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汤姆索亚历险记概括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概括范文1
现以本人执教的七年级语文《了不起的粉刷工》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教师应该如何运用教学智慧,引导学生话语争锋,并尊重学生不同意见的表达。同时探讨如何创造和谐的对话氛围,正确进行舆论导向,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乐园。
一、顺水推舟,波澜不惊
这是一节教学研究课,之前已在别的班级进行了两次实践尝试。依据上课后的教学反思和本班学生的学情,笔者再次修改了教学设计。
这节课是这篇课文的第三次教学实践,起始部分几乎完全是按“量身定做”的预设方案实施的。课堂上,教师轻车熟路,学程推进很快。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到对小说的主人公粉刷工汤姆行为的评价,轻松地学习着,并且很自然地引出了“了不起”这一条贯穿全课的主线。课中,学生一边品读课文,一边在书本上圈画、批注,又经过小组讨论,比较顺利地解读出汤姆“善于用计,善于表演,善于总结”这一“了不起”的内涵。
课堂上,课代表小X的发言赢得了全班学生的掌声。小X说:“汤姆在无意中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凡要促使大人或小孩渴望去做某件事,只需要使做这件事的机会让人难以获得就可以了。汤姆总结出了这条重要规律,所以能让‘本’心甘情愿地为他刷墙。更‘了不起’的是,汤姆还知道如何将这个规律用来对待其他笨小孩,这让他从‘一贫如洗’变成了一个‘阔佬’。”这个回答真是“入木三分”,几近无懈可击。只有语文学习优秀的学生才能如此完美地表达,小X不愧为一个“了不起”的学生。
此时,似乎所有学生都认同了这一鞭辟入里的分析。由此,这节课可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了――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汤姆•索亚历险记》。
二、学困生的“拍案而起”
正当笔者为这堂课的精心设计和有效实施而暗自欣喜,并且开始说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话时,意料之外的事发生了。
女生小S突然“拍案而起”,她忿忿不平地说:“我讨厌汤姆,我讨厌这个欺负人的人。”一刹那间,课堂上所有的人好像都傻了眼,课文中哪一处含有能引起这样激烈情感反应的信息呢?等大家缓过神来,有几个学生已开始嬉笑起来,有的甚至在悄声地说:“她跟课文中的‘本’一样傻。”此时,除了请小S自己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也许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让人理解她如此愤怒的原因了。于是,笔者对全班学生说:“小S同学讨厌汤姆,肯定有她的理由,请她来说给大家听听,她为什么不喜欢这个孩子,好吗?”其实,笔者心里的希望是,她的回答千万不要太离谱,要是没法和预设对接,那会让自己难以收场的。小S理直气壮地站起来说:“我觉得汤姆太狡猾,实在可恶。”对小S这个回答,班长憋不住了,她不请自说:“汤姆这样做,是智慧的表现,怎么能说他‘狡猾’?显然,你的用词不当。”听班长这么反问,大家都笑了。小S又站了起来,这个平时不会被人多瞧几眼的学困生,竟然那么执著,这简直让笔者难以想象。她说:“我认为你有偏见,因为汤姆聪明,你就认为‘狡猾’这个词用在他身上不妥当,是不是对不聪明的人才可以这样用词,比如说他们是‘笨孩子’,如果可以用‘聪明’来形容汤姆,那么为什么不可以用‘天真’来描写其他的孩子?我觉得这些孩子的遭遇真像我们,我们也被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认为‘笨’,总是被他们笑话。”
此刻,教室里鸦雀无声,好像每个人都若有所思。对于班内一部分学生中存在的偏见,小S说得多么一针见血。笔者庆幸,让她说了;笔者没想到,学困生也有一鸣惊人的时候。
三、一石激起千层浪
小S所在那个组的组长忍不住了,她站了起来,诚恳地说:“我觉得小S说的问题确实存在,但我认为学习成绩好不等于聪明,大家眼中的学困生也不等于笨。”听她这么说,小S组的其他四人都鼓起了掌,刚才嘀咕小S“傻”的那几个学生慢慢地低下了头。
顿时,笔者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有理走遍天下”这句话,不由得说:“小S指的问题,我们班上确实存在。在人生旅途,人们常常习惯于看别人的笑话,很少反省自己有什么问题。实际上,每个人都应学会自我反思。小S的意思是,既然能将‘聪明’一词用在汤姆身上,那也可以将同样的褒义词用在其他孩子身上。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马克•吐温写这篇小说的目的难道是为了突出汤姆的聪明,反衬其他孩子愚笨吗?”课代表小X果敢地站起来说:“其实,小S说的话很有道理。我第一次读完这篇文章后,觉得作者写得很幽默,这些小朋友就是好奇心特重的孩子,也像馋猫一样。再说,他们跟我们差不多,很可爱,即使被骗了,依然是一群可爱的孩子。”对此,小D,刚才还在暗笑,此时好似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呐呐地说:“给她这么一说,我也觉得作者凸显汤姆的聪明,其实并不是要贬低别的孩子,而是想反映儿童的世界是快乐的,所以这篇文章很值得一读。”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另一个在我眼里总是显得稚嫩的孩子,也居然能这么深刻地说:“这个讨论一方面告诉我们很有必要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不要势利地以学习成绩好坏看待一个人。”
或许,这次不期而至的讨论有一点节外生枝,但笔者以为,学生说的有些话要比笔者提出“想全面了解汤姆这个人,就得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样的要求,显然更具有启发性和驱动力。
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课堂上,多的是意外。从意外事件中有效生成教学资源,是一种智慧。当然,不是所有的课堂意外都可以用作教学资源,这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对课堂资源进行梳理、筛选。有效的资源生成能促进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这种利益最大化在这节课上的体现就是引发了学生激烈的话语争锋。
小S猛地站起来的时候,其动因或许是想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慨。当时她不满的只是课文中主人公待人接物的方式,这与预设的学程没有直接关联。对此类意外事件,是将它“压下去”还是“提起来”,则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面临的两难问题。当时,笔者觉得这个学生对学习是很投入的,不然,也不会如此激动。而且,作为一个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与课文中那些被骗的孩子容易产生共鸣,她此时的一番倾诉是一种正常的情感表达。作为教师,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该尽量满足学生的话语表达需求。实际上,小S的一席话不仅释放了她长期积累下来的一种“怨气”,还让她感受到自己也能在课堂上被尊重。将课堂话语权还给学困生,不但有利于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且还可以从中生成有用的教学资源。
这堂课上,当学生发生争论时,笔者并没有否认班级中存在的那种事实,而是迅速概括出话题要点,将其聚焦于“笨与聪明的评价”之中,并提出马克•吐温写这篇小说的目的是否是为了突出汤姆聪明而其他孩子笨的问题,并以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小S所说进行反思,纠正“成绩好就是聪明,成绩不好就是笨”的传统偏见,否定成绩差会被被人笑话的理由,从而促使全班达成共识。这种导向不仅让学生的思维在争论中一次次碰撞(既与同学,又与先前的自己),而且有利于端正班风,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这场争论中,小S是“始作俑者”,她顶住了被人耻笑的压力,敢于“真情告白”,从而让更多的人走出认识误区。所以,笔者要用“了不起”来形容她,要感谢这位“了不起”的学困生,是她争取话语权的行动为这堂课引出别样的对话,进而闪现教与学的智慧火花。
五、由归还话语权引起的再思考
课堂教学中要求“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但是怎么去“定”,什么时候要“少”,什么情况下可“多”,这些问题还常常让教师处于“不求甚解”的困境。课堂教学始终存在着众多的不确定性,再好的教学设计也得适应课堂上出现的变化,这应该是“定”的内涵。课堂意外在教师的教学生涯中不知几何,面对课堂中的种种不确定性,教师需要运用教学智慧,见招拆招。虽然那些公开课上的意外常常会使教师措手不及,但教师不必惧怕它,也不要因为是在“被观课”情况下,面对意外的失措而懊恼不已。相反,教师应善于将课堂发生的意外作为生成性教学资源,将学生敢于提出另类答问视为促使其成长的契机,视为生成教学智慧的源泉。
这堂课,那位学困生“离经叛道”式的质疑,不但促使全班学生深入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冲击了班级里形成已久的错误观念,更对教师提出了话语权挑战,这也许是师生双方都始料未及的。这一切足以引起教师的反思,课堂不能只是优秀生的舞台,学困生也应该有他们的话语权。一些公开课为了达到完美的境界,常常会忽视学困生的话语,这种偏见与歧视必须改变。
汤姆索亚历险记概括范文2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
我国现在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模式比较单一,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效果不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只有阅读没有表达感悟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名著阅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推荐的文学名著的阅读效果有了相应的量化指标,须要知道名著的作者、主要内容、写作背景、主题思想、意义影响等,这样的要求和量化对学生阅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这样的要求和量化考核很容易在执行过程中被压缩,教师根据这样的阅读目标编制一定的讲义,给学生做相应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节约了阅读时间,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却缺少了表达与感悟。也有不少学校以导读的形式,把这些能够量化的目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以后,就凭个人的兴趣和业余时间阅读,有的学生能够阅读完,有的学生没有兴趣,就放置一边,即使有些学生阅读完了,也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浅尝辄止。
2.只有阅读没有深入思考
现在的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时,教师为了能够挤出更多的时间,一般都采取“浅阅读”的方式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归纳一些重要作品的中心思想,训练一些中考必考的语言项目,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没有让学生能够潜入作品中深刻感悟,采取浮光掠影的方式阅读文学作品。
3.未能和写作相结合
现在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和写作是分离的,学生在阅读中不能做好素材积累,不能更好地总结写作方法技巧,不能够感知语言的妙用,也就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语用能力和写作水平。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也是仅仅从应试教育的角度,让学生变相地根据课程标准掌握基本的知识,不能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配合指导,不能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未能让学生在写作中借鉴名著作品。所以,很多学生对名著的阅读仅仅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认识、主题思想的把握和主要人物的总结方面。
二、提高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贯彻课程标准,培养学生感悟能力
阅读本身是一种体验,是一种思想和心灵的旅游,不能成为死记硬背知识的应试训练。没有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点拨,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缺少必要的阅读氛围,学生的阅读兴趣容易消失,也就很难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学生仅仅记住一些基本的作者、背景、故事梗概,不能对作品的思想情感、语言、艺术手法、结构章法有更深的理解,不能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无法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不利于形成深厚的知识底蕴。尤其是没有逻辑的表达感悟训练,不能做到学以致用,不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和写作水平的提高。真正贯彻课程标准,培养学生不仅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知晓一些基本的文学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训练,开展有计划的阅读名著教学,指导学生名著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写好阅读感悟,组织学生进行相互交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例如,冰心的《繁星》《春水》,让学生知晓这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诗集《飞鸟集》的影响下写出的诗集,也是冰心表达对童真和母爱的赞颂,是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对现实的思考和感悟。给学生留一个星期的时间,让学生课下结成学习小组阅读,写出自己的感悟,并单独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比如“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以这些优美的诗句师生共同探讨自己的阅读体验、方法和感悟。
2.鼓励学生思考,形成感悟
阅读是一项思想的旅行,是和作者通过作品媒介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理沟通和灵魂交流,又是一次依照作品进行的再创造过程。学生阅读名著不是被动地接受文学作品蕴含的信息,不是单向地感知作品体现的思想情感,而是由个人思想参与的再创造过程。名著阅读不仅要求理解基本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认真感悟,并能够产生自己的思想认识,尤其要结合时展,赋予更多的时代价值。
例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可以让学生自己概括故事的情节和主题思想,最后形成较为简洁的故事梗概,锻炼学生的表达概括能力。以汤姆索亚的传奇经历为故事线索,描写密西西比河畔一小镇上的顽童汤姆和伙伴――流浪儿哈克贝里,因为不喜欢枯燥的学校课程和庸俗的生活环境而追求传奇、冒险的一系列故事,赞扬了汤姆及小伙伴天真淳朴的心灵,鞭挞印第安人乔之流的贪婪和凶残。然后,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能够阅读感悟,通过自己的阅读形成自己的认识,深入作品想象自己心中的汤姆形象,总结自己对主题思想的感知,获得更为深入的阅读体验。让学生概括或者总结汤姆的形象特点:生性顽皮,喜欢恶作剧,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机智勇敢等。让学生把作品和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比较,甚至与当下的课堂教学对比,也能够从中学会怎样做一个聪明的人,做一个乐于助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3.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
阅读名著须要引导学生做好记录摘抄,须要引导学生写好感悟及评论,把阅读和生活写作相结合。名著都是名人大家的经典之作,是他们用其一生的心血对生活、社会、人生的关照和思考,是其最高的艺术才华凝结。阅读名著做到和写作相结合,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获得更为深刻的感悟,以作文的形式应用起来,转化为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内化为学生生活的指导和人生的指引,从而能够真正从名著阅读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陶冶自己的情感,塑造良好的品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生如果能够真正潜心研读,是写作技能的迁移过程,是艺术境界的慢慢升华过程。
汤姆索亚历险记概括范文3
名著是人类文化最珍贵的记忆。阅读名著,拥抱经典,是中学生提升素养的必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课标要求初中阶段学生阅读的名著有:《爱的教育》《伊索寓言》《西游记》《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朝花夕拾》《名人传》《繁星・春水》等。
[备考指要]
按课标要求,同学们阅读名著,重点要了解故事的内容、主题及有关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近年来,名著阅读考查题的综合性越来越强,题型也越来越丰富新颖。综观近三年各地的中考题。从涉及内容来看,主要考查名著的名称、作者,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以及从作品中得到的启发等。从考查的形式看,除将名著和仿写、对联、读书卡、颁奖词、口语交际等结合起来考查外,还有很多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综合性的颇具新意的题目。下面就结合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谈谈应试的一些策略。
一、直接考查人物、情节、作品、作者
1 选择题
例1 (2009江苏南京)下列对名著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
B 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是外祖母,她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弱者、歌颂光明的民间故事,
C 样子买第一辆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第二辆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三辆车为虎妞办丧事卖掉了。
D 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犹如一座大山,一顿饭要吃好几车食物。搬移小人国的人和物,像是摆弄玩具。
2 填空题
例2 (2008浙江衢州)郑屠当不过,讨饶。(甲)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1)选段出自文学名著《______》。
(2)文中的(甲)是_______(人名)。小说中,他是一个_______(性格特点)的人。
3 简答题
例3 (2004江苏连云港)“花和尚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是之水浒传》中描写鲁达的两个经典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一个故事。
分析:以上这些名著考查题属直接考查。最重要的是必须将规定的名著篇目都认真读完,记住题目、作者、国籍等,熟练掌握名著中的人物及主要情节;其次要审清题干、弄懂题意,选择题一定要看清是选择正确的项还是错误的项,避免无谓失分;填空题要了解填写的是什么内容,特别要注意括号中的提示。不要填写与题目无关的内容;简答题要耐心读好题目,明确答题方向才能“对号入座”,还要组织好语言,做到简洁明了,流畅通顺。
二、结合情节谈阅读名著的体验和感悟
例4 (2004江苏南京)名著往往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简要地写出你熟悉的一个情节,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和感悟。
名著:《水浒》《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童年》《三国演义》
例5 (2009江苏南通)请你对以下名著中任意一部的作者说几句话,谈谈作品某一方面的内容对自己心灵成长所起的作用。(要求:有作者称谓,语言得体,不超过60个字)
《西游记》 《骆驼祥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分析:此类试题无标准答案,要回答好,必须对名著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情节和人物特点谈感想、作评价。另外,所谈感想和体会一定要联系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不能游离于名著内容自由发挥。如果是和作者对话,还要注意语言的文明得体。另外,答题字数也要注意不要超出规定的范围。
三、结合名言、警句评说人物和故事
例6 (2004山西)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3个(句、对)。
分析:此类试题一方面考查名著阅读的情况,一方面考查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有关诸葛亮的典故,如初出茅庐、火烧新野、借东风、空城计、失街亭、三气周瑜等。有关成语,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有关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等。有关俗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
四、结合诗词、对联等概括名著内容
例7 (2006浙江温州)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于”。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下联:_______。
分析:这道题是典型的对联题,必须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对联要求来拟写答案。要做到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似。例如: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五、结合句子仿写点评人物、叙述故事
例8 (2007江苏泰州)(1)《格列佛游记》是________ (国家)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的作品。
(2)请仿照示例,依据《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从所提供的标题中任选一个,用几句话介绍它的情节,并简要写出你的思考(可评价人物,可叙说启发)。
示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提辖赠送银两、打发金氏父女走后,设计教训镇关西,不料三拳竟把镇关西打死了。
[我的思考]鲁提辖是一个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人。
备选标题:①了不起的粉刷工②扮一回胆大包天的海盗③快乐的海盗营地
分析:此类试题要求同学们在了解名著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规定句式来答题,所以分析好示例的句式特点特别重要。有的仿写要求比较严格,字数、格式都要准确。
六、结合综合性学习考查阅读评价名著的能力
例9 (2008江苏南京)四川绵竹地震灾区一位受伤学生转院来南京治疗,你和小丽打算前去探望。小丽准备送他一本《繁星・春水》,并在书的扉页写下了一段赠言: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冰心奶奶所营造的爱的海洋。真爱的伟大、童真的圣洁、自然的美好,会让你微笑着面对未来,快乐生活。
你准备赠送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在扉页写上一段赠言:________。
[实战演练]
1 (2009江苏苏州)(1)《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盗饮御酒、窃走仙丹被捉住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他才被降伏的?
(2)《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有哪两种宫廷游戏?表演游戏的是哪些人?
2 下午放学后,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馆,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他介绍。
备选书目:《童年》《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骆驼样子》
(1)书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
(3)自己的阅读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他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惟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请你模仿下面对寿镜吾这一人物的简介,从《朝花夕拾》中另选一人物,作一简单介绍。
汤姆索亚历险记概括范文4
一、模仿练笔
“仿写”是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表达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同时达到训练写作的目的,使课堂阅读得到一定延伸。
1.仿句式。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让学生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从感性上对句子进行初步认识,特别注意标点符号,不同标点如句号、问号、感叹号可以表达出不同的语气,不同的含义。教师应让学生试着用这些标点符号写话,表达自己的情感。《赵州桥》一课,画出写桥的美观的句子,理解“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所有的……”让学生体会这种句子是先分叙,后总述地概括说明。学生仿写时也可以先总括,后分述。“有的……有的……还有的……”分别介绍了三种龙的不同姿态,是讲这些雕刻的龙都栩栩如生。“所有的龙”,既包括前面列举的三种龙的不同姿态,也包括没有讲到的其他姿态的龙,是指栏板上雕刻的龙。对句子理解了以后,我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所有的……”写《公园一角》,学生能抓住景和物的特点,用上这个句式来写。除了仿写排比句外,还可以仿写比喻句和拟人句,或使用“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就”等等仿写。
2.仿顺序。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时注意表达的顺序,掌握并逐渐学会使用“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顺序、方位顺序”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我问:“同学们,我们读了课文后,在你的脑海中呈现的是怎样的画面?按什么顺序写的?(春夏秋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辞藻华丽,意境优美,字里行间透露着小兴安岭的魅力和对祖国的热爱。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小兴安岭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安排第三课时,我让学生学习本课写景物的方法、特点,观察校园内的花、树……并写一写。
3.仿结构。结构的仿写可以是段式结构仿写,也可以文章结构仿写。学生接触较多的段式结构是总分式、总分总式、并列式等。人教第七册的第一组课文的写作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观潮》一课,作者观看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安排课文结构。《鸟的天堂》一课,作者两次在不同的时间来到的同一个地方,运用静动结合表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火烧云》一课运用了总述和分述的方法写出来自然奇观。学习了这组课文,教师应让学生知道这些写作方法,试着运用这些方法写观察日记。
二、拓展练笔
练笔的形式很多,有补白类的,包括补充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扩写类的;情感升华、主题提升类等。总之,拓展练笔可以让学生把掌握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1.教材简略处的合理拓展。有些课文重记叙,轻描写,语言简洁,给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在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合理想象,进行练笔。如《去年的树》一课,作者几次提到鸟给大树唱歌,那唱的歌词内容是什么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编写,感受鸟与树之间真挚情谊。
2.课文精彩处的合理拓展与改写。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积累祖国语言文字,并学会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教材中,有的课文语言优美,词汇也相当丰富,教师除了要求学生熟记,进行低层次的语言积累,还要充分发掘教材进行拓展。如《小木偶的故事》一课,老木匠对自己说:“谁要是不会笑,谁就没有办法过快乐的日子!”运用了双重否定句强调“笑”的重要,此处,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具体的想象并写出来。再如,古诗改写成故事,学生对古诗的内容、历史背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都得有所了解,才能进行合情合理的改编。
3.续写练笔。有些课文故事性强,结尾意犹未尽、耐人寻味,学生对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假如教师引导学生续写故事,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如《穷人》和《小摄影师》的续写,这样的练笔可以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高度统一。
4.课外读物走进课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好的阅读方法,是我孜孜不懈的追求。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应为学生搭一处语文的“阶梯”,引领着他们一步步走向知识的殿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将语文的学习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把经典的儿童读物在读书课上推荐给学生,与他们一起阅读,和他们一起谈读书的体会。比如,读《成语故事》《三字经》《增广贤文》感受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读“故事大王”郑渊洁的《童话大王》《舒克和贝塔》《皮皮鲁和鲁西西》《魔方大厦》等,引导学生也插上想象的翅膀;读杨红樱的《男生日记》《淘气包马小跳》和《女生日记》学会记录生活中的精彩片段;读《王尔德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感受人物的外在美、心灵美、精神美,意蕴美……读世界儿童名著,《水孩子》《海蒂》《小思想家在行动》《木偶奇遇记》《小鹿班比》《魔法师的帽子》《比比扬奇遇记》《长袜子皮皮》《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了解环境的渲染,细致的人物心理活动、语言、动作等都能表达人物的品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汤姆索亚历险记概括范文5
从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对名著的考查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题型例说】
一、直接填空型
这类考题,直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针对作者简介、作品名称、主要人物和情节等名著“要素”进行填空。从近几年的命题情况看,此类填空题已由过去的固定常识向作品具体内容过渡,旨在引导考生真正去阅读文学名著。
四川省凉山州 名著阅读
小说《 》中,主人公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 以及 等地,文中利里浦特小人国选拔官员的方法是比赛 。
[解题策略]解答此类题,一是熟记名著常识,如作家姓名、代表作品、名著题目、主题思想等;二是要真正去阅读一遍作品,边读边做笔记,做到对名著中的重要情节、主要人物特征了如指掌;三是可适当做一些与该名著有关的专项练习,查遗补漏;四是要做好整理和积累,有时甚至要强行记忆;五是书写时千万不能写错别字,最好是给出参考答案后立即检查。
[参考答案]格列佛游记、飞岛国、慧S国(马国)、跳绳(在绳上跳舞)
二、选择判断型
这类题目,一般就是给出四个与名著有关的选项,然后要求考生从中选出表述有误或表达完全正确的一项。这种题型,由于可以同时涉及四部名著,兼顾文学常识、作品主题、主要情节、人物性格、艺术手法等众多知识点,考查的范围非常广,所以近年来备受命题者青睐。
广西省柳州市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是一个很不幸又渴望幸福的劳动妇女,她心地善良,为人质朴,热心为孩子解决疑难。
B.《格列佛游记》通过描写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慧S国等地的遭遇和见闻,讽刺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政治。
C.《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生动鲜明、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如光明磊落、有胆有识的武松,疾恶如仇、粗中有细的鲁达,天真坦诚、毫无心计的李逵。
D.《汤姆・索亚历险记》通过描写汤姆、乔和蓓姬三个小“海盗”在杰克孙岛生活的片断,表现了孩子们沉着勇敢的精神。
[解题策略]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初中阶段指定的文学名著,掌握相关知识;其次,要能根据题目要求,对所给出的选项逐一进行判断,如果有一时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利用“排除法”帮助自己找出答案。比如选出错误的一项,只要能确信其中某一选项出错,那其他的选项就不必一一追根究底。
[参考答案]D(不是“蓓姬”,而是“哈克贝利・费恩”)。
三、片段阅读型
这类题目,就是从文学名著中精选一个片段,然后设计出相应的考题,或要求考生据此填充相关文学常识;或要求考生指出人物名称,说出人物绰号,分析人物形象;或要求考生概述故事情节,归纳艺术特色……由于此类考题可以设计成各种形式,而且有时可以从一部作品向另一部作品拓展,考查考生的多种能力,所以在各地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湖北省仙桃市等地 名著阅读
透过玻璃窗上的霜花可以看见,染坊的屋顶在燃烧……
外祖父、格里戈里、舅舅的叫喊声,大火燃烧的破裂声,震耳欲聋。外祖母的行动令人心惊胆战,她头顶着一只空袋子,身上裹着盖马用的被子,冲进烈火之中,不停地喊道:“快抢出硫酸盐,笨蛋们!硫酸盐会爆炸的……”
“格里戈里,拦住她!”外祖父发疯地狂叫着,“哎呀,这下她非死不可……”但是外祖母突然出现了,全身冒着烟,摇着头,弯着腰,用伸直的双手抱着水桶大小的一瓶硫酸盐。
……
外祖母一把把瓶子塞进雪堆里,冲向大门。
她在院子里来回奔忙,哪儿有事就及时赶到哪儿,去指挥所有的人,查看每一个地方。
(1)选文出自苏联作家 的作品《 》。
(2)选文表现了外祖母什么性格?
(3)选文描写了救火的场景,你能概括《水浒传》中与“火”有关的一个故事吗?
[解题策略]解答此类题目,第一步是要对所给的名著片段仔细进行阅读,对片段出处、主要内容、涉及人物及性格特征作出初步的判断。第二步是根据具体题目,调动自己的积累,运用相关技巧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题目需要就所给片段进行分析,有些则要结合整部作品进行分析,比如本题中第(2)题就是要考生分析这一片段所表现出的外祖母的性格,千万不能搞错。第三步,用准确的语言给出答案。
[参考答案](1)高尔基、童年;(2)勇敢、能干 、镇定;(3)示例:火烧草料场、火烧翠云楼、火烧祝家庄。
四、图画阅读题
这类题目,就是先给出一幅或一组与名著相关的图画,比如漫画、连环画、插图等,然后据图设计相应的题目,要求考生在读图后进行解答。
北京市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填空。
1.在乡村酒店饮了几杯酒,林冲觉得身上暖和了,便买了一葫芦酒和一些牛肉,冒着风雪,飞也似的向草料场奔去。
2.林冲来到草料场,只见两间草房已被大雪压倒,这时天色已黑,林冲想到买酒时路上见到的古庙,便想去那里暂宿一夜。
3.林冲来到古庙,只见墙壁破败不堪,他用一块石头顶住门,然后坐下来,慢慢饮酒吃肉。忽然,听得外面噼里啪啦地爆响。
4.林冲从门缝向外观看,只见草料场起了大火。他拿了花枪,正要出去救火,忽听门外有人说话,便伏在门边倾听。
5.林冲听出原来是高太尉派陆谦、富安和差拨来陷害他,不由得心头怒火万丈,大喝一声,冲出门外。
6.三人见是林冲,慌忙逃走,林冲紧赶几步,一枪刺倒差拨,又一枪结果了富安,翻过身来,抓住陆谦丢在地上,直取他的性命。
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古典小说《 》,连环画讲述 的情节,反映出林冲由当初隐忍到现在反抗的思想性格转变。后来,林冲毅然投奔了梁山。他的这段经历体现了这部古典小说 的主题。
[解题策略]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图画,了解图画内容出自哪一部名著,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是什么;然后再根据后面的考题进行具体分析,给出答案。由于此类题目所给的图画一般以人物为主,人物特征鲜明,很容易就能判断出人物名及相关故事情节,所以解答起来并不难。但同学们平时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书中的插图,以及主要人物的标志性物件等。
[参考答案]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五、拓展延伸型
此类题目,就是由名著内容出发,要求考生去解答一些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题,比如替名著写推介语、根据故事情节拟写对联等。
福建省福州市 从《水浒传》中任选一人物,概述与其相关的某一故事情节,并根据故事情节对出下联。(宽对即可)
故事情节:
上联:疾恶如仇,悟空三打白骨精。
下联: 。
[解题策略]解答此类题目,一是要对名著本身非常熟悉,比如作家创作情况、重要情节、主要人物等要了熟于心;二是要掌握相应的语言运用能力,比如补写对联,你就要知道对联撰写常识;三是按照题目要求准确进行表达。
[参考答案]示例:(故事情节)杨志等人押送生辰纲来到黄泥冈,停车休息。吴用巧设妙计,用药酒放倒杨志一行人,智取了生辰纲。(下联)足智多谋,吴用智取生辰纲。
【模拟演练】
1.名著填空。
①《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 的三部曲之一,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潜艇的主人是 。
②《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 、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 、俄国作家 三位名人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既是一部优秀的科普作品,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作者是法国作家法布尔。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B.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写了众多的小人物,他对这些小人物分外宽厚,笔锋也不像小说那样犀利,如长妈妈做了一点好事,他就用诗一样的语言进行赞美。
C.《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来到北平后,当上了人力车夫。他省吃俭用地拼了五年,买了第一辆车。
D.《水浒传》采用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四十回以前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此后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七十回之后则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这使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却线索分明。
3.阅读下列名著片段,完成题目。
保尔缓缓地摘下帽子。悲愤,极度的悲愤充满了他的心。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保尔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公墓。
①这个片段出自长篇小说《 》,作者是 。
②请为这部长篇小说写一段推介语。
4.鲁达是古典名著《水浒传》中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他的故事家喻户晓,右图就是其中一个精彩的场面,请仔细观察,回答以下问题。
汤姆索亚历险记概括范文6
关键词:高职;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进步,社会对于教师队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小学教师,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如今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优秀小学教师的基地,它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也一直备受关注。2015年,江西省颁布《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及认定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高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语文教育专业作为高职的重要专业,毫无疑问要扛起改革之大旗。外国文学作为语文教育的专业主干课程,无论是对于教师资格的考试及认定,还是培养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要。但是,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普遍存在着目标不清晰、缺乏实践、方法落后等问题,这就需要在新形势下,对语文教育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进行改革。
一、教学目标
外国文学教学长期肩负着多种任务,在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的新背景下,外国文学的教学目标可以概括为三大类:
(一)知识目标
外国文学课程的知识目标可概括为:掌握世界文学史发展过程及规律,识记重要知识点。高职院校的外国文学教学要找准定位,应该理论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主要外国文学相关的思潮、流派、文学创作,了解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审美心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专业知识要求”这一栏中有“通识性知识”,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外国文学课程由于课程的性质与内容,也要承担起扩展教学对象知识面的任务;另一方面,高职业院校也要密切关注就业这一目标,引导学生学习识记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编制考试的重要知识点,当然,识记要在系统的掌握学科知识脉络之上,不可本末倒置。
(二)能力目标
外国文学课程的能力目标可概括为:开阔文化视野,培养现代思维,提高鉴赏能力与写作水平。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鼓励不同的视角与观念,所以学习不同文化的精髓,吸收世界优秀文学作品精华,提高鉴赏能力成为外国文学课程重要的目标。另外,高职学生未来职业目标为语文教师,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应成为开设外国文学课程的重要能力目标之一;教学中应利用世界经典名著的阅读,学习作品写作意义与特色,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外国文学课程的能力目标可概括为:提升人文素养,陶冶道德情操。新形势下,应该将小学语文教师所要求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和外国文学教学的情感目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可以通过作品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积极、高尚的意志和品质。例如在讲到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卢梭《爱弥儿》等作品时,可以有意识地将主题进行升华,让学生理解爱心与责任心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师风师德。讲到重点作家如列夫•托尔斯泰、马克•吐温等的时候,可重点介绍作家生平经历,展现作家奋斗不息的人生道路,敦促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学习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内容
(一)联系《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及认定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及认定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即“以中小学教师职业标准和考试评价体系引领师范类院校教师教育改革,推进中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养,促进教师素质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申请教师资格证者,不仅要通过《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两科笔试科目;还要参加面试,面试主要考核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所以在教授语文专业主干课外国文学时,也要有意识对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方式。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多提供展现的平台,例如在讲解希腊神话时,可以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希腊神话故事,然后在课堂上讲述给其他同学听,借此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希腊神话的内容与特色,更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心理素质,端正仪表仪态。
(二)关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与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发展一直是相辅相成的。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师资力量;而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变化,又会要求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及时收到反馈、与时俱进。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要求小学生要“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在小学语文课上加强外国文学的学习,无疑可以更好地促进目标的达成。以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学普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为例,涉及外国文学的课文多达四十余篇,文章选择范围广泛、视野开阔。不仅有儿童文学家瓦•奥谢叶娃的《小伙伴》、《蓝色树叶》、《三个儿子》,还有自然学家法布尔的《蜜蜂》和《蟋蟀的住宅》,乔伊•亚当逊的《小狮子爱尔莎》,甚至有服装设计师伊尔莎•斯奇培尔莉的《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编剧巴德•舒尔伯格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还包括名家名篇:古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伊索寓言》,亚米契斯的《争吵》、《小抄写员》、《卡罗纳》,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穷人》,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屠格涅夫的《麻雀》,马克•吐温的《金钱的魔力》、《威尼斯的小艇》,等等。在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上,还专门开设了外国文学单元,着力安排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契科夫的《凡卡》,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四篇课文,并且在“回顾拓展”环节里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新课标还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提出建议包含了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夏绿蒂•勃朗特的《简•爱》、高尔基的《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儒勒•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等在内的大量外国文学名著。这些外国文学作品的加入,不仅可以扩大学生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更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小学语文中外国文学教学已成为整个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容易流于表面,不能很好的激发小学生的兴趣,甚至造成其理解上的障碍。这就对高职语文教育专业提出了要求,讲到小学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家时,如契科夫、马克•吐温等,一定要联系小学教材,让学生既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学以致用,为踏上小学讲台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打下基础。
(三)融会《江西省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目标为中小学教师,江西省从2011年开始实行全省教师编制统一考试,《江西省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从此成为高职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参考。其中《小学语文学科知识考试大纲》对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重点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小学语文学科知识考试大纲》中,外国文学部分占有一定的比例,考纲涉及重点作家、作品广泛:从上古文学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到二十世纪的卡夫卡、艾略特,不仅有欧美名家歌德、巴尔扎克等,还涉及东方著名作家泰戈尔、川端康成等;不仅有人物形象分析,还有艺术特色研究。这就要求在授课过程中抓住重点与脉络,让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理解与识记知识点融汇贯通。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涉及大量课外知识,有些甚至突破了学科的界限,传统的讲授方法早已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和保证学科内容的丰富完整,新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手段的更新提供了突破口。现代教育技术包括PPT展示、音像资料播放等多种形式,可根据需要,应用不同的方式。例如,在学习古希腊文学的产生背景时,可以通过PPT展示古希腊的地理位置,从而引出古希腊的社会背景,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化繁为简,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在讲授雨果的经典作品《巴黎圣母》、《悲惨世界》时,可以播放相关影片的经典片段,可以让学生将电影与文本相对比,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二)第二课堂的延伸
以第二课堂活动作为教学的延伸,不同文学类型开展不同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兴趣。例如学习莎士比亚戏剧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莎士比亚戏剧进行表演,学生在选择莎士比亚戏剧的时候,一定会阅读相关文本;在进行角色分配和台词背诵的时候,又要求学生了解人物性格,领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的特点;在布置戏剧场景时,又可以了解莎士比亚戏剧写作的背景。类似活动的开展,可以巩固莎士比亚戏剧的教学效果。再例如,学习18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时候,可以组织相关的诗歌朗诵大赛,学生在对雪莱、济慈、海涅等著名诗人的名篇进行诵读的时候,不知不觉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且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大力辅助第一课堂的目的。
(三)中外比较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外国文学作品比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要更难理解,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是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外国文学不仅在时间上跨度巨大,从公元前9世纪的古希腊文学到20世纪以后的现代、后现代主义文学,时间跨越千年,而且在地域上涉及欧洲、北美、东亚、拉美等广大国家与地区,社会历史背景复杂多样,给理解作品意义带来一定困难。例如在讲到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时,必须让学生理解19世纪俄国专制农奴制度等背景,学生才能更好理解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契科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学大师们作品表现的民主意识、人道精神和历史使命感。二是文化心理不同,文化心理涉及人文风俗、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非常抽象。在学习但丁《神曲》、歌德《浮士德》、霍桑《红字》等涉及西方信仰与精神的作品时,由于文化心理不同,会削弱对作品的理解。三是翻译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外国文学作品涉及多种语言,不同国家语言习惯不同,尤其是诗歌这一特殊体材,翻译文本可能更难体会到原文的语言结构与韵味。对于这些偏差,中外比较学习无非是一种很高效率的学习方法,通过中外文学的比较,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家作品,更能牢固掌握中外文学史知识点,树立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例如在学习古希腊神话时,可以和中国古代神话相比较;在学习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可以和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进行比较;在学习马尔克斯作品时可与莫言的作品相比较。通过这些比较,可以拉近与这些作家作品的距离,并且让学生了解中西方不同的观念,掌握中外文学史脉络。总之,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改革,不仅对高职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是对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一次挑战,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的外国文学,也必须根据新形势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与方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01.
[2]李萍.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