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两学一做交流研讨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两学一做交流研讨材料范文1
关键词:科学探究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科学教学要求教师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正确开展这些科学探究活动呢?我在多年的科学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方案。
作为一线的科学教师,时常有这样的困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其结果是探究活动无法收场;教师注重探究的指导,学生又缩手缩脚。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课前的活动方案的设计非常重要。教师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教材的编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活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几个方面。在我们的教学中并不是所有探究过程都要完成这几个方面。有时,只有部分内容适合科学探究,并且只涉及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过程。
如教学《叶和花》时,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专门研究叶子,让同学们采摘了很多叶子带到课堂
上,然后让他们自行研究、分类,最后还做了许多漂亮的叶贴画;第二课时专门研究花,将同学们带到学校附近的花园,让他们先自行研究,最后老师总结。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生熟悉的或能找到的事物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学生而言,他们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究。
二、正确处理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科学探究中要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探究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都应该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探究活动达到满意的效果。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什么都不管。课前,教师的准备要十分充分,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常见材料”时,材料的准备非常重要。课前,一方面教师积极准备了各类研究材料,另一方面布置学生收集了相关材料。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选择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组,让他们共同去探究。这样,学生拥有了大量的材料,又对材料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其探究活动就比较顺利有效,既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科
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放手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科学》的教学与传统的《自然》教学很大的区别在于:科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与教师的分工明显不同。比如:提出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提不出来,教师一着急就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该冷静地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实验不成功,教师不能立即去做给学生看,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动眼“看一看”,多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的表现会让我们去喝彩!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如:在教学《力在哪里》时,学生们通过弹棋子、扳手腕、打玻璃球等活动感觉到了力的存在。特别在扳手腕时,同学们兴趣高涨,老师顺势提出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内容,同学们很快就学会了。
当然,在多数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否则,总是探究不出什么结果,学生也会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四、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后的交流、讨论
学生实验的结束决不是探究活动的终止,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认真的交流、讨论。当然,这种研讨不是盲目的,是以探究过程为基础,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对形成的结论资源共享。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分组研讨与全班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即先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再由各实验小组汇报研讨结果,然后教师帮助汇总全班研讨的“信息”。教师应该让学生有足够的发言机会,不论他的发言正确与否,教师要认真倾听。小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有时难免会用不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刚刚接触的问题,这时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语言,根据学生语言去引导思维。
比如:我曾经听过《一柱香燃烧多长时间》一课,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结果每一组都测得了自己的时间,但是他们的结果基本不同。这时,老师问:“同样是28厘米的一段香,为什么用时各不相同呢?”随即,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最后终于知道:是由于误差而使他们的结果不同。
两学一做交流研讨材料范文2
关键词:科学;教学;探究
在教学中,根据科学课中所需要的材料,不但教师要充分地准备好,学生更应该准备好充分的材料。然后再根据探究的不同问题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小组上每个人在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共同去探究。
在探究中还要积极的合作,做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积累一些合作交流的经验。合作探究并不是争吵,要学会和他人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展现在同学们面前还要注重倾听同学们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养成互相接纳、赞赏、分享、互助、倾听的好习惯。
一、合理选择教材,伺机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教学中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形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材。另外,科学探究过程有七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例如:我在教学《磁铁的性质》一课时,我针对学生对磁铁的疑惑,让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猜想磁铁具有哪些秘密,之后我再根据学生的猜想,进行有选择地研究磁铁的性质,做到每个小组都有科研究的内容。试验后我再让每个小组的组长进行汇报,并说出自己的实验过程。经过这样的讨论、实验、交流,学生对磁铁的性质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活动,亲历、体验科学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区别,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比如:提出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该适时地把握机会,给学生适当的启发,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如果学生做实验时不成功,教师不能立即告诉学生问题的症结,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舍得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多动眼“看一看”,多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例如:我在教学《花》一课时,针对学生生活中对花的了解,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解剖,完成自己对花的认识、了解,并且知道不同的花,同一种花它们的结构虽然是一样的,但却又有不同的地方,这样他们就认识并了解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了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火花。
“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的表现会让我们去喝彩!”这就需要学生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体验成功的快乐。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质疑》一课时,教育学生要学会质疑,针对某些已经论证的结论要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并提出合理的质疑。我首先出示了一组“眼睛欺骗你”的图片,让学生去观察是不是与我们看到的事实一样。当学生借助一些工具发现原来自己的眼睛也会欺骗自己时都非常惊讶,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对实物的质疑精神。
三、在科学探究中教师要很好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同时还要充分地倾听学生的意见
科学探究是教师有组织的、有选择性的进行科学探究,不是盲目的,是有针对性、有目的的进行研究。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分组研讨与全班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即先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再由各实验小组汇报研讨结果,然后教师帮助汇总全班研讨的“信息”。教师应该让学生有足够的发言机会,不论他的发言正确与否,教师要认真倾听。由于小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在语言表达上难免会出现词不达意、用词不准确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去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语言表达,使之逐渐学会用合适的词语去表达完整的意思。
四、注重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外延性
大自然是一个奥妙无穷的世界,光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能满足他们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生时要适时地把握机会引导学生去认识和探究更广泛的大千世界。例如:我在教学《地球以外有生命吗》一文时,引导他们去主动地接触一些关于《宇宙的形成》方面的资料,让他们了解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只不过是浩浩宇宙中的一个小小的球体。在银河系中就有两千亿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在整个宇宙中又有无数个像银河系一样的星系。因此,除了地球上的智慧人类之外,其他星系上有像我们人类这样的智慧生物的可能性非常大,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去揭开这个人类一直困惑的秘密。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两学一做交流研讨材料范文3
一、提高教师对课程的认识
教师要根据《纲要》精神,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这为我园科学、合理使用该套教材指明了方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
(一)深入剖析《幼儿园建构式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领域安排不均衡。教材中的某些主题在前后设置上不够合理,比如大班下学期连续的三个主题《大自然的语言》、《从头到脚》、《动感天地》,它们的主题基调都偏向科学领域;单个主题中教学活动的领域安排也不够科学,比如小班下学期的主题《好伙伴》中,大多是体验情感、分享快乐的社会活动,艺术领域中的美术、音乐活动缺失。
2.领域内部不同类别活动不均衡。整体而言,语言活动中故事偏多,散文欣赏、看图讲述等内容偏少;音乐活动中歌唱教学偏多,节奏乐、音乐欣赏、舞蹈偏少;美术活动中偏重于绘画教学,美工造型、美术欣赏偏少;数学中对数量的感知较多,测量、统计、守恒(大小、面积、重量等守恒)方面的内容偏少。
3.学科领域特点和关键经验过于淡化。部分学科领域目标不明确,连贯性不强,在课程中有轻技能培养的现象。如语言活动主要以已有经验的交流、表述为主,看图讲述的技能较薄弱;美术活动更加关注构图、创意,忽略技能的练习和掌握。
4.部分领域知识经验零散,缺乏系统性。教材中某些系统性、递进性很强的学科并没有严格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如音乐、数学、美术等领域,在课程设置中出现了先难后易的现象,违背孩子的认知规律。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打击乐课程安排中存在的问题。在配器方面,小班鼓励幼儿用自然物、废旧材料替代乐器进行演奏比较适宜,但中、大班在乐器的选择方面并无明显的差异;小班打击乐《厨房的节奏》中涉及的节奏型比较复杂,中大班反而简单了;中班上、下学期的打击乐都是《加油干》,但是上学期要求分声部轮奏,下学期只要合奏,难度也明显降低。
5.教材中缺少当地乡土文化的教育。生活就是课堂,课堂就是生活,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教学素材。由于教材在编写时更多地考虑各个地区的通用性和可行性,势必缺少一些结合当地乡土文化的内容。
(二)客观分析在《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思考,忽略知识的系统性。教师在制定周计划时,往往只关注五大领域的均衡,对知识点的系统性、完整性思考较少。当发现主题中某一领域的活动偏多时,教师便会随意挑选其中一、两节;缺某一领域的活动时则到其他教材上寻找,补充进来的活动很可能与原主题的知识体系不相吻合。还有部分教师在选择教学活动时,会考虑材料的准备是否取材方便,活动的实施是否简单易行。一些难以准备,实施起来比较繁琐的活动就被剔除出教学计划。
2.活动顺序的安排比较随意,忽视幼儿的已有经验。我园教师的专业构成比较特殊,幼教专业毕业的教师12名,非幼教专业的教师16名,由于专业的限制,我园大部分班级仍然实行分科教学,造成了每周活动的安排顺序基本固定。年级组内教具的共享也造成一些活动顺序的安排是交错的。为了保证每周教学活动都涵盖五大领域,教师也会打乱教材中给出的参考顺序。
(三)有目的性地选择教材
1.预设主题的选择。教师根据本园实际及幼儿发展需要,有目的地选取课程中适宜的内容作为班级的预设主题。如:小班主题“快乐的六个宝”、“亲亲一家人”、“小小蛋儿把门开”等,中班主题“朋友见面真开心”、“红彤彤的年”、“我有多爱你”等,大班主题“开心一刻”、“不一样的我”、“走近小学”等,我们在分析后认为这些主题是我们孩子所感兴趣的内容,且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能使孩子积极主动地投入各项教学活动,并且在活动中获得经验的进一步提升和能力的提高。因而,把它们作为预设的主题活动。但是,有一些预设主题,如中班下学期的主题“我和空气做游戏”虽然是从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切入,在这个主题中孩子可以与气球、风车、肥皂泡尽情嬉戏,但是对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探究能力、理解能力较弱,很难获得有关的知识和经验的提升。此主题调整到大班上学期更为合适。
2.主题内容的选择。在选定了预设的主题后,我们再认真审视每个主题所包含的教学内容,从活动的价值大小、适宜的开展时机、适合的学习方式、领域的均衡性四个方面综合考虑,选取能贴近幼儿需要和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具体内容。
(1)分析活动的价值大小。对每个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分析,主要从发展能力、经验提升、目标达成三个方面来分析。
(2)选择适宜的开展时机。判断活动开展适宜的时机,主要以幼儿的兴趣、经验为依据。一般而言,观察、调动直观经验分享的活动安排在主题的前期,利用直观经验进行表达、表述的活动放在中期,总结性的活动放在主题的后期。
(3)思考适合的学习方式。《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和幼儿的学习特点,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等活动形式。考虑每个活动适宜在集体教学中还是区域活动、日常生活中进行。偏过程性的、幼儿有差异的,适合个别学习;偏结构性的,适合一起讨论分享的,需要教师梳理提升的,适合集体教学活动。
(4)考虑领域间的均衡。在领域均衡一块,教师应有更为长远的考虑。不必强求每周平衡,某一段时间内,可以是一个月,也可以是一个学期基本均衡即可。因而,在主题选择时,可以考虑前一个偏向于科学,下一个偏向于社会情感,教学活动也是如此。
(5)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带领教师分析教材,提高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能力。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开展“一课多研”活动,使教师从过多地关注教材逐步转变到关注幼儿已有经验和本身的发展水平,从关注教学效果到寻找教学规律,以理性的思考来评价、分析一个教学活动,把现代教育观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避免了观念和实践的脱节。
二、提高课程实施的科学性
(一)做好部分学科知识系统性的优化补充工作
针对教材中“部分学科领域特点和关键经验过于淡化”、“部分领域知识经验零散,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我们以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为蓝本,结合各年龄段领域目标对“建构式教材”部分领域进行分析,梳理出教材中原有的活动涵盖了哪些目标,还有哪些目标没有具体的教学活动可以落实,并寻找相应的教材或者通过其他途径予以弥补。
(二)尝试开发本土化活动方案,作为教材的补充
在使用好《幼儿园建构式课程》的同时,我园尝试进行本土化活动方案的开发,教师们已经设计出小班“我爱莲花”、中班“我爱园区”、大班“我爱苏州”三个活动方案。通过本土化课程的学习,使幼儿了解所生活地区的乡土地理、民风民俗、风土人情等,真正满足幼儿当下发展的需要,并为幼儿今后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三)依托园本教研,开展课程园本化的研讨交流
课程园本化研究的主体是教师,她们在课程园本化的研究中有实践有思考,有成功也有困惑,所以组织大家进行研讨交流能让他们彼此取长补短,相互启迪,获得更快的成长。我们通过园本教研,在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的带领下,以全园、分组交流的形式,开展了不同内容的研讨交流活动。此外,我们还不定期地组织全园性、姐妹园之间的交流、研讨活动,借助专家的引领促使研究不断深入。
三、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由于区域活动更能体现认同幼儿个体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需要的特点,因此,我们将“建构式课程”的主题活动内容有机地延伸到区域之中,这就能为幼儿的自主建构创造必要的有利条件。
(一)围绕主题目标,创设与目标相适应的区域
1.将主题教育目标分解为集体教育活动目标和区域活动目标。依据集体教育活动和区域活动不同的教育功能,我园教师将主题教育目标分解为集体教育活动目标和区域活动目标,制定了区域游戏周计划。
以中班主题《香香的蔬菜》为例,主题目标为:
(1)通过学习,知道几种常见的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
(2)体会蔬菜与人们的生活关系。
(3)通过各种感知觉去关注蔬菜的不同特点和作用,知道蔬菜有不同的味道和多种吃法,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分解后的区域活动的目标为:
(1)乐意参与区域活动,在看看、做做中知道几种常见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
(2)在情境化的游戏中,体会蔬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在剥一剥、闻一闻、做一做、尝一尝的亲自经历过程中,萌发喜欢品蔬菜的情感。
2.将主题性区域活动目标转化为各区域活动的发展目标,使各区域保持内在的联系。仍然以中班主题“香香的蔬菜”为例,图书区侧重于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制定的目标为:通过阅读有关蔬菜的图书,认识更多的蔬菜并了解其内部特征。美工区侧重于发展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制定的目标为:会用团、搓、压、剥的方法制作常见的蔬菜,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发展。角色区侧重于丰富社会生活经验,制定的目标为:通过菜场游戏,加深幼儿对蔬菜名称、外形的认识,真实感受菜场的买卖过程。生活区侧重于孩子的亲身体验,制定的目标为:通过剥一剥的游戏,锻炼幼儿的手部小肌肉群。在闻一闻、做一做、尝一尝的过程中,萌发对蔬菜的喜爱。
(二)将区域游戏与集体教学有机结合
1.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中集体教育的预习和预告。在开展主题活动前,教师可以在区域中投放相关材料,让幼儿先到区域活动中对材料进行操作感知。一是让幼儿积累直接经验,二是使教师更好地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和问题,以便生成、调整集体教育内容,或者在后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采用更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引导方式。
2.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中集体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能力存在差异,部分能力较弱的孩子无法在活动中及时达成目标。区域游戏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幼儿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弥补教学活动中的不足,真正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还有一些教学活动可挖掘的信息量很大,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部分知识点很难在二十分钟的教学活动中补充。如中班活动《美美和丑丑》讲到了毛毛虫变蝴蝶,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希望收集、分享一些小时候的样子和长大后的样子不一样的昆虫,孩子回家收集的资料就可以放入区域中,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视野。
3.一些适宜小组探究的活动直接在区域活动中完成。当今幼儿园教育由于传统教学理论的影响和教学条件的限制,集体教学和个别化教学两种教学组织形式运用较多,而对小组教学形式却涉足较少。小组合作学习与集体教学活动相比,强调学习的交往、互动与分享,有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小组教学形式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力,增强社交能力。
两学一做交流研讨材料范文4
请看两位科学教师执教《空气占据空间吗?》的教学片段:
教师甲:
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编排进行教学,在通过多媒体呈现“乌鸦喝水”的场景后问学生:为什么乌鸦可以喝到水?学生解释说是因为小石子使水面升高了,教师随即板书“占据空间”,然后问:空气可以占据空间吗?有的学生说可以,有的学生说不可以,教师没有正面评判,紧接着进行了以下环节的教学:
师:(出示了一个盛有半瓶水的塑料瓶、两根吸管、一块橡皮泥)同学们,聪明的乌鸦想办法使自己喝到了水。现在给你这几种材料,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你能想办法让瓶子里的水流出来吗?
生:把橡皮泥放进瓶子里的水中。
生:不行,橡皮泥太小了,放进去水也流不出来。
生:把一根吸管放入水中,用嘴对着吸管把水吸出来。
……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可似乎都没说到点子上,说的似乎与今天的教学内容不相关。教师的头上开始冒汗了,于是进行下面的教学:
师:看来我们要通过实验来找方法了,请你们先看大屏幕(大屏幕演示实验操作方法),然后我们来做这个实验,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实验要求。
生读实验要求。
师: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不知道学生明白了什么)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看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一边说,一边操作,对实验的过程进行了演示:先把两根吸管穿过橡皮泥,然后再把橡皮泥固定在瓶口,最后往其中一根吸管吹气,水就从另外一根吸管流出来了)。
师:看清楚了吗?
生:看清楚了。
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做一做,小组长动手做,其他同学观察就行了……
纵观以上教学片段,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把一个非常有趣的科学探究实验变成了机械的模仿实验。如果说,刚开始教师提出“空气可以占据空间吗”这个问题时,学生还兴趣盎然、充满了好奇心和动手欲望的话,那么后来学生已经慢慢失去了兴趣,加之只是少部分学生动手,其他学生冷眼观看,在后面的汇报讨论“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流出来”时,学生说不上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教师乙:
这是一位年轻的科学教师,她对实验材料进行了小调整。上课伊始,她先出示了两只塑料瓶,一只装满了水,一只装满了沙子,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占据空间”,紧接着出示一只空的塑料瓶,然后问学生“谁占据了这只瓶子的空间”?学生说是空气,教师说看不见空气占据空间,希望大家能够想办法,让老师“看”到空气也可以占据空间。
师: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瓶口套有气球的瓶子(气球嘴套在瓶口上),比一比哪位同学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气球吹大。然后把瓶子放在实验桌中间。
学生兴致盎然地吹气球,可是小脸憋得通红,也没能把气球吹起来。学生一个个很着急的样子。
师:能够把气球吹大吗?
生:不能。
师:想把气球吹大吗?
生:想。
师:那我们应该找一找气球吹不大的原因吧,只有找到原因,才可以对症下药啊。
(学生讨论为什么不能够把气球吹大的原因,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认为气球为什么吹不起来?
生:我们认为瓶子里有空气,所以无法把空气吹进气球里。要把瓶子里的空气赶出来才可以。
师:怎么赶呢?
生:在瓶子上扎个洞。
生:把瓶子下面剪掉。(手比划)
师:这个方法可以吗?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生:……
师:还有什么方法?
生:瓶子里的空间太小了,我们组认为找一个大一些的大瓶子,然后把气球放进去,可以吹起来。
……
(大部分的学生都赞成在瓶子上扎洞,教师为每组提供了锥子并强调了安全,认为用大瓶子可以把气球吹起来的小组,教师也为他们提供了大瓶子。)
由于学生既动了手,又动了脑,教师没有任何讲解,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从以上两个教学片段我们不难看出,两位教师是否真正把科学探究落到了实处。笔者认为,把科学探究落到实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充分放手,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科学探究不应该以下课铃声作为探究的终结,而应该把学生的探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做中思考,然后在思考的基础上再做实验,这样的过程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螺旋式的提升。
2.全员参与,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
合作,不是少数人做多数人看,而是所有人都主动、积极参与的一种状态。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该强调小组内成员既要独立又要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智,不让小组的一个学生掉队。
两学一做交流研讨材料范文5
一、实施探究性生物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这一基本理念道出了实施探究性生物教学的重要性。这些探究性活动要求教师要尽快转变观念,转变教法,投身于新课改的教研教学活动中去。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说说讲讲练练就是授课”的观念及做法。探究性教学也要求学生一改过去的只是听一听。记一记,练一练的简单僵化过程,要求学生要设计实验方案,假设猜想可能的结论。动手操作、观察,总结得出科学的结论,这个过程改变了学生的被动学习,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二、实施探究性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障碍。
虽然新课改在我国已实行多年,但教学中,特别是探究性活动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1.因实验设备、设施、材料不具备而变探究活动为“说验”;2.教师因实验活动准备麻烦,需时间、精力变实验为“说验”;3.会考的指挥棒促使教师少做活动,多让学生死记硬背结论得高分。这些不注重过程,重结论、分数的行为仍为探究性教学的强势障碍。
三、实施探究性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
1.树立新的教学观及学生观。如《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我并不是简单地借助教材上几个简单的图片让学生观看说出结论,而是通过多媒体充分选择说明意义的图片让学生边观察边讨论得出结论。我改变教材给出特征的顺序:先给出杨树、小草、鸡、老虎等生物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让学生观察到生物具有生长的特征:再播放出一组蒲公英种子随风飘飞落地后萌发生长的过程,鱼在水中体外受精及受精后的发育过程,让学生观察、总结出生物有繁殖的特征等。
2.恰当利用多媒体、标本、挂图、模型等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结论”的主动探究性学习方法。如探究“鱼的外形是否有利于克服在水中运动的阻力”时,我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鱼、河蚌”在水中运动赛跑的情境,然后出示了一组各种鱼在水中游,让学生观察、思考得出“流线形的体型”有利于鱼在水中运动的结论。
3.在探究实验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获得绪果。有些结论教师讲多少遍学生记不住,但动手自己做一次结果就像刻在了脑海中。如在学生动手学会使用显微镜后,到底先使用低倍镜还是高倍镜,往届我不反复强调学生记不住,这次我改变了一个形式,让学生自己探究用高倍镜还是低倍镜观察装片,哪一个易找到观察点,且观察清楚,学生动手一做,一对比,结论不再需我强调。
4.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开展生物课外活动,一方面能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可延伸教材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在学习了《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观察树上的瘤都长在什么地方?结合本节知识思考瘤是怎样形成的。容易发现树瘤长在树皮损伤的上方,因筛管向下运输的有机营养在受伤处上方堆积形成的。
两学一做交流研讨材料范文6
一、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基于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册教材包含“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部分内容。
“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一共三个单元的内容。第一、二单元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第四单元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包含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形与几何”包括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统计与概率”部分,教材安排了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实践与综合应用”部分,教材先是结合小数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然后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字的有规律排列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对教材的理解
1.本册教材的知识结构。
2.本册教材的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每个单元都由“主题图―例题―做一做―课后练习”四部分组成,其中“主题图”突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充分展示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例题”以人物对话展开,增强了问题的开放性和探索性。“做一做”的内容便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有利于检验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情况。“课后练习”的弹性设计,既注意教材的普遍适应性,又为学生提供了有差异发展的可能性。
3.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另外,教材还突出了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除法,这两部分的计算教学,知识容量大,具体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它们既是本册的教学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教材在编排上与以往教材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生活情景出现在计算教学中。这也突现出计算教学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计算教学需要情景吗。
计算教学需要情景吗?这是困扰许多教师的问题。需要我们冷静地思考。计算教学比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抽象,不容易掌握。新教材对计算教学的编排体例进行了改革。它完全打破了以往的格局。它把计算教学和应用数学相结合,这样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可以顺理成章地呈现四则运算的顺序原理。对于学生来说虽然计算知识抽象,但熟悉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学起来又有“路子”可走。因为它不存在理解的问题,学生可以毫不费力地去诠释计算的顺序。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教材第一单元例1的教学。学生结合这一情景,很自然的就能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旧教材枯燥的计算算理是他们所不喜欢的,而实验教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图以及熟悉的生活情景,很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有了情景,计算式题才会焕发新的生命力,才会体现计算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只有在情景中,才会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提出数学问题。
然而,计算教学的情景不是随便乱用,只有创设相当合适的教学情景,才会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如果创设的教学情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或者情景的数学价值不大,学生便有可能毫无目的地发散出去。所以计算教学情景的创设必须是有现实意义的,是有生活价值的。一个好的计算情景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性和地域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第二个问题: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如何统一。
在计算教学中,如何做到既体现算法多样化,又实现算法的优化,一直是令很多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种种计算教学案例表明,算法多样化不是教学追求的目的,它的实质是通过算法多样化这一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在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有效学习活动中开发创新潜能;而其目的是通过交流,寻求最简捷、最容易、最适合的算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做到“多中选优,择优而用”。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没有聚焦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由此可见,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是一对矛盾,只有二者和谐统一,才能从“量”和“质”两个层面发展学生的思维。一般情况下,计算总有一个最基本的算法。在算法多样化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比较、评价,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算法。
(2)改进简易方程的教学安排,加强了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册教材的简易方程单元是小学阶段正式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变化,但在具体内容的编排上有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生动直观地呈现解方程的原理。小学阶段教学解简易方程,方程变形的主要依据是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这样的教学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因而更易于理解,但是却不易于中学的教学衔接,到中学还需要重新学习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理解方程。正因为这个缘故,教材引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我们要在教学时因势利导强化学生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使学生知道它的优点:不仅可以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而且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3)调整简易方程单元的教学内容,突现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本册教材暂不出现形如a-x=b和a÷x=b的简易方程。也就是以往我们求“减数、除数”的方程,因为它们不利于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三、对教学过程的实施建议
1.教学建议。
(1)学生探索出的性质、法则、规律等应及时总结,并最好以文字的形式让学生加以记忆。
(2)充分利用好教材中“小精灵”等提示语。
(3)对“数学广角”、“实践活动”等教学内容要突出其数学性,不要只顾及表面活动等而忽略了本质。
(4)重视与以往教材变化的地方,多用心思及时改变我们的教学。同时,对前几册本套教材的已学知识,学生掌握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
2.评价建议。
(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学习的过程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也要重视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对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平时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利用“推迟判断”的方法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给“学困生”二次答卷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
(3)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否与他人合作;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决;是否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等。
(4)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如:书面考试、口试、课堂观察、作业分析。
(5)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实践活动材料。如教学观察物体这一单元,教师可以利用书后的方格纸组织学生参与从某个方位观察物体成像的设计。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日常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在应用过程中,教师要选对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