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创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内部控制创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内部控制创新

内部控制创新范文1

关键词:新时期 医院会计 内部控制 创新

近年来,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展,而创造和谐健康的医疗环境已成为重要的内容。对于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已逐渐受到世人的关注,其内控制度的好坏,对医院会计工作造成影响,并对医院的管理水平的提升造成制约。所以,审视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如何从制度完善、队伍建设、控制执行等方面,切实提升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才是医院在今后财务管理中需要特别重视的事项。

一、新时期医院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内部控制缺乏足够重视

一些医院并未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尤其关于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被架空,无法对业务运转以动态控制的形式呈现。同时,内部控制的作用并未上升为监督和审计部门的有效方法,被错误的视为无关会计工作的一项事宜,仅仅承担医院相互监督管理性质的工作。所以,医院对会计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认识,切实有效的控制机制无法落到实处。

(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切实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需要依托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度体系的缺失,会对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造成影响。就实际来看,医院主要在责权利方面存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漏洞,造成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同时,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缺乏严谨规范的章法。这样一来,会计内部控制人员的工作效率不高、积极性缺乏,造成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缺乏实质性内容。

(三)会计内部控制人员缺乏完备的专业素质

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强调了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医疗知识。而在实际工作中,医院的一些会计控制人员缺乏系统的工作培训,在工作行为与操作上,无法达到相关的规范要求。同时,在会计内部控制过程中,一些错误或失误市场发生,导致了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无法形成有效的效力,对医院的会计工作造成较大影响。

(四)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执行不到位

医院会计核算出现造假、信息失真的问题,很大程度因为内部控制工作执行不到位,缺乏切实有效的执行力。对于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而言,其有效性在于贯彻实行,而一些医院流于形式,为应付上级工作检查,这样就导致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缺乏有效性,暴露出会计内部控制执行力不高,无法形成有效力等问题。

二、强化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创新措施

(一)落实内部控制人员队伍建设

相关人员的录取门槛要提高,强化内部控制人员队伍的专业素质;强化医院财务部门的人员培训工作,在思想道德、职业素养等方面,提高会计内部控制队伍的素质,特别是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职业素质;为医院会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员管理制度,在务实的工作中提高会计内部控制力度,确保控制的真实有效。总之,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技术过硬的会计内部控制队伍。

(二)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系统

近年来,电算化已成为医院财务管理的普及事项,在很大程度为财务管理传递了及时、完整的会计信息。所以,现代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以确保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同时,管理系统需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特别是在业务流程上,应该兼顾财务部门与会计内部控制的工作需求,以确保管理系统的实用性。

(三)夯实审计部门的工作职能

夯实会计监督工作的基础是审计部门的工作顺利开展,尤其是在会计制度的完善上,起着重要的现实作用。夯实审计部门的工作职能,旨在强化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这就强调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对医院会计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评价,突出制度上存在的问题,以实现制度的及时完善。同时,医院审计工作的开展方式要改进创新,使其由先前的时候审计向事前或事中审计转变,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审计的有效性,进而确保医院会计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内部工作的有效开展,其前提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完善的控制制度为依托,构建切实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效力。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中,要对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极易责任机制的落实做到具体而明确,这样就可以正常有序的会计内部控制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通过开展具体工作流程,对会计工作制度进行检验,这样也可以对会计制度的完善与具体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医院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中,要切实依照相关会计规范制度,为相关工作的岗位职责、岗位要求等进行明确,以指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流程。这是实现会计内部工作步入正轨,并与各部门形成相互制约的关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和谐而稳定的医疗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关注的焦点。医院应该审视存在会计内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强化措施,才是解除会计内部控制困境,维护医院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光霞.健全医院会计内部控制[J].渤海经济,2010

内部控制创新范文2

摘要:农业科研单位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三农”政策实施过程中承担着农业科研和农业示范推广的重要任务,为顺利完成这一任务,各级政府对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为此,如何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的内部控制已显得更加重要。文章分析了目前对农业科研单位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农业科研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农业科研单位内部控制的创新举措,希望对指导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的内部控制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内部控制;约束机制;运行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进一步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作为承担农业科研、农业示范推广任务的农业科研单位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三农”政策实施过程中地位显得更加重要, 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农业科研经费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为此,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农业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对更好地发挥农业科研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科研单位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或组织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或事业目标,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保证单位或组织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或组织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规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内部控制从内容上分包括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方面,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是以价值控制为主要手段,可将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业务活动相结合所进行的综合控制,它是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

从农业科研单位的特征分析,农业科研单位的内部控制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农业科研单位内部各个独立核算单位自身的内部控制活动,二是农业科研单位整体的内部控制活动,即农业科研单位真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文章所研究的内部控制是指农业科研单位整体的内部控制活动,即以资本控制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对如何做好农业科研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近年来农业科研单位的实务界已经着手进行研究,但研究的范围还不广泛,研究也不够深入。我们通过中国知网以“农业科研单位内部控制”作为

关键词 进行搜索,2010 年-2015 年五年间各类期刊只发表研究文章12 篇,表明对农业科研单位的内部控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二、农业科研单位内部控制研究的意义

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该内部控制规范自2014 年1 月1日起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实施目的在于应用企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经验和做法,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加强对我国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活动。开展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事业发展目标,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和财政经费的使用效益,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为确保经济信息的真实、合法提供保障。通过对农业科研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研究,可以促进农业科研单位更好地贯彻和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并促使农业科研单位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堵塞科研经费管理中的漏洞,提高财务执行力,进而促进农业科研单位的稳定健康发展。

三、农业科研单位内部控制的创新举措

(一)构建农业科研单位内部约束机制

1.制度约束

制度控制是财务内部控制的前提,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财务会计方面的制度是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的保证,可以进一步优化农业科研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农业科研单位的制度约束应该涵盖农业科研单位经费管理的整个过程,包括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科研经费使用审批制度、对外(对内)投资管理制度、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管理制度、财务报告制度、财务分析和财务评价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及担保管理制度等,利用制度来规范农业科研单位各项经济活动。

2.权力约束

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权限包括参与决策权、财务审核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督权。为了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的管理效率,同时规范单位的财务行为,农业科研单位财务部门负责人应当有权参与单位的各项决策活动;对各项科研经费的使用在单位领导审批之前应当由财务负责人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再行审批;对单位预算经决策机构审查通过后,财务部门应当按照审查批准的预算严格执行;同时对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或报单位领导进行处理,从而有效保护各方权益,保证农业科研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3.责任约束

责任约束是指农业科研单位应依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制定单位内部财务会计方面的规章制度,根据规章制度科学设置财务会计机构、配置科学合理的财务会计岗位、配备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财务会计人员,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原则,明确各个岗位财务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岗位责任,根据岗位职责,对单位业务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管控。

4.职业道德约束

职业道德约束是以会计职业操守为核心的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活动。会计职业道德约束就是会计人员通过自我判断、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来体现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应定期对各单位会计职业道德的遵守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登记注册和年审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各农业科研单位应依据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建立自律奖惩制度,对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情况好的会计人员给予奖励,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给予严厉处罚。

(二)构建农业科研单位内部运行机制

1.全面预算

农业科研单位应根据单位的战略目标和行业特点来编制单位的全面预算。预算编制应当由业务部门、项目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共同参加,首先应编制单位的各项业务预算,即科研项目的业务预算、事业发展预算和单位采购及投资等方面的预算,在此基础上编制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预算,包括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筹划三个方面。通过全面预算以具体数量化的形式,规定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和项目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协调农业科研单位内部各个独立核算单位之间、各职能部门之间以及独立核算单位与职能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业务、资金、信息、人才的整合,来实现农业科研单位的资源合理配置。

2.资金活动

资金是农业科研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业科研单位的资金活动是指单位在科研项目实施和事业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资金流动,包括单位的对外投资活动、固定资产的购置、建造活动、商品购销售活动和劳务供应活动等。农业科研单位应通过资金活动加强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一是对各投资项目要从经济、技术和财务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科学的可行性分析,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二是对单位的资金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监控,防止或避免重复购置、资产流失和财物毁损等现象的发生,确保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

3.信息传递

信息传递包括信息生成和信息沟通两个方面。实践表明,有效的信息传递是农业科研单位正确决策的保证。因此,农业科研单位应结合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起覆盖整个单位的网络系统,特别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以实现单位内部信息的及时沟通,为单位加强内部控制提供保障。在网络环境下,农业科研单位应将对单位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和远程处理,实现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协同,及时生成完整、正确、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同时在单位内部及时传递,以保证单位决策层能够根据最新、最全面的财务会计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

4.内部审计

农业科研单位通过开展内部审计活动,能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特别是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及时解决相关的问题,确保财务内部控制活动的持续顺利进行。目前,农业科研单位内部审计活动应开始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单位实际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配备专门的内部审计人员,这是做好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配备内部审计人员应满足单位的行业特点和资产规模的需要,具有与业务范围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胜任能力。二是要转变单位领导的内部审计的观念。在新的形势下内部审计不是简单的查错防弊,更重要的是经济评价、管理控制与咨询服务,为农业科研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诊断、咨询和保证服务。

随着国家对农业科研单位投入的不断增加,加强对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的管理更加重要。我们应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不断优化农业科研单位内部控制的环境,管理并控制好单位的业务活动,注意预防并及时识别相关风险,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科研单位可持续健康地发展,为实现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莉.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思考.江苏农业科学,2012(11).

[2]刘玉秀,李庆,郑雨.歆完善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天津科技,2014 (11).

[3]魏文芳,刘玉秀,彭春瑞.农业科研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探析.当代会计,2014(05).

内部控制创新范文3

摘 要 随着市场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更加注重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来减少成本,避免或者减少经营风险,从而达到既定的效益目标。本文就从目前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内控制度创新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制度创新

企业的内部控制,指的是针对企业成本、财产、资金等方面的安全,制定的一套适用于全企业职工和岗位的管理制度。内部控制主要指的是财务控制和管理控制,一套完整良好的内控制度,能够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活动或信息;能够减少管理和生产中各种不要工作的发生,有效地减少生产资料的消耗,降低成本;能够加强对资金的管理,适时的分析经营目标和效益,调整投资行为,降低经营风险;能够规范各部门、各岗位的行为,减少不必要诸如会计造假、管理失位带来的消耗,凝聚发展合理,推动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

一、目前内控制度执行存在的弊病

加强内部控制的益处不少,现代企业也不断在制度方面进行创新,但是据目前国内企业来看,笔者认为还较为普遍的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认识上还存在偏差。不少企业将内部控制想当然与规章制度进行对等了,认为要加强内部控制,就是要制定全方位的规章制度,从着衣、言行再到8小时外的生活,都会规章制度。同时,还认为,内控大部分是生产线上的事情,抓好了生产,就抓好了一切。殊不知,内部控制制度是和规章制度有关,但是又不是全部,内部控制的重点是规范工作流程,找准风险点,覆盖的范围应该是从管理、生产再到后勤的一体化。

2、制度上还有待规范。在制度的设计上,一是对下严、对上不严。内部控制制度是针对所有员工的,包括老板个人。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高层管理人员不按规定办事的,有超标报销发票的,有打招呼直接拿走钱物的,如果上行下效,就很容易影响了制度的继续执行。二是缺少内部考核。说白了就是内部审计,在规模较大特别是有分公司的企业,都会有内部审计,但是不少企业还没有,没有对财会和管理人员等制度的制定者进行审计,也使得有些职工“知法犯法”。

3、保障上还较为薄弱。在制度的保障,一是没有氛围的保障。内部控制制度只是由管理层制定的,没有注重对一线员工的发动。在宣传上,没有讲清厉害;在激励上,没有说清一二,导致一线员工对于繁琐的流程缺乏耐心,抵制较多。二是没有人才的保障。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财务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较好的预算、分析能力,不少企业只关心用人,而不关心培养人才,也影响了内部控制制度上的执行。

二、内部控制制度创新方向和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内部权责分离制度。要防范好企业经营风险,最有效的一项是权责分离制度。这项制度在表现在两块,一块是权限分离制度,在比重重要的岗位上,要将权利进行分割,如出纳和会计分别担任业务的办理和审批,对钱财的转账需要输入两个密码,等等,形成相互授、相互监督的局面。一块是互相控制制度,每一级机构在进行相关活动时,都得得到上级部门的授权,同级部门在工作时,由兄弟部门进行检查监督,保证过程活动过程可控,结果可追溯。

2、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没有全面预算管理或者预算管理不全面、执行不到位的内部控制制度都是不是好的制度。全面预算管理是由企业通过制定支出的预算,在一定时间内按照预算进行控制的过程,目前已全面运用到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公益性组织的各项经济活动中。在这方面的制度创新,一是要预算编制要合理,首先由各分公司或者部门根据生产目标进行编制,汇总后到企业管理层,管理层根据总目标和未来市场分析再进行增减调整,形成目标后再进行分解到各分公司或部门。预算的编制既要契合实际,体现经营目标,又要适当留有余地。二是预算执行要严格,财务和审计人员要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保证预算顺利执行。在遇到特殊情况导致无法保证预算执行时,要召开会议授权进行调整,形成新的预算,保证预算能够有效地指导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3、实物控制制度。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实物的控制也是重点之一。一方面是生产物资的控制,要详细制定领用制度保证物资安全;要制定好ERP同步更新制度和未来生产预测,保证生产物资能够供应充分但又不过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制定定期盘点制度,一月一盘点,一年大盘点,保证数量正确,防止个人中饱私囊。另一方面是资金制度,对于付款项目,必须要有授权;大项的投资,则必须有制定集体决策的制度,保证决策的科学民主。

4、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是内控制定的根本保障,内部审计人员既是执行内控的一部分,也是监督内控执行的重要力量。要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与会计人员进行区别,并保证其权限的发挥。内部审计人员要定期对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审查,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报告处理。同时,企业也应该制定好财务和审计人员的培训制度,既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也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够被正确执行。

参考文献:

[1]吴寿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研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06).

内部控制创新范文4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内部控制;改革;创新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提出有效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发展结构的转型升级,也深入影响中国企业的管理控制及发展创新。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更偏向于协调内控实施主体与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依赖信息化、网络化的创新手段;内控风险逐步得到控制,有效监督机制也趋于完善,但仍然存在人为干预、权益失衡及不可抗力等风险;内控管理体系形成有效约束,但潜在的内控执行力仍有缺陷。因此,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后,对企业面临的内部控制新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积极探求新常态发展环境下,企业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的改革与创新举措具有积极意义。

一、新常态下企业进行内部控制面临的发展新趋势

(一)内控环境日益复杂,呈现发展新趋势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内控环境趋向复杂。经济发展环境主要分为发展内部环境和发展外部环境。就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而言,世界经济继续维持较低增长速度,并呈现出一定的区间波动性。大多数发达国家和相当比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逐步成熟,发展潜力降低,影响了世界经济整体发展走向。就企业发展的内部环境而言,内控制度建设、内控人员职责分配及内控管理流程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重了新常态下企业面临内部发展环境的不可预知性与复杂性。

(二)内控手段逐渐多样化,以信息和科技为支撑

多元、科学的内控手段是保证企业内控制度有效实施的基础。新常态背景下,企业进行内控的手段逐步多样化,并呈现出科学化、信息化特点。原有的内控手段仅限于内控人员根据内控制度要求,通过文件及计算机等方式对业务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及互联网+等新技术及方法的运用,数据处理日益集成化、高效化及信息化,内控管理手段也逐渐丰富。以信息和科技为支撑,成为新常态下企I进行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特点。

(三)内控风险逐步得到控制,内部监督形成有效机制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内控风险及内控监督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原有的企业内控制度由于制度、程序及标准等发展并不完善,无法对内部管理控制中发生的风险状况进行有效预估,造成内控风险的不可控性。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企业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逐步稳定并趋向成熟,对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认知逐步加深,内控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内部监督形成长效化的管控机制,以往的依赖于企业内控人员的监督形式得到改善,内部监督逐渐向企业内部多元利益相关主体转变。

(四)内控体系趋于完善,执行力有待加强

新常态下,企业内控体系逐渐完善,不仅表现在内控人员的配置与安排、内控制度的丰富与完善、内控方式及流程的科学合理等方面,还表现在企业内控体系与新常态下的企业发展新特点逐步适应,内控管理机制进一步增强。同时,新常态下企业实施内控的执行力还有待加强。具体表现在,内控人员的业务水准及道德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内控管理制度虽然条目众多,但缺乏有效的适用性,会影响其有效性;内控手段多样化及流程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内控的有效实施,但由于内控手段参差不齐,交叉使用造成内控管理的混乱及效果评判标准的不统一,从而产生名不副实的后果。

二、新常态下企业进行有效内部控制的改革与创新举措

(一)把握经济发展新趋势,将内控与社会环境有机结合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发展环境是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发展要将内控管理与社会环境有效相结合。一方面,企业内控管理要与新常态下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相结合。当前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日益严峻,这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及国际化集团实力的垄断及渗透战略,中国企业面临新的发展难题。与此同时,企业发展方式、发展结构及发展方向逐步优化升级,存在新的机遇。因此,企业要结合外部市场竞争力、自身发展持续性及战略选择目标等,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内控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企业内控管理要与新常态下企业发展的内部环境相结合。企业的内部环境主要是指生产流程状况、生产组织形式及监督管控手段等涉及企业内部发展建设的相关内容,为将企业的内部环境因素与内控机制有效统一,必须持续优化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监控等相关流程,实现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双向统一。

(二)创新并丰富内控手段,形成科学化、集成化管理

经济新常态发展趋势下,要依托信息化和科技化的有效优势,创造创新内控的手段和内涵,形成科学化、集约化管理。具体来说,要利用电脑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优势,将数据化、网络化、集成化的信息形态与内控管理机制有机结合。就数据库管理系统而言,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在企业内控管理中应用的条件相对充分,企业内控部门可以建立内控管理数据库,并依据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进行分类别管理,将数据库的发展整合性与内控管理相统一;利用互联网+的创新发展路径,将互联网发展思维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机结合,将互联网的信息整合、信息传递和信息集成的优势与具体的发展领域与发展方向有机结合,形成“互联网+内部控制”的新模式;云计算是在大数据背景下提出来的,而企业内控体系需要大数据的支持,恰好符合云技术的发展特征,为此可以将企业内控管理数据以云计算的形式进行处理,提升内控机制的有效性及持续性。

(三)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与风险管理,强化企业内控约束力

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和风险管理,强化企业内控约束力,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进行有效内部控制的核心和关键。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要依靠内控人员的力量,就是要提高内控人员的业务水平及道德水准;要逐步完善内控管理制度,使内控管理有充分的制度保障;还要形成内控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及结果评价标准,使内控管理科学、规范、合理。此外,还要加强在经济新常态下的风险管理,内控风险主要包括人为原生性内控风险和自然不可抗力伴生性内控风险。对人为原生性内控风险而言,由于内控风险的人为操纵性特点,故可以通过制度约束、法律强制性及政策导向指引等方式来实现控制内控风险发生的目的。对自然不可抗力伴生性内控风险而言,由于内控风险的不可抗拒性及不可逆性的特点,故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内部控制过程中发生的自然风险进行有效弥补,有效发挥企业内部控制约束力。

(四)转变经济发展思路、提质增速,形成系统有序的内控体系

为形成经济发展常量增长新常态、新格局、新形式,首先,要有效实现三个“转变”:由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向增长质量与效益转变;由偏向经济总量、人均产值、发展规模等指标向有效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与保障居民成长幸福感转变;由高投入、高产值,依赖投资拉动与出口推动向生产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转变。此次,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事前防范要依赖一定的制度、技术及程序方法等,逐步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形成多样化的内控手段,并严格内控的相关程序及方法;事中控制阶段要对业务发展过程进行有效管控,如合理参照业务支出计划数,将实际支出与预算数值及时有效对比;事后监督阶段要对内控结果进行有效对比和调整,如根据银行存款实际发生值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相关数值,结算银行存款账户发生额及余额。

三、结束语

新常态下,企业内部控制呈现出内控环境日益复杂、内控手段逐渐多样化、内控风险逐步得到控制、内部监督形成有效机制及内部控制体系趋于完善而执行力有待加强等新趋势。企业只有积极探求有效的内部控制改革与创新举措,才能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实现经济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一茹.关于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1):23-25.

[2]张海瑛.关于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6(5):67-69.

内部控制创新范文5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改革创新

国在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是事业单位在转轨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的内部控制与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财政拨款单位,其财务是消耗性的纯支出型财务。财务管理的大收支模式,要求对支出实施严格控制。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只反映上级单位的拨款和支出情况,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拨款、支出预算,而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也比较简单,这种状况只能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的客观环境、工作任务、管理体制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事业单位在这种变化。从外部环境来看,国家机构改革后,政府管理上缺位。由于国资委的成立,没有及时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归属和管理方式,各单位按照各自方式管理经营其资产,这部分资产处于“监管真空”。正是这种国家投资、无人负责的体制,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普遍存在利用效率低、浪费与流失严重的状况。随着各项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随着企事业单位改制工作的推进,事业单位将面临诸如财务状况的总体失衡风险、国有控股企业的连带责任风险等。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国有资产的迅速累加,无疑增加了财政资金在运作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审计中发现财政部门安排给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经费被挤占挪用的现象十分普遍,专项经费难以发挥应有的资金效益。

内部环境看,因外部环境变化导致重大风险的责任在于决策者对风险控制与防范的认识不足。而当内部环境恶化时,则造成内部控制失控。内部环境包括:管理层各级管理者的职业素质。包括知识与技能,职业操守与道德品行等。管理体制上,单位财务支出管理方法落后,经费不足与损耗浪费并存,预算控制缺乏刚性,从而给财政资金运作带来了潜在预算失控的风险。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推进,预算控制得到了一定程度加强,但仍较薄弱。个别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或其会计主管人员连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都没有取得。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缺乏对违法违纪行为的辨别和拒绝能力,在执行会计制度、法规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偏差和错误,从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很薄弱,管理控制方法不先进,内部评价监督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实施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国民经济规模的高速增长,政府部门包括各种事业单位的规模和结构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政府部门内部的职责向多元化转变,其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在这样一种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尤其是财务控制制度建设,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比较坚实的保障体系,或者叫做防火墙,就显得非常有意义。实行内部财务控制是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必然要求。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部门预算、政府采购、集中收付以及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等多项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其最终是要建立一种简洁明快的公共财政运作制度。在这样的一种架构之下,单位或者部门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再也不能象计划经济体制下那样依靠单调的行政命令和职工个人的自觉性来维护,而是需要严密而又科学的管理手段,包括全面预算、责任预算、绩效评价。实行内部财务控制是加强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改革创新的原则与措施

合法性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并把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落实到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中去。这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基础。有效性原则。内部财务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财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财务控制的权力。在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基础上,通过讨论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体系的原则和具体举措。内部控制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很受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重视,而我国在这方面却有所欠缺,许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薄弱,还存在许多问题。

在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执行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费用管理失控。少数会计人员在审核中丧失了应有的责任感,认为有领导签字,我就照办,使会计内控有名无实,导致费用支出不合理。会计核算失真。一些事业单位为了谋取小集体利益,会计人员随意进行会计账务处理,会计核算错误。审计中发现有的事业单位对用公款采购的办公用品管理不严,内部控制不到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加强内部监督,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内部控制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及时修正内控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品质,加强会计人员的学习和教育,切实帮助他们提高业务素质,确保其严格履行法定责任。

参考文献:

[1]申桂南.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议[J].中小企业科技.2008,5.

[2]李亮华,胡兴华.浅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质量.2008(1).

[3]沈涛.试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财会研究.2008,5.

内部控制创新范文6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控工作 创新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是促进自身各项工作和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的有效的举措。但就目前来看,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内控工作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因而必须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工作的创新。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一、概述

就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来看,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往往由于缺乏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加上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完善,在预算控制中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尤其是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执行不规范,加之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机制,导致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现状堪忧[1]。

二、探讨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创新

(一)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意识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必须对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以及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与否和内控制度健全与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全体人员,必须在单位领导的带领下,不断强化全体成员的内控意识。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创新途径,从传统的下发文件单一模式,转变为利用本单位一切可以利用宣传渠道,使得全体人员意识到内控制度在财政资金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意识到内控工作在促进本单位风险控制与资金流失防范方面的重要性。例如:在制定下发内控文件的基础上,把内控制度做成业务手册,人手一份,方便在工作中查阅;定期组织全员培训并考核培训效果;在日常工作中,关键岗位严格把关,领导不定期抽查等。

(二)致力于会计控制作用的强化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完善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因为内部的会计基础工作的欠缺,导致了其在内控制度建立健全方面遇到了较大的障碍。因此,致力于会计基础工作的完善就显得尤为必要。所以就必须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会人员进行专业高效的培训,促进本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促进本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对单位内部的会计控制规范进行不断的健全和完成,促进内控报告可信度的有效提升,从而更好地强化会计的控制作用,为本单位财政资金使用及管理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2]。

(三)致力于单位内控体系的完善和内部行为的规范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在内控工作及财务管理水平上得到全面的提升,就离不开科学高效的内控制度的支持。鉴于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内控体系建设过程中没有结合自身实际的现状,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致力于自身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确保财政预算的制定与执行之间互相监督与制约,并对本单位的财政预算编制与执行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从而促进各项财政资金得到及时有效的利用。同时应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自身的内控制度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内控制度得到及时有效的执行。此外,还应加强审批制度的建立健全,并始终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对财政审批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

(四)致力于预算管理控制水平的提升

预算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关键所在,必须致力于预算控制在本单位内控工作中作用的有效发挥,强化预算的控制和约束,从而更好地加强本单位内部管理成效的提升,这就需要提升预算管理控制水平,而加强预算执行又是强化预算管理控制的重要举措。因而必须根据预算法的有关规定,对财政预算执行全程的资金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注重财政资金使用审批的同时对财政资金的拨付程序进行不断的完善,对财政预算执行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全面提升财政资金的利用率。因此,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对财务预算范围进行扩张,并致力于财务预算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的提升,并保证财政预算得到严肃的执行,尽可能地预防财政资金被浪费。为了进一步促进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还应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财政预算执行进行不断的强化,改革国库单一账户,对国库集中支付制进行不断的完善,这就需要始终坚持预算在前、拨款在后的的原则,对预算中支出的范围与金额进行严格的控制,促进财政预算控制得到有效的执行,同时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评价,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在提高使用效率的同时促进预算管理内控作用的有效的提升。

(五)致力于内部审计与监督控制的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充分意识到内部审计监督在单位内控工作中的重要性,致力于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选派审计人员加强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与检查,促进内控制度在本单位内得到有效的执行,并着力提升内部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的权威性与独立性,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加强内部审计,评价并及时纠正内部制度建设的设计与实施效果,以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更好地本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切实做好自身的本质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并非一蹴而就,必须在不断的发展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结合单位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创新思维,多途径多方位多措施并用,才能让内部控制制度真正发挥作用,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走上良性发展的循环。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3,01:57-62+96

上一篇幼儿手工制作

下一篇寒露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