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孔子犹江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孔子犹江海范文1
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天分比他低些的人。——矛盾
4、闻见广则聪明辟,胜友之而学易成。——魏源
5、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朱熹
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7、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9、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门捷列夫
10、天才出于勤奋。——高尔基
孔子犹江海范文2
)、私心忧虑(虑)是造成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必须绝弃。从治国考虑,根本问题是人,是人的思想。如果能活其人之本性以大其真,轻其私心以减少私欲(视素保朴,少私寡欲),就一定能把国家治理好。如何“视素保朴”?其形上根据就是“道”。什么是道?老子说:“有道昆成,先天地生,敓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第21简至第20简)“道恒亡名,…… 侯王如能守之,万物将自宾。”(第18简至第19简)“道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定。”(第13简至第14简)老子明确地告诉我们“道” 是实在性的存在,是本原性的,是可以作为社会生活依据的客观法则。
一、“道” 是可以作为社会生活依据的客观法则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崩溃的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逐渐发展,奴隶和奴工也逐步向农民和手工业者转化。刚刚摆脱奴隶制枷锁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珍惜已得到的自由,希望得到更多的自由。当时的思想家们十分重视“人” 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 的主张。老子更重视“人”,主张给“人” 以充分的自由,不仅要尊重“人”,而且要顺其自然发挥“人” 的聪明才智。老子在《绝智弃辩》(老子甲)中十六次使用了“民” 这一概念。“民” 与“圣人”(贤明的统治者)相对,“民” 即庶民,就是现代意义的老百姓。老子说:“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身下之。”(贤明的统治者,虽处於统治老百姓的地位,但应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公僕而居於百姓之后;虽高高在老百姓之上,但应言辞谦恭而礼遇百姓。)“圣人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守持无为之道而事事,实施以德感化而使其效法。)“教不教,復众之所过。”(以不对百姓训诲为教,使有过失的人闻过而自返。)“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帮助万物自然发展,而不能妄为。)老子这里所说的“民”,不是“厥初生民”(《诗·大雅·生民》)的“民”,也不是“一君而二民” (《周易·系辞下》)的“民”,而是指从奴隶制枷锁下摆脱出来的取得了一些自由的农民和手工业
者。《穀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在奴隶制崩溃,新的生产关系形成过程中,他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他们的态度是治理好国家的关键。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们都十分重视“民”。孔子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形式下,要求统治
者“克己复礼”,对内部提倡相亲相爱,对百姓要宽松一些,要给人民一些好处(“爱人”)。
老子与孔子相比,其思想更接近“民”的要求,他不仅明确提出要重视“民利”(绝智弃辩,民利百倍),而且要求统治者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公仆而居于百姓之后(以身后之),应言辞谦恭而礼遇百姓(以言下之),应自知满足(知足),有所为而无所求取(为亡为),事奉他人
-1-
而不役使他人(事无事),帮助万物自然发展而不妄为(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一切思想家,他们的政治主张都与他们对世界对社会的总看法紧密相联。孔子从历史文化本原观出发,上自三皇五帝下至周公,对历史的典章制度进行清理,修礼乐、述《易》理、作《春秋》,继承历史的人本精神,以便把历史本原清晰化、条理化,最后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经典,提出了“克己复礼” 的政治主张。老子从古始的鬼神崇拜以及后起的宗教崇拜的疑问思考中吸取营养,以未有天地之前的混沌以及混沌的运动为对象,进行理论探索,提出“有道昆成” 的哲学命题,“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以为“天下母”(万物的根本),从而建构了道家的天道本原论。老子从天道本原观出发,提出了“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的以“道” 治国的方略。与孔子比较起来,老子的从天道本原观出发所提出的政治主张更符合摆脱了奴隶制枷锁的“民” 的要求。老子用于社会现实生活的“道” 是可以作为现实生活依据的客观法则,如果统治者能够遵循,是可以把国家(邦国)治理好的,是可以得天下的。然而当时的统治者,不管是想争当霸主的大奴隶主,或是靠剥削农民而发家的封建地主,他们都不愿放弃既得的利益,更不愿满足摆脱了奴隶制枷锁的“民” 的愿望而使他们得到更多的自由。不仅老子的治国方略不能被接受,就连孔子的仁者“爱人” 的政治主张 也遭到冷遇。因此,春秋晚期的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天下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二、“道” 是客观实在性和形上性的统一
老子的“道” 源于自然(天道贵弱),“道” 的具象就是宇宙初始的混沌(有道昆成)。作为形上意义的“道”(可以为天下母)是宇宙初始的混沌运动变化的抽象(返也者,道动也)。从总体意义上来说,老子的“道” 是对世界本原的理性回答,是古始神话本原向哲学本原论的转变。然而老子并未完全摆脱巫史思想家的影响,他所提出的“道” 这一哲学范畴,既不是纯粹的“具象”,也不是完全的“抽象”,而是“具象” 和“抽象” 的统一。
《绝智弃辩》(老子甲):“有道昆成,先天地生,敓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滔,滔曰远,远曰反。”(第21简至第22简)“卑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第20简)“返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第37简)
“有道昆成,先天地生,……强为之曰大。大曰滔,滔曰远,远曰反” ,描写“道” 的具象。“昆”, 通“混”。《诗·小雅·采薇序》陆德明释文:“昆,本又作混。”“昆成”,混然自成。混然,混同未分貌,犹混沌。《淮南子·天文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于宇宙。” 虚廓,天地未形成时的状态,亦即天地未形成时的“混沌”。“滔”,广大貌。形容范围极广或时间极长。“远”,遥远。指空间距离大。意思是:“道” 从大而言,则广大;从广大而言,则遥远;从遥远而言,则又返回为近。它遥远则天地莫能尽,它返回为近就在人身的周围。
“敓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 、“卑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返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阐释“道” 的“抽象”意义。“敓”,“夺” 的古字,更替。“穆”,和谐。“独立”,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不改”,王弼注曰:“返化终始不失其常,故曰不改。”“道” 可以使四时更替万物和谐,它自己却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返化终始而不失
其常,可以为天下万物之母。“卑”,谦卑。“小谷”,山间的小水流。谦卑之道在天下,如山间小水流在江海里一样,言“道”是本,自本而末,末而不离其本。“返”,往返。谓循环往
复。“动”,运动。“弱”,柔弱。意思是说循环往复是“道” 的运动;柔弱胜刚强是“道” 所施为。“具象” 说明“道” 的 客观实在性。“道” 产生于天地未形成之前的虚廓,不依靠
-2-
其他事物而混然自成;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广大、高运,而又近在身边,似乎不在,又无所不在。“抽象” 说明“道” 的形上性。“道” 是天地未形成之前,“混沌” 运动变化规律的抽象;它返化终始而不失其常;它在天下万事万物中发挥作用,“犹小谷之与江海”,自本而末,末而不离其本;它循环反复,使四时更替万物和谐,柔弱胜刚强。
老子的“道” 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物质的”是对“道” 的本原性的描写,“精神的”是对“道” 的永恒性的阐明。“有道昆成”、“可以为天下母” 是对“道” 的本原性的描写,“返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是对“道” 的永恒性的阐明。老子的“道” 的这种“二律背反” 性正反映了中国哲学从神话本原向哲学本原论转变的特征。在对待世界本原这一问题上,老子的“道”虽然跳出了神话本原的樊离,然而却没有去掉神话本原的烙印。老子的“道” 不是西方哲学纯思辩型的范畴,而是东方式的对世界本原的理性回答。 三、“道” 的本体论特征
老子在《绝智弃辩》(老子甲)中提出的“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金岳霖《道论》曾经说:“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所渭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为最终目标。思想与情感两方面的最基本的原动力似乎也是道。” ⑵ 老子的“道”为什么会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人们在对现实世界的否定中,总觉得世界不应该是这样。应该是怎样的呢?人们感到困惑。老子的“道”为人们展现了一个“应该”的世界,要求统治者守道保樸,像圣人那样“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要求所有的人“视素保朴,少私寡欲”。老子的“道”的这种“应该”,长时期以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感情,成为人们生活的原动力。老子从古始的神话本原中吸取营养,理性的回答了世界本原问题,指出“有道昆成,先天地生,敓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 同时告诉人们这混然自成的“道” 既广大、遥远,又近在人们身边(大曰滔,滔曰远,远曰反), 它是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又是人们必须遵守的生活法则(“返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的“道” 不是一个“思辩的”“概念”,而是一个 混然自成的实体。它 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所谓混然自成,即是在混同未分的混沌现象中直接呈现出来的作为世界本原的“存在”,这个“存在” 就是世界的“本体”,是一个更深层、更纯粹的“世界”。
老子是中国思想家中第一个用哲学的眼光来棎索世界本原的。他观察天下万物的生与死,观察天,观察地,注意一切变化之“象”。他发现“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亡”(第37简)(天下之物有的由可状之体演化而生,有的由隐微之体聚合而生),发现“天地相合也,
以输甘露”(第19简)(天地之气相合,甘露就会自然倾泻)、“万物旁作,居以须复也”(第24简)(万物普遍产生发展,皆有终止和复归)。在領会一切变化之“象”的过程中,老子得出了“天道员员,各复其根”(第24简)(自然之道周而复始,万物发展变化各归其根本)的结论。那么,在“天道员员”的后面又是什么呢?一定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存在。这个存在应该就是天地未判之前就已存在的“道”。因此,老子说:“有道昆成,…… 可以为天下母。”“道”,是老子所给定的名称,是老子对神话本原的哲学概括。
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一样,都有关于“混沌” 的神话本原传说。中国有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传说,《太平御览》卷一引《三五历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
-3-
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
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
万里。”《淮南子·精神训》:“古未有天地之时,惟象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濛鸿洞,莫知其门。” 西方腓尼基人的创世神话中有这样的记载:“万物之始是一种黑暗而凝聚的有风的空气,或一种浓厚的空气的微风,以及一种混沌状态,像埃雷布斯那样地混浊漆黑,而这些都是无边无际的,久远以来就是没有形状的。但当这风爱恋自己的本原(混沌)时,就产生了一种密切的联合,那结合称为波托斯,也就是万物创造之始。混沌并不知道自己的产物,但从它同风的拥抱中产生了莫特,有些人称之为伊鲁斯,但另一些人则称之为腐败而稀湿的混合物。创世的一切种子由此萌发,宇宙由此产生。”⑶ 在西方,哲学里神话本原经过抽象产生了“逻各斯”(逻各斯最先出现在赫拉克利特的著作里,赫拉克利特把世界的普遍规律性、存在的规律称为逻各斯。在黑格尔哲学中,逻各斯就是概念、理性、绝对精神)。在中国,老子通过对自然之“象”的领会,把握住“混沌”的运动和变化,直接进入“本体”(物自身),对古始神话本原中的“混沌”进行哲学概括,“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以理性的“道” 取代神话本原,宣告古始神话本原的终结。
老子的“道”不仅是世界的本原,而且是天下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是支配天下万物的原动力。关于“道”,老子在《绝智弃辩》(老子甲)中,主要论述了“处下”、“不争”、“知足”、“不欲尚盈”、“辅万物之自然”、“亡为” 等。这些既是自然法则,也是社会生活的准则。这些法则或准则都是“道” 的体现。“卑道之在天下,犹小谷之与江海。”(第20简)这是一个比喻,说明“道” 与天下万物的关系,“道” 是本,万事万物所体现出的规律性是末,自本而末,未而不离其本,以此说明“道” 是天下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是支配天下万物的原动力。“道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忄爲
。忄爲
而欲作,将镇之以亡名之樸。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第13简至第14简)(道对天下万物永远无所求取,侯王能保有“道”的这种永远无所求取的精神,万物将自然和谐,自然和谐中如果有诈僞,用无以名状的物之真性使之安定。万物也自知满足、自知安静,将会自然安定。)“恒亡为”是“道”的本质属性,象它所支配的大自然一样,只有无私的奉献,永运不会有所
索取。作为社会的统治者,若能守道保朴,自然能使万物和谐、天下安定。这说明“道”不仅是自然的总法则,也是社会的总法则。
老子在《绝智弃辩》(老子甲)中,在论述以“道”治国的过程中,对“道”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己作了基本的概定,但对“道” 作为世界的本体 如何生成天地万物之类的问题并未详细论述,这为道家后学留下进一步诠释的空间。尽管如此,老子的天道哲学的理论框架在这里己经确定,一个关于宇宙生成和世界本原的哲学己经完整的提出。
四、道家后学对老子宇宙生成论的诠释和补充
《庄子·天下》载:“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不侈於后世,不靡於万物,不暉於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於是者,墨翟、禽滑釐,闻其风而说之。……不累於俗,不饰於物,不苟於人,不忮於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於是者,宋鈃、尹文,闻其风而悅之。……公而不当,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於虑,
-4-
不谋於知,於物无择,与之俱往。古之道术有在於是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悅之。……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於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悅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这里所记述的是战国早中期“天下治方术” 的情况,所列学者应该都是战国早中期的学者,而且名字排在前面的应该是这一时期这一学
派的代表人物,至少与后面的是同等重要的人物。如果这一看法可以成立,其中道家学派的“老聃” 就不是孔子曾师事过的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应该是《史记·老子传》中的“字聃,姓李氏” 的“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李耳,或曰“太史儋”(聃、儋,古音韵部相同,同为舌头音,音近义通。“老聃” 亦可写作“老儋”,“太史儋” 亦可写作“太史聃”,意思是“当周太史的大耳朵老先生”),是传世本《老子》一书的编撰者。记述中所引“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谷。’” 见于传世本《老子》,而不见于《绝智弃辩》(老子甲)。这是否可以算是有力的证据!其中排在“老聃” 之前的“关尹”,从排名顺序来看,在当时其学术地位应高于“老聃”,至少他们可以平起平坐。旧说“老聃” 为“关尹” 之师,恐有误。陆德明《释文》:关尹,“关令尹喜也,或云:尹喜字公度。”《吕氏春秋·不二》:“关尹贵清。” 高诱注:“关尹,关正也,名喜。作道书九篇。能相风角,知将有神人而老子到;喜说之,请著《上至经》五千言而从之游也。” 郭沂根据郭店楚简道家作品考证“老子其人其书”,认为那个出函谷关见关尹并著书的是太史儋,而不是老子⑷。现就《庄子·天下》所记述的来看,郭说可与此互证,有理,可从。关尹“作道书九篇”,己佚,郭店楚简“大一生水”(含老子丙)为“关尹遗说”⑸。关尹、太史儋(老聃)是战国早中期道家学派的两位重要学者,太史儋应关尹之请而著书,关尹因太史儋所授老子书之启发而作文。⑹其代表作,太史儋(老聃)所著之书疑为传世本《老子》,关尹所作之文应为《大一生水》(含老子丙)。这与《庄子·天下》所述“关尹、老聃(太史儋),闻其风而悅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甚为相合。关尹、太史儋(老聃)就是对老子所提出的“道” 进行诠释和补充的两位道家学者。
“建之以常无有”, 沙少海《庄子集注》:“马叙伦说:常、无、有三字,当每字读绝。具言之,当云:建之以常,建之以无,建之以有。《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⑺“无”、“有” 都是存在。“无”,并不是空无,而是万物的原初,一切存在物都源于“无”,出发于“无”。所以说“无,名天地之始”。世界与世界的存在物都肇始于“无”,所以说“常无,欲以观其妙”。传世本《老子》用“无” 诠释“道”,使“道” 的本体意义更加鲜明。“有”,并非实有,而是“无” 的显现,一切存在物都从“有” 开始,“有,名天地之母”,所以说“常有,欲以观其徼”。“无”、“有” 都是对“道” 的本体意义的解释,所以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在以
“无” 和“有” 诠释“道” 的基础上,传世本《老子》的编撰者进而提出:“道生一,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 就是“无”,“一” 就是“有”;“无”(道)是本原,“有”(一)为“母”。这样老子的宇宙生成论便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主之以太一”,沙少海《庄子集注》:“马叙伦说:古书多言太一,义各有指。此言太一,谓常、无、有之体也,如佛法言清静法身也。顾实说:……太一者,统摄无形有形两界者也。” ⑧《大一生水》(含老子丙):“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大一藏於水,行於时,周而或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天道贵弱。”“执大象,天下往。”《大一生水》(含老子丙)以“大一”(太一) 释“道”、以“天道” 明“道”、以“大象” 喻“道”。
“大一” 有生水之“大一”,有藏於水之“大一”。生水之“大一” 是“有”(存在物),释
-5-
“有道昆成” 之“道”。此“大一” 乃广大浑一之义,即“混沌”。藏於水之“大一” 是“无”(存在),释“道恒无为” 之“道”。此“大一” 乃括囊万有,通而为一之义,即“混沌” 的本体(或曰“混沌” 之抽象)。藏於水之“大一” 是本原,生水之“大一” 为“母”。生水之“大一” 是藏於水之“大一” 的显现,前者是“无”,后者是“有”,都是存在。
郭店楚简《大一生水》(含老子丙)和传世本《老子》是沿着两种不同的思路对老子的
“道” 进行诠释和补充的。虽然都认为“道” 是存在,但各自的前提却不同,方法也不一样。《大一生水》(含老子丙)认为“道” 存在的前提是“有”(存在物)。“大一生水”,“大一” 即是“混沌”,是原初的物质状态。《淮南子·俶真训》:“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虚无寂寞,萧条霄雿,无有仿佛,气遂而大通冥冥者也。”“混沌” 即是“气遂而大通冥冥” 的气态物质。“气”,《说文》:“云气也。” 云气运动而降水,故曰“大一生水”。“大一” 所生之“水”,并非川谷江海之水,而是“汪然平静,寂然清澄”(《淮南子·俶真训》)的混沌之水,是“混沌” 的又一状态。“大一”、“水” 都是物质性的“有”。传世本《老子》则认为“道” 存在的前提是“无”(存在),是一种无形无象、超感知的存在,即所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 的“夷”、“希”、“微”。《大一生水》(含老子丙)释“道” 的方法是通过具象(存在物)直接显现本体(本质)的方法。生水之“大一”(“气遂而大通冥冥” 的“混沌”)是存在物,“水”(“汪然平静,寂然清澄” 的混沌之水)也是存在物,“大一生水”,即由气态的“混沌” 变为液态的混沌之“水”,在这变化过程中,本体的“大一”(大自然的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亦即形上的“大一”)便直接地显现出来。不仅如此,形上的“大一”“以己为万物母”“以己为万物经” 也是通过具象显现的。“大一藏於水”、“水反辅大” 的“水” 以及“复相辅” 的“天地”、“神明”、“阴阳”、“四时”、“滄热”、“湿燥” 都是具象,在这些具象的辅助之下,形上的“大一” 才能“为万母”、“万物经”。传世本《老子》释“道” 则与此不同,它认为“道” 本身就是存在,是比一般存在物更高的存在,是一个更深层、更高的世界。“道” 就是“无”。“道生一”,“一” 就是“有”。“有” 是“无” 的显现。所以,“道” 为万物之母。
道家后学关尹、太史儋对老子所提出的“道”的诠释和补充,丰富和发展了老子的天道本原思想,完整构建了中国天道本原哲学体系,开创了中国哲学的新纪元。 注:
⑴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5.
⑵金岳霖.道论[M].商务印书馆1987.
⑶(美)雷蒙德·范·奥弗.太阳之歌——世界各地创世神话(中译本)[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⑷郭 沂.从郭店楚简《老子》看老子其人其书[J].北京:哲学研究1998.7
⑸李学勤.荆门郭店楚简所见关尹遗说[J].郭店楚简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1.
孔子犹江海范文3
1.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3.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8.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9.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10.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11.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1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二)第二册
13.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1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6.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17.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9.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0.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1.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三)第三册
2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3.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24.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25.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6.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27.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8.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0.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四)第四册
3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3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3.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4.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5.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36.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zī)铢(zhū),用之如泥沙?
37.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8.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39.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0.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fú)渚,穷岛屿之萦(yíng)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41.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43.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44.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45.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46.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五)第五册
47.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4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9.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50.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51.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5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53.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54.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55.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5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5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孔子犹江海范文4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2、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4、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6、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1、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1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3、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14、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8、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1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0、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21、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22、知耻近乎勇。——《中庸》
2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2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7、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语·卷上》
28、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2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3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天祥
31、好学而不贰。——《左传》
32、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33、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3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3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3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39、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
40、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
4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42、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关人赴安西》
4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4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46、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4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4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50、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5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52、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5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5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55、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56、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5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5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59、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60、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6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62、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6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64、差之毫厘,缪以千里。——陆九渊
6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6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67、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6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6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7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71、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72、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7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4、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75、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76、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7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78、三思而后行。——《论语》
79、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8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8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82、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陈蕃语
8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84、学不可以已。——《荀子》
85、一寸山河一寸金。——左企弓语
8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87、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
8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8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9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9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92、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9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94、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95、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9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9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98、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孔子犹江海范文5
关键词:《淮南子》;教育思想;学习思想
中图分类号:B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091-03
《淮南子》的教学思想全面而丰富,涉及教学目的与作用、方法和内容等多个维度,对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教学的目的与作用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即受教育者期望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积极结果或变化。《淮南子》对教育目的的阐发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真训》认为,“圣人之学”是想让心在虚空的境地里遨游,使本性返回到初始的质朴混沌状态。“达人之学”是要让性情在虚无寂寞中觉醒,在辽阔无边中通达。《淮南子》所提倡的“达人之学”和“圣人之学”,与做“真人”的目的是一致的。《泰族训》中就提出了“杰”、“豪”、“俊”、“英”四个层次的教育培养人才标准。“杰”是智慧超过十人的人,“豪”是智慧超过百人的人,“俊”是智慧超过千人的人,“英”是智慧超过万人的人。这四个层次的人才按照各自才能的大小安置在不同的位置,发挥合适的作用。可见,《淮南子》基于人性论思想,回答了“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教育目的问题,既体现了道、儒融合,又提倡多元化人才标准的特点。
《淮南子》认为,教育应建立在有利于人性自然发展的基础上,而不是对人性进行扭曲和摧残。在“无为而无不为”原则指导下,使人性自然发展。《淮南子》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即是说,人的行动不应该违背或反抗事物的运动规律,而应该遵循和顺应事物的规律。只有促进人性自然生长的教育,才是合理的教育。然而正确把握和理解人性的自然特性又是实施合理教育的认识前提。
在对人性的认识上,人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认识的客体。由于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拘于俗,束于教”,使得无论作为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都已远离了人的自然本性,增加了人类对自身本质认识的困难。《齐俗训》说:“夫素之质白,染之以涅则黑;缣之性黄,染之以丹则赤。人之性无邪,久湛于俗则易,易则忘本,合于若性。”
就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来说,《淮南子》首先揭示了人性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人性的取向是教育应该遵循和可以利用的自然、本原的价值。“故无其性,不可教训。……故先王之教也,因其所喜以劝善,因其所恶以禁奸。”但是教育又是引导、发展人性,使其社会人文化的一个必要手段。“有其性无其养,不能遵道。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卵之化为雏,非慈雌呕暖覆伏,累日积久,则不能为雏。人之性有仁义之资,非圣人为之法度而教导之,则不可使乡方。”
为了进一步说明教育对人性发展的作用,《淮南子》提出这样的设问:“今使人生于辟陋之国,长于穷据漏室之下,长无兄弟,少无父母,目未尝见礼节,耳未尝闻先古,独守专室而不出门,使其性虽不愚,然其知者必寡矣”。社会环境被作为教育因素之一而受到重视。
《淮南子》在论述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作用的同时,还从文化和政治功能方面论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首先表现为文化的积累。人类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的结晶,是人类共同活动的成果。但文化的创造过程往往表现为零散和非系统性,所以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交流而达到文化的积累。“万物至众,而知不足以奄之”,“各悉其知,贵其所欲达,遂为天下备”,“非能一人而独兼有之”。没有教育就不能使个人的智慧成果社会化。要使文化具有历史的生命力,就要通过知识的社会化来实现文化的积累,成为不同时代人们共同拥有的财富,这些都离不开教育。
二、教学方法
教学法不仅仅是一门教学艺术,还是教育者机敏处事的能力,是教师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淮南子》反对以具体的人为规定的道德和知识标准去硬性要求受教育者,而希望通过创造适当的环境、情景,让受教育者在其熏陶下不知不觉地接近道德和知识的理想标准。力求使教育、教学因素成为一种受教育者不易察觉而又深受其影响的力量,体现了“无为而无所不为”的精神。以下几个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淮南子》教学方法上的这一基本倾向。
――因性而教。“因性而教”是《淮南子》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由于人的资质不同,因而教学应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性来施教,“用之于其所适,施之于其所宜”,主张“因其自然而推之”,要顺从人的本性。“因性而教”思想的提出,是道家从尊重人性的自然价值观立场出发,有助于深入探讨教育教学与人的生理条件及性格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使教育培养出各具特性的人才。
――循序渐进。教学本身是有规律的,按照规律施教则事半功倍。《淮南子》以形象的比喻说明了这个深刻的道理:“染者先青而后黑则可,先黑而后青则不可;工人下漆而上丹则可,下丹而上漆则不可。万事由此所先后上下,不可不审。”同样,“先倮而浴则可,以浴而倮则不可。先祭而后飨则可,先飨而后祭则不可。”这是因为“物之先后,各有所宜也。”教学更是如此,先后顺序,深浅难易,都要依次而行,不可任意为之。
――类比推理。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变化的。教师要讲清事物的发展变化,就需要运用类比推理的教学方法。《淮南子》认为教师教学要培养学生“以近喻远,以小知大”的类推能力。通过教育使学生达到:“尝一脔肉,知一之味;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以小明大。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使学生“从外知内,以见知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这应该是受到了孔子教学方法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
《淮南子》认为个人的修炼应该是一个追求“道”的过程。它的教育内容继承和发展了老、庄的思想,主张“弃智则道立矣”,应该弃智而守道。《淮南子》还主张“圣人内修道术,而不外饰仁义”。《论训》指出:“诵先王之诗书,不若闻得其言;闻得其言,不若得其所以言。”即否定“先王之诗书”本身,反对以语言文字材料为教学内容,而强调“先王之诗书”背后的“道”。“得其所以言者,言弗能言也,故道可道者,非常道也。”还强调教学内容要应时而变,不能因循守旧。有学者曾对此提出了中肯的评价,认为《淮南子》借强调“变”而否定言传和书本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否定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是消极的;但强调教学内容不能因循守旧,要因时而变,这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另有学者认为:《淮南子》认为仅守住精神的自身,将陷于迷离惝恍的境地,只有凭借知识以通事物,终始远近之情,才能得到真的自由解放。
《淮南子》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学以致用,教以所需。《人间训》以古代圣贤为例,指出制定教育内容以社会需要为原则:“百姓不亲,五品不慎,契教以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妻之辨,长幼之序。田野不修,民食不足,后稷乃教之辟地垦草,粪土种谷,令百姓家给人足。故三后之后,无不王者,有阴德也。周室衰,礼义废,孔子以三代之道教导于世。”契针对当时人伦关系混乱的状况而教人们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间的礼节和尊卑等次,后稷针对民食不足、田野荒废而教人们以改良土壤、栽种谷物和开垦荒地的技术,孔子则针对礼义废弛、周王室衰微的状况而教人们以三代的道统,以此来说明教育内容必须适应当时社会状况,与社会需要相一致。《说林训》亦说:“人莫欲学御龙,而皆欲学御马,莫欲学治鬼,而皆欲学治人,急所用也”,人们愿意学习治理人而不愿意学习治理鬼,学习御马而不学习驾龙,是因为治人和御马都是人们急需的,这里也体现了教育内容与社会需要相一致的原则。此外,教学也应该根据人的需求来进行:“人欲知高下而不能,教之用管准则悦,欲知轻重而无以,予之以权衡则喜,欲知远近而不能,教之以金目则快射。”强调不断地通过外学来扩充知识,将与社会需要有关的具体知识的追求逐步过渡到对“道”的认识。
《淮南子》的道家教育思想“在教学观上以返本、执要、自得、无迹为宗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教育原则”。在教育目的、作用、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提出了很多精辟的可操作性的见解。总的来说,“其中有关最高理想及目的的论述偏重于道家思想”,从而使《淮南子》的教育思想得到极大的丰富。
四、学习思想
在我国古代,“学”、“习”一般是分开使用的两个字。表达提高认识、获取知识的涵义时多用“学”字或“知”字,主要指获得各种直接与间接经验;表达修炼德行、熟悉和掌握技能等带有实践意义的行为时则用“习”字,“习”指巩固知识、技能,兼有“行”的涵义,是练习、实习、温习之意。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了之后经常、及时进行温习和实习,这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很明显,中国最早将“学”与“习”联系起来组成“学习”这一复合名词,并探讨二者关系的是孔子。按照孔子和其他中国古代教育家的看法,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获得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能力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思、习、行的总称。《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在学习目的、方法及重要意义等方面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
《淮南子》的教育理论重视学习方法,《主术训》说:“故假舆马者,足不劳而致千里;乘舟揖者,不能游而绝江海。”强调方法的必要性。“是故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淮南子》认为获得知识的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就学习方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
第一积累贯通。如果基础扎实,有备而来,即使是资质一般的人,其学习效果与天资聪颖的人也会相差无几。《修务训》曰:“今夫盲者目不能别昼夜,分白黑,然而搏琴抚弦,参弹复徽,攫援拂,手若蔑蒙,不失一弦。使未尝鼓瑟者,虽有离朱之明,攫掇之捷,犹不能屈伸其指。何则?服习积贯之所致。”人经过长期练习积累也能熟练的弹琴。善于学习的人,不断积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跬步不休,跛千里;累积不辍,可成邱阜。”告诫人们只有持之以恒积累,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并得以融会贯通。
第二分析思考。《原道训》说:“故内不得于中,禀授于外而以自饰也,不浸于肌肤,不浃于骨髓,不留于心志,不滞于五藏。故从外入者,无主于中不止;从中出者,无应于外不行。……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著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声出于口,则越而散矣。……是故不得于心,而有经天下之气,是犹无耳而欲调钟鼓,无目而欲喜文章也,亦必不胜其任矣。”强调在接受外界知识时,应“内得于中”,即“滞于五藏”、“留于心志”、“浃于骨髓”、“浸入肌肤”,并“著于心”,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强调把对外在知识的学习和学习主体的思考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用心的思考将知识融会贯通,从而使知识得到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应于外”而行之,将得到的知识从内心发散出去,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内外贯通。有学者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是一个符合学习规律的认识论公式。
第三刻苦勤勉。《淮南子》强调“知人无务,不若愚而好学。”认为即使是贤者和智者也要不断学习,“人莫不知学之有益于己也,然而不能者,嬉戏害人也。人皆多以无用害有用,故智不博而日不足”,对嬉戏害学进行了批评,主张充分利用时间进行学习,“以弋猎博弈之日诵诗读书,闻识必博矣。”普通百姓也可以通过勤学不倦,刻苦磨练,掌握精湛的技艺,如“宋画吴冶,刻刑镂法,乱修曲出,其为微妙,尧舜之圣不能及。蔡之,卫之稚质,纂组,杂奇彩,抑墨质,扬赤文,禹汤之智不能逮。”
第四乐学好问。《淮南子》主张学习过程中要遵循乐学的原则。“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矣。”人如果不愿意学习,常借口没有时间,这样的人即使有时间也不会去学习,因为根本就不愿意学习。学习意愿与学习效果成正相关关系,“故同味而嗜厚膊者,必其甘之者也;同师而超群者,必其乐之者也;弗甘弗乐而能为表者,未之闻也。”在味道相同的食物中而贪吃肥厚大肉,一定是它的滋味特别香美的缘故。同样的老师,能够超越同伴的学生,必然是乐行其道的人。不是味道甘美、不是特别喜欢而能立见效果的,从来没有听说过。这表明内心乐学的情趣,是学习效果超群的内在强大动力。学习过程中还要不耻下问。《主术训》曰:“文王智而好问,故圣;武王勇而好问,故胜。”揭示了好问是取得成就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符合学习心理和教育规律。
《淮南子》承认个人先天禀赋的差异性对接受教育具有不同的影响,从人性完善的角度论述教育的作用,全面阐述了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对现代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廖军和.《淮南子》中的教育思想[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4).
〔2〕刘安,高诱.淮南子注[M].上海:上海书店,1986.
〔3〕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陈德安.中国道家道教教育思想史:先秦至隋唐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陈剑昆.论《淮南子》中道儒互补的教学思想[J].淮阴师专学报,1996(2).
〔7〕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孔子犹江海范文6
13课:《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14课:《勾践灭吴》(《国语》)
4、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历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5、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6、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7、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8、果行,国人相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第二册)
13课:《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3、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4、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5、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14课:《滕王阁序》
1、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5、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7、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8、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9、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10、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15课:《师说》(韩愈)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6课:《阿房宫赋》(杜牧)
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4、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5、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7课:《六国论》(苏洵)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理固宜然。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4、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5、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8课:《游褒禅山记》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也。
19课:《伶官传序》(欧阳修)
1、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天下者,可以知之矣。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3、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20课:《石钟山记》(苏轼)
1、《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2、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21课:《项脊轩志》(归有光)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2、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4、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秭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5、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22课:《五人墓碑记》(张溥)
1、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2、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3、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23课:《登泰山记》(姚鼐)
1、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2、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24课:《病梅馆记》(龚自珍)
1、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2、予购之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4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47.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