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随笔杂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随笔杂谈

随笔杂谈范文1

桎梏樊笼,让人感到窒息。中考将临近,天天繁重的功课和作业压迫这着我脆弱疲惫的心。

尽管现在的生活枯燥无聊,尽管说现在每日学习到凌晨。难免有压力,难免有困惑。但,无病,也不可取。唯有向上,唯有坚持。这是我们毕业生的必然选择。老师不是说过吗,“有压力才有动力,既然改变不了什么,那就学着适应它。”

在每日两点一线的生活中,也不乏的向上的奋斗。我想我就像一颗埋在土里的种。早晚会噗的冲破束缚住我的壳,长成一棵参天的大树。不论多高,天空永远是我的目标。

马云说过:“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是的,我们在正值青春的大好年华里,不吃点苦,不去顽强拼搏,生活有何意义?我不想在最能吃苦的日子里选择安逸,那么就去拼一拼吧,不就是中考吗,努力一定能考出真实自己!

加油吧!冲破囚牢,突破自己,方能化茧成蝶!

随笔杂谈范文2

所谓开放性的作文指导,是指教师不预设刻板的教学目标,不勾画教学流程的运行轨迹,不套用死板的评判标准,而让学生有充分显示个性与才能的自由天地,在学得有关作文知识、掌握作文技能的同时,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作文氛围,在作文中获得更多的个性张扬和思维发展。

随笔写作教学就是最好的开放性作文指导。开放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目标开放

随笔写作教学给学生作文“松绑”,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写作环境和愉悦的写作心境,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文章。在随笔写作教学理念下,教师制订的目标具有开放性:面向全体学生的写作目标有层次性,面对不同学生的写作目标有个体性,面向现代生活的写作目标有交际性,面对非命题的写作目标有多元性。

二、内容开放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历过的事情有很多。学生熟悉的事物都可以作为写作题材。哪怕是一件件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绪都可以在笔下自由表现。既可以写真善美,又可以写假恶丑;既可以写生活的真实,又可以写合理的想象。社会现象透视、阅读书本随感、影视评论、体坛纵横、思想杂谈、欢乐与苦恼、眼前一瞬、人生感悟,都可以表达于笔端。生活有多宽广,随笔写作的选材范围就有多宽广;生活有多丰富,随笔写作的内容就有多丰富。在这里,思想可以穿越时空,自由翱翔;内容可以涵盖历史,无所不包。写什么,完全让学生自由选择。

三、指导开放

老师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指导学生写作文,唯恐学生 “跑题”,于是一步一步、仔仔细细“手把手”地教学生写作文。而随笔写作教学,教师采用多种指导方式: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但不指导学生在写作中用何种观察方法;教育学生写作要有顺序,但不指导学生选择何种顺序写作;指导学生明确题意,但不去指导学生理解题意,感悟题意;在学生有困难时指导,不让指导成为学生构思的定势影响。

四、写作开放

学生的写作不局限于专门的写作课,学生可以随时写,不管在课间、阅读课上、自习时间、语文课堂,还是周末、假期,灵感闪现之时,情感涌动之际,均可以挥笔写作。写作也不局限于教室和课堂,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家里,甚至在社会其他地方,阅览室、电视机厨、床头、餐桌都是写作的场所,只要有感而发,就随手写在纸上、本子上,然后再整理到随笔本上。日记、周记、微博、博客、 随感、书信,喜欢用哪种形式就用哪种形式,完全自愿,教师不作限制。自由选择文体及表达方式,可记叙,可议论,可抒情,随心所欲,不拘一格。教师不规定写法,不定框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

五、评价开放

随笔杂谈范文3

张思九、郑仲仪/编

湖南衡阳两位古稀老人张思九(75岁)、郑仲仪(80岁)自费印刷了这本包含150首抗战歌曲的读物,免费赠阅,以此纪念那些军歌嘹亮的日子。该读本在抗战名城衡阳产生强烈反响,近日再版。

乘着吉他的翅膀

编辑、剪辑:刘军、王迪平、卜文风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本书共分理论和乐曲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包括:吉他重奏知识、音阶与音阶模块、音阶模块与移调、和弦与和弦模块;乐曲部分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小星星》《小步舞曲》《送别》《平安夜》《悲伤的西班牙》等。

遥远的乡愁-台湾现代民歌三十年

作者:重返61号公路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我错过了一个用真挚感情、优美文字和完整音乐概念建构而成的美好世界,于是我用所有青春岁月追回失去了的感动,希望把自己思想成长的真空期用那些唱片再度填满,贪婪地将这些散落在旧唱片铺里的拼图碎片凑在一起……

肖鉴铮音乐文选

作者:肖鉴铮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该书是肖老几十年音乐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结晶,编以《音乐论坛》《美学探索》《知识传授》《随笔杂谈》《戏曲春秋》5个专辑。文字间流露出肖老睿智多辩的思维和多元知识的积累。

交响情人梦

出版社: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当我们听到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的音乐时,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最真挚的情感,或宁静、或震撼、或欢喜、或悲伤……此专辑收录最卖座日剧配乐,带动全民古典疯潮。

乐宝宝之家

出版社:上海声像出版社

乐宝宝之家系列专辑融合了诸多的音乐元素和其他的声音元素,将轻柔的乐曲和爸爸、妈妈、宝宝的声音有机地结合,呈现出一副其乐融融的家庭画卷,能够促进父母和宝宝的情感沟通。轻柔的音乐加上活泼轻快的旋律让宝宝沉浸在音乐的国度中,自然而无拘无束地感受所聆听的音乐。

八千里路云和月

出版社:广州市新时代影音公司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建院20周年之际,出版发行了该院声乐教授张晓钟《八千里路云和月》中国声乐作品独唱专辑。张晓钟认为声乐教授不等同于歌唱家,声乐教师也有别于歌唱演员。“歌唱得好、书教得好、论文写得好”,3种能力互相关联又相对独立。

随笔杂谈范文4

因为学生在日记中可以自由书写自己看到的一切事物,所想、所感,而且在写作内容、方式、时间、空间上都比其他的作文教学形式更自由,更贴近生活,更开放,所以它被学生接受与喜欢。日记作文使学生的写作更主动,更具创造性。

一、日记作文教学的操作方法

首先我会先指导学生,日记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隐私性日记,当夜深人静时,向它打开心扉,倾诉自己的小秘密,之后将其藏在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一种是成长日记,它记录自己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是自己生命旅途中的忠实朋友。第二种才是日记作文的重点。

然后根据日记的内容和日记作文活动的形式,安排“日记天天见”和“日记沙龙”,其中“日记沙龙”又分成“我的日记我做主”“名家杂谈”“师生互读”“放飞希望”,以及“快乐串串烧”等活动。

(1)“日记天天见”。老师、学生都要每星期最少写5篇日记,课后完成。写作时间(最好在15分钟~20分钟)、内容不限,爱写什么就写什么。

(2)“日记沙龙”。每两周举行一次“沙龙”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其中有:我的日记我做主——让学生挑出自己认为满意的日记或其中的小片段,读给大家听,也可以说说自己现在读的感受和写时的心情。有的时候,我还让学生静静地默读自己前一段时间的日记,仔细地去倾听自己的心声。读完后反思前后的自己,从而收获全新的感受。

作品杂谈——有时我会朗读学生的优秀作品,并随机作出以表扬为主的评价。有时我故意跟学生说要隆重推荐几篇名作家的作品,读完后让他们判定作品有可能出自谁的手。一下子教室就热闹起来,大多数同学都是猜一些名家。当结果公布所谓的“大作家”就是同学中的某某时,大家都表现得非常惊讶、欣喜和激动。

师生互读——学生们最喜欢的环节。因为他们常常会在老师的日记中找出自己的影子,或班上发生的那些有趣的事被老师写下来了。有时学生们还对老师的日记开展讨论,进而评论一番。我喜欢在QQ日志中写一些教学随笔,不少同学都喜欢去读并纷纷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

放飞希望——通过交流,把好的作品挑出来编辑成册,成为班里最珍贵的宝物。并拿出优秀作品去投稿,由于同学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选中,所以这就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日记串串烧——就是让全班同学写循环日记。一人写一天,来记录班上的点滴,既可描写精彩的课堂、丰富的课余生活,也可描写班上的某个同学等。第二天,语文课让前一天写日记的作者上台朗读日记。这个时候也是同学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他们不小心就成了其中的主角,没想到学生写的是那么的生机盎然。

二、日记作文取得一定效果

日记作文的教学,不但解决了学生作文难写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会作文的同时,自身修养也会得到发展,而且它还为教师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我通过采用日记作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主要体现在:

(1)学生初步形成勇于说真话、写真事、诉真情的局面。因为日记写得是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以写的得心应手,经常会有“不吐不快”的感觉。

(2)学生养成了阅读自己和别人文章的习惯。以前学生写完作文后,除了老师批阅以外,自己很少会再去认真地读,更不用说去读别的同学的文章了。而日记沙龙的开展,使学生养成了读日记的习惯,通过阅读点评获得写作与做人的双丰收。

(3)学生提高了学习语文的热情。由于日记写的都是学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写出了学生们自己的内心的真情实感。因而,在互相沟通与交流中,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使双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生通过日记端正了对生活的态度,在写作水平提高的同时,也知道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4)日记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了培养。日记是记载着一个人成长过程的资料,对于一个人来说,可以说是很有价值的,它记载着一个人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其中的汗水、流过的眼泪、成功的喜悦,可以说是一部连载的小说,但这部书是真实的,很值得自己回味。所以日记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对学生进行美育,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创新等,是培养学生真善美的一条最佳途径。

三、日记作文教学的反思

(1)要注意引导学生们用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日记写作刚开始,学生往往不知道写什么,经常向我反映每天除了上课就是作业的,哪有什么东西好写的?学生不习惯去观察生活,不会体会生活的美好,所以他们写起作文来才无话可说。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2)要努力搭建开放的交流平台。日记写作一段时间后,有必要进行一下反思。我认为这个过程不应由教师一言堂地进行,也不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自我批判,而应以开放、民主的形式开展,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指导学生开展广泛阅读。在指导学生用敏锐的心灵感悟生活和用勤劳的笔去记录身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时,还要进行广泛的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开拓知识面与积累丰富语言。日记作文在创作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有写作的冲动但又不能够完全准确地表达这样的情况。这就是因为学生平时不太爱阅读,阅读量不够,积累的语言不够丰富,所以只有写作的热情还不够,还必须要有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以便提高自己的日记作文能力。

另外,我在日记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告诉学生日记必须要用心来写。我们要做到有四心,即留心、真心、信心、恒心。因为无论你做什么事都要充满信心,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平时还要处处留心,仔细认真地去观察感悟生活;必须要用真心才能感受到天地万物,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另外还要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不断提高水平。

随笔杂谈范文5

关键词: 说话文学 佛教 庶民性 文学性

日语中的“说话”一词,泛指口头叙说或书面记叙的短篇故事,而“说话集”则是将这些短篇故事按照一定的方法收录编辑在一起的故事集。这种方法通常称之为说话集的编纂方法。所谓“说话文学”,广义上指各种书籍中所收录的传闻杂谈、灵验传奇、缘起故事等,多是一些题材短小而具有纪实特征的短篇故事,偏于叙事,其内容则明显地传达出人们的喜怒哀乐和思想尚好。狭义上指文学史上平安时代至室町时代所编撰的《日本灵异记》《今昔物语集》《宇治拾遗物语》《古今著文集》等说话集中所收录的短篇故事群。正如《今昔物语集》《宇治拾遗物语》等作品的题目所示,现在被称之为“说话集”的作品原本多属于“物语”文学的范畴,只不过近代以来将其从中独立出来而已。一般认为如《源氏物语》《竹取物语》等“物语”作品多属于较长篇幅的虚构创作,兼具现实性、批判性等特点,而被称之为“说话”的作品则属于短篇的传承故事,有意虚构和创作的成分较少,以“说话集”的形式出现,多具有某种明显的编撰动机或说示意图。

一、说话文学的发展传承

说话文学从内容上一般可分为:胎生于神话的说话、佛教说话、世俗说话(包括宫廷和民间)。最早起源于平安初期,主要是《日本灵异记》(约成书于822年)《三宝绘词》(984年)等佛教说话,成为佛教说法的重要资料,以宣扬因果报应等佛教教理为目的,具有佛教说法倡导的实用性。这与当时佛教开始在庶民间流行有关。至平安中后期,物语文学达到烂熟后,知识阶层开始对轶闻、传说、街头巷语等表现出浓厚兴趣,除却佛教说话外,又出现世俗说话。比如,收录佛教和世俗两类说话的《古本说话集》(约1130年),以及各种说话的集大成之作《今昔物语集》(12世纪初)收录了“天竺”(印度)“震旦”(中国)和“本朝”(日本)的佛教和世俗故事一千多则。还有根据当时的谈话笔记和日记文学编录而成的笔录说话集,内容多是宫廷逸事和贵族庆典等,有重现实倾向的,如《江谈抄》(约1104-1108年)。

及至镰仓时期,说话文学得到长足发展,《宇治拾遗物语》(约1212-1221年)《十训抄》(1252年)《古今著文集》(1254年)等世俗说话和《发心集》(成书年限不详)《沙石集》(1283年)等佛教说话集相继而生,说话文学进入繁荣期。而且历史物语、军记物语、随笔、伽草子等文学样式中也夹叙多种说话,因此中世文学被称作具有“说话性”。由于贵族阶层日益失去权威,失去了创作意欲。而僧侣、隐士等与庶民接触较多的知识阶层,日益占据文化的中心地位;而且随着读者阶层的扩大,人们希望在乱世中寻求新的生活哲理和人物形象,因此此时期的说话文学呈现出启蒙教化的倾向和鲜明的庶民性。

二、说话文学的特征

1.明显的说示意图

说话文学根据编纂动机和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佛教说话、世俗说话、王朝说话(贵族说话),为宣传新兴佛教、启蒙民众,抒发怀古情调发挥着重要作用。

佛教说话与佛教的布教宣传和信仰功德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日本最早的佛教说话集,同时也是说话文学的滥觞之作——《日本灵异记》就是药师寺僧人景戒出于宣传佛教因果报应的动机编撰而成,大致以佛教在日本的发生、传播和发展的时代先后顺序进行组织排列,收录了佛教传入日本后尤以奈良时代为主的佛教说话,体现了撰者试图以说话集的形式来描述和展现日本佛教史的历史意识。《三宝绘词》则以文配画的形式,达到“见绘悟文,读文通绘”,便于在大众中弘布佛法,可惜绘画已失传。《今昔物语集》按照天竺、震旦、本朝这种佛教发生与传播的方式进行编撰,宣扬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等佛理。

世俗说话,以武士等历史人物的传闻逸事、妖魔鬼怪、奇情异恋等为题材,尤其关注现实中的人与事,生动地描绘了人性的复杂,也成为说话文学的动人之处。不见得每部说话集都具有“说话性”,但各种世态人生相的描绘,犹如万花筒般呈现在读者面前。比如《今昔物语集》中的世俗说话部分人物形象生动而丰富,出场人物不仅有上层贵族,还有武士、町人、庶民、狐、鬼等,展现了贵族的恩怨荣衰,描摹了街头巷尾的贩夫走卒,刻画了家长里短的生活百态,极富生活气息和文学性。将趣闻逸事、灵异奇谈统一到因果业报的佛教主题上。《古今著文集》则集古今著名的说话、当时的巷语杂谈于一体,取材广泛,结构整然有序,人物描写生动自然。

王朝说话,主要描述平安贵族世界,其中关于宫廷生活中的故事及和歌相关的说话较多,流露出日益没落的贵族阶层面对实力渐强的武士阶级而对王朝文化的依恋和落寞。如《江谈抄》根据身为贵族阶层大江匡房的谈话,由藤原实兼笔录而成,主要记录了一些宫廷逸事,以及围绕汉诗文、和歌等的相关杂记。

2.受汉文学的影响

说话文学素材一般取自日本本土、中国大唐、印度,而中国和印度部分大都是依据汉译佛典和中国佛教灵验故事集等加以翻译编辑而成,所以说话文学受汉文学的影响不言而喻,在编撰动机、方法、素材等诸方面都可看到其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汉文学营养的吸收和汲取。《日本灵异记》受唐朝唐临的《冥报记》和《金刚判若经集验记》的启迪,吸收了按佛教因果思想贯穿全书的编撰意识。但景戒并不是单纯地模仿,而是如书名全称《日本国现报善恶灵异记》所示,一方面强调“本土”意识,要以日本的“本土奇事”编写内容,另一方面强调“现报”,106则灵验故事中带“现报”“现得”等字样的题目便有50余则,不同于重视人死后冥界报应的《冥报记》。《今昔物语集》则受中国辽代非浊大师的《三宝感应要略录》影响显著,从各则说话的标题目录到撰者的末法意识,从灵验故事的吸收引用到佛法僧三宝的编排顺序,都能看到《三宝感应要略录》的影子。

3.独特的文学性

说话文学的文学性不在于教理的阐述,而是叙事中具体情节描写的生动多彩,还不时插入歌谣、汉诗等韵文学,增强了抒情性,承载着贵族情怀,为当时的日本古代文学注入了新奇的活力。不同于典雅的贵族文学,平易低俗的庶民性给说话文学注入了生动新奇之风,被芥川龙之介评价为具有一种“野性美”。

佛教说话集为了便于在大众中布教,势必需要深入浅出地阐述佛教艰深玄奥的教义、教理,进行文学手段的处理,从这个角度讲,说话集的编撰不可能离开文学性,而且许多教义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日本灵异记》作为首部口承说话的文字化之作便显示出其文学性的一面。它的文学特质总体表现在虚幻性、神异性等的“灵异”上,而为了营造“灵异”特色,创作者景戒运用了拟人、夸张、用典、譬喻、对句等多种文学表现手法及中国的典故语句丰富自己的文学表现。被寓作“最大的说话集”的《今昔物语集》故事取材广泛,人物各式各样,而且描摹生动,精彩纷呈,可以说是说话文学的曼陀罗。文风简洁朴素,和汉混合体的文体粗犷刚劲,内容通俗易懂,为日本古代文学注入了活力,为现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素材。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芋粥》《好色》等,谷崎润一郎的《少将滋干的母亲》等都取材于《今昔物语集》。因宣扬佛教的理念而被人熟知的这本故事集,当今因其描写的是民间的精彩故事而被树立起丰碑。

4.一定的重复性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说话文学编撰动机的明晰性及题材来源的单一性等,不同说话集中的说话存在类似或相同之作。比如平安时期的《打聞集》与《今昔物语集》有21则共同的说话;《宇治拾遗物语》196则说话中,有80余则与《今昔物语集》相同,而《古本说话集》中的说话又与前两者有多处共通之作。

总之,说话文学与佛教的布教宣传密切相关,又广泛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传闻逸事,题材丰富,颇具庶民性。为我们了解佛法的传播历程及道义信仰、当时庶民社会的人生百态、政治势力的荣辱盛衰等文化、社会知识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同时在表现手法、叙述角度、人物描写等方面又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并为日本后世文学提供了大量题材,丰富了日本文学的创造性,还具有宗教学、民俗学、社会学、比较文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远藤嘉基,池垣武郎.注解日本文学史.中央图书,1974.

[2]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系30『日本霊異記[M].岩波書店,1996.

[3]日本古典文学大系22『今昔物語集[M].岩波書店,1960.

[4]李铭敬.日本说话文学中中国古典作品接受研究所存问题刍议——以《日本灵异记》和《今昔物语集》为例.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2).

随笔杂谈范文6

一、导向正确,在增强版面艺术感染力上下功夫

按照美国社会学家大卫・理斯曼的学说,当今社会,我们正处于“他人导向”的阶段。社会成员的自主性降低和均质性的增加,成为无个性的一般大众。由此可见,他人导向或者说媒体导向是最高形式的导向。所以舆论引导是最强大的引导,并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职责。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认为:“公众不是去读新闻,而是去读新闻中所暗示的那种行动的方向。”

笔者认为,报纸副刊是一张新闻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仍具有同正版新闻一样的导向性,只不过这种导向性不如新闻宣传的导向性那么直接、显著而已。首先办副刊的人要具有政治家的眼光和头脑,从办副刊的宗旨、指导思想到整体的谋篇布局,以及具体的选编,都要站在政治家的角度去分析、对待与处理。

报纸的文学类副刊,是通过文学作品让人们在享受文学大餐的同时,领略到生活的酸甜苦辣,从而引导人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正确地对待生活。因此可以说,报纸副刊的导向性是副刊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是起主导作用的。而高品位则是确保导向性正确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是正确导向的延伸与发展。要提升报纸副刊的品位,必须把坚持正确的导向放在首位,而坚持正确的导向,又是提升副刊高品位、高水平的重要保证。

从定位上讲,无论刊登什么容的稿件,其最终目的或引导人们正确地、健康地、愉悦地生活;或通过某些现象与事例,给人以启迪;或告诉人们一些生活中应引起关注的问题;或给予人们以新知充实头脑等等。如果副刊离开了这一点,就离开了最广大的读者与受众,就与办刊的宗旨背道而驰。而高品位则是在坚持正确导向性的前提下,采取多种形式与办法,奉献给读者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的精神佳肴。 因此,党报副刊的定位就是要歌颂真善美。

从风格上讲,副刊既要张扬个性,也要追求大众化。如果过分地强调个性,容易导致曲高和寡。因此,要做到大众化与个性化二者兼容,雅俗共赏。追求大众化,就是要做到“三贴近”,不仅笔要为民所写,更要情为民所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用足、用好、用活文学这种艺术形式,增强副刊的感染力。

十堰日报“楚天汉水”副刊改版后,在版面整体风格和稿件选择上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版面风格更清新脱俗,突出大照片、千字文,办出了自己的味道。

二、精心设计,在提高品牌栏目的影响力上下功夫

副刊,从形象上讲是窗口,而栏目就是这一窗口是否得当的框架。栏目设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副刊的品质、影响力和生命力,其重要性不可不察。

一个好的专栏应当神采飞扬,有与众不同的特色,给受众以特别的感觉,即具有内在的神韵。从总体来看,本报“楚天汉水”副刊的专栏包括了读者感兴趣的诸多内容,且组稿极具个性。一是《名人面对面》。这个栏目主要反映十堰地区本土、做客十堰作短暂停留或者在外地客居的十堰人,在文化艺术领域造诣很高并取得骄人成绩的名人。一批在省内外知名的艺术家如梅洁、黄家喜、苏瓷瓷等走进了该栏目。二是《青春风铃》。这个栏目主要刊载十堰地区大中专院校和高中生撰写的高水准文章。所刊载的文章如《外婆的宅子》、《回不去的小时候》、《认识岂能都如初见》等,构思精巧、文笔清新、不落俗套。三是《汉水边》。这个栏目带有很强的地域性,主要反映汉水流域的风物风情、市井生活、文化遗存等,带有朴实浓郁的乡风乡味乡情。如《童年纪事》一文,以一个8岁孩子的视角讲述了半个世纪以前,十堰地区人的生存状态,文章充满淡淡的怀旧与忧伤气息,虽经苦难,但不乏温情,非常真实感人。四是《一路风景》。这个栏目可以畅游祖国,也可以放眼地球村,书写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这个栏目一直成为写作者青睐的阵地。如本土作者撰写的散文新疆纪行系列,因表现视角独特、文笔优美,全方位展现了大新疆的自然之美而备受广大读者所喜爱。五是《巴山夜话》。这是一档刊登健康、向上的杂谈、随笔的栏目。体现的是思想性、引导性、可读性、趣味性,汇集了一些思想精辟、文笔犀利的文章,内容包罗万象,深为广大读者所喜爱。这些栏目给副刊带来了原生态的、鲜活的内容,使副刊充满诗意且具人间烟火味。

三、不断创新,在提高版面吸引力上下功夫

副刊相对于报纸的正刊来说,是吸引读者眼球的后花园和风景线。副刊能把报纸权威性的新闻信息进行资源整合和信息的再利用,然后用兼容并蓄、雅俗共赏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

增强副刊的吸引力在于要把新闻性和思想性集于一身,艺术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在情感交融上和读者心贴心。只有贴近生活的本质,才能打动受众的心灵。十堰是一个移民城市,在文学、摄影、绘画等艺术领域,有许多在十堰、湖北乃至全国知名的大家。如《笔墨不离书为道》一文,详细介绍了本土书画家黄家喜艺术创作道路跋涉的轨迹,讲诉了他从山城竹山城西关那条破旧的老街一路走来,矢志不渝从事书法创作,2012年4月,他的楷书《醉翁亭记》等10幅作品被钓鱼台国宾馆收藏。文章情节生动,读来十分亲切感人,在十堰文化艺术界产生积极的带动引领作用,许多有一定创作成果的创作者争相在副刊刊发他们的创作经历和作品。

上一篇资本保值

下一篇国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