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型城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型城镇化范文1

调查方法与内容

以陕西省旬阳县80后初、高中毕业生(含大学、研究生)为对象,共调查2002-2008年高中毕业生36个班级2065人,2001-2005年初中毕业生42个班级2453人,其中初中毕业就业1000人。他们出生于1981-1989年,年龄23-32岁之间,已进入社会就业安家。调查内容以被调查对象目前个人就业地域、从事职业、已有住房、规划住地为主要内容。通过科学统计分析,全面掌握80后安居乐业情况。

调查结果

1、五个人群中有一个是80后。根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旬阳县1980-1989年龄段常住人口80951人,占全县普查常住人口43.47万人的18.62%,接近5个人群中有一个是80后。在80后人群中,初中毕业占70%,高中以上学历占16%。

2、六成80后在县外就业。在被调查的3065人中,在县外就业1853人,占调查人数60.5%。其中在陕西省以外就业671人,占调查人数的21.9%;省内市外就业898人,占调查人数的29.3%;县外市内就业284人,占调查人数9.3%;县内就业1212人,占调查人数39.5%。人口外出就业随年龄减少呈不断增加态势。县域内80后常住人口第六次人口普查比第四次减少26.3%。

3、一多半人在中小微企业就业。在被调查的3065人中,在行政事业单位就业766人,占调查人数25%,占80后的9.5%;在大型国有企业就业186人,占调查人数6.1%;在大型私有企业就业255人,占调查人数的8.3%;中小微企业1282人,占调查人数41.8%;自主创业378人,占调查人数12.3%;务农73人,占调查人数2.4%,占80后的4%;无业125人,占调查人数4.1%。

学历对个人职业影响较大。初中毕业就业人员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占8.5%,比高中以上学历低24.5个百分点;在大型企业工作占总人数9.6%,比高中以上学历低7.1个百分点;在中微企业工作占49.2%,比高中以上学历高11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占25.4%,比高中以上学历高19个百分点;初中毕业回本乡务农比重为4.5%,比高中毕业生高3.1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中无业人员比高中毕业生低1.9个百分点。

4、一半80后已有住房。通过对2238人住房情况调查统计:目前已有住房1100人,占调查人数49.1%。其中在省外有房170人,占省外就业人数的35.4%;在市外省内有房303人,占市外省内就业人数的40.5%;在县外市内有房120人,占县外市内就业人数的53.8%;县内有房507人,占县内就业人数64.4%。在县外就业人员中,有178户在西安市买房定居,有43人在旬阳县城买房定居。总体看,80后住房情况县内好于市内,市内好于省内,省内好于省外。

5、一多半人口将定居在县外。通过对2238名80后个人居住地调查统计:确定在县外居住1105人,占调查人数52.8%,其中已有478人在县外买房定居,还有627人规划在县外买房定居。在县内定居986人,占调查人数47.2%,其中已有622人在县内买房定居。确定在县外居住的人口中,在省外居住309人,占调查总人数13.8%;在省内市外居住593人,占调查人数24.2%。其中在西安居住228人,占调查人数10.2%。

6、县内六成80后选择在县城居住。在县内居住的986人中,有615人确定在县城定居,占县内居住人数的62.4%;有306人确定在集镇居住,占县内居住人数的31%;确定在农村居住65人,占县内居住人数的6.6%。

7、三分之二无房户选择在西安市和旬阳县城买房定居。通过对1138名无房人群今后买房居住地意向进行调查统计:有362人规划在西安买房定居,占调查人数的31.8%;有280人规划在旬阳县城买房定居,占调查人数的25%;计划在省外就业地买房139人,在县外省内其他城市买房126人,分别占调查人数的12.2%和11%;确定在本县集镇买房83人,占调查人数7.3%;只有1人打算在农村建房。有147人目前既无住房又未确定居住地,占调查总人数的12.9%。

通过对调查数据代表性加权统计分析:旬阳县域80后在旬阳县城购房的市场需求潜力在10000-12000人;在西安市为7000人左右;在县域集镇为4000人左右。

调查建议

1、新型城镇化推进要尊重城镇化规律。80后无房户对今后买房居住地的选择,以省会城市和县城为主,符合我国已进入城镇化第二阶段S形曲线挺起的中部,以乡村和中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转移和集中的基本规律。各地在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重点上,要突出大城市和县城建设。防止遍地开花铺摊子,发挥城镇化对聚集生产要素,促进经济转型的正能量。

2、新型城镇化推进要尊重农民选择。农民对居住地的选择,是宪法赋予公民自由迁徙的权利。农民对今后居住地的选择意愿,就是新型城镇化的市场需求导向。顺应民情所需,按照市场导向,才能确保在农民需要的地方建房,投资建设的房屋有人买、有人住。有效防止黑城、鬼城和人为造城。大城市具有很强的市场能力,县城建设要发挥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要素聚集,带动城乡统筹一体化。

3、坚持就业为先、产业兴城、园城共建、三化融合。就业地是居住地确定的前提,没有就业就没有安居,没有产业就没有人气。要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高度重视产业园区建设,依托产业实现就业。安居乐业才是城镇化的根本目标。

新型城镇化范文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就业;社会保障;品牌建设

1引言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截至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根据城市化理论发展阶段分析,我国正处于城乡间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集聚效应明显的第二阶段。本文依据衡水市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探讨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策略。

2衡水市城镇化建设现状

截至到2016年,衡水市城镇化率约在50%,远低于全国57%的城镇化率。近两年,衡水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方面目标明确,项目实施到位。主要完成以下工作: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实施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制度,建立稳定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做大主城区,冀州、枣强、武邑撤县设区;推进沿铁路沿省级以上公路的乡、综合经济实力强和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的乡、县城周边符合条件的乡、贫困地区能起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乡优先撤乡设镇;坚持先改制、后改居,按“一村一居”的方式划分和建立社区,健全社区居委会组织体系;推动冀州镇、深州镇及其他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市)政府驻地镇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支持将已纳入县城规划的周边乡镇的村调整到县(市)政府驻地镇管辖,实行城市管理体制;整合资源,联村并建,加快弱小村向小城镇、中心村、园区附近转移,推动农村新型社区、农业园区、工业园区“三区同建”。

3衡水市城镇化建设问题分析

3.1市区与县内各产业发展不均衡,城镇化建设动力不足

衡水地理位置处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建设的南大门,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近几年衡水市第三产业比例逐渐升高,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呈现健康发展的经济态势。但是,作为市区与县区相比较,由于人口集中,市区具有相对较丰富的医疗、教育、公共设施等资源,县区相对较弱,县区下属城镇则要更弱。再者市区聚集着丰富的第二产业,居住着具有较为广泛的择业范围,具有多种收入来源。对于城镇而言,绿色农业虽然具有相对较好的产业基础,但整体绿色农业服务体系并未真正构建,还不足以提供绿色生态城镇建设的条件。

3.2城镇化建设经济基础薄弱,融资困难,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限于自身经济发展条件,新型城镇建设财政支持能力十分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虽然通过以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的方式促进城镇化建设,但银行贷款方面面临着较大的信贷违约风险,资金束缚仍然不可避免。新型城镇化必须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促进人员聚集,从而促进城镇建设。相当数量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民众不满意建设水平,城镇建设无从谈起。

3.3以数量为优势,缺乏高质量城镇化建设

现有城镇化建设“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核心“人的城镇化”建设相矛盾。简单的造城运动只能延续过去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后续带来的产业升级、环境资源以及社会和谐等问题突出。所以,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质量提升为主,转变城镇化模式势在必行。

4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策略分析

基于衡水市现有的新型化城镇化建设现状,着重对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品牌建设方面进行探讨。

4.1创新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筹的劳动就业制度

新型城镇化居民如何在新的环境中确保生活质量,就业是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政府为导向的就业制度为城镇化居民提供劳动就业指向。就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培训就业模式,从企业职业技术培训以及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直接培训合格企业员工直接进行企业工作,另一方面以职业院校为主体,搭建合作平台,提升职业素质技能;创新就业平台,相同的用工政策以及法律条款,同等的就业机遇,消除用工歧视;创新服务体系,对自主创业人员的提供相关法律、资金支持,对企业员工提供工劳动用工、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权益保障机制。

4.2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针对现有民众城镇化积极性不高的现状,为吸引更多人由被动转为主动加入城镇建设,创新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势在必行。建设过程中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从养老保险以及失业保障等领域进行尝试性改革;建立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享受和城市人群同等的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全职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缴费补贴标准和待遇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制度。同时经济条件合适的地区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

4.3创新城镇化建设领域,打造特色城镇化品牌

城镇建设除了作为人聚居的主要场所外,同时还应具有其相应的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现阶段在突出建设的城镇化建设中,榜样的力量正在逐渐显现。以衡水市为例,现在建设的特色城镇主要涉及大营皮革小镇、周窝音乐小镇、衡水湖汉文化旅游小镇、盐河故道休闲小镇等特色小镇,具有极强的文化和地域特色。在突出产业和文化特色同时,为其他城镇化建设做出了榜样,结合周边地域特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打造诸如农业小镇、手工小镇、旅游小镇、餐饮小镇等具有自身特色的城镇化品牌。

5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特点建设自己的特色城镇化。在就业、社会保障、城镇品牌等领域开创适合自身的特色城镇化建设道路。

参考文献

新型城镇化范文3

【关键词】城市生态化 农村经济发展 新型城镇化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较以往来讲,有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经济格局初具规模,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农业产值、农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但我国资源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指导下,不断向城市集聚,导致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其他产业发展的脱节,同时无节制地从农村索取资源也给农村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城市化的发展建立在农业生产力未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即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的速度较缓,工业化水平低于城市化水平,意味着城市化发展并不完全是由农业发展、工业化升级推动的,而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靠政府行为拉动的,这就导致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水平。除了经济上的脱节,农村与城市不和谐地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影响,因此,本文意图探索一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实现我国城市――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二、工业集聚下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现状

(一)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城市不断扩张,甚至挤占农业用地,土地功能分区不合理。市场力量推动了产业集聚的特大型城市出现,城市在空间上和功能上不断向外扩展,随着郊区用地、农业用地不断被挤占,城市产业分布、就业岗位等也由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张与发展,土地功能分区开始呈现不合理分布态势,土地利用稳定性差等问题日益突显。

能耗压力不断增大。我国能源的消费总量从1980年的58587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11年的348002万吨标准煤。第一产业的能耗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所占份额也比较小,为2%左右,工业能源消耗量占绝对大的比重,为71%左右。随着我国工业发展现正进入重化工时期,城市的能耗压力会进一步提高。

工业污染物减排压力巨大。我国工业能耗比重大,工业污染物的减排压力也很大。根据地级及以上城市统计资料,2011年,城市合计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217871万吨,比上一年减少36494万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8772891吨,比上一年增加1840917万吨。表明我国在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工业废气排放压力增强的程度更为明显,工业污染物排放的环境治理问题应继续受到关注。

资源环境不堪重负。从空气质量来看,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布的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月报,2013年2、3、6、8月份的资料显示,6月份空气污染的城市数量有所降低,但8月份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的城市比重又呈现了明显增加的态势。

综上所述,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城市的扩张挤占了农村土地,造成了土地利用稳定性差,能耗压力不断增大、工业污染物排放日益增多,资源环境不堪重负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急需解决。

(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农村经济的发展缺乏规模化,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农业为核心,形成相关产业链。但目前中国的农业生产仍是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第二、三产业并未对农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农村经济作为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却滞后于城市化的需求。

相关资源短缺。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资源作为支撑,虽然近几年国家也提出诸如“三农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力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以及相关资源的缺乏,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在缓慢中前行。

(三)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出发探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也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上文综述了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隐患,因此如何开展新的经济模式去弥补空缺,实现我国城市与农村经济的有效融合,开拓一条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道路,仍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难题。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探索

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生态宜居,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改变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改变以往粗放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推进城市的生态化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绩效的双赢。

(一)将城市与农村结合打造成“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由于城市工业污染排放负担与该城市的工业生产总值增长、工业的密集程度存在密切的关系,而农村经济也未形成规模,因此需要将城市与农村结合打造成一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二)不断地拓展、完善农业经济产业链,反哺农村经济

单一的依靠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已经不太现实,追求创新,拓展、完善农业产业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对农民而言,要想进一步提高收入、扩大经营规模,就必须拓展我国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深度,即打造“产、供、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新型城镇化范文4

农村公共服务向城市看齐。山东瞄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大力推行农村社区化,不断缩小差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这方面,诸城、莱芜、德州等地都走在了前面,它们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在当地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让更多农民享受到城里人的公共服务。

拿诸城来说,这个国家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和首个撤销全部建制村实行农村社区化的地级市,把辖区内1249个建制村全部合并成208个农村社区,构筑了以“中心城区——镇街(道)——农村社区”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在社区内选择一个交通比较便利、基础比较好的村庄设立社区服务中心;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综治维稳工作站、群众工作站、警务室、卫生室等服务站室,配套建设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快餐店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以“两公里”为半径,推行社区服务建设,将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延伸到农村基层,打造起“两公里公共服务圈”,为百姓提供方便、快捷的社区服务。

诸城还积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坚持以现代化大中城市的标准建设中心城区,以现代化小城镇的标准建设镇街,以现代化城镇的标准建设农村社区,全面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活方式城乡对接,全市农村社区全部开通公交车,自来水普及率、有线电视和公路通村率以及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率均达100%。此外,供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也在基本实现城乡一体。

工业化与发展城镇化同步。针对传统城镇化进程中缺乏产业支撑、“新市民”多以小农经济为生的弊端,山东省城镇化工作会议部署,全省以“提质加速、城乡一体”为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和城镇承载能力为重点。为此,莱芜市提出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德州市提出“两区同建”。两市以产业化带动城镇化,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搭建了平台,大大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初步解决了城镇化进程中缺少产业支撑的问题,探索了一条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的新路。

以德州为例,其“两区”是指农村居住社区和农村产业园区。“两区同建”关键是“同”。在该市,围绕新建社区开展了产业园区建设,让每个社区都有主导产业、每个主导产业都有龙头带动、每个龙头企业都有产业基地。如乡镇所在地社区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加工项目的民营园区;乡下社区以建设种植、养殖产业园区为主,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并吸引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在社区建设种植、养殖产业基地。目前,该市所有乡镇府所在地社区都已拥有一处民营产业园区。

德州的产业园区建设,普遍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将园区规划与现有基础、社区规划与地域位置有机结合起来,提出“1+X”的要求,即:每个乡镇规划建设1个产值过亿元的示范园区和若干个主导产业园区;结合农副产品加工体系建设和社区产业规划,积极引进农副产品加工、工业配套加工、农村商贸物流等项目,以项目建设引领园区建设。全市一共规划了1538个农、工、商产业园区,现在,已有421个农村工业园区基本成型,工业化率达到54%,多数农民据此有了生活、就业保障。

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固本。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往往忽视了农业的基础地位,而山东却通过农业现代化走出了另一条路径——农业成了许多地方城镇化的第一产业。该省是全国最早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省份,2012年,已拥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33个,位居全国首位,通过农业现代化既释放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又提升了农村人口的消费能力,为城镇化和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广阔的消费市场。其农业现代化的成功做法有四种:

一是寿光的专业批发市场带动型,即“专业批发市场+农户”模式。以兴建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形成产品集散、信息、价格调节中心,以大市场、大流通促进大生产。批发市场作为经济实体,提供市场信息、优良种子和农资、生产技术服务等,引导农户按市场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带动一个区域形成支柱产业,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二是诸城的龙头企业带动型,也就是通常说的“公司+农户”模式。以骨干公司为龙头,围绕一种重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在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合同与广大农户结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经济实体。企业提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服务,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并保证优先收购;农户定向生产、定向销售,为企业提供稳定的批量原料和资源。三是莱西的生产基地带动型,即“基地+农户”模式。由龙头企业吸收农户入股,联手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作联社,实行股份制运作、标准化生产、一体化服务。四是莱阳的专业合作社带动型,即建立专业合作社,把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架起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桥梁。灵活采用包括合同购销、销售、代存代加工、兴办加工企业等多种经营方式。

生态宜居和经济发展共赢。山东提出建设“生态山东”,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新型城镇化。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2012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较“十五”末降低22.1%,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削减19.4%、23.2%。以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得到初步遏制,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新型城镇化范文5

(一)新的最终目标是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

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即整个国家城市和乡村基础设施是一体的,公共服务是均等的,整个国家被着上城市的底色,农民拥有与市民相当的知识、技能、素质和收入以及均等的公共服务,农村也拥有与城市相近的基础设施。具体还包括:1.新型经济。以新型工业化为总体背景,拥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体系,“内需为主、消费支撑”的需求体系,“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越来越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结构体系,由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和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组成的企业结构体系,充满活力的经济。2.新型社会。以新型社区、新型社会组织和新型社会管理为基本要素,交往方式社会化、社会联系国际化、生活方式现代化、居民构成多元化和流动性、社会阶层橄榄型的包容和谐的社会。3.新型环境。城镇主导背景下的城乡,自然景色优美,生态环境良好,资源利用节约,环境保护有效,人与自然关系友好,共同塑造绿色低碳的环境。

(二)新的主要内容是农民市民化

1.让所有城镇化人口获得均等的公共服务,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主要有三种形式:升学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和异地城镇化。这三项城镇化的占比大致各为30%,其他形式的城镇化占10%。人口城镇化的新内容是让这三类人群尤其是农民工享受同城镇原来户籍人口均等的公共服务。未来城镇化的重点和主线应当是保障1.6亿存量和未来增量农民工享受同城市户籍人口均等的公共服务。2.以优化国土空间利用为关键点,推进内涵增长的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主要有三个区域:老城区、新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空间城镇化的新内容是:通过旧城改造,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通过减缓新城的蔓延和扩张,提升城市的容量;通过农村居民点撤并,减少农村建设用地规模。3.着力克服“城乡病”,推进健康可持续的城镇化。在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进入城市病集中爆发期,城镇化也有可能导致农村的凋敝和衰退,因此,防治“城乡病”,确保城乡健康发展和城乡双赢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三)新的基本动力是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在全球日益信息化以及重大技术突破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之际,中国新型城镇化拥有三大新动力:1.新的拉动力。基于信息化基础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力密集的新型工业化,与基于智能化基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构造城镇化的崭新需求拉动力。2.新的推动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现代化,即生产工具的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科学化、生产组织的产业化、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将构造城镇化的崭新供给推动力。3.新的源动力。信息化作为当今科技进步的集中体现,不仅间接影响着城镇化的供求推拉力,而且直接决定城镇化的规模、速度、形态与质量。以上三化不仅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比以前更加强大的动力,而且决定了城镇化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特征。

(四)新的发展方式是内涵集约增长

1.提升城市和乡村集聚区的密度。充分利用有关地上地下城市空间,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布局较高密度的产业和人口,促进城市产业布局的集群化和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2.优化城镇与乡村集聚区的布局。依托合理的城镇及乡村空间布局和便捷的联系渠道,提高资源、要素和产业的配置和利用效率。3.完善城镇和乡村集聚区的功能。完善和配套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质量,使之更好地发挥外部经济的作用。4.培育和利用高端要素。改变过去依靠物质资本投入和资源大量消耗的做法,利用人力资本和创新要素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具体路径

1.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推进居民的“迁转俱进”。发展城镇要依靠人也是为了人,城镇化的一切应当围绕人的城镇化来展开。“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的关键是推进“迁转俱进”:实现人口从乡村到城镇的迁移与人口从农民到市民职业身份转换同步推进,让迁移到城市的居民能够在城市里“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老有所养”、“劳有所得”、“娱有所乐”、“病有所医”,充分享受到城镇现代化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拥有一个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以人为本”是目的也是手段,提高了人口素质和收入水平,改善了要素供给,也扩大了消费需求,有利于城乡可持续发展。2.走倾斜平坦的城镇化道路,兼顾空间的“公平效率”。聚集和自由流动能够确保资源的最佳配置以及分享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从而提升经济效率,但是过度聚集将会导致拥挤的成本、“城市病”、区域差距扩大。推进新型城镇化,第一,在全国空间布局上,一方面,要发挥中国作为大国的规模优势,积极消除城市之间各种市场分割障碍,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实现国内市场充分一体化;另一方面,要把握城镇化空间聚集的度,使城镇化聚集最大化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效益,最小化规模不经济、外部经济的成本。第二,在城市规模和城市间发展关系方面,强调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和联合发展的城市集群化道路,改变单纯走中心城市带动或小城镇发展的道路。让空间上接近的若干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镇紧密联系起来,以便互相补充、相互配合,使处在城市群或城市带的每个城镇都能享受到城市群的正外部经济。第三,在城乡关系方面要走城乡一体的道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逐步打破二元结构。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城乡一体化,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和衔接;加强城市向农村的反哺力度,通过转移支付实现对弱势农村和落后地区的支持。3.走产城互动的城镇化道路,确保经济的“持久繁荣”。第一,继续保持或扩大第二产业优势,尤其是提升第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能够为产业工人提供就业机会,而且能够提高第二产业的收入水平;第二,大力发展就业吸纳能力高的生产性、消费性、分配性和社会业,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能够加快城镇化的步伐;第三,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第四,制定实施城市居民收入增长计划,确保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在扩大就业机会的同时提高非农就业者迁移到城市的能力,从而推进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4.走绿色发展的城镇化道路,确保生态的“自然优美”。未来城镇化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走唯环境不发展的道路,要走低碳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之路。第一,鼓励发展节能性环保产业,降低产业发展对能源、水资源、空气等生态资源的消耗或破坏;第二,支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以更少资源生产更多经济价值;第三,要求工业入区、入园,促进产业集群,既可以集中处理污染,又可以使各产业分享外部经济;第四,加强节能环保宣传,鼓励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能环保;第五,加强城市绿地资源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自我净化能力;第六,倡导绿色消费,减少消费污染;第七,重视调解资源占用与分配、环境污染方面的矛盾、冲突,促进城镇化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5.走包容增长的城镇化道路,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推进新型城镇化,应统筹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社会和谐中推进城镇化。第一,在政治方面,让更多的人获得参与决策和议事的机会,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提供发展的机会和平台,让所有的人分享城市发展进步的成果。第二,在社会方面,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关系,保护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合法权益,尊重居民的意愿和选择;正确处理当地居民和外来居民的关系,切实保护外来居民权益,让外来居民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正确处理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关系,既鼓励人们创新、创业和创富,同时关心和保护弱势群体,实行向弱势群体倾斜的普惠福利,建立与完善配套的社会保障政策,缩小贫富差距。6.走创新驱动的城镇化道路,确保城市的“引领未来”。中国作为后发城镇化国家,应毫不犹豫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第一,实施创新要素驱动,推动经济增长,迎头赶上先发国家。为此,要将教育置于更加优先发展的位置上,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延长义务教育,扩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建立与未来城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创新的主体,构建创新的网络,搭建创新的平台,积极发展和城市体系相适应、与产业体系相匹配的分层次、有分工的科技创新体系。第二,实施制度和管理创新,保障新型城镇化可持续推进。第三,不仅要在技术上不断创新,而且在管理上尤其在发展方式上不断创新,力争后发先至,后来居上,进而引领世界潮流。7.走政府引导的城镇化道路,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城镇化是市场主体分享外部经济偏好在空间聚集上的显示,是市场主体空间自由选择的过程。城镇化要求健全市场制度体系,但由于存在市场失灵,仅仅通过市场选择难以实现最优均衡。促进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创造适宜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一方面,便利市场主体流动,使其空间偏好得以显示;另一方面,兼顾国土空间利用的“效率与公平”。因此,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第一,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对城镇化进行前瞻性科学规划;第二,建设辖区范围内的一体化的公共基础设施;第三,为在不同区位的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第四,为在不同空间区位活动的企业和居民提供公平、公正、均等、统一的规范化的制度环境。8.走本土开放的城镇化道路,确保城市的“世界个性”。第一,利用全球,借力世界。要积极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利用全球的要素、资源和市场,借鉴全球的发展经验,坚持世界的发展标准,顺应全球的发展趋势,构建一个充分国际化的城市国家。第二,立足本土,保持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在城市功能上,大城市、经济中心城市应该发挥集聚功能,增强对区域的辐射能力,重点发展具有优势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对策

(一)制定战略与规划,引导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1.发展目标: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

为建立一个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国家应制定面向2040年的全国城乡发展规划,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目标和步骤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1)城镇化的速度:未来新型城镇化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状况,保持适当的速度。有鉴于全球竞争格局和中国转型升级的未来形势,中国未来新型城镇化不应该也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按照每年1%的速度增长,未来中国城镇化将是内涵城镇化和外延城镇化并举,“重在质量”,一方面解决1.6亿人的不完全城镇化问题,另一方面继续解决3.6亿左右新增人口的城镇化。(2)城镇化人口总规模与水平:预计2040年中国人口应保持在14亿左右。从人口空间分布来看,25%居住在农村,25%居住在小城镇,25%居住在中等城市,25%居住在大都市。未来中国城镇化率以达到75%为基本目标(东部80%、中部70%、西部60%),中国城镇人口2030年将达到8.6亿,2050年将达到10.6亿左右。(3)城镇化用地规模与水平:城镇化地区用地面积占非农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为65%,全部非农建设用地面积16万平方公里,城镇地区非农建设用地总面积10万平方公里,其中,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农村非农建设土地占用比例分别为15%、20%、30%、35%。人口密度以每平方公里一万人为标准。(4)城市规模体系:城市是国家资源的集结点和经济发展的龙头,更是国家创新和创富的中心。2040年,城市数量达到1000个左右,小城镇20000个,将形成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居民点协调发展的城市发展空间格局。第一,要利用先进的交通通讯技术手段,通过合理规划,培育一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在扩大城市规模的同时,重点提升城市的能级,使之发挥增长极和动力源的作用;第二,将一大批作为区域中心的小城市扩展为中等城市,同时加强对中等城市的支持,发挥其对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连接、带动和聚集作用;第三,针对目前小城市功能不全、管理水平低的特点,完善小城市的功能;第四,小城镇具有连接城乡、亦城亦乡的独特作用,应针对小城镇布局分散的问题,调整优化小城镇的布局。(5)城市功能体系:从城市功能看,未来中国城市将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城市功能将呈现层级分化趋势。未来形成世界顶级城市2个,世界城市3~5个,国际化城市15个左右,国家级城市30~50个,近千个区域性和地区性城市。香港、上海等,集聚世界产业体系中的高端服务业、高科技制造业,产业环节中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得以发展,成为全球经济控制和管理中心,成为世界顶级城市。有些城市承担某些服务世界的专业功能,成为国际型城市。有些城市承担管理和服务全国的综合功能,有些城市承担管理和服务全国的某些功能,有些城市承担管理和服务区域的综合功能,而中小城市承担专业制造功能,小城镇承担连接城市和农村的功能。(6)城市空间布局:未来中国众多城镇将以城市绵延带、城市群或城市圈等形态,呈点、线、面三种结构,通过现代化的交通网络连接在一起,镶嵌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城市成为区域空间的心血管,广大农村地区就是其肉体。在全国空间布局上:第一,东部区位优越、环境适宜、人口稠密,以面为主、点线结合,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转型升级,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第二,中部和东北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以线为主、点面结合,通过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人才、产业等向中部和东北地区转移,实现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在发展中尤其注意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第三,西部地广人稀,以点为主、线面配合,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收缩战线,集中发展,同时着力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在区域空间布局上: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优势,推动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促进城市群区域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环境同治,避免产业恶性竞争和基础设施重复,形成产业布局与分工合理、经济联系紧密、内部聚集效应与对外扩散效应明显的城市群;另一方面,关注并重点援助边缘区域。在城乡空间布局上:第一,通过建设集群化和网络化的城镇,使城乡融为一体,分工合作,互利双赢;第二,通过建设紧凑型城市等,减缓城市的蔓延和扩张;第三,通过新农村建设、农村居民点撤并等,在改变农村面貌的同时,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确保农业区域面积不缩小。

2.发展步骤:分两步实现理想城镇化目标

第一步,到2020年实现60%的城镇化率,从城乡三元结构向二元结构转变,城乡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完善,城镇里当地人与外地人的收入及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外出人口逐步迁出,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留守居民的收入逐步提升,城乡之间收入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差距缩小。第二步,到2040年实现75%的城镇化率目标,城乡人口相互流动,从城乡二元结构变为城乡一元结构,即城乡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和一体,收入、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由缩小到均衡。

(二)提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支撑新型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1.基础设施:逐步实现基础设施的城乡与全国一体

(1)构建全国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按照全国城乡规划布局以及城市分布状况,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构建和完善快速、高效、便捷、便宜的全国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系统,使区域之间、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资源、人口和信息能够迅速、便捷、便宜地自由流动。(2)完善区域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城市有形基础设施和无形服务网络建设,完善由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道、运输管道、电力输送、网络、排水管网体系和通讯干线等构成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缩短城市间的通勤距离,使城市群内部以及各大城市群之间资源和信息实现共建共享。(3)实现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按照城乡一体的规划要求,尽可能将城市的基础设施网络延伸到乡村居民点或边缘城镇,使乡村居民可以使用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基础设施。

2.公共服务:逐步推进公共服务的城乡及全国的均等化

(1)按照子女教育、五险、住房和养老的先后顺序,逐步推进农民工与当地居民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拉动居民收入增长;提升城市医疗卫生体系质量,扩大医疗保障覆盖率;加大商品住房供给能力,提高公共住房保障水平。与此同时,推进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更大区域的统筹及均等化。(2)制定积极有效的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重点援助农村、非城市群、城市群边缘区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避免马太效应,降低区域差距。

(三)改进监督与管理,促进新型城镇化顺利推进

为实现对市场行为主体的有效监督管理,首先要建立适应城市中国的行政监督与管理体制。(1)建立适应城市中国的行政管理架构。适应城市中国的管理需求,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调整行政区划,减少管理层次。以城市群为基础,结合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在东中部人口较多的发达区域增加一些直辖市,在缩小省区范围的基础上实行省管县制度。(2)构建财权、事权对称的纵向政府间关系。重新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进一步厘清各级政府的公共职责与公共权限,明晰各级政府事权和公共支出责任,做到事权与财权相一致,以便地方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促进城市良性发展。同时,中央各部委可通过国家项目对落后地区城市发展进行直接投资,或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落后城市开发项目进行补助,确保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为城市发展提供资金保障。(3)建立横向政府区域协调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区域特别是城市群区域的协调机制,成立统筹区域内城市发展的组织机构,创新公共治理模式,推进区域协同,通过共同市场建设与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共建,协调整个区域内的产业规划、道路交通网络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4)建立城乡一体的市政管理体制。第一,适应日益复杂的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对外联系等需要,完善城镇的管理职能,建立城乡一体、以城为主导的城市管理体制。第二,革新公共管理理念,推进政府管理的人性化、高效化、制度化、奖惩化、竞争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提供高效的政府服务。第三,培育非政府组织,将大量的事务交给非营利性组织完成。第四,强化城市社区建设,鼓励社区管理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发挥城市社区的自治、学习、服务等功能,提升公众自我教育水平,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使广大居民能够参与城市社会管理,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第五,建立健全城市危机应急机制,提升应急处理能力,通过制度化的防范和管理,最大限度地消除城市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及突发事件隐患,或者将风险和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5)完善政绩考核和问责、追责制度。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制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将新型城镇化的标准体现在评价指标中,评价标准涉及城市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考核结果体现城市政府的发展绩效并作为城市主要负责人职务变动的重要依据。(6)重新确定城市设立及相关功能的标准。第一,修改《城乡规划法》,重新明确城市规模等级。建议结合中国人口众多的实际情况,根据人口规模确定设市的标准,确定城市的大小,然后再根据城市规模确定城市职能标准。合并、收缩部分西部地区城市,以便降低其管理成本;推动东部地区较大镇改市步伐,以便完善其管理职能。第二,制定约束性的、量化的指标体系,对不同规模的城市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标准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四)改革制度与政策,保障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1.建立确保城镇化可持续推进的政策制度

(1)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重构纵向政府间事权与财权对称关系。优先实施义务教育经费的全国统筹,逐步实施社会保障的全部或部分全国统筹。建立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农民工市民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农民工市民化的政府、企业与个人成本分摊制度。(2)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土地制度,农村土地所有权国有化,赋予农民交易土地使用权的权利,激活农民的土地资产,推进土地资产股权化、农民股东化、权益民主化,着重培育公正、公开、公平的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市场,积极促进土地产权流转,并建立严格的土地产权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同权同价、自由竞争的土地使用、交易和收益分配等制度。(3)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根据就业、投资、居住等状况,实行外来人口有选择的市民化制度。对于暂未市民化的居民,实施分享部分权益与义务的居住证制度。(4)深化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开放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普遍放开所有的劳动行业,只要是社会需要、国家允许开办的行业,都要向公众开放。同时,清理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地方性政策法规,不断消除城市就业市场的形形的歧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培训制度,保障公民平等的就业权利。(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一,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突破城市社会保障不管进城农民的误区,建立覆盖城市所有居民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变社会保障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第二,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宽度和广度,建立全国统筹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第三,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为支撑、慈善帮扶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第四,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统筹就业、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大社保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6)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应在政府财政的引导下,以中长期信贷支持为主,积极创新发展直接融资工具。加强制度和市场建设,扩大资本市场,健全金融体系。初步形成包括基础设施证券化、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市政债券、民间金融等形式的多元的融资模式。

2.构建确保城镇化持续推进发展的长效机制

新型城镇化范文6

【关键词】资源枯竭 城市 城镇化 对策

资源枯竭型城市与新型城镇化概念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该城市拥有大量的天然资源,但由于不断地开采、挖掘、使用,资源大量减少甚至枯竭,城市发展处于衰退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加快转型,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寻找接替产业,加快城市赶超跨越和率先崛起。

如果城镇化滞后,工业布局分散,不仅加大了资源和环境压力,而且还影响到人民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通过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来解决这些问题。新型城镇化是指农民向城镇迁移的过程,真正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是城市文明扩散的过程,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新型城镇化不能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大或空间扩大,要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生活质量等内涵为中心,使城镇真正成为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推进新型城镇化意义

第一,新型城镇化是扩大消费、调整产业结构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有利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一般情况下,城镇化率越高,经济就越发达。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实施新型城镇化,不仅可以加快工业的发展,而且对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升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新型城镇化可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束缚,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市的集聚力。

第三,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新型城镇化要把构筑新的发展平台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程来抓,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断改善交通条件,优化提升软硬环境,增强对省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吸引力,加速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力推动经济社会赶超跨越发展。

第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推动城市转型与发展。新型城镇化要通过抓项目、抓发展、抓转型,促进城市的转型与发展。没有城镇化的推进,就没有经济的快速增长,就没有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就没有一个地方形象的提升,就没有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转型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

进一步明确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总体思路。要做大做强中心主城区,加快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大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集聚力、辐射力,加快建设县城和小城镇。同时,要注重各类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城市内涵及质量的提升,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走产业发展、城乡统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进一步加强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规划决定了城市未来的发展。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根据发展实际,编制好各类总体规划,加大县城和乡镇规划修编力度,争取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二是加强各类专项规划编制。要做好以给排水、燃气、人防、电力、通信为主体的市政基础设施网络规划。三是要构建以中心城区为辐射核心,以乡镇为辐射线条,以中心村为辐射基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四是加大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力度,实现城乡资源合理配置。五是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抓好四个关键,即抓住城镇建设、城市管理、城镇经济和“三房一改”工作。首先,抓好城镇建设这个关键,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一是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做大做强中心主城区,加快城区县区发展,构建好城镇发展空间架构。二是科学规划城镇,强化规划实施监管,强化城市功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力。三是对城镇实施科学化管理,实现和谐发展。四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镇。五是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要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开展“项目建设攻坚战”,市、县区、重点镇都要安排实施一批城建项目,通过项目带动快速推进城市建设。六是以县城和省级示范镇为重点,抓好县城和小城镇建设。

其次,抓好城市管理这个关键,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的城市。加强市容市貌整治,提高城市品位。一是严格控制违法建设。二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编制好各项制度,责任具体落实到人。三是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美化亮化绿化城市。

再次,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城镇建设与城镇经济协调发展,着力构建宜居宜业城镇。要以规划手段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互动,促进工业、旅游业、服务业良性发展,繁荣城市经济。一是加快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建设,培育主导产业,形成多元化、特色化、集约化的产业格局。二是着力培育繁荣服务业。规划培育城区中高档、大众化商业聚集区及大型城市综合体。三是着力培育做大旅游业。进一步完善景区设施,加强景区管理,规范旅游服务。四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最后,抓好“三房一改”工作这个关键,继续解决群众住房困难。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扩大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加快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棚户区改造项目,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继续抓好“三房一改”工作。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注重改善民生,始终坚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推进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创新体制机制,狠抓工作落实。第一,加强城镇化工作组织领导,确保城镇化强力推进。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领导。要加大考核力度,制定激励机制,更好地推动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

第二,要着力破解城建资金筹措难题,进一步健全保障机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新投融资体制,创新经营城市运作模式,统筹运作政府土地资产,筹集建设资金。一是着力优化土地经营。二是着力扩大城市建设直接融资。大力采取BT、BOT、TOT和土地捆绑项目等办法直接融资,带动促进民间资金参与城市建设。三是着力争取国内外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支持力度,着力研究解决贷款还款来源和贷款担保问题。

第三,要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每个项目都要实行领导负责制,都必须在现场树立项目公示牌,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形成激励机制,确保项目建设按时间节点完成,建设成为优质工程、高效工程、节约工程、廉洁工程和市民满意工程。

第四,要保障项目建设用地需要。项目建设离不开土地,但土地资源是有限的,用地指标也是有限的。要重视并妥善解决好这个矛盾,要坚持依法用地、节约用地、集约用地,加大建设用地报批、收储、整理力度,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合理分配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公益项目用地和经营性用地的供地比例,确保项目建设需要,加大违法用地查处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提高集约用地水平。

以项目为龙头,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产业项目为抓手,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提高中心城区辐射度和集聚力。注重用项目建设推动城镇化建设,以百亿城建项目为抓手,提升城市品位。以城乡规划为龙头,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完善功能为重点,强化基础建设,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以产业集群为切入点,加快产业集聚和构建产业经济服务保障体系,主动融入国家经济区等国家战略,对接省内外核心城市群,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地区主导产业,调整产业布局,以项目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推动产业升级,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要以产业结构升级及工业经济转型为主线,建设好各产业基地及工业园区,加快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全力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人为本,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力推进民生改善,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注重改善民生,提高城市的集聚力,使得更多的人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中。一是要扎实推进民生工程,推动并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二是注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加大改造力度,美化亮化城市,增加人们休闲娱乐场所。三是加快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棚户区改造建设,建立住房保障机制。四是要进一步创新土地管理制度和深化户籍制度及配套制度改革。五是按照区域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合理引导人口有序转移。六是完善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扶持机制。七是落实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医疗及养老保险政策。八是建立完善教育保障机制。

总之,要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做好城市规划,加快产业聚集和产业发展;要更加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注重城市经营;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破解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遇到的难题,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