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范文1

在三峡这个狭长的峡谷和两岸的深山丛林之中,保存了丰富多采的古代神话。三峡奇特的山川、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浓烈的巫术氛围,丰富的巴楚文化,使它得以成为古代神话生成、留存的肥沃土壤:成为孕育古代神话的摇篮。在这些神话中,我们也能一瞥三峡原始初民的心理状态和原逻辑思维。

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恩思特・卡西尔曾经说过:“在人类文化的所有现象中,神话和宗教是最难相容于纯粹逻辑分析的了。神话乍一看似乎只是一团混沌――大堆不定型的语无伦次的概念。要寻找这些观念的‘理由’似乎是徒劳无益枉费心机的。如果说神话有什么特性的话,那就是:它是‘莫名其妙的’。”的确,三峡神话是三峡初民们自鸿蒙初开时缓慢而自发地生长出来的原始文化和精神蓓营,从现代逻辑思维的角度来看这些神话,难免会让我们感觉到它的荒诞和非逻辑性。

那么,抛弃现代的逻辑立足点,从原始初民的角度出发,从三峡神话中是否能得到原始思维的逻辑或者是特征?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应当承认原始思维是有着与现代思维决然不同的特征。原始思维其实是一种心理思维,它是初民主体生来具备的。原始思维靠“感性直解”来把握对象的基础阶段,初民们凭借其“心”的外化形式即“感觉、知觉、表象、记忆、幻觉、情绪、欲望、体验、意志、‘信仰’等等,对外物进行直感,即直接感受。在这个意义上,原始思维可以简单地称之为‘直感思维’。”“感性直解”是原始思维的根基。而这种感性直解是通过“象”来作为原始思维运作的基本筹码,表现在原始思维的特征上即为形象性。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这种原始思维的形象性特征是如何体现在三峡神话传说中的。究其根本,是因为这些丰富多彩的三峡神话是由各种各样的具象系列组合而成,所以,神话可以说是被形象化的神话。在三峡神话中,任何抽象的或具体的观念事物都是通过具象表现出来的。

比如说在三峡地区流传的《洛雨射日》的神话。说的是古时候玉皇大帝见世人繁衍剧增,一气之下放出十二个太阳。红彤彤的像十二团火,烤枯了世上的树木,烤干了河水,烤的人整寨子整寨子的死。这时,土家人出了一个名叫洛雨的能人,力大无比。洛雨见太阳作恶,就背上了桃树弓,爬上了马桑树梢,张弓搭箭对着天上的太阳一箭箭的射落了十二个太阳,剩下的两个太阳见势不妙,跪下来向洛雨求饶。洛雨于是叫两个太阳结拜成兄妹轮流出来照看世间。妹妹走白天叫太阳,哥哥走夜晚叫月亮。但是妹妹说自己一出来世人就盯着她看,洛雨就给了她一包绣花针,叫她谁看就刺谁的眼睛。从此,人们就不敢盯着太阳看了。

太阳与月亮的运动,对原始人来说是抽象的和不可理解的:太阳和月亮为什么一早一晚的出来,人们为什么害怕看太阳光?对于这些疑问,脱离开具体的事物,太阳与月亮的运动是原始人没法理解和表达的。于是,一方面在三峡地区的神话中,太阳与月亮变成了兄妹,太阳月亮此落彼出正是因为太阳与月亮两兄妹轮流出现的缘故。另一方面,由于原始初民对太阳的敬畏,所以在他们眼里,太阳既神秘又拥有刺瞎人眼睛的能力,而这种能力被形象化成了一把绣花针。所以三峡地区的楚人十分崇拜太阳并有“东向拜日”的习俗。

同时,对于原始人来说,四季变化也是比较抽象的,必须借助“象”来说明。我们还是再次通过神话传说来说明。在三峡地区对天地万物的解释性神话中,有一个名叫《年的传说》的神话讲的是四季变幻的“不可捉摸”,它把“年”比喻成了一个怪兽,虎为头令人战战兢兢,羊为腰又温驯随和,牛为尾也敦厚勤劳。在这则神话故事中,三峡初民们形象的向我们展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因为自然条件的恶劣,生产力的不发达,对自然的认识不足,初民们不了解风雨雷电发生的原因,不明白四季交替的变化,不懂得为什么四季的交替会带来气候的变化,所以,初民们只好用虎来表示冬夏气候的恶劣,用牛和羊来表示春秋气候的宜人和适应生产的需要。在这里既形象,一目了然,又传达了某些集体的经验。

另外,土家族的“洪水朝天”的神话也无疑表现了原始思维的这种特性。传说很久以前,大地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对孪生兄妹,哥哥种地砍柴,打猎捕鱼;妹妹织布纺纱,种菜养花。兄妹在门前种了一棵葫芦,精心照料,葫芦越长越大。玉帝见到人间莺歌燕舞,赛过天堂,便嫉妒降旨水淹大地。洪水一直涨齐天高,人类毁灭了。伏羲兄妹钻进葫芦里,不知在水上漂了多少时间,洪水渐渐退了露出大地,为了延续人类,兄妹两人成了亲。成亲百日后生下一个肉球,兄妹二人将肉球砍碎,和着沙子、泥土洒向四面八方,第二天早上,世界又有了人类。

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母系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群居生活的情景,也是口头流传下来的原始部落生活点滴,可见对道德的尊奉和对天命的顺从在神话故事中是相互渗透并存的。同时,神话里形象的表明了人类的来源,尽管由于三峡初民们认识上的缺陷与不足,这个肉球看起来更象是卵而不是正常的人类。而这一切也正是源于初民们是用“心”来感受和理解他们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用他们独特的理解和方式来作用于万事万物。另外,在三峡地区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中都出现了一个葫芦的意象,这种意象对于流行生殖崇拜的初民们来说显然含有一种隐喻的功能。

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范文2

一、《咏柳》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关于作者:贺知章 字季真,号四明狂客,主要擅长写绝句。另外一首《回乡偶书》也广为流传。

2、这首《咏柳》是一首咏物的诗,通过对于柳树的描写,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3、相关考题

(1)本诗中妆的意思是_________(打扮),丝绦________(用丝编成的绳带)

(2)本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设问)的修辞方法。

(3)诗人把(春风)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二、《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一个乐府古题。李白用了这个题目所以叫“古朗月行”,但李白并没有袭旧,而是自成以风格。尤其是前四句,通过简单的文字写出了儿童对于月亮懵懂的认识。

2、李白是我国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同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3、相关考题。

(1) “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古朗月行)和(静夜思)

(2)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3)诗中(又疑瑶台镜)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三、《锄禾》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又叫《悯农》,作者唐代诗人李绅。《悯农》共两首,这是其一。诗的重点是写农民的辛苦,并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2、相关考题

(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农民)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歌表达了对农民(敬重与同情),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四、《悯农》其二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译文:春天中下一粒种子,秋季能收万颗粮食,全国都没有闲置的土地,但仍然有农民饿死。

很多学生,直译这首诗是没有问题的。但农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既然收了那么多粮食,为什么还会有农民饿死呢?这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造成的悲剧。

2、相关考题

(1)《悯农》二比《悯农》一更加深刻,对农民的辛劳及悲惨命运做了真实的描写,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

(2)诗中第(1)句写春种,第(2)句写秋收。春华秋实概括了(农民)生产粮食的(辛苦)。“一粒粟” 和“万颗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农民劳动(创造的巨大财富)。

五、《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作者:王之涣 字季凌。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2、重点词语解释:

(1)鹳雀楼:是在现在山西省永济市西南,因为经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在上面栖息而得名。

(2)依:傍着 尽:消失 穷:达到极点 更:再。

3、相关考题。

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范文3

1、掌握查找资料、应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2、欣赏文学作品,了解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的文化内涵,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语文素养。

(二)活动步骤

一、资料收集

收集时间为四星期。学生分为六组,每组分别按主题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第一组收集有关月亮的词语,并了解月亮的名称、别号;

(2)第二组收集有关月亮的诗词,感悟中国文学中描写月亮的诗词的情韵;

(3)第三组收集有关月亮的散文,品读咏月的美词佳句;

(4)第四组收集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感受神话传说中古人对月亮寄予的深情;

(5)第五组收集有关月亮的歌曲,聆听赞月的歌声,用歌唱的方法寄托对月的情思;

(6)第六组收集有关月亮的图片,从色彩、构图和意境上直接感知月亮的美姿;

二、资料共享

1、每组将所收集到的资料列出专题,装在资料袋里,并加以命名,如(1)“晶莹的月词语”(2)“清秀的月诗词”(3)“芳香的月散文”(4)“浪漫的月传说”(5)“逍遥的月歌声”(6)“多彩的月图画”;

2、小组交流时间为一周,组与组之间互相交流心得,小组合作交流、协作学习、资源共享、提出建议,学生课下对资料袋再进行整理。

三、交流汇报

课堂展示成果两节课,分六组进行,小组互相补充、探究、质疑。

1、负责收集图片组的学生任务:一是装饰黑板,黑板正中写上美术字:“明月千里寄相思”,黑板的右上方画一轮散着清辉的满月。二是在教室后面布置一个画展,将收集的图片装饰后展出来,展板上写上“起舞弄清影”。通过教室布置,为汇报课营造氛围。评出“月光画家”。

2、歌声导入。播放《水调歌头・中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3、每个主题都由学生自己主持:

(1)词语比拼,评出“月词脱口秀”;

(2)故事比赛,评出“月亮故事王”;

(3)诗词赏析。看谁背出关于月的诗词多,通过朗诵,看谁读得有节奏、有情感,通过赏析,看谁能品出诗的韵味,并评出“月亮诗人”;

(4)歌声荡漾,评出“月亮美声家”;

(5)对月抒怀,在看了月画、赏了月诗、听了月歌之后,你想对月亮说点儿什么?请你尽情地抒写自己的感悟。要求:想象奇特、有新意;富有创造精神。从语言、内容、意境等方面评出“月光才子”;

(6)全体同学伴随VCD共同演唱《明月千里寄相思》。

(三)活动反思

(1)此活动主题渗透了课程综合化思想;

(2)为文学欣赏和写作提供了平台;

(3)学习过程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热点综述

文学是人学,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情感。文学给中学生打开了认识人生和自然的大门,展示了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文学教育重在“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同学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重在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重在文学素质的积累养成,重在陶冶情操、健全人性。

中考所考查的文学作品阅读,其实主要不是在考“文学”,多种现实因素在淡化着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文学”意味。基于此,我们大可不必将文学作品阅读过于理论化、浪漫化、神秘化甚至玄虚化。中考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与其说是考“文学修养”“文化底蕴”,不如说是考“思维意识”―――再说得透彻些,是以“文学”为依托,考查学生调动必备的语文知识、原理,沿着科学的思维路径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于文学作品(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的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明确的写作目标。但是,作文题目中大都会提到让学生“自选文体”,这为同学们充分发挥文学才能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实际上,每年中考作文的优秀作品中,诗歌、散文、小小说、戏剧文体的文章屡见不鲜。

新闻盘点

关键词一:巴金逝世

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中国现当代文坛巨匠、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人民作家巴金先生在上海去世,噩耗传来,文学界几代作家无不深情地怀念他。

巴老是一代文学巨匠,是名符其实的人民作家,是中国文学界的骄傲。巴老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紧跟时代,追求真理,创作勤奋,著作等身。他以自己的人品文品,确立了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他的文学成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创作思想和人生道路,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探求真理的历程。

关键词二: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获得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对他的评语是:他小说里的人物揭示了闲聊中的深刻,带人们进入压抑的空间。

关键词三:“Q版”文学

从起初的“大话”“水煮”,到如今的“Q版”,一些文学名著不断被拿来戏谑、调侃,并愈演愈烈,几乎成为当代青年人的一种阅读时尚。面对这些被“大话”“水煮”“Q版”后的作品,一些专家学者分析了这个流行之风背后的实质和原因,并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范文4

一、探索奥妙,心中有数

要写月球就得了解月球,唯有如此,才能下笔如有神。同学们不妨通过学习和探究诸如月球的起源、地质的构造、月相、月食、潮汐、人类登月、月球的开发等问题,了解其基本现象,感知了大自然的无穷奥妙。这样,才能让自我的想象更加合理、充实,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要对月球文化作深入细致的查阅。可以听一听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读一读咏月的诗赋,唱一唱借月抒怀的歌曲,猜一猜与月有关的谜语等,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究中,一定会有独特的发现与感受。

二、融入时空,奇思妙想

想象要丰富,就要把事物融入广袤的时空之中。即将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聚合于自己的视野之中,把在不同的位置上的同一事物联系起来。如以“月球”为话题的作文,同学们可由古代人们对月球的探索想到现代人们对月球的探索;由中国的咏月诗篇想到贝多芬的《月光曲》。除此之外,还要利用事物间相通、相近或相反的关系展开想象。如可由月光想到光明,在相似联想之中创造出新的形象;可由月的阴晴圆缺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利用对比联想,升华文章题旨;可由明月想到家乡或亲人,以相关联想的方法来扩展文章内容;可由现在推测未来,由已知推断未知,以推测联想的方式来丰富文章内容。同学们只有融入时空,多方联想,才能做到文若泉涌,涉笔成趣!

三、歌咏月球,妙笔生花

月球奥秘的解说,月球文化的阐释,月球未来的展望……我们的目光永远追随着那让人遐想万千的月亮,深情的赞美是它永恒的主题。无论是编造一个关于月球的故事,或者是对它作生动的说明,还是对它抒发自我的真情与感悟,最好围绕这一主题来展开。只有这样,才能使想象更加合情合理。同学们可以写童话、寓言等不同文体的文章,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得文章生动形象起来。在结构的安排上,可以传承前人或明或暗的表达技巧以及布局谋篇的独具匠心,力求构思新颖别致,符合时代特点,让月球在你的笔下放出夺目的光彩!

【例文】

月宫一日游

湖北松滋市南海中学

覃冬杰

翻开日历,现在已是2020年了。

随着时光的飞逝,我们居住的地球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类已经开始重视环境,并利用日趋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美化环境;人类用环保型飞机代替人工撒种,使世界陆地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0%以上;沙尘暴已成为过去,土地沙化也成了难得一见的奇迹;就连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也成了一片热带雨林……现在,地球上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近乎于上帝耶和华的“伊甸园”了。

现在,我作为一名博士,为了完成最新的论文《月球》,向世界航天总公司提出登月的申请,很快就被批准了。

我在助手的陪同下,乘着世界最先进的“太空五号”飞船,在50分钟内登上了月球。

我踏上这片土地,不觉惊讶人类的本领为何如此之大――因交通便利,人类已把不需任何养料的人造植物、动物移植到了月球上,现在的月球可以作为第二个地球了,但因地球的变化,人类已不需要移民了。

我和助手借着探测仪走去,不觉来到了一座巍峨的宫殿前,门顶题写着“广寒宫”三个大字。看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奶奶给我讲过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正当我沉浸在回忆中时,门“吱呀”一声开了,走出一位怀抱玉兔的美丽绝伦的仙女,这不正是嫦娥仙子!她引导着我们进入了广寒宫。广寒宫真是一座美丽的宫殿,洞口挂着很多银色冰帘,颇有诗情画意。进入广寒宫,只见两旁的冰壁上呈现出各式各样的雕纹:有百花齐放,有飞禽走兽……这些鬼斧神工的天然壁画,是冰雪凝结、融水逐渐侵蚀而成的。我不得不惊叹自然造化的神妙。

接着,嫦娥仙子热情地款待了我们,丰盛的菜肴都是地球上所没有的,像什么“明月独悬”、“朗朗乾坤”等,都让人回味无穷。

她还带领我们游遍了月球奇观。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月球金字塔”了,其构造和地球上的金字塔别无两样,但规模却宏大得多。要知道,这可是现代社会的最高技术都造不出来的呀!我真怀疑这是不是“月球人”建造的。

我们有说有笑地游玩着,听嫦娥仙子绘声绘色地描述着,不觉已过了大半日。我偶然看了看表,我们来到月球已经十多个小时了。助手催促着我:“博士,该回去了。”我好生留恋这里,但时间过长,我不得不回去了。

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嫦娥仙子,带着好心情回到了地球。不用说,我的这篇论文一定完成得很棒!

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范文5

近日,科学期刊《自然》刊登了月球起源的新观点,指出远古时期地球存在两个月亮,它们发生了低速撞击,最终形成了现在看到的月球。这一观点解释了为什么月球正反两面地貌、矿物分布的明显不同,这个观点是由美国加州大学艾瑞克·阿斯帕(Erik Asphaug)和瑞士伯恩大学马丁·彻奇希(Martin Jutzi)共同提出的。

“如苹果派砸向人脸慢慢化开”

关于月球的起源,很多学者认同“撞击说”,即地球早期受到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撞击碎片散落在太空中,最终形成了月球。而最新的观点认为当时的撞击产生了一大一小两个月球,它们的体积比是3:1,质量比则为25:1。它们一起围绕地球旋转,却在45亿年前发生了“追尾”事件,融合成现在看到的月球。

艾瑞克认为,这“一大一小、一老一少”两个月亮在同一轨道运行了数千万年,由于小月亮处于拉格朗日点(受两大物体引力作用下,能使小月亮稳定运行),两个月亮一直“相安无事”。可是当大月亮的轨道离地球足够远,不稳定状态产生,最终导致小月亮撞上大月亮,并融合到大月亮里。

通过计算机数据模拟,艾瑞克认为两个月亮相互靠近的速度约为8000千米/时,这对于天体撞击是个很慢的速度,产生的热量不足以使岩石融化,而是“如苹果派砸向人脸慢慢化开”。其结果是小月亮消失了,而大月亮体积增加了3%,终于形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畸形月亮”。

为什么说月亮是“畸形”的呢?因为月球表面极不对称:近地端地势平坦,且富含磷、稀土等元素;而远地端高原山峦密布,据测量,远地端海拔高出平均水平1900米。

艾瑞克认为这正是由于两个月亮相撞产生的:当时小月亮撞上大月亮的背面,大部分的物质留在其表面上,这些物质就构成了今天月球背面的高地。同时撞击还压扁了位于月球表面之下的地层,将大量的钾、磷和稀土等元素推向了月球的正面,所以今天的月球矿产分布才如此不平均。

“双月”理论需实地证实

“双月”理论一经提出,引来很多关注,除了认为这是一个新颖的改良版月球形成说之外,也有质疑之声。网上就有天好者表示怀疑,认为月球不是气态或液态的星球,而是一个内部不存在液态岩浆活动的死亡星球,其实就是一块圆圆的固态大石头,这样的两块大石头相撞,不论冲击力大还是小,都不可能恰到好处地合并成一个圆圆的完整的新月亮。

对此,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王俊杰表示,现阶段对这个观点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天文学理论可以是假设、假想,但是要证实还要靠实地观测结果。这个新理论的提出,为将来探月工作提供了一个目标,为了证实这个理论,可能专门设计某种仪器,来检测其真实性,比如月球是否真发生过剧烈撞击。

如果真的发生过“双月相撞”,在月球内部应该存在撞击痕迹,这是验证其相撞真实性的关键。王俊杰举了一个例子,以前一直没有小行星撞击地球致使恐龙灭绝的证据,直到在墨西哥找到了巨大的陨石坑,通过科学验证,证实撞击发生在6000~7000万年前,而恐龙正是在6500万年前灭绝,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恐龙灭绝的原因。而“双月”理论要得到证实也需找到类似的证据,比如预测在月球某处有何种特征,再通过探月计划去验证。

作为这一理论的提出者,艾瑞克认为实地验证也很关键,美国宇航局(NASA)将在9月8日开始新的探月计划,届时会有两个航天器加入月球研究,分析月壳结构并带回月球远端的样本,这些都将为今后验证“双月”理论提供帮助。

月影重重,可否再现

作为离地球最近的星体,月球一直备受科学家和天好者的关注,也曾产生过“两个月亮”的设想。在村上春树的小说《1Q84》中就有“一旦踏入虚拟世界,天上会出现两个月亮”的情节。而网上更是多次流传“某日,火星离地球很近,将会呈现最明亮的样子,用肉眼来看,它会像月亮那么大,如同天上有两个月亮一样”这样的传闻。不过实际上两个月亮的奇观并未如期来临。

为此,天文学家曾多次辟谣,表示地球处于太阳与火星之间时,火星离地球比较近,也是最亮的,但是看起来仍与月亮相差甚远,就像是月亮旁边的小黑点,因此不可能出现“两个月亮”的视觉效果。

既然远古可能存在的小月亮早已消失,“火星伴月”的传闻也属子虚乌有,那么在未来是否会出现两个月亮的景观呢?

其实如果不考虑月亮的视觉效果,而只考虑其围绕地球转动这一点,那么第二个月亮已经被发现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院王思潮研究员认为,现在已经证实除了月球以外,还有一个小天体围绕地球转动,只是它很小,肉眼无法观测到。而且这个小天体的运行轨道也不像月球那样呈圆形,而是离地球时近时远,类似马鞍形,这种奇异轨道的成因还有待探索。

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范文6

1.“有序”和“开放”

现代课堂教学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以学生为本”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以学生学为本”,第二层含义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发展为本”则是归宿和目的。例如,《 研究材料的特征 》一课,属于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的范畴,探究的是生活中常见材料的一些物理方面的显著特征。本课的开放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有层次、有目的,每次提问都给学生带来思考和触动,引导学生自己确定探究的课题,制定好探究计划,开展探究活动,充分开放了他们的学习空间。开放的课堂应当紧凑,注重整个教学的实效性,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是探究课题的开放性。教师只提出了一个探究课题的范围,而探究哪个课题,选用什么探究方法,选择哪些仪器、工具,都由学生自己决定。学生在课堂上只对材料的一个或两个特征进行探究,引起学生兴趣后,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探究基本方法,将会对材料其他特征的探究向课后延伸。

第三,是“课堂开放”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探究内容来自于生活实际,探究的结论也回到生活实际。学生观察周围的物品,辨认它们由哪些材料构成,从而认识材料世界是非常丰富而又非常复杂的。学生按照科学的程序开展对材料特征的探究活动,了解材料色泽、轻重、软硬、结构、弹性、吸水性、导电性等特征,对物质世界有新的认识。

2.课堂内外探究活动的结合

课外探究活动是课堂实验的必要补充,一些课堂上来不及做、没有条件做、需要时间比较长等一些探究活动,可以放在课外进行。例如,《 看月亮 》一课,要求学生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观察月亮的月相。通过观察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知道月亮在天空中的运动规律。由此初步建立事物周期性变化的概念,并且初步学会长时间观察、描述、记录某个事物的变化,形成从长期的数据中寻找事物变化规律的能力,达到课程标准中使学生知道月亮每个月运动变化规律这个目标。本课的重点是在课余时间进行探究,在课堂教学上要教学的工作是组织、鼓励、总结和提高。

家长是家庭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的中长期探究活动多数要在家里完成,想使探究活动成功,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取得家长的支持。家长的支持不但能确保活动本身的顺利进行,而且使科学探究活动具有了更广阔的智力背景,使学生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有关月亮的知识。比如,和家长一起早早地提前推测月圆的日子、说唱描述月相的一些歌谣、听关于月亮的一些神话传说乃至有关星空宇宙的诸多为什么的讨论,等等,无形中又增强了学生看月亮的热情和动力。同时,这样的大范围的参与活动还可以很自然地使家长走近科学,走近我们的科学老师,加强了家校联系,大大地增强了教育合力。

3.摆脱课堂的束缚

教室是课堂,绝大多数时间内学生都是在教室里上课、学习和探究。但是,教室不是唯一的课堂,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应当摆脱课堂的束缚。科学课程的“课堂”很多,大自然、工厂、农村、博物馆、体育馆、种植基地等都是“课堂”,它们是充满活力的广阔课堂。教师应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变换多种活动方式。例如,实地调查、参观访问、查询资料、汇报表演等,能够使学生感到在教师上课时得到的新鲜感和乐趣。例如,《 太阳和影子 》一课,学生对太阳和影子是非常熟悉的,但是不了解它们会有什么变化。本课从学生习以为常的现象入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所定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们真切感觉到太阳和影子永无止境地有规律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意识到科学探究,永无止境。”而不是具体的知识目标“知道影子的形成及其变化规律”。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 太阳和影子 》一课,采用学生喜欢的探究活动的方式,如猜谜语、画影子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内外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中长期观察相结合、学生观测记录与研讨相结合,意在让学生“建构”自己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自己发现科学现象的规律。

开放课堂有“课堂没有边界”的意思,即教学不只限于在教室内。只要能够使学生受到教育、提高科学素质的场所,都是“课堂”。这一课,由于把学生带到了操场,并且把操场当作“主要课堂”,所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延伸到课外

《 科学 》课程包含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等多个学科,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内容也相当广泛。想通过时间偏少的课堂教学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十分困难的。把课堂扩展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的每个时间都进行观察、思考、学习……从小处说可以弥补教学时间的不足,从大处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意识。

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多样的,例如,《 热空气和冷空气 》一课,安排的孔明灯、热气球是一种简单的小制作,教师提出了要求,给出了制作方法,能够保证学生独立完成。

许多科学规律在较长的时间内才有所表现,在短短的一节课中无法体现。如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是30天;饲养小动物需要较长的时间;植物的生长、发育、变化也需要较长的时间等。有的需要观察的现象不容易在课堂教学时间出现,如只有在课后的晚上才能观测月亮;降水量只能在下雨的时候进行测量等。到科技馆、博物馆、种植基地等处参观,无法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这些活动需要在课外进行,需要把课堂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上一篇关于雨的文章

下一篇发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