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拉丁美洲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拉丁美洲文化范文1
高中一年级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感受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尊重多元文化,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
2 初步了解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概况,了解拉丁美洲音乐是三种音乐(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和非洲黑人音乐)的融合,初步认识拉丁美洲民间器乐、歌舞的节奏特点。
3 学生能够自主探究有关拉丁美洲的地理、语言、风俗等知识;体验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用比较的方法记住主题;合作训练学会探戈舞步。
教学重点
欣赏歌曲《美丽的小天使》和探戈乐曲《小伙伴》,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
掌握拉丁美洲音乐的节奏特点,学会探戈舞步。
教学过程
1 学生才艺表演导入。
教师:这是一段什么舞蹈,它起源于什么地方?(拉丁舞)
拉丁舞以它自由奔放的节奏和独特的个性征服了全世界。拉丁美洲除了有动感十足的舞蹈外,还有很多优秀的民间音乐作品。今天就让我们来体验拉美音乐的魅力吧。(出示课题)
2 学生把自主探究的有关拉丁美洲知识概况的作业课件向大家做展示汇报。
同学A:介绍有关拉丁美洲各国地理位置和语言特点。
同学B:介绍展示拉丁美洲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3 教师介绍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特点。
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是一种多元混合型的音乐文化,在这些混合因素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因素:一是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前,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住居民,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是当时美洲音乐文化的主流),二是欧洲音乐文化(随着欧洲殖民统治者的入侵,尤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他们带来了欧洲的音乐文化),三是非洲黑人的音乐文化(16世纪就作为欧洲人的农奴而被送到新大陆的黑人,他们带来了非洲黑人的音乐文化)。这三种音乐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现在丰富多彩而独具特色的拉丁美洲音乐文化。
4 介绍秘鲁排箫。
播放《告别》片段,教师: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秘鲁排箫,音色空灵,听起来很原始。)教师:对比上一节课介绍的罗马尼亚排箫的音色特点。(罗马尼亚排箫的音色比较清脆明亮,而秘鲁排箫音色较为深沉粗犷。)
5 听赏《美丽的小天使》。
(1)完整欣赏歌曲并思考问题。
A 歌曲用什么语言演唱?(西班牙语)
B 体验作品表达的音乐情绪。(爱情题材体现欢快、缠绵、优美动人的情绪,同时旋律的下行也表现了淡淡的忧愁。)
C 观察乐谱,用的是几声音阶?(七声音阶)
(2)熟悉主旋律,掌握切分音。
教师对比教唱有切分音和没有切分音的主旋律,让学生体验切分节奏带来的律动感,从而记住主旋律。
(3)学生跟着音响哼唱歌曲,总结演唱的特点。
哼唱片段,发现原唱没有按乐谱演唱,演唱者的演唱很随意、自由,这就充分体现了欧洲音乐和美洲音乐融合的特点。
6 听赏《小伙伴》。
(1)完整欣赏作品并思考问题。
A 找出乐曲的基本节奏型。
乐曲的基本节奏型就是主题的节奏,始终贯穿全曲。教师弹奏主题,学生拍打节奏。
B 音乐主题极具特色,表现在哪?
旋律中七、八度的大跳和半音级进并存。教师弹奏有半音和没有半音的主题让学生进行比较,帮助学生记住特色主题。
C 作品主要表现怎样的音乐情绪?
音乐中有激越和平稳情绪并存、急切紧张与持重并存,体现一种复杂和矛盾的心理过程。
(2)介绍为探戈乐曲伴奏的特色乐器六角手风琴。
(教师先让学生听一段六角手风琴音色让学生辨别,再出示介绍六角手风琴构造的图片。)
7 播放一段探戈舞,让学生观察非洲黑人音乐的舞步和节奏。
非洲黑人音乐最大的特点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良好而丰富的节奏感,特别是不断加人切分节奏,使音乐产生充满活力的律动。我们常听的“拉丁节奏”几乎都是以非洲黑人的音乐节奏为基础的,受西班牙音乐节奏的影响而发展成的独特的拉丁美洲音乐节奏。
8 做切分节奏训练并模仿探戈舞步。
教师选择几条切分节奏让学生训练,再领一位男生模仿示范,然后把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选一对有舞蹈基础的男女同学上台模仿探戈舞步,本组其他成员为他们打节奏。四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的合作表现最突出。最后再穿插赵丽蓉学探戈的小品片段供大家娱乐欣赏,说明探戈深受观众喜爱。
9 对比欣赏两段拉丁舞,让学生评价。(一段是三明学院附小的少儿拉丁舞,另一段是本校高中生跳的拉丁舞。这两段舞蹈都曾获得全市一等奖。)
10 归纳总结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整体特色。
拉丁美洲音乐主要由上面所讲的三种因素融合而成。这些因素的相互混合创造出了称为“拉丁美洲音乐”的独特的个性,是“混血的音乐”。我们处在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广泛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音乐文化,既能开阔我们的音乐视野,又能丰富我们的音乐内涵。
11 拓展与探究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拉丁美洲音乐?请大家课下搜集你喜欢的拉丁美洲音乐的音响资料供大家欣赏。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新的阐述和定位,突出的特点是课程目标由单向走向多元、综合与均衡。每一门课程目标都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过程是事物进行或发展所经过的程序,方法是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手段。重视过程与方法的实质,是尊重学生的学习经历、体验和方式。从这一课的教学反馈看,我对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
一、体验
音乐教学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在体验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一课有两首作品是重点欣赏的:《美丽的小天使》和《小伙伴》。设计问题时,我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的音乐感受和情感体验也逐步深入。
二、比较
通过比较音乐的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初步能力。在这一课中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比较:1乐器音色的比较。通过听赏《告别》这一作品片段,比较秘鲁排箫和罗马尼亚排箫的音色差别。2主题比较。在《小伙伴》中,为了让学生记住极具特色的主题,教师用钢琴弹奏有半音级进的主题和没有半音级进的旋律,让学生比较。3舞蹈片段比较。在最后环节拉丁舞片段欣赏时,让学生以自己的审美观点来评价两段舞蹈,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判断、评价能力。
三、探究
探究既是一种课程形态,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是指教师不将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由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分析交流、发现与探索问题并获得结论的过程。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我主要引导学生课前自行编创一段拉丁舞和自主探究有关拉丁美洲的地理、语言、风俗等,作为导入环节,大大激发了学生表演和参与的兴趣。
四、合作
拉丁美洲文化范文2
一、印第安文明时期拉丁美洲法学教育
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的印第安文明时期,为奴隶氏族时期,社会等级明确。原始的氏族习惯法中诞生了最初的法律制度,也伴生了最早从事法律的人。当时的印第安文明社会等级明确,所产生的法律也多为原始的氏族习惯法,并与宗教紧密联系。①从事司法活动的人员,都为氏族的特权阶级,即贵族和宗教祭祀。②这一时期的拉美的法律职业群体,都为国家的特权阶级,法律知识和技术都掌握在贵族和祭祀手里,法律知识和技术的传播途径并不通向底层民众。例如印加帝国时期,首都库斯科王宫附近就建有学校,只对王室和贵族子弟传授印卡文化和知识。③
二、殖民统治时期的法学教育
拉丁美洲成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之后,印第安人的教育体系被摧毁。天主教会成为了西班牙殖民统治的重要支柱,拉美的法学教育基本上是由教会领导和控制。教会和教团建立修道院,教区建立学校,由传教士充当教师。拉美地区早期的大学都是教会大学,主要由他们提供正规的法学教育,并采取从罗马法和教会法开始、以教会法为主导的教学计划。拉丁美洲第一所大学就是根据1538年10月28日罗马教皇训令在圣多明哥成立的圣托马斯·德阿基诺大学,并以培养传教士为主要目标。智利地区在随西班牙信奉天主教后,在圣地亚哥和康塞普西翁,分别设立两个教区。在17世纪以前,每个教区只有一所初级学校,此外还由教会和传教士分别开设了四所学院,他们的教学都由宗教教令控制,④秘鲁地区的教育也基本上都由教会领导和控制。1551年根据西班牙国王和罗马教皇的共同敕令建立的国立圣马科斯大学。拉美大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始终贯穿以教会法。⑤
从事法律职业是高收入上层人群或者贵族的特权。法律教育非常昂贵,且准入门槛很高,不论是在种族方面还是在家庭出身方面都有着严格的限制。所以,在殖民地实际上能成功入学学习法学与毕业的少之又少,自然成为律师的更是凤毛麟角。一项统计显示,在当时拉丁美洲研习法律的学生中,20%来自军队家庭,20%来自政府官员家庭,10%是议员的子女。⑥对所有申请学习者的种族、宗教、家庭和经济条件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一般只有白人贵族和白人基督徒能有机会进入法律院校。⑦殖民者牢固控制殖民地的司法机构和法律职业人群。据调查,在18世纪上半叶之前,智利检审庭的693名法官,其中有60%以上来自于西班牙。⑧在葡萄牙人殖民统治时期,巴西的司法体系和法律职业是按照葡萄牙的模式设立的。此时的法律职业人群笼罩于教会的阴影之下,又因为自身法学教育的匮乏和过高的门槛,不得不任由殖民地摆布。此时所谓的法律职业人群,只不过是少部分上层阶级逐利的工具,殖民者的代言人而已。
三、拉美国家独立后法学教育和职业群体变化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中,法学的启蒙思想、欧洲的百科全书派和实证主义教育思想遍及拉丁美洲,这些民主科学的思潮极大地推动了拉丁美洲各国从教会手中夺回对学校的控制权,并效仿欧洲的模式创建公立学校。法学教育的开展,也突破了教会势力的约束开始独立自主的发展,对法学教育的控制权由教会转向世俗。许多教会学校,纷纷改组或合并成为新的国立大学,如1826年成立的南哥伦比亚中央大学,其前身就是厄瓜多尔的三所教会大学。拉美国家通过立法来控制教育,由政府部门授予相关法学学位。私立大学的发展,也为法律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法学教育的限制被打破,人权平等观念的普及使得法学教育作为精英教育的藩篱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中下阶层的学生同样有机会进入法学院深造。学校对于种族以及家庭收入的限制逐渐消失,这就为法学教育的普及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条件。但由于先天性的家庭背景,收入和教育的差异,拉丁美洲不同阶层人民所获得的教育资源差异巨大,能进入法学院学习的主要是白人阶层,一些混血裔和本土印第安裔的民众,并未享受到法律教育资源。律师阶层,也同法科学生一样,突破了身种族和身份的苛刻限制,人数开始有所增加这一时期的律师虽然较之殖民统治时期有了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律师阶层仍是以大地产抑或达官显贵的精英阶层为主。很多律师都参与到法典的制定过程,这使得律师能进一步主宰国家意志,真正成为国家的掌权者。
拉丁美洲文化范文3
[关键词]民族、拉美文化、非洲黑人音乐、舞蹈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523-01
民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是以血统、生活、语言、宗教、风气习惯等相同而结合的人群。世界上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音乐文化,民族和音乐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民族创造了自己的音乐文化,同时他们也在享受着自己的音乐文化。正是由于这些民族音乐文化,才组成了世界的民族音乐。
世界上的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如具有深厚历史传统的文化的印度就拥有自己高度发达的音乐体系,无论是音律,调式,旋律,节奏,曲式,体裁,手器,乐队,唱诗,音色,音乐表演方式,音乐的功能,审美等都带有自己特殊的印记。
它们经过长期的沉淀,在以欧洲文化为主体的基础上,同时又大量的吸取了印第安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的各种因素,逐渐形成了一种多姿多彩的、充满活力的、充满动感的拉丁文化。
经过300多年的殖民统治后,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大量欧洲的音乐文化传播到了整个拉丁美洲。同时,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也带来了非洲的音乐艺术。长时期种族间的混血,也形成了各种新的混合民族。拉丁美洲的文化正是欧洲文化、印第安文化和非洲文化经过长期的碰撞、冲突、渗透、吸收后融合而成的一种统一而又多元的文化。它源于这三种文化而又不同于原有的文化,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上。
从宏观的角度看,拉丁美洲音乐也是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的混合体。但由于混合的类型、层次、成份、程度各不相同,就形成了十分丰富、多种多样的音乐风格。
如今,拉丁美洲音乐正以其色彩的丰富。节奏的独特,旋律的美妙,和声的浓郁,吸引着广大的音乐爱好者。它那无比的热情,充沛的活力,神奇的风貌,使世人为之瞩目。
正如拉丁美洲伟大的革命家古巴诗人何塞?马蒂所说的:“这是一片用音乐和大自然秀丽景色装点的和谐和富有艺术的国土” 拉美文化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美洲原有的土著文化的传统被欧洲殖民者的入侵所割断。第二,多元化和多源性。拉美文化是“杂交”文化或“混合”文化。第三,开放性和独创性。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夸赤道,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非洲有将近700种语言,并且有多种信仰,因此,与之相适应的音乐样式和一般文化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黑人非洲音乐的多样性决不会影响整个地区在音乐中的统一性。在音乐的社会功能及其运用方式、旋律和节奏的构成原理、乐器类型等音乐特征方面,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的音乐风格上的共同性显而易见。
非洲黑人音乐首先,强烈的节奏感是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的突出特征之一。他们对节奏的敏感度是任何国家的舞蹈艺术所不能相比的,这种节奏可以说是舞蹈动作的声乐化,“任何一个基本音乐的思想基础都是动作和音动机的一致,首先是节拍、节奏动机的一致”。这种音乐节奏异常复杂。最典型的节奏是高度发达的节拍交替和节奏交替形式,大家都可看到节奏与动作的紧密联系性。
舞蹈是非洲民族最古老、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非洲音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非洲黑人感情的宣泄和力量的源泉。它以欢快的节奏、奔放的鼓点、宏伟的气势、激情四溢的表现力自成一格,是力与美的和谐统一。
非洲舞蹈主要分为仪式性舞蹈和娱乐性舞蹈两类。李冉等认为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的特点在于强烈的节奏感与律动性,舞蹈动作主要来源于对农事、狩猎、战争等活动的模仿。
非洲人的生活中处处有舞蹈的存在,婚丧嫁娶、祭祀庆典、娱乐休闲都离不开舞蹈,喜悦与忧伤也通过舞蹈来宣泄。非洲舞蹈并不孤立存在,它与音乐浑然一体,密不可分。
律动性强是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的又一特点。他们的动作粗犷有力,感情炽烈,善于以夸张的形体动作抒发自己的感情,大幅度的身体动作造成的强烈的律动感成为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的又一特色。群体性和模仿性是非洲黑人舞蹈的常用形式,体现了非洲黑人舞蹈音乐具有乡土气息的特点。在他们的舞蹈中,很少看到独舞的形式,舞蹈反映的内容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动作主要模仿农事、狩猎、战争等活动。所以,在非洲给人的音乐和舞蹈中,历史的传承和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和氛围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非洲黑人的舞蹈音乐中舞者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们有时可以决定舞曲时间的长短。音乐中还有一个重要环节是为了让舞蹈者培养感情,序歌就起到这样一个作用。音乐家常常在演出开始时用序歌或一组这类歌曲来达到培养感情的目的。序歌可以用自由节奏演唱,并可以用一两件乐器伴奏而无需全体合奏,也可以不用声乐引子,而用器乐的前奏曲。
非洲音乐比较具有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功能,并且往往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非洲音乐在各种仪式、在狩猎、农耕等生产活动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因此,黑人非洲的音乐活动是适应于各种各样的需要而产生的,不能与社会分离而独立存在。例如,在马汗巴的治病仪式中,当地人在激烈的鼓声伴奏下唱歌使病人附体在祖先的灵魂上而治病。这些都说明音乐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有着不可分隔的联系。
非洲黑人的音乐总是能在不知不觉中把不同地区的人带入到他们所理解的舞蹈和音乐中。这不是他们刻意而为,而是他们的舞蹈和音乐实实在在的会给人一种不可拒绝的美感。许多一开始不能接受甚至是厌烦他们的舞蹈和音乐的人,跟他们生活得久了,甚至是看得多了,听得多了,便会逐步的理解和欣赏。热爱舞蹈和音乐的人群,都会被这样一种强烈的感染力所吸引,或许无关风格、无关历史,但它就那么真实美好而纯粹的存在。每当音乐响起,非洲黑人便可以随之起舞,舞的是一种天性,是一种情感,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自然。舞蹈营造适当的气氛或情绪,能激发起舞蹈者以富于表情的动作来表现表演者的强烈欲望。而舞蹈将音乐的内容表达出来,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最终让人深刻感受到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 王耀华.《世界民族欣赏》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2] 陈自明.《世界民族音乐地图》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
[3] 王耀华.《世界民族概论》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8.
[4]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 上海音乐出版社.
拉丁美洲文化范文4
[关键词]革命 灵魂 内心世界
以欧内斯托・格瓦拉与阿尔伯托・格兰纳多两个阿拉伯人的漫长旅行为蓝本拍摄而成的《摩托车日记》讲述了两个年轻人“发现与自我发现”的“内心革命历程”的故事。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对格瓦拉日后的转变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也直接激发了他日后成为一位叱咤一时的革命者的潜质。
一、革命种子的萌生
原计划的可谓是浪漫的穿越拉丁美洲的冒险旅程却让欧内斯托・格瓦拉与阿尔伯托・格兰纳多两人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拉丁美洲,居住环境的落后、穷苦人们被压迫下的愚昧与无知、被践踏的人类古文明、疾病成灾的麻风小村,等等,引发了两人内心深处种种的疑问――人类社会的文明空气何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价值何在?没有革命,怎能改变这残酷的现状?这段不寻常的旅行刻骨铭心的经历不时地提醒着他,该为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的人们做一些事情了。
二、唤醒沉睡的内心世界
通过一部电影感受一颗伟大心灵的召唤。如同那一颗心在当年的摩托车之旅中得到大地与她的子民的召唤,萌芽出足以和整个世界最残酷的暴风战斗的热情。以阿尔伯托・格兰纳多美丽的眼睛重现了年轻的格瓦拉强悍激昂又温柔慈悲的灵魂。足以让人相信有一种永恒的火焰将永不熄灭,韭持续点燃更多青春烧灼的血液。不得不说。成英株短暂的这么几句评价,精炼的勾勒出了整部影片的灵魂。
在切格瓦拉和朋友的旅行过程中。每到一处,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不乐观的现实状况都激发了切格瓦拉内心的革命火焰,这团永不熄灭的火焰,不仅仅促成了切格瓦拉自身内心的革命意识,同时还激发了那些被专横分子强迫背弃家园和土地的苦难同胞团结奋斗的坚强决心。通过相关书籍可以了解到,在后来的以切格瓦拉为首而爆发的南美革命运动中,虽然他在运动中遭到了政府的迫害,不幸被迫离开了这个革命群体,但他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每一个革命斗士,继续这场未完成的革命。
影片旅行路线中切格瓦拉的所见所闻给了观众很多认识他内心世界的启示。在沿途所遇到的不同人们的眼中他们看到了和自己心目中完全不同的拉丁美洲。在探寻著名的古老印加文明的过程中,他们来到了宏伟壮观的印加遗址“马库・匹库”废墟,这一历史遗留的文化遗产更是对这两个年轻人产生了意义更为深远的影响甚至是冲击。当他们来到秘鲁境内亚马逊河流域的深处的时候,他们被在这里居住的人们的落后、愚昧与无知所震惊,深深感受到南美原住民的贫苦,也为他们的被压迫感到不公,因而启发切格瓦拉想投入革命的决心。从而也引发了种种的疑问――人类社会的文明空气何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价值何在?这对年轻人的这段不寻常的经历不但对他们日后的人生旅途有着深深的影响,同样也唤醒了他们周围许多人沉睡已久的内心世界……影片的末尾,两人来到位于秘鲁的麻风村。在那里,他们和一群医疗志工、天主教会神职人员共同为照料重度麻风病患而努力。在与病人们的短暂相处中,让这两群生命背景有着天壤之别的人们照见了彼此灵魂的纯净与高贵,那是一种与地域、肤色、贫贱、残疾无关的美丽质地。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但却容易在不经意间悄然失落。切格瓦拉无私的奉献和真诚深深的打动了所有的人,彻底唤醒了被迫接受现实的苦难人们的心灵。他们把切格瓦拉看作是自己的孩子,甚至是一个领导者。积极的拥护他,爱戴他,这种深切的情感在和切格瓦拉临别时人们伤感的眼神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这也是影片的。也与影片开篇的不让青春留白为目的的探险旅游形成了强烈呼应,情感真实流露。
这场旅行,使切格瓦拉和朋友格兰纳多两人穿透了自身视野的偏狭,产生了拥抱世界、改善世界的崇高梦想。令人钦佩的是。在那样的苦难环境中,他们韭没有因此而失去自我,反而使其在磨练中更加完满,在群体的福祉中获得升华,真正的认识和瞻望到自我的内心世界。
拉丁美洲文化范文5
主办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今日美术馆
展览时间: 2016年1月24日― 2016年3月12日
展览地点:1号馆3,4层,3号馆
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今日美术馆联合主办,通过评选及提名的方式选取15位有代表性的中国抽象艺术家的作品在今日美术馆展出,围绕展览探讨抽象艺术的发展及研究问题。
/假园(年度策展人合作项目)/////////////////////////////////////////////////////
主办机构:今日美术馆
策展人:廖雯
展览时间: 2016年3月18日-4月5日
展览地点:1号馆2层
“假园”当代艺术专题展由著名的策展人及评论家廖雯女士策划,展览从策划理念到艺术家的创作,基本转换使用了“假借”的方式,依托某种传统“形制”,表达现代人生存中“假性”感觉,囊括了中国当代艺术界最为重要的二十余位艺术家。“假园”所谓的“假”,并非道德意义上的“虚假”,它有两个意义针对点。其一,针对“当代生存体验”的“假性”。如果我们把天然的木石花草和自然秩序看作“真”,那么,人造的材料、景观、规则种种,便是“假性”的。我们生存的环境“假性”的东西越多,我们离自然就越远。在当下盲目开发的时代,这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艺术审美问题。其二,针对艺术表达方式的“假借”。《假园》,假借“贾园”之声,听上去几乎是一个私家园林,其实是一场当代艺术的游戏场。本次展览使观众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当代艺术,进而思考传统和当代文化的血脉关系。策展人廖雯认为,当代艺术家作为生活在同样环境的人,以他们的敏感和态度表达他们的体验,以艺术的方式提示问题,就是这个展览的意义所在。
/穿过骨头撕扯你―何云昌作品(1998-2015)(年度大型学术个展)//////////
主办机构:今日美术馆
策展人:冯博一、王晓松
展览时间: 2016年7月9日― 2016年7月31日
展览地点:1号馆
何云昌(阿昌),中国当代最著名的行为艺术家之一,以自然与身体贯穿其创作主线,创作了一系列极端而震撼的行为作品。2016年今日美术馆推出艺术家何云昌近年来在国内的首次大型个展,除艺术家为展览新创作的行为艺术作品之外,将同时展出艺术家的雕塑、装置、影像、图片及回顾性文献资料。试图探讨身体性的行为在中国当下的处境、特征及问题等话题。
/2016 第三届今日文献展 (年度大型国际学术群展)///////////////////////////////
主办机构: 今日美术馆
策展人:黄笃
展览时间:2016年12月3日― 2017年3月5日
拉丁美洲文化范文6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西半球的国家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北美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的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美国和加拿大的国界线
C.苏伊士运河
D.美国和墨西哥的国界线
2.美国城市中,华人华侨最多的是(
)。
A.纽约和华盛顿
B.芝加哥和底特律
C.纽约和西雅图
D.旧金山和洛杉矶
3.美国的东北部分布有(
)。
①高科技产业带 ②制造业带 ③乳畜带 ④棉花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美国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发展不同的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和整个生产过程高度机械化。据此完成第4~5题。
4.地区专业化生产体现的先进思想是(
)。
A.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
B.多种经营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
C.发展生态农业的思想
D.发展商品农业的思想
5.农业生产过程高度机械化的好处是(
)。
A.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B.减少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C.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D.保持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
(2012•长沙期末)读“美 国本土农业分布图”,完成第6~8题。
6.图中显示的美国现代农业的突出特点是(
)。
A.高度机械化
B.高度商品化
C.地区专门化
D.高度工业化
7.从图中信息可知,③农业带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①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运输 ③气候冷湿,利于牧草生长 ④新兴工业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美国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的农业带是(
)。
A.乳畜带
B.小麦带
C.棉花带
D.亚热带作物带
一考察团从旧金山出发,沿直线横穿美国到达纽约,读“沿考察路线所作的剖面图”,完成第9~10题。
9.考察团的起点在图中的位置是(
)。
A.a
B.b
C.d
D .e
10.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考察团先在旧金山 的影视基地——好莱坞游览了一天
B.考察队员克服艰险,登上世界上最高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C.进入广阔的平原后,他们来到位于苏必利尔湖畔的芝加哥市
D.在纽约港,队员们发现一艘满载热带农产品归来的轮船
11.济南市有甲、乙、丙、丁四个厂家分别带上自己生产的产品到美国参加订货会,请分析收到订单最少的厂家可能是(
)。
A.甲:其产品是服装 B.乙:其产品是计算机
C.丙:其产品是鞋帽 D.丁:其产品是儿童玩具
12.美国布什政府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削减7%的二氧化碳废气排放量的行为表明(
)。
A.美国经济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性小
B.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可以不接受国际社会协商文件的制约
C.保护环境将损坏美国的国家利益
D.美国工业界的立场及民众的消费观念制约着美国政府的立场
13.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在拉丁美洲的巴西举行。下列有关拉丁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B.小麦是拉丁美洲各国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
C.拉丁美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D.拉丁美洲各国在经济上都是发达国家
14.全球着重保护的森林资源主要位于哪个国家?(
)
A.巴西
B.澳大利亚
C.美国
D.中国
(2012•济南期末)卞卡的祖 父是非洲黑人,祖母是欧洲白人,妈妈是印第安人,卞卡说:“在我们国家,像我这样的家庭很多。” 根据材料完成第15~16题。
15.请判断卞卡可能是下列哪个国家的公民?(
)
A.印度
B.日本
C.俄罗斯
D.巴西
16.卞卡所在的国家当前主要面临的生态灾害问题是(
)。
A.大片热带雨林被砍伐
B.多火山、地震
C.沙尘暴肆虐
D.水旱灾害频发
17.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获得了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这将是奥运会首次在拉丁美洲举行。下列有关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巴西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C.巴西以黑种人为主
D.里约热内卢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
读“某国轮廓图”,完成第18~ 20题。
18.关于该图所示的国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国是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北部热带雨林保护得很好
C.人口集中在首都所在的巴西高原
D.海轮从⑦城市驶往美国的旧金山走捷径需经过巴拿马运河
19.图中⑦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促使其人口猛增的因素是(
)。
①东南部沿海地带气候适宜 ②城市周边咖啡种植园经济的兴起 ③建设沿海和内地的铁路,交通和城市规模得以改善 ④就业机会多,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市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下列哪些是解决图中⑦城市“城市病”的可行办法?(
)
①合理规划交通 ②控制城市 发展规模 ③工业建在市区,居民区建在郊区 ④将人口向亚马孙平原地区迁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共40分)
21.(12分)读“美国本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邻国A________,B______;海洋C________;山脉E________。
(2)美国西部有一系列平行的南北走向的山脉,它们都是________山系的一部分。
(3)根据河流的流向,可判断密西西比河流域北部的地形要比南部________(高或低)。
(4)五大湖是过去________作用形成的,其附近的农业带是__________,该农业带形成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有美国著名的“硅谷”的城市是________,联合 国总部所在地是______。(填图中序号)
(6)美国东北部因有丰富的 矿产资源以及________洋沿岸的海港,________和密西西比河的水运条件,而成为美国最早开发的工业区。
22.(2012•湖北黄冈中考)(8分)2012年3月29日,金砖国家(BRICS)第四次峰会在印度的新德里举行。下图中甲、乙两国是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纬度位置看,甲国主要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就气候类型而言,甲国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河流E流域有世界最大的平原______________,但是该地并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主要原因是气候__________。
(2)乙国大部分地区处于____回归线两侧,受海洋的影响,夏季的盛行风向是________,以__________气候为主,年降水量极不稳定。
(3)从地形因素看,两国突出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因此,两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均较广。同时,两国热带经济作物种植都十分广泛,他们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相同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乙国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23.(14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A________,海洋:B________,城市:C________。
(3)根据A河的位置判断,该河位于________(地形区);该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原因是它的干流和支流多流经________气候区。该流域内的植被正遭受严重破坏,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从图中可以看出,面积最大的国家的咖啡生产主要集中分布在该国的__________部地区;从该国引进的优质咖啡品种,会在下列哪个国家生长良好?(
)
A.日本
B.俄罗斯
C.泰国
D.美国
(5)我国要从图中所示面积最大的国家进口 一批矿产品,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6)图中所示面积最大的国家的人民喜爱跳桑巴舞。桑巴舞将葡萄牙的民歌、游戏和非洲的鼓乐、舞蹈完美地融合成一体。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桑巴舞的形成与人口构成特点的关系。
(7)图中所示面积最大的国家把首都由E迁至C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图中所示面积最大的国家的人民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4.(6分)读“美国图”(图甲)和“巴西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美国是发达国家,巴西是发展中国家,这两种类型 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________”。
(2)观察图甲中美国和加拿大国界线西段(图中A所示),其划分依据是________。
(3)巴西钢铁、汽车、造船等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简要分析原因。
(4)美国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图中B地区所示农业带(区)是________。分析该农业带(区)形成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西半球的国家试卷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2答案:D
3答案:B
答案:4.A 5.B
答案:6.C 7.A 8.D
答案:9.A 10.D
解析:第9题,旧金山在太平洋沿岸,处于西部高山区,起点应是a地。第10题,好莱坞影视基地位于洛杉矶;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系,而科迪勒拉山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芝加哥市位于密歇根湖畔;美国因为气候的原因,需进口热带农产品。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C
14答案:A
答案:15.D 16.A
解析:巴西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正在遭受严重破坏。
17答案:A
答案:18.D 19.D 20.A
解析:第18题,⑦圣保罗位于大西洋沿岸,美国的旧金山位于太平洋沿岸,而巴拿马运河是沟通这两大洋之间的捷径。第20题,“城市病”是指由城市化速度过快,导致人口过度集中,带来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治安差、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合理规划交通,控制城市规模,可以减轻“城市病”。
21答案:(1)加拿大 墨西哥 太平洋 阿巴拉契亚山
(2)科迪勒拉
(3)高
(4)冰川 乳畜带 美国东北部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的生长 人口和城市密集,对乳畜产品的需求大
(5)⑥ ②
(6)大西 五大湖
22答案:(1)亚马孙平原 过于湿热
(2)北 西南风 热带季风
(3)平原面积广大 大部国土位于热带,光热充足,降水丰沛
(4)夏季风异常
23答案:(1)巴西
(2)亚马孙河 大西洋 巴西利亚
(3)亚马孙平原 热带雨林 动植物遭破坏 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严重)
(4)东南 C
(5)铁矿石
(6)桑巴舞的形成与巴西复杂的人种有关,来自葡萄牙的白种人和来自非洲的黑种人相互融合,形成了大量的黑白混血种人,也产生了独特的舞蹈文化。
(7)加强对内地的开发与管理;缩小E城市规模,缓解出现的城市环境问题
(8)足球
24答案:(1)南北对话
(2)纬线
(3)矿产资源丰富;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等。
(4)乳畜带 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城市和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看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西半球的国家试卷”的人还看了:
1.七年级地理下册西半球的国家单元测试及答案人教版
2.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题
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