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游戏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网络游戏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网络游戏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游戏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高职学生 不良网络行为 表现 危害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112-0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已经成为高职学生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传播新信息的重要媒介。在现实生活中,网络已深入高职学生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然而,高职学生由于尚处于发育、成长期,心智及心理仍不够成熟,缺乏自制约束力,容易被网上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诱惑,在网络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和出现一些不良网络行为。

一、高职学生不良网络行为的主要表现

高职学生不良网络行为是指其在网络使用过程中无视基本的网络使用要求,不遵守网络规范,不合理地使用互联网而导致其行为对自身和社会产生一定的危害,甚至出现违法和犯罪行为。主要表现有:

(一)沉迷网络游戏。高职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是属于高考成绩中相对靠后的,他们中的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由于基础较差,对学习的兴趣一般不高,对学习的专注度也不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一有空余时间宁肯花在玩上,也不愿意将精力花在学习上。玩,成了一部分高职学生的重要事项,而最好的方式,就是网络游戏。调查发现,在高职院校中,玩网络游戏的主要是男生,90%以上的男生会上网玩各种网络游戏,在这部分男生中把课余时间的主要部分(睡觉以外)放在网络游戏的学生达到25%以上。

(二)浏览不健康网页。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互联网环境在我国得到了比较好的整治,绝大多数的不良网站网页被关闭,网络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互联网世界难以有净土,不健康网站和网页仍然大量存在。一些学生出于好奇、猎奇不良心理,去寻找和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和网页,寻求视觉的刺激。

(三)痴迷网络购物。近年来,男生游戏,女生购物,是高校校园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网络的发展、微商的出现和物流业的不断壮大,网络购物已经形成一股潮流,不会网络购物俨然成了落后的代名词,可见网络购物的发展是何等的快速。调查发现,有过网络购物行为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在女学生中,有过网络购物行为的达到80%以上,其中一个月有五次以上网络购物行为的学生达到23%以上。这部分学生网购部分物品是基于实际生活的需要,但所购物品也有相当部分并非生活必需,而是为了满足一种购物的心理,可以说是对网络购物形成了依赖,达到上瘾的程度。

(四)无原则转发信息。网络是一个便捷也是相对宽松的交流平台,很多信息通过网络快速传播。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鱼龙混杂,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有良性的,也有负面的。很多高职学生不分良萎,喜欢转发各种各样的信息、图片、视频等。这种无原则的不经鉴别的转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虚假信息、负面信息的泛滥。

(五)过度依赖网络。网络确实可以给高职学生提供很多东西,如学习需要的资料,甚至是各种专业课的答案。由此,一些学生学习遇到了困难,到网上查找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也是一种学习和借鉴,对促进学生学业也是有好处的。但是,一些高职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对网络产生了过度的依赖,甚至作业、论文、毕业设计都不再自己动手,而是通过网络直接查找答案。笔者曾作为评委,参加某学校的大学二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评比,在评选中发现参评的学生的实践调查报告80%以上是通过网络抄来的,有些甚至连基本的数据都全抄照搬,由此可见学生完成课业对网络的依赖达到何等的程度,这样的学生离开网络,必将是一事难成。

二、高职学生不良网络行为的危害

大量不良网络行为的存在,对于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习惯危害极大。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危害:

(一)荒废学业。业精于勤,学业是需要付出的。大学作为一个W习知识的重要阶段,没有充足的时间,是无法保证学习的质量,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很多大学生由于沉迷网络游戏,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游戏中而不能自拔,甚至有极少数学生为了玩游戏,改变了生活方式,改变了作息时间,通宵达旦,不知疲倦。一些沉迷游戏的学生晚上不睡,白天要么到教室无精打采地趴桌子睡觉,要么就直接在宿舍睡觉,把游戏当成了主业。长此以往,学业荒废,也是必然。同时,学生在完成作业、设计、论文等方面过度依赖网络,慢慢地养成使用别人现成果实的习惯,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创造性,逐步丧失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

(二)损害身心。生命在于运动,但在不少高职院校,非上课时间,只要到宿舍,就可以看到众多游戏爱好者在电脑前乐此不疲、埋头苦干,这些学生一心扎在电脑游戏中,往往是长坐不起,极少活动,甚至忘记了吃饭睡觉,久而久之,自然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损害。沉迷电脑,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就相应减少,也就减少了与人交流和交往的机会,慢慢地离群,往往会形成独来独往的习惯,不与人接触,不与人分享,养成孤僻的性格,甚至对现实的正常人际交往产生排斥心理,无形中使现实的人际关系变得疏远,从而产生人际关系的冷漠和隔离,造成人际关系发展的严重障碍,产生不良的心理因素,损害心理健康。

(三)加重家庭负担。网络购物本来是一种便捷的方式,可以给学生的消费提供更多的选择,然而,部分学生网络购物活动的不断增加,助长了学生的过度消费。近年来出现在高校中的各种“校园网络贷”,就是应一部分过度消费的大学生的需要而产生的,这种消费方式加重了家庭负担,使一些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四)形成不良的人生观。网络购物不只加重家庭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助长了学生的不良消费观。一些学生不能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单纯的消费者应该量力而行,在进行校园消费的时候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消费,而是为了面子产生攀比的心理,以超过家庭消费能力的消费行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学生因为家庭经济能力不济,却要满足自己的不合理消费要求去进行借贷消费,甚至有一些女生进行“裸贷”,引发了不少严重的社会问题。

此外,一些W生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无所顾忌,毫无约束地在虚拟网络世界里进行恶搞,不经鉴别地转发各种信息,以此为乐。在游戏中挥霍时间和金钱,愉快地体验游戏过关的和成就感,满足于游戏人生,成了他们最大的人生需要,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不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高职学生不良网络行为的防范措施

高职学生不良网络行为无论是对学生的自身发展还是对社会的未来,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极大重视。如何帮助高职学生认识这些不良网络行为的危害,纠正其不良网络行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对自己负责、对社会有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越来越多地介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和个性心理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与时俱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减少与避免学生在上网过程中产生不良行为。要建立好网上思想工作阵地,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易班、微信公众号等网络资源对学生开展丰富生动的思想教育,按照贴近社会热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进一步丰富这些媒体的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学生网络行为的教育。

(二)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丰富校园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充实学生课余生活,充实其知识、完善其思维、提高其思想境界。在现实生活中,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举办各种体育竞技、科技文化艺术活动,以及讲座、报告会、志愿活动、课外实践等,引导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走向社会,用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三)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当前网络已经成为高职学生日常交际与学习的主要部分,在搞好各种活动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加强网上信息的引导和监控,对高职学生网络行为进行教育与引导。辅导员、班主任要加入学生班级或组织QQ群、微信群,经常留意学生QQ群、微信群、空间上的消息,发现不良苗头,要及时引导、教育、更正,通过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方式,弘扬网络正能量,让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充分发挥网络在立德树人、助人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董玉清.“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对策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

[2]刘杰,王冰莹.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现状、原因及其对策[J].学理论,2014(29)

[3]周丰,许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信息化手段的运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3)

[4]万洪莲.大学生网络资源利用情况分析[J].才智,2014(17)

[5]谢香.新媒体下高职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及引导方法[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1)

[6]林秀娟.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正确引导与教育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7]马鸣华,哈刚.浅谈针对大学生不良网络行为的高校应对策略[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6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立项课题“纠正高职学生不良行为的育人机制研究”(桂教科研〔2016〕3号);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及学生管理工作研究立项课题“纠正高职学生日常不良行为方法研究与实践”

大学生网络游戏调查报告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引导

大学生微博是指以网页为载体,由背景相似、兴趣相投、认识相近、情感相依的大学生所发起的新型的信息系统和交流平台。按照法律地位情况,网络社团等青年自组织被界定为“准民间组织”,属于民间组织,是典型的“自组织”①。

针对大学生微博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要注意保护大学生的网络自由权利,尊重他们的个性、培养个性。对大学生微博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其本质不是单纯的“管、卡、压”,而是充分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使学生自发投入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需要认识三个重要问题: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要不要管?能不能管?如何管?这三个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部门全面思考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一、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要不要管?

网络自组织为现代青年提供了一种公共空间,一种不同于传统“他组织”的新型的自组织样式。这种自组织信息的传播由于信息的者和接受者具有一定的类同性( 相同的生活、学习、工作背景, 趋同化的目标追求以及类似的职业生活状态等) 而带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指向性( 主要集中在社会公益、时尚交友、时尚运动和社会娱乐等领域) , 呈现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社会组织化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从高校管理和德育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究竟要不要管?

从目前来看,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高校管理系统和德育部门还没有确立明确的意识和态度,基本的做法是“放羊”,这里边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认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属于私人空间和“课余活动”,不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和德育职责范畴之内,故而理所当然地对其放任自流。第二,从技术的角度,相关部门认为无法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缺乏介入的即时性设备、手段和制度,而如果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势必增加管理部门和德育部门的工作量。第三,相关部门对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现实效应没有建立起明确的意识,从割裂的角度去看待大学生线上和线下的活动,这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代际隔阂,没有认识到90后大学生基本上是网络化、信息化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网络对他们的影响是其他代际人群无法想象的,但也是客观存在的。

那么,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究竟要不要管?

首先,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特点和现状来看,必须管。从技术方面来看,目前对大学生用户使用网络自组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无法通过对内容进行分类,查看不同类型的QQ群和微博;缺乏让自己获得更多关注的有效手段,失落感普遍存在;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割裂,线上活动虚拟化难以成为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有力依托,朋友熟人少,缺乏互动;微博等新的网络自组织产品是新产品,认知和学习的门槛较高,难以在朋友圈子中推广,形式限制多,活动范围有限,比如微博就限制140的字数上限、不能发多图、评论中不能发图,等等。实际上,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在人文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远比这些要重大。

网络自组织作为新型的网络生活平台,应当成为大学生开拓视野、广交好友、接触社会的一个平台,应当是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人际交流的好平台、师生沟通的好场所、家长和社会考察新一代大学生的好镜子。根据上海青年中心的研究,截至2008年底,上海青年群体中有高达81%的人加入过青年自组织。②然而从现状来看,网络自组织有时候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型,传统的观念与秩序逐渐失效,而新的伦理道德秩序还在建立当中,这也集中体现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生活中。而基于大学生这一特殊人群,家庭教育的监管很多时候是缺位的,高校教育和学生管理则循于旧例,固步自封,缺乏对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活进行管理和引导的必要机制,就使得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生活处于道德荒漠化状态,这是让人十分担忧的。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具有两面性,它对高校的管理和运行以及大学生健康成才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这种两面性构成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必须介入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重要考量。从积极方面来看,许多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行动取向与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总原则和大方向是吻合的,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参与意识,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作为一种线上虚拟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对线下的学校正式组织形成了补充,它适应了爱学生的多种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大学生增强社交、克服心理障碍。然而从消极方面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对信息的开放态度容易在特定条件下形成轻信和盲从的态势,有时甚至阻碍了正常信息的传播,不利于高校的稳定;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受核心人物影响甚大,特定条件下一些自组织容易形成对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抵触甚至对抗行为,如一些高校近年来出现的“抵制食堂”、“拒交费用”等学生,背后都有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因素存在。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自发、自为特点,使其在目前基本游离于制度化、常规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藩篱之外,既是新颖的高校大学生生活样式的体现,也是潜在的问题域,它将在未来的高校发展中日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其次,从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角度看,必须管。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传播系统,是一个人—机—人相结合的动态复杂系统,它不仅是软硬件结合的技术系统,也是社会与人文容纳其中的精神—心理系统,在当今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正确对待社会关系发展。大学生作为新的代际人群,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基于人缘、地缘、校缘、职缘而形成的人际网络和交往模式, 试图在不同的地域、领域等差异性空间中寻找新的信息来源和生发点,以极大的兴趣去寻找因为差异性的人际关系, 这就使网络自组织呈现发散性、开放性的特点,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介入进行管理的一个难点问题。

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的目标,是直接为社会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情操高尚的合格人才,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网络化、信息化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和推动下,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因应大学生网络生活的日益重要,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应该予以重视,才能增强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能不能管?

首先,从技术手段等客观条件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可以管,有条件管。

目前,针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分类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根据一份基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题为《高职院校网上青年自组织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显示, 按照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互动关系,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现存的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可以划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他们分别是:信息咨询型自组织、情感关系型自组织和兴趣探求型网络自组织。这是按照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内容进行分类的结果,不一而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类尽管都是客观现象,但是这三种类型仅仅是一种划分的方式和可能性,它们在逻辑上和内容上具有差异性,但在现实的网络自组织生活中它们并非是截然相分的,而是更多地呈现交集现象,体现了网络自组织本身的复杂性和变动性。另外,我们也可以按照网络平台的技术载体将今天流行与高校中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分为: 群—即以MSN、QQ、Fetion 等即时通讯工具为载体、客—以Web2. 0、Blog 等个人信息中心为载体、吧—以BBS 等网上交流平台为载体、游—以各种网络游戏平台为载体,等等。

以上分类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所使用的技术和平台,同时也是大众化的网络信息流通、人际交往的平台,是一个开放性的、参与性极强的平台。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自身的发展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中不仅存在着相同年龄段、相同兴趣领域等“靠近”因素,也存在着非相同年龄段、非相同兴趣领域等其他因素。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以班级为单位的微博、QQ群等网络自组织中都有教师、班主任等代表高校管理和德育发展力量的因素存在,甚至团委、学生处也建有满员的微博、QQ群等网络自组织形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引导。从技术的角度看,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是完全可行的。问题不在于能不能管,而是愿意不愿意管。

其次,从管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角度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可以管,有条件管。

根据协同学的一般原来,自组织是系统自行、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的过程或现象,依据的是成员间的相互默契与协同工作、各尽其责,组分的行动具有自发性、开放性和流动性,但在整体上能够形成、维持和发展整体的组织结构。在这一点上,微博等网络自组织区别于一般的“他组织”,但也有共通之处。自组织和他组织一样有组织者,但是自组织中的组织者并非来自外部系统,它的演化动力在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没有外在的组织者。组织者管理、控制系统,系统按照预定的计划、方案发展,达到预定的目的,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一种典型的自组织形式,具有自组织的一般特征,同时又有其特殊的表现。它不能完全离开来自学校、教师和相关部门的行政命令和组织形式。从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现状来看,QQ群、微博、bbs等组织形式中均缺乏外在的权威性的组织者,不同于学生会、团委等外在的他组织形式。但更深入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建立和形成、维持尽管建立在大学生之间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比如学习过程系统化的要求(指向学习型的QQ群)、课余生活的需要(如各种课外社团的网络组织)、个性发展和交友的需要,等等,但是从根本的角度看,它还是在利用高校提供的各种资源,包括场地、设备、图书资料、观念熏陶,等等。因此,从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关系看,作为他组织的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部门如学生会、团委、思政部(社科部)等组织形式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

此外,Web2.0的多种应用形式如博客、微博、WIKI等网路用户互动平台也容易形成信息咨询自组织。就Wiki来看,它是一种开放式的平台,大学生用户可以在上面发表网络内容以及修改编辑网络内容,其他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跟进修改相关内容,逐渐形成一些公认的、共通的Wiki内容,并以其质量形成某种程度上的“网络声望”③。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对于“权威”和“秩序”的需求,丝毫不亚于一般意义上的他组织。来自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相关部门和个人的管理和引导,既是可能的,也是受到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成员欢迎的。

三、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如何管?

1、明确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与育人目标的关系,使之纳入学校管理范畴。

高等学校一定要明确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意义,它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重视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工作,要加强制度和组织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加大力度,强化软件建设,建立与完善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将团委、学生处、思政部和教师等部门的资源和力量整合起来,加强队伍的组织与培养,齐抓共管,贯穿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大学生线上和线下生活,贯穿于大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确保不使大学生网络生活成为管理和引导的死角,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格局,努力使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工作形成党委领导、党政结合、强化行政、突出自我、强调创新、齐抓共管的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运行机制。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以网络诚信为重点,加强关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改造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将其作为德育教育的根基。要重视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要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建立网络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机构,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保持身心健康。

2、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营造良好的线下环境。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实行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和选课制,这些制度都是新的学生管理模式和规范,但客观地看它们都还不完善,高校中的学生会、团委等正式组织还没有完成角色的转变,所开展的活动较少,形式过于简单、内容不活泼,很多时候带有政治色彩和任务意味,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基本上处于应付状态,没有吸引力。正是在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基础上,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此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校园缺乏厚重的文化氛围,是大学生网络自组织遍地开花的重要背景,也是今后高校加强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的一个着力点。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无意识”存在于大学生的观念中,是高校的生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无言的推动力、生产力,校园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品质,能对大学生的言行、性格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增强大学生对高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良好的高校文化会形成不断扩大的集体积极参与,是赢得大学生的理性支持、情感支持和精神支持的重要渠道。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昂扬的激情鼓舞人,以丰富活泼的活动吸引人。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部门应以团委、学生处以及班主任、辅导员等一线工作人员为助理,多方位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价值拍卖”、道德模拟实验等,突出活动的创造性和趣味性、知识性,扩大社团活动的范围和功能,增强大学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3、强化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

首先要有换位思考,充分认识高校大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求,理解大学生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理解这些需求受到自身目标变化、社会时尚的引导和变迁等诸多因素的交叉影响,而采取尽可能规避其中的不合理需求,引导其需求向合理的、高一层次的需求提高,尽可能满足其中的合理需求,为这种需求的满足提供最大程度上的客观条件。

其次,从人才发展的角度进行激励。引导大学生确立适当的目标,引发、导向和激励他们使自身利益与高校整体利益相契合,使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追求与高校发展融为一体。学习激励,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德育部门向学生提供各种第二课堂、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如开展团校、党校、三下乡等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大学生提供接触社会、参与生活的机会和平台,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结语: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网络化、信息化条件出现的新鲜事物,在当前社会生活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要不要管,能不能管,如何管,这三个问题始终是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发展一个不可回避的系统问题,需要高校管理者从以人为本和协调管理的角度去考量并予以解决。

[注释]

①王名,刘培峰等.民间组织通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 :16- 17.

②黄洪基等.参与热情的高涨自主意识的张扬———上海青年自组织研究报告[M]/ / 卢奉杰,杨.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③关于网络声望的解释,见王京山著《自组织的网络传播》。

[参考文献]

[1]王名,刘培峰等.民间组织通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 :16- 17.

[2]黄洪基等.参与热情的高涨自主意识的张扬———上海青年自组织研究报告[M]/ / 卢奉杰,杨.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大学生网络游戏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080-02

青少年群体的网络使用行为对网络的发展,网络文化的走向,以及手机上网的推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青少年网民具有较高的网络使用普及率和活跃的网络应用水平,也是最可能受到互联网不良信息影响的群体。因此,对青少年群体上网行为的研究也变得更加重要。

一、青少年网民群体规模

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继续攀升。截至2013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56亿,占青少年总体的71.8%,超过全国互联网普及率45.8%的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较2012年增加了5.4个百分点。根据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8.1%。其中1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54.3%,如图1所示。

因此,了解青少年在哪里上网,花多少时间上网,以及在网上都做些什么,对于学校、家庭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因势利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青少年上网行为特征分析

随着宽带入户等工程的实施,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可以在家里上网,加上国家要求网吧不允许接受未成年人上网,中学生有65%在家里上网,其他有17%在学校机房和14%在网吧,3.5%是在宿舍上网。据调查显示,因住校且学校有机房和电子阅览室,校园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大学生有9%在学校机房和70%在学校宿舍上网,其他还有21%是在家里上网的。随着3G、4G技术的发展,手机几乎变成了中国青少年第一上网工具。中学生手机上网占51.3%,大学生手机上网占63%。相对于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农村青少年使用手机比例超过城镇青少年。从每天上网的时段来看,中学生一般在中午和下午,大学生一般在晚上到凌晨以后。从每周上网的时长来看中学生一般在11小时左右,大学生在20小时左右。青少年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也在提高,大概是平板电脑普及的缘故。

三、青少年网络应用行为分析

青少年上网都干些什么事情?青少年经常浏览的是什么网站?青少年平时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对于不断出现的新的网络应用,青少年的态度如何?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1.中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对于中学生来说,排名第一的网络应用是即时通讯,每年以2个百分点的速度稳步上升,已经达到91.1%。2009年才出现的微博吸引了54.3%的学生,反映出中学生对网络新应用接受很快。而传统的网络交流手段,如电子邮件的使用率在衰减,BBS论坛在中学生网络应用也仅维持在8.33%左右。总体来说,除了电子商务和传统的邮件和论坛活动外,中学生网络活动参与度较高。中学生是手机上网的主要用户群,其手机应用排序依次为即时通讯、手机搜索、手机网络音乐、社交应用。上网时间加长,中学生受到网络的影响不知不觉加大。在关于分享内容的调查上,发现有一半的中学生比较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各种视频、图片、文字,形式不一,内容丰富多彩,这体现出当代中学生追求个性的一面。

2.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特点。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行为已经达到常态化,变化已经不大。45%的大学生会在上网时看新闻,一般是通过手机来看,明显高于中学生。网络社交也是大学生的主要网络活动。大学生的即时通讯工具主要是QQ,还有新出现的微信、易信等。大学生搜索引擎的使用率也很高,92.3%的大学生使用搜索引擎。比整体网民的使用率高。在网络娱乐方面,近九成的大学生会在网上欣赏音乐和视频,玩网络游戏的大学生明显低于中学生。六成的大学生愿意利用网络来学习。从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网络购物逐年上升,已经达到69.7%。随之而来的是网上支付行为的增加,网银的使用也成比例增加。总体来说,大部分的大学生在网络上有丰富的网络生活,享受着网络所带来的各种便利。其主要使用途径是即时通讯软件、音乐影视、网上购物和学习需要。

四、其他比较结果

在调查中,65.82%的中学生对于离开网络持有无所谓的态度,但仍有16.38%的学生表示离开网络会感到很空虚很难过。周末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

家长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80.6%的家长认为只要时间合理就可以上网,还有7.6%的家长反对孩子上网。大部分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家长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而学生认为家长反对上网的原因是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其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

浩如烟海的网络资讯要想成为中学生信息、知识的重要来源。目前网络还仅是广大中学生的一种娱乐、消遣的工具。

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进行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数据显示,52.74%的学生只有在“有需要的时候”才会利用网上资源,只11.8%的学生是经常浏览学习资料。

五、结论和思考

1.结论。以上数据反映,网络确实丰富了青少年的业余生活,对他们的学业有所帮助,但其中不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上网时间过长,关注娱乐内容过多。过多地浏览娱乐信息既会影响学业,又会对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中学生属于未成年群体,太长时间的面对电脑,不管是对生理还是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害处。过度迷恋网上交友,会导致青少年丧失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能力;另外,青少年涉世未深,容易受骗,虚拟的网络世界并不像他们想象那般美好,不乏存在一些居心叵测之人,这样不仅伤害了他们脆弱的心灵,而且也耽误了学业。迷恋网络游戏对学业产生冲击。特别是男同学,更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而网游的暴力等不良因素会危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小部分家长坚决反对孩子接触互联网也存在问题。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急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信息都是靠互联网来传播的,相比于现实生活,网络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如果中学生完全不接触网络,就是闭目塞听,不利于开阔视野。

大学生网络游戏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虚拟世界;补偿心理

1.引言

哲学家对于世界本原问题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反映物质,人们可以认识世界。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没有人的精神就无所谓对世界的认识,也就无所谓物质的存在,因而精神决定物质。人们只能认识自己的精神或者意识,而无法真正的认识世界。哲学家普遍都承认世界的二元结构,即世界是由物质与精神构成的。20世界70年代,卡尔・波普尔摆脱了世界二元结构的划分,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1]。他认为存在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包括物理实体和物理状态的物理世界,简称世界1;第二世界是精神的或心理的世界,包括意识状态,心理素质,主管经验等,简称世界2;第三世界是思想内容的世界,客观知识的世界,简称世界3。

随着Internet的普及应用,已经形成了一个虚拟的世界,我们可以把网络虚拟世界看成是世界3。虚拟世界成为了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中介,成为一种物质与精神的临界世界。而现实世界的生存映射到了虚拟世界中的生存,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购物,交友,聊天,谈念爱,出租房屋等几乎现实世界的所有事情在虚拟世界都可以找到存在的方式。虚拟世界又是实际的,我们在虚拟世界活动中获得和现实世界中同样的感受,特别是精神世界的变化。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没有过的精神体验,或者需要的心理满足感,可以在网络虚拟世界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这就是本文所探讨的网络虚拟世界的心理补偿作用。

2.补偿心理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补偿心理源自个体挫折后的心理防御机制。补偿(Compensation):指个人因心身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补偿心理理论的另一大师阿德勒最初把自卑补偿理论限于生理上的缺陷后来将其从生理学扩展到心理学领域。他指出生活中所有不完美的感觉,“包括任何身体的、精神的或是社会的障碍,而不管是真实的或想象的障碍”[2],都会使人产生自卑感,促使个体进行补偿。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即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优势,赶上或超过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它让自卑感就成为许多成功人士的动力,自卑感愈强的人,寻求补偿的愿望就愈大。中国历史上司马迁蒙受宫刑之辱而撰《史记》;孙武蒙受剜膝之痛而成《兵法》……;国外此类人物也很多,解放黑奴的美国总统林肯,是出生微贱私生子,且面貌丑陋,言谈举止缺乏风度,他力求从教育方面来汲取力量补偿这些缺陷,成为知识渊博的人最终摆脱了自卑,并成为有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贝多芬从小听觉有缺陷,耳朵全聋后还克服困难写出了优美的《第九交响曲》……

心理补偿是一种使人转败为胜的机制,而坚强的性格正是获取成功的心理基础,如果运用得当,将有助于人生境界的拓展。但应注意两点:一是不可好高骛远,追求不可能实现的补偿目标;二是不要受赌气情绪的驱使。只有积极的心理补偿,才能激励自己达到更高的人生目标。生活中,遇到不顺和挫败感时,应用补偿心理也可以调整心境,让自己的心境回顾到一个正常健康的状态,对身心的愉悦非常有帮助。

3.虚拟世界的心理补偿作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每个人生活、学习、工作越来越需要网络,网络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世界3。Internet主要有四方面的应用:(1)信息获取;(2)商务交易;(3)交流沟通;(4)网络娱乐。网民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如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间出现矛盾。为缓和矛盾,便到网上寻求心理补偿,寻找心灵的慰藉,期望在网络中找到自我,并通过网络来满足自己[4]。适当的把握对网络的依赖度,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正面作用。针对因特网的这四类应用网络虚拟世界的心理补偿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压力及情绪调节作用

1)减轻压力放松自我

网络应用调查报告指出,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的网民应用率分别为79.2%、62.1%、66.5%,在网络应用中排3,5,6名[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生活,学习,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美妙的网络音乐可以放松精神,欣赏免费的搞笑视频可以带来快乐忘记疲劳,各种有趣的网络游戏胜利通关可以带来一种满足感,这些都是虚拟世界在减轻压力,放松自我方面的积极作用。

2)摆脱烦恼调节自我

即时通讯在网民中应用率占80.9%在所有网络应用中排名第一[3],网络世界的匿名性有利于网民掩盖自己的真实个人信息,因为倾诉对象是远距离的朋友无法影响到现实生活的熟人生活圈,所以更愿意倾诉自己的烦恼,起到心理释放,摆脱烦恼,调节自我的作用。同时虚拟朋友常常给以给自己很多安慰,可以补偿现实中得不到的理解和安慰。

(2)获取知识充实自我

认知的需要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们会产生理解周围环境的欲望,搞清楚环境中的疑难问题及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欲望。21世界知识经济时代,终身教育成为个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了解所有知识,网络搜索功能,既可以获取知识,又可以避免不想让他人觉得自己无知的尴尬。同时现代生活节奏太快,需要补充某一方面的知识,专门上图书馆或者请教他人,效率太低。Internet适应了这一需求,作为一个联系全球的知识库,是个人获取知识,实现自我的重要工具,各种免费学习资源,可以帮助网民获取知识,充实自我,弥补无法通过传统教育资源接受教育的机会。

(3)拓展人际交往空间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交往、归属和尊重是个体的基本需要。有些人可能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或因为个性害羞等原因而导致现实中人际关系疏远,使得个体的这些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促使个体转向网络,在虚拟环境中寻求满足[5]。

目前网络即时通信是使用率第一的网络应用,通过开展网络社交类应用,人们的交往广度被拓宽,人际联系密度加深。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快,同学,朋友分隔异地,就算同城的朋友,见面机会也少,住在同一栋楼房的邻居相互不认识,也没有相互交往的动力。网络的即时通讯功能可以实现实时沟通保持联系,密切感情的作用。因工作时间和地域限制的人,可以借助网络的无边界特点,通过即使通讯工具比如QQ可以按照自己希望具体条件(如按城市查询,按性别,年龄段)结交新朋友。

针对当下大量剩女、剩男的情况,各类相亲婚恋网站可以帮组网民快速找到适合自己要求的单身对象。现实生活中害羞腼腆的男女生在交往的时候往往表现的拘谨很难引起对方好感。在网络上由于无法直接观察,对彼此的感觉来自于文字的描述,更能激发内心的表达。这使得多重性格表现的更为突出,腼腆的人可能变的很健谈,也是对长期自闭的一种释放,可以起到放松压力,增强交流能力,拓展人际交往空间的作用。

(4)展示个性获得社会认同

社会多元化,追求个性,渴望展现自我成为当代人的新特征。每个人都想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获得社会认同、个人博客、微博正好符合人们展示自我需求。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目前62.1%网民开通了博客/个人空间,48.7%的网民开通了微薄[3]。博客/微薄是私人性和公共性的有效结合,它绝不仅仅是纯粹个人思想的表达和日常琐事的记录,博客作为展示个人的平台主要作用表现在:作为网络个人日记,个人展示自己某个方面的空间,网络交友的地方,学习交流的地方。微博可以实时自己活动信息,掌握话语权。话语权是博客/微博的最重要的作用,一点不假,一个成器的博客/微博就像一个媒体,一个旗帜。

近些年一些网络名人,如芙蓉姐姐,凤姐等虽然褒贬不一颇具争议性,但他们通过网络展现个性获得社会认同的效果实质是获得一种心理补偿,论外貌和能力他们都非常平庸,但他们确实通过虚拟世界实现了明星梦,实现了心理补偿。

4.小结

网络缩短了时间与空间将全球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知识背景的人相互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融合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世界3。人们可以从虚拟世界中找到各种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东西,网络虚拟世界更多是以一种心理补偿的方式来安抚现实中的挫败感。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某些挫折和不满通过网络游戏中高的游戏等级获得虚拟的权利欲望,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心理的平衡。同时,一些网民对虚拟世界产生了过度依赖心理、甚至出现了成瘾倾向,使他们与社会隔离感也在不断增强,互联网开始成为隔在他们与家人、社会之间的“心理之墙”。虚拟世界只是一个工具,工具本身是中性的没有好坏之分,因使用者的应用带来的结果不同而有“善”和“恶”的区别。发现虚拟世界“善”的特点,正确引导网民用好网络将更有利于网络虚拟世界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阿德勒.自卑与超越[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369

[3]第 2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1

[4]彭复生.大学生网络心理分析与健康引导对策[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4(3):37-39

上一篇做课件

下一篇雷锋的感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