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哲学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哲学常识

哲学常识范文1

1.1教师的理论水平相对不高其表面化严重目前高职院校的哲学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与社会对创新型人才要求的能力水平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性,其主要表现在教师利用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的理论知识没有创新性,不管教师专业水平如何的高,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机械的应用这些哲学理论知识,而没有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学生的专业技能相结合;其次教师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还不深刻,在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本质,而将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表面形式作为重点,教师在哲学教学中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的课后评价环节也强调对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对于一些表现不明显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方式则采取轻视的态度,这些都体现了教师创新教育还是停留在形式上。

1.2哲学常识教学课堂缺失平等民主的氛围虽然近几年高职院校一直在强调教学改革,也在一直践行着创新性教学改革,教师在教学中也提高了对创造性思维的重视程度,也在积极为教学课堂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氛围,但是,由于教师受到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比较深,再加上哲学常识知识的枯燥性,使得教学课堂环境常常是按照教师预定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方案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扩散,导致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停留在表面。

1.3哲学常识教学中缺失正确的教学方法哲学教师专业创新知识的缺乏导致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教学行为的创造性要弱于其创造性思维,比如在讲解哲学常识概念的时候,教师还是主要采取以教师的教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课后学习也主要以提高学生对哲学概念的记忆为目的。当然有些教师认识到创造性思维培养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不够,尤其是针对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不够灵活。

2在哲学常识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措施

在哲学常识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因为哲学思维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因此在高职教育阶段,要充分利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与方式,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哲学思维的培养与学习。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它是学生探知的情绪表现,随着学生对探知情绪体验的不断深化,学生对此种知识表现出强烈的学习需求,学生会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求知欲的提高会提高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会增强其发散思维的进步,所以学生对哲学常识的兴趣与否是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因素,对此教师在哲学常识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只有教师具备了创新意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才能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进行创新,通过创新性的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的思维模式朝着创新性的方向发展,哲学常识知识的枯燥性也要求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通过教师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增加哲学常识的生动性;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始终将学生的思维提高到最高点,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理,提高社会哲学热点的学习,社会热点的学习与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发散范围,提高他们的哲学知识实践应用能力。

2.2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借助问题而形成,创造性思维就是对现有事物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哲学常识教学中要发挥问题的作用,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学会设置问题,尤其是在关键点设置问题,哲学常识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统一,要求教师要将主要矛盾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哲学教学的主要矛盾点设置问题,通过对主要矛盾的分析与探讨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哲学认识论说明:人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既有感性到理性,又有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因此人的认识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通过问题的提出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因为一个质疑的提出比掌握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更重要。

2.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与基础,它是对一个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进而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取发散性思维既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可以增强学生利用全新的视角去认识事物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哲学常识知识提出一些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发挥学生的现象力,比如对哲学理论的应用我们可以让他们结合社会发生的实事进行思考与想象。发散思维是一种新的能力,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训练,才能熟练地掌握并运用。

哲学常识范文2

一、引而不发 诱发创新思维

孟子说:“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创造条件使学生质疑,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为他们的创新思维提供必要的条件。哲学常识教材本身就有很多值得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相机利用好这些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如关于事物性质的决定因素,教材有两个地方提到这一问题。一是在第三课《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这一框题中提到:“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二是在第四课《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这一框题中又提高:“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教材中对这一问题表述不一致的思维境地,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这两种提法是不是矛盾的呢?”,这一问平中见奇,在平稳的教学进程中卷起了波澜,学生议论纷纷。经过思考讨论后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有的学生认为是编者出错了,有的认为这两句表述中的“事物”所指不同:一个是指复杂事物,一个是指简单事物,也有的学生认为这两者是一致……此时我予以点拨:这两种提法是不矛盾的,只是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那是什么不同角度呢?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第一种提法是从矛盾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复杂事物或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这些矛盾的地位、力量、作用都是不一样的,其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而在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所以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第二种提法是从内外因的辨证关系角度来分析的,是指事物在各种外部条件即外因的影响下,其内部矛盾着的双方的力量处在此消彼长的不断变化之中,一旦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便会引起双方地位的相互转化,于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学生茅塞顿开,对知识点加深了理解。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适时于无疑处设疑,投石激浪,可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创设情景 培养创新能力

马卡连柯指出:“教师必须自己去建立能够唤起学生的必要心理状态、观念、情感、动机,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外部环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乐学乐思的情景,并就此引导展开分析探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情景创设的方法很多,有故事情景法、小品情景法、漫画情景法、格言诗句情景法、成语典故情景法等等,这里略举一二。 如在讲解辩证法“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时,请一个学生讲“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寓言故事”。这是个学生都熟悉的故事,故事一讲完,我问学生:“为什么一个和尚有水喝”,学生立刻齐声回答:“因为他去挑水喝”,我接着问:“两个和尚为什么也能喝到水”,学生笑着回答:“他们抬水喝啊!”,我追问:“那三个和尚为什么就没水喝了呢?”学生们有的说“他们懒,谁也不愿意去拿水”,有的认为是三人缺乏合作精神,有的认为是三人互相推委,答案各种各样,我让他们各抒己见并说明理由,经过讨论大家达成共识:因为三个和尚不能齐心协力,形成一个有力的整体,所以没水喝。我进一步启发学生:① 如果把每个和尚看作一个部分,把三个和尚看作一个整体,那是不是说明 ‘整体功能肯定小于部分功能之和’呢?② 这个寓言故事给我们以什么启示?学生在思考、探究之后得出结论: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这个寓言故事启示我们办事情既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发挥。这样,依据具体情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原理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分析,对培养学生运用哲学知识的创新能力大有裨益。

三、质疑问难 激发创新意识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教学过程中,把哲学原理与质疑思维活动相结合,既可使学生深刻理解哲学的科学性,又可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创新思维活动的认知方式。 如学习“创造性思维对于知识创新与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后,为了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举了一个企业求异创新的案例,让学生体悟质疑创新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只介绍先前企业的做法,让学生为A企业出谋献策并说明理由。通过自己设计,学生思维被激活,再与案例中A企业的做法相比较,学生体悟到了A企业的取胜之处在于求新求变,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创新。在教学中,教师经常性地采用类似的教法,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活动的认知方式并内化为自觉意识。

哲学常识范文3

群众回归理性,唐狮电商却 “感觉终于赚到钱了”。今年光棍节日销售额达到2500万元,毛利率达到45%~48%,是参加“双十一”以来战绩最好的一年。“说明我们找对方向了”。对主流平台频繁的营销活动,唐狮如今有所保留,“我们和平台方面也总在协商运营节奏的问题,‘大促’不是不参加,但必须要有规律”。唐狮诞生于1995年,定位于年轻群体的休闲服饰品牌,立志成为中国服饰界的“可口可乐”。唐狮电商经历了从卖库存的“富二代”到“创二代”,再到如今追求高用户黏性,力争成为“富一代”。

慢工

唐狮初涉电商业务时,与其他传统企业如出一辙,单纯追求规模和销售额,“2010年‘双十一’破了1000万元,公司很开心,然后目标提到明年2000万元,再下一年3000万元……”规模导向砸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就是狂热地想“抓住机会”。

然而做大之后,结算效益时成绩单却并不好看。“那时月销售2000万元,40%的毛利率,扣税以后净利润只有600多万元,成本却有700万元。”戴不堪回首。另一方面,冲量导致过量生产,产销率不够理想,现金流的问题随之而来。当头棒喝,清醒过来。唐狮电商意识到,必须摆脱传统大卖场模式的束缚,转而寻求电商业务特有的价值。“这两年,我们在找盈利模式”。唐狮也发现,如今消费者的兴趣选择越来越小众化、分众化,相比传统追求规模效益,“小而美”的品牌定位更有市场,比如“果壳GUKOO”。

“果壳GUKOO”是一个华尔思丹内部研发的家居服品牌,定位在20~35岁的年轻群体,2013年9月份上线。目前果壳业务还隶属华尔思丹,“明年就会独立出去”。“果壳”之前已经有成功分立的案例――雪地靴品牌“涉趣”,在“双十一大促日”刷新了单款10万双的销售纪录。

唐狮对规模和节奏的心态转变是巨大的,戴成其自我解嘲,“原来有朋友来了,总说你看仓库100多人,1.7万平方米,现在完全不敢说,觉得太大了,货太多,很丢人”。

更小而紧凑的组织,更高的工作效率,大家工作开心,收入也不错……唐狮电商理想中的转型有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意思。因为采访,戴成其错过了与其团队开“2014年秋装新品”规划的会议。散会后员工陆陆续续走出来,戴不时截住一个,询问会议情况和员工个人进展。戴成其拍拍自己的腿,摸着腿上的唐狮牛仔裤,向一位设计师反馈“用户体验”:“你设计的牛仔裤品质还有提升空间,保暖性还可以。”

唐狮前进的方向是更高的毛利率,这有赖于提升产品品质,深耕细分市场。做好产品的关键,在唐狮电商看来,并不单纯是性价比。“一件衣服好不好,也可以跟价格无关……不能说我是做休闲服的,我的产品就马马虎虎”。经过严苛的成本核算,在实物制造方面的成本和大牌相差不会很大。配料和设计最终不是问题,戴表示,“主要的问题还是我们想不想做。”唐狮要致力于提升产品品质,未来会在设计和原料上渐渐向大牌靠近。

对于唐狮电商,“冲击一年3亿元销售额或100%的增长率”已经都是浮云,要“慢慢来”,“我们2014年的业绩目标不增长”,戴成其告诉《东方企业家》记者。

在商言商,不追求增长,有些离经叛道。何况唐狮电商上面还有东家。华尔思丹独立运作唐狮品牌的电商业务,和它同属博洋服饰集团下的品牌电商公司共有十个。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唐狮电商“小而美”的理念并不被所有人认同。兄弟公司之间销售增长和效益考核的竞争很有压力。但经过与老板沟通,还是确定了唐狮电商未来的基调:不求走得快,而是走得稳、走得远。

内功

“阿里要把大的生态圈做好,我们要把电商公司的内循环做好”,戴成其对《东方企业家》记者解释道,无论线下还是线下,共通的一点,“只有存货处理能力强大的下水道系统支撑,才敢相对激进地发展,否则风险会很大。”

一般而言,线下渠道清库存的路径,是从正价店的留余库存到仓库,再卖给特卖店包括门店和超市系统,甚至是海外市场的打包。即使是80%的产销率,如果零售总额30亿元,在成本占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仍会有高达2亿元的存货,“可能今年羽绒服卖得不好,存货无法处理,那明年就挂掉了。”

一开始唐狮电商就是卖存货,但开始投放新品,就需要重新界定各个渠道的作用。“这是公司健康运营的需要”,戴举例道,“可能唯品会全部做新品能达到1亿元的销售额,但是对不起,我只要5000万元”。目前唐狮入驻了包括天猫、唯品会、当当、京东、1号店、V+等网络平台。在渠道体系的规划中,每个渠道承担一部分使命,并不要求某个渠道做到最大化,关键是整体上多渠道协作完成总的销售指标。“这也是与过去不同的,”戴成其说,“过去可能给某个渠道非常高的指标”。

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在分渠道的规划下,甚至考核方式也相对独立。“天猫渠道2014年的规划是全部做新品”,戴成其解释道,需要控制天猫团队的人力成本约占公司利润8%~10%的水平,以实现这一目标为销售量的考核依据。“而唯品会渠道主要处理5000万元存货,就是要亏损500万元”。

以亏损为目标是否影响员工的士气?戴补充说,“有的年轻人可能觉得自己的渠道不受重视,但其实对公司而言价值是一样的,只有一个新品渠道,没有存货处理模式,也完蛋。”唐狮的电商团队目前拥有超过50%的客服转化率,除了挂钩销售指标,还有赖于严格的培训和考核。诸如对“消费者最常遇到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为了保证客服能够应付快节奏的互联网和问题层出不穷的“亲们”,唐狮的考核中还设有一项“随时抽背”。另一方面,不少电商的运营备受客服和仓储人员流失的困扰。客服面对的“压力山大”,但唐狮的客服流失率并不高。“我们意识到或许公司今年做2亿元,但对员工没有实惠,所以我们现在更关注从员工个人出发。”华尔思丹公司1号楼底层的墙上贴着“员工成长史”,连同右侧详细评比规则和众多明星员工的形象一起展示。

个性

大牌有高客单价优势,而一些“淘品牌”能做出“秒杀店”,高产销率令传统品牌羡慕。戴成其坦言,过去唐狮做了很多年,最令人“纠结的地方”就是品牌形象。作为大众品牌,产品卖不贵。“赚不了多少,也可能会亏损,在生死之间挣扎。”

对于品牌设计,戴成其对宁波本地的一家特色面馆感触颇深,“跟普通的兰州拉面挨着,但能卖出35元~40元的价位。”他分析说,这家面馆找了一家创意公司策划,整个店面,从装修到碗、盘、筷,以及服务员的打扮,都具备很强的文化主题性,卖的不是面是“腔调”。

哲学常识范文4

关键词:行动者;主体;实践;动的天人合一;境界论

中图分类号:B1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4-0107-005

“出场学”的核心价值是如何确保理论的实践性、历史性、多样性和大众性。在这种理论视阈下,行动者不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拥有“武器的批判”的“具体的历史的人”。行动者能够结合当下以及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和突出问题,调整自己的思路,灵活运用“武器的批判”,走出文本中心主义的误区,消除教条化的研究方式,在实践中完善自身,改变“解释世界”的语词,进而加速“改变世界”的整体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出场学循环”的相关问题,“哲学的生命力并不是指他能够永恒同一地在场,而是要通过‘不断出场’才能‘秉持在场’;但是,每一次的出场又总是遭遇时空语境的变化,因此造成出场的差异性。出场与在场的循环,同一与差异的循环,永无休止。‘普遍在场’或‘永恒在场’的可能性不过是不断出场的持续性”[1]。结合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内容,行动者首先应当是追求完善人格的主体,行动者的出场路径仍然是如何迈出通向“成人之学”的稳健步伐。可以说,中国古典哲学中的行动者就是天人关系中的“人”,或是道德实践的主体。这一特殊文化中的主体如何解决“出场”问题,成为我们今天探讨行动者理论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一、动态视阈中的行动者

中国传统哲学的最大特色就是强调主体的道德实践。如果从“认识自己”与“认识大自然”的分际来看,中国传统哲学更看重前者。当我们讨论中国哲学的主体性问题时,会发现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围绕道德实践展开的,但学理层面的分类讨论必不可少。例如,讨论认识的主体性问题,即主体如何反映客体的能动性;人类社会中最常见的生活的主体性问题,也就是人类如何利用和转化自然界能量的能动性。这两方面都很重要,但是都将被纳入道德的主体性这一基本问题的框架,而所谓道德的主体性就是道德的自觉性,进一步讲就是人如何认识自己、他人以及整个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以道德范式囊括认识的主体性、生活的主体性是中国传统哲学整体观的一大特色。在这种异彩纷呈的理论架构中,“认识自己”已经被推及“认识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是“认识自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将“认识自己”视为首要问题,那么“自己”究竟是什么?不言而喻,“自己”是“人”。当“人”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不能完全界定清楚的时候,问题的解决途径就不是那么清楚明白了。因此,只有转换视角,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进而寻求答案。最佳的解释路径就是说明“人的特性”——社会性的问题。在《关于人的基本特性及其他》一文中对“人”的特性进行分析,指出:“当作人的特点、特性、特征,只是一个人的社会性——人是社会的动物,自然性、动物性等等不是人的特性。人是动物,不是植物、矿物,这是无疑的,人是什么一种动物,这就成为问题,几十万年直至资产阶级的费尔巴哈还解答不正确,之待马克思才正确地答复了这个问题。即说人,它只有一种基本特性——社会性,不应说它有两种基本特性:一是动物性,一是社会性,这样就不好了,就是二元论,实际就是唯心论。”[2]之所以讲“人的特性”,就是要区别于其他动物。人与其他动物的共同性就是自然性,这一点在生物学家那里得到了全面系统的论证。但是“人的特性”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异,确切地讲就是究竟什么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终依据。

新问题不断产生,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哪里呢?

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为现代人提供了一套整体的有机的新方法。之所以将它称为新方法,是因为它的思想方式与工业社会的问题发生了碰撞,激发了自身的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原先偏重于内省的天人合一逐渐让位给能够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动的天人合一”。在古代社会,“静的天人合一”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不仅牵扯到主体的反观与内证,更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纳入一个静态的解释结构,这样一来,主体的道德理性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成为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主体在完善自身的同时,也是在体认天道,这种体认工夫区别于西方近代的认识论。尽管体认工夫与认识论都承认主体的在场,但前者侧重于主体与天道的统一性,很少将主体视为与天道相对待的认识能力的源头。

张岱年先生曾经对比了“静的天人合一”和“动的天人合一”,认为前者是一种偏于内证的修养论,而后者则是强调行动过程的实践论。虽然修养论与实践论都是主体的存在方式和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但是二者的方法有着本质区别。他指出:“静的天人合一是在内心的修养上达到与天为一的境界;动的天人合一则是以行动实践来改造天然,使天成为适合于人的,而同时人亦适应天然,不失掉天然的乐趣。静的天人合一是个人的,是由精神的修养而达到一种神秘的宁静的谐和;动的天人合一则是社会的,是由物质的改造而达到一种实际的活动的协调。”[3]在中国古典哲学的众多流派中,宋明理学非常看重“静的天人合一”,在道德主体与天道之间搭建一条神秘的桥梁,将圣人之学阐发为内省内在的学问,将天道解释成抽象的道德原则,用一种融通天人的方法消弭了主体与天道之间的差异,为广大社会成员展示所谓“圣贤气象”,赋予圣贤教化普通民众的权力,勾勒了一套从普通民众经由圣贤以至于天道的图式。与静态的心性修养不同,“动的天人合一”要求开发主体与生俱来的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改变主体的存在状态。

“动的天人合一”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解读:

首先,人与天具有共同的属性,那就是“动”。这里所说的“动”不是杂乱无序的变动,而是“生生之德”的不断呈现。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生生”的意思是“进进”,就是说天道是永不停息的发展过程,而非静止不动的意义追加。宇宙是一团生机勃勃的力量,这股强大的力量贯穿一切具体事物,无论是人的精神世界,还是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山川河流。这种解读方式与西方哲学中的生命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人是动的,而不是静的。宋明理学在工夫论上讲究“主静”,把原本生机盎然、生动活泼的主体限制为静态的道德人。这种道德观念引来许多诟病。与此相反,以“动”作为主体的原初状态,自觉区别于“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惑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礼记·乐记》)的理论导向,从内外一如的角度论证自身的合理性:天道是永不停息的发展过程,人的自然属性也变动不已,那么人的德性必然是日新又新的。即便将性善设定为先验道德,也要以动态的“催熟”手段完成对它的复归,否则就只能永远停留在从概念到概念的转变,而不是潜移默化的实际变化。不惟如此,儒家将待人接物、处理亲疏远近的关系等具体事务放在一个非常高的位置,而空谈德性则被视为异端。

再者,人不再被囿于道德理想主义的美好设想,而是逐渐走出静态的农业社会的伦理框架,自觉投身于现代化建设的大潮流、大趋势和大手笔,服务社会,完善自身。传统社会中的家族伦理占据优位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与现代社会的行动者最为密切的除了家庭之外,还有社区、公司、社会以及现代化的国家。大环境的变化,促使人们不知不觉地改变了原先的宗法思维,以一种清爽的现代人的姿态,处理日新月异的变化。

最后,“动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应该加以重新解读。在原先盛行的“静的天人合一”的理论架构中,“合一”被解释为“一贯”,就是将孔子讲的“吾道一以贯之”扩充到天道、心性与礼制的整体性这一问题上,贯穿其中的是道德理想主义的整体观。观念形态的改变往往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投射。中国古典哲学经过现代科学的洗礼之后,焕发了新的生机,天人关系的解读也有了新意。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观点,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天,具有物质之天、主宰之天、命运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五层含义。[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之天与自然之天逐渐成为主导,而主宰之天、命运之天和义理之天早已黯然失色。在这种观念形态中,“动的天人合一”就变成人与天之间互动:天是整体,人是局部,人在天的变化之中。人要赢得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通过行动去改造物质之天和自然之天,克服人与天之间的矛盾,使天能够合乎人的整体利益和远大理想,进而达到天人之间相融无碍的境地。这个过程就是从勘天役物到天人和谐的必由之路。

二、“良知”促成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同一性

行动者在传统社会中扮演着勘天役物的主力军角色。勘天役物是人类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类在勘天役物的同时,也要学会乐天知命。在开采大自然提供的物质财富时,也要学会爱护大自然。这就牵涉到一个度:既要改变自然世界,又要避免毁坏自然世界。人类在开发大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自身的认知结构和审美意识。自然界原先的美妙情境被人类活动改变了,人化自然同样也能创造一种乐趣。保护自然与开发自然是人类告别史前时代的重要阶段,只有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人类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当我们告别农业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静态文明以后,“动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就浮现在面前。如果一定要从经典文本方面为这一理想寻找依据,那么《易传》所谓“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最具有说服力。在尚秉和看来,这两句话是对先天卦位与后天卦位的变化而发的,先天卦位的东南西北分别是离、乾、坤、坎,离为日,坎为月,乾为天,坤为地;后天卦位的东南西北分别是震、离、兑、坎,这一次序象征万物的生、壮、老、死。大致说来,“先天之象,天地日月,牝牡雌雄,二仪肇分,法象自然如此,虽天亦不能违。后天之象,震兑坎离,互兴迭废。时而生,时而壮,时而老病死。人如此,物亦如此,天地亦如此”[5]。在这种人与万物一体化的思维方式中,天地万物都统摄于道,人能够认识自然界的变化,但不能超越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人类的认知能力在当下无法全面把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却可以遵循它,实现二者的和谐共处。

此外,与人构成共同体的天地万物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从伦理层面来讲,具体的个人以自身为中心,强调自觉的内省与实践,即所谓“为己之学”,在自我完善的同时,改善周围的人际关系,改变所处的人化的自然环境。这种理论设定以伦理本位作为框架,有效地将个人塑造为行动者, 进而促成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互动。当然,这只是农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静态的和谐观念。它的历史局限性在于很难推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不过,它所强调的“合一”观念是承认差异性的,与混同万物的同一观念有着本质区别。张岱年先生区分了“合一”与“同一”,指出:“合一与同一不同,同一是二物相等,即二物只是一物。合一亦云统一,是二物相倚不离而成一整体,但虽成一整体,而仍有分别,仍不失其为二物。合一与对立亦相倚不离者,凡合一之二物皆有其对立,无对立则亦无所谓合一。”[6]结合物质之天、自然之天来讲,人与天是不同的,这才有了所谓“天人合一”的问题。同样的,既然认为人是有价值和意义的,那么与人能够“合一”或“统一”的天也应该有其价值和意义,否则就无法完成二者的“合一”或“统一”。

在道德的天平面前,行动者的唯一选择就是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成为一个真正的纯粹的人。现实生活中,行动者的道德是不完善的,需要以“天人合一”的统一性学说对其加以改造。长期以来,行动者的道德意识处于这样一种悖论:它意识到自己的道德是尚未完成的,需要进一步改造和提升;它又在实践中对道德意识进行了某种反思,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具体步骤和自身状态。黑格尔曾经对道德意识与它的道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认为道德之所以有未完成状态,是“因为有一个与道德相反对的感性和自然影响了它,感性和自然一方面混浊了道德本身使之不成纯粹的道德,一方面搞出一批义务来使道德意识在实际行为的具体事件中陷于困惑;因为,每一事件都是许多道德关系的一个辐集点,就像每一知觉对象都是包含许多属性的一个事物一样;而且既然特定的义务是目的,那么它就有一个内容,它的内容就是目的的一部分,因而道德就不纯粹”[7]。可以说,完成了的道德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呈现自身,但它永远是鞭策行动者前进的“反面教材”;而不纯粹的道德则能够在道德意识的主导下,不断朝向理想境地前进,直到完善自身。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道德的未完成性在张载那里得到了全面的论述。张载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纯善的,可是在现实世界中时常会面对恶的问题,为了走出这一解释困境,就必须将理论上的纯善与现实中的有善有恶加以区分。理论上的纯善其实是应然的,或者按照复性学说的思维方式来讲是本然的,有善有恶的状态则是实然的,是需要加以克服的。张载把理论上的纯善称为天地之性,把实际生活中的有善有恶视为气质之性的产物,气质之性受到天地之性的支配。只有克服气质之性,回归天地之性,才能使道德实现自身的完成性,否则,行动者的道德意识与道德的未完成性之间的鸿沟永远无法填平。

当行动者意识到了道德的未完成性必须在“天人合一”的理论框架中得到克服时,究竟选择“静的天人合一”还是“动的天人合一”就成为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如果延续宋明理学的路子走下去,继续强调“主静”,那么行动者将不再是真正的行动者,只能变成偏于内向的修行者,确切地说就是体验神秘世界的宗教徒。这与自身的定位是截然相反的。行动者承认主体的多元性以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通性。主体的多元性是指,当行动者认为自身是主体的时候,至少不能否认其他人是主体,至于人以外的世界暂时存而不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通性是指,走出主体与客体二元对待的认识论误区,重新以整体化的观念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梳理,尽管会遭遇许多形态各异的问题,但都能在气化的层面加以消融。正如先生对张载思想的解读,“天地之性,万人所同,如太虚然,理一也。气质之性,则起于成形之后,如太虚之有气,气有阴阳,有清浊。故气质之性,有贤愚善恶之不同,所谓分殊也。虽然,阴阳者,虽若相反而相成,故太虚演为阴阳,而阴阳得复归于太虚。至于气之清浊,人之贤愚善恶,则相反矣”[8],人与天地万物都是气化的产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人类社会的一切成员的殊相构成人的共相,这一点也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在于共相在什么情况下对殊相产生作用?这需要进一步探讨。

王龙溪对“至善”与“四句教”的解读成为解开最终谜团的钥匙。在他看来,王阳明的“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已经将道德的问题说透了,没有必要对它进行补充或者删减,但是从一般人的理解层面来讲,这四句话非常难以琢磨,需要以“至善”作为终极关怀对它进行解说。大致说来,“心之体”应该是灵明不昧的主宰,不能被任何事物遮蔽,不管是美好的事物,还是丑恶的事物。当“心之体”处于“无善无恶”的状态时,一切善恶的事物都能够被照出原形。既然讲到“心之体”,就要说明它的用。“意之动”就是“心之体”的用,于是出现了善恶的趋势。只有善于判别善恶的心力,才是真正的“良知”。克服邪恶,褒扬良善,才是真正的“格物”。如果将“四句教”贯通起来,就会发现它是讲行动者的道德实践。既然如此,那么行动者与气化的关系又是如何呢?王龙溪指出:“通天地万物一气耳,良知,气之灵也。生天地生万物,而灵气无乎不贯,是谓生生之易。此千圣之学脉也。我阳明先师慨世儒相沿之弊,首揭斯旨以教天下,将溯濂洛以达于邹鲁,盖深知学脉之有在于是也。”[9]在王龙溪的观念中,王阳明以气化作为天地万物赖以生存的根本,以良知作为行动者的应然状态,追溯程朱理学的源头,回归原始儒学的根基,勾勒出一条清晰的圣贤学脉,使得行动者能够在社会生活中体察到安身立命的最终道理。这就将理论导向了境界论,需要我们对它进行合理的分析与切实的把握。

三、超越主客体之间的二元对待

人的社会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实践层面的解答。人的社会性促使人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克服自身的缺陷,不断拓宽人的实践场域。从主体的角度来看,“感性的人的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决定性力量。客体不是被动的被任意塑造的对象,也不是主体想象出来的虚幻的事物。从主体的实践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其中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主体以认识对象作为中间环节对实存对象进行不断探索与改造,而实存对象则依赖物质的基本属性。认识对象与实存对象的统一,就构成客体的基本内容。在认识和改造客体的时候,主体不是单方向的施动者,同样也是受动者。客体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变动不居的。客体在主体的作用下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对主体施加了作用力。可以说,实践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是一种整体化的进程。

在这个整体化进程中,主体不是沉寂在自己构建的世界图式中的个体,而是处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的行动者。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人际关系的层峦叠嶂,更表现在社会结构与自然界之间的能量互动。传统的“主体-客体”与“主体-客体-主体”的解读方式已经无法准确把握社会结构与自然界之间的能量互动。即便追溯主体间性的解读方式,不过是对“人的社会属性”的深化理解,或者说是人类社会的进一步人格化。人类社会的成员,长期以来一直试图在统一的创造力的影响下逐渐完善所谓真正的人格化,因而采取了形式多样的联合。人类社会的联合必须围绕个中心展开,然而问题在于如何处理“中心之间的”力量,正如德日进指出的那样,“如果我们想有效地促进我们身上演化的进展的话,我们就必须从那些使智力圈活跃起来的各种心理互相作用形式中首先发现、抓住和发展天生的‘中心之间的’力量”[10]。这种人格化的展开,依旧是对人类自我中心的强化与拓展,还是不能有效处理社会结构与自然界的关系。

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境界论是说明行动者实存状态的最有效的理论范式。以熊十力先生晚年所作《乾坤衍》的主旨为例,原先的“成人之学”被上升到宇宙论的高度,人与天地万物成为互相流通的整体,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一元实体”。这里所说的“一元”已经不是认识论层面的一元论,而是生命哲学的“完整体”。他从人与乾坤的关系入手,指出:“人之生也,禀乾以成性,禀坤以成形。阴阳性异,而乾坤非两物。性异者,以其本是一元实体内部含载之复杂性故。非两物者,乾坤之实体是一故。吾人七尺之形,虽若独立体,实则与太空无量数诸天体乃至一切物,皆互相维系,互相流通,为一完整体。人之躯体如是,任何物质形体无不如是。”[11]从形体差异来看,人与其他事物有着明显的区别,这是“禀坤以成形”的结果;从人与其他事物都是“一元实体”的具体呈现来讲,任何复杂性和差异性都被一个共有的境界论的总相收拢,即便乾坤也是这个总相的展开。行动者不能超越这个“一元实体”,只能在具体实践中认识它,故而其他事物与行动者的关系不再是简约化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维系,相互流通”的有限性事物,它们共同接受“一元实体”的主宰。

在论述行动者与“一元实体”之间关系的同时,我们必须防止出现先验主义的误导与颠倒。在先验主义的思维方式中,先有作为抽象的行动者的概念,然后以这种概念去评判“具体的实践的人”,人为地在二者之间构成反差,从而以虚幻的概念来支配现实的问题,而不是以实践作为根本途径推动现实的转变。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这种错误的理论架构进行了评判,指出:“这一方法是:不是从对象本身去认识某一对象的特性,而是从对象的概念中逻辑地推导出这些特性。首先,从对象构成对象的概念;然后颠倒过来,用对象的映像即概念去衡量对象。这时,不是概念应当和对象相适应,而是对象应当和概念相适应了。”[12]毋庸讳言,面对出场问题时,行动者很容易被先验主义误导,以概念来约束对象,忽略了实践的优先性,陷入到从概念到概念的怪圈中,不可自拔。为了避免抽象方法论的失误,我们必须根除产生“颠倒”的根本原因,为行动者的顺利出场扫清障碍。

结 论

“出场学”视阈下的行动者,不再是认识论框架中的与客体相对立的主体,而是在“动的天人合一”观念主导下的活生生的人,同时又区别于从主体的道德意识去体认自然界变化的固有思维方式。行动者不仅面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更要处理“一元实体”呈(下转第100页)(上接第111页)现的复杂性,或者说是主体之外的其他事物是否可以被视为行动者的问题。在伦理观念中,个人可以被视为“为己之学”的出发点,以道德自觉性影响周围世界;但是在处理人类社会与自身之外的其他事物之间关系时,又要避免人类中心主义的荒诞臆想与狂妄自大,而应当从“相互维系,相互流通”的平常状态做好和谐工作,从而维护行动者的尊严。至于行动者能否顺利出场,这不仅取决于主体的体认工夫和主客体二元对待的强力何时退场,更取决于行动者在多大程度上认同了“一元实体”的功用。

参考文献:

[1]任平.创新时代的哲学探索——出场学视域中的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

[2].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83.

[3]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87-288.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1:55.

[5]尚秉和.周易尚氏学[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51.

[6]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89.

[7]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4.

[8].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82.

[9][明]王畿.王畿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348.

[10][法]德日进.人的现象[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211.

哲学常识范文5

9月3日上午,在成都太古里博舍酒店一栋别具一格的小木楼二楼,LEXUS雷克萨斯中国副总经理朱江以及团队,给大家分享了年轻豪华车雷克萨斯的品牌哲学以及2016年前8个月的市场情况。

两年前,从宝马到雷克萨斯,从德企到日企,从西方到东方,在经历了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品牌和企业后,朱江的汽车哲学价值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朱江说,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品牌和企业经营的价值观也是不一样的,以汽车行业为例,西方汽车企业更多遵循的是目标管理,即设定一个目标,整合各种资源去达成,而如雷克萨斯这样的日本汽车品牌,深受东方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表现出来的品牌气质是典型的东方哲学价值观,所有的目标和结果都是功到自然成。

“中国有句古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其背后的含义大概讲的是东方基础哲学价值观。”朱江甚至还认为,因为东西方在汽车哲学价值观的不同,才导致了汽车市场的品牌、设计、营销以及技术路线的差异化,以及路径和思维方式的不一样,例如,在未来汽车动力路径方面,西方汽车企业倡导纯电动,而丰田这样的日本汽车企业,则坚持氢燃料电池。

表面上看这两者的技术路径,都是为了实现终极目标零排放。其实,二者之间的哲学逻辑关系完全是不一样的,终极结果当然也不一样。纯电动解决了汽车零排放,但并没有解决电能和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而东方哲学讲的是轮回和循环,不仅要看尾气排放,还要看循环过程中的污染,氢是自然界存在最多的东西,氢燃料可起始于水又结束于水。水到水的过程,既是丰田追求的未来技术路线,也是东方汽车品牌的基础哲学的最好体现。

总之,造车以及汽车市场其实就是一场哲学问题的较量,没有对错,只有价值观的差异。

基于东方哲学价值观,丰田汽车提出了“年轮经营”理念,雷克萨斯在这一哲学观的帮助下,只用了短短27年时间,就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绩,2015年,雷克萨斯全球销量超过了65万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第四大豪华汽车品牌。

朱江说,作为最年轻的豪华汽车品牌,雷克萨斯在中国汽车市场也是渐入佳境。刚刚过去的8月,雷克萨斯销量达10828辆,实现了71.4%的同比增长,创下了雷克萨斯在华单月的历史新高,也是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第三次实现销量单月破万。前两次分别是2015年年底和今年7月。

今年1-8月份,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共销售67224辆,同比增长达35.7%,完成全年目标67%。今年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的目标是10万辆,按照目前的进展情况,最后四个月能轻松达成目标。

“追求销量不是雷克萨斯的唯一的目标,在提升销量和品牌的同时,让经销商能长久和可持续盈利,这才是我们做事的方向和方法,即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朱江说。

据了解,与其它豪华车品牌相比,雷克萨斯的经销商确实很幸福。截至今年8月,雷克萨斯经销商库存系数仅为0.5个月,而整个豪华车市场的平均库存是1.7个月。低库存带来的结果是经销商资金无压力,运营健康,盈利也很好。全国160家经销商对雷克萨斯越来越接近按需生产的目标非常满意。

雷克萨斯为什么能在今年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朱江分析认为,无论新车还是改款车,雷克萨斯产品生命力正是最旺盛的时候,主力车型全面发力,特别是ES和RX以及NX两款产品更是供不应求。前8个月,ES销量为28984辆,NX为19429辆,RX为10086辆。而今年推出的中期改款GS、IS以及RC,这三款车前8个月销量同比增长195%,达到去年同期的三倍。

对于雷克萨斯的产品和服务,朱江用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匠心,匠人精神和品质贯穿于雷克萨斯品牌的始终。中信出版社有一本书叫《服务就要做到极致》,这本书作者通过与日本一家雷克萨斯店员工交谈,书中纪录了他们质朴而感人的服务故事,很好地表达了雷克萨斯的服务匠心,揭示了日本的极致待客之道。

雷克萨斯在中国又是如何做营销的呢?朱江说,他特别喜欢“沁”字,雷克萨斯的所有营销行为都不是为营销而营销,也不急于求成,而是就用心去感受和服务用户,用价值观地推动品牌和产品以及服务落地。

哲学常识范文6

第一章 绪论

1.市场定义。深刻理解市场的含义。

2.市场营销定义。深刻理解市场营销含义。理解市场营销相关概念。

3.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了解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

4.市场营销学研究方法。理解市场营销学的各种研究方法。

5.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演进。深刻理解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等观念。

第二章 市场营销环境

1.市场营销环境概念。理解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及其构成,了解市场营销环境的特点。

2. 微观环境。 理解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

3. 宏观环境因素。深刻理解各宏观环境因素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

4. 环境的分析与营销对策。了解环境分析的一般方法。

第三章 消费者市场及购买行为分析

1.消费者市场。理解消费者市场的含义及其特点。

2.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刺激—反应模式”。

3.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外在因素。深刻理解文化、相关群体、家庭等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4.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在因素。深刻理解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经济等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5.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理解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参与者。深刻理解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主要步骤。

第四章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1. 市场细分。理解市场细分的概念及理论依据。深刻理解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

2.市场选择。理解目标市场的概念和市场覆盖模式。深刻理解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类型及选择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的条件。

3.市场定位战略。 理解市场定位的含义。深刻理解市场定位的方式和定位的步骤。了解市场定位战略类型。

第五章 竞争性市场营销战略

1.竞争者分析。了解竞争者与竞争者识别。理解竞争者的反应模式。

2.市场主导者战略 。理解扩大市场总量、保持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占有率战略。

3.市场挑战者战略。了解挑战战略类型。

4.市场跟随者战略。了解紧密跟随、距离跟随、选择跟随等战略。

5.市场补缺者。理解补缺基点的含义与特征,理解市场补缺者竞争战略选择。

第六章 产品策略

1.产品整体概念。深刻理解产品及产品整体概念。了解消费品的分类。

2.产品组合。深刻理解产品组合及其相关概念。理解产品组合决策。

3.产品生命周期。理解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及各阶段特征。深刻理解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营销策略。

4.新产品开发。理解新产品的概念及种类。深刻理解新产品开发的程序。

第七章 品牌与包装策略

1.品牌的基本概念。理解品牌的含义和作用。理解品牌与商标的区别。

2.品牌策略。深刻理解品牌设计原则。深刻理解品牌组合及其策略。

3.包装的基本概念。理解包装的含义、种类。

4. 包装策略。了解包装设计原则。深刻理解包装的几种策略。

第八章 价格策略

1.影响定价主要因素。深刻理解企业定价目标。理解影响企业定价的主要因素。

2.定价的一般方法。深刻理解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

3.定价的基本策略。深刻理解折扣策略、地区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新产品定价策略和组合定价策略。

第九章 分销策略

1.分销渠道的职能和类。理解分销渠道的含义与类型。了解分销渠道职能。

2.分销渠道策略。深刻理解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理解分销渠道的设计。

3.批发商与零售商。理解批发商的含义与类型。了解零售商店的类型。

第十章 促销策略

1.促销与促销组合。理解促销与促销组合的含义,深刻理解制定促销策略时应考虑的因素。了解促销的作用。

2.人员推销策略。理解人员推销的概念及特点。了解人员推销的形式、对象与策略

3.广告策略。理解广告的概念与种类。深刻理解广告媒体及其选择。理解广告的设计原则。

4.公共关系策略。了解公共关系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和工作程序。

5.营业推广(销售促进)策略 。理解销售促进(营业推广)的特点。深刻理解销售促进(营业推广)的方式。

二、考试题型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对错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满分150分。

三、参阅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