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范文1

关键词:网络传媒;网络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3-0109-01

自从网络出现,网络文化即开始出现。最初的网络文化是将网络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传播网络外的其他文化。而当网民通过网络的使用,传播建立各种网上关系,这些关系在很多方面不同于网外关系,从而形成一个不同于网外社会的网络社会时,网络文化才以一种单一的文化存在。

一、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

网络文化改变了人们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认知和创新潜力,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网络拓宽了人们学习的手段和渠道。

网络文化拓宽了人们的交往空间,越来越多的人们热衷于进入网络世界,同自己有着相同志趣、爱好的人结成一个亲密的社区,甚至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好友交谈,就像隔壁邻居一样亲近。

网络文化缓解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当今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带给了人们越来越大的压力。网络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新颖、便捷的网上娱乐的途径。上网休闲成了人们缓解压力的渠道,人们在工作之余玩玩网络游戏、看看网络小说、读读国内外新闻等,对于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二、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文化中西方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渗透,易导致人们政治信念和价值观念的偏移网络为西方文化渗透与意识形态入侵提供了便捷手段。

网络文化带给人们“自由”和“民主”的同时,带来更多的是无政府主义的“放任”,不少人缺乏“慎独”的道德自律,道德观念渐渐淡化。

网络泡沫文化的泛滥造成了人们的价值观的危机.使人们的人生观和道德观紊乱,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网络黄色文化、网络暴力文化的肆虐造成了青少年的人性危机。在西方的性解放、性自由思想的侵蚀下,形成了一些人的不健康的性观念和扭曲的心理。

以“黑客”行为为乐的网络“黑客”文化的侵袭造成了社会的信任危机。

三、网络文化的这些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形成原因分析

网络文化的这些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是由网络媒体的特点所形成的。

首先,网络媒体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它面对的是一个信息的海洋,普通的网络使用者都可以为互联网络提供信息,它承载信息的扩充性是无限的。网络媒体可以依靠这些宝贵的资源,用“超链接”的方式将各方面的信息在允许的范围内收为己用,这种信息共享无疑大大丰富了网络媒体的信息量,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增强。这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随着网络媒体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优势体现得也就越明显。

其次,网络媒体具有便捷检索性和互动性,人们在浏览互联网查阅信息时,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主动的查找信息资料,各取所需。

第三,互联网打破地域的界限,具有极为广泛的传播面。“网上无国界”,与互联网连接的主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只要你知道ip地址或域名,都可以访问任何与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尽管它在地球的另一半。网络媒体这种跨地域性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第四,网络媒体兼具信息传播的同步性与异步性。网络媒体的信息者将信息到网络服务器上则完成了他的工作,受众在此后随时可以上网查询该项信息,信息的发送与接受过程不需同时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异步性。

第五,网络媒体还具有的极强的时效性。由于网页制作的过程相比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大为简化,既不像电视要经过编辑播出(直播节目除外)也不像报纸需要排版印刷,只需更新网页内容即可。而且网页内容一更新,网页的访问者立即可以看到,这中间几乎没有时间差。因此,很多大的新闻事件,反应最快的常常是网络媒体。

第六,网络媒体是多种信息形式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信息传播方式。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web网页可以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视频数据等多种信息形式,特别是流媒体技术的出现,使边下载边收听、收看的实时传播成为可能,可以大大节省网络用户下载时间,而且使得网络媒体互动、实时、整合的特征真正在音频、视频文件的使用中得到体现。

网络文化范文2

本文分析互联网大环境下学校需要创建网络文化品牌的必要性,然后从品牌的三大组成部分入手阐释了如何创建,最后还应辅以评估系统促进品牌不断完善和创新。

关键词:

职业技能导向;校园网络文化;品牌研究

0引言

大数据、互联网等词汇已经被人们所熟悉,网络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它们不仅能带来消息快速传递的方便,也为创造更大的价值提供便利。网络已经成为创造与传播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网络空间形成的文化活动、文化方式、文化产品、文化观念的集合。[1]它是现实社会文化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同时由于其虚拟属于也形成了其自身独特的文化行为特征、文化产品特色和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特点。高校既引领着文明的进步,也服务于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可以说是先进职业技能文化的起源与发祥地,在文化进步中起着导向作用。我国上千所高等院校,如此多的高校,需要学校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在如此庞大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建立具有以特色职业技能的校园网络文化品牌则非常必要,这样既能很好地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同时也能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1创建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校园网络文化品牌的必要性

1.1以职业技能为导向能形成知名校园网络文化品牌

学校办学与学生求学的明确目的需要品牌。高校要想在网络空间塑造自己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那必然要与学校的强项、专项相联系,在网络空间结合自身的特长塑造自己的网络品牌形象。以职业技能为目标确定校园网络文化品牌,即定位于培养具有某种技能的人才为目标。“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2]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的这句广告词目前引起新一轮网络流行语。广告语之所以人人都能耳熟能详,主要由于其以职业技能为导向做的广告宣传语。学校的办学宗旨决定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必须明确学生毕业之际拥有的职业技能目标。根据职业技能目标设置专业课程、配备教学设施和实践环节,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的更明确,效果更好。如XX师范大学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校园网络文化品牌,在网络上的形象就是要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具有某些专业技能过硬的合格老师为目标。

1.2网络这片未来市场需要着力开发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3]截至2013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56亿,占青少年总体的71.8%,使用手机、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三种上网设备的比例分别为86.3%、71.2%和51.2%;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0.7小时,较2012年增加了2.3小时。[4]从调查的数据看出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是非常频繁的,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使用网络,会使得学生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沉迷于娱乐而荒废学业。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网络文化,既可以创建良好的学习和沟通平台,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之余对实践技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通过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网络文化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实践。如第六届百佳网站评选活动中参赛的“西华大学易班”就通过网络实现与学生及时的沟通信息,做为学习和实践的一块“练兵场”。从以上分析得出,以职业技能为导向创建网络文化品牌是学校和学生所需要的,同样也是社会所需要的。

2从品牌的组成部分来建设职业技能导向的校园网络文化品牌

品牌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品牌理念、品牌标志和品牌价值[5]。从这三个维度来诠释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网络文化品牌建设就包括理念系统、行为系统、标志系统。

2.1围绕办学理念确定品牌理念系统

高校的办学理念应体现在校园网络文化之中。处于转型时期的校园网络文化仍要遵循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向上发展。首先,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要文明和积极向上。秉承办学理念,设计出以职业技能导向特色的校园网络文化品牌理念系统。其次,确定网络品牌的名称,学校的名称与学校的专长要形成一种紧密的联系,通过宣传学校的专长从而达到宣传学校的目的。SWOT分析法分别是以Strengths(竞争优势)、Weakness(竞争劣势)、Opportunity(发展机会)与Threats(成长威胁)英文字母的首字母来进行命名的分析法,它的主要用途是在了解企业的前提下,找出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等条件。通过SWOT分析方法,可以以一个地区或者整个国家层面来进行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这几个方面来分析,找出该校园的优势和机会,然后进行宣传,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宣传效果。

2.2职业技能导向下校园网络文化的行为系统

以职业技能导向的校园网络文化,使得学校领导及师生在虚拟世界的行为更规范。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网络文化理念,通过学校校园网络行为系统,促进学校内部共识且展示学校网络形象。首先,学校网站的首页是“门面”,与外界沟通的窗口。在显眼的位置展示学校的logo标志,logo旁边列出学校的专长,同时还可以在首页的主体部分用图示列出特色专业的成果系列,同时辅之文字介绍。这样的强势营销对浏览者会加深映像,激发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同时,学校网络文化的形象取决于学校领导的决心和执行力度,以及师生对网络文化的理解程度、信任程度,同时也取决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环节。学校的办学宗旨明确后,在网络文化中得以体现,同时学校的各项教学和实践相关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呈现出来,不仅能增强学校办学的透明度,同时,让学生对整个学习体系更深刻的了解。很多职业技能训练都采用软件模拟实验来学习和实践学生的专业技能,学校网站首页处可以有一个入口,通过这个入口进行后方的实践平台。学校的若干专业不能互相分离,而应将它们集成为一个大平台,同时模拟软件里面加入社会元素,如工商局、税务局等,犹如形成为一个小社会,让学生进入这个平台体会不同社会角色,为以后更快融入社会做准备。

2.3校园网络文化的标志系统

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品牌设计思想通过清晰的图形与简洁的文字将学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理念、特色行为和宣传活动融为一体,得到公众的认同与信任。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网络文化标志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首先是视觉标志主要由文字和图形组成。这一部分主要是学校的校徽或校训等等,标志性语言来体现学校的形像。这是一个品牌的标志性图标,一定要有蕴含深意的内容。其次是服务功能包括新闻组与搜索引擎等功能,它们能为师生提供及时的信息传递和查找服务,学校的新闻的中心也能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主题,在新闻组里面最前面几项应该是新近的相关专业的国际、国内的重大发展的报告,然后列出学校内部的一些新闻事件。再次是沟通功能,如社区、BBS、电子邮件、微博等。校园网络文化的积极向上,对同学的积极引导有一定的作用,学校的BBS就是学生发表想法的平台和场所,此处应该允许学生讲真话和发表真实的想法,当然学校对相关内容有操作的功能,主要展示的是积极向上的内容。上面三个方面都围绕职业技能为核心,展开技能方面的知识和活动内容,网络文化要将以上三种功能有机的整合为一个协调的统一体,实现具有规范性与娱乐性的标志系统。

2.4建立评估反馈系统促进品牌的完善与创新

校园网络文化品牌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公众的口碑。这里的公众既包括校外人群也包括校内人群。校外的群体包括用人单位的人员,已经毕业的学生和有意读取学校的潜在学生。校外人群的看法会形成一定的舆论,对学校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网络平台条消息在短期内可以传遍大江南北。一所学校要形成良好的口碑,必须要有过硬的教学质量、实践环节和高就业率。另外本校教师与学生是校园网络文化品牌的生力军,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还得依靠于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校园网络文化品牌的创建与创新主要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他们对该文化的认可度和忠诚度。因此,建立完善的评估系统对品牌的完善与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网站通过设置网上问卷调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由教师与学生自愿参与评价,并对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并加以改善,从而更好地把握学生在虚拟网络中的状态,并给予及时的引导,最终促进校园网络品牌的建设。

3结论

互联网时代,学校通过网络努力创建独特的校园网络文化是大势所趋,在创建网络文化品牌的时候从品牌的三大组成部分来建设,同时辅之评价反馈系统来促进不断创新和发展。

作者:王利华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网络文化范文3

政府:管制政策需改进

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一次向全世界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当时中国互联网用户为62万。而在2006年1月17日,该中心第17次同类报告时,我国互联网上网用户总数已猛增到1.11亿,居世界第二位。随着新技术和新应用的不断涌现,网络融合在技术上已经不成问题。在融合过程中,企业间形成了兼并重组、竞争合作的局面。2000年世界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公司美国在线收购世界上最大的媒体公司时代华纳,成为国际产业融合化发展的标志性事件。2004年,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新华社等传统媒体纷纷涉足网络电视领域,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也纷纷开始提供手机电视服务。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IPTV的出现对电信、广电管制政策提出了严峻挑战。

网络融合下要遵循产业规律网络融合下的管制应致力于组成独立于行业、政府的管制机构,在法律框架下对电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实行综合协调管制;放松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和产业间的进入壁垒,在广泛的市场上形成有效竞争;确定企业的市场主体,鼓励企业创新和兼并重组,依靠市场进行有效地资源配置,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为防止由于企业兼并重组下形成新的垄断,政府还需要进一步放开国内电信市场,放眼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竞争合作,获得一个动态的有效竞争局面。

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管理经验 早在1994年2月,国务院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这是中国第一部网络法规。截至目前,中国颁行的网络法规已有数十部。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有关负责人说,中国很多管理网站的做法都是向美国学习的。如2001年公布的《爱国者法》,规定政府如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和通信行为;美国联邦调查局采用的称为DSC1000的软件,每秒可截获数百万封美国公民的电子邮件。1999年,国际上成立了一个名叫互联网内容评级协会(ICRA)的国际性非盈利组织,它推出了一种基于内容标签的网页识别过滤技术,不仅可以降低互联网管理成本,而且可以简化互联网管理体系。我们要立足国情借鉴国际先进的有效做法,探索和遵循互联网发展的规律,改进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勇于和善于管理创新。

业界:规范制度要健全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个别网站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刊载格调低下的图片、提供不文明声讯服务,甚至传播“黄色”内容等严重危害社会的问题。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唤、家长的强烈要求、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早在2002年4月,国内就有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签约企业上千家。2004年9月,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网易宣布正式成立中国无线互联网行业“诚信自律同盟”。2006年4月9日,北京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倡议互联网界文明办网,把互联网站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虚拟社区的和谐家园。2006年4月14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制定了各地举报、删除互联网上不良和垃圾信息的具体办法,以抵制不文明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文化范文4

网络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更新的系统,“语言中最活跃的要素———词汇常常能敏感地反映出社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它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反映,网络文化生活的变化势必反映到语言的词汇中,然而,网络文化的兴起促使了网络新词的生成。网络新词即网络用语,一般被视为非正式用语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网络新词种类繁多,有谐音词、象形等。21世纪被称为“创造世纪”,是张扬个性的时代。网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网络新词语,充分彰显个性。网络新词的出现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的喜爱、追捧。如:给力、浮云、雷人等。这些词大多通俗易懂、幽默诙谐,其适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网络新词已成为网民沟通和表达情感用语,它具有创造性、方便性、实时性、趣味性、视觉显著、自由表达等特征,是人们思维方式的一种反应。但任何词语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总有一定的理据。网络新词通常借助于网络这个平台传播发展,其产生也不是盲目的、随意的。

2网络新词的生成机制

2.1网络新词生成的理论基础

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越来越多的网络新词得到人们的认可,并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网络上,每个人都有交流与传播文化的权利,可以摆脱现实中身份的限制相对自由地发表观点。目前由于网络文化是无法用行政命令、简单的道德伦理以及法制规范来控制的,因此,人们利用这一载体不受限制地发泄人性内在的多元性、复杂性、隐蔽性。网络新词实时准确地反映出当今社会热点,网民们以匿名身份不同口气表达对社会现象的种种看法。当然,网络新词的生成、变化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它的流行在于它反映的事件的背后是民众的心态,反映了一定的网民心声以及心理诉求。新世纪的人们对社会事件的关注程度与维权意识相比过去大大提高,网络交流也因此变得日益频繁,然而正是网络文化的不可控性才使得人们在如此自由的环境中自由表达,这种不可控性正是网络新词产生的理论基础,也是其兴起的核心动力。

2.2网络新词的生成途径与方法

2.2.1旧词新义

严格来说,它不是新生词,而是选择具有新事物意义的旧词语,然后赋予它新义,所以人们会更愿意视其为新词汇。有转义新词和谐音新词两种。转义新词,如“菜鸟”原指电脑水平较低的人,后来用于现实生活中,指代某领域水平较低者;反过来,高手则被称为“老鸟”。其次,谐音新词,即指读音相同,而在意义上却毫无关联的词语,这些词被视为谐音新词。如:猫(Modem)这个词的音译,借“猫”的读音来表达新意义“调制解调器”。再如,“史努比的弟弟”并不指人,而是借用“史努比”和“stupid”的相近读音,来表示“愚蠢”之意。综合分析,这些网络新词创造及流行的主要动力就是新颖和极具趣味性。这些旧词语随着时代、文化的变化,在网络上被赋予了新的涵义,重返生机活跃于更为广阔的范围。

2.2.2创造全新的新词语

网民在上网的过程中,时常有一些创新表达,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创造和使用新词,这类新词是运用汉语固有的造词材料和结构方式对新事物、新观念进行指称、描写而产生的,通常有下面两类:(1)将错就错的谐音词,如:霉女(美女)、帅锅(帅哥)等。(2)新借的外来词,也就是从英语里借来的词语。如:伊妹儿(E-mail,electronicmail,电子函件)。

2.2.3缩略语新词语

这些词语有两类:(1)英语缩略语。如:WWW(WorldWideWeb,环球网或万维网)、BBS(BulletinBoardSystem,电子公告牌系统)等。(2)汉语拼音缩略语。如:MM(美眉)、PLMM(漂亮妹妹)等。

2.2.4符号词语

这里的符号词语不是指传统意义的“符号”,而是数字和表情的统称。数字符号因其谐音性和简洁性而深得人们喜爱。如:8147(不要生气)、687(对不起)、1314(一生一世)。表情符号是一种用电脑键盘输出的暗含某种情感的特殊字符,可以代替词语使用,如:()无奈、(*^__^*)嘻嘻等。

3从人类认知心理看网络新词的产生原因

3.1模仿从众的心理

模仿即仿效他人行动,使自己与他人行为相一致的心理趋向;从众即因受到多数人的感染、影响而顺从他人的行为。在言语生活中,当人们发现他人的言语能够吸引自己,对自己产生影响时,就会接受该表达,喜欢该言语甚至可以发掘与之相似的言语作品。如:“……奴”被仿造出“车奴”“房奴”等(胡伟,2010),“……户”被仿造出“暴发户”“关系户”“钉子户”等“户”字群词汇;再如一系列的“山寨”浪潮,“山寨产品”“山寨文化”。由于具有模仿、从众心理的网民很多,所以网络新词得以不断地扩大、蔓延。

3.2放松减压的心理

当今社会,迫于生活、工作的种种烦恼、压力,人们不得不为自己减压,网络新词的出现便成为人们用来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如“欺实马(70码)”源于20岁大学生驾跑车以70码左右的速度飙车撞人事件,事后肇事者抽烟谈笑若无其事的样子使得网友们义愤填膺,因此借“欺实码”以嘲讽、调侃。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如范跑跑、郭跳跳、被就业等。对于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人们在网络上大肆谈论,由此也创造出一些新的词语并流行于网络,这些新词诉出了网民的心声,娱乐的同时也减轻了心理压力。

3.3趋新求异的心理

人们从来都是喜新厌旧的,在语言实践中总是求新求异,特别是在崇尚展示自我、追求塑造个性的社会中,任何词语的长期使用都会导致“审美疲劳”,人们为了摆脱厌倦情绪,于是创造出一些新的表达方法,以取代旧的表达方式。如通常情况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很淑女”“很中国”“被就业”等,打破了传统词语使用原则,但其表达却很到位,得到人们认可,并沿用下来。作为时代的主力军,年轻人突出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创造性,敢于创新、敢于张扬个性、喜欢标新立异、打破常规、追求时髦,他们喜欢用夸张的语言宣泄感情,如:用“PK”而不用“比拼”,用“菜鸟”而不用“新手”,用“帅呆了”“酷毙了”而不用“漂亮极了”“非常潇洒”等。

3.4趋简避繁的心理

崇尚简洁是人类的普遍心理现象,缩略语的使用就体现出这一点。例如,词汇、短语或句子的缩略:“话疗”“我伙呆”(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十动然拒”(Fullymovedthenreject)等。数字、拼音、表情符号的使用就是人们趋简心理的文化积淀,这种简单语言与使用长句具有等效的表达,它打破了传统的用词规则,被视为一种新的语言交流方式。如:0837(你别生气)、282(饿不饿)、1920(依旧爱你)、thx(thanks)、B4(Before)DL(Download)等,还有一些“字母+汉字”型中西合璧词也出现得比较多,如:AA制、卡拉OK、SIM卡等。表情符,如:o_o讶异、==无言等,这些新词都是网络时代人们趋简避繁心理的体现。

4网络新词的文化内涵

网络文化范文5

(一)网络文化的含义

由于对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尚无统一的界定,所以对网络文化的含义的理解亦可谓众说纷纭。基于对文化的理解,我们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蕴涵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网络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从结构上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把握: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制度层面的网络文化、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

1.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是“人化的自然”,对象化了的人类劳动,是立足于社会信息和信息资源的累积和沉淀,是网络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更替和勃兴,能为人类的信息交流提供坚实的、物化的人文环境,是人类活动与网络活动交融的结果。网络资源系统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构成了作为物质层面网络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基础。

2.制度层面的网络文化。是维系个体生活与一定文化共同体的人类网络关系的法则,它又可以分为作为社会规范的网络文化和作为行为方式的网络文化。首先,作为社会规范的网络文化,形成和调控人类生活中网络个体之间的各种网络关系,是一种程序化、制度化的文化。它基于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认同感,确定网络活动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制度,从而构成了网络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总体要求。如网络伦理和网络法规以其强制和非强制的力量维系网络活动。其次,作为行为方式的网络文化,是网络个体在网络活动中约定俗成的规律性方式,它伴随网络活动中外在的物化技术力量和资源的演化而不断更新。是在信息传递、接收、吸纳和再生的网络活动中个人的、民族的、地域的特色与普遍规律的结合,形成了具有人性魅力和影响的网络行为方式。

3.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是个体和群体的精神的、内化的网络意识和素养的集中体现,它外化成为网络文化的精神支撑,是网络文化的核心之所在,它又可以细分为客观精神文化和主观精神文化。前者是后者的外化、客观化,如关于网络的基础知识、网络道德规范等,后者是网络文化共同体中人们经过长期的网络活动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等。由上可见,网络文化具有明显的层级性。作为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的物化基础,作为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的理性分析。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

我们认为,网络文化的特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作为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网络文化的基础性特征;二是作为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

1.网络文化的基础特征

(1)存在的虚拟性

与现实的物理空间相对应的物质层面的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这里有虚拟的医院、公园、邮局、图书馆等,人们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足不出户而周游世界,网上购物、网上交友、网上休闲等,过一种完全虚拟的生活。在网络空间里,甚至连网络个体都是“虚拟”的。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一书中有一幅漫画,一条狗对另一条正在上网的狗介绍经验说:“在因特网上,没人知道你是条狗。”的确,在网上除非你告诉别人,否则没有人能知道你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实身份。网络中的个体完全是现实中自己的理想化的想象。还有迅速崛起的虚拟现实技术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虚拟世界沟通的桥梁,为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使人类能够创造出虚拟的现实。在这里,真实和虚拟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了,把我们已经承认作为实体的现实的东西与我们创造的现实空间连接起来,从而,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

(2)操作的交互性

从技术特征上讲,交互性是指人们在信息交流系统中发送、传播和接收各种信息时表现为实时交互的操作方式。网络公民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而且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这种交互式操作方式与传统的通讯工具的信息的单向流动方式所不同的是它表现出多方向、大范围、深层次的特征,从而使人类的文化交往方式面临深刻的变革。

(3)管理的自治性

将分布在世界上180多个国家的上千万台各种类型的计算机通过各种不同的通讯线路连接在一起,让这些得以交换各种信息、共享数据的In-ternet网不存在一个中心,根本没有人控制它,也没有一个单一的权力机构对它负责。它的创造、发展和运营,纯粹是在自愿和自我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的,既没有人控制,也没有人管理,甚至没有计划和目标,从而形成了网络空间独特的“自我管理文化”,由Internet连接着的成千上万的网络,遵循TCP/IP协议并形成了和谐的文化,正是这种和谐的文化使Internet网能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不至于失去控制并保持自身的文化特性。

(4)交流的开放性

网上的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说或做几乎是任何希望的事,与世界各地任何联网的人联络,自由地访问各种信息资源,网络空间中的不同主题的电子公告牌、新闻组和电子论坛,向任何感兴趣的人开放。任何观点、任何思想、任何民族文化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正如《电脑网络空间独立宣言》声称的:“我们正在创造一个都可以自由进入的新世界。不会由于种族、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或出生地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或偏见。”“在这个独立的网络空间中,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自由表达其观点,无论这种观点是多么奇异,都不必受到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或一致。”可见,文化的开放性在这里得到了最深刻而具体的体现。

2.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

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于一系列新的价值取向、新的社会精神正在形成。这些新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精神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社会交往从更深层次上体现为心灵的沟通;文化共享;个性化精神与群体意识相砺相长。

(1)心灵的沟通

在传统的社会交往方式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大障碍在于人的差异性,即社会地位的悬殊、经济条件的差异、文化层次的高低等,而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完全可以不考虑这些,从而进行相对比较单纯的、非功利性的精神交流,也可以就一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样,交流双方都不会产生任何心理负担,这种无负担的参与和自身独特个性的充分发挥给参与者带来了心灵的冲击。正因除去了各种社会暗示和物质表象,只有无差别的比特流以共同的特征表达着人们内心世界深藏的气质,才能使相距遥远的人们,丢掉传统的偏见,得以心平气和地、心安理得地与他人交往,这就更加有利于人们的相互了解与沟通,从而深刻影响我们当代的文化和未来的生活。

(2)文化共享

与以物质资源为核心的现实空间所不同的是网络空间以信息和知识作为其核心资源。物质资源只能为少数人利用,具有私有和独占性。作为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的信息则可以无限使用,并且其价值高低与使用次数与人数呈正相关,而且还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新的信息,即信息具有共享性和再生性。如前所述,正因为没有任何机构来行使对网络空间的管理权,所以人们遵循的共同原则是:所有网的子网可以在彼此免费的情况下获得别人的信息,相应地,每一个网络和计算机也要无偿为网络空间提供资源,从而做出自己的贡献。换言之,没有奉献精神,没有信息资源的共享意识,就没有网络文化。

(3)个性化精神与群体意识相砺相长

网络文化基础性特征的核心是自由、开放性。它为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个人的自由与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可以通过建立个人的主页(HomePage)、电子公告牌(BBS)及新闻组来讨论的问题甚至在MUDS游戏中扮演的角色表现出来。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真正的个人时代已经来临了,我就是我。”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并不以牺牲社会与群体利益为代价。在网络空间中,通过人们的交往,形成新型的人际关系和群体意识,即保障个体的独立自由,也保障其他成员各自的独立与自由,从而通过公众的自我管理与公民社会积极自觉的调处,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因此,在网络空间中,通过个性化精神与群体意识的相砺相长,人类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必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与发展。

二、网络文化所应对的教育特性

正是基于对网络文化的含义及本质特征的理解,我们认为网络文化所对应的教育应具有以下特性。

(一)教育的广泛性与平等性

我们知道,具有自由、开放性的网络文化内在地要求教育具有广泛性和平等性,即教育应使全社会成员不分民族、种族、性别、家庭状况、文化背景等,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从而在相当的程度上实现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这种广泛性和平等性的程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观念的提升而不断扩大的。因此,要实现教育的广泛性和平等性,就必须建立一个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要求的教育体系。

(二)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息性

网络文化的发展和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得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锻炼的能力已经远不能满足其要求,人们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思想在本世纪60年代应运而生。所谓终身教育即是俗话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教育应为社会成员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提供学习机会。教育的全息性是指教育已经不限于学校,而且还来自家庭、社区、社会等。特别是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多渠道获得信息。因此,需要全息的大教育观,把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社会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育的科学性和人文性

我们知道,网络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高度发展,同时,也需要人文文化对社会生活的指导,今天的社会正处于从机械技术向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技术转型时期,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是文化进步的标志。所以网络文化的发展内在地要求教育应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相整合的教育。从知识体系来看,人类知识体系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科学学科和人文学科都是构成完整教育所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们各有其不能互相替代的功用,同时二者又存在融合互补的关系。二者的整合,有助于克服狭隘的学科局限性。培养学习者具有广阔的视野,帮助学习者建立人类文化的完整图景,使其学会以多维视野观察日益复杂的文化问题。

(四)教育的个性化和创新性

由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可以推演出教育应是培养具有个性化和创新性人才的教育。因为人的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它们都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但共性更多地体现任务的要求,而个性较多地体现个体的要求。工业社会比起农业社会来说,虽然人身得到了自由和解放,但由于其受到社会分工的束缚,而且工业社会强调的是标准化、统一化,所以个性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网络文化的发展,不仅为个性化发展提出了要求,而且也提供了可能。个性的核心是创新性。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要求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创新是促进社会变化的动力;创新是获取竞争胜利的途径;创新需要合作;创新需要冒险。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又把教育活动看作是科技创新的中心环节,所以世界各国在对教育发展方向的选择上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精神保持了一致。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该报告认为“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教育应该使每一个人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新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财富”。人类的过去和现在离不开创新,否则也就没有今天的网络文化,人类的未来更离不开创新,而且未来在急切呼唤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高的创新力、都要多的创新型人才。所以,21世纪教育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

(五)教育的多样性和变革性

网络文化要求教育的个性化与创新性,也就会必然要求教育的多样性和变革性。教育的多样性首先表现在教育目标的多样性。我们知道,农业社会的教育目标是比较单纯的,传播知识、教书育人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统治阶级的官吏。工业社会的教育目标相对于农业社会的教育目标来讲,它不仅要培养统治人才,而且要培养发展社会生产的科技人才和有文化、懂技术的劳动者。以网络文化为标志的信息社会要求培养以创新性为核心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才。其次,教育的多样性还表现在教育结构的多样性。适应网络文化的发展、社会发展的要求,学校教育应由单一的普通教育,发展到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并存。同时,教育要突破学校教育的框架,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多种形式协调发展。这也体现了教育的变革性。最后,教育的多样性还表现在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的多样性。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和网络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文化的物质层面文化发展推动了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从而使得教学过程突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局面,必将会引起教育的变革。它改变了教育某些过去被认为亘古不变的教育原则,改变了教育内容以文字、教材作为惟一载体的状况,改变了教育的形式和方法。这也体现了教育的变革性。

(六)教育的国际性和民族性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便捷,信息的交流越来越快捷,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某一个国家的某一项教育改革会迅速传遍全球。教育的国际性首先表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观念的信息交换、教育机构的国际合作、跨国教育活动和研究活动等方面。其次,教育的国际性还表现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关心和了解国际形势及其发展、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我们说教育的国际性与教育的民族性是不矛盾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也就有不同特征的教育。教育的国际性并不排除教育的民族性。因为,只有教育的民族性,才有教育的世界性和国际性。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改革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说,为了教育自身和网络文化发展的要求,教育必须进行重大变革。那么如何进行变革呢?笔者认为,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是先导,教育内容的变革是核心,教育方法、手段的变革是关键,教育体制的变革是保障。

(一)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是先导我们知道,教育价值观是教育思想观念的核心,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教育价值观的变革上。

1.网络文化内在地要求把“升迁谋职”的教育价值观转变为“以创新性为核心的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很长时间以来,在众人的心目中,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念,核心就是把教育看成是“升迁谋职”的绝好手段,这种传统的教育价值观,一方面使学校与教师往往基于狭隘的功利目的(高升学率和实际目的),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着力学生的“智”,忽略了以创新性为核心的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培养出的学生大多是“智能型残儿”;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自身以一种纯功利的态度对待学习,不去追求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优化,仅把“升迁谋职”作为自己的惟一的学习宿地,这样做的恶果是显而易见的。网络文化要求我们把教育的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提到关乎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认定,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类特性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而人类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主观能动性,从人类存在来看,无论是人类个体还是整体,其活动追求的终极目的,都是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使人类自身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而“以创新性为核心的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正是网络文化所要求的最高原则。因此,适应网络文化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升迁谋职”的教育价值观为“以创新性为核心的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

2.网络文化内在的要求把科学主义教育价值观转变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整合的教育价值观。回顾教育发展史,不难发现,教育价值观经历了从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到科学主义价值观,再到二者整合的教育价值观的转变。从哲学意义上讲,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以价值理性为依据,重视教育的人文价值;科学主义教育价值观以工具理性为依据,重视教育的科学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不难发现,纯粹价值理性的思辨和无为,以及工具理性的失衡和异化。对这一点,海德•格尔曾作了批判:“技术是西方历史上的决定性的命运,它在现时代的至上的能力和虚无主义的发展将执拗于存在的遗忘中的形而上学推到了顶点。因此技术构成了我们时代的最高危险。”而网络文化的发展内在地要求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机整合,从而由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转变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整合的教育价值观。

(二)教育内容的变革是核心

教育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教育观念变革的核心之所在。笔者认为,为了改变过去的内容过于陈旧、单一的状况和适应网络文化要求的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基础性内容与专业性内容的关系当代科技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学科间互相影响,交叉渗透,呈现整体化的高度综合,其结果是撞击融会出大量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新技术成果几乎都是多学科、多专业综合的产物。尽管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这可以从网络文化的物质层面的发展得到体现,新知识、新学科不断产生,老的知识会陈旧过时,但任何一门新的学科,都是在一些最基本的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了坚实的基础就等于掌握了学科发展的钥匙,就能适应迅速的变化,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厚积薄发,因此,必须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既要深化专业,又要加强基础,促进二者的衔接与融合。

2.理论性内容与实践性内容的关系适应网络文化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以创新性为核心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应改变过去只偏重理论知识教学,忽视应用而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应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学术与应用统一。使学习者既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又获得综合性能力,如自然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这样,一方面使学习者学有所用,培养锻炼和提高各种能力,同时,也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从而促进理论知识向广度与深度的发展。

3.正式教学内容与非正式教学内容的关系网络文化所要求的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应是独立工作能力强、富有个性与创新性的人才,只有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和特长,才能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教育内容要在基础性的正式教学内容基础上,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条件,一方面开设基础性的正式内容,另一方面设立自修课程,使学生能根据自我需要选学教学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应该建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通过良好的学习环境的文化氛围、实践活动、课外讲座等,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发展能力,培养特长,成为个性丰富、创新性强、做事有主见、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人。还有,要注意学习世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观念,特别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将会在网络空间中充分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建构和发展人类新文化。所以我们没有理由“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当然,网络文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可能会带给学生更多的“消极储存物”,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发展。但网络文化更多的正面效果,如网上丰富多彩的最新的科技文化信息、交互式的远程教学为学生自学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等,都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像认识现代社会丑恶现象不能代表社会文化主流一样,相信网络文化的污泥浊水也不会代表网络文化的主流,从而真正做到“洋为中用”;同时,还要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知识内容,做到“古为今用”。总之,教育内容的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一定要处理好基础性内容与专业性内容、理论性内容与实践性内容、正式性内容与非正式性内容、世界性内容与民族性内容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适应网络文化和教育发展的要求。

(三)教育方法、手段的变革是关键

在以知识传播为主要任务的传统教育思想指导下,教育方法和手段主要依靠讲授和教材,教育方法呈现出劳动密集型的特点,这种状态越来越不适应网络文化发展的需要,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应是教育愈个性化,愈使教育成为学习的过程,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网络文化物质层面的发展,将会大大扩展教育方法、手段的广度和深度,使之呈现综合化趋势,更具科学性和艺术性。教育中的启发式、辅导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民主讨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灵活安排教学计划,选修制,视听手段和网络教学、个别化教学等,都是网络文化支持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总之,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综合化将会使教育过程更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习者的需要,使教育更能开发学习者的潜能,从而提高教育效果。(四)教育体制的变革是保障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分为三大部分,即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网络文化的发展,将促使三个部分趋于融合。因为,在完成了基础教育后,有些人可能会继续深造然后再就业,有些人可能先就业然后再回到学校学习,而大多数人可能在工作的同时多次回到学校学习。因此,传统的仅根据学生身份和学习目的规定他们只能到某一类学校去学习是不符合时代精神的。所以应按终身教育思想和原则构筑现代教育体系。因为,人的一生将在不同阶段有侧重地接受各种教育,而这种教育又将通过不同的机构进行。据此,我们提出终身教育系统的构想。

1.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系统该系统必须仍是终身教育系统的主干,因为,人的一生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学会学习和学会生活的基础,而进行系统的知识和能力训练,养成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是正规学历教育所特有的功能。在可预见的未来,学校仍将是进行有组织的、有目的的教育的理想场所,是提供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的重要机构。当然,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要突破与社会脱离的“象牙之塔“的模式,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实施终身教育和推进社会发展中发挥新的作用。首先,学校教育要改变学科递进、自我完善的封闭状态,把重点放在为学生终身的生存和发展打基础上。其次,学校教育在完成系统的文化科学教育、正规学历教育的同时,适应社会多方面需要,还应扩展自身功能,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学历补偿教育等,为社会各方面成员提供多种学习机会。最后,学校教育应同社会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和合作,建立起一种学校与社会之间双向参与、相互促进的体制和机制。

2.以职业资格教育为主的企业(行业)教育系统现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职工的素质成为企业(行业)素质的基本要素,以提高职工素质为目的的企业(行业)教育已成为企业(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职能,从而形成有别于学校教育系统的独特的教育系统。这个系统从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以企业(行业)和受教育者的要求为导向,灵活多样地实施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

3.以文化生活教育为主的社会教育系统该系统以文化生活教育为主要目的,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化教育的发展,教育社会化程度将会日益提高,社会教育将会成为一个独特的教育系统而不断扩展其教育影响。

网络文化范文6

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因其开放性的特点,与传统校园文化截然不同。传统校园文化活动无法及时地与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相结合导致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相分离,不能及时抓住学生思想动态,也削弱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导向功能,这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校园文化活动在网络文化平台的全面应用相对较少,虽然很多校园活动通过微平台等新媒体公告、新闻等作为宣传方式,但全面利用网络文化平台(诸如网上在线课堂)的却少之又少;二是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与网络平台的结合较少,缺乏创新性的交流与互动,没能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展校园活动。

2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传播网络正能量

在新形势下,高校在依靠传统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应积极开拓网络平台新领域,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建立官方微信平台等新媒体网络文化平台,鼓励、扶植校园内相关团体、组织、个人等建立网络文化宣传途径,有重点地开展网络文化平台的相关栏目建设和内容完善。高校网络文化管理应在“贴近学生校园生活”、“贴近师生网络文化需求”的工作理念引领下,在完善现有的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合理整合多种网络平台并探索平台建设新模式,以打造集信息、学科前沿知识传播、网络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互动式网络文化平台。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2.1健全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机制

优秀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离不开健全的机制,而机制的核心在于责任的细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高校大学生校园网络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和完善高校网络管理办法,开展文明上网倡议,对网络文化平台的运营管理、内容做出规定。通过坚持队伍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外出学习与内部交流相结合,开展网络沙龙、网络讲座、网络研讨会等相关活动,保障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2.2打造专业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队伍

为了提高网络文化的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和指导性,强有力的网络文化工作队伍必不可少。将网络文化建设队伍的专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紧密联系,加强对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网络技术培训,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既有专家教授分享的学科前沿信息又有院校领导实时进行正确舆论引导,既有骨干教师的答疑解惑又有学生骨干发挥带头作用的网络文化工作队伍是推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必要保障。

2.3积极拓展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平台

网络平台建设与管理的立体化是高校网络文化的核心内容。在各方面的筹备下,利用“四微阵地”,逐步形成了以“学校—教师—学生—其他”为载体的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增强高校网络文化教育的覆盖面;同时在内容的编辑和选择方面做到符合当前高校大学生的需求,形成认可度高、影响力广的综合立体平台,增强高校网络文化的影响力与认可度。

3建设与管理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开辟精品网络文化新阵地

高校网络文化将传统校园文化和网络的创新性相结合,借助校园网络平台的支撑形成一种新的校园文化方式,较于传统校园文化,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突破了建设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更具广泛性、便捷性、丰富性。构建一个成功的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3.1专题网站和主题网页

随着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更新速度的增快导致现有的校园官方网站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要,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降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基于现有官方网站发挥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的要求,坚持引领性,构建国内时事、党建等主题网页,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路线,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其次要坚持国际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不能能仅仅局限于关注国内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应具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更为独到的思想,了解国内外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现状,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最后要坚持时代性,紧密联系国内时事热点与国际动态,使其不仅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更是一种时代特征。

3.2网络文化社区

网络文化社区受到当代大学生的追捧源于其具有互动性、公共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有助大学生实现相互交往与沟通。网络文化社区一般包括校园BBS、微博等。而随着网络文化社区的发展,网络暴力等现象也逐渐出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规范网络文化社区,合理利用网络进行思想引领,构建高校精品社区文化,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坚持实行实名制原则,通过积极宣传为网络社区健康发展、文明上网、合法办网提供必要的基础。二是要坚持精品导向原则的网络社区管理,高校教育工作者建设特色栏目,从各方面进行思想引导,促进大学生身心道德健康的全面发展。三是坚持以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为主的网络法纪和自律教育原则。注重将网络行为等内容纳入到新生教育以及日常教育中,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规范网络行为。坚持上述三个原则,从大学生思想的实际出发,积极发挥高校网络文化的引导作用,将社区建设成大学生喜爱的精品网络文化新阵地。

3.3微信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