅速的流传。对于那些不发烧的人,音响只是作为播放的设备,音质的好坏不是主要。而对于发烧的人,除了跟随音乐带出的那份感动之外,他们更想听到的是声音里的更多细节,比如乐器弹奏时的细微触及声和歌者喉咙发出的细微颤音。一切真实的现场还原,歌者的演唱细节,甚至于感情深度,这些都是可以用音响表现出来的。

但这两个层面似乎可以分开,也可以相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听音乐和听细节。用好音响听音乐和用好音响听细节是不一样的,有的追求的是音乐里的细节,甚至会忽略了音乐本身。当然,这也算是烧的一部分,因为只有更高级的设备才会有细致的细节表现,可以说追求细节也是一种烧。但是,音响既然是重播音乐的设备,如果没有了那份对音乐的感动,一味的追求更多的细节也是毫无意义的,还是两者兼顾的好。

DIY挑战自我

DIY发烧者是永远都闲不住的,因为他们总是想折腾,直至发现自己喜欢的声音,但似乎这样的声音永远都无法触及,所以只有不停的追逐、尝试。他们只要弄到更好的电容、电阻或是喇叭单元,便会第一时间更换到设备里,然后开始漫长的调试工作,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玩转设备

这一类烧友以收二手器材为主,用了一年半年后转手,然后又淘新器材,再用一年半年,又转手,反复如此。其实这样的玩法我挺是赞同,既满足了自己听音响的需求,还接触了更多的器材,了解了更多的品牌特性,感受不同的音色。

AV和Hi-Fi同时烧

有的朋友既玩多声道的AV器材,也玩两声道的Hi-Fi器材。这样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时间。我们知道,无论什么器材都好,器材本身的质数占据很大因素,质数高的价格也不菲。除此之外,器材的调校也不容忽视,好的器材要出好声,首先的一步就是要会调校。家庭影院在这方面的声学要求也是最为苛刻的,需要掌握更多的声学知识,而这些调校技巧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学好的,需要长期的积累经验和一定的仪器帮助。

玩Hi-Fi的高级烧友,一般都会有几套器材,他们是力求做到听什么歌用什么器材。因为有的器材声音取向不一样:偏硬朗、偏暖声、功率大或动率小,所以器材在体现音乐的某一部分上会显现出自己的特性,比如:听人声的胆机,韵味更加洋溢、醇正,音速缓慢具有依赖感;然而听交响乐的石机,声音铿锵有力,更加精准,速度快且动态大。反之,音箱也一样,各种风格的声音,同样可以感受不一样的音乐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