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赏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己亥杂诗赏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己亥杂诗赏析

己亥杂诗赏析范文1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

一、理解诗歌的标题

标题是诗歌的眼睛,是诗歌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诗歌的灵魂。因此,作为赏析诗歌的第一步,也是基础,我们首先要通过分析标题了解这首诗歌写的是什么内容——即整体感知,否则我们就无法进行“修辞手法”“表现方式”“字词含义”等方面的赏析。对于一些不熟悉的诗词,我们应怎样赏析呢?其实,大部分诗歌我们可以通过诗歌标题中所提供的信息来初步了解它的内容。比如赏析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标题“钱塘湖”和“春”这两个词,推断作者所描写的是钱塘湖春天的优美景色。

二、学会知人论世

所谓知人,就是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所谓论世,就是了解时代背景。我们指导学生读古诗、鉴赏古诗,还必须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及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诗人生平经历、诗歌风格,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三、抓住意境与意象

意象是浸染诗人感情的物象。鉴赏诗歌时必须先明确,诗人是要通过意象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所以读诗要读懂意象。另外,我们需了解传统的审美习惯,古诗词中出现的意象有它们固有的意义,如,松竹梅是岁寒三友,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杨柳象征伤别怀远,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西风表现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的情怀,孤雁表达思乡、思亲,等等。

四、把握诗歌的关键词和关键句

如杜甫的《绝句两首(二)》“江碧鸟逾白,青山花欲燃。”这首诗的欣赏点是表现色彩的词。“碧”“白”,“青”“燃”,对比鲜明,“燃”字,形象地表现了山花烂漫、色彩鲜艳的特征,不着“红”字,但比“红”字更形象、生动、逼真,万绿丛中红花簇簇的美丽景象如在读者眼前。“欲”字写出了花开的过程,极具动态感,赋予静的花以动态的美。抓住这些关键词就不难把握整首诗的写景特色了。

诗歌中的关键性句子对于理解诗歌内容也同样有着重要作用,抓住它,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实现对诗歌整体内容的理解。如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歌的前面描绘了泰山神奇秀美、雄伟壮丽的景象,而这两句是言志:写出了作者想要登临顶峰的意愿,表现了他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读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诗歌前面所写的内容都是为这两句服务的。

五、了解表现手法和修辞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如烘托、抑扬、用典、虚实、象征、以静衬动、以动衬静等,有助于披文入情。另外,学生还必须掌握一些修辞方法及作用,如比喻更加生动形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夸张是为了强调突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对偶能增强诗的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可增强诗句的形式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结合诗的前两句,学生就可以认识到在这里诗人将辞官回家的自己比作“落红”,将“苦难深重的祖国”比作“花”,通过这组比喻表明了自己虽辞官回乡,但仍会一如既往地为祖国效力的思想感情。

己亥杂诗赏析范文2

在当前执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诗歌教学的目标有这样一些表述:阅读要求,“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于是,有的语文教师甚至某些语文教学研究者把这个目标解读为“读读背背”。

然而,这种解读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问题,那就是对学生的评价。“读读背背”该如何评价呢?如果按照《课标》上的说法,诗歌阅读的评价应该是“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记诵积累过程的评价可以解读为“背背”,而理解诗歌大意,仅凭“读读”就能行吗?事实证明,是不行的。就以每年的中考来看,很多地区都有诗歌赏析的考查题目,统计发现,这类题目学生的得分率是非常低的。究其原因,就因为教师对《课标》的解读是错误的,教学的过程也是不完整的,诗歌教学的目标没有完成。“读读”似乎有随意读一读的意思,目标不明确。

那么,初中诗歌教学究竟应当教点什么呢?通过诗歌教学,究竟应该培养学生哪些素质?笔者认为,如果断章取义地解读《课标》,必然导致误读。如果结合整个《课标》来解读分析,不难发现,诗歌教学的真正目标,旨在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诗歌教学应该传承的传统文化

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读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诗歌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品味中吸收传统文化丰富的营养,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读出文采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诗文的文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歌语言凝练,更能突出地体现语言的文采。历代诗人在创作中无不反复锤炼语言。阅读欣赏诗歌,典雅飘逸的语言,令人赏心悦目。诗歌教学应该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精华,让学生感悟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炼字是诗歌文采的基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人在诗歌中用词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悬”字,平中见奇,令人叹服。诗歌中锤炼字句,言简意赅,往往一字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读来回味无穷。炼字的功夫彰显诗人深厚的修养,文采自然飘逸。

修辞让语言更优美,是文采的又一主要表现。汉语修辞手法众多,使汉语成为最优美的语言。“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形象生动的比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工整的对偶,“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夸张,“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双关。修辞在诗歌中的广泛运用,使诗歌的语言精美、形象生动。

各种表现手法灵活运用,使诗歌的文采发挥得淋漓尽致。“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直抒胸臆,“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情景交融,“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巧用典故,“城春草木深”的渲染烘托。除此之外,象征、白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联想和想象、以小见大、抑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也非常广泛。

2.读出美德

中华礼仪之邦,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崇尚礼仪、重视道德、注重修养。这些传统美德,在诗歌中有着鲜明的体现。“诗言志,歌永言”,诗歌重在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大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

爱国主义是诗人表现得最多的情怀。在古代,爱国往往与建功立业、戍边卫国、歌咏自然等情感融合,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其代表。

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充满豪情壮志是其中最有意义的内容。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杜甫的《望岳》,李白的《行路难》,让我们看到,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诗人们总是乐观向上的。儒家主张“穷则独善其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维的《终南别业》,“达则兼济天下”,如李贺《雁门太守行》。

此外,杜甫《石壕吏》中忧国忧民的责任感,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关之思,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爱情与亲情,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友情,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牺牲与奉献精神,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3.读出美感

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美的追求,提倡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诗歌创作特别提倡追求美感,诗歌教学中也应该注重感悟诗歌表现出来的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诗歌注重锤炼词句,注重修辞,注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形式多样,最能体现语言的优美;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注重平仄和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反映出诗歌的音乐美;诗歌中总是描绘中林林总总的形象,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具有意象美;诗歌中表现出诗人各自的理想、情操、抱负,具有独特的情感美。

己亥杂诗赏析范文3

摘要:我们教材中的许多古诗,用词巧妙,字里行间耐人回味,或气象雄浑,或情景幽独,包含的意境及其深远。但正因为精短,许多老师在面对古诗教学时,经常手足无措,有时不知该教给学生什么,有时一首古诗半节课就上完,剩下的时间无所事事。要让一首古诗在一节课堂里面变得丰富多彩,拓展就是古诗教学的“春风”.

关键词:古诗;拓展;背景;教学形式;想象空间

诗人贾岛因“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句中用“推”字还是用“敲”字琢磨不定,不觉撞入京兆尹韩愈的队伍,从而留下“推敲”的佳话。我们教材中的许多古诗,用词巧妙,字里行间耐人回味,或气象雄浑,或情景幽独,包含的意境及其深远。但正因为精短,许多老师在面对古诗教学时,经常手足无措,有时不知该教给学生什么,有时一首古诗半节课就上完,剩下的时间无所事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教师如何借助“春风”让一首古诗在一节课堂里面变得丰富多彩呢?我个人认为,拓展就是古诗教学的“春风”。

1 拓展延伸古诗的背景

许多古诗都是诗人在当时特定的环境,特殊的生活背景下吟咏而成。陆游一生颠沛流离,报国无门,大好河山不能收复的悲痛,壮志未酬的苍凉,让他留下遗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曹植在亲兄弟的生死胁逼之下,吟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名句……但作者的生活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太远,学生要来学习理解他们的作品有不少的困难。所以,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有必要对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扩展延伸,补充介绍。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并且有正确而深入的理解。

2 拓展古诗教学的多种形式

小学语文课程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孔子的时代就有“歌诗三百,诵诗三百,舞诗三百”的说法,可见古人将诗歌、音乐和舞蹈看作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古人写的诗歌有时要吟咏,有时要配与琴曲,和歌而唱。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学习方法,将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等内容引人课堂。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古诗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旋律作为课堂教学的背景音乐,学生在音乐中,如古人一般吟诵诗词。有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亦有“忽闻岸上踏歌声”。诗与歌本自相连,因此,在教学《赠汪伦》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先播放歌曲《送别》,用歌曲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长亭外,古道边……”在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诗境。接着,再引导学生吟诵古诗,学生便能全身心投入,并配上合适的肢体语言。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体会诗人李白与汪伦之间的友谊。最后,让学生尝试着自编歌词,以李白或汪伦为角色,来表达对对方的友情。再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教学杜甫的《绝句》时,在学生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绘画的形式来表达古诗的内容。这样,用跨学科的方法来拓展教学的形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模式。

3 拓展想象空间

古人的诗作中,运用的想象奇妙而大胆。李白《望庐山瀑布》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夜宿山寺》时,又言“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就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如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诗人从“一枝红杏出墙来,”而想到“春色满园关不住。”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园中除了红杏之外,可能还会有什么美丽的景物?”让学生进行想象,把这幅春景图描绘得更加有生机,更加美焕绝伦。

4 拓展材料,升华情感

古诗精短,但情感丰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浓浓的血肉亲情令人感动;当“剑外忽传收蓟北”,杜甫他“初闻涕泪满衣裳”,那种爱国之情令人激昂振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身在异乡的思乡之情又给人带来了淡淡的忧伤……所以,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应当让学生领悟情感,升华情感。可是,古诗寥寥数十字,学生单凭古诗内容较难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地拓展材料,通过对比,联系实际等方式让学生深入古诗描绘的情境,进行情感体验之旅,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如教学《游子吟》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伟大的母爱,我补充材料引导学生拓展:“同学们,你从平时的哪些事情明白母亲对你的爱?”与此同时,我出示了: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一位伟大的母亲为救自己在襁褓中的孩子,用她那纤弱的身躯抵挡那垮塌下来的房子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孩子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而在包着他的被子中发现了部手机,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当学生读着那位母亲给她孩子留下的遗言后,沉默了,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学生围绕着母爱与感恩进行激烈的讨论,这样一来,学生对古诗的情感领悟更加深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当学生在吟诵时,真情自然流露。最后,我播放那首经典歌曲《感恩的心》,引导学生说说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些什么,让学生的情感得以释放与升华。如此拓展材料,与古诗内容相辅相成,学生成了诗人情感表达的知音。

5 拓展古诗的阅读面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在文化历史长河中,古代文骚墨客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名篇佳作,令人百读不厌。所以,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古诗教学,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本课内容随堂介绍一些适合学生吟诵的诗作,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累,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在学生学习《春晓》时,可以介绍学生阅读《春夜喜雨》或《己亥杂诗》等有关春天的古诗;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还可让学生去诵读《别董大》……通过拓展阅读面,丰富了课堂的学习内容,又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拓展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多加学习诗人贾岛的“推敲”,根据古诗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拓展延伸。如此,将会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迎来“万紫千红总是春。”

参考文献

[1] 《古诗赏析》

己亥杂诗赏析范文4

一、 旁征博引――努力挖掘广博的现成性资源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确,对语文学科而言,可谓“时时处处皆资源”。课内与课外,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文本与非文本,静态与动态……语文教学,要善于运用一切资源,在稳健扎实的同时追求灵动鲜活,语文教材生活化,教学方式活泼化,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索中思考,主动参与,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用好教材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告诫我们:“要尽可能实地运用教材,尽可能活地运用教材,尽可能巧地运用教材”余老师总是想方设法将课文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提炼归纳出来,又想方设法用最有效的方法将提炼归纳的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为教材是编者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潜心编制的,是众人智慧的结晶,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它负载着人类文化的精髓,体现了时代精神、现代意识,具有典范性,它是语文课程的第一资源。它的教学价值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深挖课文,努力寻求、开发和利用课文的教学资源,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底蕴,只有用足教材、用好教材,最终让学生从文本中汲取营养,从更广阔的空间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如果语文老师都能像余老师那样悉心把玩教材,精心提炼教材,我们的语文课堂将是多么丰实、优美、生动而富有趣味啊。

所以,开发语文课程资源首先不能冷落了语文教材,舍本逐末,为了资源而资源,一味开发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而丢了教材这个主要的资源。

除了教材这个重要的资源,我们还要关注生活中丰富鲜活的语文资源,努力寻找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及社会实际的结合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特点,贴近地域特点。

2. 关注网络资源

网络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其内容包罗万象,覆盖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信息资源。在表现形式上,包括了文本、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堪称是多媒体、多语种、多类型信息的集合体。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集声音、文本、图形、图表、图像、动画于一体,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可触可感,这种方式将教学内容立体地、多维地、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各个感官,让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全方位地获取信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木兰诗》时开头用美国动画片《花木兰》导入,学生兴趣浓厚,不仅起到了激趣的作用,而且也让学生明白了诗歌的语言和剧本的语言有何区别;教学《天上的街市》时,从网上下载与诗歌意境相合的精美图片制作课件,下载优秀的诗歌配乐朗诵,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3. 引入古今歌曲

现在的学生喜欢听歌,喜欢流行歌曲。文学和音乐同为艺术,二者自然有相通之处。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从歌曲中发掘语文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很多古诗词,都被谱上了曲,成了一首首传唱的歌曲,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剪梅》《虞美人》等,我们可以寻找文学和音乐的结合点进行教学,在音乐中对学生进行文学的熏陶。笔者搜集了一些古诗谱写的歌曲制作课件《唱古诗》,课堂上让学生听听这些歌,唱唱这些歌,在听唱中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的魅力,学生非常感兴趣,也加深了对这些诗词的理解,更深刻了印象。

当今很多流行歌曲,也蕴含很多语文教学资源,比如歌词。我校肖老师曾上过一节课《歌词的魅力》,这节课重在引导学生关注优美的歌词,品析歌词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吉祥三宝》的歌词:“……太阳星星月亮就是吉祥的一家!……花儿叶子果实就是吉祥的一家!……爸爸像太阳照着妈妈!/那妈妈呢?/妈妈像绿叶托着红花!/我呢?/你像种子一样正在发芽!/我们三个就是吉祥如意的一家!”这个歌词运用铺陈的手法,想象非常丰富,一问一答充满生活情趣,用常见事物设喻巧妙而亲切。《真心英雄》中的歌词:“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蕴含生活的哲理,给学生无限的启迪。

4. 悦纳电影电视

学生喜欢看电影、看电视,老师可抓住这一点让电影电视为语文课堂所用。如学习《沁园春•雪》后,笔者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看电影《诗人》,学生积极性高涨,对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加深了对这首诗的理解,甚至有很多学生喜欢的诗词了。老师还可经常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像电视散文、各类辩论赛等;或建议学生关注一些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等。教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不妨在开头用电影《五朵金花》的片断导入,并让学生思考:这个片断与文中那些段落相合?这样课文的教学就非常轻松了。

5. 留心身边生活

广告、路牌、物品名称、公园里的动植物的名称、校园内外植物、商店名称、银行标识、会徽、甚至纸币、硬币等可以作为语文学习的资源;一些优秀的报刊杂志如《语文报》《读者》等,一些新生事物如短信、伊妹儿、BBS、博客等也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资源。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搜集一些教学资源,制作了《透过“名字”学语文》《成功人生的十大故事》《感动中国》等几个课件,提醒学生多观察、多体会,关注身边的语文,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些资源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多方面多侧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 左右开源――细心关注及时的生成性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分静态教学资源和动态教学资源,以上说的主要是静态的现成性资源,下面要说的是动态的生成性资源,它包括学情、教师发展等。

1. 关注“学情”,细心捕捉课堂动态资源

“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状。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处于主流地位的观念是“教”控制“学”,“教师主宰课堂”,“学情”也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其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

如有一个老师教《五柳先生传》,正讲得起劲,有一个同学却正在专心给插图中的陶渊明“美容”呢:他用彩笔给陶渊明头上的斗笠加一圈流苏,给他的衣服涂上色彩,画上花朵。

这位老师稍作停顿,拿起那位同学的“杰作”,平静地向全班同学描述一下这位同学加工的部分,顺势提问:“同学们,请再读课文内容,看看这位同学给插图添加的内容是否合理?”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来了神,那位“着色加工”的同学也没感到非常尴尬。经过一阵思考和讨论,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达成了共识:从文中可以知道,陶渊明是个崇尚平淡和宁静的人,他是不会这样打扮的,帽子上不会装饰流苏,衣服也会很素淡,更不会在衣服上饰有鲜艳的花朵。

这位老师善于发现可贵的教学资源,抓住课文中的插图巧做文章,精彩生成,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对陶渊明的理解。

2. 注重“师情”,用心生成自身动态资源

教师作为资源开发的主体,其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他那睿智的谈吐、丰富的社会阅历、广博的文化知识,真诚细致的人文关怀、独到的人生感悟……都是学生终生受益、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所以,让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学习,发展自己,塑造自己,生成自身的动态发展资源,迎接更为开阔的语文天空。

如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她善于生动地讲述,侃侃而谈,缘文释道,因道析文,创造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入境、动情、明理、通神;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教育火花,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情操的陶冶于一炉。这是资源。

再如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在课堂教学中也处处呈现出个人魅力,这同样是资源。他教材处理的独辟蹊径、高屋建瓴,他教学设计的出神入化、精美绝伦,他朗读教学的字正腔圆、层次分明,他对学生的亲切亲近、润物无声,他胸中有丘壑的大家气度,他镇定自若的教学风姿,他深厚磅礴的文学底蕴……因为这些,余老师的课堂总是让你被激发,被丰富,被感染。

三、 巧妙组合――灵活使用鲜活的非课本资源

如果我们具备了强烈的资源意识,旁征博引,左右开源,获得丰富的资源;如果我们又有较高的资源使用意识,筛选、整合,巧妙运用于备课、上课、练习、作业、考核等环节,我们的语文教学定然会有一片新的天地。

1. 备课――筛选组合

语文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要善于发现语文课程资源,也要注意认真遴选资源,不能“拣到篮子里的都是菜”,对资源进行甄别与分析。在备课的过程中,结合上课内容,搜寻有关语文资源,进行甄别、筛选,分类并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生动有趣。

我校曾开设过这样一节公开课《说话要讲究方式》,是关于口语交际方面的内容。这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的第48页知识介绍方框里的内容,原文大约500字左右,主要介绍了说话的方式直言和婉言。在备课的过程中,老师发动学生一起搜集大量的有关说话技巧的案例,经过筛选组合,课堂教学分这样几个部分:① 何时宜用婉言不宜用直言;② 婉言有什么妙处;③ 怎样才能做到婉言说话。这几部分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以丰富而鲜活的资源说话,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炉,学生很感兴趣,收获也很大。

2. 上课――活用生成

使用资源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支持“学”,而不是为支持“教”,必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行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自然地活用语文资源,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运用资源的过程,在运用中生成,在生成中精彩。

如余映潮老师教李白的诗歌《行路难》时,为了重点突出,强化知识的积累,他将警句和典故的知识用微型讲座的形式适时地穿插到教学流程中,并巧妙地进行两次“联读”让课堂熠熠生辉。第一次课文联读是在“感受美句”后,余老师顺势讲“警句――语言精炼、寓意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赏析完本诗的警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后,背诵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警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举一反三,流转自如。第二次联读是在“揣摩难句”后,余老师讲解了有关“用典”的知识,并现场引导学生引用典故来表达“士别三日”的感受,并联读了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其中用典的诗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进行点化,强化了学生对运用典故的理解。余老师的课堂,活用资源,精彩生成,给听课的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课堂中运用语文资源的时候,要有机地穿插,讲究一个“活”字,以免喧宾夺主,华而不实。

3. 练习――运用开发

运用助学系统,开发多元的练习方式,拓展学生资源途径。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资源,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例如下面这个练习:

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话,使前后文连贯,符合人物的心理与性格。

某私塾有四个学生。一天,当地来了戏班,四个学生都想去看戏。先生见此情景便说:“我提一个问题,如果谁答得妙,我就允许谁去看戏。”我的问题是:“读书好还是看戏好?”学生甲不多想便说“。”先生生气地说:“你就知道玩!”学生乙回答说:“。”先生笑着说:“此老生常谈也,谁都会说。”学生丙采用了圆滑的说法:“。”先生不以为然的说:“此调停两可之说,恰似汝之为人。”学生丁灵机一动说“。”先生十分满意:“好,好,此言得之矣。”

这个练习,老师运用资源,设置特定情境的练习方式,训练学生的说话的能力。它抓住训练的关键,又容易放松学生的心情,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遵循了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很好地引领学生逐步深入材料,品味说话的艺术,学生在练习中的获得也是渐进的、深入的、丰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