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英语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英语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英语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文1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高中英语教学的效果。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在于很多老师对高中英语听力不够重视,忽视英语听力在整个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高中英语教学要求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同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然而很多老师忽略了听力教学的重要意义,没有及时的解决听力教学中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主要分析了一些导致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困难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困难;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4

引言

高中英语在英语教学中处于中间地位,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一直存在困难,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听力成绩提不高。出现教学困难的原因有很多,但是这些困难并不是不能克服的,只要找到致使听力教学困难的原因加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就能够改变现今教学困难的局面,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英语听力的教学需要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达到英语听力教学的预期目标。

一、致使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困难的原因

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和提高英语听力教学的效果,需要对导致英语听力教学困难的原因进行细致的分析,采取相关的措施解决这些困难,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致使教学困难的原因有很多种,但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对英语听力教学不重视

英语听力教学对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影响着学生英语成绩,也影响着英语教学水平,对于高中阶段的英语听力教学更是重要,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但在现阶段的英语听力教学中,很少有教师重视这个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导致英语听力教学困难,学生的英语成绩提不高,整个英语教学水平提不高。因此,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应该引起英语教师的足够重视,这样才能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2、英语听力教学方式落后

英语听力教学的方式将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教师在进行英语听力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听录音和对答案的方式,把英语听力训练完全当成听力测试,并且在学生对过答案后,老师也么有讲讲学生出错的原因,只是强调英语听力需要长时间的联系。像这种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形成一种机械式的思维,只会将注意力集中到能够提示答案的语句上,这样就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内容,导致答案错误。一旦长期采用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必然会导致英语听力教学困难,影响英语听力的教学效果。

3、英语听力教学教研投入不够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学校也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进行听力教学教研工作。定期派老师到一些英语听力教学取得好效果的学校进行经验交流,学习他们的教学方式和经验。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对听力教学不够重视,只是学校的相关领导也不重视,就很少进行英语听力教学教研活动。即使有的学校在英语听力教学教研中投入经费,但投入的还是不够,进而也会导致英语听力教学苦难。

二、针对问题的一些具体对策

高中英语听力对于英语这门课程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一定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出导致教学困难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采用一定措施解决困难,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高中英语听力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以下是一些解决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困难的具体方法。

1、培养学生听力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英语听力学习充满了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感到轻松,不会感到很困难。在培养学生英语听力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将英语听力课堂变得活跃,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投入到英语听力的学习中,进而对英语听力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英语听力的教学,解决教学困难这一难题。

2、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

以往的老师在进行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将英语听力训练当成英语听力测试,只是让学生先对听力材料进行预习,然后听材料作答,在听力结束后对答案。没有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不仅不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同时也不能解决教学困难的难题。为此,必须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融入到英语听力学习中,这样才能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和提高教师英语听力教学水平。

3、加大英语听力教学教研的投入

英语听力教学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进行教学教研活动,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并定期对相关的教师进行培训,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只有加大英语听力教学教研的投入,教师才能够到一些英语听力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学校进行经验交流,学习别人的教学方法,进而解决教学困难的难题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4、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英语学习一定要有语感,没有语感就很难对相关的内容进行预测,这样就很难抓住听力中的重点,进而导致答案错误。在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味的进行枯燥的练习,也不一定要用听力的方式进行练习,可以采用朗读范文和背诵美文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一旦学生具备了语感,在进行听力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很快的抓住材料的内容,进而获得准确的答案。

结束语

高中英语听力对于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是极为重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到引起教学困难的原因,并加以分析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这样才能解决教学困难的难题,提高学生英语成绩和达到英语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读宁;自主学习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英语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文2

关键词:网络资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新课改的出台,对学生的教学要求变得更为严格,教学理念逐渐转变为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水平。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更好开展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应用水平,是每一位英语教师高度关注的问题。高中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平时几乎没有时间接触课外的英语阅读资源,而网络上具有丰富的英语阅读资源,合理地对其进行应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全面改善学生英语水平。但在网络资源的应用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学生很少自主运用网络资源、不同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存在个体性差异、教师与学生对网络资源应用有错误的态度等。

一、教师应用网络资源教学的态度要转变

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就是进行了网络教学,教师从内心上认为课本内容才是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根本,而其余课外阅读资源都是不必要的,而学生上网仅仅是为了娱乐,并不能帮助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其实,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误区,学生所处的时代就是一个网络时代,网络必定会融入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教师要紧跟时代思想,顺应时代的发展,在课本知识传授的同时要合理应用网络资源到教学中。网络资源知识内容丰富,其中有些内容是教师也并不了解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知识拓展。比如:在讲解《tomorrowsworld》时,教师对于未来科技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检索,拓展自己的视野,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对课文进行讲解。其中网络上有许多教师分享的教学经验,教师可以总结优秀的教学经验将之用在自己的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经验交流。教师要善于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不足,利用网络积极与其他教师探讨。只有教师对网络资源教学态度的及时转变,才能更大程度上加强网络资源的应用,教师才能体会到网络资源教学的有利之处。

二、加强学生的自主应用网络资源学习能力

高中生由于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平常只顾埋头学习,很少主动去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阅读学习,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应用网络资源教学的初始理念就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能力,教师必须加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主动学习的能力,发挥网络资源教学的最大作用。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英语阅读学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可以消除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不同的学生英语水平必定会有高低之分,教师所教的内容有的学生能理解,而有的学生并不能完全领悟。而应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学习状况进行选择性学习,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难易程度,加强自身薄弱方面的训练,以便更好提高自身英语水平。教师可以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利用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网络资源的应用学习。教师的引导性网络资源应用不但可以让学生高效地进行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比如:教师在《Sportinge-vents》的讲解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利用网络资源查阅关于运动的英语知识,让学生自行扫除课前的单词障碍,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会由于教师的引导养成应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丰富学生的阅读量

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除却接触英语课本之外,其余的课外阅读基本上是很少的,网络资源内容的丰富性将在很大程度上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英语教材的内容几乎都是一成不变的,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也仅仅限制在几个方面。教师可以应用网络资源进行精美英语文章选取,在学生课余之时,让学生进行阅读。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寻有关的教学内容,将大量的教学信息划分类别,使教学内容比较有层次地展现在学生的视野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比如:教材内容选用的英语题材几乎都是叙事型和多人对白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寻一些英语书信、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新闻等题材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多形式的英语中更透彻地学习英语。

四、结语

总之,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地对网络资源加以应用,对其整改融合,整理出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阅读材料。网络资源的应用,为高中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材料,充盈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资源,从而加大了高中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水平,更促进了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教师要在应用的过程中,及时发现与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争取完善此教学方案,以达到网络资源的高效应用。

参考文献:

[1]韦昌道.网络资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5(24):35-35.

英语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文3

[关键词]高级英语课程 “后方法”时代 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谢峤(1983- ),女,天津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天津 300191)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后方法时代高校大规模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与管理模式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112201)和天津理工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策略与课堂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YB11-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140-02

一、前言

20世纪中后期,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西方外语教学研究从“教学法”时代逐渐过渡到“后方法”(post-method pedagogy)时代,研究重点从对“方法”的探讨逐步扭转为对“途径”的摸索,即从追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寻求最佳教学法等方面转移到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众多影响因素的分析,同时重新定义了教学参与者的身份、设定了基本参量、也制定了外语教学的相关策略。这股理论研究新思潮为我国二语习得研究大讨论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也为我国英语专业技能必修课——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

二、“后方法”时代西方外语教学研究核心理念

语法翻译法在西欧国家确定其统治地位后的一百多年里,一直都备受国内外应用语言学者和外语教学研究者的关注,相关理论流派层出不穷。然而,究竟哪种教学法最有效、最具有普适性,人们的观点莫衷一是。随着大量定性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外语教师发现,对教学法的幼稚盲从和对“最佳教学法”的执拗寻求已将外语教学研究带入误区 ,过多关注教学方法的多元性和开放性,而忽略了其相对性和特定性。

国外学者Stern首先认识到了以往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局限性,提出外语教学三维框架,着手分析外语教学环节中的诸多因素,将教师视为教学研究、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综合体,充分肯定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打破了之前视教师为教学理论被动接受者和刻板执行者的思维定式。他认为,研究和实践的重点应放在师生对语言课堂生活质量的理解上,而不是输出质量的简单考察,教学的本质是个互动性的多元交往过程。Kumaravadivelu将宏观策略框架与上两位学者的主要观点相结合,整理出经典的“后方法”外语教学理论框架,即以教师自主为核心,以特定性、实践性和社会可行性为原则,“鼓励教师建构自己的教学理论,推动基于对当地语言、社会文化和政治特征正确理解之上的语境语言教学”。

三、“后方法”时代下的高级英语课程特征分析

1.高级英语课程属性。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必修课,是基础阅读课的深化和延伸。它与综合英语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1)教材选取文章多为名篇佳作,且内容多样、题材广泛、视角开阔,语言文字更地道凝练,具备较强的思想深度,注重东西方文化的介绍和传播;(2)注重学生综合英语技能的培养,除语言运用、对美文佳作的分析鉴赏、逻辑思维等能力外,更强调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独立提出见解—创新”能力链条的建构;(3)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具备驾驭语言文化的能力,还需要统筹教学环节,要学会引领学生深入探索思辨。

2.教学对象特点以及市场需求。高级英语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高校英语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学生应已具备较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积累了一定的跨文化知识,并在综合能力和素质方面得到了锻炼。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们必须进一步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完善英语应用能力,并努力提升包括知识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在内的核心竞争力,以顺应社会的需求,迎接未来的挑战。他们的学习需求、个人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密切联系,在英语专业学生的未来工作中,知识和技能的高效输出能力是用人单位极为重视的,因而学校在教学中应着重此方面的训练。

3.教师特征和定位。“后方法”时代背景下,外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呈现出日益浓厚的人本主义取向,外语教师的个人特征、发展和需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其中对教师的信念研究、教学文化情境、教师行动研究等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近些年,高教体制中对教师教学能力和学术能力的双重要求和较高的考核标准,使得英语专业教师之间的合作日益广泛,竞争也日趋激烈,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高级英语教师的发展和需求。此外,由于高级英语课程的重点之一在于东西方文化的引进和介绍,因而,一方面,教师作为文化中介,需要树立积极恰当的文化价值观,在传授背景知识和跨文化知识的同时,需要注意中华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真正做到学贯东西;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自身的文化立场,对不同的文化平等对待,兼容并蓄,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中找到自身的平衡点。此外,在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不能只满足于语言文化知识教学者与实践者这一单向的身份,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反思,与理论研究者一起积极投身于外语教学理论的建构和改革。

四、“后方法”时代的高级英语课程教学策略

1.以人为本,注重教学双方特定性。近些年,英语专业教师已逐渐摆脱“课堂教学主宰者”的固有形象,转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然而,在开展教学活动前,许多教师个体常根据教参和成品课件,结合个人教学经验编纂教案,将“教”作为行动的单一出发点,忽略了同行和学生群在教案设计中的重要角色。为了扭转这一旧有模式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教学理念,学校可采取教师集体备课或学生提议、师生探讨等多种互动形式,综合教师群的集体教学经验和学生群的实际水平安排教学重点和教学环节。

2.语意与形式并重,语言与文化兼顾。经过两年的学习,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已对英语语言形式有了较完备的了解和把握,但这并不意味着教授高级英语课程时,教师应一味地注重语言内容和意义,割裂两者间的密切关系。上世纪的西方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经历了从纯形式教学(如语法翻译法)到纯意义教学(如浸入式教学法)的两个极端,但随着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深入,目前主流的教学理论多集中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个位置。如Michael Long的Focus on Form(语意和形式兼顾)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当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对某一个语言形式的理解或表达的困难时,教师应随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这个语言形式,加以讲解,但教学的重点应仍是语言的交际活动。此外,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高级英语课程的属性和学生的需求,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必须要兼顾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讲,这是一种素质训练,而非技能训练;是潜能全面发展意义上的education,不是training。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地制宜采取必要的教学方法,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成为语言和文化的教育者。

3.注重输出驱动,培养综合能力。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用人单位考核的重点,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外语类大学生而言,具备流畅的表达性技能尤为重要。无论是口头交流还是书面交流,语言互动都是相互合作的过程,包括信息传递双方以及信息内容三方面的元素。此外,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还牵涉到交流双方的逻辑思维、知识面、沟通互动、合作等多种综合技能,因此,高级英语课程教师应努力将课堂互动合作作为关键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前文中所提到的凸显输出驱动效应的综合教学法便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设计各种活动,如围绕某篇课文进行主题演讲、撰写读书笔记、就课文经典段落进行口笔译、听相关材料写摘要、口头作文等模式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技能。通过学生间评比、班级竞赛、互助小组、多维评价等多种形式促进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合作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真正做到多种技能的共同开发和培养。

4.坚持教学反思,推动教研双向发展。“后方法”时代的教师不仅是教学理论的实践者,更是教学理论的研究者和革新者。作为教育事业的一线工作者,高级英语课程教师应培养反思思维能力,及时充分地反思教学过程,归纳总结教学经验,将其升华到理论高度,真正做到教研相长、相互促进。由于教学活动是不断变化的,受教学双方教材以及教学环境等多种变量的影响,高级英语教师应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和理论知识的积累,进行动态反思和调整,保证教学和科研的实时转化。此外,由于教学涉及人为因素,因此,为了保证反思的客观性和综合性,避免教师主观臆断,任课教师应以教学团队作为反思的活动单位,通过分享教学日志,开展经验交流会以及互相观摩等多种方式反思教学活动。

外语教学理论界长期以来试图挖掘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方法以指导现实中的教学实践,却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进入“后方法”时代后,教学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教学双方的属性和需求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作为理论和实践的接驳者,教师的身份得到了重新定义。教师不仅需要分析影响教学的诸多因素,能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还需要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教学理论的革新者。所以,高级英语课程教师应潜心教学,从课程属性、师生特征和需求出发安排教学。在具体教学内容方面,做到语言与文化并重、形式与意义兼顾,以综合技能输出为驱动,通过不断的反思和分析,改进教学实践,并将实践经验汇总,逐步上升到理论高度,实现教研的双向发展与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陈力.外语教学法的“后方法”时代[J].基础英语教育,2009(6).

[2]郝兴跃.外语教学法的动态发展研究[J].外语界,2001(2).

[3]李银芳.对新时期英语专业教育的思考[J].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3).

[4]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

[5]王奇民.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外语界,2002(4).

[6]严明.后教学法时代在职外语教师研究取向述略[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2).

[7]郑志恋.探索型实践:高校英语教师研究新视角[J].外语界,2009(1).

[8]Ellis R.Introduction:Investigating form-focused instruction[J].Language Learning,2001(15).

[9]Long M.Focus on form:A design fea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1.

英语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文4

【关键词】英语;教学;研究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的知识面和要求越来越宽,学习的方法也越来越多。这样,对英语教师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尤其是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英语教师无论在教学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技能等方面都要接受新的挑战。因此,英语教师要想在这些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努力做新型的现代英语教师。

所谓新型的现代英语教师就是不仅仅要拥有丰富的英语学科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牢固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知识、扎实的教育教学实践技能,而且要具有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务实的研究能力并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即,研究型教师。

英语教师不仅要了解并掌握Whomtoteach?Whattoteach?Howtoteach(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还要懂得Whytoteach?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之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由关注教学到关注学生的教育理念的转化,也才能在教会学生学会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和指导他们养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

1英语教学与教学研究现状

我们分别对我市的15所初中(其中示范校10所,非示范校5所)进行了关于英语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情况的调查问卷和学生问卷。首先,调查了15所初中的英语教师的学历情况。从这部分的调查结果得知:80%的教师的学历是大学英语本科及相关专业,20%以上的教师是专科及相关专业,这说明大多数英语教师曾接受过正规大学教育,他们既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又具备一定的教育实践能力,更具备教学研究能力。但是,我们的调查结果是教师们的研究论文和出版的著作寥寥无几,参加教改项目并结题的也不多。他们对中学英语新的课程标准的了解更不多,有部分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目的的认识还很模糊。个别教师甚至说不清楚英语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有很多教师对于基本的教学理论知识尤为欠缺。有些教师甚至不了解“交际法”“认知法”“听说法”和“语法翻译法”到底有什么区别。每课时讲解的时间绝对多于学生活动的时间,仍然以“教”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为中心。很多教师仍乐于照本宣科地使用教材,没有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范例和媒介,更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精神。尽管多数教师业已树立了科研意识,迫切盼望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但普遍认为得不到有效的条件支持,在岗参培的方式也单一,等等。????从学生问卷中也发现一些:初一学生喜欢上英语课,但初二、三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却在逐年下降。各校学生主动向老师提问题的仅占20%左右,初一和初三的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老师只鼓励围绕所学内容提问,很少分析学生的问题的归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教师经常使用的辅助教学的手段仅有录音机,有的学校几乎不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有些教师很少在作业本上写评语,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他们的教师“只改错误,不写评语”。考试的频率很高,一个月搞一次考试在各年级都是普遍的。而且评价方式也很单一,主要是书面语言知识的测试。对上述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多数英语教师由于缺少对所教的学生和所从事的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导致自身素质不高,不仅研究成果少,更直接影响了教学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改革中学英语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

2.1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慨说

应该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是一对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

(1)制订英语教学计划能力,即学习和深入理解英语课程标准,把握读、写、听、说及基础知识等方面的教学要求,理清读、写、听、说训练的具体内容,弄清基础知识的具体内容,把要求和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分解到各个年级,既循序渐进,又适当重复,增强训练效果。

(2)钻研教材的能力,对英语教材的编写意图或改编意图、体例安排、知识结构,范文特色,要研究得一清二楚,并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使用教材。

(3)设计教学的能力,教师要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的,确定教学重点,然后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年龄和心理安排教学程序,确定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搭起实现教学目的的桥梁。

(4)驾驭课堂的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尤其是语言能力。英语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规范,能对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目标语起榜样的作用,而且所用的语言要有激情,要新鲜、优美、风趣。

(5)处理作业的能力,学生的英语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与学的质量,它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与问题,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正因为如此,处理学生作业不能停留在只判断正误,应重视作业的反馈作用,并认真写评语鼓励、引导并帮助学生。

2.2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包括:

(1)确定研究项目的能力。确定研究项目就是教学研究活动的开端。项目一旦选定,研究的方向、研究的对象与范围、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步骤等也随之在某种程度上被确定。英语教学研究的项目(目标或课题)是指英语教学领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定问题,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目的、任务。所谓普遍意义,是指教学中有规律性的、能解决某一层面的、反映某些本质的现象;所谓特定问题,是指目标明确、讨论的对象和范围清晰。选择研究的项目就是寻找研究英语教学问题的突破口,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突破,逐步扩展,逐步深入,以达到对英语教学规律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的目的。

(2)收集资料的能力。围绕课题收集资料,力求范围广一点,内容实在一点。一是检索古今中外的文献资料,做摘记、笔记、卡片;二是开展调查。既可以做问卷调查,也可以开座谈会或者访谈。抓住典型,作较细致的了解。资料是研究的依据,越具体,越典型,越有研究的价值。资料收集后将其排列梳理归类,分清主次。

(3)撰写教学研究论文的能力。英语教学研究论文是英语教学研究的结晶,撰写时应做到:论证以事实为依据。内容的阐述有逻辑性,结构完整并有层次。语言准确、明白,不含糊其辞并表达流畅。引用文献资料应注明出处。教学研究论文有论述性的、描述性的以及实验性的研究报告,即指开展教改实验以后形成的报告。

3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师研究能力的必由之路

英语教学研究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由于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大多数教师勤于做(教学)而疏于总结、积累和研究。平时几乎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日常的教学和考试中,搞研究深感力不从心。他们往往把具体的常规教学(研)工作当作研究活动,他们的科研多数还停留在总结平时的教学工作、教学情况汇报、综合别人经验、从别人的研究成果中找些自己所需的材料等。加上学校经费短缺等因素,教师进修和再学习的机会很少,特别是对新课标的不了解,教师的知识老化、观念陈旧、教法古板,因此,“费时较多,收效甚微”的现状就在所难免。要从根本上达到让学生和社会都满意的目的,教师们除了要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外,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能力的必由之路!当然,校本研修必然就要要求包括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从实际出发,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实施继续教育和教研培训。组织并鼓励教师们参加多层次、多形式和多渠道的教学科研活动和评比(竞赛)活动,如:观摩课、研讨课、经验交流(课)会、制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改编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处理作业等。应当鼓励并教会他们以教学为突破口,将教学经验变成教学成果促进教学。

4研究学生的需要是教师发展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因素,更要重视兴趣培养。因为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负担,而是执著的追求。兴趣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影响兴趣的因素当然很多,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服务于学生的方法是其中最重要,也是很关键的因素。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就必须在课堂活动上下工夫。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的水平要体现在备课中、能力要发挥到课堂上,即我们要“抓在出现时、点在需要处;化在关键时、用在可用处。”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体验、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不应该仅仅是围绕所学内容提问题,或者所提问题没有挡次,或者以教代学。教师要时时研究学生并做到:课前指导不指令;课中参谋不代谋;课后到位不越位。否则,学生可能是知识学到了,创新能力却失去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更得不到有效的体现。

总之,研究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饱满的热情、极大的兴趣参与到学习英语中去,在参与中得到乐趣和自身提高不仅是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要求,更是我们教师发展、改善、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英语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文5

[关键词]中外合作;旅游管理;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9-0138-03

[作者简介]范晓荣(1973-),女,汉族,江西赣州人,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双语教学;陈平(1962-),男,江西南昌人,教授,硕导,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我国开放型经济的稳步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体现,其核心是引入国外教育机构的优质教育资源,以弥补我国教育机构在教学、科研与管理中的不足。中外合作办学既可提升学校层次,又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有利于形成开放、包容的教学理念和国际化视野。

一、中外合作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概述

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另一类是非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由中外双方共同投资形成独立的法人财产,具备法定的办学条件,享有独立的办学自,内部管理实行董事会制。非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有两种:一是一般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双方根据契约中确定的权利义务共同完成办学任务;二是学校领导下的二级学院制,由学校与外方合作者共同创办,不具有法人资格,具体由二级学院运作。南昌大学科技学院引进的中外合作旅游管理专业项目类型属后者。

南昌大学中外合作项目起步较晚,于2010年开始与爱尔兰高威梅努斯理工学院签订旅游管理专业合作项目。旅游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在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具有较宽知识面,具备较强的中外文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外向型旅游业管理人才。中外合作办学目的在于引进国外优质资源,更新办学理念,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国际化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促进跨文化交流。南昌大学科技学院中外合作旅游管理专业项目的教学计划由合作双方共同制定,专业课采用双语教学,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在中爱合作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专业课教学是双方关注的重点,它关系着学生进入高威大学后能否适应全英文的教学环境。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专业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通常是指在英语课程以外的基础课或专业课中进行中英文双语教学。虽然南昌大学科技学院对高校双语教学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中都有一定基础,但中外合作旅游管理专业从2010年才开始实行双语教学,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看,目前其双语教学尚处于初级阶段,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教师的教学问题和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调查,参照国内外同行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二、南昌大学中外合作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选择不符合国情

在我国,高校一般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指定合适的教材,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教授专业知识。在爱尔兰,各门课程只有教学大纲,在大纲中列出了各章节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而没有指定固定教材。教师上课时不是依据固定的教材,而是依据自己制订的教学计划,但是会提供若干本教学参考书供学生选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南昌大学国际交流处要求英方指定了一本英文原版教材,是由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SQA)编写,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该教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学习目的与评估内容;第二部分为学习材料;第三部分为各章节问题参考答案。使用这种原版英文教材,可以使师生领略到英国教学资源的原味,如地道的语言表达、专业词汇的表述、专业教学思路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序等。但是不久,这类教材的选择就引起师生的思考。首先,大部分师生认为此教材过于简单,与其说是教材,不如说是内容丰富的教学大纲,特色有余而完整性不足,这类教材是否适合我国的教学需要值得思考;其次,原版英文教材基于英国的文化背景,中国学生普遍存在跨文化阅读障碍,以英国人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来理解原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三,教材助长学生的惰性,很多学生认为考试一般依据教材,所以只要掌握教材内容就可以了,本来教材内容不多,理解甚至背诵教材也不是件困难的事情,就不再去学习其他知识。

2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师资不足

有效的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外语基础和精深的专业课程知识储备。由于师资配备存在缺口,教师或缺乏专业知识或英语运用能力欠缺,从事旅游管理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教师既不能像专业课教师一样全面系统地讲授专业课,也不能像专业英语教师一样讲授专业英语。

3中外教学理念存在差异

爱尔兰强调具有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灵活教学模式与先进教学理念。其专业课课时分成两部分:lecturer 和seminar。其中,lecturer 大约占1/3的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入门,强调重点内容和基本概念,不依赖具体的教材,而是按专题讲授。针对专题,布置学生课后要完成的任务和练习,特别强调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Seminar则占了大约2/3的课时,主要是针对预先布置的任务,在教师有组织的管理和控制下进行分组讨论和演练。课程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而我国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存在灌输型教学模式,虽然在逐步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但是该模式蕴含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教师的讲述在课堂上依然占有较大比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即使在seminar上,学生也等着老师给出答案,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4学生英语基础较弱导致教学参与度不高

中外合作项目的双语教学对学生的外语基础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有的英语水平较高,能够听懂教师的授课,并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的学生学习存在困难,即便是书本知识,也需要将教材逐字逐句先翻译成中文再理解,对学习进度影响很大,对专业词汇的翻译经常贻笑大方。如何在水平各异的学生中进行教学,还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5考核方式不配套

南昌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考核与其他专业无异。对于学生专业课成绩的考核采取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只是期末考试由本校任课教师出题,由爱尔兰高威大学专业课教师审阅,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出席率进行考核,期末考试主要采用笔试闭卷形式。这种考核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平时不注重知识的积累,到期末考试临近才努力学习。另外,旅游管理专业中许多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如客源国概况、市场营销、旅游学等,而社会实践教学考评尚未纳入学生期末考核。单一的考核方式,导致双语教学的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三、改进措施

1优化课程设置,合理选择教材

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但招收的学生高考分数普遍低于普通高校学生,这些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因此在中外合作项目中,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尤为重要。关于课堂教学学校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英语授课应占70%,中文授课占30%,采取一般内容用英文讲述,重点内容、特别难懂的内容用汉语解释。而板书、PPT课件等全部采用英文,创造良好的英语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用英文思考专业问题的习惯。

对于教材的选择,首先,中外合作旅游管理专业负责人组织骨干教师参与已选用教材的评价,对内容不合适、结构体系不合理的教材要求主讲教师修改。鼓励教师按照课程要求编写特色精品教材;其次,对旅游管理专业领域内的国际上各主要出版社进行广泛的了解,收集教材出版资源。学校通过国际交流部对爱尔兰高威大学专业课任课教师所用的教材信息进行收集,对订购教材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第三,在选定原版英文教材后,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辅导教材,一般要求选用两到三本辅助教材,至少一本中文资料和一本英文资料,教师还应充分挖掘网络资源,下载相关课程的E-books作为教学参考书提供给学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双语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必须高度重视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引进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专业人才。学院人才引进中应十分注重教师的国际化背景,注重教师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他们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也要有良好的外语水平,能够满足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目前学校正在逐步增加中外合作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中具有海外学习和交流经历的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比重;其次,学院积极寻求对外交流合作机会,加强与高威大学相关专业教师的教学交流,通过出国学习、视频、电子信件的方式,双方切磋教学问题,努力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2013年4月,高威大学选派优秀教师到南昌大学进行示范教学,中方双语教师进行观摩,学习其先进的教学理念。

3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针对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情况,提供多种形式的辅导。开设英语听、说、读、写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教学过程采用英文板书、中文讲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建立每周集中答疑和个别答疑相结合的制度,督促和帮助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营造一种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使学员能够相互讨论和解答彼此存在的疑难问题,形成—个良性互动的学习环境,避免部分学生对中文参考书的依赖。在师生交流互动过程中,教师用英语提问一般没有困难,关键是要积极鼓励学员用英语回答问题,促使他们积极用英语思维,锻炼英语表达能力,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探索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探索多样化灵活的考试和考查方法,可以借鉴英国的学生考核方式,改期末集中考核为分阶段考核。在每学期开学时,教师发给学生的教学大纲中包括各阶段考试的知识点、考试方法、课程成绩的构成,考试方法根据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形式,包括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团队合作项目、案例分析、撰写论文等。学生只有顺利通过各个阶段的考核,该门课程才能过关,这促使学生重视平时学习。不同的考试形式也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论文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课题研究,包括资料搜集、问题分析、提出观点和解决方案、归纳整理结果、引用他人成果并将参考文献予以正确标注等环节,这些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从对知识的接触到对知识的把握这一整个认识发展过程,同时还可以促进教师自身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进步,因此也是教师完善自我的良好机会。

5加强双语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有效的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出发,建立合理、科学的双语教学课程考评体系,对各教学环节进行长期有效的监控。中外合作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除了要全面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之外,还必须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与设计,所有课程教学要采用实践教育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中外合作旅游管理专业主席每学期至少组织四次教学法研讨活动、两次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和两次教学质量分析会,不断积累和共享教学经验。在现有听课制度的基础上,旅游管理专业将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中外合作旅游管理专业负责人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次;教师之间每月至少听课两次;坚持经常性的教学检查,深入到学生中了解教学情况的反馈意见,并定期召开教学讲评例会,设计教师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进行奖惩。

四、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外合作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也应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和尝试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满足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需要,为国家更多地培养复合型和国际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曹银萍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新西部(理论版),2012(10)

英语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文6

【关键词】非正式学习 大学英语教师 专业发展

【Abstract】Informal learn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from the informal learning viewpoint, puts forward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informal learning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Key words】informal learning;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一、相关概念界定

1.非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是相对正规学校教育或继续教育而言,指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获得新知识的学习形式,主要指做中学、玩中学、游中学,如网上、聚会、沙龙、读书等。尽管我们常常没有察觉到非正式学习,但它广泛存在于生活和工作中。

非正式学习这一概念最早由国外学者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Wenger(1990)发现,非正式学习通常与情境有密切关系。Becher(1999)以案例分析方式为教师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性提供了佐证。Knight(2002)将情境性的非正式学习视为专业课持续性发展,认为非正式学习和正式学习一样,可以在不同学习背景下由不同来源的学习发展而成。Livingstone(2008)认为教师非正式学习是对正式学习的一种有益补充,有利于教师获得最前沿的知识。Alder(2000)、Grundy & Robison (2004)研究了非正式学习的范畴、目的与功能,指出教师非正式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总体砜矗国外学者对于非正式学习的定义、功能等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对于大学英语教师的非正式学习方面的研究还非常少,尤其是对非正式学习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还较少。

国内对非正式学习也有了初步进展。余胜泉对非正式学习给出了自己的定义,这是国内较早的有影响力的相关文章。陈福祥(2007)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研究了教师非正式学习的具体实施途径,认为应该从转变传统学习观念,创造促进非正式学习的氛围,优化非正式学习资源,改善教师学习策略等方面来实施。赵蒙成(2008)对如何区分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要素,什么样的情境特征使得学习是“非正式”的以及非正式学习的内容、方法和评价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徐刘杰和邓小霞(2014)以高校新进教师为例,研究教师在网络学习空间中的交互,指出教师整体网络密度较小,教师交互频低,交互程度欠深。此外,李宝玉(2014)、郭遂红(2014)、祁玉娟(2009)、孙德芬(2011)等还探讨了高校教师非正式学习与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非正式学习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能力,知识结构,教育理念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总之,国内宏观研究以及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对不同群体教师非正式学习的研究成果。

2.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接受教育、不断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与丰富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符合教师标准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在拓展专业内涵的基础上,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逐渐达到专业的成熟,而这个过程将贯穿教师生涯的始终。同时,教师专业发展要靠教师自己的努力,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需要其具有自我总结、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体现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最早由国外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国外学界在此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Richards and Nunan(1990)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外语教师在教育中经常遇到的课堂观察、教学督查与评估、教学实践等问题。Roberts(1998)概述了各理论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对语言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提高颇有启发。Richards(1998)从宏观角度探讨了语言教师发展问题,认为语言教师教育不只是让教师掌握一些教学技能,还应该探讨支配其教学实践的教师知识、信念和态度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教师发展尝试了多种方式和策略。Richards and Farrell (2005)总结了促进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11种学习策略。总体来看,国外学者对于教师发展的研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国内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研究内容包括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教师知识能力、专业发展模式、教师认知、教师决策、教师信念、国外教师教育理论等(张逸刚、丁方,1996;戴炜栋、张雪梅,2001;夏纪梅,2002;戴曼纯、张希春,2004;彭元玲,2007),研究方法包括非材料性研究和实证研究(高一虹等,1999;吴一安、张莲,2004;文秋芳、王立非,2004;吴宗杰,2005;吴欣,2005;彭伟强等,2008)。总之,国内大多是关于外语教师有效发展途径的研究,对于大学英语教师非正式学习与专业发展这方面喜欢的研究还是非常少见,鉴于此,本文从这一细化角度展开,希望对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能力有所裨益。

二、非正式学习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1.激发大学英语教师学习的意向。大学英语教师非正式学习没有任何外来的要求、组织及规定,是大学英语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自然而然、潜移默化进行的学习,符合大学英语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性特质,符合教师作为特殊成人和专业人员的学习特点与认知规律。在大学英语教师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大学英语教师学习、反思及实践欲望和推动大学英语教师继续学习的动力往往不是来自于正式学习或正规的培训,而是来自于的非正式学习。教学实践中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有些差距,来源于生活的知识更容易理解,可以激发大学英语教师学习的兴趣。非正式学习的内容由大学英语教师自己掌控,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调整学习内容,挖掘学习资源,有利于专业能力的发展。

2.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具有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文化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而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大多属于显性知识,存在于文字、符号、音像媒体中,便于获取。教师可以通过正式学习和培训获得这些显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指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构建的,在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知识。实践性知识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更为重要,教师要想应对各种复杂的、多变的教学情境必须拥有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是教师职业独特性及不可替代性的体现。然而实践性知识往往以个体化的语言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无法通过书本或其他媒介获得,也无法在证实学习或培训中获得。获取实践性知识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同事之间相互交流学习,这些都属于非正式学习,具有自发性、社会性和协作性的特点。因此非正式学习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学习。

3.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指大学英语教师从事教育活动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成就大学英语教师成长的支撑点,具有个体性、情境性、创新性、发展性的特点。大学英语教师对非正式学习的信念认知较高,但行为认知能力较低,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经常听专家讲座,参加教学研讨活动,和同事共同承担课题,对自己教学通过教学日志等方式进行自我反思及交互式学习,在实践中通过团队协作、知识共享、交流反馈、辩论研讨、总结反思等非正式学习方式学习。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既依赖于有关部门组织的正式学习方式,也离不开形式灵活自由及丰富多样的非正式学习。大学英语教师在注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构建以大学英语教师非正式学习为基体的合作学习,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中持续学习,透过课堂发现问题,积极与同事及专家交流沟通,相互学习,通过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方式跨时空的合作交流。

三、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1.转变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非正式学习的态度。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态度是指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行为的心理倾向,它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四个方面。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态度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活动的动力系统,由认知、感情与意向相互作用而成,大学英语教师专业态度的形成需经历服从、同化与内化三个阶段。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态度是在长期的学校环境和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应用的观察和亲历学习属于非正式学习。大学英语教师转变学习态度是促进非正式学习与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起责任,制定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目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并努力⑺制定的目标和计划付诸于实施。

2.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非正式学习的知识共享。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的共享首先需要学校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师自然合作文化氛围,为教师知识共享提供制度保障,使教师之间在知识与信息上充分交流,共同分享,在思想信念,态度等方面相互促进。其次信息时代知识日新月异,大学英语教师作为教育者,面临的教育实践千变万化,因此要利用手机、电脑等信息工具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公开课或论坛等随时学习交流,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共享,改变学习方式,实现终身学习,提升自身专业发展。非正式学习是在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中实现的,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可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有效的获取知识,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非正式学习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学习能力。听专家讲座,同事之间的听课与交流,教学实例研讨、教学经验交流等都需要大学英语教师的合作与共享。

3.优化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非正式学习的环境。营造良好的非正式学习氛围,创建和谐的学习文化,使大学英语教师能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学校要改善大学英语教师工作场所的学习环境,鼓励大学英语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并将专业能力提升的方式由传统的培训、讲座转向非正式学习。学校应构建“学习圈”与“学习共同体”,专家学者,大学英语教师都可以参与其中,分享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技能,健全鼓励机制,激发大学英语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学校要为教师开展非正式学习完善基础设施,提供客观支持,优化非正式学习过程,决策和制度应倾斜于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财政预算,创造学习氛围,推动非正式学习,为教师开展对非正式学习提供指导,为教师开展非正式学习提供交流、聚会的场所,建立实用、高效、及时更新的常见问题回答及知识库,建立e-learning 网络学习系统,虚拟交流社区。

参考文献:

[1]郭遂红.大学英语基于教学情境的外语教师非正式学习与专业发展研究[J].外语界,2014(1).

[2]弓箭,畅肇沁.非正式学习视角下初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教学与管理,2014(5).

[3]祁玉娟,陈梦稀.非正式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9(6).

[4]孙晓双.成人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1).

[5]杨晓平,杨登伟.论教师非正式学习的意义及生成路径[J].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