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心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丽的心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丽的心情

美丽的心情范文1

1、把快乐的香水喷洒在别人身上时,总有几滴溅到自己。大忙人往往是最快乐的人,因为他没时间去想自己快不快乐。

2、花儿在灿烂地微笑,鸟儿在快乐地欢叫,我的心情啊,像吃了蜜一样甜。

3、乐观的心态看待世界,世间处处是快乐;以平静的心态看待事物,你会看到事物的两面,其实,时时刻刻我们都在分享快乐,有时,只是因为你没有细心品味罢了。

4、人的心念意境,如能保持开朗清明,则所见,都是美而善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美丽的心情范文2

一粒种子诞生了青藏高原的一个夏天。《飞雪昆仑》是我创作的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对于写这本书,事先我并无思想准备。当然青藏高原的生活一直牢牢地占据着我的脑海。那年夏天,在我动身重返昆仑山前夕,一位长得很靓的陌生女性,防不胜防地出现在我面前。她脸上悬挂着夏日媚丽的笑容,说话的声音很柔且正。给人感觉一句话落在雪上,雪就化了。

那一刻,昆仑山正飞扬着六月雪。辛茜约我写一部青藏题材的报告文学,我欣然应承。于是她就随我跑了一趟青藏线。同行的还有青年作家王鹏、周玉永。我就是这样认识辛茜的,在严重缺氧的青藏高原。

我这本书从孕育胚胎到生出嫩芽,她全程追踪。我在昼夜采访,希望站在更高处,看到秋天以及秋天背后的景象。她接触我采访的每一个人,那个随身带着的小本都记了些什么,我当然不会知道,但我相信那是对一个责任编辑很有用的东西。她应站在秋的肩膀,穿越冬雪,看到来年的夏天。那就是她在青藏线上的经历,很宝贵的人生一段。她拥有了和我们一样的缺氧,拥有了和我们一样的攀越雪山,拥有了和我们一样的青藏阳光,甚至比我们收获的更多。一天午后,太阳很红。我们停在楚玛尔河畔。我讲起了旧故事。辛茜专心聆听,还提议我们四人写楚玛尔河同题散文。这一倡导得到同行者的赞成,然而后来谁也没有写,这也可以理解,在一次浮光掠影的观赏就能写出好散文,这是很难的。但是辛茜的机敏、灵动,从此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辛茜站在桥上望着楚玛尔河沉思。楚玛尔河里卧着阳光和雨水,还有月亮。也许她想起了藏羚羊,想起了英雄们曾用平生的呐喊盖住了一河的伤痕。光明呀,它需要多少黑暗去解释!

辛茜仍然一动不动地站在楚玛尔河桥上。这是一个钟情河流的女孩,其实她就是河流,一直向前走,一次也不要回头。不用流到大海,沿途的麦田、丛林,还有风车和湖泊,都可以彼此接纳,同时她也被接纳。

那阵子我想得最多的是,辛茜应该写散文,她的气质适合散文,散文亦适合她。这块文学的土地少一个她这样的女编辑不碍大局,但是青藏的文学处女地亟切等待一批女作家去耕耘去播种。

当时我确实就是这么想的。理由何在,至今也说不大清楚。凭感觉,许是辛茜对青藏线的钟情,对钟情于青藏线作家的钟情吧!的确,在青海,在,脉管里不奔涌着热血的人,是当不了作家的,因为他们不敢攀登唐古拉山。霸气十足的唐古拉从来不怕任何人,敢上山的人,必然是把对世界的情感集中到山巅的某一点上,那情感才会发出清脆的响声。

我当然不是说辛茜就做到了这样。我只是借题发挥。

美丽的心情范文3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一片。“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啊!”小和尚说,“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风吹飞了。”小和尚喊道。“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撤完种子,眼看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啄

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没关系!种了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冲到哪里,就到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一个多星期过去了,原来光秃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师父点点头,“随喜!”

师父的禅语“随”,道出了多少空禅机。“随”不是跟随,而是顺其自然,不抱怨、不躁进、不过废不强求。“随”也是不随便,而是把握机遇,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这就是珍惜一切,活在当下。

依 米

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长,而它的根,都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得耗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6年春,在地面吐绿逸翠,开放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尤其让人叹惋的是,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只有两天。

依米,极为弱小,却以其独特的生命方式向世人昭示生命只有一次,美丽只有一次,一次便足矣!一次的青春,一次的通往直前,一次的轰轰烈烈,一次地无悔人生……

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灵。

世界是什么样子,往往取决于你的心灵是个什么样子,不要误解这个世界,请先看看自己心灵的模样。

我相信:温暖来自于寒冷。

美丽的心情范文4

(1)“移情”说。“移情”说是审美活动认识发展到近代才出现的学说,源于德国,美学界给其以极高的评价,称之为近代德国美学界的一大发现,被比作生物学中的进化论。第一次明确提出“移情”观念的是德国学者罗伯特・费尔和其父弗列德里希.费尔,而真正发展,论证了“移情”而使之成为“移情”说的乃是德国的心理学家,美学家里普斯(1851~1914)。

里普斯在他的《论移情作用,内模仿和器官感觉》一文中写道:“移情作用是指,不是一个人身体的感觉,而是某种感情即某人自己,进入审美对象之中。”审美过程就是由物我对立通过移情作用而达到物我交融(或称之为物我互赠)和物我同一(即天人合一)的境地。其他的审美心理学说大多认为审美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主体和客体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它们只是找到了物我统一的契合点,有点相似珍天的无痕焊接技术,并没有使物我对立的成分完全消失。而立普斯则认为,人之所以产生美感,不是对客观存在的自然景物产生反映,而是人主观精神的外射,是“向我们周围的现实”,“注入生命的活动。”也即是说,在移情心理发生的瞬间(或较长时间),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已完全消失而合二为一,处于一种忘我的境界(相似于中国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和佛教“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指试,莫使惹尘埃”的境界。当然还达不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但它们都属于唯心主义体系。)里普斯举例说,人们欣赏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多利安式石柱,是因为它显示出一种男性的雄壮美。站在石柱面前静观它的形象,会感到一种内在的“扩张”,连心也在“扩张”着,有一种特殊的在内部发生的特殊感觉,仿佛石柱在进行着挺拔向上的凝成整体的运动。在他看来,人所感受到的石柱运动,不过是移入石柱中去的人的自我运动。这样通过移情,人与大自然就由对立走向同一,已分不清是我没入了大自然,还是大自然没于我了。

这种移情的物我现象,在中国理学和道学以至文学创作中依然存在。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以人度物,寄情于景”。如吴乔所言:“情能移境,境亦能移情”;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夫之说:“景中生情,情中会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刘勰也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话来表达过这种物我合一的思想。而文学创作则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物理来化景物为情思。例如,苏轼《水龙吟》的下阕写道:“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掇。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秦观《江城子》中写道:“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再如《虞美人枕上》:“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这些都是审美心理中物我合一的再现。

通过上述例证,可以得知,“移情”现象不是无根水,它来源于人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对象。当审美主体和客体达到物我同一,物我交融时,主体会沉浸于客体,处于一个无我的境界,而客体也与生命律动的主体融为一体,成为具有活力,有生气的生命体。而这移情的产生,不仅是主观感情的随意“外射”,而是与审美经验的丰富性和多变性辩证地和谐一致的。

(2)“审美距离”说。审美距离是21世纪初由瑞士的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于1912年发表的《心理距离》一书中提出来的。“审美距离”说的特定内涵是: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需要与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否则,美感不会产生。布洛认为,心理距离是审美意识的本质特征之一。“距离是通过把对象及其所生的感受与一个人自己自我分离开而得到的,是通过把对象放到实用的需要和目的考虑之外而得到的。”朱光潜先生曾在他的《文艺心理学》一书中举了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说明“心理距离”说。他是用海上的雾来说明的。乘船的人们在海上遇着大雾,是一件最不畅快的事。呼吸不灵便,路程被耽搁;听到若远若近的邻船的警钟,水手们手忙脚乱,乘客不安的喧嚷,时时令人觉得仿佛有大难临头似的,使人心焦气闷,茫无边际的世界中没有一片可以暂时避难的干土,一切都任命运之神摆布。但是换一个观点来看,却又得到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你不去想海雾耽误了你的程期以及给你带来的不舒畅和危险,你若聚精会神地去看这种现象,这轻烟似的薄纱,笼罩着平谧如镜的海水,许多远山和飞鸟被它盖上一层面网,现出梦境般的依稀隐约,海天相连,梦幻无限,仿佛一伸手你就可以握住天上浮游的仙子。你的四围全是广阔,沉寂,秘奥和雄伟,真不知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这不是极愉快的经验吗?

诚然,以此例来说明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有其不足之处,诸如将审美中的知觉特征绝对化,完全排斥审美中功利和认识的因素等。但“心理距离”说确有其价值之处。在美产生的学说中就有“距离产生美”之说,近代中国文学创作中朦胧派的发展,它的理论根源也可能来源于布洛的“心理距离”说,至少也是受到它的启示和影响。

美丽的心情范文5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 移情 心理距离 悲剧审美 读者

一个贫民家的女儿因为一场认亲而失了贞洁,身世飘零,抱恨千古。这样的题材故事看似老套,但在哈下,《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却成为世界文学名著的经典,因其强烈的悲剧震撼力受到广泛欢迎。对于《苔丝》这一悲剧性主题,中外学者的探讨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种研究:一是从社会、性格以及命运悲剧方面探讨苔丝悲剧产生的原因,二是将《苔丝》的悲剧研究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将苔丝的个人命运悲剧看作乡村文明对抗不可逆转的现代文明的悲剧,三是从弗莱的“原型说”探究苔丝作为“羔羊”和“殉道者”形象在《苔丝》这部小说中的原型再现,四是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探讨男权压迫造成的女性悲剧及进而探讨女性自主解放之路,五是从古希腊悲剧、圣经文学和莎士比亚戏剧研究哈代悲剧小说的形式来源。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对于《苔丝》悲剧性主题的探讨大部分限于悲剧产生的文学外部因素,而鲜有从审美角度探究《苔丝》中的悲剧效果。

何为悲剧审美?在悲剧审美过程中,作者、文本和读者又有着哪些关系?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如何在悲剧中体会美感?读者审美的过程又是怎样完成的呢?哈代又是怎样在《苔丝》这部小说中用自己的创作让读者完成悲剧审美的呢?这些都是本文中需要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一、移情:自失于对象之中

自古希腊开始,悲剧在西方文学中即享有崇高的地位。作为一种严肃的艺术,悲剧比其他戏剧形式更能唤起人的感情,即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到的唤起人的怜悯和恐惧[1]。亚的话为探究《苔丝》中的悲剧审美提供了一个思路:悲剧情节必然通过人的审美心理产生悲剧效果。随后黑格尔提出了伦理的相互冲突与和解理论,表示真正的悲剧产生于“永恒正义的权力的合理性,我们在看到有关人物的毁灭时仍然感到安慰(庆祝永恒正义的胜利)。”[2]然而他这种“胜利的庆祝”过分注重客体内容,却忽视了主体的参与这一产生悲剧审美的积极审美力量。在接受美学看来,读者即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是单纯的作出反应的环节,它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没有接受者能动的参予是不可想象的。”[3]正是读者这一能动因素的参与赋予了作品以生命。

首先,阅读《苔丝》不带有任何实用的或科学的目的,这仅仅是人们的一项审美活动,正如欣赏一朵花、一幅画。在阅读中,读者把自己全神贯注的凝聚在这本书里,仿佛这本书就是一个世界,这时,读者与苔丝的界限就从意识中消失,读者会因为苔丝境遇的悲惨而伤心或因苔丝和克莱的爱情而欢喜。这种主体与客体界限的消失在叔本华的书中有很好的描述:“人们自失于对象之中了,也即是说人们忘记了他的个体,忘记了他的意志;他已仅仅只是作为纯粹的主体,作为客体的镜子而存在;好像仅仅只是对象的存在而没有知觉这对象的人了,所以人们也不能再把直观者和直观分开来了,而是两者已经合一了;这同时既是整个意识完全为一个单一的直观景象所充满,所占据”[4]。在主体和客体同一的过程中,就会自然的把主观情感投射到客体中,站在客体的位置上,即读者在阅读《苔丝》的过程中产生代入感,会因为苔丝的命运而产生情感的波动。这也正是美学家立普斯提出的“移情作用”[5]。

然而,“移情作用”的产生不仅仅源于客体本身所具有的“美”,还在于客体与读者的智力特点和个人经验存在一致性。这样的悲剧故事能够激发读者内心的同情心,产生代入感。苔丝的故事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悲剧震撼力,源于形象取材于生活。哈代在回忆自己创作时曾提到,他故事中叙述的鲜明的妇女形象都是以他的故乡,一个英国西南部的小镇中与他朝夕相处的妇女为蓝本,进行的凝练和再创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身处英国边远小镇的妇女的生活以及思想状态。同时,苔丝的故事具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普遍审美性还在于,它描绘了在任何时代都可能存在的状况:贫困但善良的姑娘对待生活的真诚,面对爱情的渴望以及身份家庭的悬殊带给两个人爱情的问题,拥有强烈自尊心但出身于社会下层的妇女去与社会身份地位高的亲戚相认时遭到的冷遇和不幸。这些使得处于相同的情境,拥有相似的性格的年轻姑娘更能理解这种精神和行动上的痛苦,在阅读这部小说时,想到的不是苔丝的悲惨遭遇而是自身的经历。由此可以看出,这种移情作用的产生必然需要读者的参与,对于悲剧价值的最终实现审美主体起着重要作用。

二、距离化:回归自我

然而,“移情作用”带来的是读者与悲剧主人公的融为一体,这种心理上的重合带给读者的仅仅是悲伤不能自已,却无法达到悲剧中的和审美效果。在巴赫金看来,移情不是审美活动的目的,“真正的审美活动还没有开始呢”。在审美活动中,“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在移情之后都必须回归到自我,回到自己的外位于痛苦者的位置上。只有从这一位置出发,移情的材料方能从伦理上、认识上或审美上加以把握”[6]。这里,巴赫金提出的“外位于痛苦者的位置”也正是布洛提出的“心理距离”[5],即介于我们自身与对我们发生影响的事物之间的距离。在我们设身处地体验到苔丝的痛苦之后,回归到自我,与苔丝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便能组织移情中产生的材料,完成审美活动,体验到故事中的悲剧美。朱光潜对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极为推崇,并将它应用于悲剧心理的研究,提出悲剧使生活“距离化”的几种方法[7]。这些距离化的手法使审美主体与客体相互分离,看似是作者采用的写作技巧,实则是对读者“审美期待”的预测,以期使读者产生外位于苔丝的地位,进而使《苔丝》这部悲剧作品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一)时间和空间的遥远性

这里首要谈及的手法是空间和时间的遥远性,即产生距离感是“让戏剧情节发生的时间是在往古的历史时期,地点是在遥远的国度”[5]。这种手法会因距离感使悲剧人物产生崇高感,也因其距离使悲剧降低恐怖性,增加审美效果。整个故事发生在保留着古风古貌的英国西南部小镇“维赛司”,这个在哈下虚构出来的小镇沿用自古维赛司王国,这里的景致保留着未受维多利亚时期工业文明影响的相对闭塞古朴的特色,“是一处群山环抱、幽深僻静的地方,虽然离伦敦不过四个钟头的路程,但是它的大部分,却还不曾有过游历家和风景画家的足迹”[8]。这样的背景设置无疑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加深了距离感。

(二)人物和情节的特殊性质

传统的悲剧中,悲剧英雄往往具有超越一般人之上的品质或意志。面对一些非常状况,情节往往安排悲剧主人公做出异于现实生活的选择。即通过人物和情节的非常性质的安排增加了“距离”。在苔丝身上被作者安排上某些不寻常的品质,特别是苔丝的反叛精神在维多利亚时期的年轻姑娘身上是不可想象的。生活在世俗道德、宗教礼法观念浓重的维多利亚时期,一个失去了贞洁的女子只能选择与那个男子结合。而苔丝却不愿为恶魔和无爱的婚姻束缚,勇敢的生下孩子想以一己之力抚养。在牧师拒绝为孩子洗礼后,她自己为孩子行洗礼,她那时是“心平气静”,因为如果上帝不承认,“那这种天堂,无论为自己,无论为小孩,就都不稀罕了”[8]。试想对于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成长在如此闭塞的地区的年轻姑娘,这是多么的“离经叛道”。她自主意识强烈,质疑传统的贞洁观,认为“一切有机体都有回复本原的能力”[8]。这种性格的刻画使苔丝这一形象与现实中的普通人产生距离,从而增加了悲剧的崇高感。

情节安排的“距离”体现在有些悲剧成因在现实生活中可以避免。故事中的主人公苔丝面对现实中很少有人会遭遇到的因为爱情会触碰法律的选择。现实中,即便遇到这样的情况,人们也会选择符合道德和法律的看似明智的选择。苔丝最后死亡的悲剧结局的间接成因是亚雷,直接成因是法律的制裁。法律是维护社会正义的工具,但也可能因其冰冷刻板成为不幸的制造者。而在现实中任何反叛的少女很少起到杀人的念头,试想苔丝和克莱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如果苔丝在克莱回来找她时选择远走高飞而非杀掉亚雷,只要有家人的谅解她仍然有机会过上世俗的幸福生活。在此可以看出普通人在现实中会尽量采取不行动,就可以避免悲剧结局。所以情节安排的非常性质使它脱离生活,而高于一般生活。

(三)超自然力量

悲剧中的超自然力量是悲剧得以展开的中心,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当主人公被某些超自然力量所裹挟,悲剧也往往从此时展开。这种发源于古希腊的命运悲剧观昭示着主体所蒙受的苦难常常带有偶然性,而企图超越命运的限制必然会带来灾祸。张谷若在译本序言中提到:“哈代基于他那悲观主义思想,在他自己解释他那些悲剧人物时,常常归咎于‘命运的捉弄’;他在具体安排细节时,也常常运用偶合和预兆。通常说,必然正是无数偶然的总和;预兆往往是事发前必然出现的迹象”[8]。父亲那匹可怜的老马的死是苔丝悲剧命运的开始,“在他们这样的人家,才真的算是倾家荡产”[8],而苔丝对家庭的责任感使她想撑起这样的责任。这种神秘的巧合使她被迫去亚雷家认亲,也由此走向恶魔的怀抱。苔丝答应安玑的求婚是因为她以为安玑看到她那封陈述自己过去的信而选择包容原谅了她。新婚之夜,当苔丝“供述”自己的罪恶时,安玑“心里还是照旧像瘫痪了的一般”[8],因无法接受苔丝曾经的经历而选择出走,使苔丝本燃起希望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这封本该被安玑看到的信也成为偶然因素造成进一步推动苔丝的不幸。这些偶然因素共同构成必然,成为影响人物命运的关键因素。在这部小说中,这些超自然力量或是悲剧的预兆或是推动悲剧情节发展的因素,既有古希腊的宿命论观点,又因其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化而增强悲剧的表达效果。

通过以上距离化的手法,《苔丝》作为一部悲剧主题的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使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的世界与读者生活的世界不同,产生外位于作品的地位。因此在阅读中,读者不仅要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读者的阐释中小说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小说中哈代欲表达的悲剧是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悲剧,而经读者的再解读丰富了悲剧的内涵。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曾谈到:“意义不确定性与空白在任何情况下都给予读者如下可能:把作品与自身的经验以及自己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产生意义反思。这种反思是歧异百出的。从这种意义上说,接受过程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3]因此读者的参与创作更加丰富了悲剧的审美效果。

三、心理距离:悲剧审美

朱光潜指出:“写实主义与悲剧精神是不相容的”[7]。现实生活中的苦痛与灾难,因为没有理想化的“距离化”而不能成为悲剧。然而回归到布洛的观点,以上所论及的距离化方法是“距离这一概念的一些特殊形式。无论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审美特质,那也都只能是从距离的总的内涵之中推衍出来的。这种总的内涵就叫做‘心理距离’”[5]。因此,以上的三种“距离化”方法是“心理距离”的特殊形式,它们在审美活动中最终要内化为“心理距离”而起作用。这种“心理距离”即审美对象与读者的实际利害关系保持一定的距离,即读者的实际利益不受影响,读者便会集中精力于审美现象本身而欣赏那种赏心悦目的美。苔丝的故事带有悲剧性,假如读者身处其中,必然会悲痛万分。但作为一名读者,与故事本身保持一定的距离,那么这个故事便会激起读者的怜悯和恐惧,从而欣赏到故事的悲剧美,这也正是心理距离所产生的悲剧审美效果。不同于黑格尔的来自于“永恒正义的胜利”,我们看到了读者在悲剧审美中发挥的作用,读者通过认同感的移情和与悲剧主角的心理距离产生痛感并从痛感中升腾提高出既包含消极性又体现积极性的复合审美感受。

那么,移情作用作为审美活动的第一步,然后通过“心理距离”使读者获得外位于苔丝的地位,是否可以认为“心理距离”说仅强调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保持距离呢?对于此,布洛强调“这并不意味着自我与对象之间的联系被打破”[5]。这也便是本文探讨过的――审美对象之所以强烈的吸引我们是因为与我们的智力特点和个人经验存在一致性。既然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保持距离才能欣赏到悲剧的审美效果,同时自我与对象之间又要存在联系,那么怎样控制这个距离的大小?我们看到,一方面,苔丝的故事与读者存在一致性使读者乐于欣赏并产生移情,但另一方面,读者又会因为情形接近而沉湎于自己的痛苦而无法自拔。这便是布洛提到的“距离的自我矛盾”[5]。朱光潜也指出,“对事物去一定距离的观点对于艺术创作和欣赏都极为重要,……在艺术中和生活中,中庸是一种理想”[7]。

四、结语

总结以上论述可以得出结论:悲剧因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而产生强烈的悲剧震撼力。在《苔丝》这部作品中,通过心理距离的特殊形式――时间和空间的遥远性,人物和情节的特殊性质以及超自然力量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感,最终内化为“心理距离”,产生悲剧效果。

“美学蕴涵存在于这一事实之中:一部作品被读者首次接受,包括同已经阅读过的作品进行比较,比较中就包含着作品审美价值的一种检验。其中明显的历史蕴涵是:第一个读者的理解将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充实和丰富,一部作品的历史意义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确定,它的审美价值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证实。”[9]自从《苔丝》这部小说面世开始,由当时的社会文化等共时性因素就决定在读者中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既影响着以后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又与后代读者的体验构成了《苔丝》悲剧美学欣赏的丰富内涵。因此这种共时性与历时叉点上的读者,即审美主体是小说史和悲剧审美过程中积极的能动力量。

注释:

[1]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2]黑格尔:《美学》,香港: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27页。

[3]莱纳・瓦尔宁编:《接受美学》,慕尼黑:威廉・芬克出版社,1975年版,第127-246页。

[4]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248-249页。

[5]朱立元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1-375页。

[6]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页。

[7]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理论的批判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1-40页。

[8]张谷若译,哈代著:《德伯家的苔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266页。

美丽的心情范文6

【关键词】多媒体;地理;教学模式;创新

【Abstract】The innovative geography teaching model under multimedia situations is advantageous in training the students to study the interest in geography. It can adapt the request which proposed to the teaching because of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model carries on the demonstration to the geography event or processing to geography fact, and deducts geography principle. Then it carries on the question to a series of activities including the geography principle and so on .And it also uses the multimedia to deepen understanding and knowing to the geography principle ,then it carries on simulation processing to the establishment fact. That can achieve the ability to enhance the student to analyze and solve the question.

First, basic connotation of innovative geography teaching model under the multimedia situations; Second, main routine of innovative geography teaching model under the multimedia situations;Third, structure summary of innovative geography teaching model under the multimedia situations.

【Key words】Multimedia;Geography;Teaching model;Innovative

为搞好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以多媒体情境下创新的地理教学模式。主要是对地理内容进行显示、处理,演绎出地理原理。然后对地理原理进行质疑的一系列活动,再利用多媒体加深对地理原理的理解与认识,进而对设置的事实进行模拟处理,达到提高学生的能力。

1.多媒体情境下创新地理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多媒体情境下创新地理教学模式是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教学提出的要求而产生的。需要教师改革传统的、过时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的精神,法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贝尔纳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只有给学生营造一种直观、形象学习环境,学生才有可能具有创造性学习的机会。教师的教学思想随教育形式的改革,本身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身教。没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怎么可以教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就是一种创新意识。探究的过程就是试验的过程,有试验才有创新。

2.多媒体情境下创新地理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2.1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创设情境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源得到。在地理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起指导者的作用,利用各种媒体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协作、自主等,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最终达到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目的。利用这种模式进行地理教学,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向学生展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例如《亚洲及欧洲》及《美洲》一课中分别展示的亚洲及欧洲和美洲景观(视频);东南亚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视频)《东南亚》一课中展示的东南亚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原因(微机动画)等。

2.2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该教学模式创设的图文并茂的情境,丰富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地理知识的获取不再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探索。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通过自主、协作学习,达到群体的共同意义的建构,这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2.3明确目标,探究合作,自主学习。

在多媒体情境下,展示本课学习的中心内容。例如《西亚》一课中提供的气候、国家、宗教、资源、干旱的农牧业等方面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等。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结合多媒体的展示分小组进行讨论,自主学习,对获取的资源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资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适当提示,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或纠正学生学习的错误。

2.4达标测试,矫正反馈。

针对学科内容进行训练。课内训练可分为"同步训练"和"达标测试"。"同步训练"不是简单做题,而是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要求进行的训练。"达标测试''针对学习目标设计一系列测试题,供课堂上检测学习效果。例如,同步训练设计主要由以下方面组成:

2.4.1基础知识练习,关注本节课的知识点。

2.4.2变式训练,形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2.4.3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2.5达标测试"的设计主要是自主评价和平行性矫正:

2.5.1根据学习内容和知识体系形成基础训练内容。

2.5.2用不同题型的组合考查学生的达标情况,分析学生差异。

2.5.3体现学生学习有效性的重点内容,学生自主发展、自我评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后拓展延伸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立足于课内、课外相结合,体现有效学习的过程。课堂学关注知识结构、学习方法的总结外,还要适度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能力。

2.6"课后拓展延伸"一般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2.6.1关注学生学习后的问题和指导学生有效进行方法、规律等的笔记。

2.6.2提供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的问题,供学生课后拓展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6.3设计下节课的相关课前学习问题,以及和本节课学习内容有关的辅助资料和信息资源,使课内学习自然延伸到课外,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